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G310公路改造施工导行方案

来源:二三娱乐


G310线秦州至甘谷至武山段公路升级

改造工程路基第9合同段

施工导行方案

审 批: 审 核: 编 制: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G310线秦州至武山段公路改造工程第9合同段项目部

二0一四年五月

G310公路改造第9标段施工导行方案

一、施工内容

天水市G310线秦州至甘谷至武山段公路升级改造工程9合同段,路线利用旧路改建,起于甘谷县东三十里铺、东二十里铺、王家新庄、马家庄至甘谷县西关后,完全利用县城道路经五里铺,杨赵家北转至县城西侧城市路。本合同段桩号K59+220~K76+251,里程长17.034公里,G310线Ⅱ级公路,涵洞25道,平面交叉15处。

本次道路改造工程包括:

路基处理:原有路基开挖,回填新的路基加宽;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拆除;

其他:局部路段改道;高边坡修坡防护;挡土墙浇筑;路基两侧砌筑排水沟。 二、起讫时间

2014年5月1日~2015年9月30日 三、施工路段

施工便道一览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旧路分段分幅施工 纵向施工便道 旧路分段分幅施工 纵向施工便道 旧路分段分幅施工 纵向施工便道 旧路分段分幅施工 纵向施工便道 弃土场便道 弃土场便道 旧路封闭施工 旧路半封闭施工 起讫桩号 K59+220~K63+250 K63+250~K65+000 K65+000~K65+900 K65+900~K66+500 K66+500~K67+200 K67+200~K67+340 K67+340~K67+660 K67+660~K69+100 K67+580 K69+100 K69+100~K72+860 K72+860~K73+120 道路长度km 4.03 1.75 0.9 0.6 0.7 0.14 0.22 1.44 3.76 0.26 备注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新建便道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利用旧路

13# 旧路半封闭施工 K73+120~K76+036 2.916 利用旧路 根据项目办、地方交通部门安排进行施工调整。 四、施工方式

本工程基本沿G310线改建,由于老路交通量大、交叉路网多、工程建设形象和社会期盼值高。施工保通组织设计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进度、施工期公路营运安全,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结合现场情况,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分别采用下述方案。 1、分段施工、分车道通行

由于本次路网改造采取单侧加宽和两侧加宽方案,对原有道路尽量利用。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分段施工方案,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封闭半幅车道,实行分段半幅双向通行。将大型车辆分流到相邻路网上,原有道路上只允许小型车辆分车道通行。

2、中段现有公路交通,分流到相邻路网

本工程两侧既有建筑物多,电力电讯线密布,交叉工程多,所以,拟定中断现有公路的交通,将其分流到相邻的道路网络上。可通过连霍高速及地方公路的分流,基本可以实现现有道路的功能,顺利分合流现有交通。

3、K69+100~K72+860段属于高挖方特殊路段,施工场地小,施工危险性高,施工期间原有道路通行难。针对这一段,项目部进行统筹设计:

第一步,项目部配合县交通局,提前15天出示公告,通知过路行人、车辆,此段道路封闭的时间,车辆应绕行的路线。

第二步,把施工道路扩宽。原则;整体分段,纵向推进。部署:调用挖掘机,配备自卸车,安排3至5人指挥,进行200米一段向前推进施工。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用挖掘机在原有道路上把陡峭的、拐角的、高危的软岩、黄土开挖下来,用自卸车及时清除,细微的、安全的、有效的向前推进。依次施工到山脚。

第三步:施工现场整体安排,设备、人员合理分工。由于道路封闭,阻挠当地村民正常通行秩序,项目部决定安排两个施工段,科学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分配任务,把施工工期降到最短。该段属于高挖方,存在高边坡防护。首先开出一片施工场地,修出一道上坡便道,自上而下开挖路基,开挖的土方滑落到施工便道路面上,下面安排挖掘机向自卸车上装,自卸车运出场地,再安排好人员、设备、材料一同完成边坡修护。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便道上撒落的土方、残渣要及时清除,以确保施工现场内的车辆安全通行,防止车辆触及到施工围挡,反射到外侧行人、小型车辆。 五、现场管理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

1、交通导行方案制定严格按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B-1999)相关规定进行;

2、方案的报批:将交通导行方案上报项目办、交通管理部门,征得认可或改进后实施;

3、在正式施工前,利用多种媒体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广大市民的谅解和支持;

4、根据交通导行实施总体方案,会同项目办、交通管理部门,对方案进行细化,根据实地情况分配人力物力,保证实施的顺畅;

5、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由一名项目副经理负责交通指挥和配合工作并选派有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成立交通抢险维护小分队,开展临时交通指挥,疏导过往车辆、防止交通堵塞。在施工中重点路段专人看管,做到统一着装,专职负责,服从命令,严禁脱岗;

