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基、低基配电室

来源:二三娱乐
实用标准

精华集锦

目录

高基、低基指的是供电方案的定义。 ............................................. 2 朝阳局工程业务流程........................................................... 3 各地供电局要求 ............................................................. 12 10KV高基配电室工程 ......................................................... 13 民用建筑内电气用房的设置要点 (1) ............................................ 20 08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采用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 38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的选择性和设备选择 .......................................... 40 THC1系列交流接触器 ......................................................... 50 浅谈配网低压无功补偿 ........................................................ 54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探讨 (1) .............................................. 56 从特点趋势探讨真空开关与柜的设计思路 ........................................ 60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及发展趋势 .................................................. 62 北京地区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刍议 ............................................ 65 房地产开发水电配套管理 ...................................................... 70 家庭背景音乐的几种实现方法 .................................................. 79 智能建筑中局域网的组网与实现 ................................................ 81 各种塑料管材管件所使用的标准 ................................................ 84 功率因数匹配及UPS选型问题--UPS功率因数及负载性质 .......................... 86 UPS电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及峰值因子的概念 ........... 87 UPS电源的分类 .............................................................. 88 目前国内常用的非金属管道选用表 .............................................. 90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和级别的划分 ................................................ 92 UPS电源负载的选择 .......................................................... 94 UPS常识十五问 .............................................................. 95 UPS电源放电时间的配置 ...................................................... 98 UPS电源的使用 .............................................................. 99 各拼接屏的比较 ............................................................ 100 智能化家居照明让灯光长脚会走 ............................................... 102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 104 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107 综合布线系统与房屋建筑的配合 ............................................... 111 弱电智能中常见的问题 ....................................................... 117 家庭影院应用与实战指南 ..................................................... 123 WiFi在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应用 ................................................ 132 弱电系统设计探讨........................................................... 134 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和照明系统控制策略 ....................................... 137 智能家居结构介绍........................................................... 140 智能家居100问 ............................................................ 144 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 ............................................... 169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几大因素 ............................................. 176 家居中智能照明系统灯光设计布局 ............................................. 179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产品简介 ................................................... 183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187 海尔智能家居集成系统简介 ................................................... 190 七大居室主要功能区域照明设计要点 ........................................... 195 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 ....................................................... 199 智能居住小区初探........................................................... 203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若干技术问题 ............................................. 210 智能社区中如何架设交换机系统 ............................................... 213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 217 智能大厦与智能系统项目总包管理 ............................................. 21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223 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系统分析 ..................................... 236 商业物业管理控制要点 ....................................................... 240 浅谈智能小区宽带接入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 246 智能化住宅功能简介......................................................... 249 BACnet协议与集成智能楼宇控制系统 .......................................... 250

高基、低基指的是供电方案的定义。

高基配电室指的是高压管理用户供电方案,低基配电室指的是低压管理用户供电方案;高压管理用户意思就是在配电室建成后高压低压都属于用户自行管理,低压管理用户意思就是在配电室建成后高压低压都属于供电公司管理。外地我没听说过,好像应该是北京地区的特色,还有就是低基项目按照规定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给供电公司负责(招投标及施工),高基项目建设单位自行决定承包给任何一家具备相应资质的电气施工单位(这家施工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所属区县电力公司备案或者许可)。通常情况下居民住宅小区必须是低基方案,不能由用户自管(极特殊情况除外);其他的比如说工厂、企事业单位等都属于高基方案。

分界室就是供电公司与用户之间的一个产权分界点,通常分界室内装设环网柜或环网隔离开关等,投资费用由使用单位集资建设(只有一家时先由这一家全额垫付),自分界开关或隔离开关往下产权属于用户,往上(含分界开关或隔离开关)产权属于供电公司,分界室通常设于室外,其实也可以成为小型开闭站,因为它就是起一个电源分配以及管理的作用。

是以产权划分的。住宅的是低基,属于供电局管理,以500KVA为界,以上供电局在高压做计量,低压处可以不做,以下供电局在高低压处都做计量。

除住宅以外的都是高基属于用户自管,供电局只在高压处做计量,用户也可以在低压处设置计量(但供电局记录电费不看这个) 。

在我们这里(北京),要看变配电室的性质,变配电室一般来说分为高基和低基两种,高基就是高压自管用户(供电公司管理到变配电室的上一级分界处), 低基就是低压自管用户(供电公司管理到低压一户一表),如果是高基变配电室,那么投资是由建设单位来负责,施工也可以由建设单位自行选择决定由在供电公司入围的施工企业来进行施工,建成之后产权与运行维护也由建设单位负责;低基变配电室则是由建设单位来进行投资,施工由供电公司直属的多经(三产)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同时也要由供电公司进行施工以及设备的招标工作),建成之后产权要移交给供电公司,并由供电公司负责运行维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朝阳局工程业务流程

(讨论稿)

前 言

随着电力公司机构改革及发展,业扩工程业务下放,各区供电公司对相关业务流程重新制定,加强了各区供电公司对业务领域的拓展,目前所接触的电气业务不断在增加,使公司增加了更多的利益增长点。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工作顺畅避免出现工作断点,加强业务培训,经过公共资源部咨询、研究,根据电力工程的不同性质,将相朝阳供电公司关业务流程归纳如下,供各市场部参考、学习。

一、可研报告的制定:

1、对于建设规模较大,一般建筑面积约在30万平方米及以上,根据朝阳局相关规定要求甲方需做可研,一般为甲方负责办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若我公司承接流程:各市场部项目经理将工程实施思路及相关资料转公共资源部,公共资源部手续负责人(周炯)协助甲方与供电设计院相关部门联系,提供资料,缴纳相关费用后出具《可研报告》并负责催促进度。 3、《可研报告》批复后,由公共资源部手续负责人取出转各市场部。 *此环节费用有商量的余度(一般为三至五万元) 二、工程方案报装

地点:朝阳区团结湖营业大厅

营业大厅相关人员:科长-刘颖、科员-佟丽、吴欣(负责工程报装、报竣工等材料接收及转交工作);

1.办理新报装工程手续前均需调查欠费,调查欠费分为两部分: 1.1第一部分:

1.1.1到朝阳局团结湖营业厅领取欠费调查空白表格,根据该工程用电地址到所处的营业站调查欠费,朝阳局三个营业站分别为小庄营业站、华威营业站、安华营业站。

1.1.2在各营业站柜台调查是否欠费并由营业员签字,如无欠费问题,再由各站站长签字确认后生效。

1.1.3小庄营业站站长-项丹株、华威营业站站长-杨祝、安华营业站站长-刘双喜。

1.2第二部分:

1.2.1 到朝阳局团结湖营业厅领取欠费调查空白表格,到团结湖五楼欠费调查科调查欠费,负责人。而后再到团结湖三楼市场营销部签字确认,负责人邱吉多。 2、欠费调查完毕后,备齐如上资料:

朝阳局报装所需资料

名称

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 用户外∕内部工程施工委托单

用电申请

动力用电设备登记表

新装、增容照明用电设备登记表

客户用电登记表

序号 1 2 3 4 5 6

文档大全

数量 各1张 1张 1张 1张 1张 1张

实用标准

用电单位企(事)业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1∕2000地形图,1∕500平面图

新建需提供规划证或审定通知书,原有建筑提供房屋产权证10 书 11 计委批文(立项报告) 12 30万平米以上需咨询报告 资料外还需 1、增容申请

2、原供用电合同原件或供电协议 三、高压供电方案:

7 8 9

1张 增1张 容1张 报

装:

1张 1张 除1份 上

1、报装资料及两张欠费调查表备齐后,报由团结湖大厅接收,由接收人员确定供电方案号,制定用电登记证后,由内勤转方案科科长分活。

2、方案科科长分活后,约方案专工去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供电方案(一般情况下,从大厅接收到方案第一次上会约3周左右)

3、朝阳局方案会,如无特殊原因,每周四下午召开,与会人员有,方案科专工、方案科科长、电缆工区专责工、线路工区专责工、调度室主任、运行工区负责人、朝阳局总工、朝阳局主管生产的副局长-石凤岗。

4、方案如果上会通过,由方案员进行整理、补打,上报科长,再由内勤转朝阳局总工盖章批复。(一般正常情况下,方案批复时间大约需1至2周) 5、方案批复后,由方案专工整理资料,集中转回团结湖大厅,用户由此领取方案,在领取方案前,用户需先从客服大厅领取方案确认协议(一式四份)甲方盖章,凭用电登记证及方案确认协议领取供电方案(低基工程需交纳路灯维护费,费用为6元*住宅部分建筑平米*百分之二十)。 四、承发包委托合同:

根据北京电力公司规定,10KV小区开闭站、配电室及所有电缆网外电源工程均须到中心办理设计、施工及设备招投标手续,因此在高压供电方案取出后,工程建设方(甲方)需与北京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公司办理《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

1、朝阳局在取永久供电方案时,区局专工负责领取《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一式四份)。

2、合同领取后由区局专工转各市场部项目经理交甲方盖章(合同专用章)签字,再由市场部项目经理返还到区局专工,由区局专工到朝阳局大厅盖章签字。《供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双方盖章后由甲方保留两份,区局保留一份并转电力工程管理中心一份。

3、签订《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后,区局专工负责催促各局将合同转到电力工程管理中心,并通知中心专工。

4、《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签订后,区局专工负责协调区局工程科科长分配工程专责人,并通知中心专工。 四、设计(王志刚补齐设计资料)

1、中心专工依据高压供电方案和《供用电建设承发包委托合同》到中心综合计划处办理设计招标,落实设计单位并负责将设计任务书转到设计单位。 1.1单个供电方案设计费在50万以下的工程可不进行招投标,由工程管理中心直接下达设计任务。

1.2目前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包括北京电力电缆公司设计室、北京电力设计院广联惠设计公司、北京电力工程公司三电迅捷设计室、北京电力公司电力工程管理中心业承建设计室。我公司与广联惠设计所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专工应尽量将设计任务协调至广联惠,以便控制进度及为公司创收。

1.3单个供电方案设计费在50万以上的工程需通过中心进行招投标,中心专工与市场部项目经理配合甲方提供相关资料到中心综合计划处办理设计招标手续,并负责落实设计任务书是否转到设计单位。同时告知第四市场部设计专工,并转交高压供电方案复印件一份。

2、根据确定的设计单位及设计人,设计专工配合市场部及甲方联系设计单位,提供设计资料,签订设计合同缴纳相关设计费用,约设计人到现场查活并催促设计进度。

3、各市场部需将甲方工程投资的情况提前告知第四市场部,以便调整设计思路及设计概算。

4、设计完成甲方缴纳设计费后,设计专工负责从设计单位取出设计图纸,设计概算,并准备图纸送审资料。(同时须从设计单位多取出2套图纸以便我公司进一步安排工作) 五、图纸送审

1、第四市场部设计专工将图纸送审资料准备齐全后由部门内勤转技术部预审,技术部预审完毕后,由内勤转公共资源部接收,由区局专工负责送到区局大厅。 2、由区局大厅将图纸登记转至审图科,由审图科科长分配专责人进行审图。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由区局专工负责催促朝阳审图专攻尽快安排审图,审图时间确定后,由区局专工通知相关人员参加。由第四市场部设计专工将注意事项以配合单的形式通知公共资源部区局专工。重点工程审图由公共资源部和第四市场部人员共同协调相关审图人员,确保审核通过。有难度工程需设计专工参加审图会。 图纸送审资料包括:

1、外电源电缆审图应备齐资料如下:

盖有报审专用章的外电源图纸:8套(每套图纸中需夹带一份供电方案复印件) 设计概算:8份 外部审图登记表:2份

朝阳局每周三审图,参加人员:电缆工区专责工及管片班长、设计、审图科、甲方。

2、低基配电室及开闭站审图应备齐资料如下:

盖有报审专用章的低基配电室及开闭站电气设计图纸,包含保护二次图纸:8套(每套图纸中需夹带一份供电方案复印件) 低基配电室及开闭站设计土建图纸:2套 设计概算:8份 外部审图登记表:2份

朝阳局每周一审图,参加人员:运行工区、设计、审图科、甲方。 3、高基配电室、低压电缆审图详见相应部分

区局专工需关注审图结果,将有关信息及时通知市场部。图纸审核通过后区局专工催促将招标用的5套图纸转工程科 六、缴纳工程款

图纸审核完成后,区局专工备齐方案复印件及设计概算,到区局经营科开具《工程款支付协议》及《付款通知单》,盖章后转市场部项目经理,由市场部项目经理通知甲方依据交款协议到朝阳局大厅缴纳工程款。之后将付款协议复印件和发票复印件转区局专工及中心专工。

注:1、此环节不能按时完成将影响招投标工作的进行。

2、市场部应催促甲方及时交纳工程款,现朝阳局均按工程总造价百分之百收取。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七、施工招标

1、中心专工将甲方盖章并填写清楚的《施工招标申请》转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负责提交到朝阳局工程科确认。区局专工尽量将《施工招标申请》及报送招标的四套图纸从朝阳局工程科取出转至电力工程管理中心;若无法取回,应催促区局人员尽快将该申请及图纸报到电力工程管理中心,并及时通知中心专工。 2、中心专工负责将《施工建议委托书》送到中心综合计划处,提前协调安排施工招标;如《施工招标申请》为我公司取回的,由中心专工报到中心服务大厅,并落实将该申请转到中心综合计划处。如《施工招标申请》为区局正常转送,由中心专工落实将该申请由中心服务大厅转到中心综合计划处。

3、中心专工负责落实施工图纸转到中心技经二处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标底》并及时通知甲方进行确认。

4、中心专工负责落实参标单位及招标时间,若参标负责从中心服务大厅取回《招标文件》和图纸。

5、中心专工负责依据招标文件编制投标书,在投标日当天到中心参加投标会,做好投标记录并存档。

6、中心专工负责在工程定标后由中心服务大厅取回《工程中标通知书》,并交纳招标代理费。

7、代理费收费标准(第四市场部填写)

*按要求施工招投标为两人参加,一周招施工,隔一周招设备 八、施工前手续的办理 1、安全交底纪录

1.1工程中标后由中心专工负责填写《安全交底纪录》,转交区局专工找区局工程专责人签署意见并返还。

1.2以上工作完成后中心专工填写《电气局分工程前期交接表》,办理工程交接。后附:方案复印件、中标通知书、《安全交底纪录》、《安全协议》(空白)、甲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3推进项目经理接到《电气局分工程前期交接表》后组织召开工程交接会,编制《电气局分工程推进交接表》准备开始实施。

2、工程交接后推进项目经理需将中标通知书、《安全交底纪录》、《工程分包登记表》(仅限外电源工程)、《安全评价单》及《安全协议》(空白)转交安监部到区局安监部门签订《安全协议》,并将相关资料留存以备查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安监部将签订好的《安全协议》及《安全评价单》转第四市场部,由局分推进项目经理留档并转工程部备案。

九、设备招标

1、工程中标后由中心专工负责填写两份《设备招标申请》并加盖公司公章、中标通知书及图纸转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到属地局找工程专责人开具《朝阳供电公司外电源设备招标申请单》或《朝阳供电公司变电设备招标申请单》,并由工程科科长盖章。区局专工将该申请转中心专工,由中心专工报到电力工程管理中心进行设备招标。

2、若区局工程专责人要求进行土建验收或要求甲方出具《设备提前招标申请》,则区局专工将此信息告知中心专工,由中心专工通知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联系甲方组织土建验收和出具《设备提前招标申请》。

3、土建验收由区局专工负责和区局工程专责人约定时间,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约运行工区专责人共同现场验收。确定时间后需提前通知甲方。验收后,由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填写验收纪录并请运行工区专责人签字确认,如有问题需督促甲方及时整改。

4、中心专工负责从中心落实设备招标情况,开标后从中心服务大厅取回《设备中标通知书》、厂家联系人及方式,原件转核算办,复印件转交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

6、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依据《设备中标通知书》编制《设备订货任务书》转核算办安排签订设备合同,并注明设备预计到场时间。对于外电源工程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应先与工程部确定准确的电缆分盘长度再办理以上手续。 注:设备到场时间应根据安装工期、外电源进度、土建进度、用电时间来确定,不要造成安装完成后长时间不能送电而增加公司风险和费用 十、收取预付款:

