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龙台山农业观光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l9期 龙台山农业观光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张燕青林魁魏云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介绍了龙台山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及发展目标,总结了其分区结构和景观布局,以供参考。 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9—0336—0l 关键词 龙台山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功能分区;景观布局 中图分类号龙台山农业观光园位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从地理 区位看,距福州市区约30 km。临近国道主干线,交通便利。 园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好,旅游季节长。规 划中的龙台山农业观光园占地面积约为73.33 hm ,园区 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地沟谷相间型地貌,土层深厚,土质优 良;周边山林地为大面积次生针阔混交林,终年常绿,林分 郁蔽,林相优美,是园区外围的绿色屏障;园区周边无污染, 空气质量良好,负氧离子浓郁;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以上。 1龙台山农业观光园性质及发展目标 龙台山农业观光休闲园区是以水果和其他农产品采 摘、认养为主,兼有农业文化宣传、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 广、生态和科普教育、自然风景观赏的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园 区。该园区的主题是“低碳绿色生态果园、科教展示、健身休 闲”。以“四时果香满山绿,生态健康农家乐”作为园区吸引 游客前来旅游的主题口号。力争将园区总体建设成为农业 生态系统循环良好、低碳经济、符合良好农业规范要求的绿 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多样,充满野趣 和农村风味的旅游观赏园;开发系列运动、健身、休闲活动、 建设带动健康生活的城郊度假园。 2龙台山农业观光园分区结构和景观布局 2.1 2个功能区 2.1.1综合服务区。位于园区主入口处。整个园区包括旅游 服务及管理的中心.餐饮和静态休闲娱乐活动的集中区域。 主要景观与活动区有湖滨餐厅、廊桥、绿柳钓台、趣味烧烤 等。整个园区旅游服务及管理的中心,也是景区的第1个名 片,应精心营造景观环境,适度地进行地形平整和微地形营 造。集中布置景区大门、生态停车场、餐厅、绿柳钓台、景区 总导游牌、综合服务中心(包括金融商务服务设施、卫生间、 医疗紧急救援、治安、导游、通讯服务点)和咖啡厅茶室、卡 拉OK棋牌等娱乐室静态休闲娱乐活动等。道路由园区外 通过大门经停车场、餐厅、服务中心,分别连接到农产品精 致加工区、果树采摘区、品种公园区和农家别墅区。 2.1.2农家别墅区。位于园区中部综合服务区的南面。包括 园区住宿和会议服务区。以充满自然野趣的园林景观和地方 特色外观的农家院落为观赏点。主要景观与活动区有葡萄长 廊(紫藤花廊)、香茗亭等。作为主要的住宿区,应体现出园 区的风格和特点,以小组团的农家院落为主要构成形式,建 作者简介张燕青(1983一),女,福建永泰人,研究实习员,从事园林景 观规划设计工作。 十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2一O8—17 336 筑外观为土木结构l~2层乡村民居形式。应用各类果树、蔬 菜结合景观植物.营建充满自然野趣又不失精细的园林景 观。建设葡萄长廊(紫藤花廊)、香茗亭等公共活动空间。 2.2 2个生产区 2.2.1良种园区。位于园区北部的飞地山头上,是园区新、 优品种的繁殖推广生产基地,并为园区提供无公害绿色农 产品。以满足园区消费和旅游销售。主要景观及活动区有 现代农业模式展览区等。主要功能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 品。该区以成片的山地梯田为主要景观,建设生态循环农 业、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等现代农业展示园(棚)作为观赏和 科教游玩的景点.与品种公园区的科教中心相配合,完成园 区主要的科普教育功能。 2.2.2旅游产品精致加工区。位于园区西南部的小山头上。 该区逐渐发展农产品的层级加工,主要景观及活动区有观 赏车间。主要功能是逐步建设一个对园区生产的无公害绿 色农产品进行不同深度加工的工厂,将普通农产品转化为 旅游产品,依托产品配合整个园区进行一系列的旅游活动, 丰富园区活动。主要观赏点为对加工工序的参观和参与体 验活动,同时提供产品展示和销售区域。 2.3 4个观光休闲景区 2.3.1果蔬采摘区。位于园区西南部山地上。以山地果园为 主要观赏点,采摘活动为主要休闲活动方式。主要景观有百 亩果园、好汉梯、临江亭等。主要果蔬采摘活动开展区域,观 赏点为山地果园,各类柑橘品种丰富齐全,进一步引进果园 生态牧草,适当添加景观元素,以增强美感。建设自助采摘 服务中心,提供小培训和科普教育,同时展示宣传园区的无 公害或良好农业生产过程,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2.3.2品种公园区。位于整个园区中部,综合服务区东面, 地势较为平整。主要景观为茶花园(曼陀罗山庄)、柑橘园、 樱花园、青蔬百草园4个门类的品种园区。通过城市公园和 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拓展园区的公共活动中心,4个 专类品种园的建设提高整个园区景观美感度。在4个专类 园区中穿插建设科教中心、儿童公园、歌舞表演场等强化该 区的功能,使得公共空间得以更好的利用。主要活动区有科 教中心、儿童公园、歌舞表演场等。 2-3.3尊贵认养园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南部。主要休闲活 动有认养、农作物栽培种植,可使游客体会劳动快乐,分享 劳动成果。为少部分持续性强的长期客户所开发的开展认 养、农作物栽培种植,体会劳动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休闲 活动区域。配以优雅的景观氛围和贴心的服务,增强客户的 (下转第339页) 孟海:SCI收录的农艺学类期刊调查 的期刊上发表.提高自己在本学科知名度并能够在同行中 bin/jmlst/jlresuhs.cgi?PC=K. 得到有效地交流。 [3】从2000年起我国对(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SCIE)[J].生物 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1):129. 4参考文献 14]王彦.SCI收录的植物学类期刊介绍【J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1,33 [11 JOURNAL SEARCH[EB/OL].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gi— (6):693—698. bi叫mlst/jlresuhs.cgi?PC=D. 