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用爱点亮希望
古田县明智学校 游莉莉
在我学校的文化墙上贴着这么一句话:正常的孩子容易得到爱,爱那些不漂亮的,残疾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千万普通小学的班主任不同,我是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
爱,这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还要符合你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你是一名母亲,那么你的爱就如同温暖的阳光,从一而终的温暖的孩子;如果你是一名父亲,那么你的爱就如同坚毅的大山,风雨无阻的屹立在孩子身边;他们给孩子的爱,点滴渗透在孩子的生命,而教师的爱,时有母亲的温文尔雅,时有父亲的苛责严厉,同时,少去父母那份溺爱。作为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的特殊情况,制定对策。在特殊学校的学生,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爱,缺少家庭教育。所以,教师就让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陪伴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工作,渗透点滴。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孩子固执脾气、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各有千秋。大多数学生来自乡下小山村,家庭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管教残疾孩子。孩子一入学校,问题全部交给老师。这时班主任就是又当爹又当妈的角色。举个简单的例子,春秋交替的时候,孩子总会挂着鼻涕。我们学校的孩子残疾程度较大的一般不懂如何处理。老师就会告诉孩子,流鼻涕了,我们要用纸张擦。并且跟孩子一起区取纸张,然后,辅助孩子拿起纸张对着鼻子。孩子一般是不会擦拭干净的,所以这时候,老师必须要辅助。最后,告诉孩子将纸张扔进垃圾桶。这似乎是非常简单的操作过程。但是,一般未从事过特殊教育的教师是不会明白,残疾孩子在生活自理上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会习得。当孩子表现出正向行为的时候,老师就会拥抱孩子,或者亲昵的顶顶大拇指,摸摸头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以上这案例,仅仅只有三个步骤,拿纸,擦拭,扔纸。对于这个行为的塑造,整
整花了一个学期,学生才意识到垃圾必须要扔到纸篓里。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不仅仅懂得将不需要的东西扔到垃圾桶,还懂得将玩完的玩具收到指定的位置。对于这些孩子,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爱去教育孩子。我们要有期望,但是这个期望不能太高,我们的期望是,孩子今天比昨天更进步一点点。
无论是普通小学,还是特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爱才是孩子灵魂的缔造的养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