1 2 1 2 3

用户交工程款时需提供

设计概算 供电方案

施工单位预支工程款时需提供 中标通知书——已签安全协议

施工合同(施工方与供用电承发包公司签订)盖章

工程中标预算

1份 1份 1份 4份 1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由中心专工通知区局专工到区局出具《工程付款通知单》(付款金额可参照中标通知书),转中心专工。

2、中心专工通知核算办根据批复的金额开出工程款发票,将《工程付款通知单》报到中心综合计划处找专责人签字,领出工程预付款,将支票转核算办入账。 *如不能收回工程款将不能与设备厂家签订合同,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订货,应与设备厂家提前商议 十一、设备交底

1、设备招标完成后,根据施工进度第四市场部以《项目配合单》形式通知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与工程专责人约定时间,组织设备交底并书面通知第四市场部、技术部。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通知甲方和设备厂家到时参加设备交底会。 2、设备交底会后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编写《设备交底纪录》转技术部、核算办并存档。 十二、设备验收

1、设备生产完成后,由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以《项目配合单》形式通知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与工程专责人约定时间组织设备验收并书面通知第四市场部、技术部。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通知厂家安排验收。

2、设备验收后,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和厂家确定设备到场时间,并编制《设备验收记录》转技术部、核算办并存档。 十三、施工交底

1、对于外电源工程需进行施工交底,根据施工进度第四市场部以《项目配合单》形式通知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负责和区局工程专责人约定时间并书面通知第四市场部。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联系甲方组织交底。

2、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编写《施工交底纪录》转工程部、核算办并存档。 *以上三条项目经理应认真填写并及时报相关部门以便在技术、资金方面把关 十四、调度号申请

1、对于外电源、开闭站、小区配电室工程由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编写《调度号申请》附供电方案复印件一份转公共资源部。

2、公共资源部区局专工将《调度号申请》报到区局工程专责人,并负责落实调度号情况,及时书面告知第四市场部局分推进项目经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第四市场部局分推进项目经理将确定的相关调度好书面通知工程部,以便工程部测量电缆长度。 十五、工程决算

1、根据工程进度,在工程量已明确不再有洽商发生的前提下,第四市场部组织召开工程决算会。

2、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协助核算办与甲方洽谈工程决算,必要时可与市场部配合完成。

3、由区局专工配合甲方到区局办理结算手续并签订《施工建设合同》。 4、第四市场部推进项目经理根据与甲方确定的工程造价负责准备相关结算资料转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办理工程结算,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并开具《工程结算单》,转中心专工。 1 2 3 4 5 6 7 8 1 2 3

甲方办理结算工程款需提供 中标通知书(或任务通知单)

双方认可洽商(施工方与甲方签订)盖章 双方认可预算(施工方与甲方签订)盖章 双方认可结算单(施工方与甲方签订)盖章

供电方案复印件 招标文件

甲方已办完产权已交

供用电承发包公司与甲方签订的合同

施工单位与供电局结算工程款需提供 供电局已与甲方签订合同

用户工程已发电 甲方已与施工单位签合同

1份 4份 2份 2份 1份 1份 4本 已办完 已办完 4本

5、待发电后,中心专工将工程结算单和施工合同报到中心综合计划处,领取工程尾款,并转核算办登记。

*在报竣确定送电时间前,必须办理完供电公司与甲方的工程决算,否则不予以上启动会 十六、产权移交

此部分由甲方自行办理,若甲方有要求则由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配合甲方整理相关资料,资料整理齐全后转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报到工程科,再由客户服务中心盖章。

*此项不办理完成将无法报竣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十七、工程报竣

工程实施完成后,由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整理报竣资料,在与甲方办理完工程决算,甲方办理完产权移交等相关手续后,转公共资源部,由区局专工负责报到区局客服中心。

具体资料如下:(由第四市场部填写) *根据送电时间的要求,此项工作可提前准备 十八、工程验收

1、根据工程进度,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以《项目配合单》形式通知公共资源部约专工验收。

2、由区局专工负责和区局工程专责人约定时间并书面通知第四市场部。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负责联系甲方组织公司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工程整体验收。 3、(请第四市场部添加运行工区、电缆工区验收约定方式) 十九、工程上启动会、送电

1、工程报竣工后由区局专工负责落实工程上启动会时间,并告知第四市场部,上会前由公共资源部和第四市场部人员共同负责协调参会人员,保证送电时间。 2、区局专工将启动会确定的送电时间,以项目配合单形式转指挥系统,由指挥系统通知各相关部门。

3、送电当天,区局工程科专责人由公共资源部区局专工负责接送,其它人员由第四市场安排接送,也可要求甲方负责部分工作,如有问题互相协调解决。市场部可协助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与甲方安排好当天的人员接送、就餐等问题。 二十、结尾工作

局分工程推进项目经理与公共资源部区局专责人分别对当天送电工作进行小结,两天内书面报指挥系统并存档。

各地供电局要求

各地供电局要求五花八门,不过我们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归纳一下,方便以后设计 我先说一下上海的,10KV总容量要求不超过6300KVA,否则应采用35KV。10kv进线计量柜采用电业准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另外设置专业计量屏一块。10KV二次电源一般要求采用交流110V,变压器二次侧要求采用小电流接地。住宅低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压柜必须采用PML柜,PML柜进线要求每路不大于400A,容量不超过200KW,住宅接地系统采用TT制,其他的没想到。欢迎补充!! 我继续发一个吧

如在江苏吴江的项目,供电局要求高压元件包括二次综保必须采用ABB的产品,二次电源要求采用直流.

大家畅所欲言啊,把你熟悉的地区城市供电局的要求提上来啊! 这个问题很好 请知道的继续发言

北京局对容量好象没有过分约束,只要把你的外电源找好就成,我们就做过一个10kV用户容量20000kVA!

另外对柜型也没有要求,挺人性的啊~~~~

局管开闭站要设置厕所,高基配电室一定要有值班室

北京局最为特殊的的一个就是低基工程必须委托供电公司进行,高基工程才可以自行找施工队伍,有些区县比如顺义等连高基都必须要委托供电公司进行。 在番禺,高低压配电房由供电局垄断!强吧

在东莞,高压总计量;住宅可不用计量。低压进线柜总计量,各类供电分段计量。 本文来自: 电气中国(http://www.dianqi.name/)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dianqi.name/Article/2006-04-28/13388.html

10KV高基配电室工程

10KV高基配电室工程同10KV局分工程的项目有: 一、可研报告的制定 二、工程方案报装 三、高压供电方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四、承发包委托合同 五、设计

方案取出后,由项目经理填写设计任务书,由技术部安排高基配电室的土建、电气设计;甲方也可自行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 六、图纸送审

1、市场部项目经理将图纸送审资料准备齐全后由部门内勤转技术部预审,技术部预审完毕后,由内勤转公共资源部接收,由区局专工负责送到区局大厅。 2、由区局大厅将图纸登记转至审图科,由审图科科长分配专责人进行审图。 3、由区局专工负责催促朝阳审图专攻尽快安排审图,审图时间确定后,由区局专工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高基配电室及临电(杆变除外)审图应备齐资料如下: 盖有报审专用章的配电室图纸:2套 审图登记表:2份 供电方案复印件:2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电力(高压变配电):

用电量在100KW以上者需采取高压进线,临时施工电源变配电设施跟正式永久电源变配电设施还不一样。

一、临时施工电源变配电:

1、首先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用电量申报施工用电高压供电方案,同时在申报临时施工用电高压供电方案的同时必须申报正式永久高压供电方案;

2、供电方案得到审批后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最好还是找供电公司设计室或他们认可的设计单位);

3、图纸设计完成后加盖报审专用章送至所属区县供电公司审图科进行审图,如果审图不通过就需要根据审图科意见进行更改;

4、审图完成后委托专业变配电施工单位(该单位必须是项目所属区县供电公司认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送电全套手续。

备注:如果建设单位领导同意的话,最好还是在申报供电方案之前就委托专业变配电施工单位负责全套前期手续及施工,因为他们毕竟跟供电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避免好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价格不会因为这些而增加,前期手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都是免费帮助代办的,只需要建设单位一纸委托书即可(关于施工价格的合同在审图完成后方才报价并签订的)

二、正式永久电源变配电:

分为高基与低基两种,高基即是高压管理用户(变配电设施建成后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运行维护等)、低基即是低压管理用户(变配电设施建成后由供电公司负责运行、维护等),通常情况下企事业单位自建自用的建设项目变配电室属于高基项目,开闭站(器)、外电源(变配电室之外的高压进线电源等配套设施)、居民住宅小区变配电设施等均属于低基项目。

高基项目可以由任何一个在项目所属区县供电公司备案并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揽、低基项目必须由电力公司企业(三产、多经)承揽,并且低基项目属于用户投资、产权归属供电公司的项目。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高基项目整套模式跟临时施工电源模式一样。 低基项目模式为:

1)、委托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图纸设计(最好还有供电公司设计部门进行,否则不必要的麻烦将会更多);

2)、图纸设计完成后加盖报审专用章送至所属区县供电公司审图科进行审图,如果审图不通过就需要根据审图科意见进行更改;

3)、到项目所属区县供电公司营业厅签订供用电承发包委托合同,提交相应图纸资料后缴纳工程概算款的70%,然后由所属区县供电公司委托给北京电力公司招投标中心进行设备、施工单位招标工作;

4)、对中标标底进行确认并与相应单位签订合同; 5)、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报验工作;

6)、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到所属区县供电公司营业厅办理结算以及产权移交等事项,并将剩余款项缴齐(没有质保金),在缴齐后由供电公司负责项目送电启动,并组织送电。 7)、备注:居民住宅小区在申请高压供电方案的同时还须有一份低压供电方案,具体手续跟高压方案差不多;同样,建设单位最好还是将全套手续委托给施工单位负责,那样要简单快捷很多的。

上述手续只适用于北京地区,其他地区不祥。

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2008-05-05 10:05:26 作者:中国设计师网 来源:输配电市场 变压器分卷 总第68期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

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kV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

关键字:输配电 [85篇] 变压器 [1021篇] 输配电市场 [12篇] 变压器分卷 [11篇]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无论是在环网供电单元、箱式变电站或是终端用户的高压室结线方式中,如配电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配置能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保护10kV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都非常重要。保护方式的配置一般有两种:一种利用断路器;另一种则利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的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这两种配置方式在技术和上各有优缺点,以下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综合比较。??

1环网供电单元接线形式

1.1环网供电单元的组成

环网供电单元(RMU)由间隔组成,一般至少有3个间隔,包括2个环缆进出间隔和1个变压器回路间隔.

1.2环网供电单元保护方式的配置

环缆馈线与变压器馈线间隔均采用负荷开关,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实际运行证明,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1.3环网供电单元保护配置的特点

负荷开关用于分合额定负荷电流,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但不能开断短路电流,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为保护元件,可开断短路电流,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满足配电系统各种正常和故障运行方式下操作保护的要求。断路器参数的确定和结构的设计制造均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兼具操作和保护两种功能,所以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大量使用不现实。环网柜中大量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装置,把对电器不尽相同的操作与保护功能分别由两种简单、便宜的元件来实现,即用负荷开关来完成大量发生的负荷合分操作,而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对极少发生短路的设备起保护作用,很好地解决,既可避免使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断路器,又可满足实际运行的需要。3种保护配置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

a)断路器具备所有保护功能与操作功能,但价格昂贵;

b)负荷开关与断路器性能基本相同,但它不能开断短路电流;

c)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可断开短路电流,部分熔断器的分断容量比断路器还高,因此,使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不比断路器效果差,可费用却可以大大降低。??

1.4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的优点

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容量熔断器组合,具有如下优点: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a)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好。环网柜的负荷种类,绝大部分为配电变压器,一般容量不大于1250kVA,极少情况达1600kVA,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左右,较大的配电变压器空载电流较小。环网柜开合空载变压器小电流时,性能良好,不会产生较高过电压。

b)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对于油浸变压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比采用断路器更为有效,有时后者甚至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当油浸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弧产生的压力升高和油气化形成的气泡会占据原属于油的空间,油会将压力传给变压器油箱体,随短路状态的继续,压力进一步上升,致使油箱体变形和开裂。为了不破坏油箱体,必须在20ms内切除故障。如采用断路器,因有继电保护再加上自身动作时间和熄弧时间,其全开断时间一般不会少于60ms,这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变压器。而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具有速断功能,加上其具有限流作用,可在10ms之内切除故障并限制短路电流,能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因此,应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而尽量不用断路器来保护电器,即便负荷为干式变压器,因熔断器保护动作快,也比用断路器好。

c)从继电保护的配合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在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这是因为环网配电的首端断路器(即110kV或220kV变电站的10kV馈出线断路器)的保护设置一般为:速断保护的时间为0s,过流保护的时间为0.5s,零序保护的时间为0.5s。若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即使整定时间为0s动作,由于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分散,也很难保证环网柜中的断路器而不是上一级断路器首先动作。

d)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可对其后所接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缆等都可提供保护。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保护范围可在最小熔化电流(通常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2~3倍)到最大开断容量之间。限流熔断器的电流-时间特性,一般为陡峭的反时限曲线,短路发生后,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熔断,切除故障。如果采用断路器作保护。必定使其它电器如电缆、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套管等元件的热稳定要求大幅度提高,加大了电器设备的造价,增大工程费用。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时,两者之间要很好地配合,当熔断器非三相熔断时,熔断器的撞针要使负荷开关立即联跳,防止缺相运行。

2终端用户高压室接线形式

标准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选择配电变压器的保护开关设备时,当容量等于或大于800kVA,应选用带继电保护装置的断路器。对于这个规定,可以理解为基于以下两方面的需要:

a)配电变压器容量达到800kVA及以上时,过去多数使用油浸变压器,并配备有瓦斯继电器,使用断路器可与瓦斯继电器相配合,从而对变压器进行有效地保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b)对于装置容量大于800kVA的用户,因种种原因引起单相接地故障导致零序保护动作,从而使断路器跳闸,分隔故障,不至于引起主变电站的馈线断路器动作,其他用户的正常供电。

此外,标准还明确规定,即使单台变压器未达到此容量,但如果用户的配电变压器的总容量达到800kVA时,亦要符合此要求。

多数用户的高压配电室的接线方案是基本的结线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一主一备进线或双进线加母线分段等方式。一般在A处装设断路器,在B处也装设断路器,这样,视继电保护的配置情况,可以用A或B达到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两个要求,在其中1台变压器需要退出运行时,操作B处的断路器即可实现。

根据有关的及现场试验,在B处装设熔断器作为保护装置更为合理、有效。笔者认为,在B处应当装设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的组合,在A处装设断路器,既达到GB14285?19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而在B处装设熔断器作为每台变压器的相间短路保护,且利用负荷开关又可进行每台变压器的投切操作,这样,在B处装设的就不是常用的开关柜而是环网负荷开关柜,其造价较低,体积较小,能够有效节省配电投资。此外,如果处理好负荷开关转移电流以及与熔断器交接电流的选择,也不排除在B处用每台负荷开关进行对应变压器零序保护的可能性。

3结束语

10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主要有断路器、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加熔断器,综合技术-性能和运行管理因素,无论在10kV环网供电单元还是在终端用户高压配电单元中,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既可提供额定负荷电流,又可断开短路电流,并具备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能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为此,推荐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配置作为配电变压器保护的保护方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民用建筑内电气用房的设置要点 (1)

摘要:介绍一般民用建筑内电气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需设置的主要电气用房及其对建筑设计的配合要求、基本规模和设置要点。

关键词:电气用房 , 设计配合 , 基本规模, 设置要点

办公、商业、宾馆及住宅等一般民用建筑,根据其建设规模和使用功能,需设置各种电气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即强电与弱电系统,因此在建筑物内需选择适当部位,设置一定规模的强电和弱电站房和机房等电气专用房间。在工程设计时,电气专业必须根据国家规范和本地区有关规定,及时提出各种强电和弱电设施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密切与土建、设备工种配合,合理选择并确定各种强弱电用房的位置及规模,力求电气方案和建筑方案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下面就一般民用建筑内电气用房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和设置要点谈一点具体看法,仅供参考。 1 民用建筑通常设置的主要电气用房 1.1 强电主要站房及用房

通常设有开闭所、变电所、柴油发电机房、高压电缆分界小室、低压电缆交接问、配电室、强电坚井等。 1.2 弱电(智能化系统)主要机房

通常设有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消防控制中心)安防控制中心、建筑设备监控室、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机房、有线广播及(厅堂)扩声机房、电信间、弱电竖井等。 2强电站房及用房的规模和设置要点 2.1 10kV开闭所

