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全长36.33公里,设有18座车站,其中主线全长28.78公里,设13座车站;支线全长7.55公里,设5座车站。全线设1座控制指挥中心、1座车辆段、2座主变电站。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于2001年7月29日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2年7月23日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2月17日广州市轨道交三号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了广州地铁工程设计审查委员会的审查,2003年5月20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正式动工。
我司2002年2月上报市政府《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总工期策划》,制定了工期目标为2006年6月28日全线一次建成开通,并积极开展三号线的建设工作。由于三号线征地、借地等前期工作出现了较大困难,影响了部分土建工点进场滞后6至9个月。2003年7月18日正线车站、区间工点全部开工,车辆段2004年1月开工。目前12座车站主体已经封顶,机电设备采购招标全部完成。
根据市政府争取提前开通三号线一段的指示精神,我司经认真研究,对三号线的工期重新策划,计划三号线分两段开通,争取提前开通三号线广州东站至客村站6站5区间:
首期开通段:广州东站至客村站2005年12月28日实现开通; 二期开通段:主线客村至番禺广场站和支线段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站2006年12月28日实现开通。
广州东站至客村站作为首期开通段在2005年12月28日实现开
第 1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通,比原策划2006年6月28日开通提前了半年。
一、广州东站至客村站开通试运行目标、开通标准和关键工期目标
(一)开通目标
从2005年12月28日至2006年10月7日,广州东站至客村站6站5区间对公众观光运营,列车行驶间隔时间15-18分钟,运营时间9:00-17:00。上线列车2列车,运营里程6.3公里。
开通期间需要利用夜间进行调试。2006年10月8日起首通段停止运营,进行全线系统调试和系统综合联调。
2006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二)开通标准
至2005年12月28日各专业要达到以下开通条件:
1、2005年12月15日,全段各车站及区间、各系统完成由总公司验交委员会组织的满足策划开通条件的阶段验收后,工程的三权(管理、指挥、使用权)移交运营总部。之后,每天18点至次日凌晨2点提供建设总部进行工程调试,调试期间,建设总部在每个车站指定人员负责设备的安全。
2、车站:车站结构和装修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可靠,外观完好,出入口门开关灵活,操作方便。每个车站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能够使用。
3、供电系统:
第 2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1)广州东站至客村站六座车站的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跟随所实现正常供电。首通段车站和区间设备及接触网供电满足运营要求,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对接触网及变电所设备的站级监控。
(2)接触网与二号线接触网接通,二、三号线联络线接触网与二号线分区位于联络线靠二号线端部处,监控系统归属三号线管辖范围。
(3)上行线客村-大塘站站间线路连通至S601信号机防护方向外150米处(该处线路上设铁栅栏门),需接通接触网供电。
(4)首通段与二期段接触网分界点设于线路分界点铁栅栏处,铁栅栏门内方首通段线路的所有供电、接触网设备监控操作权在首通段范围内。
4、通信系统:
(1)通信系统各子系统(广播、闭路电视、时钟、UPS、站内和站间等)实现站级功能,完成系统内的站级联调。
(2)开通临时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在体育西路站临时指挥中心安装有线调度通信设备,在车站车控室和变电所安装分机设备,利用区间及站内通信电缆开通临时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进行行调、环调、电调、维调能够通过临时调度通信系统指挥进行运营管理。
(3)开通临时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在体育西路站临时指挥中心安装临时无线调度台等设备,在车站设临时车站台、便携台、天线等设备,列车司机配便携台,使运营人员能够在临时指挥中心、车站、列车上使用临时无线调度电话进行联系。
第 3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5、信号系统完成车站和部分轨旁设备安装,计轴轨道电路调试完成。开通广州东、体育西路、客村联锁区道岔控制和表示功能。
