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策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策研

摘要:幼儿成长不能只依靠幼儿园教育,而是需要采取全方位的教育模式,确保幼儿能够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家园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幼儿搭建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出家庭与幼儿园的双重教育作用,更好地为幼儿成长提供助力。因此,幼儿园需要对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加强与幼儿家庭的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建设良好的家园合作氛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质量和效率,使幼儿园主题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关键词: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策研究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处于家庭和幼儿园两大环境中,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受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在幼儿园中他们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则更倾向于系统性、整体性、计划性。两种教育理念各有优缺点,是缺一不可的。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培育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时,不仅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还应该寻求家长的帮助,以使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1家园合作对于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高效教育模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能够使教学趣味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知识、行为、文化、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念。家园合作对于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幼儿家庭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能够

使幼儿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幼儿家长更加明确幼儿在幼儿园中所接受的学习和教育,还能够促进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氛围,幼儿家长会更加支持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理解幼儿教师的艰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家园合作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符合我国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需要重视家园合作模式,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开展更多幼儿家庭能够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主题活动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

2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对策研究 2.1开放活动,体验课堂

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家长走进幼儿生活的环境,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实际情况,以发现幼儿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了解,以便做好辅助教育工作。目前幼儿园开放日活动是面向全班家长的,当大量的家长进入园区内后,可能会引起幼儿的躁动,而且也不便于家长仔细观察。对此,幼儿园可安排家长分批次进入园区,以做深入的了解。在开放日活动结束后,家长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等告诉给教师,以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改变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这样教师在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中,就可充分利用起身边的家长资源,对幼儿的某些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有的家长是牙医,他们较为注重幼儿的口腔清洁和牙齿健康,能在卫生健康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虽说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通过《爱吃糖的老虎》等故事讲述过关爱牙齿的重要性,但很多幼儿依然抵触刷牙,经常在家中和父母撒娇,以躲避刷牙。在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中,教师就可邀请相关家长以“如何正确刷牙”“怎样保护牙齿”等为主题,并结合真实的病例,为幼儿讲述关爱牙齿的重要性。而有的家长从事服装行业,对幼儿的穿衣打扮有自身独特的看法,虽然幼儿年纪较小,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家长就可以“我爱整洁我爱美”为主题,促使小学生养成勤洗澡、勤换衣服的良好行为习惯。总之,通过幼儿园开放日活动的组织,能使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可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化发展与成长。

2.2成立家长委员会

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双向沟通,让家长和教师及时地掌握孩子的近况,方便更好地制定育儿计划。教师还可以以家长会为契机,向家长传授更具科学性的育儿方法及理念,进一步深化家园合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也可以像幼儿园反映日常教育子女出现的难题,增强自身的育儿水平。成立家长委员会后,更加方便家长们进行集中交流,家长可以相互交流育儿心得,汲取好的育儿方式,弥补自身不足,从而通过科学的方式培养孩子。

2.3注重个别化教育工作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且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及方法都有所不同,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早已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及性格特点,这无疑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及管理造成了难度。例如,有的幼儿在性格上比较任性,或者孤僻不合群,无法很好地与其他幼儿交流和玩耍,此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除了在幼儿园由教师进行监督之外,也应该适当的采用家长“帮教”的方式,对孩子形成持续性的监督和教育,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及时强化巩固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经过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此时家长和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反复地训练,帮助幼儿及时强化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举例来讲,家长及教师可以在家中、幼儿园内建立“星星榜”,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后,可以在“星星榜”上做出标记,对幼儿进行激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受到了表扬,从而产生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值日生”活动,每天安排一位幼儿成为“值日生”,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帮助教师检查和监督其他幼儿在幼儿园中的日常表现,可以从侧面帮助幼儿强化、巩固已经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包括家园联系簿、网络化多维互动等,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不断地实践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应用家园合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园合作可以让教师和家长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对幼儿进行持续性、反复性的监督和教育,确保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能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在幼儿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采用家园合作的方法,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打破以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矛盾、隔阂,为幼儿营造更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詹生梅.浅析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学周刊,2020(28):179-180.

[2]王龙艳.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六)[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5.

[3]王晶.漫谈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J].家长,2020(22):177+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