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代码:食品机械、C2-8
总学时数:32(理论课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0) 适用专业:09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09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属于食品检验专业及食品加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1.2 课程定位
本课程与专业课中的《食品工艺学》密切相关,该课程对学生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学习起奠定基础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有关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开发食品新产品等项目的工程设计上,可以熟练地对生产设备进行选型,并能对组成食品生产线的设备做出最佳选择,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食品生产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1.3 课程设计思路
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食检、食加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全面理清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相对综合能力领域;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公共营养师、ISO9001及HACCP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结合实际条件,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以配合食品检验工作过程为主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
2.课程基本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结构、特点、作用及工作原理。
2.2 职业技能目标
具备一般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等系统的机械与设备的选型、设计的能力,并能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势。 2.3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具备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心理素质。 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 能力。
2.4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食品检验工中级技术考试合格。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 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共32学时,主要内容包括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原料预处理机械与设备,粉碎、均质及混合机械与设备,热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冷加工机械与设备,成型、挤压机械与设备,装料及包装机械,生化反应设备等知识,其中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和粉碎、均质及混合机械与设备属本课程重点内容,而食品冷加工机械与设备属本课程难点内容。针对食品工厂机械较多较杂的特点,本课程重点描述食品工厂里常用的通用机械与设备。 3.2 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高等教育的层次, 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融“教、学、做”于一体,提倡产学结合,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以启发、引导的反法为主,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3 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序 号 单元 教学内容及要求 活动设计 课内学时安排 1 概述 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 2 3 原料预处理机械与设备 4 粉碎、均质及混合机械与设备 5 热加工机械与设备 6 食品冷加工机械与设备 7 成型、挤压机械与设备 8 9 装料及包装机械 生化反应设备 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 掌握食品加工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要求 了解固体输送机械与设备及流送装置的分类 掌握固体输送机械与设备及流送装置的工作原理 了解清洗机械与设备、分级分选机械与设备的分类及相关参数 掌握清洗机械与设备、分级分选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 了解果蔬原料预处理设备、肉类原料预处理设备的概念及种类 掌握果蔬原料预处理设备、肉类原料预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粉碎机、均质机及混合机的概念及相关参数 掌握粉碎机、均质机及混合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杀菌装置、焙烤设备、预煮设备、油炸设备及烟熏蒸煮烘干设备的分类及相关参数 掌握杀菌装置、焙烤设备、预煮设备、油炸设备及烟熏蒸煮烘干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冷却装置、冻结装置、冷冻浓缩装置和冷冻干燥设备的分类及相关参数 掌握冷却装置、冻结装置、冷冻浓缩装置和冷冻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压延机、饼干成形机械、搓圆机、包馅机、软料糕点成形机和挤压机的分类及相关参数 掌握压延机、饼干成形机械、搓圆机、包馅机、软料糕点成形机和挤压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装料机械、包装机械的概念及相关参数 掌握装料机械、包装机械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了解发酵罐、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的概念及分类 多媒体教学 2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5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5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3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3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 2 2 了解发酵罐、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 应器、植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复习、考试 合计学时 2 32 4.实施建议
4.1 教学组织建议
教学中要根据食品机械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反应,淡化过深的机械原理。
(2)充分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模型、图表、教学资源库,尤其要在课件中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立体结构模型,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3)设计课程内容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难点教学单元组织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
(5)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6)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到食品厂参观实习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2 教学评价建议
4.2.1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 20% (
3
)
理
论
考
核
(
闭
卷
考
试) 80% 4.2.2 教学过程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日常课堂纪录、完成作业情况等,主要由教师进行评定。
4.2.3 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序号 任务模块 1 食品加工前处理机械与设备模块 2 食品加工过程机械与设备模块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 1、了解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原料预处理机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小组成员互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评、教师评价 理 3、了解粉碎、均质及混合机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1、了解热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食品冷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小组成员互3、了解成型、挤压机评、教师评价 械与设备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生化反应设备 的类型并掌握各自结构和工作原理 评价分值 50 40 3 1、了解装料机械、包装机械的概念及相关食品包装机械参数 小组成员互模块 2、掌握装料机械、包评、教师评价 装机械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0 4.3 教材选用 选用教材:《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刘晓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4 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要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
企共育。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4.5 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本课程理论课教室应采用多媒体教室,为课程的理论教学提供和拓展了施展的空间,充分保障了理论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有专门的主讲教师,充足的指导力量得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大纲、电子讲义、课件、等要齐备。
4.6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去粗存精”的劳动,尽可能地开发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拓宽学生的视野。
(2)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根据教学的需要,应该从网络资源和现代教学技术资源中寻找和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3)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环境。 4.7 其它
先修课程: 《食品工艺学》
教学参考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崔建云编 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肖旭霖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编制人:李书华
编制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编制日期:2009.6
教研室主任(或团队负责人):席会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