『51 SCI影响因子一2012年(分类SCI影响因子)]EB/OL].(2012—05—10) [2]JOURNAL SEARCH[EB/OL].http:Hi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cgi- 【2012-06-29].http:/,20l2.yingxiangyinzi.con. - -+一-+-+-+ (上接第335页) 相关的认证标准和认证管理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使 培、植保、肥料等部门和学科,但是这些部门与学科之间悬 我国认证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加大对有机农业的 殊较大,不能很好地沟通,导致协调难度大。二是保障制度 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使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有 不完善。国内有机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部分企业法律意识 机农产品营销网络。四是实行有机食品规模化生产、经营。 淡薄,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有机食品,破坏了有机 要想真正生产有机食品,就必须避免农产品污染,其污染主 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扰。三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有机 要来自2个方面,即环境和生产过程的污染。因此,有机食 农业与传统农业差异大,政府、企业、农户和消费者都需要 品的生产基地必须建立在环境条件达到标准的地区,可有 转变传统的观念。此外,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企业、 效减少农产品的污染。同时,要建立有机食品的产、销供应 农户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弱,且资金不足,无法建立健全有 链。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结合,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机农产品营销网络。四是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虽 开发有机食品 。 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生态农业县、生态示范区及有机 5参考文献 食品基地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是只以基地建 [1]李里特.从绿色食品看我国的第二次绿色革命『J].科技导报,1997 (10):33—35,38. 设为主,未与产品开发战略紧密结合,产品的规模化、产业 【2】谢涛.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与机械,2001(5):6-8. 化水平都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有机食品的市场发展。 【3】贾乃新,刘海凤,王晓萍,等.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发 4对策 展问题的探讨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5):60—62. [4】孟凡乔,吴文良.内外有机农产品生产、贸易及法规管理体系[J].中国 一是做好政府的导向和协调工作。成立有机食品发展 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4—6. 中心,由政府农村办公室监管,给其注入一定的资金,有机 [5]杨永岗,赵克强,周泽江,等.中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认证【JJ.中国人 结合环境监测、植保、土肥等部门,使其能够合作,互相帮 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70—73. 【6】刘志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对策研究叨.农村经济,2003(1):7—9. 助,共同完成有机食品的生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促进 【7]高振宁.发展中的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J].环境保护,2002(5):29—32. 有机食品快速发展。二是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法规体 【8】常云.发展有机食品潜力巨大【J】.有机食品时代,1998(1):8-12. [9】增德森.我国绿色食品走向市场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究, 系。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并制定出 1997(3):162—165. 一+-+-+-+-+-+-—— -+— -+-+-+ (上接第336页) 度。各类景观和休闲活动区域围绕综合服务中心区域发散 认同感.培养中长期客户群体。 型展开。于浓浓乡野气息中带有丝丝文化底蕴。有着独有的 2.3.4山林趣味健身区。位于园区东北部延伸的山坡上。主 魅力和吸引力。8大分区中,果蔬采摘区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要观赏点为山林景观,主要活动区有山林漫步道、山地健身 综合服务区小具规模,山林趣味健身区具有良好的景观本 活动区等。主要围绕山林题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体 底。而品种公园区、农家别墅区和尊贵认养区亟待建设,辅 育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层游客群体,开发山林漫步道、山地 以旅游产品精致加工区和良种园区的配套服务。全面建设 健身活动,滑草、山地自行车等分类活动区域。同时对林地 后使游客通过眼观、手动、脑思、身享,全面体验农业休闲观 适当改造,增加景观树种,丰富整个园区的观景层次,也为 光活动的乐趣。 园区生态格局的安全提供保障。 4参考文献 [1]王浩.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景观布局 [2】李保印.21世纪的生态农业模式农业观光园【J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 园区有着独特的以果园景观为代表的农业景观系统, 院学报,2002,30(3):68—70. 又有山林景观和公园景观互为衬托,更有丰富多样的休闲 『3李文荣.31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8):5-7. 【4]陈巍,闰莉.北京仁和古城农业观光园规划浅谈[J].中国园林.2003 娱乐活动与体育健康运动,推介绿色健康农产品和生活态 (5):17—19. 3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