(1)10kV开闭所(站)是由供电部门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电气站房,是用来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用户提供10kV电源的建筑空间。通常其电源进线和馈出线均为10kV。由供电部门管理的开闭所与用户自管的10kV配电所或高压配电室在属性、规模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2)开闭所一般为单独建设。若要与其他建筑物合建必须征得供电部门的同意。开闭所通常建在区域负荷中心,为多个建筑物提供10kv电源。10kV配电所通常建在建筑内,为本建筑物内的多台变压器供电。

(3)开闭所的建筑平面宜根据其规模和用地条件确定,例如选用16m×22m等大致尺寸。建筑面积约为:350m2通常为地下1层、地}二l层。地下1层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电缆夹层(不计建筑面积),粱底高不小于2.1m;地上1层为开关设备及辅助用房层,要求梁底高:3m,板底高3.5m。

(4)规划设计开闭所时应注意与市政电力线路的连接及进出线方便,需特别关注与其有关的市政电缆沟对小区其他室外管线通道的截堵等不利影响。 (5)一座开闭所可带计算负荷15000kVA,即可带20000kVA~26000kVA的用户变压器总容量。

(6)通常40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宜考虑建设一座10kVA开闭所。 一座10kVA开闭所大约可供20万m2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或其他公共建筑的用电。 2 2变电所

(1)北京地区常用的相关术语 ①低压用户与高压用户

a.低压用户:计算负荷不大于100kW的为低压用户,不设变压器就近由小区配电室以380/220V低压供电。

b高压用户:计算负荷超过100kW的为高压用户,应设置变电所,供电部门以10kV高压供电。

②低基变电所与高基变电所

a低基变电所:即公管变电所或局管变电所,其设计与管理均由供电部门负责。如住宅小区内向住宅楼供电的变电所属低基变电所。变电所内一般安装两台容量均不超过1000kVA的变压器。

b高基变电所:即自管变电所(俗称高压自管),是由业主自己建设和自行管理的变电所。如向大型商业建筑、办公建筑供电以及向住宅小区内的配套商业、学校、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供电的变电所属高基变电所。其变压器容量可为160kVA~2500kVA。

③高压分界室与低压π接间

a高压分界室:全称是10kV高压电缆分界小室,是用来作为供电部门与高压白管户进行电缆产权分界的建筑空间。应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面积一般为6m×3.5m,北京供电局要求不小于20m2,且下面要设净高不小于1.9m的电缆夹层。

b.低压π接问:也就是低压电缆交接间(π接间),是供电部门从局管变电所以低压电缆向住宅楼等低压用户供电时,用来作为局管电缆与用户自设电缆之间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产权分界的建筑空间。π接间的面积与π接柜的台数有关,通常房间的净深为2.7m,宽度为1台π柜为2.2m,每加1台其宽度应再加1m。π接间的下方不设电缆夹层。

4)光柜与力柜

a光柜:即照明配电柜,北京地区一般都选用供电局统一设计的柜型[800(宽)×600(深)×2200(高)]。

b.力柜:即动力配电柜。柜型同光柜。 (2)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选择变电所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大容量设备处(如表1冷冻机房、水泵房等)可单独设变电所;

②应方便进出线; ③应方便运输或吊装;

④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E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口的两旁;

⑤变电所的正上方不应为居民住宅;有条件时宜适当拉开变电所与居民住宅的距离;

⑥不宜与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设备及机房贴邻或位于其正E方或正下方; ⑦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 ⑧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等位置;

⑨高层、多层主体建筑内,严禁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配电所; ⑩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毗连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11变配电所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最底层。 (3)各类建筑用电负荷的估算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①用电负荷是选择供电方案和确定变配电所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来进行负荷估算,并根据估算结果确定压器的容量。各类建筑物的单位面积用电指标见表1。 表1 各类建筑物的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

建筑类别 住宅 公寓 旅馆 40~70 60~100 30~50 40~70 15~40 20~50 用电指标 变压器装(W/m2) 置指标(VA/m2) 建筑类别 剧场 医院 高等院校 办公 30~70 50~100 中小学 商业 一般:40~80 60~120 展览馆 大中型:60~120 90~180 演播室 体育 40~70 60~100 汽车库 注:

文档大全

用电指标 变压器装(W/m2) 置指标(VA/m2) 50~80 80~120 40~70 60~100 20~40 30~60 12~20 20~30 50~80 80~120 250~500 500~800 8~15 12~34 实用标准

1.当空调系统采用直燃机制冷时,用电指标比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降低25~35VA/m2表列片l电指标上限值,为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的数值。 2.北京地区的住宅,根据不同户型可按4~8kW/户估算。 ②单位指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S30=K?N/l000

式中:S30??计算的视在功率(kVA); K??单位指标(VA/m2); N??建筑面积(m2):

(4)住宅小区变电所的设置要点

①住宅小区的变电所分为低基(局管)变电所和高基(自管)变电所两类。每座变电所一般设有两台变压器;低基变电所每台变压器的容量不超过1000kVA。高基变电所变压器的容量不受此限制。

②每座变电所内除设有高压开关柜(环网柜)、低压开关柜和2台变压器外,还酌情设置值班室和维修间,其总建筑面积约为150m2~160m2(当柱距影响设备布置时,其建筑面积需适当加大)。

③根据规定,在低基变电所的下面应设置净高不低于1.9m的电缆夹层。高基变电所的下面是否设置电缆夹层可由用户根据需要白行决定。高基变电所应在。10kV高压电缆进户处设置约20m。的高压电缆分界室,且要求分界室的下面设置净高不小于1 9m的电缆夹层。分界室及其电缆夹层与相临高基变电所之间均应设实体墙隔开。

④住宅小区变电所可附设于建筑首层、设在地下一层(其正上方不应为居民住宅)、也可与地下汽车库同层建设以及采用室外箱式变电站等方式。 ⑤单台箱式变电站的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新民规》规定户外箱变单台变压器的容量不宜大于800kVA。北京有的区县要求住宅小区的低基箱变容量不宜超过2×500kVA。其位置宜设在安全、隐蔽的地方,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距人行道边的净距不应小于lm,距离主体建筑的净距不应小于3m。

⑥低压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不宣超过200m。变电所应设置在接近负荷中心且进出线方便的位置。

⑦在多层地下汽车库设置变电所时,宜设在地下一层,且应有一面贴近外墙,以方便进出线。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⑧变电所的位置选择除应满足本专业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小区室外管线综合的合理性和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5)公共建筑变电所的设置要点

①大型商业、办公、宾馆等多层或高层公共建筑的规模大、用电容量大、负荷级别高,通常都是高压自管户。公共建筑的变电所均为高基(自管)变电所。 ②应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处设置不小于20m2的高压分界室,且分界室的下面应设净高不小于1.9m的电缆夹层。

③在进行用电负荷估算时,应根据建筑标准、要求档次和功能特性等合理选取表1所列的相应单位面积用电指标值。

④根据用电总容量和负荷分布情况,合理设置1个10kV高压配电室和1座或多座10/0.4kV变电所。10kV高压配电室宜贴近高压分界室,并应与主变电所合建。

⑤带有高压配电室的主变电所,设有2台变压器时,变电所的建筑面积宜为280~320m2;4台变压器时宜为420~450m2 。不带高压配电室的其他变电所,设有2台变压器时,变电所的建筑面积宜为160~180m2;4台变压器时宜为300~340 m2如建筑区域形状和柱网设置不利于设备布置,所需面积将有所增加。 ⑥设在地下室的变电所,宜设不少于两个出口,至少应有一个是向室外、公共走廊或楼梯间的出口。

⑦选择变电所位置时,应注意“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的规范要求。

⑧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加一个出口。

2 3高层住宅的低压配电间

(1)高层住宅的低压配电间是放置高层住宅专用照明柜和动力柜的电气房间。低压配电间宜贴邻低压π接间。

(2)当设有两面照明柜和一面动力柜时,低压配电间的净尺寸不宜少于3 2m(深)×36m(宽)。再加一面照明(或动力)柜则再加宽1m。 2.4柴油发电机房 (1)机房选址的主要要求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①宜设在地下一层,至少要有一面靠外墙,最好是在建筑物的非主入口面及背风面,以便处理设备的进出口,通风口和排烟。

②应靠近变电所的低压配电室,以便接线,减少线路损耗,便于运行管理。 ③应便于设备运输、吊装和检修。

④应避开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及主要通道,以免机组定期运行保养时影响人员进出。

⑤不应设在厕所、浴池等潮湿场所的下方或相邻,以免渗水影响机组运行。 (2)发电机组容量的估算

①在方案设计阶段,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可按全工程变压器总容量的10~20%进行估算。

②作为应急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宜选用单台机组,且机组的额定容量不宜超过2000kVA。当需要多台机组为同一系统并联供电时,发电机组的总台数不宜超过3台,此时单台机组的额定容量不宜超过1000kVA。 (3)机房的面积

机房所需的建筑面积与机组的型式、容量和布置等因素有关。方案设计阶段,单台机组机房面积约为60~100m2。 2.5强电竖井与弱电竖井

(1)多层和高层建筑内的电气竖井尺寸除应考虑敷设竖向电缆、封闭母线、穿线钢管和电线槽外,还应有配电箱、电度表箱、分线箱及接线箱等占用的空间及操作维护距离。

(2)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规模、设各和管线数量、水平支线长度、建筑物的沉降缝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

(3)强电竖井宜与弱电竖井分别设置。当受条件限制而合设竖井时,应将强电和弱电线路分别敷设在竖井的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

(4)竖井的大小除满足布线间隔及安装箱体或设备等必需的尺寸外,强电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m、弱电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6m的操作、维护距离。当受条件限制,利用竖井外的公共走道作为检修面积时,强电井的净深尺寸不宜小于0.8m,弱电井的净深尺寸不宜小于0.4m。

(5)竖井的地坪或门槛宜高出本层地坪0.15~0.3m。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6)竖井的进出线要方便;竖井应位于方便安装、维护的公共部位;且上下层宜对位。

3弱电主要机房的基本要求和设置要点

各类民用建筑(群)所设置的各类控制机房(如消防控制室、安防控制中心、建筑设备监控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及电信问等都是电子信息设备机房,俗称弱电机房。

3.1 弱电机房的基本要求

(1)民用建筑中各电子信息系统,宜分类合设设备机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消防控制室可单独设置,亦可与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合用控制室:分开设置时,每个不宜小于20m2。

②综合布线设备间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及电话交换机房靠近或合并: ③公共广播可与消防控制室合并设置,也可与有前端的有线电视系统合设机房;

④安防控制室宜靠近保安值班室设置。

(2)高层建筑或电子信息系统较多的多层建筑,除设备机房外,应设置电信间。

(3)各系统机房的面积、电信间的面积、布线通道应留有发展空间。 (4)各系统机房宜靠近或相对集中布置,以方便管理和便于连接室外管线。 (5)所有弱电机房室内净高(梁底或风管下)不应小于2.5m,视频会议室净高不应小于3.5m。各类弱电机房对土建专业的要求见JGJl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P355-356表23.3.2。 3.2 弱电机房的选址要求

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的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宜设在建筑物首层及以上层,当地下为多层时,也可设在地下一层; (2)机房宜靠近电信间,方便各种线路进出;

(3)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场干扰场所,不应设在变压器室、配电室的楼上、楼下及隔壁场所。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机房应远离振动源和噪声源的场所;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隔振消声和隔声措施;

(5)应方便设备的运输;

(6)机房应远离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储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7)机房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潮湿、易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3.3弱电机房的需用面积

(1)办公楼、综合楼等民用建筑的合用控制室(含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室、建筑设备监控室,网络管理控制等,不包括行业专用电信模块局、广播站、计算机站)的面积,方案阶段一般可按80~120m2考虑。

A.机房面积的估算方法可参见《新民规》第352页23.2.3条2款:主机房面积可按系统设备投影面积之和的5~7倍考虑,或者按机组台数乘5m2估算。 B.机房辅助用房面积不宜小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2)电信间(竖井)的面积:当设有综合布线机柜时不宜小于5m2;当无机柜时不宜小于1.5m(宽)×0.8m(深)。

(3)住宅小区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室的面积可参考如下数值:

200户及以下20m2;200~500户40m2;500~1000户80m2;1000户以上考虑分控制室。对智能化要求较高的居住区和别墅区的控制室可适当增大面积。 (4)住宅小区其他电子信息系统用房的设置要求及面积指标:

①10万m2以上:应统筹安排电信局(模块局),建设规模按50~100m2考虑。 ②10万m2及以下:每1000户应设置一个不小于20 m2的电信交接设备间。 ③有线电视网:每500~1000户设一个2m×2m的光端机站。

④居住小区宣按管理地块或组团设置带卫生间的安防值班室,面积不小于12m2,且应设在首层。 4电气管线通道的选择要点

(1)电气干线通道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不应敷设在出售、出租的房间,要方便安装和维护。

(2)电气管线的路径要力求短、直和少拐弯。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建筑方案设计在预留各种设备管线的综合通道时,不应将电气管线平行敷设在水管的正下方和热力管的正上方,还要预留足够的安装与维护空间。 (4)室内管线通道应考虑与室外市政管线和管井的连接。 5结束语

由于一般民用建筑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和规模差异较大,对各类电气用房的设计要求复杂多变,加上各地区电力和电信等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不一,所以设计时电气专业必须与建筑等专业密切配合,及时主动地提出合理可行的要求,才能选定功能完善、规模合理和布局满意的电气用房。

配电线路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类及选型 (1)

2008-05-29 15:33:56 作者:潘华东 来源:农村电气化

作为新技术和新产品,市场上的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设备存在很大差异。该文分析了市场上不同产品的组

成、配置、结构、性能、特点,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对设备选型提出探讨性意见。

关键字:无功自动补偿 篇]

[5篇] 设备选型 [3篇] 智能化 [24篇] 安全可靠性 [1篇] 对比分析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由于国家没有专业标准,因此,市场上该类产品在技术性能、功能特点、安全可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在对该类产品的调研和应用实践中,对产品的分类、选型方面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归纳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们将控制开关“分闸、合闸”称作“投、切”。

1分体式简易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较早的线路无功自动补偿主要采用时间+电压控制模式,根据用电峰谷值时间段,结合电压值作为判据来自动投切补偿装置。装置由电容器、控制开关、电压互感器及控制器组成,其中控制器主要是定时器和电压比较器;结构形式是分体裸露安装在杆上,补偿容量可取线路无功缺额的40%~50%。

由于用电的峰谷有很大的变化,而线路电压高低只能间接反映无功缺额,并不一定代表是否缺少无功。因此,补偿准确性较差,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分体裸露式安全性差,高低温、雷雨、霜雪、冰雹,以及烟尘污染等等,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简易的自动补偿在一些地方有过应用,但没有推广开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集中箱体式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随着功能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出现了整体箱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它采用双杆架设,通过多种传感器采集线路信息,经过处理加以利用。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1单投单切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单投单切,指一台开关,接一组补偿电容器,也称为单组动态补偿。比较适合线路无功量相对稳定的单级阶梯式变化情况,补偿容量不宜过大,一般适用于线路无功缺额在500kvar以下,电容器配置在60%~70%,即350kvar以下。

2.1.1电压控制模式单投单切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由电容器、电压互感器(或电源变压器)、投切开关(通常是真空开关)和控制器等组成。电压互感器获取线路的电压值,与控制器里设定的电压值进行比较而做出投切指令。这类控制器市场上有产品俗简称为“控制头”。

由于线路长度与负荷性质不同的影响,往往电压低并不一定缺无功,电压高也可能仍需补无功。因此,当有条件证明线路电压起伏和无功变化存在确切的因果关系且变化较平稳时,可以选择这种装置。

这种设备属于箱式一体化自动补偿的普通型产品。

2.1.2无功控制模式单投单切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这是根据线路无功缺额判定并控制补偿电容器投切的产品。

在设备的组成上需要增加电流互感器,以采集线路的电流信号。电压互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既作为电压控制模式的参考数据,同时,又与电流信号一起参与运算,得出无功缺额量。

控制器功能增强了,采集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数字处理、运算和存储,具有了微型计算机的功能,能够实现“无功+电压”的组合控制方式。它适用的线路更多,判定投切更准确。

