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我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 6 月

第2页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我国海岛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我国辽阔的海域中有数以万计的海岛,海岛以其迷人的风景,独特的环境,奇异的生态和战略的重要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海岛更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然而,过去的2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加速“填海造地”,导致很多岛屿消失,其速度令人震惊。随着中国旅游业,生态产业,学术研究,国际关系和人居环境需求和压力的增大,海岛的保护也显得越来越重要。2010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加强海洋保护与管理、规范海岛开发利用秩序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正式施行,如何真正充分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实现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海岛经济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青岛开发区海岛开发与保护研究此问题,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经验研究我国海岛保护具体措施,以实现海岛资源合理利用,海岛环境效益与海岛经济发展相结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保护法;可持续发展

第3页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vast sea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islands, the islands for its fascinating scenery and unique environmental, bizarre ecological and strategy important to draw on the people of vision, the islands is growing, the developing space Marine economy of important rely on. However, over the past 20 years, China's coastal areas to accelerate the \"reclamation\disappear, its speed is appalling. With China's tourism, ecological industry, acade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demand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essu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On March 1, 2010, our country the first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regulating the order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sland law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sland protection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the isl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sland resources and is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article from Qingdao development zone isl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studying the problem, based on this, the reference: ecological repair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in concret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islan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asonable use island resources, the islands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is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Isl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Islands status quo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4页 共21页 目 录

1、引言 ........................................................................................................................ 5 2、海岛的概述 ............................................................................................................ 5 3、海岛开发的研究意义 ............................................................................................ 6 4、海岛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 6 4.1 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 4.2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 7 4.3 我国海岛保护规划制度 ..................................................................................... 7 5、海岛保护型开发 ................................................................................................ 10 5.1 海岛保护型开发的内涵 ................................................................................. 10 5.2 保护性开发对海岛生态风险的预防 ............................................................. 10 5.3 海岛的保护型开发模式 ................................................................................. 11 5.4 海岛的分类管理 ............................................................................................. 11 6、海岛生态修复 .................................................................................................... 12 6.1 海岛生态干扰分析 ......................................................................................... 12 6.2 海岛生态修复技术 ......................................................................................... 12 6.3 海岛生态修复管理 ......................................................................................... 13 7、国内外海岛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 13 7.1 从青岛开发区看海岛开发保护现状 ............................................................. 13 7.2 国外海岛开发保护现状--以马尔代夫为例 .................................................. 14 8、海岛开发与保护对策分析 ................................................................................ 15 8.1 海岛开发对策分析 ......................................................................................... 15 8.2 海岛保护对策分析 ......................................................................................... 16 结论 .......................................................................................................................... 18 致谢 .......................................................................................................................... 19 参 考 文 献 ............................................................................................................ 19

第5页 共21页 1、引言

海岛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岛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大大小6500多座海岛,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海岛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它们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关系重大。最近三十年,世界各国逐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最佳时期,全球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海岛环境独特、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随着海岛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异常带来的自然灾害,加速了海岛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海岛生态严重失衡,因此,对被破坏海岛进行生态修复,对于保护海岛、合理利用海岛,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在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同时于2003年颁布了《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2010年3月1日颁布了《海岛保护法》,此法已被列入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则,各个地方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昔日封闭的海岛而今变成了富有魅力的开放窗口。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岛资源,促进海岛经济发展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

2、海岛的概述

海岛是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是第二海洋经济区,在国土划界和国防安全上也有特殊重要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海岛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大陆岛、列岛、群岛、陆连岛、特大岛等。中国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500个以上,总面积6600多平方公里,其中455个海岛人口470多万。开发海岛,对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有重大意义。要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提高其产业结构等级,实行组群开发、据点式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把我国海岛建成“海洋第二经济带”。

