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政府网络舆论监督

谈政府网络舆论监督

来源:二三娱乐
人文社含 2014年4月 懿 谈政府网络舆论监督 杨素玲 中共虞城县委党校河南商丘476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近期发生的一些大事都成为网络媒体上的焦点,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人 们对网络舆论的关注,社会各界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更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有效的进行网络 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网络;舆论监督;信息时代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和特点 1.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舆 论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引发社会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网络 舆论监督工作的研究发源于西方国家,目前我国的学者也在从 不同的角度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等进行分析 研究,并提 了多种观点。其中一些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 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法律、行政、教育等活动进行评判,并对政府部门的行 为进行监督的过程;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督主 体是公众,监督的平台是互联网,与传统的纪委、审计、监察等监 督体制相独立的一种新的监督方式。 2.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传统的监督力’式比较,网络舆论 监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高效性,当发 生一些事件以后,网络媒体可以以一种无与伦比的速度将改时 间传播到网络上,这就使得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几 乎同一时间获得信息,可以及时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第二,网络 舆论监督不受地域限制,信息的发布不会受到地域、版面和时段 的限制,网络舆论监督可以在每一个地域进行传播,并会很快在 全国范围内流传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3.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网络舆论的监督为每一个公民提供 了话语平台,每一个公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可以 作为网络舆论的监督者和审判长。信息时代赋予了网络媒介新 的使命,同时网络媒介赋予了信息舆论监督新的形势和内容,传 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被民众所改变,已经从被动地 位转变成主动地位,将媒体变为主动的监督信息的发布者,并且 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和网民进行互动,使得被监督者必须在短 时间内在网络上进行回应,对事实进行澄清并采取补救措施。 4.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在网络信息时 代成为了民众,使得监督的基础更为群众化。街护照网络媒介民 众具有了表达权和话语权,真正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从监 督方式的角度来看,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为民众获得各种信息 提供了方便,民众可以迅速的获取信息之后在网络平台上表达 自己的观点并且进行互动交流。 5网络舆论监督的重点。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重点是官 民之间的关系,城乡贫富差距、城乡矛盾带来的各种民生问题等, 这些问题表现的内容主要是贫富分化、社会公平、弱势群体、决策 偏差、公权力失范、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 二、信息时代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 1_力日强立法,规范监督。加强立法,规范监督是网络舆论监督 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网络公民监督的法律法 规才能保障公民积极有效的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只有通过加 强立法,规范监督为民众提供基本的规范和城乡,民众才能正确 有效的实现监督行为,做到正确监督、依法监督和有效监督,并 且不越位监督。 2.发挥主流,正确引导。当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发生失实报 道或者是因此产生负面影响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应 该及时的发挥主流和正确引导的作用,及时的发出主流声音来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如果主流媒体不能及时的发出主流声 音就会使得这些失实报道继续传播,造成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3.建立平台,方便监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媒体 的覆盖范围不断加大,产生的渗透力和覆盖面也不断加大。为了 保证网络媒体监督更加便利通常,就应该构建一个网络沟通平 台来进行疏导,可以通过构建“官员定期上网答网民提问”制度 来方便民众监督。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监督能力的维度构成 1.所谓的“应对”简单来说就是采取措施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应对能力”就是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所具有的能力水平。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监督能力指的是在网络舆论监督高度发展的 今天,政府作为舆论监督的对象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面 对网络舆论的能力。 2.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督对象包含公务人员和政府组织两个 方面的内容。对于公务人员的监督主要是对公务人员以及公务 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对政府组织的监督主要是从政府组织的 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结果进行监督。网络舆论监督给政府的执政 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政府只有正确应对监督才能维护政府形象 和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加强应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应急能力。 3.为了更好的应对网络舆论监督,应该从法律的建立和执行 层面来完成政府的功能和制度以及执行能力。并制定出科学完 善的应对措施,保证网络舆论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结束语: 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 并且公众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来对政府以及公务人员进行 监督,并且可以再网络平台上发表对各种事件的评判。文章中笔 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和特点、信息时 代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论监督以及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监督能力 的维度构成进行简要的介绍,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