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鲍庄》读后感
《小鲍庄》读后感 唐山四十九中尹璐
假期一位老师向我推荐了王安忆的《小鲍庄》这本书,这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在小说中,小男孩捞渣可谓是仁义之乡仁义精神的体现者。 他生下来就让人看着仁义,以亲热人、恬静人的仁义之相博得大人们的厚爱;他以仁义之心感化了对他天生不满的鲍五爷,以仁义之行吸引与折服了周围的孩童,同时,以仁义获得了三好学生奖状;最后,又以仁义的牺牲,获得了英雄的美称,得到了永垂不朽的留名。
故事的转折在于涝渣的死,他的死成全了鲍仁文的文学梦,成全了拾来和二婶的生活,成全了文化子和小翠子的爱情……好像小鲍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随着涝渣的死有了转机。
这个转机是随着那种封闭的生活状态的打破而来,虽然打破这种状态的代价是有些残酷的,但作者却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认同涝渣是故事里像精灵一样的人物,从一开始作者就给他蒙上了一种带着宿命意味的传承色彩,他身上那与生俱来的仁义道德成为小鲍庄精神内涵的一种集中体现。 也许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希冀。
这样的仁义感天动地,这样的仁义让人心酸,这样的仁义读来心疼,
这样的仁义读来让人敬畏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让我们相信并努力做一个真正仁义之人。
暑假九寨发生七级地震,多少仁爱之人不顾生死奔赴前线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我对四川有特殊的情感,当即给身处当地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情况,朋友安然无恙,曾是九寨沟形象大使的她因照看孩子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但她不能安心在家,马上动员所有亲朋好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灾区做力所能及之事。
越是遇到大灾大难,我们就愈团结,因为我们身边多的是真正仁义之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