6、低压配电、给排水消防和FAS、EMCS、气体灭火: (1)低压配电和照明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实现就地控制。 (2)车站和区间给排水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实现除车控室监控外的全部功能。
(3)区间消防给水系统手动完成灾害模式。 (4)气体灭火系统安装调试完成。
(5)FAS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实现站级控制。
(6)EMCS完成安装和单机调试,在环控电控室实现对现场设备点对点控制,以及防灾、救灾在环控电控室的手动控制。
7、环控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设备区通风供冷系统具备开通功能。车控室FAS或列车司机报警时,由车站或临时控制中心通知操作员按排烟模式手动开启相应设备。
8、扶梯及液压电梯:自动扶梯、无机房电梯全部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并通过验收,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9、屏蔽门:全部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设备运行正常,屏蔽门开、关控制实现车站手动控制。
10、AFC:完成车站设备安装,满足乘客进出闸需求。 11、主控:完成车站实时服务器、IBP盘监控计算机、UPS、交换机及线管安装。由于各系统调试未完成,主控系统不开通。
12、车辆: 2005年12月6日第一列车到货,2005年12月19日
第 4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第二、三列车到货。2005年12月28日3列车开通运行。满足2列车实现有限功能(车载无线电未调试;司机到乘客的广播系统能工作,但临时控制中心到乘客的广播系统不能工作;车载ATO/ATP未调试),车速限制在60km/h。
13、防淹门:线路过江段两侧防淹门完成安装,具备正常功能,实现就地控制。
14、2005年12月28日前完成开通前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验收。
(三)广州东站至客村站关键工期目标
为了实现2005年12月28日首通段实现开通,各专业要达到的关键工期目标如下:
1、轨道:设置两个铺轨基地,分别在体珠区间和大塘盾构吊出井。左右线短轨2005年9月20日贯通。长轨换铺2005年10月20日完成。
2、供电:河南主变站2005年5月30日前完成扩容。牵引供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成,2005年10月15日车站变电所实现送电。接触网2005年10月25日完成安装,2005年10月30日冷滑,2005年11月20日实现热滑。
3、通信:通信系统各子系统(广播、闭路电视、时钟、UPS、站内和站间及轨旁电话等)、临时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和临时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完成安装和车站级调试。
4、信号:2005年11月底信号系统完成车站和轨旁设备安装,
第 5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计轴轨道电路调试完成。
5、车辆:到2005年12月28日前保证有2列车具备上线条件。 6、车辆段在2005年2月完成±0.00以下软基处理工程。2005年7月基本完成±00以上房建工程,8月具备接车条件,部分信号开放。2006年3月底全部完成±0.00以上工程并移交。
7、AFC:2005年11月30日完成设备安装。
8、车站建筑装修与机电安装: 2005年12月初完成装修,车站设备完成安装和单机调试。
9、三权移交:2005年12月10日起首通段工程三权(管理、指挥、使用)移交运营,进行系统运营前安全调试。
10、2005年12月28日前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按上述开通标准完成验收,实现开通试运行。
二、各专业详细策划
广州东站至客村站最早的试验段工点于2001年12月26日开工,最迟的工点2003年7月18日开工。广州东站、林和西站、体育西路站受前期借地、管线迁改影响到2003年5月才开工。要在2005年12月28日实现开通,有一定的实施难度,我司通过加强控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了各专业严密的工期控制计划目标。
(一)土建工程
至2004年年底,广州东站至客村站的土建工程,林和西路、珠
第 6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江新城、赤岗塔、客村站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广林区间、林体区间、体珠区间、客大暗挖区间及客大盾构区间已完成主隧道施工。各工点施工进展及2005年施工计划如下:
1、广州东站:北站厅、南站厅2005年3月完成主体结构。暗挖隧道2005年1月完成。主体结构2005年3月移交机电施工。2005年3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验收和移交。
