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比一比,看谁写的既工整又美观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读拼音,写词语。
(1)蜘蛛想用苍蝇当午cān( ),可是松zhī( )滴下来,把它们一起mái( )在了里面。我们yǐn( )约能推cè( )出它们当时的处境。
(2)在lí( )笆下,一只母鸡shuài( )领着一群小鸡正在mì( )食,一个老wēng( )扛着chú( )头从这里走过,gòu( )构成了一幅和xié( )的乡下画卷。 三、选择题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凤仙 凤凰 大风 风向 C.踏步 踩踏 倒塌 崩塌
B.纱帐 肿胀 胀大 蚊帐 D.例外 罗列 举列 照例
4.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tǎng) 开辟(bì) 鸡冠花( guān ) ...B.朴素(bǔ) 细胞(bāo) 剥莲蓬(bō) ...C.蔬菜(shū) 绮丽(qǐ) 卜落卜落(bǔ) ...D.应和(hè) 蝙蝠(biān) 猫头鹰(yīn) ...5.对句子中的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喜小儿亡赖。 亡赖:同“无赖”,顽皮、淘气 ..B.树头新绿未成阴。 阴:树荫 .C.白发谁家翁媪。 翁媪:老翁和老妇 ..D.犹有花枝俏。 犹:犹豫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B.《乡下人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悠闲惬意的乡村生活图。
C.《天窗》中那扇屋顶的小洞虽然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但也说明作者童年的孤独。
试卷第1页,共4页
D.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我们会看到或听到各种新闻。 四、语言表达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自豪地说:“我们乡下人家吃饭,天高地阔,鸟儿为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4)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语气更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把东风带给树枝,让小鸟快活的飞上蓝天;你把青草带给原野,让千万朵鲜花张开笑脸。(仿写句子)
你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把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卜算子·咏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严寒的冰雪环境衬托了风骨铮铮的梅花。
(2)古诗中描写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在快乐的追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笔下的农民正忙于农事: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3)《天窗》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散文。他认为发明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______”中看出“_______”,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__________,更_________,更确实! (4)《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点明赏花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日积月累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_______各当家。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_________。
(3)泉眼_____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蜻蜓立上头。 (4)春天的_______在哪里?在西边湖上的_______上,柳树发芽了。
试卷第2页,共4页
(5)春天的______响了,惊醒了种子,睁开了__________。
(6)《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是_________(国家)作家蒙哥马利创作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是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骨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10.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一假说”是指 ①“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 ”这个词语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不能确定。
1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文段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B.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①“点睛之笔”在文中的意思是( )
A.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B.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阅读
乡村美景
乡村有许多美景,那是大自然赋予它的。乡村的景色虽然比不上城市广场上水池里的喷泉。比不上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高楼大厦。却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在乡村,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学着农民的样子放牛:牵着牛,坐在地上。看着那温顺的牛儿在草地上吃着肥嫩的青草。累了,还可以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看着那蔚蓝的天空、雪白的像棉花糖似的云朵,心情舒(畅 怅)极了!
试卷第3页,共4页
傍晚,坐在长满野草的田埂上,看夕阳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太阳把那淡蓝色的天空染得红彤彤的,雪白的云朵也像害羞的少女似的红了脸,可漂亮了!过了一会儿红彤彤的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它把最后一缕灿烂的光芒也给收回了。月光(皎 交)洁,星星闪耀的夜晚就要来临了。
我爱乡村,我爱乡村的美景!(有删改) 13.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14.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15.文中有两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句中分别把云朵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作者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是什么?本文通过对乡村美景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17.习作
湖畔、林间、广场、校园……处处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详解】考查了汉字临摹。汉字临摹要做到书写正确、整洁、工整、美观、行款整齐,字迹清楚,结构匀称。
2. 餐 脂 埋 隐 测 篱 率 觅 翁 锄 构 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餐、隐、篱、率、锄、谐”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D选项有误。举列 ——举例:举例,指表示一种对抽象化事物借用具体的,相对来说较容易理解的实例的阐述。 4.C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开辟(bì)——(pì) .B.朴素(bǔ)——(pǔ) .D.猫头鹰(yīn)——(yīng) .5.D
【详解】此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能力。
D:“犹有花枝俏。”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此句意思是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犹:仍然。 6.C
【详解】考查对常识的积累识记以及课文理解。
选项A说法正确,《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答案第1页,共6页
选项B说法正确,《乡下人家》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七个自然段,前六个自然段写景,最后一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
选项C说法错误,《天窗》中,天窗虽小,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小朋友们的童年充满想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没有说明作者童年的孤独。 选项D说法正确,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我们会看到或听到各种新闻。 7. 他自豪地说,他们乡下人家吃饭,天高地阔,鸟儿为伴。 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满天飘扬的白雪 鹅毛一样那么纯白 难道小小的天窗不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吗? 泥土带给树木 小树幸福的茁壮成长 春雨带给人间 春笋好奇的东张西望 【详解】考查句子练习。 (1)考查陈述句改转述句。