中国海岛有94%系无居民海岛,它们大多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环境相对封闭,生态系统构成也较为单一,而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稳定性差,随着全球气候异常。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动力作用加强,自然灾害频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另外,人地关系异常紧张,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贫乏,采砂、炸岛取石、无序捕捞与养殖、肆意开发等现象突出,加大了海岛的压力,也导致部分岛屿水荒日趋严重。总体来看,中国海岛的生态系统与陆地相比较为脆弱,极易受到破坏。它们像羸弱的幼鸟,孤悬海上,其生死似乎都是微茫之事。其中,某些消失的岛屿命运,真有点荒诞的意味。四面环水,自成陆地的岛屿,天生就是一个有戏的地方。水与陆地特殊的地缘关系,造就出来的气质,大抵是坚硬、孤独、粗粝的。在古时,人口稀薄,很多无人居住的岛屿,是

第6页 共21页 流放、囚禁、屠杀的天然监狱。比如,我们通过读史知道圣赫勒拿岛成了安放拿破仑的眠床,海南岛是一代名士苏轼谪居三年之地,俄罗斯第一流放地萨哈林岛则曾记录下作家契诃夫的足迹,崇明岛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盐场,无数造盐工人均为朝廷的重刑犯。

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位于长江口以南、杭州湾以东的浙江省北部海域。古称海中洲。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约相当于我国海岛总数的20%,分隶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嵊泗县;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整个岛群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 高,排列密集,北部多为小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金塘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岛。

3、海岛开发的研究意义

海岛是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重要领域,是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的重要载体,是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持,也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快海岛开发开放,以重要海岛为突破口,带动沿海和海岛地区的开发开放意义重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国”总战略,按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要求,以培育重要海岛主导功能为方向,以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清洁能源、滨海旅游、现代渔业、海洋科教和海洋保护等为重点,以推进海岛开发开放为动力,以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为前提,立足海岛自然资源条件,实施重要海岛分类开发与保护,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科学规范的海岛开发与管理制度,推动海岛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促进海洋强国建设。

4、海岛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4.1 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在环境、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海岛淡水资源紧张,周围海域环境污染,陆海通道和围海工程造成海域自然环境状况改变;管理问题主要包括:海岛管理体制不健全,海岛资源权属不清,海岛开发管理法规不完善;经济问题主要包括:海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海岛开发产业布局不合理。

第7页 共21页 4.2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4.2.1 无居民海岛权属不清

根据我国的宪法及有关法律,国家对管辖海域范围内的海岛拥有所有权,海岛作为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迄今尚无专门的法律来明确海岛的权属、主管部门和管理制度。当前有些无居民海岛权属不明确,国家所有权虚化,擅自占用、出让、转让和出租海岛,开发秩序混乱。 4.2.2 缺乏统一协调管理

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多处于无序、无度状态,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对海岛开发越来越重视,对一些资源较丰富的海岛,水产养殖业、旅游业、港口及海洋运输业等各行业在开发利用海岛资源中相互竞争,在用海、用地诸方面时有矛盾,开发与保护的冲突也日益尖锐。我省至今尚未制定无居民海岛开发保护规划,也缺乏对无居民海岛进行统一管理。海岛开发活动无法可依,海岛管理比较薄弱。管理工作往往分散到多个部门,实际工作中部门又存在职责交叉、条块分割的现象,行业发展规划中较少涉及无居民海岛,导致开发利用时的矛盾冲突。加上对海岛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和利用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因此形成无序、无度和无偿的开发状态,粗放性开发、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 4.2.3 盲目的开发利用

对海岛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日趋严重从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目前较常见渔业生产、港13建设、旅游开发等开发活动对海岛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海岛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海岛景观被破坏,对岛礁的海洋生物资源破坏严重。个别无居民海岛已出现了生物资源锐减、海洋灾害加剧等趋势。

4.2.4 对自然侵蚀缺乏抗拒力

福建多数岛礁断裂发育,风化强烈,许多岛礁由于海浪的侵蚀、风力作用而存在海岸侵蚀、基岩裸露和陡坡失稳及岛岸崩塌问题,导致岛屿岸线后退、岛屿面积缩小。大多数无居民海岛地形较低,岛上植被发育较差,极易受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风暴潮的侵袭。

4.3 我国海岛保护规划制度

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 2009 年 12 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下简称 《海岛保护法》)明确指出: 国家实行海岛保护规划制度。海岛保护规划是从事海岛保护、利用活动的依据。