2、林和西站:南、北端明挖主体结构除与竖井接口部分外,已经基本完成。车站北端新排风井1月完成围护结构,3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II号出入口1月完成土方开挖,2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I号、V号出入口2月完成开挖,3月完成二衬施工。2005年4月底完成全部工程验收和移交。
3、体育西路站:南、北端明挖主体结构及暗挖主体结构2005年2月25日完成,2005年3月20日完成验收和移交。II号出入口2005年6月23日完成。III、IV号出入口2005年7月20日完成。2005年7月底完成全部工程验收和移交。
II号出入口、风亭是机电安装及装修单位进场后施工人员及设备吊装的主要通道,但在规划报建中设计方案多次修改完善才稳定,以及设计方案变化后原有施工围蔽扩大,相应增加管线迁改,到2004年12月6日才开始进行围蔽施工和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预计2005年6月完工。因此,对机电设备单位进场施工造成很大影响。为减少对后续工程影响,确定在车站南、北侧结构顶板上各设一个预留孔洞,用于机电设备运输。
第 7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4、珠江新城站:2005年1月完成轨顶风道施工,2005年2月9日前完成中间部分站台板施工。2005年7月15日完成全部工程。
5、赤岗塔站:2005年1月完成主体结构站台板施工,以及完成1号出入口回填。2005年4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移交。
6、客村站:2004年10月26日主体结构已封顶。2005年3月完成站台板和轨顶风道施工。2005年4月完成盾构井的结构施工和回填。
受珠客盾构影响,客村站盾构井范围内的施工工期压力非常大,因此在客村站北端增加左线盾构吊出井,以减少对土建工程及机电施工的影响。
7、广林区间:左右线于2004年7月完成二衬施工。2004年12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和移交。
8、林体区间:主隧道2004年12月完成二衬施工。2005年3月完成竖井冷冻管廊施工。2005年3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和移交。
9、体育西路站折返线:右线已于2004年12月10日完成二衬施工,左线及折返线计划2005年1月完成二衬施工。2005年2月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和移交。
10、体珠区间:主隧道已于2004年5月完成二衬施工。200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和移交。
11、珠客盾构区间:右线2005年4月30日贯通,2005年6月15日移交。左线2005年5月30日贯通,2005年7月15日移交。
第 8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2005年7月15日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和移交。
12、客大暗挖区间:已完成。竖井结构封堵在客大盾构施工完成后进行,2005年1月底完成全部工程移交。
13、客大盾构区间:主隧道于2004年8月完成掘进施工。2004年12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并移交和验收。
为了提前开通首通段,三号线首通段各土建工点必须加快验收、整改的组织和准备工作,确保在完工后尽快组织验收和工程整改,顺利移交给下道工序施工。三号线首通段各土建工点的移交时间详见下表1。
表1 轨道交通三号线首通段土建工程开工、完工、移交时间表 序号 1 2 3 工点名称 车站 广州东站(含折返线) 林和西路站 体育西路站 实际开工时间 2003.2.18 2003.5.21 2003.5.18 2005-3-30 2005-2-28 2005-3-20 主体结构移交时间 2005-3-30 2005-4-30 2005-7-30 全部工程移交时间 1、 非盾构影响段(30米以外)2005-7-15(不包括Ⅲ号通4 珠江新城站 2002.1.12 2004-2-25移交; 2、 盾构用地段(30米范围内)2005-7-15。 5 6 1 2 3 4 5 赤岗塔站 客村站 区间 广林区间 林体区间 体育西折返线 体珠区间 珠客区间 2002.7.10 2002.11.8 2002.10.26 2002.11.12 2003.7.18 2002.11.15 2002.9.3 1、2005-2-20移交站厅层、过厅层; 2、2005-4-30移交站台层。 2004-12-30 2004-12-31 2004-12-30 2005-1-30 2004-11-30 右线2005-6-15 第 9 页 共 22 页
道、B1风亭) 2005-4-30 2004-4-20 2004-12-31 2005-3-31 2005-1-30 2004-11-30 2005.7.15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序号 工点名称 实际开工时间 主体结构移交时间 左线2005-7-15 全部工程移交时间 6 7 客-大区间暗挖段 客-大盾构区间 2001.12.26 2002.6.30 2005-1-15 2004-12-30 2005-1-25 2004-12-30 (二)车站装修和机电安装工程