陈述句改转述句可以利用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我”改“他”; 引号去掉,冒号改成逗号。
(2)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例句中把笋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用同样的修饰手法。 比如: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3)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例句中把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比作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也要用同样的修饰手法。
比如:天的叶子,像金黄色的蝴蝶那么自由。 (4)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
反问句能加强句子的语气。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可分为四步: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①在陈述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①在句末的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①将句子梳理通顺。本句中加上反问词“难道”,“会”改为“不会”,句尾加上疑问词“吗”,“。”改为“?” (5)考查仿写句子。
答案第2页,共6页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仿写时要用上“你把……,让……”
比如:你把阳光带给山谷,让积雪化成淙淙的泉水。你把细雨带给田地,让种子闻到泥土的香味。
8.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过 茅盾 虚 实 阔达 复杂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卜算子·咏梅》原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其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意思是: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用严寒的冰雪环境衬托了风骨铮铮的梅花。
(2)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其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写出了儿童在快乐的追蝴蝶的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原文: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全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其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意思是: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这两句点明赏花地点是黄师塔前。
9. 儿女 一年 无声 早有 脚步 柳树 闹钟 眼睛 加拿大 安妮 【详解】考查默写和常识。
(1)出自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案第3页,共6页
(3)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全诗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出自诗《春天的脚步》,原文为春天的脚步在哪里?在西湖边的柳树上,柳树发芽了。春天的脚步在哪里?在路旁的迎春花上,迎春花开了。
(5)出自诗《春》,原文为春天的闹钟响了,惊醒了种子,睁开了眼睛。 吵醒了小草,钻出了头儿。 叫醒了树木伸出了胳膊。 唤醒了花朵,绽开了笑容。
(6)《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加拿大女作家。讲述了纯真善良、热爱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11岁时被绿山墙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友谊。
10.不仅 而且 11.(1)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应该 12. B A
【解析】10.本题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
“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与“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意思上是递进关系。根据语义可填“不但……还……”、“不仅……而且……”。 11.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
①“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这句中的“这一假说”是指上一句的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①“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的,“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这个句子中的“应该”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不能确定。
12.①本题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
“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也就是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故选B。 ①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
从“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可知这句话中的“点睛之笔”指的是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答案第4页,共6页
故选A。
13.畅 皎 14.B 15.比喻句:累了,还可以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看着那蔚蓝的天空、雪白的像棉花糖似的云朵,心情舒畅极了!太阳把那淡蓝色的天空染得红彤彤的,雪白的云朵也像害羞的少女似的红了脸,可漂亮了!
棉花糖 害羞的少女 云朵的形状和颜色 16.学着农民的样子放牛。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选字填空。 舒畅:开朗快乐;舒适畅快。 皎洁:明亮而洁白。 14.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本文第一段先总写乡村有许多美景。二至十自然段分别写了乡村不同的美景。最后一段总结写我爱乡村的美景。所以本文结构是总分总。选B。 15.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看着那蔚蓝的天空、雪白的像棉花糖似的云朵,心情舒畅极了!”一句中把云朵比作棉花糖,写出了云朵的形状。
“色的天空染得红彤彤的,雪白的云朵也像害羞的少女似的红了脸,可漂亮了!”一句中,把云朵比作害羞的少女,红红的,写出了云朵的颜色。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体会思想感情。
由文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学着农民的样子放牛”可知,作者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是学着农民的样子放牛。
全文通过“水池里的喷泉、学着农民的样子放牛、蔚蓝的天空和乡村的夜晚”描写了乡村美丽的景色,同时写出美丽景色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17.例文:
湖畔风光
湖畔的风光真美啊!小草在跳舞,花儿在摇摆,如像在享受着美丽的风景。
湖畔是一条美丽的小河,中间有一片小小的草地,草地旁边还有一道长长的水桥,小胡旁有一片小树林,仿佛是小鸟的天堂,小鸟会天天在里面玩耍,嬉戏,打闹,找食物,看了都会羡慕啊!再看看这里简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雄伟壮观。看了都会想让人去一趟究竟。小鸟会在那片小树林里唱歌,那歌声悦耳动听,优美。小草和花朵都纷纷起舞。湖畔的夜晚
答案第5页,共6页
是最幸福的,夜幕降临,花儿熟睡,树叶响,甜美的故事入梦来。鱼儿在倾听,小鸟在唱歌,青蛙在睡觉,蚂蚱在大叫,这里的景色比别的景色漂亮许多,小河是多么清澈见底,站在河岸都能看见水底。大自然多么的美,多么的漂亮。大自然给了我们食物,给了我们水源,给了我们氧气,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母亲。
这美丽的景色,真是鬼斧神工啊!
【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的乐园。想想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确定好写作内容之后,想想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写时要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构思: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自己所写的乐园。
中间详细介绍自己的乐园的样子以及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的快乐。写时要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结尾抒发自己的感受。
答案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