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阈下校企联盟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胡 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摘 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校企联盟成立背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校企联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四方联动”式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共建共享校企联盟资源库等具体发展举措,以期为校企联盟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联盟;现状;问题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4-0005-01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生的实际问题合理解决的切实政策依据。
2.3 缺乏稳定的合作运行机制
1 校企联盟发展现状校企联盟是国家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校企联盟,就是在政府积极倡导和鼓励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以契约或非契约关系结成伙伴联盟,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将教育供给侧与行业企业需求侧充分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仅由学校和企业双方联合合作不同,校企联盟是在政府主导下,学校、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因此在政策方面会得到政府主管部门更多的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近年来,许多省份都以专业大类为基础,组建了不同形式的校企联盟。以辽宁省为例,“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组建了“辽宁交通运输业”“辽宁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等54个校企联盟,联盟中参与企业达3537家,实现了主导产业全覆盖。在校企联盟的成员单位中,学校更多处于主动地位、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或者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已成为校企联盟成员单位的企业,也只是顶岗实习、共建实训基地、员工技能培训等层面。合作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稳定的运行机制。政府没有出台支持校企合作的具体政策举措,而企业片面地追求自身短期经济利益,学校缺乏长远合作规划,这三者相互作用使得深化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难以持续稳定地运行。3 发展校企联盟的举措
3.1 建立“一体多翼”的校企联盟理事会
在校企联盟成员单位中,成立校企联盟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理事由行业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相关企业负责人担任,校企联盟秘书处设在牵头院校,由牵头院校指派专人担任秘书长,负责校企联盟日常事务。在理事会中,建立“一体多翼”的理事会职能,每个职能由理事会下设的专项委员会负责。各专项委员会设常务负责人,组织、开展、协调、管理具体专项工作。这“多翼”职能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课题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等。
3.2 建立“四方联动”式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
2 校企联盟存在的问题2.1 缺乏操作性强的组织机构校企联盟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建章立制方面得到长足发展。联盟成立之初均建立了规范的联盟章程,明确联盟的目标与任务、组织机构、联盟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经费管理等内容,满足校企联盟的规范化管理与发展。但由于校企联盟内的组织形式一般为松散型,绝大多数的组织机构形式重于实效,缺乏实际可操作性。2.2 相关政策法规保障不健全许多国家积极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造条件,例如德国就先后制定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从根本上保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序运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保障还很不健全。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制轨道始于1996年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该法从体系、实施和保障条件方面,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规定,但该法是一部基础性法律,并未针对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盟制定和颁布具体的法规条文。从政策层面来看,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从宏观上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明了方向,但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化措施却很少涉及,难以从中找到对校企联盟运行过程中产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8-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胡洋(1982—),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在校企联盟理事会基础上建立基于校企联盟的“四方联动”式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依托校企联盟理事会的各个专项委员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各项工作,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将教育重点专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政府牵头组织、企业与院校、行业组织高校配合举办各类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或讲座,让更多的企业和行业走进校园,帮助学生早立目标,让更多学生了解企业,学习企业的创新创业经验,为学生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3 共建共享校企联盟资源库
共建共享校企联盟资源库,以资源库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建设体系。由政府牵头支持,学校和企业积极配合建立课程资源、实训资源、企业需求资源库,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特点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面信息资源整合,帮助政府和学校掌握区域内各层次人才情况,使学校面向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建立培养计划,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
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9.[2]张家宇.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运行机制体制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2019,18(8):8-11.[3]张正,黄伟杰.基于校企联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J].党政干部
学刊,2018(12):78-80.
2019年4期花炮科技与市场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