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来源:二三娱乐
桥涵通碎石土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我合同段有桥梁6座,天桥4座,涵洞通道27道。桥头及涵洞通道处出现跳车一直是困扰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能有效地控制桥台、涵通台跳车,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要严格按照设计图和相关规范要求施工,具体措施如下: 一、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桥(涵、通)台背回填的施工放样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

2、清理、平整:台背回填前应将基底清理出水泥搅拌桩顶,地基整平后做褥垫层,然后进行台背回填。

3、开挖台阶:台背回填与路基衔接处按规范要求开挖台阶,台阶压实度应满足要求。

4、碎石及土送至台背回填施工现场附近的平整场地后,按照事先确定的体积比(碎石含量为60%)配料,测试土料含水量,并按高出最佳含水量2%计算用水量,以补偿运输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然后用装载机进行翻拌,直至粒料翻拌均匀。

5、测量组按测点布置图在台背回填基底放出各测点位置,并测出各测点高程。

6、混合料采用装载机运输,运输时应平稳行驶,防止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卸料时应降低料斗高度,防止混合料离析。

碎石土台背回填的松铺系数初定1.1 ,要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回填松铺厚度应不超过22cm,具体松铺系数由试验段结果决定。

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度计算每层混合料的摊铺用量,并由专人指挥装载机将混合料均匀的卸在台背回填范围内(包括台背回填两侧边坡各超宽30cm)。用平地机将混合料按预定的松铺厚度摊铺均匀,碎石土表面力求平整。设一组人员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摊铺时混合料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一个百分点左右,以补偿摊铺与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7、在路基边坡线与碎石土摊铺边部间人工回填素土,素土包边设计厚度为80cm。平地机将碎石土摊铺精平后,测量组按测点布置图恢复各测点位置,并测出各测点处的松铺碎石土顶面高程,根据测点的基底高程计算出各测点处碎石土的松铺厚度。

经现场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者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碾压,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现场适量洒水,达到要求后,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时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由慢到快”的原则。

碾压时采用20T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每遍均应检测压实度及顶面高程,振动碾压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且压实度已接近要求时应采用静压提高表面密实度,并再次检测压实度。若压实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应继续静压一遍,看压实度是否有明显提高。若压实度提高不显著,或压实度有下降趋势,从而可以确定适合的碾压遍数及机械组合。根据松铺厚度和

压实度计算松铺系数,所有测点的松铺系数平均值,即作为指导大面积施工用的松铺系数。 二、填筑质量控制措施

1、桥(涵、通)台背计划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一般构造物0.5m范围内用汽夯机夯实;超过0.5m范围,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度达到96%以上。

2、涵洞台背回填施工应安排在洞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肋板式与柱式桥台台背回填均应在桥台肋板与桥台立柱施工完成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进行。

3、台背回填料碎石、土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分层填筑,填筑前台背基底应充分压实,并由测量人员在结构物上用红漆标注出填料的松铺厚度,确保每层回填料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4、涵、通背回填必须左右对称进行施工。

5、当台背回填晚于路基填筑时,路基与台背回填料接触处应挖宽度为1.5m,高度为1m的台阶,台阶内倾坡率为3%,以便之间紧密咬合。 6、桥台锥坡处和边坡处以及涵、通台边坡处要留够富裕宽度,至少30cm,以保证边部的压实。

7、桥台填土应超过盖梁底标高10cm左右,明涵、通台背填土应超过搭板底标高10cm左右,在进行桥台盖梁或搭板施工时再开挖至设计标高。

8、在桥台和涵、通台背处做好临时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浸泡桥台和涵背填土,影响压实质量。

9、填筑质量检验方法及频率:用灌砂法检测填筑质量,每50m2一个

点,不足50m2应检测一个点。 三、 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总工程师和总质检 工程师为副组长,以项目副经理、质检科长、工程科长、材料设备科长、中心试验室主任为组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工区分设质检员,建立严格的质量承包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2.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的领导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弄清设计意图,编写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要点,对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要编写详细的作业指导书,逐级向下进行技术交底,做到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过程中各工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由技术人员负责监督、贯彻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工程测量放样实行“两两制”;工程材料严格按照工程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由材料人员协同中心试验室人员现场取样,逐项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料源,不同规格的原料进场后实行隔离堆放,规格和检验状态标识清楚。

3.制度保证措施:

a.坚持工程质量意识教育制度,工程质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队伍进场后,按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b.建立质量责任制,按不同部门岗位制定划分质量责任,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c.建立内部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各工区每旬进行

一次创优质量大检查。

d.建立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实行“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 e.实行工程质量奖罚制度,每月按项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质量风险抵押金,用于奖罚责任人。 四、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工区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小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无伤亡事故、重伤率小于0.1%、机械完好率达95%以上,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出现重大火灾、水灾、交通等事故;

其次、制定技术保障措施和规章制度:

1.项目开工前编写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清楚、认真执行; 2.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 3.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易燃易爆部位要有明显的标志牌和安全设施; 5.做好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