这种产品属于箱式一体化自动补偿的中低端的级别。

2.1.3单投单切自动+固定补偿

当电容器退出运行时,补偿容量为零,而此时线路上往往还存在一定的无功缺额。因此,出现了增加一组电容器长期接于线路上,即固定补偿,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组动态补偿。对此,称为固补加动补。无论是电压控制模式,还是无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控制模式,都能够实现这样的组合。

这种方式在技术上没有提升,适合线路长期存在着一稳定的无功负荷、又有一定的无功量叠加起伏的情况。由于线路情况的复杂性,其电容量的准确选定并不容易,尤其是固补部分,往往要留有充分的余量以免过补。

它在形式上做到了两级补偿,但仍然是单级动态补偿。它与后面介绍的双投双切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在选用时往往容易混淆。

2.2双投双切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双投双切,指2台开关,各接一组补偿电容器,共2组电容器,根据需要和指令分别动作,也称为两组动态补偿,或循环动态补偿。

这种补偿装置是为了适应线路无功缺额较大、无功起伏变化多阶梯的情况,在技术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由两组电容器、两组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及控制器等组成,其补偿量可达线路无功缺额的80%以上。控制器功能更强,对数据运算和判定执行能力要求更高。

由于实行分组跟踪多阶梯补偿,补偿时间长,补偿效果相对好的多。以补偿容量500kvar为例,如果分为200kvar和300kvar两组,上述2.1.3“固补+动补”方式的配置为“200kvar固补+300kvar动补”,实现200kvar和500kvar两级补偿;而200kvar固补易造成过补,也缺少了300kvar一级补偿;循环投切方式,控制两台开关,分别实现0、200kvar、300kvar、500kvar四种交替补偿状态,避免了过补,多了一级300kvar补偿,补偿时间、补偿准确性、安全性都好得多。

双投双切方式以无功缺额作为判定依据,即跟踪无功量实时投切,无功缺额到哪一级就补相应的无功量。它不适合单一电压控制模式。

双投双切这种产品应属于箱式一体化自动补偿的中端的级别。

2.3多功能、智能化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我们分析总结了早期应用产品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在2006年度的项目实施中提出了智能化、多功能、安全性等新的要求,与设备厂家共同研发、试点,最终形成了在双投双切方式基础上,实现人机对话、数据分析计算、自动控制、数据存储与处理、安全保护等多重功能,我们认为,应该属于线路无功自动补偿的高端产品。我们的技术协议主要有以下要求:

2.3.1应具备多种控制模式

控制主模式为“无功+电压”的复合控制模式,同时还具有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时间、季节等多种控制模式,可根据不同需要设置控制模式。

2.3.2无线人机对话操作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无论是状态检查、修改控制模式、参数调整、读取数据,全部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手持式抄表器,Window平台,无线方式,无须爬杆,人机对话操作。

2.3.3采用无损非接入电流互感器

传统的穿芯式电流互感器,需要剪线安装,增加了故障率和线电阻。而无损非接入电流互感器无需截断电线,安装简单、无损耗;国内相关技术和产品已达到要求。

2.3.4硬件配置上应具备较为完善的保护措施

为保证电容器安全运行,应外接过流快速熔断保护器,最好电容器内部具备内放电电阻和内熔丝保护;为避免停电后再送电时电容器直接挂网,要求投切开关为电保持式,即具备停电自动分闸功能;为防止谐波涌流的影响,应配置电抗器和吸涌器等器件,吸收和削弱线路上涌流和多次谐波。

除高压端要装有避雷器,补偿箱内应安装雷击浪涌吸涌器等防雷设施。

为防电磁干扰造成误动作,控制器应采用屏蔽设计,并增加滤波装置。

可考虑安装温度传感器,箱内温度较高时自动起动风扇散热。

2.3.5控制器计算机软件实现多重监控功能

设备所配置的多种传感器配合计算机软件共同来实现如下安全保护措施:

控制器应该采集线路数据,并判断识别过电压、过电流、断电、低电压、三相不平衡电流、电压互感器断线等多种状况,并指令安全投切;

控制器应该实时监测各次谐波,总谐波占载比的总百分比率,以控制谐波超标保护;

为避免电容器组的投切振荡,控制器应能够判别并闭锁控制输出。

2.3.6应具备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

要求控制器能储存线路各电参量和工作状态,如: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谐波百分比、2组开关投切状态(合/分)等;每日的最大/最小电压、电流、无功、有功值以及发生的时间,每日开关投切的次数等。

每组数据记录时间间隔可自由设定,记录时间应至少大于30天;数据可上传至计算机加以管理,随时查看打印。

2.3.7应具有无线网通讯接口

考虑到批量应用后的集中监控,要求设备具备无线网通讯接口,便于今后中心控制室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算机实时监控各线路各设备的电参量,以及无功和功率因数的实时变化曲线,可及时了解10kV电网运行状态。

3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设备的选型建议

3.1补偿方式

补偿容量在300kvar以下,选择单投单切或双投双切的补偿方式都可以考虑。如果平均无功量比较平稳,比如在300kvar附*稳变化,可采用300kvar单投单切方式(建议不超过350kvar);如果无功量有较大幅度变化,可选择100kvar+200kvar的双投双切方式,可分别实现100kvar、200kvar、300kvar多阶梯补偿。

补偿容量超过300kvar后,单级补偿值较大,大范围起伏变化的可能性也大,建议选择双投双切的补偿方式,分多级实时补偿。由于杆上设备有重量限制要求,以及控制技术等问题,我们选用的双投双切补偿容量不超过500kvar,据悉,也有厂家最大做到800kvar。

关于“固补+动补”方式,首先要分析线路是否存在较为稳定的无功基荷。根据我们的应用情况,几乎没有哪一条线路在一天、或一个月、或一年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无功缺额量。选小了,补偿不够,选大一些,又会造成过补。

3.2控制模式

建议选择以“无功+电压”作为为主控制模式,它既实时跟踪无功变化进行补偿,又利用电压高低作为保护门限的根据。在考察产品时,设备组成中是否采用电压互感器,是判别产品是否采用“无功+电压”为主控模式的标志。

如果要选用单独电压控制模式,建议首先要确定线路电压的升降起伏的确是因为无功变化造成的,明确无功量的大小与电压升降的关系,选配补偿容量。

3.3智能化程度

完成自动投切是控制器的最基本的功能,但如果希望掌控设备和线路的运行状况,需要随负荷变化经常调整控制参数,建议选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产品。

3.4安全保护措施

如果线路上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有轧钢厂、大型采石场等,建议多方位考虑安全保护措施(参见2.3.3和2.3.4)。

4结束语

茂名局所属10kV线路的无功缺额都比较大,变化起伏也大,有的线路负荷情况复杂。因此,我们主要采用了智能化双投双切方式,近两年应用了约40台。所有安装了无功自动补偿设备的线路功率因数超过0.95,大多数在0.97以上,线损都有降低;每一台设备都有运行的历史数据和表格曲线,有助我们分析线路的状况。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正在被广泛的使用,作为新产品,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上相关的产品种类较多,功能、可靠性等指标差别很大,本文希望对供电企业在选型时有所帮助。

配电自动化简述 (1) 2008-05-29 15:42:06 作者:公德祥,李彬,孙丽红 来源:农村电气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供电网是否能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向用户提供

电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改进供电质量,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少对用户停电的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容量,为用户和供电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字:配电 [589篇] 自动化 [292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供电网是否能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地向用户提供电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改进供电质量,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少对用户停电的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容量,为用户和供电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配电自动化的定义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事例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2配电自动化包含的内容

2.1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其主要功能有: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压等。

2.2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测量和运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以信号数字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标志,进入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领域,使变电站运行和监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显著的效益。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头操作控制和闭锁,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自动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与变电站其他自动化装置交换信息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和与调度控制中心或集控中心通信等项功能。

2.3配电管理系统

DMS是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及通信等技术和相关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它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影视、控制和管理中心。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配电网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和控制、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等。

2.4需求侧管理

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饮食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需求侧管理的几个内容涉及电力供需双方,甚至与电力管理体制有关,必须通过立法和制订相应的规则,并最终由电力市场来调节,可以看到,电力的供需双方不仅仅是一种电力买卖的关系,也是以双方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必将被重视。

3配电自动化的组成

配电自动化根据配电网规模、地理分布及电网结构,分为特大型、大中型、中小型系统,主要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远方终端、通信系统组成。

3.1主站系统

主站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其主要功能有实时功能和管理功能;实时功能: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控制功能、事件报告、人机联系、系统维护、故障处理等。管理功能:指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运行管理、设备管理(FM)、辅助设计(AM)、辅助工程管理、应用软件等。

3.2子站系统

子站是为分布主站功能、优化信息传输、清晰系统结构层次、方便通信系统组网而设备的中间层,实现所辖范围内的信息汇集、处理以及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功能。具体功能有:数据采集、控制功能、数据传输、维护功能、故障处理、通信监视等。

3.3远方终端

远方终端是用于中低压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它包括配电柱上开头监控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开闭所、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DTU等,具体功能有:数据采集、控制功能、数据传输、维护功能、当地功能等。

3.4通讯系统

通讯系统是否符合自动化要求是配电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担负着设备及用户与自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动化的联络,起着纽带作用,担负着信息的处理、命令的发送和返回,所有数据的传递,没有可靠有效的通讯,配电网无法与自动化相联系。自动化系统通讯概念有两种:一是外围通讯,主要是数据以及语言的通道。采用的方法为有线和无线二大类。有线分光纤通信、音频电缆通讯、电力载波通讯;无线通讯分微波通讯、扩频通讯以及无线电通讯。另一种通讯是指计算机上的软件通讯,由统一规约。各种计算软件以及数据库、远动装置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在实际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某一种规定的方式进行。通讯规约一般是由设备自身来设定的,同一生产单位的产品规约是一致的,当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时,通讯规约则发生不一致,数据传输很难实现。

4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4.1系统的运行监视

运行状态的监视:包括配电变压器,10kV馈线上各个开关状态、故障指示信息,配电网络结构、状态和线路运行参数的显示。

潮流的监视:包括配电变压器及馈线的负荷信息,监视馈线可能的过负荷住处,并提供给网络重构软件。电压质量的监视:对网络中电压监视点的电压进行监视,提供电压合格率的统计记录。

4.2远程操作

正常远程操作:正常线路切换操作,负荷转移操作,计划停电操作,检修停电操作等,由人工执行。紧急操作:人工隔离和恢复供电操作,过负荷时转移操作,以及紧急停电操作等,既可远程人工操作,也可自动顺序实施。

4.3故障的自动诊断、隔离和恢复系统

故障自动诊断:判别故障线路和地点;

故障隔离:隔离故障段或区域;

供电恢复:对完好的线路恢复供电。

此系统结构分三层:

•第一层,以配电终端为基础的故障检测;

•第二层,以配电子站为辐射中心的低层区域控制;

•第三层,以主站为管理中心的高层全局控制。

4.4电压/无功控制,供电质量监视及管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对配电系统的电容器组及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自动调节控制或提供计算结果指导高度员做手动调整,最终实现总体/分级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和降低线损率。

4.5负荷的控制与管理功能

负荷的控制与管理功能包括负荷的设定、超限分级报警、负荷分级切除(削峰)、移峰/填谷、负荷特性研究、负荷预测与配网规划研究等。

5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5.1提高供电质量

配电自动化减少发现和检修故障的时间,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缩小故障范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5.2降低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根据对系统元件参数的监控,将检修工作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变人工巡检为自动故障保修,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处长设备使用寿命。

5.3提高服务质量

配电自动化施力自动隔离故障,并对非故障线路恢复供电,缩短了用户停电时间,缩小了停电区域,保证用户用电质量及提高了服务质量。

5.4减少新建变电站的控制线路的投资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及设备的利用度,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投资。

6结论

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供电可靠性高、管理功能强、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同时设备具有免维护性能,费用低,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是目前国家城网改造的工作重点,应该引起各地区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08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采用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摘要:新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已颁布实施,该规范是强制性标准,配电部分采用的标准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阐述,建议其在修订时进行必要的修改。

关键词:规范 , 废止标准, 载流量

在业内倍受瞩目的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新版(以下简称《民规》)已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了,标准属性也由原来的推荐性改为强制性,标准号因此变成JGJl6?2008,它沿袭了原规范的一些优良传统,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如许多人对低压电动机的短路防护电器应与其负荷侧的控制电器和过载保护电器相配合(1类或2类配合)之问题尚不清楚时,《民规》专门提到IEC正在制定要求更高的3类配合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民规》配电部分采用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此进行阐述。 1 《民规》不应采用已废止的标准

(1)《民规》7.1.1条的条文说明中,该规范采用了国家标准《标准电压》,列出的标准号是GB156?2003。但该标准已在2007年进行修订,名字依然是《标准电压》,标准号为GB/T 156?2007,2007年4月30日发布,实施时间为2008年3月1日。

(2)《民规》第7.7.2条2款要求“遮栏和外护物在技术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电击防护》GB/T14821.1的有关规定”。而此标准号是GB/T14821.1-1993,已被2004年5月14目颁布并于2005年2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16895.21-2004所替代,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GB/T14821.1?1993已经属于废止标准了。 (3)《民规》8.7.3条的条文说明列出: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的规定。《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已修订为GB 50217-2007(2007年10月23日发布,2008年4月1日实施)。 (4)《民规》9.3.2条2款规定“传输系统控制箱(屏、台)面板上的电气元件,应按控制顺序布置,其位置、颜色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颜色和按钮的颜色》GB/T 2682的要求”,该条的条文说明特别标出标准号为GB/T2682?8l。

实际上此标准已废止,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10月14日发布的废止国家标准中,GB/T 2682-81就在其中,序号为886。据了解,现在执行的标准应该是《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指示器和操作器的编码规则》GB/T 4025-2003,等同采用IEC 60073:1996。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5)《民规》10.8.1条第9款规定:“住宅内电热水器、柜式空凋宜选用三孔15A插座”,而家用插座执行的国家标准是《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2099.1-1996(等效采用IEC 884-l:1994),该标准第6.1条规定的插座额定电流有10A、16A,并没有15A,在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 1002-1996的前言中,特别提到“将原标准(指GBl002-80)中15A插头插座改为16A插头插座,与国际标准电流等级吻合”,看来《民规》执行的是已经废止产品标准的参数了。 2《民规》采用的标准号自相矛盾

在《民规》7.5.4条第1款规定“应根据配电系统的要求,选择高可靠性的ATSE电器,其特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各和控制设备》

GB/T14048.11的有关规定”:而9.2.4条第4款之二却这样规定“电动机主回路各保护器件在短路条件下的性能、过负荷继电器与短路保护电器之间选择性配合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4048.11的规定”。同一标准号却出现在针对不同电器的部分,肯定有一个标准号写错了,经核对产品标准,GB/T14048.11适用ATSE,对于电动机主回路过负荷继电器与短路保护电器之间选择性配合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GBl4048.4-2003的规定。 3有些标准已有国家标准,《民规》却不清楚

在《民规》9.2.4条低压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第7款的条文说明写着“电线或电缆(以下简称导线)载流量的国家规范尚在制定中,因此,有关数据没有列入本规定”。可实际却非如此,我国1000V以下非铠装电线或电缆的载流量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GB/T16895.15-2002早在2002年就已颁布实施,是等同采用IEC标准载流量IEC 60364-5-523:1999《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的,况且2005年出版《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删》(第三版)第十一章电线电缆部分已列出并采用了此国家标准。而且从《民规》7.4.4条的规定,尤其是7.4.4条第3款谐波电流校正系数应用举例来看,《民规》本身似乎已经采用了载流量标准

GB/T16895.15-2002的相关内容,这么明显的情况,却不知第9章为何称载流量的国家规范尚在制定中呢? 4结束语

《民规》报批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在其报批期间有些标准正式颁布或更新,以至于《民规》未能采用某些新的标准,对于这点广大电气同行还是能够理解的。不过,《民规》明显出现采用废止标准,甚至连载流量标准都不清楚的错误是不应该的,尤其是作为一部标准都不标准就更加不合适了,标准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希望《民规》不仅在修订时将错误改正,也希望编写组在修订前能够及时m正式通知,将相关错误先行修改,以方便广大电气工作者更好地应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的选择性和设备选择 (1)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的选择性和设备选择

关键字:“自然的”选择性

[81504篇] 能量选择性 disconnector)

[1篇]

[1篇] [1篇]

[81504篇]

