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 混凝土楼板施工技术 文/梁寒生 摘要: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文章提出了裂缝控制措施。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一0081—02 关键词:无缝;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 某工程地面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 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 产生裂缝。为控制裂缝,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经专 泥用量的目的。 家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浇筑无缝施工技术。 2、主要技术措施 一、混凝士无缝施工设计 (1)混凝土的搅拌 1、设计思路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 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 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 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 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一l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 浇水1;6/,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 (2)坍落度严格控制 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 坍落度控制在(12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 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 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 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 应每lh检查1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1次。混凝 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 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2次。 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 (3)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 2、跳仓间距的确定 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中180的钢管(内装砂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问距计算公式以 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 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 人工抹平。 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 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行保水养护7d以上。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 二 混凝土施工工艺 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如图1所 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示。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 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2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 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 于7d。 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 1、混凝土工程 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 各龄期均为最高。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 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 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 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 1.82 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 4.07,水灰比0.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 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 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O.75% 保证养护时间。 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 混凝土在浇灌4—6h内可能在表面出现塑性裂缝, 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O%左右的拌合 所以对表面应进行二次至多次压光。 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 (4)采用二次压光技术 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h后进行二次压光,有效消除 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 表层的早期塑性裂缝。二次压光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 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lm3混 及2层麻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5d。 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 三、施工控制措施 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 1、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 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 土的工作性能。 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 2、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 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 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 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 凝土不得出厂。 技术交流 公路项目管理措施分析 文/覃朝科 摘 要:质量是公路工程永恒的主题。在公路建设中,施工单位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保证对工程质量常抓不懈。各部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项目部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整体质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o23(c)一0082—02 质量是公路工程永恒的主题。在公路建设中,施工 1、开工前,依据((合同文件》制订各项工序德 单位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 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 保证对工程质量常抓不懈。下面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 差、检测频率和方法。 质量管理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2、制定了工序问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如 一.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手段,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水泥碎石完成后I5天内,对其段落各项技术指标进行 为了搞好质量管理,我项目部从组织、人员、制 检测,符合要求的认真清扫、冲洗,做沥青封层。不 度三个方面抓起,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 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 理部设总工,负责全段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兼任 工。 督导;工程部负责全段质量检验和技术管理工作,下 3、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所有原材料进场 设测量、试验、质检三个班组,具体负责本工区质量 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必须由试验室主任和质检工程 控制、检查和验收工作。各部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职 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和场所 责,严格执行项目部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形成“横 进砂石料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苫布覆盖。 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体系,对整体质量实行全 4、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如在 方位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 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质 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 量检测手段,主要做法是: 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 3、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 四、现场监测与分析 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 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 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 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工 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程地面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 4、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 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 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 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 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也较快的特,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 5、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 温时间为30d:1—3d每4hN1]读1次,3一l4d每6hNi]读1 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次,以后每12hN ̄读1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 6、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记录1次。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 五 小结 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 地面结构的“分块跳仓浇筑无缝施工技术”,增 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除了水泥 强了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升了地面的使用性能,有 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 效地控制了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 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跳仓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 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 织,缩短了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无需特殊的施工措 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 施,突破了规范要求的规定,实现了普通混凝土的高 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 性能化。 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 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 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 作者单位:广西展鸿建设有限公司 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