第8页 共21页 按照规定, 我国的海岛保护规划制度分为三级三类:三级是指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和市县级规划;三类是指海岛保护规划、海岛保护专项规划和可利用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其中, 位于最顶端的是全国海岛保护规划, 该规划由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军事机关组织编制。

《海岛保护法》同时规定, 制定海岛保护规划应当遵循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 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是因为, 海岛生态系统是由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具有敏感性、脆弱性、复杂性和高流动性等特点。其中敏感性和脆弱性是海岛的特殊性所在, 也是其管理的难点所在, 决定了陆地上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不完全适用于海岛。海岛在生态系统上的特殊性, 决定海岛管理应该吸收国际先进的综合管理理念,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加强统筹, 科学规划, 系统规范海岛生态保护和无居民海岛使用, 实现海岛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3.1 我国海岛保护规划在海洋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2008 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布的海洋领域总体规划, 是海洋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对促进海洋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在国家层面, 属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在国家海洋领域, 它是总体规划。根据《海洋规划管理办法》,海岛保护规划体系在我国海洋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如下(图1)。

重要领域海洋专项规划 海洋专项规划 海洋事业发展规划 海洋区域规划 其他领域海洋专项规划 需要国家海洋局审批或批准重大项目的领域 需要国家海洋局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 涉重海产布或要洋源用域 及大洋业局重海资利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要求 海域使用管理 海岛保护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科学技术 海洋防灾减灾 图(1) 图(1)

第9页 共21页 4.3.2 我国海岛保护规划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

在我国规划体系中, 有一些规划体系是按照法律规定建立的, 如《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要弄清海岛保护规划的定位以及其他规划的层级关系, 首先要确定《海岛保护法》与这些法的关系。

我国的法规体系是以宪法为顶端的锥状网络结构。一方面《海岛保护法》体系是其中的一个支系, 受上位宪法的制约;另一方面《海岛保护法》是仅次于宪法、处于第二位阶的法律, 属于行政法系, 是上位宪法在海岛保护领域的补充与完善, 是海岛保护领域的核心法律。 如下图(2)

宪法 经济法系 民法系 行政法系 刑法系 …… 第一层次 特殊行政法 海岛保护法 其他 行政复议法 一般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处罚法 其他 第二层次 省级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 海岛保护规划编制与审批规定 特殊用途海岛保护管理办法 海岛生态保护管理办法 海岛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无居民海岛使用管理办法 其他相关管理规定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省级海洋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法规 市、县级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 图(2)

第10页 共21页 5、海岛保护型开发

5.1 海岛保护型开发的内涵

保护型开发是指其首位价值取向在于保护海岛固有资源,同时在不损害海岛生态、符合海岛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因岛制宜对特定海岛采用不同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并为后代人及当代其他人预留足够的海岛资源及发展空间,以实现海岛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为共同目的。

5.2 保护性开发对海岛生态风险的预防

5.2.1 海岛生态风险的含义

生态风险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少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 包括这种危险状态暴发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 以及危险可能导致的危害性后果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 两方面的内容。

5.2.2 海岛生态风险产生的原因

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 海岛生态风险通常可分为海岛自然生态风险和海岛人为生态风险。海岛自然生态风险是完全由自然活动引发的生态风险, 包括海啸、地震、台风及风暴潮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 (自然灾害)。海岛人为生态风险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自然因素变化而产生的海岛生态风险。当然, 有些海岛生态风险表面上看是自然活动引起的, 但实质上是因人为活动间接引起的, 人为因素才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自然因素仅仅是一种传递机制, 所以本质上仍然是人为生态风险。海岛自然生态风险是海洋环境及海岛自身自然因素运动的结果, 由于自然运动的复杂性和各因素的关联性, 对自然生态风险的人为控制不仅难以奏效, 而且往往容易引起其他危险后果。所以, 对海岛自然生态风险的预防机制主要是以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预防, 然后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规避和防范。例如, 对台风可能袭击的区域, 可以加固岛上人工构筑物、培育次生红树林防风固岛等方式防范风险, 也可以及时转移在向风面的人员、财产或减少在危险区域的开发活动以规避风险。总之, 对于海岛自然生态风险基本上无法从发生原因上进行控制,主要应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回避或防范。海岛人为生态风险的发生原因是人的行为,如果对这类海岛生态危险的发生有一定的认识,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控制来预防危险后果的发生。预防海岛人为生态风险的法律机制设计也就应当立足于对人的行为规范, 即对于任何可能影响海岛生态的行为, 都应当对其后果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确定是否可以为该开发行为、以何种方式为该行为和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 通过进行积极控制, 确定防止危险后果的发生或将