[81504篇] 准延时选择性

[1篇]

[81504篇] [1篇]

[81504篇] 具有隔离开关功能的负荷开关(Switch

摘要:系统保护的选择性是连续供电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实现系统保护选择性的条件,确定保护选择性的方式,正确选择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等间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然的”选择性 , 准延时选择性 , 能量选择性 ,具有隔离开关功能的负荷开关(Switch disconnector) 1 系统保护选择性的现状

保护的选择性是配电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现在如果看看工程的设计图纸,不难看到许多配电系统保护的选择性是不合格的。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以前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器以采用熔断器为主的时期,系统保护选择性的设计是比较容易的。核算两级间的熔体额定电流比是否合格就可以了。以后,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器广泛采用了断路器,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我国断路器的制造水平有限,具有选择性的断路器品种很少。要满足保护选择性要求,只有靠有短路短延时保护的断路器。在这种情况下,全系统要实现选择性保护是困难的。因此只好重点保证重要负荷的连续供电,实现部分环节的保护选择性了。从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及大众广为使用的低压配电各级间应选择性分护选择性就可以了。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了这种模式。对配电系统的保护选择性间题未作深究。也无人要求必须保证系统的选择性。因此表现在配电系统设计图纸上保护选择性不合格就是自然的事了。

现在,由于电器制造技术不断进步,断路器保护选择性技术的提高,各种选择性型技术的推出,使得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讨论这一间题。目前我们可以说,采用断路器的配电系统实现保护选择性已具备条件了。本文拟就这一间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供有关人士研究讨论。

2 现代断路器与各型保护选择性技术

现代电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断路器不断更新,保护选择性技术不断改进,推出了各种保护选择性技术。

2.1 准延时选择性(pseudo?time discrimnation,另有译为虚拟时间选择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当上下两级均为断路器级联时,大的短路电流受到了下级限流型断路器的限流。实际的短路电流和持续时间大大地减小。上级断路器脱扣器检测到的电流比没有限流型下级断路器值小得多。将此实际的短路电流在上、下两断路器的时间/电流曲线上进行比较,相当于在两断路器之间具有一等效的短的时间差。使得下级断路器快速跳闸,而上级断路器保持闭合,上下级断路器之间达到保护选择性配合。此时间差随预期短路电流增大而大大减小。它不是人为有意设置的延时时间,这个时间称为准延时(pseudo?time)。

当上、下两级均采用限流型断路器时,由于上级断路器限流对下级断路器限流的增强作用,提高了下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下级断路器的分断电流比其原所规定的分断电流要大。这种做法是符合IEC364?4?434.1条规定的。对于选择性来说,由于级联,提高了选择极限电流值,相应于增大了选择性的准延时,提高了保护选择性。

2 2逻辑选择性(亦称为ZSI区域选择性联锁)

上下级断路器之间设置逻辑联锁。当下级断路器保护区发生故障,电流大于脱扣器整定值时,给上级断路器发出逻辑等待命令,使上级脱扣器延迟脱扣,而下级断路器立即脱扣跳闸,切除故障。当上级断路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不会接收到等待命令,断路器立即跳闸,迅速切除故障。这就可保证各级间保护的选择性。

ZSI也可附加于时间选择性系统,用以减少或消除故障的时间,有利于减小故障电流热应力和电动应力造成的损害。

2 3 能量选择性(Ener??based disc discrimination)

若上、下级均采用普通断路器,当短路电流超过两断路器脱扣器的整定值时,断路器同时动作,保护无选择性。如果断路器设了能反映短路电流能量(fR尚t)的脱扣器,而且下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小于上级断路器,启动下级断路器脱扣器所需的能量也小于上级断路器。凶此在故障时两断路器都检测到短路电流,下级断路器限流非常快,上级断路器产生的能量使脱扣器动作所需的时间大于下级断路器,故下级断路器迅速先行跳闸,上级断路器保持闭合,两断路器的保护得到了配合。

施耐德公司开发的Compact Ns 100~630 A塑壳断路器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断路器采用双旋转触头,当短路电流达到某值时,由于磁斥力使触头在外壳内转动,并产生强大电弧能量,使壳内气体膨胀产生很大压力,推动活塞以极快的速度使断路器瞬动脱扣。在触头斥开大约3ms就将断路器分断:这就是能量脱扣。它有很强的限流能力,例如Compac t Ns l00A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可达150kA。这种断路器非常有利于保护选择性的配合。 2 4“自然的”选择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断路器间的保护选择性是比较复杂的。为了使用方便,施耐德公司推出了断路器“自然的”选择性概念,以便用户使用。它是在Compact Ns100~630A塑壳断路器间,将过载、时间及能量等选择性方式,通过试验规定了脱扣器间整定电 流的比值。组合构成了断路器的“自然的”选择性。粗略地说,只要上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于下级断路器2.5倍,断路器间就可获得完全选择性。即在下级断路器保护区发生故障短路的电流一直大到下级断路器的极限分断电流值的范围内。断路器都能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这就保证了完全选择性。这好像与在采用熔断器保护的配电系统内,只要上下级熔体电流的比值大于某值,就可获得选择性是相似的。所以说这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的”选择性概念。只要考虑满足电流配合比的要求,而不需再依赖人为故意的在脱扣器上另加延时时间或采取逻辑联锁等其他措施来保证选择性。

但是,在具体设计配电系统时,仍要进行一些核算选择性工作,要根据脱扣器的类型与其所在的位置核算断路器脱扣器的整定电流比。例如上下两级断路器均采用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时,当上级脱扣器为热磁式,对下级为热磁(TM) 或电子式(STR)的过载脱扣整定电流I,的比值应≥1.6;而对下级热磁式短路脱扣整定电流Im的比值应≥2,对下级电子式短路脱扣整定电流Im的比值应≥1.5。

当上级脱扣器为电子式(STR)时;对下级为热磁式或电子式的短路脱扣整定电流Im的比值应≥1.5;而对下级热磁式的过载脱扣整定电流Ir的比值应≥2.5,对下级电子式的过载脱扣整定电流Ir的比值应≥1.6。

如果上下级断路器为其他类型的断路器,其相互配合则为其他比值。 从以上叙述,“自然的”选择性是很简便,对配电系统设计配置方案是很有用的。但在具体设计时,核算选择性的工作也是烦琐的。最实用的方法是制造厂按照试验结果,提供断路器保护选择性配合表,设计时按表查用就可以了。例如施耐德公司提供的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应用技术资料就是实例。 2.5 选择型断路器(selective type circuit-breaker)性能不断完善 IEC947-2(GB14048.2)中选择断路器的定义是:“在短路情况下,明确用作负载侧另一短路保护电器的选择性保护的断路器,有人为的延时”。它是实现系统选择性保护的主要手段。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选择型断路器较之老产品已有不少改进,例如,短时耐受电流提高;短路延时保护精度提高;断路器瞬动保护可便利地根据需要投入或解除;超过耐受电流阈值自保护脱扣动作等。这些都是有利于选择保护的完善。 确定选择型断路器上下两级的延时级差是很重要的。它与断路器性能有关,可要求制造厂提供。如果具有产品有关的技术数据,可按下式求得。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式中:

td(两级间时间差)≥tc+tr+2△t; tc??断路器的分断时间,s;

tr??断路器恢复到静止状态的时间,s; △ t??定时限的延时容差,s。 3 系统选择性保护的实施要点

3.1 精心设计配电系统,合理分配负荷

设计时适当分配负荷,使上下级负荷的比值加大,满足选择性所需的保护器额定电流比的要求。而且比值越大,越容易满足选择性要求。无论是采用熔断器或者是断路器保护,都需要上下级保护器额定电流比大于某一比值,才能达到选择性保护配合要求。因此在进行配电系统设计时,不要听其自然随意分配,而要有意地调整分配负荷,以便给选择性保护提供便利,尽量采用“自然的”选择性保护来满足要求。否则要采取其他选择性保护方式才能满足选择性保护要求,既麻烦费事又不经济。

3.2 关于完全选择性与部分选择性的确定

完全选择性的定义是,在上下级断路器间,下级断路器保护范围内,产生从大于过载整定值电流一直到三相短路电流(不超过断路器的极限分断电流)的故障,都由下级断路器切除,而上级断路器保持闭合,达到了保护选择性的配合。这就称为完全选择性。

部分选择性的定义是,如果上述的完全选择性得不到满足,而在某一较低的故障电流值(选择性极限值)以下,上下级间能达到选择性配合,则称这种选择性为部分选择性。

如果按3.1节所述配电系统配置的断路器,上下级间能获得完全选择性,这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能获得完全选择性,只能得到部分选择性的配合。这时我们选择与调整配电线路路径、结构和截面,并计算短路故障电流,若是小于选择性极限电流值(为保护选择性所允许的最大故障电流值),则全系统也是具有选择性的。若短路电流大于选择性极限电流值,则上级断路器将无选择性跳闸。这时若其所供电负荷不允许断电,则应重新配置,以保证其选择性;但若对其所供电负荷影响不大,这种无选择断电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则表明部分选择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行的。

3.3 断路器保护的选择性方式的一般要求

断路器保护选择性的方式与配电网特性、供电负荷容量及断路器配置等因素有关。较大的配电系统,一般可按三级配电来说明。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电源端:无论向工厂厂房或民用建筑供电,一般都设置总(主)配电盘。其特点是额定电流大,要求断路器分断能力高。因为是控制总电源,任何分支配出回路发生故障,不应无选择性地切断总电源,必然保证选择性。一般选用具有短路短延时保护的选择性断路器。当有特殊要求,或与中压侧保护连锁,也可采用逻辑选择性方式。常采用框架式的空气断路器(ACB)。符合功能要求的大电流塑壳断路器(MCCB)也可采用。

末端配电:因处于末梢,短路电流一般较小。最末端直接接用电设备的断路器,无需选择性。保护可瞬时脱扣切断保障。与最末端上级配电断路器间的配合,宜采用具有限流特性的准延时选择性方式配合。末端多采用小型短路器(MCB)基本上属限流性。

中间级配电:从总配电盘至末端配电之间,均为中间级配电。中间级配电可多于1级,但以少为佳。其配电断路器以采用塑壳断路器为主,各种选择性方式均可应用,其中以准延时选择性、能量选择性和短路短延时选择性方式使用最多。 下面列出法国Jean-pierre提出的断路器各种选择性方式组合使用表,(本文将其中准延时选择性方式的使用延伸到末端配电)。以供参改。 断路器各种选择性方式组合使用表:

配电类型 电流选择性 时间+逻辑选择性 电源端 中间级配电 末端配电 空白部分参照下表

限流型 选择性 限流型 时间选择性 准延时能量选断路器型式 选择性 择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一般说来,全系统都采用短路短延时选择性方式,或是全系统都采用“自然的”选择性方式,都是少见的。而混合采用相互组合的方式是最多的,而且也是合理的。对于“自然的”选择性方式,只要条件具备,就可尽量采用。它往往是在局部的部分系统采用,特别是在末端配电和中间级配电中采用最多。 3 4采用短路短延时选择型断路器需注意的间题

采用短路短延时是断路器保护达到选择性配合最常用的方式,有以下间题值得注意:

3 4 1在满足选择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选择性的延迟时间。断路器延时分断,需要断路器在延迟时间内承受大的短路电流,会使制造费用增加。而且断路器所保护的线路和电气装置,因要承受热应力和电动应力而增加电缆截面和设备机械强度,也会增加费用。此外,缩短短路短延时时间,对于减少系统电压的波动,保证系统平稳运行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因此,慎重确定短路短延时保护的时间,特别要避免无根据地随意增加延迟时间,这是要我们予以重视的。延迟时间的确定可参见2.5节。

3.4.2合理地确定配电系统配电级数

在采用选择型断路器的配电系统中,减少配电级数是减少上级配电延时时间的有效办法。应当综合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配电级数。 3.4.3尽可能采用“自然的”选择性方式

一般来说,全系统都采用短路短延时选择性方式,或是全系统都采用“自然的”选择性方式,都是少见的。而混合采用相互组合的方式是最多的,而且也是合理的。对于“自然的”选择性方式,只要条件具备,就可尽量采用,它往往是在局部的部分系统采用,特别是在末端配电和中间级配电中采用最多。 3.4.4 关于断路器三段保护的采用

当采用过载、短路短延时及瞬动三段保护的断路器时,常因上下两级的短路电流差值甚小,下级发生短路故障,上下级断路器会同时动作,得不到选择性配合。冈此只好将上级瞬动保护解除,只靠短路短延时保护。但若线路较长,短路时瞬动保护能得到配合,这时其保护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也应尽可能将瞬动保护投入使用。使其保护区内的短路故障能尽快切除,有利于避免线路和电气装置受到过量损坏。

3. 5合理采用负荷开关 3.5.1关于负荷开关的名称

负荷开关(IEC的原文是Switch?disconnector),以前的厂家产品样本称此为“隔离开关”。将Switch?disconnector 译作隔离开关,按文字对应看来似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乎也属正确。我国的国家标准也是译为隔离开关。但是,从其实质含义来看,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按我国通常所说的隔离开关,是用作无载通断电路,隔离电源用的。不能用作分断负荷电流。而Switch?disconnector都是用作分断负荷电流的。这可从IEC947?1所给出的下面的定义得到证实。

Switch(mechanical)??开关(机械式)的定义:在正常的电路条件下(包括规定的过载工作条件),能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并在规定的非止常电流条件下(例如短路),在规定时间内,能承载电流的一种机械式通断电器。

[笔者注:从这个定义可知,这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负荷开关”。] disconnector的定义:在断开位置上,能符合规定的隔离功能要求的一种开关电器。

[笔者注:这实际上就是隔离开关,用以无载时接通和分断电路。但在国家标准译作隔离器。]

Switch?disconnector的定义:在断开位置上,能满足对隔离开关(隔离器)所规定的隔离要求的一种开关。

[笔者注:按此定义来看,它应当是一种“开关”(Switch,请见上面已引用的Switch(mechanical)开关(机械式)的定义]。但已是在断开位置上能满足隔离功能的一种“开关”(即负荷开关)。所以应将它译作具有隔离功能的负荷开关或者译为能隔离的负荷开关,也可简称为隔离型负荷开关或隔离、负荷开关。现在也有的厂家译为负荷隔离开关。在欧洲也有将Switch?disconnector称为Load break Switch,可见也是称作负荷开关。

下面从IEC947?3中电器定义及符号一览表,摘引出有关开关的符号、名称及功能,并译出汉语名称,相互对照可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符号 名称 断路器(circuit-breaker) 负荷开关功能 接通和分断电流(包括短路电流) 接通和分断正常条件(Switch(mechianical)下的电流 ) 隔离开关(Disconnector) 通断电路和隔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具有隔离功能的断路器(circuit-breaker suitable for isolation) 通断电流(包括短路电流)和隔离 具有隔离功能的负荷开关 (Switchi-disconnector) 通断正常工作电流和隔离 将下表中符号拷贝至上表中。

比较表中的名称、功能、符号及汉语译名,可见汉语译名所表述的概念是准确与清楚的。与我国通常对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术语的含义是相符的。若将Disconnector译作隔离器,将Switch?disconnector译作隔离开关,则与我国通常的含义是相悖的。而且名称之间含义混淆,而有岐义。但在GB/T14048.1标准中是采用的这样名称,因此建议今后在标准更新时,进行适当修改为宜。 3.5.2 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采用负荷开关。

放射式系统配电盘的进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而不要采用断路器。这里的负荷开关系指由断路器派生而成的负荷开关。简单地说它就是一台不带过流保护脱扣器的断路器。对于具有隔离功能的断路器就派生构成具有隔离功能的负荷开关(Switch?disconnector)。它可接通和分断工作电流和过载电流,它可隔离电源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和试验工作。因此它可实现配电盘进线开关所有功能的要求。都避免了因采用断路器而带来的保护重复,整定麻烦的弊端。对于减少系统保护级数,实现保护选择性的配合是非常有利的,也可减少一些费用。

负荷开关不具有过流保护,因此对配电盘母线及对负荷开关本身的过流保护则由上一级配电盘馈出线过流保护一并承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母线联络开关采用负荷开关,具有显著的简化系统保护的优点。施耐德公司的MT框架式HF型负荷开关,合闸时具有短路瞬动保护脱扣功能,防止合闸时短路。当负荷开关一旦合闸,将短路瞬动保护解除,就与普通开关一样了。母联开关不再需保护,而靠系统负荷具有的其他现有保护就足够了。

