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床上用品;
2、学会整理床铺,掌握整理床铺的方法;
3、通过学习整理床铺,培养学生爱整洁、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整理床铺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折叠被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
学生: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或沙包、一块布。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现在老师请学生看一组图片,播放录像。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吃饭,自己叠被子等) 那么你们平时在家里,都有那些事情是自己做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看图说话,激发情趣
1、我们大家一起看图,翻开第1页上面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放军叔叔房间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整理得怎么样? 2、小明的床铺整理得怎么样?
3、你的床铺是谁整理的?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铺的? (三)学习整理床铺
请两个在家里自己叠被子的学生演示一下,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叠被子的。
教师示范叠被子的正确方法:先将被子铺开,自己站在长的一边,将长的两边 都向中间对折,再将短的两边对折,这样被子就叠好了。 (四)游戏:比比谁最棒。每组选两个学生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小结。
(五)刚才我们学会了叠被子,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床铺变得更整齐呢?
(六)出示一个比较乱的床铺,应该怎样让这个床铺变得整齐?请一名学生整理并说出 自己是如何整理的?(玩具放在玩具柜,书本放在书架上,衣服叠整齐,被子放在床的一边,合起来的一边朝外,枕头放上去等)
(七)那么自己在家里应该如何做呢?
(如:不乱放东西,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等) (八)作业
从今天起,每天早晨整理床铺。
课题:二、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陈老师认识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豆豆,最近豆豆搬
了新家,大家想不想到她家去看一看呢?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豆豆家去参观。
(放录像或出示挂图,内容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房间) 师:看过豆豆的房间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房间里太乱了。
师:的确太乱了,那我们一起帮助豆豆整理房间好吗? {活动一}
师: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商量怎样帮助豆豆整理房间。 (小组讨论)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整理房间的,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把衣服都挂起来放在衣柜里;有的说,铅笔放在文具盒里面,然后又把文具盒放在抽屉里;把玩具放在玩具柜里。)
师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了一起,把衣服放在了一起,像这样把物品分类摆放,房间显得整齐多了!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豆豆虚心地接受了大家的批评,现在她已经把房间整理好了,不信大家 去瞧瞧!
(放录像或出示挂图,内容是整理好的房间,与前图进行对比。) {活动二}
师:刚才我们替豆豆整理了房间。豆豆妈妈买菜回来后,看到豆豆把房间收拾得整齐干净,夸她真能干!豆豆接过妈妈手中的拎兜,要帮妈妈把买来的东西进行分类。你知道豆豆是怎样分的吗? 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桌上的蔬菜水果进行分类)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活动三}
师:吃过午饭,豆豆一家到动物园游玩儿。豆豆在动物园看到下面这些动物请几个同
学戴上这些头饰,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体现动物的特点,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
师:你能把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师:有的同学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会飞的,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你按照这种方法把会飞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二)休息:课中操 {活动四}
师: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做游戏了,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看看老师发给大家的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什么。 生:玩具、文具、服装鞋帽。
师:老师这有很多东西(准备好书中\"练一练\"第3题的实物),你认为它是哪一类的,就把哪个牌子举起来。 明白了吗? 师小结:我们把这些东西分成了三类,哪三类呢? {活动五}
师: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
(如:老师、学生;戴眼镜的、没戴眼镜的;脚上穿皮鞋的、穿布鞋 的;男的、女的; ...) (三)全课小结
师:我们今天帮助豆豆整理了房间,还做了一些分类游戏。我们要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现在老师看到大家的桌子上有点乱,请
大家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收拾,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四)课后实践作业
回家后,自己主动整理一下房间,明天向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课题:三、叠衣服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教育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
上农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叠衣服
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叠衣服
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
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
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质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即:
把上衣质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标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课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课题:四、择菜,洗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青菜必须经过选择和洗净后才能煮的道理。 2、学会择洗青菜,培养学生承担家务劳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青菜。 教学难点:
如何把青菜洗干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被青菜虫和蚜虫伤害过的青菜(大白菜、菠菜)各两
棵,清水一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授课班级:二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对择洗青菜的认识。 二、结合实物讲解择洗青菜的必要性。
强调洗菜前必须先把青菜放在清水里泡10多分钟,去调残留在青菜中的农药。 三、观察