第11页 共21页 损害后果控制在可以忍受的限度之内, 或者在无法预料可能后果时放弃一定的行为, 事先防范危险后果的发生。就海岛保护型开发而言, 则应在更高层次上不仅做到事前防范海岛环境风险的出现、事后积极补救减损, 而且要求海岛开发活动更好地协调开发与保护两者的关系。 5.2.3 海岛生态预防风险

海岛利用与生态风险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海岛生态风险预防实质上就是对海岛的适度的保护型开发及资源预留。

5.3 海岛的保护型开发模式

海岛类型的多样化及其地理环境分布的差异性、沿海地区人地关系紧张和大规模经济开发等现实问题使得传统的、常规的海岛开发模式无法适应海岛独特的区位、自然环境及生态条件。因此, 必须努力转变海岛开发模式, 努力将传统的单纯开发模式逐渐优化转变为保护型开发模式(图 1)。与传统模式相比, 海岛保护型开发模式为协调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的冲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灵活性, 是针对不同的海岛生境条件并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因素提出的海岛生态保护策略。图(3)海岛保护与开发模式的转变在管理上, 应按照海岛保护型开发的理念,区别海岛的类型及其性质、特点来确定管理方针, 从而实行有效的分类管理。

传统模式 (单纯开发) 海洋渔业开发与利海岛旅游开发 海岛保护区建设 存在的问题 新型模式 (保护性开发) 开发与利用不平衡;开发不尊重自然规律,层次单一,属粗放型;效益低下,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性较大 综合生态型自然保护区 特色旅游开发区 生态型海洋牧场建设 科研公益性事业和国防安全 图(3)

5.4 海岛的分类管理

5.4.1 海洋权益、国防、公益型

领海基点: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实施严格的保护点、禁止采石和挖砂等破坏性的活动;军事、导航、海洋观测等设施:保护并恢复已遭破坏的生境、严禁开发、维护航海标志、维护国家权益。

第12页 共21页 5.4.2 生态保护型

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严格保护, 禁止开发;自然或人文历史遗迹:保护生态系统及生境的完整性, 保护历史文化价值。适当进行景观生态设计与建设, 包括功能区的划分, 水、土、气环境净化等。 5.4.3 经济开发型

海洋渔业:保护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岛农业:地形地貌类型多样, 保护海岛景观的异质性。此外, 因农业受人类的影响和干扰较大, 要依生产开展相适应的保护行动;海岛航运业: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保护港湾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业:在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 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海洋能产业:保护波浪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4.4 生态修复型

生态恢复原则:保护并恢复已遭破坏的生境。这类海岛不适合人类居住, 但长期遭受人类活动干扰, 海岛生态系统遭到较大破坏, 可采取一定措施, 修复、促进被破坏生境的自然演替及更新功能和机制, 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稳定系统。

6、海岛生态修复

6.1 海岛生态干扰分析

影响海岛生态退化的干扰很多,大致可分为毁林、引种不当和自然干扰 3 类。黄民生分析得出福建省海岛生态干扰包括风沙危害、台风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对目前我国海岛生态环境存在的干扰进行了分析, 指出海岛生态脆弱性包括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 并提出可行的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重建的对策, 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2 海岛生态修复技术

与国外的海岛生态修复研究相比, 我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研究较多的为海岛植被修复和海岸、沙滩修复等, 对基于生态系统的修复研究还较少。任海、李萍等人指出海岛恢复的限制性因子是缺乏淡水和土壤、生物资源缺乏、严重的风害或暴雨。不同大小的海岛和海岛不同部分的恢复策略不同。海岛恢复的长期利益包括重建海岛的生物群落, 再现海岛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 恢复海岛的进化过程。海岛恢复的过程比较复杂, 最关键的是要选择好适生的关键种。刘强, 毕华等借助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海南岛东海岸钛锆砂矿开采区生态退