由于这种类型的负荷开关是由断路器派生而成。它可具有远方操作、分励脱扣、接地保护及自保护等功能,可根据需要选用。 3.5.3 其他类型负荷开关的采用

除前面所述断路器式负荷开关外,尚有其他类型的负荷开关也可采用。例如,通断额定电流的刀开关;熔断器式刀开关(不含熔体,因不需设保护)等。但这些是指用于放射式配电系统,配电盘进线开关的保护可由上级配电盘馈出线保护兼顾,避免了重复设置。

但对于干线式配电系统,都不应与之相同,而应采用断路器,或带有熔断体保护的熔断式刀开关(熔断器式负荷开关),或熔断器式隔离型负荷开关。因为在这里需要具有过流保护的。

此外,还有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熔断器组、熔断器式隔离开关,也可根据配电系统与负荷特性的具体情况采用。当然其达到的性能是有差别的。 4实现保护选择的条件与困难

4 1目前具备了全系统实现保护选择性的条件

就满足配电系统保护选择性的技术与设备条件来说,目前已经具备。例如施耐德、ABB等公司生产了能达到保护选择性配合的各型断路器产品。而且还提供了断路器间保护选择性配合表。尤以施耐德公司提供的“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应用技术资料”较为完整,使用起来较为方便。根据配电系统具体情况,恰当地选用断路器,实现全系统保护选择性的配合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4.2目前存在的困难

只靠几家公司的产品.是不能满足当前国内配电系统全部需要的。因为在我国国内,除选择型断路器外,大多数厂家都未提供断路器保护选择性的配合数据,所以要使全国所有配电系统都满足保护选择性配合要求是困难的。但是考虑到各个厂家生产的断路器产品类型相同,保护选择性配合数据是要靠进行试验得到的,只要各个厂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进行工作,才会取得成果的。 4.3 有关管理部门、生产厂家与工程设计人员共同努力

为促进制造厂积极进行断路器保护选择性配合试验及提供技术数据,其有关管理部门是负有重要责任的,应当组织进行这项工作。工程设计人员以前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对实现系统保护选择性重视不够,要求也不严。也未要求制造厂提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供有关资料,所以没有促进这一工作的推动力量。事实上现在有的公司是具有断路器保护选择性配合资料的,但由于产品用户并未向公司要求提供这类资料,所以他们在产品样本中就未予提供。这说明工程没计人员重视与否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如果配电工程没计人员,对满足系统保护选择性严格要求。没有断路器保护选择性配合数据的产品就不予选用。若如此,必将会有重大促进作用。 因此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系统保护选择性的完全实现是不会太大的。 5低压系统配电断路器保护选择性配置示例图

(1)本图意在显示不选有短路短延时的选择型断路器(包括主配电盘的断路器在内),而采用“自然的”选择性方式。本图不是推荐的实用示例,为了显示选择性配合关系,图中把断路及脱扣器型号均予标出。

(2)本图是应用施耐德公司所提供的“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应用技术资料”而配置的。断路器型号也是按资料中规定的数据选用的。

(3)系统是按获得完全选择性配置的。但为了也作出部分选择性的示例,在图中配置了x1~x5个断路器保护的部分选择性,并注明了部分选择性范围。 (4)母联开关采用了合闸时具有短路瞬动保护,合闸后解除保护功能的负荷开关。在电动机旁装设了负荷开关,以备紧急通断和维修时隔离之用(随具体情况装没)。 6结束语

配电系统的保护选择性是提高连续供电的重要保证。目前实现系统保护选择性配合的条件已有所具备。只要共同努力,所有配电系统保护选择性实现配合,也是可以期待的。而转变观念、取得共识是努力行动的首要环节。本文旨在提出有关间题,引起有关人士关注,进行研究讨论。促使这一技术工作积极取得进展,使配电系统得以完善。 参考资料

[1]Discriminatioon With LV Power Circait breakers. Jean?Pierre NEREAU Cahier Technigue 2001.

[2]Compact NS塑壳断路器 Meriin Gerin 梅兰日兰80~1250A应用技术资料.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THC1系列交流接触器

摘要:针对目前大量使用的交流接触器的现状,从产品小型化、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增强环境适应性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交流接触器。介绍了THC1系列交流接触器的技术参数和主要特点。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 技术参数, 特点

随着新的电器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对接触器的性能、结构做了很多的研究与设计,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产品小型化、材料采用可回收的热塑性材料等。但是目前这些电器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订货周期长,而且价格较为昂贵,且维修更换较为困难,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电器用户的使用需求。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产品发展趋势,开发设计了THC1系列交流接触器。 1 主要技术参数

THC1系列交流接触器是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上述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而开发的新型交流接触器。产品符合GB14048.4、GB14048.5和IEC 60947-4-1、IEC 60947-5-1标准。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

约定自由额定工作 可控制三相操作 电寿命 电流Ie 鼠笼电动机空气机械寿接触器 频率 AC-3 配用的熔断器AC-3 最大功率发热命(万型号 AC-3 (万型号规格 (A) Pe(kW) 电流次) 次/h 次) Ith(A) 380V 660V 380V 660V THC1-09 20 THC1-12 20 THC1-18 25 THC1-25 32 THC1-32 40 THC1-40 50 THC1-50 50 THC1-63 63 THC1-80 95 THC1-95 95 2 结构特点

文档大全

9 12 25 32 40 50 63 80 95 6.6 4 5.5 9 15 1200 8.9 5.5 7.5 18 21 39 42 49 49 11 100 800 80 RT16-00/16 RT16-00/20 RT16-00/25 RT16-00/32 600 RT16-00/50 RT16-00/63 RT16-00/63 18 10.6 7.5 15 18.5 22 30 37 45 33 37 45 45 34 18.5 30 300 60 500 RT16-00/80 RT16-00/100 RT16-00/125 实用标准

(1) 接触器主要由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基座、磁系统(包括铁芯、线圈)组成。其中THC1-09~32全部采用热塑件,可回收,充分体现了环保的设计理念。 (2) 产品体积小巧,造型时尚美观,且防护等级提高,能适应恶劣环境场所使用。

(3) 接触器的接触系统为直动式、双断点布置;THC1-09~32基座与底座采用塑料卡扣拼装而成,取代了以前的螺钉固定;同时其辅助触头的接线移到了产品顶部。

(4) 接触器额外在其顶部增设了一个防误盖;主要为防止非操作人员误按触头支持造成事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

(5) 接触器飞弧距离小,用于成套设备可减小占用空间,是电控设备中优良的配套元件。

(6) 接触器除使用螺钉安装外,THC1-09~32还可采用35mm标准导轨安装;THC1-40~95则可采用35mm或75mm标准导轨安装

(7) 内置1NO+1NC辅助触点,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其内置的1NC辅助触点为镜像触点,和主触点之间有安全刚性连接,可以准确无误地发送信号。 3 创新点

(1) THC1-09~32和40~95在设计之初运用仿真分析软件ANSYS对其电磁系统进行了优化仿真,在保证吸反力优化配合的同时,力求采用统一的电磁系统,从而简化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响应六西格玛的精益设计。 (2) THC1-09~32产品的塑料卡扣拼装设计

利用新颖的塑料卡扣拼装技术,大大简化了产品的装配连接;相对以前的螺钉等连接工艺,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以前单一的塑料基座重新设计后,可将原有限的空间分割出电源回路室、辅助回路室以及控制回路室,每个部分都由阻燃塑料隔开,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保证了寿命期间的可靠绝缘及安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2

螺钉固定方式(现有技术) 塑料卡扣拼装设计(创新设计)

图3 THC1-09~32设计

图4 电源回路室、辅助回路室以及控制回路室分层布置 (3) 创新设计的端子罩盖

面对用户多种多样的接线形式需求,如螺钉接线、弹簧接线等,以往单一的基座形式已很难满足用户这种多元化接线需求,同时其基座的变换也很不经济;利用本产品设计新颖的端子罩盖的不同变换组合,可完全满足用户这种接线多元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化使用需求;并且其装配极为简单。只需将与相应接线端子对应的端子罩盖在如图4所示的基座上即可。

图5 端子罩盖 4 材料运用

(1) THC1-09~32产品的触头支持采用增强阻燃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制造;相对以前的热固性材料而言,不仅大大提高产品的接通可靠性,更能方便日后回收管理,同时其加工注塑的时间缩短更可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

(2) 辅助触头采用优质的银镍10材料制成,表面进行滚花工艺处理,导电性能优越,具有较强的抗电弧侵蚀能力和接通可靠性。

(3) 线圈骨架采用国外高性能PBT材料制造,相对以前的PA66而言具有低吸水率、尺寸稳定性佳及较高的电气性能的优点,保证了产品寿命期间的可靠性。 目前,该产品已形成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专利。 参考文献

[1] 方鸿发. 触头与灭弧系统的设计计算. 低压电器及其测试技术.西安交通大学,1981

[2] 周茂祥. 灭弧室设计. 低压电器设计手册,1992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 GB14048.4-200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800-857-7780

浅谈配网低压无功补偿

1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无论是工业负荷还是民用负荷,大多数均为感性。所有电感负载均需要补偿大量的无功功率,提供这些无功功率有两条途径:一是输电系统提供;二是补偿电容器提供。假如由输电系统提供,则设计输电系统时,既要考虑有功功率,也要考虑无功功率。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将造成输电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增加,降低系统的经济效益。而由补偿电容器就地提供无功功率,就可以避免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从而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

2无功补偿方式

理论上而言,无功补偿最好的方式是在哪里需要的无功,就在哪里补偿,整个系统将没有无功电流的流动。但在实际电网当中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无论是变压器、输电线路还是各种负载,均会需要无功。所以实际电网当中就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而言有如下几种补偿方式:

① 变电所集中补偿;

②配电线路分散补偿;

③负荷侧集中补偿;

④用户负荷的就地补偿。

对于低压配网无功补偿,通常采用负荷侧集中补偿方式,即在低压系统利用自动功率因数调整装置,随着负荷的变化,自动地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的部分或全部容量。

2.1补偿容量的确定

考虑到动力类负荷,估计配变的功率因数在0.75左右,设计在满负荷状态下功率因数提高到0.90。假设配变容量为S,补偿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分别为P1、Q1、和φ1,补偿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角分别为P2、Q2和φ2,Qb为需补偿的容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由此可得出应补偿的容量为:

Qb=Q1-Q2

=S×sinφ1-S×sinφ2 =S×

=0.225S

补偿百分比为:η%=Qb/S×100%=22.5%

根据电网的运行经验可以得出,补偿容量一般为变压器额定容量的20%~30%。

2.2补偿方式的选择

补偿方式分为三相共补、分相补偿和混合补偿,一般而言当需要补偿的容量超过60kvar时,采用混合补偿是比较合适的,即可照顾到三相之间的不平衡,与分相补偿的效果完全相同,又可以降低成本。

2.3补偿级数的选择

补偿级数越多,补偿的精度越高,但随着补偿级数的增加,装置的成本会大幅度提高,而且箱壳的体积也会增大。综合考虑补偿精度、成本、箱体体积等因素,我们建议采用11级非常容量补偿,前9级为等容量以满足基本补偿,后2级为小容量以提高补偿精度。以1台180kvar的补偿装置为例:

①前9级为每级18kvar,9×18=162kvar;

②后2级为每级9kvar;9×2=18kvar,合计180kvar。

2.4投切控制方式的选择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装置的体积,简化结构,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即将电容器按一定容量比进行分组,通过控制器的软件对这些电容器组进行排列组合投切。

2.5控制目标的选择

通常的控制目标为:功率因数、无功功率、无功电流、电压。根据具体情况,以挖掘配变的容量为主要目的,所以电压不应该成为控制目标。以功率因数为检测量,缺点是轻载时轻易产生投切振荡,重载时补偿不充分;以无功功率为检测量,则检测量和控制目标量相同,检测精度低。所以应采用无功电流为检测量,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

3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对于箱式变在设计时应考虑无功装置及其安装位置,而对于公共杆变,可选用柜式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地面式安装,装置的底部加升高座,以便于进线。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探讨 (1)

[摘要]针对数字化变电站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网络结构组成、及相关问题。指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是未来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变电站 , 数字化 ,发展 , 技术 1、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IEC 61850通信协议技术基础上分层构建的,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各类数据从源头实现数字化,真正实现信息集成、网络通信、数据共享。在电流、电压的采集环节中利用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如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实现了电气量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应用,并为实现常规变电站装置冗余向信息冗余转变,为实现信息集成化应用打下了基础。打破常规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故障录波、测量与计量等几乎都是功能单一、相互独立的装置的模式,改变了硬件重复配置、信息不共享、投资成本大的局面。数字化变电站使得原来分散的二次系统装置,具备了进行信息集成和功能合理优化、整合的基础。

系统结构更加紧凑,数字化电气量监测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集成在智能开关设备系统中,按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理念进行功能优化组合和设备布置。

系统建模实现标准化,IEC61850确立了电力系统的建模标准,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定义了统一的、标准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实现智能设备的互操作,实现变电站信息共享。对一、二次设备进行统一建模,资源采用全局统一命名规则,变电站内及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无缝通信,从而简化了系统维护、配置和工程实施。

设备实现广泛在线监测,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可以有效地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各种智能电子装置IED的故障和动作信息及信号回路状态。数字化变电站中将几乎不存在未被监视的功能单元,在设备状态特征量的采集上没有盲区。设备检修策略可以从常规变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变成“状态检修”,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组成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IEC 61850通信协议技术上分层构建的,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下面分别对三个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2.1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包括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等。光电/电子式互感器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输出低压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直接用于微机保护和电子式计量设备,适应电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需要,由于其动态范围比较大,能同时适用于测量和保护两种功能的应用。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测量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 智能化断路器由微机、电力电子元件组成执行单元,代替常规机械结构的辅助开关和辅助继电器,实现按电压波形控制跳、合闸角度,精确控制跳、合闸时间,减少暂态过电压幅值。检测电网中断路器开断前一瞬间的各种工作状态信息,自动选择和调节操动机构以及灭弧室状态相适应的合理工作条件,以改变现有断路器的单一分闸特性。在轻载时以较低的分闸速度开断,而在系统故障时又能以较高的分闸速度进行开断。这样就可获得开断时电气和机构性能上的最佳开断效果。断路器设备的信息由设备内微机直接处理,并独立执行就地功能,而不依赖于变电站级的控制系统。 2.2 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测量控制装置、防误闭锁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监测装置,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器设计制造,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它们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并且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2.3 IEC61850标准

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工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它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的国际标准,它不仅规范保护测控装置的模型和通信接口,而且还定义了数字式TA、TV、智能式开关等一次设备的模型和通信接口。它将变电站通信体系分为3层: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在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映射到制造报文规范(MMS)、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以太网。在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的网络采用单点向多点的单向传输以太网。变电站内的智能电子设备(IED,测控单元和继电保护)均采用统一的协议,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标准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它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品的互操作性和协议转换问题。采用该标准还可使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具有自描述、自诊断和即插即用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系统的集成,降低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费用。在我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采用该标准系列将大大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节省检修维护的人力物力、实现完全的互操作性。 3、数字化变电站的网络结构

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定义,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为三层网络结构。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通信媒介为网络线或光纤。 3.1 过程层

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三类: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电力运行的实时电气量检测,主要包括电流和电压幅值、相位以及谐波分量的检测,与常规方式相比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被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传统模拟量被直接数字量采集所取代。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在线监测与统计,变电站需要进行状态参数检测的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容器、电抗器以及直流电源系统。在线检测的内容主要有温度、压力、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数据。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包括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控制,电容、电抗器投切控制,断路器、隔离开关分合控制,直流电源充放电控制。 3.2 间隔层

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和本间隔操作闭锁、操作同期及其它控制功能;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 3.3 站控层

站控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给间隔层、过程层执行;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具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 4、数字化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光电/电子式互感器的生产厂家数量有限,产品可选型号相对较少,部分高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变比较大,使得TA的输出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给变电站的计量、保护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满足现场运行需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由于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方式,导致互感器的角差、比差现场试验难以进行,甚至极性试验也无法开展,只能等到设备投运带电后,才能检验接线的准确性。另外,光电/电子式互感器的局部放电试验、伏安特性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也与常规设备有很大的区别,这都需要设备厂家和运行主管单位专门制定。

