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二三娱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n I 空地下室工程是国防战备工程,其建设的规 动荷载转化为等效静载,对等效静载和静荷载进行组 合后,通过内力分析确定截面厚度及配筋,具体计算方 喜 詈 妻 法可按有关规定进行。 △P 者基础埋深超过3m(含3m)的民用建筑,都要按照地面 首层建筑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此外,新建住宅小区或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7000(含7000)m 的其他民用建筑, 都应该按照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防空地下室。所以, 防空地下室建设将保持长期发展、持续增长的状态,而 防空地下室的设计也将变得愈加重要。笔者结合从事 人防工程设计的经验,对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应注 意的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结构荷载及内力计算 Aprn一地面空气冲击波最大超压(N/mm ); 1、核爆动荷载的形成及内力分析 ①普通地下室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地上建筑传来 的荷载及土压力、水压力、本身自重等荷载。防空地下 tl一地面空气冲击波按切线简化的等效作用时间(s)。 P 室还要考虑结构承受的动荷载,即核爆冲击波荷载。核 武器在空中爆炸时,其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使武器本 身连同周围的空气一起变成高温高压的火球。火球迅 速膨胀,强烈冲击邻近的空气而形成向四周传播的压 缩空气层。这种压缩空气向前(未扰动的空气中)运动形 成压缩区,压缩区向外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爆炸产 物和空气向外膨胀惯性的影响,导致在爆心区形成稀 疏区,稀疏区紧跟在压缩区之后。这样的两个状态在空 图二 ③作用在人防地下室结构的等效静载和静载确定 后,就可按结构静力计算方法进行内力分析。对于超静 气中的传播,就形成空气冲击波。核爆冲击波作用于地 定的人防地下室结构,可考虑由非弹性变形所产生的 面,形成土中压缩波。防空地下室动荷载就是空气冲击 塑性内力重分布。当人防地下室顶板、底板和墙体分别 波和土中压缩波单独或共同作用(取决于地下室的埋 计算时,顶板按受弯构件计算,即按一般民用建筑楼板 置方式)的结果。 计算方法;底板按倒置楼板计算;外墙按压弯构件或受 ②在结构计算中,核爆炸地面空气冲击波超压波 弯构件计算;内墙按受压构件计算。人防地下室顶、底 形,可取在峰值压力处按切线简化的无升压时间的三 板厚度,除根据荷载和跨度大小按正截面抗弯强度计 角形(见图一);土中压缩波可简化为有升压时间的平台 算外,还应验算斜截面抗剪强度及抗冲切强度。 形(见图二)。在实际设计中,要通过计算将核爆冲击波 2、应考虑的问题 1 2 2002年第3期《工程建设与档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①在核爆动荷载单独作用或与静荷载同时作用 下,材料应考虑强度的瞬时提高。所以,材料动力强度 在防护单元内禁止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因上部建筑需要而设置的伸缩缝、抗震缝,其防空 设计值要乘以综合调整系数Yd(见表一)取值。混凝土 地下室可不设; 和砌体的弹性模量可取静荷载单独作用时的1.2倍。 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州 表一 材料种类 热 轧 钢 筋 I Ⅱ Ⅲ Ⅳ 料地上建筑物层数较高、荷载较大时,其室外出入口 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设沉降缝; 防空地下室结构伸缩缝的设置应按照有关规范的 要求执行,且宜与防护单元的设置相结合。 综合调整系数"yd 1.50 1.35 1.27 110 .级 级 级 级 石 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宜在受弯区配置构造钢 筋,其面积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在连续 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处不小于主筋的三分之一。 5、防空地下室顶底板与墙体交接处的节点应进行 混 凝 土 1.50 砌体 抗剪验算。双面配筋的底板和墙体当按计算不需要抗 注:表中同一种材料或砌体的强度综合调整系数,可适用于受拉、受压、 剪箍筋时,应按照梅花形设置拉结筋,钢筋直径为6_一 受弯、受剪和受扭等不同受力状态; 8mm。间距不大于500mm。 6、连续梁及框架在距支座边缘1.5倍梁高范围内, ②当板的周边支座横向伸长受到约束时,其跨中 箍筋配筋率不应低于0.15%,箍筋间距不宜大于梁高 截面的计算弯矩可乘以折减系数0.7;如在板的计算中 的四分之一,箍筋直径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对受 已记入轴力的作用,则不应乘以折减系数。 拉钢筋的搭接处,宜采用封闭箍筋,间距不大于 ③按等效静载法分析得出的内力,在进行墙柱受 lOOmm。 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其混凝土及砌体的轴心 7、承受核爆动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纵 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进行梁 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柱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其混凝土及砌体的动力强度 设计值应乘以0.8的折减系数。 二、结构构造要求 下列要求: 钢筋混凝土防空地下室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对于采用蒸气养护或掺人早强剂的混凝土,应乘以0.85折减系数。 