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幸福指数的经济学思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幸福指数的经济学思考

来源:二三娱乐
为因变量,考虑到收入的变动易受到通货 膨胀的干扰,影响最终的实际货币购买 力,因此同时引入历年通货膨胀率为控制 变量。 (二)相关性分析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 居民幸福指数的经济学思考 ■ 陈 芬 朱新方教授 黄陈豆(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荆州43402{)) 利用SPASS14 0统计分析软件,将数 据归纳整理,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得出结 论如表1所示。从相关系数的表中可以看 出,在以通货膨胀率为控制变量的前提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幸福指数 相关系数为0 642,P值为0 000,二者有 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 低可以直接影响居民幸福指数。以上结果 与理论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即可支配收入 ◆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 史的演变、创新和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 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城镇居 是影响幸福指教的重要因素,但实证研究 显示,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的情况 , 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居民幸福指数的相关性 并不高,影响不显著,说明在改善收入水 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宏观环境 以及货币购买力。 (三)平稳性检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或劳务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每~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幸福指数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果。 单位商品或劳务使消费者增加的满足程度 即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当收入较t ̄!tt, 关键词:居民可支配收入 幸福指数 实证研究 对策建议 每一单位的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效用比较大, 而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的水平,收入的增加 所造成的幸福感的边际产出,在超过一定 的临界点,很可能是递减的。 (二)个人劳动供给理论 本文的幸福指数是幸福的量化体系, 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 的反映,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能 准确反映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对当前 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影响幸福指数 相关性分析仅仅验证了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与幸福指数显著相关,并未说明解 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因果关系。对于收 1 948年,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保 罗・萨缪尔森在他所发表的最具影响的巨 入与幸福何为因何为果,迄今为止学术界 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以下将运用格兰杰因 果关系检验法对此问题予以解答。为了避 的各因素中,最有争议的是收入。关于幸 福指数与收人的关系,目前有三种代表 著《经济学》中分析了个人劳动供给理论: 个人劳动供给即在不同的工资率下,个体 劳动主体所提供的使其效用最大、幸福感 最强的劳动时间组合。曲线如图1所示。劳 动供给揭示的是作为收人函数的劳动供给 量是如何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由图 1可知,在工资率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工资 水平,劳动供给会相应增加,劳动者对可 支配收入的需求比较强烈,ltg1]l,-司支配收 入的提高能更好的增强个人幸福感;而在 工资率较高的阶段,工资率提高,劳动供 给反而下降,收入的提高并不一定增加个 免由于变量的非平稳性引起的“伪回归”现 象,首先需要对各变量进行ADF检验。检 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结果得知,序列 lNCOME、HAPPY是二阶单整序列,它们 性观点:王娟、陈涛(2007)认为幸福 指数与收入正相关,收入的增加能带来 更多财富,换取更多满足欲望的物品,带 来更高的幸福指数;而奚恺元教授 (2004)认为居民幸福指数与收入弱相关 蔫至无关。短期收入的提高只能增加一 时的幸福指数,并没有显著的长期影响 之间的单整阶数相同,序列是平稳的,经 进一步协整检验,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 的均衡关系 作用。但黄有光教授(2005)又在《福祉 经济学》中指出幸福指数与收入通常呈 现倒U型关系。在可支配收入较低的情况 下,收入与幸福指数显著正相关,幸福指 数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持续上升,而当可 支配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幸福与收 入的相关程度就会减弱,甚至呈现负相 关关系。 人效用,不一定使幸福指数上升 ,此时,劳 动者对收入以外的精神需求更加迫切,增 加劳动者闲暇时间,丰富劳动者的精神生 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收入与幸福指数的相关经济 学理论 (一)收入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 幸福指数的实证检验分析 咖 该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由19世纪70年 代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 家W・S・杰文斯和瑞士经济学家L・瓦尔 拉斯最初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经过历 12商业时代于《湖北统计年鉴2011》, 样本期从1980到201 1年。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自变量,以居民幸福指数 表1 湖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幸福指数的相关系数表 相荚系数值 P值 结论 无控制变量时 以通货膨胀率为控制变量时 0.2@9 0.6;42 0.109 0.000 丰H荚 显著丰H关 (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13年2期 表2 湖北省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与可支配收入的单位根检验 变量 ^DF统计量 检验形式(c,T.K) 5%临界值 结论 单整阶数 但严重的通货膨胀会造成物 价的不稳定,导致货币购买 力不断下降,引起居民实际 “中产”们的腰包就迅速缩水,稍不留神, 就会成为低收入阶层的替补。当前社会保 INC删E A INCOME HAPPY △ⅢH^PPY 1.1232 一4.6856 .2.8802 一7.2201 (c,T,0) (N,N.1) (c,N,1) (N,N,O) 一2.9639 一2.9614 一2.9604 一2.9718 非平稳 平稳 非平稳 平稳 1(2) 障制度的健全与否,严重地影响着中产阶 级的幸福水平。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迫 在眉睫。首先政府应加大社保力度,从养 老、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入手。 减少居民的顾虑,减轻城镇居民消费的心 理压力,使城镇居民形成正向的社会预期 工资急剧下滑,甚至会扰乱 I(z】 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因此。 