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支模施工方案(改)

来源:二三娱乐
幸福城祈福里05栋商业用房

一 层 模 板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南通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1/6/25

1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3 二、工程概况 ................................................. 3 三、材料要求 ................................................. 4 四、荷载取值 ................................................. 4 1.恒荷载标准值 ............................................................................................. 4 2.活荷载标准值 ............................................................................................. 4 3.荷载分项系数与调整系数 ......................................................................... 4 4.模板结构计算荷载组合 ............................................................................. 5 五、荷载计算 ................................................. 6 1、概述 ........................................................................................................... 6 2、板模验算 ................................................................................................... 6 3、梁模计算 ................................................................................................. 10 六、支撑系统搭设 ............................................ 15 七、构造要求 ................................................ 15 1.立杆 ........................................................................................................... 15 2.扫地杆、水平杆的设置 ........................................................................... 16 3.横杆间距、平整度 ................................................................................... 16 4.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 ................................................................... 16 5.剪刀撑的设置 ........................................................................................... 16 6.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接要求 ....................................................................... 16 八、架体拆除 ................................................ 17 九、安全措施 ................................................ 17

2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总施工组织设计

4.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T3092 5.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 6.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祈福里三组团05栋住宅楼,裙楼为商业用房,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南湾营西花岗,总建筑面积6699m,其中地下380m,地上6319 m。地上主体18层,裙房1层为商业用房,其建筑高度分别为50.40m,5.9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类别为乙类。

本工程中一层商业用房(s-1~s-5a轴/s-a~s-d轴,建筑面积约920㎡)层高均为5.9m,跨度为8.8、7.6m,梁截面高度为250*700、250*600等,楼板120㎜厚。

本商业用房将分2段施工,中间以设计伸缩缝为界。第一段未回填土方,层高为一层地框架梁,二层为框架梁,三层为顶板梁,分三个施工工程,故层高分别为3米、3.1米、2.8米。第二段因有回填土方,一层有地框架梁,二层有框架梁,分二个施工过程,故支模高度一层为3.1米,二层为2.8米,属于框架工程,根据有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方案。

2

2

2

3

三、材料要求

1.钢管:钢管一般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其化学成份与机械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要求。立杆、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的钢管长度一般为4--6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一般为1.9--2.3m。钢管应涂防锈漆,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扣件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于5mm。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模板、木方:模板采用多层覆膜胶合板,板厚15㎜,木方为60mm×90mm松木方,其质量必须符合《木结构构件》的相关规定。

四、荷载取值

1.恒荷载标准值

1)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为24KN/m3

2)钢筋自重标准值为:楼板1.3 KN/m3;梁1.5 KN/m3

3)模板结构的自重标准值(包括楼板、梁板及支撑楞):0.5KN/m2 2.活荷载标准值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 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1、对水平面模板产生的垂直荷载为2KN/m2。 ○

2、对垂直面模板,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有效压头高度以内,取4KN/m2;有效压○

头高度以外不予考虑。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KN/m2。 3.荷载分项系数与调整系数 1)分项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

4

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2)调整系数取1.0。 4.模板结构计算荷载组合

1)各类荷载的编号见下表:

荷载类别与编号

荷载名称 模板结构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 钢筋自重 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2)模板结构的荷载组合见下表:

模板结构的荷载组合

项次 1 2 3 4 模板结构项目 水平模板及支架 梁底板及支架 梁的侧面模板 柱、墙的侧面模板 荷 载 组 合 计算荷载能力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⑤ ⑤+⑥ ⑥+⑦ 刚度验算 ①+②+③ ①+②+③ ⑥ ⑥ 荷载类别 恒载 恒载 恒载 活载 活载 恒载 活载 荷载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注:计算承载力时,荷载组合中各项荷载均采用荷载设计值,即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和调整系数。