6、施工区域搭设交通设施与社会交通隔开。以达到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保持设施的整齐、牢固,并派专人看护;

7、交通疏导期间协助交管部门进行交通管制,积极配合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疏导,听从现场交警指挥;

8、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内的社会车辆进出和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在主要道路进出口在施工期间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的交通进行疏导;

9、交通疏导期间通过设置各种交通警示、提示标志,包括限速标志,限制交通疏导范围内社会车辆的车速。在迎车方向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消能桶,以确保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10、积极配合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疏导,选有责任心的人配合交管部门作为临时交通指挥员。在路口处设交通指挥员,交通指挥员必须配有交通管理袖标和服饰,穿反光背心;

11、施工人员在规定区域内施工,禁止乱穿行。施工期间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各项配合工作,服从指挥和调动,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

12、夜间交通疏导区域保证有足够的照明;施工人员、机械、车辆进出施工范围必须按交通法规或交通方案中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以保证车辆、人员的安全;

13、合理安排施工车辆,减少施工车辆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教育施工车辆驾驶员严格按交管部门指定的路线文明驾驶;

14、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对沿线的村庄发放安全宣传单。 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各作业组负责人组成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分工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于施工全过程对周

边的环境进行保护;

2、制定严格的奖惩条例,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使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周边环境得到妥善的保护;

3、施工过程中,避免施工现场中出现不必要的障碍,处置好设备及材料的存放,保持现场整洁和道路畅通;

4、保持运输车辆的车容整洁,车箱完好。车辆装载不宜过满,对易产生扬尘的车辆用蓬布遮盖,防止抛、撒、漏,尽量减少交通隐患。工程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要遵守预定的要求,禁止超载、超高、超速行驶。 文明施工措施

1、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各项临时设施,场内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等堆放整齐,同时挂上规格、型号标志牌。做到场地清洁,道路干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严格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杜绝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的线路、电压和照明设备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3、按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办的指示要求,并参照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文件,同时认真听取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争创文明施工现场。

六、施工期间车辆半幅封闭及封闭施工 一、道路全幅封闭

由于本工程施工路段,道路崎岖,路线比较复杂,过往车辆、行人多。从关子方向车辆可从连霍高速绕行,三十铺方向车辆可以从白家湾乡绕行,在施工期间,禁止过境

大型车辆进入施工路段。

具体如下:

1、在三十铺K59+000交叉路口处设置分流标志牌,引导关子方向车辆白家湾乡通行;

2、在终点处K71+540,交叉路口处设置分流标志牌,引导由甘谷县方向的车辆经白家湾乡绕行;

3、K69+100(起点),K72+860 (终点),采取全封闭施工。 二、道路半幅封闭

我标段对于起终点、十字路口、桥梁两端、村庄等线路支点,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K59+220 (起点),K69+100 (终点),设置道路半封闭施工,在道路中心处放置变道提示标志牌,用锥形交通标把车辆隔开,变成双向单车道,并安排人员维持交通秩序,在起点前方上设置前方200m处前方施工、100m处前方施工提示标牌,及前方施工请谨慎驾驶等标志牌。

围挡采用波形护栏围挡,立柱采用48mm方管,围挡超过中心50cm。在施工路段内的交叉口留出口,保证人员及车辆的出入。 七、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为防止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

为加强领导,工程项目部成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

办公室和应急救援观场协调处理小组。 组 长:王 彪

副组长:张 超、盛 军、王芝法 办公室主任:钱日宏

应急救援现场协调处理小组 组 长:张 超

成 员:邓 旻、高 勇、贺新乐、杨烯帅、程业松、张署升、施新峰、夏雨生、郝 飞 二、明确职责

领导组的职责是: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全局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生;组织应急救援现场协调处理小组进入事故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力物力支援;对事故调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办公室职责:

1、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并及时向领导组汇报。 2、向交警、路政部门汇报。 3、传达领导组及上级的指示精神。 应急救援现场协调处理小组职责:

1、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观场,配合交警部门及时开展抢险救护工作,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2、负责事故现场人员、车辆的疏散及现场保护、控制险情。

3、掌握事态的发展,分析事故原因,并及时向领导组及办公室汇报现场情况。 4、做好善后处理,并指导开展生产。

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办公室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领导组汇报,并报120 ,与交警部门联系。

2、应急小组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事故观场开展救援、抢险工作。

3、发生大型抛锚车辆时,及时调用装载机进行牵引,或者联系车辆修理部门用专门牵引车进行牵引。

4、组织人员配合交警部门,疏散车辆绕道行驶。 5、了解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

6、妥善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弯道安全标志设置

直线段安全标志设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