第13页 共21页 化的机理和生态恢复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探讨了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生态恢复的改土和引种木麻黄技术,以及在木麻黄林中混交植入青梅, 引导人工林植被向当地天然林植被演化的可能途径。任海、李萍等人编制了《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探讨了海岛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问题。李洪远、鞠美庭编写的《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分析了海岛珊瑚礁、红树林和沙滩等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以及修复的基本方法等。

6.3 海岛生态修复管理

对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损坏的特殊用途海岛,将加大整治和修复力度;对有特殊景观价值的海岛,将推进景观保护和环境整治;对已有的填海连岛工程,经评估认定对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长期造成不利影响的,将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治;对污染较严重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对即将开发建设的无居民海岛,将限制建筑物和设施的容积率、高度以及与海岸线的距离,使其与周围植被和景观相协调。此外,我国将加大海岛监管力度,打击非法活动,促进海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7、国内外海岛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7.1 从青岛开发区看海岛开发保护现状

7.1.1 青岛开发区海岛开发现状

青岛开发区现有大小岛屿14个,分别是竹岔岛、脱岛、大石岛、小石岛、象里岛、象外岛、象垠子岛、外连岛、中连岛、里连岛、连子岛、牛岛、大桥岛和小桥岛,海岛岸线长10.57千米,总面积0.6321平方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岛1个(竹岔岛),其余13个均为无居民海岛;面积最大的岛是竹岔岛(0.352平方千米),最小的岛为大桥岛、小桥岛(高潮时没入水下);距陆地最远的岛是小石岛(3.92千米),最近的岛是外连岛(紧邻高潮线);列入青岛市无居民海岛名录的11个,大桥岛、小桥岛因面积小于500平方米而未被列入。

从分布上看,青岛开发区海岛整体呈“大分散,小集中”态势。14个岛屿散布在胶州湾口至唐岛湾约50千米岸线附近,部分岛屿分布相对集中,除牛岛、大桥、小桥3个岛独立存在外,其余均为3~4个为一组串联分布,岛与岛之间以10~50米海沟或基岩浅滩为界,低潮时可徒步往返,如象里岛、象外岛、象垠子岛、竹岔岛、大石岛、小石岛、脱岛等。

从区位上看,海岛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牛岛位于岛湾旅游景区内,低潮时北面浅滩裸露与陆地相连,具有发展高端旅游的良好前景;其余岛屿均位于凤凰国际旅游岛南部开放型海域内,背靠“六大产业群”项目基地,扼守黄岛前湾黄金水道,承接南部广阔的深海海域,海岛经济价值进一步放大。

第14页 共21页 从自然环境上看,海岛生态优势明显。因距陆地较近,岛上气候、水文等环境特征与陆地差别不大,属于大陆岛类型。多数岛屿植被茂盛,原生态自然面貌保护较好,未实施定向开发活动;周边海流平稳,环境水质较好,藻类、贝类和鱼类资源丰富,有渔民从事筑池或底播养殖。 7.1.2 当前青岛开发区海岛开发保护问题

海岛基础资料欠缺,“家底”不清

近两年,青岛开发区多次对辖区海岛进行调查,获取了一些基本信息。但受历史及技术条件限制,对海流、水文、环境承载力等专业数据掌握不够全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岛管理、海洋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执法力量单薄,监管能力不足

由于海岛分布的分散性、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综合因素,致使海岛管理复杂性增加,日常巡查检查难度较大。特别是海岛管理必须具备船只、观测仪器等执法设备和工具保障,而青岛开发区目前用于海上执法的设备只有玻璃钢质海监执法艇一艘,海上作业续航、靠泊、安全性能等均比较弱,难以适应海岛管理要求,海岛管理多为事后查处,事前监督能力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要素制约明显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岛是还有自然灾害的中心和前沿。在风暴潮、台风、海冰等海洋灾害多发的环境条件下,岛上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维护更难,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也进一步制约了海岛生态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各种经济要素潜质的充分发挥。

