教学目标
了解并学会四种常用的记叙文开头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四种常用开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媒介引入法和巧用修辞法 2、归纳写好记叙文开头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1、教师: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2、学生:复习记叙文要素、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写好 作文吗?那么怎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好作文呢?一篇好作文,除了它的立意构思和语言能吸引读者外,它的开头也必定很有特色。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开头呢?下面我们以记叙文为例,一起来学习几种常用的开头方法。 多媒体出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提问:这一段文字是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的开头? 导学:《背影》这篇文章因为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好父亲而成为经典之作。同学们,你们觉得它的开头有什么特色呢? (用手指一指文章题目和开头中的“背影”一词,加以提示。) 这种文章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直截了当点明与题 观看范例 思考发言 运用开门见山法给下面的题目写一个开头: 教学思路 设疑激趣 导入 学习记叙文开头之开门见山法 观摩范例——引入新知——教师导学——学习反馈 1
目有关的写作对象的方法就叫做开门见山法 板书:开门见山 导学:用此方法入题快,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符合读者心理,节省篇幅。我们大名鼎鼎的魏巍也曾用开门见山法写过自己的老师。 多媒体出示: 魏巍的《我的老师》的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提问:请看下面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写的是老师,可是它们写作的方法和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样吗? 多媒体出示: 1、“静的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我听见这首歌,就想起了你——我的老师。 2、“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我思想上产生疙瘩解不开的时候,我就捧出我珍藏着的一张照片来。照片上的人,就是我小学时候的老师梅永利。 《我的老师》 观看范例 思考发言 学习记叙文开头之媒介引入法 导学: 第一个例子,以歌曲这媒介引入“我”的老师。 第二个例子,由照片为媒介引入“我”的老师。 所以,这两个例子是借某一相关事物作媒介,由此及彼,类比联想,从中引出要写的人或事来。这种方法就是媒介引入法。 板书:媒介引入
2
导学:这些媒介包括名言警句、格言名句、谚语、歌、诗词、名人佚事、传奇故事、具体事物等。在开头中运用媒介法能引起读者的遐想,并为故事开拓思路。 明确:小作者由绚丽的朝霞想到正值青春年华的姐姐,想到她如朝霞般美丽的品质,过渡自然而不露斧凿之痕。 导学:由具体事物引入的这种手法通常运用于怀念某人某事或想象作文中。因某一事物或某一景物而不经意地触动作者的某处记忆火花,从而调动写作灵感、创作思维,自然引出写作内容,切入主题,这样的开头显得自然、朴实、和谐。 巩固练习: 范文: “我常常到西边山头,看那美丽的朝霞。我站在这里,望着远方想念着你──姐姐……” 相关背景——这是习作《美丽的朝霞》一文的开头。本文叙写一位纤弱而勇敢的姐姐,为救一误入车道的小男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博爱之歌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问题: 小作者由什么媒介引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习记叙文开头之交代要素法 提问: 观看范例 1、 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思考发言 2、 观看下面三个例子, 谈谈它们涉及到了哪 些记叙文要素? 多媒体出示: 1、《金色的鱼钩》: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 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 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 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 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 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2、莫怀戚的《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 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 子。 3、《走一步,再走一步》: 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 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 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3
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导学:这种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大要素”的方法就是交代要素法。 板书:交代要素 导学:修辞是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的运用修辞常常会增加文章的语言风采。 板书:巧用修辞 多媒体出示: 《诠释回报》: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选自2002年贵阳市中考满分文) 运用交代要素法给下面的题目写一个开头: 《春游》 比较两个开头,思考哪一个写得好?为什么? 爱心就是对别人要友爱,要关心别人。一个人想要生活得幸福,必须要有很多人对他有爱心,就是来关心他,爱护他,但他也应该要对别人有爱心,要经常去关心帮助别人。—《爱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心》 回想所学的哪些课文开头运用了修辞方法? 以《回报》为题仿写一个开头 复习知识 学习记叙文开头之 巧用修辞法 提问: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哪四种常用的记叙文开头方法? 多媒体出示: 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1、 开门见山 复习归纳 4
2、 媒介引入 3、 交代要素 4、 巧用修辞 …….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好的记叙文开头要做到哪些要求呢? 归纳:好的记叙文开头有三个要求: 1、简洁明了入题快。 2、新颖别致有创意。 3、语言优美有情趣。 给下面的题目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各写一个开头: 带着 出发 (提示:可以根据不同的开头方法补不同的题目。) 思考发言 学以致用 写作训练 记叙文开头的常用方法 方法 要求 开门见山 板书设计 媒介引入 交代要素 巧用修辞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有效落实聋校作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聋中学语文课题组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序列写作训练研究,我主要负责初中段记叙文写作训练。 记叙文写作训练是一个繁难的系统工程,但我坚信只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各个击破,就能让聋生学会记叙文写作。 教学反思 本次作文训练课是安排在八年级上期继作文结构训练之后。在此之前,七年级时,我们已经对聋生进行了记叙文的审题、拟题、立意、选材、组材和编写作文提纲的训练。此时,聋生在写记叙文时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地谋篇布局,但还欠缺一些写作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特别设计了此次作文训
5
简洁明了入题快。 新颖别致有创意。 语言优美有情趣。 练课,结合一些经典的范例,对记叙文开头的常用方法进行整理和提炼,从而让初中聋生可以轻松突破作文开头的这一“瓶颈”。 考虑到聋生的接受心理,我将归纳出来的四种开头方法,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进行训练。首先学习的是“开门见山法”,我以聋生都很熟悉的朱自青的《背影》开头为例,让聋生理解什么是开门见山法。然后再以魏巍的《我的老师》开头为例,让聋生仿写。通过讲练结合,很快便掌握了这种开头方法,并极大增强了学习写作的信心。 紧接着,学习的是“媒介引入法”。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聋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我出示了两个写作老师的新范例,让聋生把它们和魏巍的《我的老师》进行比较,观察其不同之处。很快,聋生就指出两个新范例分别由“歌曲”和“照片”引入所写的老师,从而就引出了“媒介引入法”。然后,我对“媒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再以练习的形式,让聋生对习题中的媒介进行判断,并讨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同时告诉聋生要想用此方法进行写作,必须要注意平时好词佳句的积累。 第三种开头的方法是“交代要素法”。学习此种方法,我首先让聋生回忆了以前我们所讲的记叙文要素,然后让其找出范例中所涉及到相应要素,最后聋生自己得出该种开头方法的定义并以此种方法写一个《春游》的开头。 第四种开头的方法是“巧用修辞法”。我出示了《爱心》为题的两篇作文开头,让聋生选一篇自己喜欢的,并说明理由。结果他们都选择了运用修辞的那一篇,理由是用了修辞,文章很优美。然后,我又出示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开头,让聋生仔细品读,并找出其中的修辞方法。考虑到这种开头方法颇具难度,所以在练习时,我仅让聋生对这篇范文进行模仿。 最后,我和聋生一起回顾了这四种方法,并归纳了写好记叙文开头的三个要求,对本次写作训练进行了小结。 课后,我还布置了作业让聋生进行反馈练习。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聋生都能掌握“开门见山法”和“交代要素法”,而平时注意积累的聋生比较喜欢“媒介引入法”和“巧用修辞法”。 因为这四种方法有所交叉,所以聋生们在实际写作当中呢都会有所涉及。为了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聋生作文训练一定要教授写作的方法,同时还要加强平时的积累。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