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路站安装工程,变电所2005年6月30日移交,通信、信号、主控设备房、车控室等设备房2005年7月30日移交。
珠江新城站安装工程,变电所用房2005年6月30日移交,受盾构影响部分2005年8月20日移交,通信、信号、主控设备房、车控室等其他设备房2005年7月30日移交,受盾构影响部分2005年8月30日移交。
赤岗塔站安装工程,两端牵引变电所和跟随所2005年6月30日完成,通信、信号、主控设备房等其他设备房2005年7月30日移交。
客村站安装工程,变电所设备房2005年5月30日移交,通信、信号、主控设备房、车控室等设备用房2005年6月30日移交。
首通段6座车站公共区装修2005年11月30日完成,车站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同期完成。
由于送电时间较晚,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FAS、EMCS等专业部分单机调试只能要求承包商利用临时电源进行调试。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用电负荷大,无法利用临电进行调试。
第 10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体育西冷站土建2004年3月18日开工,2005年3月完成全部土建工程。隧道冷冻水管在2005年9月底前完成铺设。体育西冷站在2005年底前完成全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进行调试。体育西冷站暂不供冷。
扶梯由设备供货商负责安装。完成自动扶梯和无机房电梯的安装和调试、验收。楼梯升降机先不安装。
屏蔽门由设备供货商负责安装。屏蔽门完成安装和调试,达到站级功能,实现手动控制。
各站装修和机电安装工期策划见表2。
第 11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表2 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车站装修和机电安装工期策划一览表
车站装修及序名称 号 完工时间 广州东站及1 折返线 2 3 4 5 广林区间 林和西站 2005.11.30 林体区间 体育西路站 体育西路折6 返线 7 体珠区间 2005.11.30 2005.6.30 2005.7.3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2005.6.30 2005.7.3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2005.11.30 2005.6.30 2005.7.3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机电安装 备房 等设备房 变电所设主控、车控室公共区装修 安装 调试 安装 调试 安装 调试 通信、信号、给排水、FAS系统 环控、EMCS 系统 低压配电和照明系统 第 12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序8 9 名称 珠江新城站 车站装修及变电所设2005.6.30 通信、信号、2005.7.30 受盾构影响部分: 2005.8.30 公共区装修 给排水、FAS系统 环控、EMCS 系统 低压配电和照明系统 2005.11.30 珠赤区间 受盾构影响部分: 2005.8.2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10 赤岗塔站 2005.11.30 11 赤客区间 12 客村站 2005.11.30 13 客大区间 2005.5.30 2005.6.3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2005.6.30 2005.7.30 2005.11.30 2005.7.30 2005.10.30 2005.9.30 2005.11.30 2005.8.30 2005.10.30 第 13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四)轨道工程
为了提高轨道的施工效率,减少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距离,我们将土建各预留口进行了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给轨道等专业施工,增加各系统施工的作业面。在尽量减少土建封堵的前提下,除了体珠轨排基地外,首通段又安排了3个口给轨道施工浮置板、下道岔和混凝土材料等,有效地节省了工期。其他设备吊装利用广州东站北站厅新增竖井、珠江新城站盾构始发井、赤岗塔站风井和客村站盾构吊出井。土建预留口封堵计划详见表3。
表3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预留口封堵计划
序号 位置 用途 用于轨道下道岔及广州东站北站厅1 新增竖井 装 2 林体区间2#竖井 下道岔及砼 下轨排、利用轨道运输直径为500mm砼下料口,土建移交时间 责任封堵部门 土建项目部。待轨道下完砼、广州东站设备吊 道岔后封堵,并预留1个 此下料口由轨道封堵 3 体珠轨排下料口 的大件设备吊装等 2004年11月底 轨道项目部 下轨排、利用轨道运输4 车辆段轨排下料口 的大件设备吊装等 2004年11月初 用于赤岗塔站设备5 赤岗塔站风井 吊装 土建项目负责,±00以上 按正常原则:±00以下由下道岔、钢弹簧浮置6 客村站南端风井 板及砼 第 14 页 共 22 页