个体资源有限,生态系统脆弱

海岛资源总体上丰富多样,但就海岛个体而言,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生物链短、稳定性差,使得海岛资源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限制和影响,生态脆弱、修复能力差,对加强海岛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利用手段落后,层次较低

目前青岛开发区海岛的开发多是围绕着养殖渔业而实施的改造活动,如建养殖池、看护房、简易码头、简易道路等,缺乏海陆统筹发展的长远规划和高端产业的发展设计,海岛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7.2 国外海岛开发保护现状--以马尔代夫为例

4月12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涉及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

第15页 共21页 居民海岛。无居民海岛俗称荒岛,指的是没有户籍居民居住的海岛,全球四大洋有无数个无居民海岛。在对待无居民海岛开发方面,大多数国家是只租不卖,然而在这方面,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堪称典范。

据《无居民海岛对外开放管理体系研究》等文献介绍,以海岛旅游闻名于世的马尔代夫,有大小岛屿近1200个。1980年起,马尔代夫依靠国外资金的援助,制定了海岛开发计划。该计划根据不同岛屿的具体情况,拟订不同的政策措施和相应的开发时间、规模和方式。

马尔代夫特别重视海岛规划,每一个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均先由一个经济主体(投资公司)向政府租赁一个无居民海岛,在海岛上建一家酒店,以完整、独立、封闭式的度假村模式经营发展。这种一岛一店“小、清、静”的开发模式取得极大成功,海岛旅游独领风骚,被称为海岛开发的“马尔代夫模式”。马尔代夫的审查批准制度非常严格。海岛上所有建筑都须经旅游部门批准才能建设,马尔代夫还明确规定:海岛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海岛总面积的20%,海岛建筑不得超过两层,以保持海岛的原有特色。此外,旅游部门的职责还包括代表国家对外出租海岛、组织审查海岛开发规划和海岛开发建设的布局、制定滨海旅游法规,以及旅游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由于旅游业对马尔代夫举足轻重,该国还成立了由旅游、渔业、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国家旅游委员会,以便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8、海岛开发与保护对策分析

8.1 海岛开发对策分析

8.1.1 分析海岛的地理区位优势

从海岛的绝对地理位置,了解海岛的气候资源条件,以便了解海岛发展农业的条件以及其他生物资源的丰富状况。从海岛的相对地理位置,了解海岛的交通条件,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这些都是影响海岛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性因素,是评价一座海岛区域发展区位条件的重要方面。 8.1.2 分析海岛开发的必要性

从海岛的区位条件出发,比较海岛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地区的发展差距,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从国家政策对海岛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支持程度,看海岛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8.1.3 分析海岛的资源优势

海洋资源开发的优势是海岛资源的最突出的特色优势。如渔业资源、海盐资源、航运资源、油气资源等。水热、土地、陆地生物及旅游资源优势,是海岛上值得关注和评价的优势。如海南岛是一个地处热带、水热丰富的岛屿,也是我国热带物产的重要基地。

第16页 共21页 8.1.4 分析并确定海岛的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

以海岛自然资源分布为依据,确定资源加工型工业的布局;以发展市场经济、进出口贸易为方向,确定产业布局与交通条件的关系;以海岛特色物产为依据,确定特色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同时,要考虑保护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色产品,促进其商品化、规模化。要结合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等。

8.1.5 研究制定海岛开发中的环保工作

防治岛上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污染物对岛屿环境的污染;减少污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禁止破坏珊瑚礁;防止破坏红树林,尽量减少建设低使用率的海岸设施等。

8.2 海岛保护对策分析

8.2.1 加强海岛开发活动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结合岛区具体情况做好海岛开发的统一规划,加强海岛资源开发管理,确保海岛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达到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进一步规范海岛开发秩序;实行海岛开发许可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贯彻优先保护海岛环境的原则,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8.2.2 加强污染控制、治理与生态修复

严格控制居民、游客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加强对农业废水、养殖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大对海上污染的防治,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系统,制定适合海岛区域的废物、污染物的处理及排放方法。 8.2.3 加强生态建设

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海岛,防止水土流失,为海岛开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物资源丰富和物种珍稀的海岛岛陆和海域,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保护区,如海岛森林公园和珊瑚礁、红树林保护区等,使海岛生物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

