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名老中医经验集

来源:二三娱乐
名老中医经验集

名老中医经验集——裘沛然

疑难杂病专家裘沛然,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导师之一。

裘氏认为,药物剂量大小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等情况。总之,与剂量有关的因素很多,我们目前还不能界定每味中药的治疗剂量、极量及中毒剂量等。目前定量药理学在研究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已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使中药的药理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这一艰巨工作我们今后还需要做很大努力。

经验方 一、补泄理肾汤

组成:黄芪30~50克,巴戟肉15克,黄柏15克,黑大豆15~30克,大枣5~10枚,牡蛎30~50克,土茯苓20~30克,泽泻15~20克。

用法:每日煎服1剂。 功能:益气补肾,行水泄浊。

适应证: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肾阴阳两虚,浊邪留滞者。

二、头风宁方

组成:制半夏30克、大蜈蚣5条、细辛12克、川芎60克、当归45克、熟地60克、杞子30克、山药50克、生白术45克、白芷30克、龙胆草30克、熟附块24克、全蝎15克、远志15克、茯苓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4.5克,开水送服。

功能:燮理阴阳,祛风清头目。 适应证:正偏头痛,眩晕。 第三卷35三、慢性胃炎方

组成:党参18克、甘草6克、高良姜9克、制香附12克、黄

连9克、制半夏15克、延胡索15克、牡蛎30克。

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能:疏肝和胃,降逆消痞。

适应证:各种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四、小青龙汤加减方

组成:麻黄12~15克,桂枝10~20克,细辛6~12克,干姜9~15克,龙胆草9~15克,黄芩12~30克,甘草9~15克,五味子9~12克,桃杏仁各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前胡12克,枳壳15克。

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能: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适应证: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五、炙甘草汤加味方

组成:炙甘草30~45克,党参12~30克,生地30克,桂枝9~30克,阿胶9~15克,麦冬12~15克,麻仁10~12克,大枣7~10枚,生姜3~9克,苦参15~20克,丹参15~30克,黄连9~12克。

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能:宁心定志,调整心律。

适应证:各种心律紊乱,心肌炎后遗症,及各种心脏病。

漫漫岐黄路精诚大医魂—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 经验方

一、宣郁退热汤组成:前胡6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炒山栀6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焦三仙各10克、茅芦根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0分钟,2~3次分服。 适应证:发热日久不退,属肺气闭郁者。

二、宣肺止咳汤组成:苏叶、苏子各10克、前胡6克、白前6克、浙贝母10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茅芦根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0分钟,2次分服。 适应证:外感风寒,咳嗽痰多,日久不愈。

第二卷102三、疏调木土方组成: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防风6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冬瓜皮30克、荆芥炭10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分钟,2次分服。 适应证:五更泻、泻势如注、肛门灼热。

四、五子涤痰汤组成: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苏子10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赤芍10克、焦三仙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分钟,2次分服。 适应证: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

五、五子三藤汤组成: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海风藤10克、络石藤10克、石南藤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大豆卷10克、秦艽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分钟,2次分服。 适应证:类风湿,指趾关节肿大疼痛。

六、益气补中汤组成:黄芪60克、生熟地各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金樱子10克、补骨脂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各50分钟,得煎出液1500毫升,为一日量,代茶饮,不拘时。

适应证:糖尿病,口渴欲饮,一身乏力。

七、疏风消肿汤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大腹皮10克、茯苓皮30克、冬瓜皮30克、槟榔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分钟,2次分服。

适应证:急慢性肾炎,遍身水肿,小便不利,证属风水者。 博古通今的经方大家刘渡舟 经验方

一、治肾炎方

组成: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6克、前胡6克、枳壳6克、桔梗6克、甘草6克、茯苓15~30克、川芎6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功能:疏散风邪,理气胜湿,清水上源。

第三卷72主治:各类肾脏疾病所致的尿蛋白症,中医辨证以湿胜为特征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每日服2~3次。 二、柴胡解毒汤

组成:柴胡12~15克、黄芩10克、茵陈15克、炙甘草6克、土茯苓15克、草河车15克、凤尾草15克、垂盆草15克、土元10克、茜草10克、白术10克。

功能: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以湿热阻滞为特征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每日2~3次。 三、苓桂茜红汤

组成: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术8克、甘草8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

功能:温养心阳,温化水饮,活血化瘀。

主治:各种心脏病出现心前区疼痛,中医辨证属于心阳虚弱、水饮不化、络脉瘀阻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3次。 四、治高血压方

组成:益母草30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8克、白芍24克、炙甘草8克。

功能:疏肝清热,利水活血。

主治:各种高血压症,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随证加味使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3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