由车站项目部负责。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序号 位置 珠江新城盾构始用途 用于珠江新城站设土建移交时间 责任封堵部门 7 发井 备吊装 用于客村站设备吊8 客村盾构吊出井 装 下砼、橡胶浮置板及大 由土建项目部正常封堵、验收、堵漏。 由轨道项目部负责,并办9 大塘站北端盾构井 塘站设备吊装 理变更。 林和西站北站厅10 顶板出土口 用于车站设备吊装 车站部施工完成后按土建标准封堵。 2004年11月底移交体珠轨排基地场地,承包商进场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并开始基地建设,12月上旬完成龙门吊安装等准备工作,形成轨排生产能力。同时11月完成体育西路站至珠江新城站的区间隧道贯通测量、控制基标测量和设置。2005年1月开始铺轨。
为了节省铺轨工期,首通段道岔及浮置板(钢弹簧及凸形)道床均采用提前预铺的方式完成。首通段各段详细的铺轨安排见表4。
表4 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首通段铺轨工期表
工程地点 广州东站 (含折返线) 广—林区间 林和西站 林—体区间 体育西路站 左线起讫里程 ZDK0+336.676- +605.712 ZDK0+605.712- ZDK1+443.5 ZDK1+443.5- +638.400 ZDK1+638.4- ZDK2+630.739 ZDK2+630.739- +812.439 右线起讫里程 YDK0+336.676- +597.792 YDK0+597.792- YDK1+443.5 YDK1+443.5- +638.400 YDK1+638.4-YDK2+630.739 YDK2+630.739- +812.439 线路长度(米) 261.116 845.708 194.9 916.525 143.793 短轨敷设 2005.6.16~2005.6.22 2005.5.29~2005.6.17 2005.5.23~2005.5.28 2005.4.28~2005.5.22 2005.4.21~2005.4.27 第 15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工程地点 体育西路站内折返线 体珠基地~珠江新城站 体珠基地~体育西站 珠江新城站 珠—赤区间 赤岗塔站 赤—客区间 客村站 客大盾构区间 客大暗挖区间 二、三号线联络线 大塘站 大-沥区间 沥滘站 沥—厦区间 左线起讫里程 ZDK3+931.25-ZDK4+136.15 ZDK4+136.15-ZDK5+429.2 右线起讫里程 YDK2+630.739- +812.439 线路长度(米) 181.7 204.9 1292.92 146.6 1038.49 171.35 384.187 155.8 2235.947 207.1 1621.75 短轨敷设 2005.4.14~2005.4.20 2005.2.13~2005.2.22 2005.2.13~2005.3.4 2005.7.29~2005.8.2 2005.8.3~2005.8.26 2005.8.27~2005.8.30 2005.9.1~2005.9.17 2005.9.18~2005.9.20 2005.1.6~2005.3.26 2005.2.25~2005.6.24 2005.6.25~2005.7.4 2005.7.5~2005.7.11 2005.12.4~2006.1.15 2005.11.28~2005.12.3 2005.10.8~2005.11.27 YDK3+931.25-YDK4+136.15 YDK4+136.15-YDK5+429.2 YDK5+429.2- ZDK5+429.2- +575.8 +575.8 ZDK5+575.8- YDK5+575.8- ZDK6+616.6 YDK6+616.6 YDK6+616.6- ZDK6+616.6- +787.95 +787.95 ZDK8+668.4- +824.2 ZDK8+824.2- ZDK11+286 ZDK11+286- ZDK11+494.85 ZDK11+494.85- ZDK13+116.6 LDK0+40.73- +424.917 YDK8+668.4- +824.2 YDK8+824.2- YDK11+287.75 YDK11+287.75- YDK11+494.85 YDK11+494.85- YDK13+116.60 2005年6月22日完成体珠基地至广州东站短轨铺设,2005年7月22日完成长轨焊接。2005年9月20日完成体珠基地至客村站短轨铺设,2005年10月20日完成长轨焊接。
体珠铺轨基地从2005年10月25日开始封堵,2005年11月29日完成。大塘盾构井从2005年9月12日开始封堵,2005年10月31日完成。
(五)系统安装工程
1、控制中心: 2004年10月18日进场施工,2005年3月底
第 16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完成主体框架工程,移交机电施工。2005年10月底前完成风、水、电通用设备安装和装修施工。2005年底前完成主控、通信、信号等系统在控制中心的设备安装工作。
2、供电系统 2.1 主变电站
河南主变电站扩建33KV配电段可以在2005年5月前完成,33KV环网电缆通过二号线磨碟沙--赤岗--客村接入三号线客村变电所。河南主变电站供电能力满足三号线广州东站至客村站的运行负荷运行要求。
五山主变电站:2004年12月开工,2005年9月底完成变电站工程,2005年10月完成供电局的验收,具备送电条件。