让学生看看沾有泥土的大白菜,带有腐叶的 菠菜,带有蚜虫的白菜心,菜叶,告诉学生,从菜市买回来或从地里摘回来的青菜都不干净,直接食用对身体有害。因此,青菜必须择洗后才能煮食。 四、
讲解如何择洗青菜时,可结合操作进行。
五、
检查菜叶是否有蚜虫,最好让学生看看有蚜虫的菜叶,让学
生认识蚜虫。 六、
让学生练习择洗青菜,并进行评议,表扬在劳动中认真、细
心操作的学生。
课堂小结:
充分理解择洗前长时间浸泡青菜是纺织食物中毒的重要方
法之一。
布置作业:
回家巩固练习择洗青菜,由家长给予评定是否择得好,是否洗得干净,教师抽查后作小结。
板书设计:
择菜 洗菜
浸泡10分钟 清洗
课题:五、给饭菜加热
教学要求:
让学生学会加热饭菜的方法。教育学生乐于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课前准备:
炉具一座、铁锅一个、盛着饭的盆子一个、菜两碟、蒸架一个、短小方筷一双、锅铲一把 教学过程:
一、 根据课文内容,请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教师自己扮演母亲。让“我”在课堂上做加热饭菜请“母亲”吃的表演。学生观看表演后就一下问题展开讨论:“我”这样做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我”给饭菜加热的方法对不对?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
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热饭菜的方法,教师可作示范,并加以详细说明。
三、 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 1.用火要安全;
2.在锅里摆放饭菜的时候,要小心,摆稳,防止翻倒;
3.当饭菜被蒸热后,要先熄火,让开水停止沸腾后才小心取出来,以免手部被烫伤。
四、 可让学生分组模拟蒸热饭菜时摆放饭菜的方法,然后大家互相评议,如条件许可,还可分组让学生进行炒饭等实际操作。 五、 有些学生家里有电饭煲或微波炉,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讲用电饭煲或微锅炉把饭菜加热的方法。 六、教师小结,指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回家动手帮妈妈加热饭菜。
课题:六、洗手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洗手绢》,感受并能表现劳动的快乐,表达“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及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适当
地加以表演。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帮助来创编歌词及动作,并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表演、有信心的当众表演、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绢》。通过各种有利途径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歌曲(5分) 1、听《劳动最光荣》,做简单律动。 2、歌曲《劳动最光荣》里都唱到了谁? (雄鸡、鸟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 3、看一看他们都在干什么? 二、节奏练习(5分)
爱劳动是最光荣的,老师也是个爱劳动的人,你看看我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劳动呢?
1、教师做洗衣的动作学生猜。(背景洗手绢伴奏音乐,哎啰)
2、同学们你们爱劳动吗?猜一猜: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劳动的动作,不说话,用动作告诉我们你做的是什么劳动,让我们猜一猜?猜对大家一起合着音乐做。
3、老师在劳动的时候最喜欢打节奏,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劳动的。老师示范洗衣服时,“刷刷刷”
那你们能不能在劳动的时候也用上这个节奏啊?让学生示范:扫地、擦桌子。
每一种劳动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那我们给他统一一个口号吧!用“哎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大屏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一起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把!(大屏幕)
一起来聆听一边,聆听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三、歌曲新授(15分钟) 1、初听
2、按节奏读歌词。(跟伴奏完整读一遍) 同学们都认识这些字吗?我们先一起来读一遍吧! 教师按节奏示范读一遍,在让学生齐读。 4、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5、同学们,劳动的时候高兴不高兴啊!那我们用高兴的心情再来
唱一遍吧!
6、跟伴奏完整演唱。 四、创编动作。
1、谁能为歌曲编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呢?两个人讨论。 2、学生表演,老师把动作串起来,教给学生。 3、合作表演。 4、师生活动:
刚才大家唱得真好,老师想和你们合作,下面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好不好? 9、带感情演唱。 四、拓展延伸(5分)
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帮妈妈洗衣,还能干什么活呢?我们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把歌词改编一下,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展示要求: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示你做的劳动好吗? 六、课堂小结(3分钟) 从这首歌曲中,你学到了什么?
妈妈每天上班、回家要做饭,还要洗衣服,非常辛苦,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一下妈妈?那老师给大家布置个作业,那就是回家的时候替妈妈洗一次袜子。
课题:七、洗衣服
一、 活动目标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洗衣物的操作方法。
2、了解洗衣服的过程,学会洗衣服的技能,方法。 认识常见的衣服质地标识和衣物洗涤说明的标识。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并懂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 活动准备
1、课件、绸质衣服、羊毛外套、尼龙衣物、脸盆、水、洗衣粉、洗涤剂等
2、衣服标志、洗涤记录表、活动评价表 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帮爸爸妈妈洗过衣服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一项家务劳动就是——洗衣服(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洗好吗? (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凭你日常生活经验,你觉得洗衣服主要有哪些步骤呢?
(出示课件:打水、浸泡、加入洗衣粉或洗涤剂、搓洗、冲洗、晾干)
2、为了提醒大家在洗衣物时该注意些什么,在我们的衣服上通常也有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下面我们自由分小组一起找找衣服质地标识及相应材料做的衣服 认识全羊毛标志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那么这些衣物能混在一起洗吗?说说为什么? [课件出示提示],指名读一读注意事项。
3、 [课件出示衣物洗涤剂说明的标识] 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呢?认识哪一个就说哪一个。了解不同的洗涤剂的用途
请小组组长拿出洗涤记录表,说说第一行要我们填什么? 指名读一读
师介绍准备的洗涤剂名称,下面请大家先讨论一下怎么分工?准备选哪种洗涤剂? 指名汇报。
4、下面让我们选一名小组长来表演一下洗衣服时的情形,仔细看看她是如何来洗衣服的。抽名小组长上台来展示洗衣服的整个过程] 5、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洗一洗?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洗涤情况。
根据自己刚才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统计件数。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请大家回家后亲身体验一下洗衣服,并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一下好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