数字化变电站保护校验相对复杂,在变电站运行的条件下对部分间隔保护校验的难度很大,目前的常规继电保护校验装置无法提供数字化保护所需的电流量和电压量,因为电流量和电压量必须经过合并器才能进入保护装置,而要完成试验必须自带合并器提供模拟试验中的电流量和电压量,要完成母差保护这类需要大量电流电压量的保护校验便显得尤为困难。

IEC61850通信协议本身并未对变电站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做任何规定,同时协议本身的开放性和标准性给变电站的网络安全带来重大隐患。要做到二次系统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确定性,符合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是自动化厂家仍需考虑和完善的技术环节。虽然目前已投运的变电站采取了防火墙、分层分区隔离等手段进行防护,但防护的效果仍有待时间的考验。 5、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

未来的电力系统是智能化、网络化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作为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是相当关键的。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为今后实现智能化电力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RCS9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南瑞继保有限公司资料,2000.6 [2] Douglas E Comer.Computer Network and Internets.Prentice Hall, 1997

[3] Andrew S 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1996

[4] 张惠刚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12 12--60

[5] 许建安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03 10--16 [6] 丁书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77-120 施卫华1 徐俊1 王旭1

(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自动化与电力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3)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作者简介:施卫华(1975.10--)男、汉族、云南晋宁人,副教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供配电技术及电力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从特点趋势探讨真空开关与柜的设计思路

从特点趋势探讨真空开关与柜的设计思路

关键字:真空开关、真空断路器、双层开关柜、操作传动机构 [2篇]

摘要:本文根据真空开关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实际探讨了开发超特高压真空开关与中压双层柜型设计和真空开关弹跳/分合不同期/合闸功偏大对机构结构设计的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真空开关、真空断路器、双层开关柜、操作传动机构。

1、目前国际真空开关的发展趋势

真空开关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和接触器。真空开关有优越的绝缘灭弧性能/寿命长/免维护/体积小,受到用户的喜爱,其发展劲头也是势不可挡。真空开关2004年已占我国中压开关市场的99%,世界市场也超过65%,2000年汉诺威世界工业博览会参展的中压开关产品均为清一色的真空断路器。国外大公司都已完成了从SF6到真空开关的产品转型。随着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签定,SF6气体绝缘开关将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1]

气体密封绝缘的致命弱点是要全天候的动态密封,用户要检漏补气维护麻烦,制造材料工艺要求又高,环保限制又来雪上加霜,看来气体绝缘也和油绝缘一样快走到尽头。机电行家都知道,最难做的产品是开关,特别是户外动态密封开关!气体绝缘开关虽然制造成本低,但维护成本高于真空开关。

伴随着145kV/40kA单断口和800kV/40kA串联14断口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诞生成熟和不断完善廉价,可以预言:真空开关以其优越的性能不仅能占领高压领域,还将进军超高压和特高压开关的行列,大有将来一统天下的趋势!应当把重点转移到真空开关上来。

真空开关/柜结构的发展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高压串联真空断口的出现已经指引了进军超/特高压的途径,解决了耐压和传动的问题,即断口串联和操作传动并联。看来就剩联合集中投资的意题了。

中压真空开关采用了固体封闭绝缘,1998年又诞生了4工位真空灭弧室,使体积更加小型化,带来开关柜的小型化,可以降低产品制造/材料/存放/搬运/安装/电室建筑的空间/面积和成本,也给柜型设计带来广阔的空间。

目前12kV真空开关柜倾向于中置柜型,其空间仍有富余。在更加小型化的将来,发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双层回路组合柜型是一大优势,可以减少售价和一半空间。固体封闭绝缘给柜内短路故障的减少带来了福音,也给柜型的空间组合,是否保留泄压通道提供了方便。当然双层柜要想设计的好,能兼顾各种方案和进出线也是不容易的。现有的双层柜从方案系统结构灵活方便适用来讲并非很理想,体积也偏大。开关柜最难和最精彩的就是全套方案组合型的系统设计。真空开关与柜应该在小型化方面做更多的文章。

2、真空开关的一些特点

真空开关对设计影响最大的特点就是免维护/体积小/开距小,有截流过压/弹跳/重燃/分合不同期/合闸功偏大造成合闸速度低[2]等。弹跳和合闸功偏大问题最多,应该都是结构设计的问题。例如:南方某日资厂成批的真空开关出现弹跳超限影响交货,ZN28类型结构的开关容易发生弹跳,国外ABB/西门子/东芝/三菱等公司的真空开关都有弹跳。

合闸功偏大造成合闸速度低的问题,主要是由真空灭弧室自闭力和分闸防重燃的油缓冲弹簧力与所配操作机构的复位力引起。真空开关的特点不象油/气开关在分闸位置能放松分闸弹簧,而是要由分闸弹簧来克服灭弧室自闭力和油缓冲弹簧力与操作机构的复位力,才能将动触头拉到分闸位置。这就提高了分闸弹簧的起点拉力,水涨船高,分闸弹簧在合闸位置的拉力也提高了。即增加了合闸功,也降低了合闸速度,最终导致操作机构大型化[2]。例如:南方某厂引进日本真空断路器国产化后,分合速度均不能同时达到要求的上限值,成剪刀差。ZN28类型的开关都要加大操作机构功率。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分闸弹簧设计的好能接近上限值,都难做到游刃有余。

3、真空开关与柜的设计思路探讨

要发挥真空开关的长处,解决短处,有以下设计思路:

应当争取先机加快投入高压和超/特高压真空开关的研制开发。

中压真空开关的小型化有利于发展双层柜,模块化。可有单母线型/单母线分段型/双母线型等结构以适应不同用户,方便双电源母线双回路布置切换接线,变原来双排柜布置为单排柜上下层布置。也使中压自动转换开关单元能够实现(或用单层单车双断路器式,也可以单车双断口串联连锁操作式)。双层柜的门可以做成下翻斜拉托板式,门内有导轨,用来承放拉出的手车,可以省去专用支承车。还可以借用关门的杠杆力作用推进手车。手车结构体积的改良有决于灭弧室的袖珍化。还要解决封闭绝缘的散热问题。要想设计的实用完美是要花一番功夫的,这是一块未尽可塑的天地,极任设计师尽情发挥游龙飞天。

分合不同期超限的问题,除了调整不当以外,主轴过长也有影响,小型化后会迎刃而解。

弹跳超限的问题,主要有操作机构过冲引起和开关死区设计不合理。笔者曾经在ZN28开关和操作机构上做过改进,弹跳消失为零。

针对真空开关合闸功偏大的问题,笔者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可以采用传动省力机构,类似晶体三极管放大器,暂叫它“机械三极管放大机构”。必要时可用二级“三极管放大机构”,能大幅度减小操作功!对真空开关的机械特性和特点来讲是最合适不过了。目前国外开关还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未见采用,在开关的很多地方只要条件合适都可以应用。SF6气体开关采用的是自能式省力机构,但只限于中小容量的开关。

我国真空开关/柜的发展和其他产品一样,离不开国人用户以民族大义的支持,否则国企资金难以积累投入开发,民族工业何以立林。

以上浅见为引玉之砖,供大家参考借鉴指正。

参考文献

[1]《高压开关行业通讯》[J]2006-3期

[2]谈真空开关与操动机构的配合问题.王强.《电气开关》[J]2003-4期

作者简介:王强(1956-)男机电高级工程师

从事中压开关设备开发和工厂供电教学研究

无功功率补偿技术及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介绍了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分析了一些常用无功补偿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特别指出,在我国,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TSC装置仍然需要大力推广。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功功率补偿,谐波抑制,动态静止无功补偿器

1引言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负载和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设备的功率损耗,稳定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系统输电稳定性和输电能力,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

2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现状

目前,国内电网采用的电容补偿技术主要是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技术。就地补偿技术主要适用于负荷稳定,不可逆且容量较大的异步电动机补偿(如风机、水泵等),其它各种场合仍主要采用集中补偿技术。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补偿装置。

2.1同步调相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早期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主要为同步调相机,多为高压侧集中补偿。同步调相机目前在现场仍有少量使用。

2.2静止补偿装置

静止补偿器的基本作用是连续而迅速地控制无功功率,即以快速的响应,通过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来控制它所连接的输电系统的节点电压。

静止补偿器由于其价格较低、维护简单、工作可靠,在国内仍是主流补偿装置。静止补偿器(SVC)先后出现过不少类型,目前来看,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有直流助磁饱和电抗器型、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型和自饱和电抗器型3种。上述第二种又可分为:固定连接电容器加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fixedcapacitor&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FC-TCR);可控硅开关操作的电容器加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thyristorswitchedcapacitor&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TSC-TCR)。

实际上,由断路器(电磁型交流接触器)操作的电容器和电抗器在电网中正在大量使用,可以说这种补偿技术是静态的,因为它不能及时响应无功功率的波动。这种装置以电磁型交流接触器为投切开关,由于受电容器承受涌流能力、放电时间及电容器分级以及接触器操作频率、使用寿命等因素制约,因而无法避免以下不足:

(1)补偿是有级的、定时的,因而补偿精度差,跟随性不强,不能适应负荷变化快的场合;受交流接触器操作频率及寿命的限制,静态补偿装置一般均设有投切延时功能,其延时时间一般为30s。对一般稳定负荷,即负荷变化周期大于30s的负荷,这类补偿装置是有效的,但对一些变化较快的负荷,如电梯、起重、电焊等,这类补偿装置就无法进行跟踪补偿。

(2)不能做到无涌流投入电容器,对于接触器加电抗器方案,增加损耗较大,对于容性接触器方案,事故率较大,对金属化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目前,低压电力电容器以金属化自愈式电容器为主,这种电容器的引线喷金属端面对涌流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涌流的大小及次数是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3)运行噪声较大。

(4)由于控制部分的负载是接触器的线圈,在投切过程中,造成火花干扰,影响补偿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TSC补偿装置正在引起关注。事实上,如果能够进行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则能够克服以上不足。将微处理器用于TSC,可以完成复杂的检测和控制任务,从而使动态补偿无功功率成为可能。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TSC补偿装置的核心部件是控制器,由它完成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测量及分析,进而控制无触点开关的投切,同时还可完成过压、欠压、功率因数等参数的存贮和显示。因此,与断路器操作的电容器装置相比,尽管单台无触点开关的造价比交流接触器高,但该装置仍然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无涌流,允许频繁操作;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②跟踪响应时间快,动态跟踪时间0.02~2s(可调);

③采用编码循环式投切电容器,可均匀使用电容器,从而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④具有各种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缺相保护及谐波分量超限保护等。

2.3静止无功发生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vargenerator,SVG)又称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是采用GTO构成的自换相变流器,通过电压电源逆变技术提供超前和滞后的无功,进行无功补偿。与SVC相比,其调节速度更快且不需要大容量的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谐波含量小,同容量占地面积小,在系统欠压条件下无功调节能力强。

SVG的等效电路中,变压器与补偿器可看作逆变器电路。从电力系统一侧来观察,我们可以把逆变器电路看成是一个产生基波和谐波电压的交流电压源,控制补偿器基波电压大小与相位来改变基波无功电流的大小与相位。当逆变器基波电压比交流电源电压高时,逆变器就会产生一个超前(容性)无功电流。反之,当逆变器基波电压比交流电源电压低时,则会产生一个滞后(感性)无功电流,因此能与系统进行有功、无功之间的交换。若控制方法得当,SVG在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还可以对谐波电流进行补偿。在稳态情况下,SVG的直流侧和交流侧之间没有有功功率交换,无功功率在三相之间流动,因此直流只需要较小容量的电容即可。此外,SVG装置用铜和铁较少,且有优良的补偿特性,因此是新一代无功补偿装置的代表,有很大的发展前途。我国首台20MvarSVG于1999年3月并入河南电网试运行。

3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电力有源滤波器

电力有源滤波器(activepowerfilter,APF)的基本原理。电力有源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目前实用的装置90%以上为电压型。从与补偿对象的连接方式来看,电力有源滤波器可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并联型中有单独使用、LC滤波器混合使用及注入电路方式,目前并联型占实用装置的大多数。

目前电力有源滤波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流中有高次谐波,单台容量低,成本较高等。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向大容量、高频化方向发展,这类既能补偿谐波又能补偿无功的装置必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2综合潮流控制器

综合潮流控制器(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UPFC)将一个由晶闸管换流器产生的交流电压串入并叠加在输电线相电压上,使其幅值和相角皆可连续变化,从而实现线路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准确调节,并可提高输送能力以及阻尼系统振荡。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研制出一种简化的UPFC称为串联潮流控制器(serialpowerflowcontroller,SPFC),其基本结构和SVG类似,区别是其输出变压器串联接入输电线。SPFC造价明显低于UPFC,功能可与之相比且优于SVG。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实验,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UPFC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功能。

4结束语

由于性价比较高,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还是静止补偿器(SVC)。其中,能够进行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的基于智能控制策略的TSC仍然需要大力推广。实际上,国内外对SVC的研究仍在继续,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控制策略上,试图借助于人工智能提高SVC的性能。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来的功率器件容量将逐步提高,应用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抑制,以及应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必将成为今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奥地利GeorgeJ.Wakileh

《PowerSystemsHarmonicsFundamentalsAnalysisandFilterDesign》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罗安•电网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技术及装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3:姜齐荣,赵东元,陈建业•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原理、控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4:逐鹿协力•滤波补偿产品手册,新乡今日出版社2008年

北京地区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刍议

配网资产一般是由供电部门管理的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开闭站、配电室、电缆线路、架空线路等供电设施以及相关的建筑物和沟道、管井等电缆通道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所构成。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住宅小区内由配电室至各住宅楼的低压电缆及相关设施。配网资产不是消费性资产,而是生产经营性资产,是一种生产手段。

一、 现行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现行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背景是计划经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电力供应紧张、投资短缺,遂有“集资办电”的号召,是为用电客户投资于配网资产制度之滥觞。到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用电客户作为配网资产投资主体逐渐制度化、合法化(详见原国家计委“计资-1984-536号”、“计投资-1992-2569号”,原水利电力部“-84-水电电生字第40号”等文件)。如此形成现行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北京地区配网资产质量较差,多为架空线路及柱上变压器所构成,供电可靠性也较低,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是相适应的。当时,每年北京地区配网资产的投资规模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配网资产质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在《北京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指导下,形成了负荷密集区建开闭站(即公共电源点),小区配电室及高压自管户采用电缆网套接供电的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和抗突发事故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北京地区配网资产的投资规模也逐年扩大,达到目前的每年十亿元以上,且增长幅度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些投资仍然是来源于用电客户。但此时非彼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已由计划经济改革为市场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健全,尤其是所有权制度得到特别强调。所以,由用电客户作为配网资产投资主体这样的生产关系,再也不能适应配网资产建设的发展需要了!