榄塘主变电站:2004年10月开工,2005年2月完成土建施工,2005年6月底完成变电站工程,2005年10月底完成供电局的验收,具备送电条件。
2.2牵引供电
牵引供电设备安装和环网敷设是确保“电通”的关键。珠江新城至客村站3座车站由于轨道贯通时间较晚,为了提前实现“电通”的目标,必须利用地面进行设备运输,分别从车站进行垂直吊装,以保证设备能尽早进入设备房进行安装。车站承包商必须尽早完成设备房的装修,清理干净地板和电缆夹层的积水,移交给供电施工。变电所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计划详见表5。
表5 变电所设备运输、安装和调试计划
第 17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变电所安装 序号 工点 变电所名称 设备运输方式 设备房移交时间 和调试时间 1 广州东站 跟随所 牵引降压所 2 林和西站 跟随所 降压所 3 体育西路站 牵引降压所 跟随所 4 珠江新城站 跟随所 降压所 5 赤岗塔站 牵引降压所 轨道运输和垂直运输 轨道运输和垂2005.6.30 直运输 6 客村站 降压所 跟随所 轨道运输和垂2005.5.30 直运输 2005.6.10-2005.8.30 2005.7.10-2005.9.30 2005.6.30 2005.8.20 2005.7.10-2005.9.30. 2005.9.1-2005.10.10 轨道运输 2005.6.30 2005.7.10-2005.9.30. 轨道运输 2005.6.30 2005.7.10-2005.9.30 轨道运输 2005.6.30 2005.7.10-2005.9.30 轨道敷设完成一段后立即让出隧道给供电进行环网敷设和接触网施工。从客村站至广州东站变电所从2005年10月11日至15日开始受电,电通时间为2005年10月15日。
2.3接触网
接触网施工需在体珠区间、车辆段出段线轨道下料口处和大塘站附近各设一施工场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作为施工人员临设场地和设备材料存放场地。接触网分两段进行施工。广州东站折返线至客大区间约14条公里。接触网施工工程车、12米长汇流排及其
第 18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它材料需从下料口吊装。
2005年11月初完成接触网验收,2005年10月30日冷滑,2005年11月20日实现接触网热滑。
供电系统各专业策划工期详见附表1及附表2。 3、弱电系统 3.1通信系统
通信在2005年11月30前完成所有安装,进行站级调试。 通信系统能开通的水平只能达到车站级,具体情况如下: ⑴车站交换机:利用区间通信电缆,使相应区间的站内、站间及轨旁电话系统达到全线正式开通水平。从而满足站内通话的要求,车站值班员与相邻车站值班员及轨旁工作人员能够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通信要求。
⑵车站广播系统:实现车站值班员、站台服务员对本站的广播,并能达到正式工程的车站级水平。
⑶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实现各车站值班员、站台服务员对本站监视, 并能达到正式工程的车站级水平。
⑷时钟系统:依靠各站时钟系统自身的精度,为车站旅客及工作人员提供时间信息,不能达到正式工程的车站级水平。
⑸ 通信UPS:为本站通信设备提供电源供应。
首通段的传输网络、无线通信系统、公务电话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中央一级时钟系统、车站信息显示系统及集中告警系统不能开通。通信系统不能为相关系统提供信息传输业务,不能提供无
第 19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线调度指挥业务,不能提供公务电话业务, 不能提供有线调度指挥业务,不能为相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信息。
3.2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环线以外轨旁设备安装和设备房设备安装在2005年11月底完成。
3.3 主控系统
主控系统2005年11月底前车站实时服务器、IBP盘监控计算机、UPS、交换机及线管完成安装。由于各系统调试未完成,主控系统不开通。
3.4、AFC
AFC系统完成设备安装,实现满足乘客进出闸的需要。 弱电系统各专业策划工期详见附表3及附表4。 (六)车辆段
车辆段:2004年1月1日车辆段全面进场开工。2004年12月底完成下穿隧道及软基处理施工,2005年1月完成全部工程。2004年8月±00以上工程基础桩进场施工, 2005年8月完成除检修主厂房外的房建工程,2005年7月底完成轨道安装,2005年11月30日完成机电及设备安装。
表6 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车辆段工期表 序号 一 二 项目名称 ±00以下工程 ±00以上工程 开工时间 2004年1月1日 2004年8月5日 完工时间 2005年2月18日 2005年12月31日 第 20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1 其中: 2 3 4 5 土建专业工程 材料总库 综合楼 运用库 牵引降压变电所 机电及设备安装 专业工程 电务专业工程 轨道专业工程 完工验收 2005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5年1月1日 2005年2月1日 2005年4月1日 2005年8月31日 2005年12月27日 2005年8月24日 2005年7月28日 2005年8月30日 2005年6月19日 2005年11月30日 2005年8月30日 2005年7月30日 2006年3月31日 车辆段在首通段时基本具备停放车条件,但由于从大塘站至番禺广场站部分土建工点完工较晚,如沥大盾构完工较晚,变电所对车辆段送电时间较晚,车辆段设备调试和验收完成时间为2006年3月底,在首期开通时三号线车辆段不能使用,首通段开通时列车从二号线车辆段运输。
