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1.3l 2013 No.2O 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应用 汤秀芳,武彦,赵红梅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260)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生参与 全程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科考试成绩优秀率显著提 高(P<O.01),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高( :o.01)。结论采取全程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护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 表达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护生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全程护理;产科;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o13)20--0093--02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层次的迅速提高,对护理本科生的培养 1.2.3教学过程实习第二周。带教教师根据实习护生的能力, 目标是使之具备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和社 选择合适病人,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护生必须按护理程序对 区护理的能力m。产科是综合性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由于 病人进行全程护理:病人人院介绍一产前一术前指导一产后一 产科专业理论性强,专科复杂操作多,对于从未接触过临床的 术后康复一出院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给予产妇生理、心理及社 护生来说,实习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在实 会支持,使产妇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护 。 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而护生在产科实习期较短,要保证 (1)新病人入院。护生和带教教师到病床前对新病人做人 教学取得最佳效果,临床带教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产科全程 院评估、入院宣教并收集资料,进行护理体检、分析、归纳,做出 护理模式是给予产妇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使产妇得到全方 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然后请带教教师修改。(2)实施护理 位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护理。根据产科特点结合护理本科生的具 活动。产科护生护理对象包括孕产妇和新生儿。服务内容包括: 体情况,我科将产科全程护理模式四引入产科的临床带教中,即 产程观察、生理护理、社会家庭关系的了解与护理指导、分娩知 护生参与孕产妇在产前区、产房和产后区的全程护理工作。 识的辅导、产程配合指导、呼吸训练、胎心监护、手法按摩、了解 1对象与方法 产妇的顾虑、助产、新生儿处理、产后指导母乳喂养、护理产妇 1.1对象 康复和出院指导等。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经常主动巡视病 以2010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本科生 房,对病人进行评估,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 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人),实验组(32人)。实 护理和卫生宣教。每天上下午随同带教教师评估和处理病人生 习时间为两周,均由本科学历或主管护师以上教师带教。两组 理、心理上的需求。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以促 护生入学条件、教学系统、教学设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进病人的身心健康。(3)以PIO模式书写护理记录,继续收集相 具有可比性。 关资料,对病人现有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与实际情况 1.2方i叠 做比较,随时完善护理过程,较好地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为护生入 1.2.4加强指导和检查带教教师每天进行床边查房,查护理 科一人科介绍—教师带教,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完成。实验组 问题、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PIO模式书写记录,听取护生对病 采用全程护理。 人的评估,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进行指导。 1.2.1全程带教教师科室给每位实习护生固定一位专业素质 1.3考掇形式 高、热爱教学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 实习结束前两天进行操作、理论考核,同时发放教学满意 神、护理操作技能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全程带教教师,负责本科 测评表,测评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是否满意。 室护生实习全过程的督导及检查工作,了解护生实习中存在的 1.4统计方法 问题,掌握护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阶段实习考核(包括理论和操 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作方面)及撰写出科小结。 2结果(见表1- ̄2) 1.2.2教学准备实习第一周,护生尽快熟悉本科室常见疾病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O1)。 的观察要点、护理特点和操作常规。指定的带教教师查阅并提 3结语 供相关的循证资料,教给护生科学可靠的护理方法。 3.1理论联系实际,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93— 产科多为综合性医院的小科室,安排实习时间相对少, 个别护生不喜欢产科,思想上不重视小科室的实习,主观能 动性差,被动地跟随教师上班。产科专业理论性强,专科复 力,提高了自身修养。 3.5提高了护生对带赦教师的满意度 采用护理本科生参与全程护理的教学方法,护生可以根据 杂操作多,对于从未接触过或刚接触临床的护生来说,实习 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在临床实际工作 中遇到许多困难。传统的教学法侧重机械记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差【3】。产科全 孕产妇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有利于提高护 生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教师带教,提高带教效果,增进师生的友 谊,提高双方的满意度;有利于师生沟通;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好 地带教,使护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程护理模式是给予产妇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使产妇得到 全方位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护理,孕产妇的全程护理就是 Doula陪伴分娩的延伸【2】。护生参与孕产妇的全程护理,即护 3.6有利寸培养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产科承担着产妇分娩的风险,所以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 认真面对每一次的产程观察、每一次的接产,精益求精,高质量 生参与孕产妇在产前区、产房和产后区的全程护理工作,使 护生能够具体生动地观察产妇的整个产程和产后康复过 程,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全程护理过程中带教教师 可以向护生加强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灌输,将临床结合课 本,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3.2有利于培养护st的循证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校和I临床教师往往更多注重的 是对护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对护生评判性思 维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使得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护 理人才的现代护理教育目标成为“纸上谈兵”[41。护生参与孕产 妇的全程护理,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分管病人的各种护 理工作内容,必须清楚了解所管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护理 及心理,分析病人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护理目标。这充 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生在实施护理程序、基础护 理、专科护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朗;使护生改变以听 和记为主的学习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表达出来;使护生 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逐渐养成评判性 思维和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行为模式,为护生今后的临床实 践打下基础。 ’ 3.3培养护生查闪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有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希望教师加强对常见疾病知识的系 统传授,提高教学技能,从而促进护生对专科知识、护理科研能 力的掌握[61。护生在全程护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带着问题请 教教师,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找出答案。许多“三甲” 医院已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等课程,带教教 师可以指导护生查阅文献,使护生掌握这些现代化的科学技 术,在临床阶段予以应用,能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 3.4培养交往能力,提高自身修养 实习护生初次与病人接触时,往往不知如何开始交谈,表 现出尴尬和腼腆,使病人产生不信任感。而护生参与全程护理 后,为了完成护理目标,必须经常与病人接触与交谈,由被动变 为主动地帮助病人解决生理、心理上的问题,拘束感逐渐消失, 举止大方,责任感增强。与病人产生情感交流。同时,由于护理 对象的文化程度、个人经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 异,会导致不同的病人对健康的不同理解及对护理的不同要 求,因而护生要根据他们的不同表现提供针对性的护理,这就 要求护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达到有效沟通。护生在日常工 作实践中学到了社会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生理学的知识和人 际交往技巧,增长了社会知识,锻炼了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94 — 地完成工作。采用护理本科生参与全程护理的教学方法,护生 必须经常深入病房了解孕产妇病情,观察孕产妇病情变化,发 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在带教教师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帮助孕产妇解决实际问题m。采用此方法,树立了护生以人为本 的护理理念,增强了护生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为其 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7提高了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带教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嘲。采用护理本科生 参与全程护理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教师既要 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护理教学经验,更 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 合,达到融会贯通。教师要更加重视实际,对实习护生常出现的 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积累 经验,每次护理带教认真备课,才能从容地面对护生提出的各 种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表1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参考文献: 【1】李向真.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模式的研究叨.护理研究,2004(13): 1144-1145. 【2】徐文武,王效道.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3 文绮.研究性学习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叨.护理学杂志, 2005,2O(15):56—57. 【4】赵缨,胡雁,周英风.本科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改革构思岍.护理学 杂志,2006,21(10):65-67. 【5】王思琛,罗志民,成守珍,等.分层次护理方式下的分阶段临床实习 带教叨.中华护理教育,2008,5(1):25-27. 【6】刘燕燕,朱大乔,周秀华.临床护理本科师资培训模式意向调查明. 护理学杂志,2003,18(8):617-618. [7】孟清,李德芳,吴玉琼,等.P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实 践及效果分析田.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657-660. 【8】李莹,熊诗华,何平先.专职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中的协调者角 色【J】.护理学杂志,2004,19(17):6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