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语言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二三娱乐
新校园 XinXiaoYuan 百家讲坛 网络语言发展现状分析 韩肖肖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250000) 摘要:本文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若干种网络语言的类型,以期在开放的网络语言环境中,为规 范网络用语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发展现状;界定;类型 一、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于网络并应用于网络交流中的一种语 言,其中包含标点符号、拼音、字母、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 组合形式。这些不同的组合,在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着约定 俗成的意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广大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 天的效率,营造聊天中诙谐幽默的氛围,表达自我释放内心的 真实情感,采取创新网络语言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的 网络语言。这种语言产生于网络之中,又在互联网交流中使 用,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人们在口语表达中也会适当选取一 小部分口语化的网络语言使用。这种情形具体要看网络语言 属于哪种组合方式。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人们开始在手机端访问互联网, 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连接网络。伴随着手机的普及,网络语言 飞速发展。目前,网络语言Et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 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 学领域。 网络语言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使用网络的广大人群,还有 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BBS的帖子里时常冒出些“隔壁”“楼 主”“楼上”“楼下”“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也有丰 富生动的表情图案,如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一个挥动的手代 表再见。 人们在最初使用某些网络词语时,是新奇、标新立异的心 理在主导着使用者选择使用某些网络词语,含有一些发泄情 感的成分。网络语言品质与美感参差不齐。受众在使用过程 中逐渐摒弃了缺乏文化底蕴、粗俗的词语,保留下一部分符合 语言规范、雅俗共赏、具有文化底蕴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组合方式越来越丰富,更加新奇、简洁,寓意 的概括能力愈发强大。人们使用的方式也更加活泼,词汇的 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是否能持久地 被网民使用,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网络语言能 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固化,固化后的网络词语可 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检验了它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网络语言的分类 网络语言的组成方式,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字母型 在网络交流中,除了语音、视频的交流方式之外,比较 便捷的方式就是使用单词或者词语首字母缩写的方式,方 便快捷地传递信息。比如“PK”,有挑战、末位淘汰的意思, 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 killing”。这一类型词语里面也有一 些并不符合英语语法的书写,但是经过网民的改编,很多词 语以独特的方式诞生了。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完全按着中文的意思直接翻译过 来,但是在受众了解这是错误的翻译方式后,依然使用这一 译法。 2.数字型 网络用语中数字型的组合方式大多采用谐音的方式。如 汉字中的“二”,人们常用数字…2’代替;人们普遍使用“88”这 一谐音代替“拜拜”。比起拼音打字,数字用起来更加便捷。 3.复合型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人们还喜欢采用以上两种类型 组合的方式。比如,一对恋爱中的人非常幸福,想描述表达内 心的幸福感,采用一种委婉内敛且新颖的方式,可以使用网络 语言“幸福ing”。“ing”是英语中正在进行时的一种书写方 式,网民把汉语和英语结合起来,表达某种状态,非常新颖、巧 妙,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再如,学习进行中可以表达为“学习 ing”,人们经常说的“thank you”(谢谢)用“3q”代替。还有一 种组合方式是符号和字母的组合,如“+U”意思是“加油”。 这些方式使用起来非常便捷,不失新颖。 4.语句型 当下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敏感度极高,与 此同时这些社会热点事件又会催生大量新的网络用语。