二、开通的风险、代价和措施 (一)开通的风险和代价 1、土建工程的风险和代价
盾构区间:珠客盾构区间全长2333.85米,合同工期为2004年10月30日。调整后原计划右线隧道在2004年底完成移交,左线隧道在2005年2月完成移交。但根据目前实际进展,右线隧道预计在2005年4月初完成贯通,左线隧道在2005年5月初贯通,移交时间推迟到2005年7月。珠客盾构区间是首期开通段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其左右线掘进工期是总工期的前提条件。该区间左线正在
第 21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利安花园底下通过,右线面临过新市头村要桩基拖换。由于这两台盾构机的贯通目标一再推后,使得后续工作时间极其紧张,给开通目标构成最大的风险。
车站:从广州东站至客村站6站5区间2折返线,其中广州东站、林和西站、体育西路站3座车站是全线最困难的车站,为明暗挖混合施工车站。车站工程由于前期因素影响,车站全面开工比合同开工时间晚4-8个月。因此,车站工程要在合同工期内完工有相当难度。
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客村站3座车站主体和附属工程完成较早,但由于受珠客盾构区间施工影响,珠江新城站南端、赤岗塔站全部、客村站北端的站台板和结构风管施工需要在盾构施工结束后才能进行。并且,珠江新城站南端风亭、2个始发井和2个出土井要施工,客村站北端2个吊出井结构要进行封堵。为了实现提前开通,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措施。如赤岗塔站在盾构通过后利用空隙进行站台板、轨顶风管施工。客村站北端新增盾构吊出井,使得对客村站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其他土建工程只能在盾构完成掘进后2个月内完成,必须与盾构工程交叉作业,在盾构机吊出、盾构隧道清理、洞门施工、赤岗塔至客村横通道施工的同时进行施工。赤岗塔站站台板和结构风管在盾构掘进期间进行施工,需要利用型钢搭设门式支架,施工困难,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2、装修和安装工程风险和代价
车站装修和机电安装时间太紧张,最困难的是珠江新城站、赤
第 22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岗塔站。珠江新城站全部移交时间已到2005年7月上旬,使机电安装和车站装修的时间很短,难度极大。
由于安装工期非常紧张,安装工程不能形成有序的流水作业。承包商必须投入双倍以上的安装人员和调试人员多个作业面同时展开工作,可能增加安装工程的造价。并且多个承包商在同一个空间同时交叉作业相互制约和影响,不利于设备和成品保护,可能会缩短设备元器件的寿命。
3、运营的风险
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周期缩短,开通时各系统未完成中央级功能调试,靠手动或车站级控制进行设备操作,运营时需要大量的设备人员在车站车控室和设备房进行现场操作。而且首期开通时传输网没有开通,运营调度依靠临时有线调度电话和临时无线调度电话来实现,没有控制中心设备监控行车、供电、车站设备状态,使运营电调、环调和行车调度困难很大,给首期开通阶段的运营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1、要求各土建工点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确保按照既定目标的实现。
2、土建完工后必须马上验收并移交给轨道及机电安装施工,没有预留给土建一定的时间进行缺陷整改,要求土建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结构防水、堵漏等环节加强控制。
第 23 页 共 22 页
三号线首期开通策划
3、要求机电监理提前进入土建施工工地进行检查,落实土建承包商是否已安装预埋件和吊钩、检查站台板限界、排水孔、车站坡度等,并进行施工图纸审查,组织机电和土建承包商在进场前进行沟通,保证机电承包商一进场就可以形成全面开工的局面。
4、优化施工组织,车站装修和机电安装工程合理分配各专业作业时间和作业面,保证有序施工。加强轨行区工程调度管理,保证各系统在轨行区的作业顺序和作业安全。
附表:
1、广州地铁三号线2005年开通策划接触网施工计划 2、广州地铁三号线2005年开通策划牵引供电系统施工计划
3、广州地铁三号线2005年开通策划通信工程施工计划 3、广州地铁三号线2005年开通策划信号工程施工计划 附件:
1、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运输及施工策划 2、广州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验收情况汇总表
第 24 页 共 2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