应该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 度,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合 宜的范围之内(5%以下)。 注:INcOME、HAPPY分别表示变量可支配收入、居民幸福指教。其中,检验形式(c,T, 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K的取值取决于AIC和SC准 则。若AD F的检验统计量d、于5%临界值,剐拒绝序列有单位根,表明序列是平稳的;如 果AD F的检验统计量大于5%临界值,则不能拒绝序列有单位根,序列是非平穗的。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原假设 可支配收入不是幸福指箍的榕兰本瓯因 幸福指韪不 可专配螗入的辫兰本厦田 首先,财政政策方面,通过 控制财政支出实现资本利润 拒绷i 拒绝 与乐观的消费心理。其次,社保部门应积 极拓宽社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完善基金营 运、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的落实和分配公 平,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国家的社保福利,充 分发挥社保基金的最大效用。 (四)从精神层面提升高收入人群的 样本数 F统计值 概率 检验结果 28 0.S1997 0.0321 IJ35753 0.0286 平均化,利用价格控制防止 垄断,使各行业的利润率波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次,货币政策方 面,通过提高银行准备金,运用再贴现、公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克莱夫・格兰 杰所开创,可用于分析以上经济变量之间 的影响是否为双向影响。利用Eviews6 0 分析软件,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检验过 程中,根据AIC和SC信息量最小准则确定 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4。如结果所示,在 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可支配 收入与居民幸福指数之间存在相互因果关 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市场,消除并预防 通货膨胀率的过快增长。最后,完善税制 改革,优化税收结构。适当降低和减免低 幸福指数,树立合理健康的生活理念 从实证分析得知,收入的高低与幸福 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收入越高并不一 收入群体的生产经营相关赋税,减轻其缴 税压力,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 费,提高幸福指数。最后,加强风险防范 和市场监管,防止市场上违规、克扣、诈 定代表越能获取幸福。据统计,月可支配 收入超过万元的高收入阶层“幸福感“很不 稳定。这种不稳定主要来自他们自身的高 要求和高压力。对于这样的人群而言,他 系,并且互为因果。当收入基数较低时,增 加可支配收入可以显著提高幸福指数,使 幸福感增强,而在人们感受到幸福的同时, 也会激发更多创造财富的活力和动力,使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实证结论 骗居民收入等违法行为,维持健康有序的 市场经济环境。 (二)切实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培 养低收入群体的理财意识 们考虑的更多的是欲望的满足。他们的生 活圈子的可比性更多,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更高,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更大。主观目 标难达成,幸福感很难实现。持续的不满 足感导致幸福感不断下降。身份的提升、家 庭婚姻的和谐度、与周围人群的差距程度 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她们的感受。因此,对 于这类群体来说,提高幸福指数的更重要 在城市低收入群体中,工资性收入在 居民收入中占很大比重,是低收入人群收 入的重要来源。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幸福指 数的最直接方法是提高其薪资水平。依据 根据所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可看出, 在通货膨胀率影响下的居民实际可支配收 入是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且可支配收入与幸福指数二者相互影响。 并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可知,城镇居民收 入较低时,增加可支配收入对提升幸福指 国际经验,最低工资一般相当于平均工资 的40%一60%。而针对我国的收入状况,目 前可考虑使最低工资达到相当于社会平均 途径是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树立合理健 康的生活理念,正确看待功名利的取舍,积 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从 社会感受爱,实现个人最大社会价值,获 取精神财富最大化。 工资50%一60%,还要在此基础上考虑其 他相关因素,劳动部门也需对此不断追踪 数是有效的,但当收入积累到一定程度之 后,它对幸福感的影响将会减少,而其他 因素如家庭成员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社 调查,评估其社会效益,并且定期或不定 期地依据通货膨胀率调整最低标准。 同时,不能单单是对其输送血液,还 应该培养群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完善职工 培训机制,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 1.马立平.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关系 会环境、自我价值的实现及身份地位等将 成为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幸福 感随收入增加会面临一个拐点,过了拐 点,幸福感将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 长。因此,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其幸福感 的实证研究L『】.统计与决策,2012(3) 2.于传岗.幸福度量学与我国农民幸 福问题的度量Ⅲ.江汉论坛,2009(7) 充实知识,尤其是培养合理理财意识。我 们必须引导低收入群体学会理性投资,让 他们更加重视由那些过去所形成的财富转 3.胡海军.收入与幸福指数:基于经 济学角度的思考LJ】.理论新探,20070) 4.唐毅.高校教师幸福指数体系和模 是有差异的。据统计,世界平均幸福指数 约为8.5到9 0,而近年来湖北省城镇居民 平均幸福指数趋于8 0~8.3之间,很明显, 我们离世界居民的幸福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变成资本创造的财富,并设法运用资本市 场工具使财产性收入多元化,带动整体收 入的增加,最终提升幸福水平。 (三)多角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系 城市中产阶级的幸福 型构建研究【M】.湘潭大学学报,2oo8(6) 5.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 测量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6.孙静,张林.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 改善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对 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将通货 工作幸福指数相关性研究fM1.理论与方 法,2oo7(6) 提高中产阶层的幸福指数,首先需要 为他们减负。中产阶级的绝对收入并不低, 7.王金花.农民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 实证研究[M】.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t0(6) 膨胀率控制在合宜的范围内 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压力也不轻。一旦遭遇 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任何一个问题, 8.王娟,陈涛.论幸福感及其相关因 素Ⅲ.开发研究,2007(;30)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