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陈德慧李建军吴红伟 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 50028 【摘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针对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课程进度安排不当以及实践环节欠缺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市场需求和个性培养 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市场需求个性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3)06.263.01 引 言 电子商务是个新兴学科,融合了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完 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注重理论实 践相结合符合市场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的形成,有助于解决电子商务人才供求矛盾。对于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 养体系,建立多角度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人才 培养水平和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电子商务专业创 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1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学科基础课与专 业基础课上,一般都由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网页设计、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设计等专业课程组成。大多具有大而全的特点。经 济管理类、计算机类课程平分秋色,致使很多学生出现“样样通,样样 松”学而不精。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系统设置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 合,必须突出特色,合理安排课程。 1.2课程进度安排不当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通常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的是英语、高 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和经济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基础课,大二下学期才 开始学习极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待大四上学期时,尚有一些重要的 专业课开课,而此时学生正进入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考研和实习阶 段,学习效果很差。因而,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时间并不多。 同时,一些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照抄照搬拼凑课程,先修课程 和后续课程的编排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1.3实践环节欠缺 目前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课堂实验教学各自为政, 虽课堂实验在教学体系中占比较大,但各实验课程的设置相对,缺 乏统一性和连贯性。且理论与实践脱节,模拟实验教学软件没有模拟真 实的商务环境,与企业的电子商务实践差距较大;同时,高质量的校外 实习基地建立困难,企业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不愿意接收大量的实 习学生,即使接收也不予重视,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业务环节1 21。此 外,实践师资薄弱,实践教师鲜有企业实战经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大 多纸上谈兵。这些问题导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就业率却不佳。 2基于市场需求和个性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 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在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按照“交叉学科背景下通识教育 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分类培养”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依据上述原则,本文构建了“3平台+2模块”的课程体系。“3平台” 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2模块”即: 专业特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2.1通识教育课平台 通识教育课平台包括通识教育核心课及通识拓展课。通识教育课程 的设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的理念和价值, 并提升他们对人类共同关心问题的触觉。通识核心课包含了大学生必须 具备的基本知识、态度和能力,应注重知识的整合及传授跨学科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可以开设商业伦理、 世界文明与全球化意识、科学精神与方法、文学艺术修养等课程。通识 拓展课包括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论坛、通识教育音像学堂、通 识教育经典阅读、课外拓展活动5大方面。 2.2公共基础课平台 公共基础课既要加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又要重视加强人文 和社会科学基础,应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 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v F1、 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 大学语文(写作)等课程。 2.3专业基础课平台 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主要用 于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宏微 观)、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经济法、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学、 市场营销、数据结构、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共l2门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法、网上银行与支付、网络营 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电子商 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等8门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 2.4专业特色模块 专业特色模块包括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特色模块用于明 确学生的发展方向,结合市场需求,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分类,让学生 选择某个方向发展。根据对市场需求的统计分析,将电子商务专业划分 为: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综合三个方向。电子商务 管理方向子模块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网络编辑学、电子商务案例分 析、客户关系管理4门课程;电子商务技术子模块包括ASP开发技术、 JAVA语言、JSP开发技术、.NET开发技术4门课程;电子商务综合模块 包括电子商务管理子模块和电子商务技术子模块的全部课程。专业选修 课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供应链管理、网络经济学、VB程序设计、UML 基础与应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实现等课程。 2.5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堂实践、实训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毕业设 计(论文)和课外实践5个环节。实践教学模块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 心竞争能力,实现技术和管理两种知识融合,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 创新应用能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3结论 在面向市场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3平台+2 模块”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课程体系缺乏特色,课程进度安排不 当,实践环节欠缺等问题,有助于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余娟,李明,李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 工业,2O12,(14):155~1 56. [2】熊于宁,兰虹,金乐茹.电子商务课程立体教学模式与互动式 学习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l1,8(1):48-50. 作者简介 陈德慧,博士生,讲师,主研领域: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优化。 项目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 201 0305)黑龙江省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综合项目(JGZ2 01 2 011 31)。 2013・06 中国电子商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