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教师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来源:二三娱乐
浅谈教师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很大影响。而教师则是联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因此指导家庭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就如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指导家长正确认识、了解自己的子女

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要家长们认真去读。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它如同一张白纸,等待人们为他涂上最美丽的色彩。然而,当他们刚刚蹒跚走路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却不是那么美好——稍有不慎,就会得到 “埋怨”;稍有不会,就会受到“惩罚”;稍有不周,就会得到“挑剔”;稍有不懂,就会受到冷落。就好象我们的孩子天生就该什么都会,什么都懂。父母的每一次责骂,都在剜割着孩子稚嫩的心灵;父母的每一次不解,都在折磨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父母的每一次体罚,都在摧残着孩子滴血的心灵。试问:如此这般地对待孩子,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健康活泼地成长呢?

而且家长常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如果使用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相当多的家长攀比心理膨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随意选择评价标准,盲目攀比,错位比较。其结果是孩子的个性消失,成长为顺从的“乖兔子”,抑或是孩子的个性扭曲,成长为叛逆的“坏豺狼”。

所以只有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宽容孩子、等待孩子、扶正孩子、导引孩子。 二、指导家长尊重自己的孩子

要知道孩子也是人,也是和我们成年人一样的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不是动物,给饭吃就行了,他们有人格,需要得到尊重。任何教育靠强迫是不行的,单凭家长主观安排也是不行的,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且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并适当的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自主权而不是被要求。孩子终究要长大,成为独立生活的人。家长不要什么都不放心,要让他们锻炼,让他们逐步独立,让他们在风雨中、挫折中成长。 三、指导家长进行家校合作

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和商议,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对待孩子。学校教育也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版块。家长只有多和老师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和生活情况,从而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促进其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学校就做得比较好。我校是家长学校,包含了家长委员会、学生委员会等,努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以共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学习效果为目标,且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教育专家讲座、教育经验分享等。通过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总之,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非常重要,是新一代成长的摇篮,是培养新世纪杰出人才系统工程的起点和根基,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家长明确自己的主要教育职责是什么,走出家庭教育的各种误区,将是我们一直要坚持走下去的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