混凝土预制块 普通粘土砖 1.50 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钢筋为0.4%;偏心受压 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为0.2%;受弯构件的受拉 钢筋为0.2%,当混凝土强度大于C20时,为0.25%。 1、防空地下室结构材料的选用和构件尺寸应满足 8、当防空地下室地上部分为高层建筑时,结构设 计要考虑一些特殊的构造要求: 人防地下室墙体门、窗洞边处,墙体在L型、T型、 C20,其中独立柱的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30,墙体厚 z型及十字型等复杂平面的转角交接处,宜设置构造 度不应低于200mm,顶底板、楼板厚度不应低于 暗柱。暗柱设置在墙端1.5—2.0倍墙厚范围内。 200mm; 框架柱与人防地下室交接处,应验算墙体的局部 砖混结构防空地下室砖标号应不低于MU IO,砌筑 承压强度。当承压强度不能满足时,应增设八字角,并 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5,且不得采用硅酸盐砖和砌块, 且墙体和柱边或柱角和八字角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砖砌体外墙厚度不小于490mm,承重内墙厚度不小于 5cm(J见图三)。 370mm,非承重墙厚度不小于240mm。 砖混结构防空地下室的口部防护密闭段应采用钢 筋混凝土整体结构。 2、人防地下室结构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 厚度:和土壤接触的一侧为3cm,内侧为2cm,在有侵 蚀作用的介质中为4cm。 嘧 图三 2002年第3期《工程建设与档案》13 3、防空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 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框架柱主筋伸人人防地下室墙体内的深度:外柱 砖砌外墙上可设置战时封堵的通风采光窗。窗洞 及抗震墙体边柱主筋应直通到基底;内柱四角的主筋 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柱断面不小于240mm乘 应直通到底,其余钢筋可伸人墙体45d;当有多层地下 墙厚,柱上下钢筋伸人顶底板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 室时,上述伸到底的主筋可伸人一层地下室。 地面建筑首层,当底层柱的混凝土标号高于人防 地下室墙体的标号时,可以加强墙的插筋,以提高墙的 凝土圈梁,以扩散压应力。 要求。 三、结构防水要求 1、防水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迎水面不应小 应小于50mm。 局部承压能力;也可以在墙顶做与柱同标号的钢筋混 于35mm,当直接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保护层厚度不 9、防空地下室门框墙厚度不应小于300mm,受力 2、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应尽量少留或不留施 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 工缝,并不宜设置垂直施工缝;各种管道和电缆穿墙孔 率不小于0.25%;在门洞四角的内外侧,应配置2根直 应特别注意其防护措施及防水处理,管道和电缆尽可 径16mm的斜向钢筋,长度不应小于lO00mm(见图四)。 能在地下水位以上通过,或者在设计时尽量使其集中 通过,以减少渗漏机会。 — .1II  3、外墙水平施工缝必须设置在距底板大于或等于 /寸】8锚固筋 l l ;1 .J 50mm的墙身上;内墙施工缝最好与外墙一样设置。施 工缝宜采用企口式或钢板止水片式,必要时,在施工缝 迎水面增设一道刚性防水层。 4、当人防地下室长度超过40em,并采用柔性防水 方案时,可设置顶板、底板和墙体贯通的后浇施工缝, 缝宽不宜小于80e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待顶 10、墙上洞口边缘应设置加强钢筋,直径不小于 板浇完并至少相隔两周后,再用比设计号高一级的混 12ram,每边不少于2根,且不小于洞口范围内被切断 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将缝补齐,并加强养护。后浇施工 钢筋面积的一半,其锚固长度为40d。洞口尺寸小于 缝处宜增设o14@200的附加钢筋。 300ram时,墙中钢筋可绕过洞边,不必另设加强钢筋。 四、平战转换设计 1 1、混合结构的防空地下室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 要求。 图 1、抗爆隔墙可在战前构筑,但墙、柱应预留拉结 筋,砖砌隔墙厚度应不小于370mm。 2、防护单元隔墙不应预留设计,但可开设供平时 非现浇顶板的所有墙体顶部均应设置圈梁。梁宽 同墙宽,高度不低于180mm,且不得断开。圈梁上下各 使用的连通口,其同一隔墙上连通口的总宽度不宜超 配置3根直径12mm钢筋,箍筋直径不小于6mm(当圈 过墙体总宽度的三分之一,且单个洞口宽度不宜超过 梁兼做过梁时,另行验算)。顶板与圈梁的连接处应设 6m,高度不宜超过3m。 锚固钢筋(见图五)。顶板为现浇顶板时,内墙圈梁可间 3、在二层或多层防空地下室上下防护单元之间的 楼板上,可开设供平时使用的洞口,但应进行水平封堵 设计。 隔设置,但间距不宜大于l2米。 加2 16 4、二层或多层防空地下室的楼梯间与每层连通的 通道,应进行垂直封堵设计。 5、设置后加柱的交叉梁结构。加柱前应按平时荷 载进行设计计算,加柱后应按静荷载和等效静载共同 图五 ‘ 作用进行验算。构件截面设计应满足加固前、后两种不 同受力状态的各项要求。后加柱与顶底板或者上下梁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防建笳设计院 防空地下室外墙转角和与内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 连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进行预留设计。 柱。 14 2002年第3期《工程建设与档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