刚度验算时,荷载组合中各项荷载均采用荷载标准值。

5

五、荷载计算

1、概述

大厅位置的矩形截面梁与顶板模采用多层覆膜胶合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梁板兼用搭设方法。钢管立杆间距700mm×700mm,大横杆间距1500mm,小横杆梁托间距700mm。顶板搁栅(龙骨)采用60mm×90mm木方,搁栅(龙骨)间距,板控制在@200mm以内,梁控制在@150mm以内。支承系统搭设完,梁模支设时,先铺梁的底模和一侧模板,梁模深入柱模里口平,并按2/1000起拱,梁模利用钢管做卡箍,间距@500mm。再沿梁方向设置Φ12mm对拉螺栓,间距@500mm,当梁高在600mm~700mm时设两道。梁模支设完,并加固好后,开始顶板模的支设,顶板模支设时,先铺60mm×90mm搁栅(龙骨),间距@200mm,然后铺顶板模,也按梁的要求起拱,并用钉子钉牢,顶板模严禁悬挑。

支设梁模板时,应留一边模暂不支,待梁钢筋成型、校正、验收后再封闭、加固。 2、板模验算

A.面模板验算

面模板的支撑木楞间距为200mm,模板厚度为15mm。 a.计算简图

b.强度验算

6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 0.5×1.2=0.60 KN/m2。 钢筋自重 1.3×1.2=1.56 KN/m2。 120mm厚新浇混凝土自重 24×0.12×1.2=3.456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 2.5×1.4=3.5 KN/m2。 总计 9.116KN/m2。 取1.0m宽板带进行验算,则: q1=1.0×9.116=9.116KN/m2。 q2=1.0×(9.116-3.5)=5.616 KN/m2 P=1.75 KN。 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时:

M1=0.125×0.9×q1l2=0.1125×9.116×0.22=0.041022KN.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M2=0.125×0.9×q2l2+0.169×pl

=0.1125×5.616×0.22+0.169×1.75×0.2 =0.025272+0.05915=0.084422KN.m。 由于M2>M1,故取M2进行强度验算。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为:

W=1/6bh2=1/6×1.0×0.0132=0.000028167 m3。

σ=M22/W=0.084422/0.000028167=2997.1952 KN/m=2.9971N/mm2<[f] =17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c.刚度验算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 0.5 KN/m2。 120mm厚混凝土自重 24×0.12 =2.88KN/m2。 钢筋自重 1.3×0.12 =0.156KN/m2。

总计 3.536KN/m2。 取1.0m宽板带进行验算,则:

7

q=1.0×3.536=3.536KN/m=3.536N/mm。 刚度验算

I=1/12×bh3=1/12×1000×133=183083.3mm4。 E=9.0×103N/mm2 ν=w1×(ql4/100EI)

=0.521×(3.536×2004/100×9000×183083.3) =0.065mm。

其容许挠度为200×1/250=0.8mm,因0.065<0.8,故刚度满足要求。 B.板模木楞验算

木楞截面尺寸为60mm×90mm,木楞的支撑钢管间距为700mm。 a.计算简图

q1700 900700 900Pq2P350 450350 450350 450350 450 b.强度验算

荷载计算

荷载由面模板传递给木楞,每根木楞受载为一个面模板跨,水平面模板的板跨为200mm,荷载取值为:

q1=9.116×0.2=1.8232KN/m。 q2=5.616×0.2=1.1232KN/m。 p=3.5×0.35=1.225KN。 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荷载时:

8

M1=0.1125×q1l2=0.1125×1.8232×0.72=0.1005KN.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时: M2=0.1125×q2l2+0.169×pl

=0.1125×1.1232×0.72+0.169×1.225×0.7

=0.0619+0.145=0.2068KN.m。 由于M2>M1,故取M2进行强度验算。 木楞的净截面抵抗矩为:

W=1/6bh2=1/6×0.06×0.092=0.00008 m3。

σ=M2/W=0.2068/0.00008=2585KN/m2=2.585N/mm2<[f] =15 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c.刚度验算

荷载计算

q=3.536×0.2=1.707KN/m=1.707N/mm。 挠度验算

I=1/12bh3=1/12×60×903=3645000mm4。 E=9.0×103N/mm2。 ν=w×(ql4/100EI)