8.2.4 制定激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建立海岛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向资源使用者征收生态建设费,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成本;补贴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鼓励发展海岛生态产业。综合利用财政、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影响市场主体行为,激励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17页 共21页 8.2.5 采用替代方法,减少对海岛资源的破坏

增大海岛林业中薪炭林面积比例,并适当投入资金,解决海岛能源不足的问题。如加大海岛居民生活用电、用煤供应力度,或推广应用太阳能灶、沼气发电等新型能源,防止因居民生活燃料缺乏而导致的防护林和红树林等资源的破坏;提供便宜的替代性建筑材料以及替代性收入来源,以减少海岛居民对珊瑚礁的破坏。

8.2.6 普及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海岛居民了解海岛资源保护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质量和旅游收益长远影响,使其自发地减少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在旅游过程中适时地对游客进行生态宣传和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行为。

第18页 共21页 结论

1.我国海岛开发与保护现状

我国海岛多以无居民海岛为主,沿海较近海岛相继开发了以旅游、渔业养殖等活动,造成了海岛资源浪费、生态环境被破坏等严重后果,2010年3月1日,《中国海岛保护法》正式施行,旨在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我国海岛开发出现的问题

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在环境、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另外,对于无居民海岛开发上存在以下等问题:无居民海岛权属不清;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盲目的开发利用;对自然侵蚀缺乏抗拒力。 3.海岛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海岛开发与保护对策,应以保护对策为主。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强海岛开发活动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加强污染控制、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建设;制定激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采用替代方法,减少对海岛资源的破坏;普及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研究展望

我国海岛开发和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能够既有效利用海岛资源,

又能够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及资源成为现下重要的课题,我国海洋相关法律法规会越来越健全,最终实现海岛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19页 共21页

致谢

这篇毕业论文是在我的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最终地完成,冯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四年来,李玉老师在生活上、思想上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冯老师和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参 考 文 献

[1] 张可云,赵秋喜,王舒勃《关于我国未来规划体系的改进问题思考[J]》岭

第20页 共21页 南学刊,2004(1):36-39

[2] 吕晓蓓《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及其影响[J]》现代城市研究, 2011(1):17-20

[3] 李萱,王奇,叶文虎《我国海岛规划的程序控制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 2008(5):527-530

[4] 黄国恩《我国海岛生态安全问题研究: 国家海岛保护法律》《从香港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法律中得到的启示[J]》榆林学院院报,2011(1) 55-59 [5] 李小云《关于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 J]》城市建设,2011(2):2 [6] 陈长青《我国海岛规划浅谈[ J]》中国建设信息,2005(11):35-38 [7] 任海, 李萍, 彭少麟《海岛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8] 李洪远, 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9] 彭少麟, 陆宏芳, 梁冠峰《澳门离岛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及其效益生态环境[J]》生态环境, 2004, 13(3):301-305

[10] 林鹏, 张宜辉, 杨志伟《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44(增刊): 1-6

[11] 李萍, 黄忠良《南澳岛退化草坡的植被恢复研究[ J]》热带地理, 2007, 27(1):21-25

[12] 廖连招《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2(2):57-61

[13] 廖连招, 黄明群, 刘正华《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保护方案与规划[J]》台湾海峡, 2007, 26(3) :430-434

[1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西海域无居民海岛重点岛屿景观建设方案与生态修复初步设计[ R]》2005

[15] MACARTHURRH , WILSON EO《The orofisl and biogeography [ M ]》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16] KINGWB《Island birds: will the future repeat the past ? [ R]》Norwich,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Bird Preservation Technical Bulletin 31985: 3-15

[17] PILKEYOH , CLAYTONTD 《Summary of beach replenishment experience on US east coast barrier island [ 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1989, 5( 1) :

第21页 共21页 147-159

[18] MICOLT, JOUVENTINP. Restoration of masterdam island, south India ocean, following control of feral cattle [ J]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95(73):199-206

[19] RAINBOLT RE, COBLENTZBE. Restoration of insular ecosystems: control of feral goats on Aldabra Atoll, Republic of Seychelles [J]Biological Invasions, 1999( 1) : 363-3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