如 《神探狄仁杰》系列剧里狄仁杰的一句台词“元芳,你怎么 看?”,以及来自2013年6月的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 生作文内容的微博截图“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随着这 些句子迅速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变化。这类语句 型的网络语言是否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能存在多久,还需 要考虑其自身的概括能力、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及典型 性、与生活中的事件的契合度以及词语本身具有的文学性和 艺术性。 ・187・ 20l7年第7期 总第458期 百家讲坛 枣庄方言中的“来” 孙敏敏王丽洁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1) 摘要:“来”是枣庄方言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语气词,出现在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感叹句当中;还可以作名词词尾,表示时间和方位。其用法特别,极具地方特色。本文针对“来”的不同 用法,从来源、语法特点和使用情况等方面加以详细分析和举例。 关键词:枣庄方言;来;动词;词尾;语气词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费县、苍山县接壤,南与江 苏省铜山县、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昭阳湖,北与邹城市毗 作谓语:他来了;懒虫起来了吗…… 作补语:气球浮上来了;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 2.表示“打…‘玩”,后常跟表示赌博、游戏类的名词,读 原调 邻。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枣庄市属于山东方言郑曹片。 枣庄方言中“来”的使用频率很高,可以作动词,作名词、指示 代词、疑问代词的词尾,也可以作语气词。有些用法非常特 别,极具地方特色,丰富了枣庄方言的表达方式。 一这些名词前面可以跟相应的动词,也可以省略。直接 让这类名词跟在“来”的后面,比如来牌、来麻将、来毽子、来 、作动词 沙包、来石子、来(跳)绳、来(跳)皮筋、来(跳)房子……在 一1.作趋向动词,读原调 定的情境下,“来”后面的名词也可以省略。如果A看到 “来”可以单独作趋向动词,也可以和其他趋向动词构成 合成的趋向动词,比如回来、起来、上来、下来……这类趋向动 B正在打麻将,B礼貌地问一句“来吧?”A回答“不来”,这 里“来”“不来”不是来去的意思,而是问玩不玩麻将的 意思 7.变异型 词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补语,这类用法与普通话相似。 5.图画型 网络词语中异军突起的一类词语是图画形式的词语变 网络上,通过文字、词组或英语单词等原生词演变而来的 谐音化用语相当普遍,其变异成为网络词,变异后表达的含义 与字面原意相去甚远。鉴于它的流行程度和使用环境,决定 异,如“:D”代表张嘴大笑。这类是最简单的符号与现实表 情组合的方式;随后出现的绘图或照片Ps上文字,比单纯的 符号组合更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目前又出现一种gif动态图 片创作方式,能把之前静止的图片转化成动态图形。据调查, 了其一般不会产生歧义。例如:粉丝是英语“fans”的音译,表 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喜爱迷恋之情;“稀饭”是“喜欢”发音上 网络上较流行的表情符号有接近200个,都是众多网民模拟 现实交流语境情态创造出来的,它们生动活泼且贴近原型,对 受众的视觉刺激有着明显的效用,活跃了聊天时的氛围,理所 当然地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 6.词汇创新型 的变异,“果酱”是“过奖”的同音变形,增强了幽默成分,拉近 人们之间聊天的距离。谐音词的大量运用,增添了网络交流 时文字的活泼度和灵活性,避免了枯燥网聊的无趣感,增强了 聊天群体之间的互动,因此受到了网民的喜爱。除谐音词外, 受众耳熟能详的许多传统词汇也被网民赋予了新的含义。 三、结语 人们在使用网络词语的同时,网络语言的数量也在快速 增加,高度的概括能力、凝练的语义表达成为许多新鲜词语 开放的网络环境使网络语言快速发展和更新,每年新网络用 的标签。如人们常使用的“富二代”“拆二代”等;采用压缩 方式产生的网络词汇如“喜大普奔”,表达的是“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人艰不拆”则是“人生已 语的产生量在1000个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寿命较短,很快就被 淘汰掉了。新的网络词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冲击着网络,人们广 泛使用,之后又迅速更新,只有极少数符合大众审美和汉语言规 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这类词汇都是网民在结合社 会现状与代表性社会事件的同时,为了宣泄情绪,偶然创造 出的新词汇。这类词汇的识别度极高,普及力度广,在网络 交流及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繁,是一类适合线上、线下交流的 词语。 ・范、具有较强代表f生的词语会被保存下来,进入汉语言体系。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 课题“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现状调查研究”(课 题编号:EIA160462)。 1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