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1·安徽宣城二模)湾区指的是由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近岸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由于海岸线曲折,所以容易出现更多的港口和城市,从而汇集科技、金融、制造、贸易、交通、信息等资源。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渤海海湾是我国经济最富活力的三大湾区,其中渤海海的鲁、冀、辽以重工业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湾区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先后顺序是( ) A. 工业经济、港口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 B. 工业经济、港口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 C. 港口经济、工业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 D. 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
2.蚂蚁金服的总部位于杭州,但其子公司支付宝选择落户上海,主要原因是上海( ) A. 人口众多
B. 金融业发达
C. 科技先进 D. 交通便利
3.目前,环渤海湾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及粤港澳大湾区和杭州湾,主要原因是( ) ①行政单元较多②渤海湾面积大,形成交通阻隔③内部产业竞争明显④腹地面积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1·德州二模)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图4)。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 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据此完成4~5题。
1
4.调整后,上城区
A.服务等级提高 B.重点发展工业 C.服务范围增加 D.交通更加便捷 5.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 C.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D.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2021·浙江衢州二模)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完成6~7题。
6.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经济基础
D. 与上海的空间距离
C. 城市行政等级
7.近年来上海市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 ) 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 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1·云南二模)同城化一般是指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打破传统的城市间行政分割和保护限制,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
2
略。下图示意某地同城化成熟阶段的整体对接模式。据此完成8~10题。
8.同城化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①交通快捷 ②文化认同 ③产业相同 ④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图中城市融合区最适宜布局( ) A. 行政中心
B. 金融中心 C. 商务休闲区
D. 畜禽养殖区
10.图示同城化地区,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间居民出行目的比例最高的是( ) A. 中转换乘
B. 购物旅游 C. 看病就医 D. 通勤通学
(2021·成都三诊)整建制拼合模式是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的常见方式。据此完成11~13题。
11.我国部分大城市管辖区域内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原县的管辖范围 B. 提高原县的服务范围 C. 增强大城市竞争能力 D. 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 12.对于大城市而言,整建制拼合模式可能导致( ) A. 就业压力增大
B. 区域间协调差 C. 环境污染加剧 D. 道路交通拥堵
13.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可能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 ) A. 扇形模式
B. 同心圆模式 C. 田园模式 D. 多核心模式
3
(2021·山东省百师联盟联考)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将中原城市群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目前,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相差明显。西部山地多,煤炭和有色金属资源蕴藏丰富,城市多为资源型城市;东部平原广阔,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工业基础薄弱。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郑州成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主要是因为其( ) A. 地处城市群中心 B. 服务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C. 工业体系完整
D. 位于铁路枢纽,对外联系便利
15.建设重要的节点城市是中原城市群协调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发展的重点是(A. 西部城市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 B. 资源型城市加强矿产的勘探与开发 C. 东部地区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D. 粮食主产区应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
4
)
答案及解析
1.D 2.B 3.A【解析】第1题,经济发展最终阶段是发展成为创新阶段,故B、C错误。港口发展首先依靠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经济;随后发展成为工业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工业转移,发展成为服务型经济;最终成为创新工业区,A错误,故湾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为: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D正确。故选D。第2题,上海作为全国最发达城市,其金融业发展水平高,相对于杭州,其最主要优势就是金融业发展水平高,所以才会把支付宝落户上海,故B正确。人口,科技,交通优势在此处并不显得重要,故ACD错。故选B。第3题,环渤海湾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及粤港澳大湾区和杭州湾,主要原因是:行政单元多,行政上隶属不同的省级行政区,管理协调难统一,①正确。②渤海湾面积大,形成交通阻隔,不方便相互联系,正确。③内部产业竞争明显,城市分工不明确,一体化程度低。正确。④环渤海湾地区的腹地面积广,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4.C 5.A【解析】第49题,由题意可知,上城区和江干区合并形成新的上城区,行政区域扩大,服务范围扩大,服务等级没有发生改变,C项正确,A项错误;杭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主导产业应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B项错误;行政区域合并对交通影响不大,D项错误。第5题,由材料可知: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市内部各行政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的问题,优化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项正确;对城市的规模和影响作用不大,B项错误;行政区划调整不会影响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C项错误;也不是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D项错误。
6.D 7.B【解析】第6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A错误。从图二可知,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无锡的,但是上海对无锡的辐射强度高于南京,BC错误。由图2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正好对应了其空间距离问题,D正确。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的对外辐射强度增强,正好反映了其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他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能够提高其他城市的竟争力①正确,②错误,AC错误。产业转型同时促进上海资源节约型发展,减轻上海环境污染,③正确,即B正确。产业转型并不会导致上海人口大量外迁,④错误,D错误。 8.A 9.C 10.D【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同城化一般在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发生发展,这需要城市之间交通便捷,便于联系,文化认同,便于交流协作,①②正确;同城化发展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产业相同,不利于协作,③错误;资源状况与产业结构相关,与同城化发展关系不大,④错误。第9题,由图可知,城市融合区地处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中间,是城市间商务洽谈、文化交流的理想区域,适宜布局商务休闲区,C正确;行政中心、金融中心适宜布局在市区内,A、B错误;畜禽养殖区有大气等污染,应远离市区,D错误。第10题,由材料可知,同城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可推测中心城市为周边城市居民及子女提供了就业、求学机会,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便捷,与购物旅游、看病就医相比,每天的上下班、求学即通勤通学,比例最高,D正确,B、C错误;
5
同城化地区联系紧密,与通勤通学相比,中转换乘去往其他地方的居民也占比较低,A错误。故选D。 11.C 12.B 13.D【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被撤县的行政名称改变,行政范围未变”,可见原县的管辖范围并未扩大,故A错误;原县的行政范围未变,城市等级未变,所以原县的服务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据图可知,撤县设区后,主城区的范围扩大,使大城市竞争能力增强,故C正确;撤县设区并未提升大城市的等级,所以也不会增加大城市服务职能,故D错误。第12题,撤县设区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压力减小,故A错误;原来的县,经济发展一般较市辖区有差别,所以撤县设区后,区域间水平有高低之分,区域间的协调较差,故B正确;整建制拼合模式有利于原县辖区的经济发展,并会促进对基础设施及环境的投入,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是有利的,故CD错误。第13题,随着撤县设区的实行,主城区以原市区和原县辖区为中心继续发展,促使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为多核心模式,故本题选D。
14.B 15.C【解析】第14题,郑州之所以成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主要是因为郑州为河南省省会,服务等级高,对省内其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B正确,ACD错误,第15题,中原城市群西部多为资源型城市,需要考虑资源枯竭后的发展之路,因而必须发展先进制造业,而非单一的采矿业;但由于科技落后与人才短缺的原因,与郑州相比,西部城市即资源型城市还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东部地区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需要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不是规模化发展生态农业。C正确。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