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2、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情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危害安全的行为,及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分析评议相结合。
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结
教学过程: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1.了解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2. 自由发言。列举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总结,并对同学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二、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
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第一、 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弱小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的机会,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三、常见自然灾难
(一)地震
地震前兆: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二)火灾
水火无情,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四)洪水
l.受到洪水威胁,应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如果来不及,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
2.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应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等处暂避,等待援救。
四、青少年要不断增强维护安全的责任感
1、树立安全意识。
2、努力学习、练好本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