=0.521×(1.707×9004/100×9000×3645000)=0.647mm。

其容许挠度为700×1/400=1.75mm,因0.647<1.75,故挠度满足要求。 C.板模钢管支撑验算

钢管型号为φ48×3.5mm,间距为700mm×700mm,横杆间距为1500mm,受力方式为轴心受压。 a.强度验算

荷载验算

荷载由面模板传递给木楞,木楞再传递给支撑钢管。 N=9.116×0.7×0.7=4.467KN。 强度验算

σ=N/A=4467.4/489=9.135N/mm2<[f] =200 N/mm2。 b.稳定性验算

9

λ=l/φ=37.5 查表得,φ=0.908

N/φA=4467.4/0.908×489=10.061N/mm2<[f] =200 N/mm2 故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3、梁模计算

A.梁底模板验算 木楞间距为150mm。 a.计算简图

q400150 b.强度验算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 0.5×1.2=0.60 KN/m2。

700mm(按1000mm计算)厚新浇混凝土自重 1.2×24×1=28.8 KN/m2。钢筋自重 1.2×1.5×1=1.80 KN/m2。 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1.4×2=2.8 KN/m2。 总计 34.00KN/m2。 取1.0m长梁进行验算,则: q=1.0×34.00=34.00KN/m。 强度验算

M= ql2/8=34.00×0.152/8=0.637KN.m。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为: W=0.000028167 m3。

σ=M/W=0.637/0.000028167=22615.12KN/m2=22.615N/mm2<[f] =50 N/mm2。

10

故强度满足要求。 c.刚度验算 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 0.5 KN/m2。

700mm(按1000mm计算)厚新浇混凝土自重 24×1=24.00 KN/m2。 钢筋自重 1.5×1=1.5 KN/m2。 总计 26.00KN/m2。 取1.0m长梁进行验算,则: q=1.0×26.00=26.00KN/m。 刚度验算 I=3645000mm4。 E=9.0×103N/mm2。 ν=5ql4/384EI

=5×26.00×1504/384×9000×3645000) =0.354mm。

其容许挠度为0.6mm,故刚度满足要求。 B.侧面模板验算 木楞间距为350mm。 a.计算简图

q350350 b.强度验算

11

荷载计算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F1=0.22×24×6×1.2×1.2×√1—=45.619kN/m2。 F2=24×1=24.00 kN/m2 故侧压力为:1.2×24=28.80 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不予考虑。 取1.0m长梁进行验算,则:

q=1.0×28.80=28.80KN/m2。 强度验算

M=0.1125×ql2=0.1125×28.80×0.352=0.3969KN.m。 σ=M/W=0.3969/0.000028167=14090.95KN/m2=14.091N/mm2<[f] =50 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c.刚度验算 荷载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28.80KN/m2。 取1.0m长梁进行计算,则: q=1.0×28.80=28.80KN/m2。 刚度验算

ν=0.521×(ql4/100EI)

=0.521×(28.80×3504/100×9000×3645000) =0.321mm。 其容许挠度为0.6mm,故刚度满足要求。 C.木楞计算

水平木楞与侧板木楞的钢管支撑间距均为700mm,只取荷载大的验算即可。由于梁底木楞受载大于侧梁木楞受载,故取梁底木楞进行验算。 a.计算简图

12

q700 900700 900 b.强度验算 荷载计算

q=0.2×34.00=6.800KN/m2。 强度验算

M= 0.1125×ql2=0.1125×6.8×0.72=0.37485KN.m。 σ=M/W=0.37485/0.00008=4685.63KN/m2=4.686N/mm2<[f] =15 N/mm2。 故强度满足要求。 c. 刚度验算 荷载计算

q=0.2×34=6.800KN/m。 刚度验算 ν=W×(ql4/100EI)

=0.521×(6.800×7004/100×9000×3645000) =0.693mm。 其容许挠度为1.75mm,故刚度满足要求。 D.钢管支撑验算

钢管间距为700mm×700mm,横杆最大间距为1800mm,受力考虑轴心受压。 a.强度验算 荷载计算

N=0.7×0.4×34.00=9.52KN。 强度验算

σ=N/A=9520/489=19.47 N/mm2<[f] =200 N/mm2。

13

b.稳定性验算 λ=l/φ=37.5 查表得,φ=0.908

N/φA=9520/0.908×489=21.44N/mm2<[f] =200 N/mm2。

E.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验算

在整个支撑系统垂直高度齐周围梁位置(约4.4m架体中部)设置水平拉杆与梁体顶紧、抱固。架体计算高度近似取值为4.4m.

