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来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减少
D.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
B.实验
C.交流
D.查阅资料
3. 小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
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焊接金属时氮气做保护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7.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页 共10页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𝐶𝑂2,燃烧能生成𝐶𝑂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8.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①过氧化氢 ②空气 ③高锰酸钾 ④液氧⑤二氧化碳
A.②④⑤ B.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9.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红磷燃烧
C.石蜡熔化
D.食物变质
10. 小明在自家的厨房里发现一种白色粉末,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进行实验
C.获得结论
D.交流评价
11.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中,再按住胶头 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外焰固定加热
C.用排水法收集满呼出的气体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再盖上玻璃片 D.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再加入二氧化锰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氧气和氮气共约占空气体积的99%,其余的1%主要是二氧化碳
C.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使红磷在封闭的钟罩内充分燃烧,最后钟罩内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体积,所消耗掉的气体是氧气
D.空气只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再没有其他用途
1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第2页 共10页
◎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石蜡+氧气 点燃
→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加热→氧气+汞 D.铝+氧气 点燃
→
氧化铝
14. 下列实验中关于实验失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甲实验中集气瓶发生破裂的可能原因是铁丝太粗 B.乙实验水倒入浓硫酸中不会引起酸液溅出 C.丙实验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D.丁实验收集不到𝐶𝑂2的原因是集气瓶上方没有盖玻璃片
15.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氧化铁
D.铁合金
16. 地球上储水量最大的是( ) A.河流
B.海洋
C.地下水
D.湖泊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坚硬的物质 B.𝐶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活性炭吸附色素属于物理变化 D.一个𝐶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 18. 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湿抹布盖灭桌上燃烧的酒精 D.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19.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量取80𝑚𝐿液体时,先将液体倾倒至85𝑚𝐿刻度处,再用胶头滴管从量筒内吸取掉5𝑚𝐿
第3页 共10页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𝐶𝑂与𝐹𝑒2𝑂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𝐶𝑂,再点燃酒精灯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移开酒精灯
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21.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𝐾𝐶𝑙𝑂3=2𝐾𝐶𝑙+3𝑂2↑ B.3𝑂2======放电2𝑂3
C.𝐶𝐻4+2𝑂2======点燃𝐶𝑂2+2𝐻2𝑂 D.𝐶𝑂+𝐶𝑢𝑂======△𝐶𝑢+𝐶𝑂2 2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高,分子变大 23.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 A.2𝐻
B.2𝐻+
C.3𝐻2
D.𝐻
24. 下列有关过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烧杯 B.过滤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C.用过滤的方法净水后得到纯水 D.倾倒液体时,液面不到超过滤纸边缘
25.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第4页 共10页
◎26.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𝐿一氧化碳约重1.25𝑔左右,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从而用于工业冶炼钢铁.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7. 用试管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离试口的________处,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微向________倾斜,原因是________,刚加热完毕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立即洗涤. 28.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三不”:一是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二是不要________,三是不要________.
29. 从氧气跟铁、铝、镁、硫、木炭、蜡烛等物质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的气体,氧气具有________,氧气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
30.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脸中,可选
34. 小江同学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有:
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等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②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于取制蒸馏水;
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33.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是因为其燃烧后生成物为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做氧化剂;
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作为高能燃料,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35. 甲同学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误把𝐹𝑒2𝑂3粉末当成𝑀𝑛𝑂2放入双氧水中,发现也有大量气
31. 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指出下列各实验操作图中错误之处。 图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产生.他意识到这个错误后,联想到𝑀𝑛𝑂2可作为𝐻2𝑂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𝐹𝑒2𝑂3能否作为𝐻2𝑂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𝐹𝑒2𝑂3能作为𝐻2𝑂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的𝐻2𝑂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________.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𝑊 𝑔 𝐹𝑒2𝑂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________.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𝑊 𝑔.说明________.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𝐹𝑒2𝑂3粉末可以作为𝐻2𝑂2分解的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反应式
第5页 共10页 ◎ 第6页 共10页
________.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是________.
【拓展】如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𝐻2𝑂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用足量等体积𝐻2𝑂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𝑂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催化剂 加入𝑊 𝑔 𝑀𝑛𝑂2 加入𝑊 𝑔 𝐹𝑒2𝑂3
36. 某兴趣小组对𝑍𝑛、𝑁𝑖(镍)、𝐶𝑢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𝑍𝑛>𝑁𝑖>𝐶𝑢;②𝑍𝑛>𝐶𝑢>𝑁𝑖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假设③________…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1−1−2−1 𝑂𝐻𝑁𝑂3𝑆𝑂4𝐶𝑙溶 溶 溶 30%𝐻2𝑂2溶液 0.2 7.0 15%𝐻2𝑂2溶液 0.8 9.0 5%𝐻2𝑂2溶液 2.0 16.0 倒入指定的容器内,然后把仪器________;若试管的内、外壁附有油污,可选用的洗涤剂是________.
38. 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实验中进入的水大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________,实验中进入的水小于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9.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______,发出________,并放出________.瓶壁上有________出现.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这说明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
40.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
图中反应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
+2不 𝑁𝑖【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𝑁𝑖 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结论应用】
请选择另一类别的一种试剂设计实验,也同样达到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写出你选择的试剂的化学式________.
37. 化学实验完毕后,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________,把需要回收的药品
第7页 共10页 ◎ 第8页 共10页
𝑍𝑛 气体产生激烈 金属迅速溶解 𝐶𝑢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D2.B3.B4.D5.D6.B7.C8.B9.C10.B
11.B12.C13.B14.C15.A16.B17.B18.C19.A20.C 21.A22.A23.D24.D25.C 二、 填空题
26.无色,无味,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毒性,可燃性,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 27.1
3,下,防止试管炸裂,不能
28.用手接触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9.比较活泼,氧化性,氧化剂 30.𝐵𝐶,催化作用
31.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32.没有将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靠,没有将瓶塞倒放,没有将试管稍倾斜,试管内液体过多,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没有斜向上倾斜45∘
33.氧气或𝑂2,水或𝐻2𝑂,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4.①②④⑤
35.产生的氧气量少,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氧化铁的质量不变,2𝐻2𝑂2======𝐹𝑒2𝑂32𝐻2𝑂+𝑂2↑,将得到的固体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氧化铁的化学性质不变,相同条件下,𝑀𝑛𝑂2的催化效果比𝐹𝑒2𝑂3好(或相同条件下,𝐻2𝑂2浓度越大,反应越快 36.𝑁𝑖>𝑍𝑛>𝐶𝑢,,①,𝑁𝑖+2𝐻𝐶𝑙=𝑁𝑖𝐶𝑙2+𝐻2↑,𝑁𝑖𝐶𝑙2 37.废液缸,清洗干净,纯碱
38.4𝑃+5𝑂2======点燃2𝑃2𝑂5,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水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在将燃着的红磷伸入装置时动作缓慢,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装置冷却到常温即打开止水夹
39.剧烈,白光,热量,水雾,浑浊,水,二氧化碳
40.2𝐾𝑀𝑛𝑂4======△𝐾2𝑀𝑛𝑂4+𝑀𝑛𝑂2+𝑂2↑,防止湿存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把导管移出水面
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