λ=l/φ=91.6 查表得,φ=0.611

N/φA=9520/0.611×489=31.86N/mm2<[f] =200 N/mm2。 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4、5.9米处支模计算

1)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为24KN/m3

2)钢筋自重标准值为:楼板1.3 KN/m3;梁1.5 KN/m3

3)模板结构的自重标准值(包括楼板、梁板及支撑楞):0.5KN/m2 4)分项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 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5)调整系数取1.0。

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 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1、对水平面模板产生的垂直荷载为2KN/m2。 ○

2、对垂直面模板,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有效压头高度以内,取4KN/m2;有效压○

头高度以外不予考虑。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KN/m2。

14

6)均荷载计算:

1.2*(0.12*24+0.5)+1.4*2.5=7.556 其板厚小于350,均荷载小于15 7)集中荷载计算:

1.2*(0. 2*0.7*24+1.4*0.5)+0.2*1.4*2.5=5.572 其截面面积小于0.48,集中荷载小于20

六、支撑系统搭设

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用扣件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5--55Nm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两边延伸搭设,直至第一部架交圈完成,然后向中部延伸搭设至满堂。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造质量,严格确保方案和交底要求和构架质量。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过程及时装设剪刀撑和构造水平杆及到达中间环梁高度时实行架体与环梁的抱连和顶紧。

浇筑完每层框架梁以后,将每层梁部位的水平钢管网形成整体,使顶层梁板荷载作用在已浇筑的下层框架梁上,并在此层钢管网上布置一层水平安全网,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七、构造要求

1.立杆

立杆间距选用0.7m,允许搭设偏差±5mm,立杆垂直允许搭设偏差±5 cm。钢管

15

立杆底部设垫木和底座,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顶部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2.扫地杆、水平杆的设置

底面楼板往上20cm左右处,沿纵横两个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交接处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cm。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在与环梁等高处增设一道水平拉杆并与环梁顶紧。 3.横杆间距、平整度

横杆步距采用1.50m,第一步步距为1.80m用对接方法接长,一根横杆两端的高差,不能超过2cm,纵向水平杆全长平整度不超过±10cm。 4.立杆、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

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的接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隔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5.剪刀撑的设置

在水平拉杆的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在4—6m,并在剪刀撑的顶部和扫地杆处以及环梁位置的水平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必须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处进行固定。 6.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接要求

由于大厅层高为5,9m,为加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在架体四周环梁的标高处(3.1m)双向各增设一道水平杆,并使水平杆与四周环梁顶紧。同时将架体周边的立杆在环梁处与环梁实现抱固进一步加强架体的稳定。

16

八、架体拆除

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剪刀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禁止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拆架子的高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周围设围护栏杆或竖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指挥监护,以免发生伤亡事故。连墙点必须与架体同步拆除,不允许分段、分立面拆除,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高空抛掷。

九、安全措施

1.在架面上设置的材料应码放整齐稳固,不影响施工操作和人员通行。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

2.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续坚固件和连接体。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3.工人在架上作业中,要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推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休息。

17

4.在作业中,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能恢复正常使用;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5.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人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等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操作,否则严禁作业。

6.模板等材料堆放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应放平方稳,严防滑落。

7.在支撑系统最上一步横赶上稀铺跳板,板间铺安全网,施工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8.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先将柱混凝土浇筑完并且其强度达到70%时再施工梁板工程。在浇筑大梁混凝土时要先浇筑梁中间部位,然后分别向两边浇筑。

9.砼浇筑时不宜集中下料。

10.在梁两侧及架体四周设置剪刀撑。 11.架体基础用50*200*4000通长垫木。

18

19

20

21

四周连续式垂直剪刀撑架体与梁抱牢中部竖向及水平剪刀撑架体水平杆与梁顶紧架体剪刀撑布置图角部水平剪刀撑1--1剖面图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