二、 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的现状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投资-1992-2569号”文件和华北电管局“华北电供用-1993-10号”文件的精神,客户报装用电按“自建本级电压等级外部供电工程”标准交纳贴费的,需投资建设受电电压等级的外部供电工程。通常把高压自管户配电室主进柜以上电源側的供电工程和住宅小区配电室低压出线以上电源側的供电工程称为外部供电工程。虽然这两个文件已于2002年1月1日废止,由用电客户投资建设受电电压等级外部供电工程已失去了政策依据,但这一作法一直沿用至今,即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仍未改变。

北京地区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中,有两条投资渠道。一是用电客户因报装用电投资于自身的外部供电工程,这是配网资产赖以形成的投资渠道,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最主要的投资渠道;二是供电部门为维持配电网络安全、合理、稳定运行,以扩建、更新、改造为目的,对配网资产进行的投资,这是配网资产生产能力得以维持和提高的投资渠道,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应急”的特征。单就用电客户投资形成的配网资产而言,根据有关统计,从1995年的3亿余元,到2002年的9亿余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7%,资产总额已超过50亿元。1999年至2002年4年间,开闭站数量翻了一番,小区配电室数量增长了约50%。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对于用电客户投资配网资产,北京地区目前的作法是,客户报装后,依据供电方案,必须将外部供电工程委托给供电部门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设计、审图、施工承包招标、设备材料招标、组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客户根据进度要求承担设计、施工等所需的全部投资且对投资有审核权,但资金必须交给供电部门,由供电部门负责工程资金的使用管理(设计费除外),工程建成发电后,委托供电部门相关的运行单位运行维护并承担维护费用。由客户作为投资主体和承担维护费用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如此形成的配网资产理应由客户依法享有产权,供电部门只是在实施供电工程的过程中,受客户委托代理了部分项目法人的权利。所谓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经营权、使用权。

三、问题和矛盾

在配网建设中,北京地区多采用变电站直配电缆套接和建设10kV开闭站作为公共电源点配出电缆套接的供电方式。因此,目前的这种投资体制,必然带来许多难以化解的矛盾,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造成配网资产混乱的产权关系,给供电部门日后依法经营留下隐患。

1、用电客户对自己投资建成的供电设施依法享有产权。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投资主体中的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私营企业,其产权意识相对较强。当某客户由于报装增容需由原有供电设施引出电源时,原有供电设施的产权所有者不同意引出电源,或同意引出电源但要求得到较多的投资补偿,而引入电源的客户又感到难以负担。于是,用电客户之间就将开展一场经济利益对立的关于投资补偿的艰难谈判,这种经济利益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很难调解,也是作为企业的供电部门无法左右的。例如:2000年,恒润房地产公司按原供电方案,应由吉利大厦分界室引出电源。工程完工后,吉利大厦提出无理要求,欲得到上千万元的投资补偿,我局多次从中协调未果,迫不得已于发电前修改方案。供电方案的严肃性尽失。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用电客户之间分摊投资的做法,一般是由外部供电工程较晚建设的客户,向与其相关联的外部供电工程较早建成的客户进行投资补偿。

2、客户投资使配网资产的产权关系极不明晰且日趋混乱,就整个配网而言,其产权的所有者包括了所有类型的经济成分。由于电缆套接的供电方式,大多数客户在自己用电的同时,又为下一个客户提供电源,即他人使用了自己的资产。因此,必然要求得到投资补偿。其结果是原本完全属于自己的资产,由于得到投资补偿,已有部分属于他人。如果又有第三方要使用,同样要对已出资的两方进行投资补偿,资产份额进一步分散和混乱。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即住宅小区的供电工程投资,各房地产开发商已将其纳入建房成本,且随房屋销售连本带利收回。那么,住宅小区的供电设施,理论上应属全体购房业主所有。

3、北京地区的配网资产有数十亿元之巨,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用电客户投资建成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理应带来收益,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这一原理能得到法律的支持,从而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之一。那么,供电部门利用他人的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收益,岂不是暗藏危机?很多用电客户都有足够的证据,就配网资产的产权向供电部门主张权利。如:皇家大饭店曾就我局在其电缆上破口接入其他用电客户一事,一纸诉状将我局告上法庭,最后以我局补偿其投资为条件,达成庭外和解。这一案例足以发人深省。此类个案虽属极端情况,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成熟,全社会法制观念的觉醒和强化,类似情况将呈逐渐增多的态势,进而影响我局的社会形象。

其二,丧失了配网规划建设的主动权,规划方案的实施受制于人。

1、由较多用电客户受益的10kV公共供电设施(如:开闭站、电缆沟道、电缆网的切改、供电电源点的调整等等)是由受益的用电客户按各自的用电容量分摊投资。这种公共供电设施理应优先建设。但各受益的用电客户建设进度不同,这种时间上的差距,给公共供电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建设进度慢的客户一般不会提前投资于公共供电设施,所以应优先建设的公共供电设施,往往因资金问题建不起来,成为制约报装客户用电的“瓶颈”问题。建设进度较快的客户出于无奈只好申请过渡用电,就社会效益而言,无疑造成了重复投资的恶果。

2、电缆网套接供电最理想的是由电源点往下依序建设,但同样是由于各用电客户建设进度不同,使得依序建设几乎无法做到。若下一级用电客户建设进度较快,却又无力承担其上一级用电客户的外部供电工程投资,也只好申请过渡用电。

3、用电客户实施过渡用电后,其永久供电方案便不再急于实施,给更多的用电客户实施其供电方案,带来了无法解决的困难,导致了我局配网规划中许多项目落空的局面。如:阳光、五里沟、四平园、兴化等开闭站,规划已近10年,仍未建成。

4、配网资产建成投运后,财产所有权虽属投资的用电客户,但其运行、维护等日常管理,却由供电部门负责,即经营权、使用权属我公司。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是一种习惯作法,缺少法定性。尤其是经营权,没有法定证据证明由我公司享有。由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我公司无法将这部分资产纳入本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所以,面对不断增长变化的用电负荷,配网资产更新改造的投资从开始就没有稳定的来源,限制了有计划地改造以及扩建配网资产的能力,对配网资产的改造和扩建,一直是采取“应急”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配网薄弱的局面。如:2002年夏季负荷高峰期间,城八区有35座开闭站因负荷过重,不满足N-1的要求,停用245开关的自投装置,占开闭站总数的15.6%。

四、一个原则和一条规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

公平,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普遍适用的一个原则。

供电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公益事业,应力求使本供电区域内的用电客户,为实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现用电所进行的投资大体平均。2002年1月1日以前,用电客户报装增容按实增容量缴纳贴费,即平均负担上一级电压的电网建设投资,体现了这种公平性原则。那么在配网建设中,由用电客户自行投资本级电压外部供电工程,却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别而显得很不公平。例如:我们对1998年和1999年完成的业扩工程进行投资统计时发现,高基方案单位容量投资最高的达5158元/kVA,最低的仅有75元/kVA,低基方案单位容量投资最高的达4133元/kVA,最低的仅有423元/kVA。用电客户在“电”上的投资差距如此之大,总使人感到不够合理,没有解决好公平负担的问题。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所共有的一条经济规律,不论社会性质如何,概莫能外。本文论及的问题和矛盾说明,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现行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已经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羁绊作用,且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法律关系格格不入,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变革这种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产权问题作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的的基础,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已经为北京地区现行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亮起了“红灯”。

我公司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公司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目前,北京地区相当一部分配网资产的产权归属,已成为一个说不清的问题,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管理不科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这充分反映了目前投资体制存在的弊端,不但直接导致了配网资产产权的混乱状况,还妨碍了配电网络的规划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市场的开拓发展。

因此,由用电客户投资于供电部门的生产手段,不能不说是现行制度下的一个“怪胎”。

五、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引发的诸多问题,供电部门和制定政策的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筹划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在思路上,以尊重法律和经济规律为前提,除考虑现行投资体制的变革方案外,还应考虑如何妥善处理现有配网资产的产权关系。我想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摸清资产规模。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应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对产权不属于我公司的配网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尽可能摸清这部分资产的规模(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及其产权归属。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理清产权关系。根据资产评估的结果,按产权所有者的经济成分和客户用电性质分类,在资产权属上区分国有资产、非国有资产以及无主资产,在用电性质上区分居民住宅小区用户和其他用户,依据有关政策法规,研究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

3、争取政策支持。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及其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有两个特殊原因,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导致的“谁用电,谁投资”的投资政策;二是国家对电价的管制使供电企业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就离不开政府和特殊政策的支持。这里所说的特殊政策,要由有关主管部门来制定,并得到政府的批准。一方面,是处理现有配网资产的政策。如:国有企业所有的配网资产和住宅小区的供电设施无偿移交供电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要充分了解国家关于产权、财务、税收等现行制度的有关要求。另一方面,是能够变革现行投资体制的政策。如:效仿上海、天津等地的作法。

4、改革投资体制。北京地区的配网资产建设投资体制仍在运行,本文论及的问题和矛盾还在不断扩大和积淀,改革这种投资体制已成为不能不引起关注的急迫问题。同样作为大城市的上海和天津,在配网资产建设投资政策上,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的作法,值得借鉴。即住宅小区按建筑面积和规定的标准交纳供电配套费用,由供电企业统筹安排配电网的建设。这样可以使供电部门作为投资主体合法拥有产权,积极主动地规划和建设配电网络,同时解决了用电客户之间的产权纠纷、公平负担等一系列问题。

总而言之,目前的投资体制,在配网资产中造成的比较混乱的产权关系,在短时间内还难以理清。但发展是硬道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是客观经济规律,符合这两条,我们就应该尽力而为。重要的是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并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直到有一天,供电部门能够作为投资主体,理直气壮地根据需要和可能规划和建设自己的配电网络。

房地产开发水电配套管理

一、前期准备

立项同时,供电问题要作前期规划。作为建设单位的电气专业人员,应作好以下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估算供电负荷:按50W/m2建筑面积指标估算。见《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

再根据所需供电负荷量,估算供电方案:建筑面积40万m2需要由供电局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的区域变电站用2根3×300mm2高压电缆供电到建设方开发区的开闭站,再由开闭站分别向小区各配电室供电。(2根3×150mm2电缆)

建筑面积4万m2时)要设小区变配电室一座,其上一级10KV高压电源由

40万m2

面积较小时)

最后委托与供电局有关系的设计所,咨询单位作供电方案的可行性报告。(这是立项时及以后报装时的必要文件资料)

在项目立项阶段,要与供电部门营业科、计划科联系,就工程项目的供电可靠性,用电容量,供电方式和供电条件等达成意向性协议,方可定址,确立项目。 关于开闭站,小区配电室及供电电缆建设费用的资料表1

高压电缆工程:用阻燃型高压电缆ZRYJV22-15KV 3×300mm2 电缆单价:28万~36万/1KM 工程造价:有拆迁:80万/KM 无拆迁:50万/KM

10KV架空线投资约为电缆工程投资的1/8。

路灯工程投资:30~40万/KM(小区外围马路,10米杆) 小区内路灯:3M杆约1万元/1基

小区内低压电缆工程:FYJV22-0.6/1KV-4×240mm2电缆60万/KM,(含土建电缆沟、管、安装费)

?关于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等级

A.多层住宅《北京建筑规范》规定指六层及以下电力负荷等级:照明负荷为三级,消防设备为二级或一级负荷供电。

B.高层住宅: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的规定:

19层及以上的普通住宅为一类防火等级建筑,其消防设施按一级负荷供电,10~18层的普通住宅为二类防火等级建筑,其消防设施按二级负荷,双回路要求供电,照明负荷按三级负荷供电,其它设施均按二级负荷供电。 ?关于民用建筑的动力负荷:

公用设施的动力负荷内容繁多,仅就主要项目有: (一)电梯:

高层住宅建筑中,电梯是关键的垂直运送设备,高层建筑的电梯用电负荷一般变化较大,与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所谓一梯几户)、建筑物的层数、电梯吨位(一般0.8t,1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客梯。电机为13KW)有关。 消防电梯属一级负荷。

(二)给排水的用电负荷:

给水电负荷:每人每日供水量约150L~300L,居民吨水电耗约0.1度,每人用电负荷约0.26W。消防给水用电负荷为一级。 排水负荷主要是小区污水处理站用电负荷。 (三)冬季取暖负荷:

变化量较大,与设计取暖方式有关,取暖负荷一般为0.8W/m2建筑面积。

二、业扩报装

小区建设或增加用电容量,根据《供电营业规则》都需向区供电营业部门办理用电申请。(容量在600KVA以下,向当地区供电分局营业部门办理,600KVA及以上向北京市供电局营业厅办理。)用电申请的一般程序如下:

关于申请用电报装:

到供电部门营业厅办理,携带并填写好下列文件、资料: 1.客户用电申请报告。

2.建设工程的计委批准文件。(附式样)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式样)

4.经规划部门批准的1/500平面图。1/2000的地形图各一张。 5.用电设备登记表(附式样)

需填写:户名、用电地址、通讯处、联系人、电话号码、用电日期。 照明登记表,填小区照明用电、住宅规模(建筑面积)、用电容量(按50W/m2计。动力负荷登记表,填写楼内全部动力设备(电梯、各类水泵等) 注1

权归用户,供

电部门管理到户。“高基”为用户投资,设备产权归用户,用户高压(10KV)自管,一向是不批的,除非用户用电负荷是非居民小区负荷。 注2

所先办理“新建住宅小区路灯设施的用电报装”(附式样)办理路灯用电报装时,需提供以下文件资料: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市计委批准立项文件及规划局批复文件各2份。 2.小区1/500规划平面图2张,1/2000地形图1张。 3.小区路灯用电申请书2份。

4.小区路灯维护协议3份。(按住宅建筑面积一次性收取小区路灯维护费6元/m2,发放供电方案时,用电营业厅先预收5%的路灯维护费,其余部分由路灯管理处在小区路灯送电前收取。) 注3

?照明负荷是按每栋楼的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电负荷50W计算。 ?每一栋楼分若干单位,设供电π接柜到配电柜,每一π接柜的配电容量为200KW,供4000m2建筑面积,(50W/m2×4000m2=200KW)

?每座配电室容量最大为2×1000KVA=2000KVA,可供4000m2(4万m2)建筑面积。(50W/m2×40000m2=2000KW)

因此,在作小区配电室供电方案时,一定要将楼群面积搭配好,其建筑面积总和与小区配电室变压器容量匹配。若变压器容量大于楼群电负荷总和,则大出部分,报装时,将按每KVA加收增容费240元计算。 关于申请安装计量表:

1.小区各楼内光柜上公用电表、力柜上电表:

从业扩处工程科领取“电光登记用电设备表”和“电力用电设备登记表”(附式样)按要求填写完毕加盖单位公章后,经工程科审核到供电局计量所,办理相关手续:缴费(带CT三相电表,每套750元,不带CT三相电表每套200元),领取已校验好的电表,交安装单位(或厂家)安装,请计量所源人到现场检查并登记所装表计,打铅封,允许投入使用。

2.客户户表:

建筑电气安装时,各层户表箱表前开关由制造厂家安装(要求C45N/2P),表后开关及电表由供电部门安装。申请手续如下:

?由业扩处工程科签发“装表送电联络票”(见式样)

?持票到所在地区供电局营业站办理手续:与营业站签订“电费结算方式协议”(见式样)到所在地银行办理“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付款授权书”(见式样) ?持营业厅签字的“联络票”到所在地供电局营业厅办理户表装表手续,经审批后,委托供电局所属安装公司安装,签订“供电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交电表设备费及安装费:

磁卡表及表后开关每户420元(磁卡表340元,表后空开80元),经区局计量单位派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人验收后,可投入使用。(户表不装,不予送电。)

三、设计联络、协调:

1.关于供、配电部分与建筑设计院的联络、协调:

供电设计是由供电局系统的电力设计单位负责,从小区配电室到居民楼的π接柜。 建筑设计院负责从居民楼π接柜进线予埋钢管、π接室土建、和π接柜出线与光、力配电柜相连,到各户配电 ?对π接柜室要求:

一般在居民楼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除外)辟出单独小室为π接柜室(光、力π接柜可位于同一室,左光,右力。),室内要求防火、防水,地面高出10cm,防火门向外开,加挂锁(锁由供电管理部门统一配),室内不得有水、暖、煤气管,窗户要用不大于8×8mm孔铁丝网封闭,以防小动物、昆虫飞入,室内辅绝缘橡胶垫,重复接地扁钢引入到地面上,门上喷写“π接室重地,闲人免入”字样。

π接室预埋电缆进线钢管,每一π接柜进线预埋3×φ300镀锌钢管,伸出室外散水一米,一般在2.00米处。因居民楼北侧多为自来水管、雨、污水、煤气管进线,故电力进线(电讯、有线电视同)尽可能在南侧进线,π接室放在南侧为宜。 电力、电讯、有线电视进线,水平位置应错开一定距离,以免进线人孔位置交错。

?对配电柜的设计要求

按北京供电局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的高层建筑配电柜(光柜、力柜)总开关为□-400M/300型,额定容量为400A,故决定一台光柜所供居民楼建筑面积为4000m2

50W×4000=200KW,合400A)这是在配电设计时要重点协调的问题,

否则,供电部门审核不予通过。

配电柜的设计选型,要求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北京供电局联合设计的高层建筑配电柜。(光柜BGL-2A型,力柜BGM-2A型)但经实践,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次线部分:要将进线接在计量互感器前端,

二次图部分:消防控制线,分励脱扣控制用KA2接点不妥,

以上两部分,作者有专门论述,见附文:《关于高层住宅楼配电柜设计问题目的探讨》。

?对户表箱设计的要求:

户表箱设计,电度表及表后开关由供电局计量安装时统一提供,表前开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由建筑电气设计选型,一般为C45N/2P,订货时,留出电表及表后开关位置,盘内接线作好,按20(40)A配电线,左火右零,不应有误,制造时要求安装底板距仪表箱外盖内部距离应不小于110mm。(要考虑底板背后安装导线所占位置) ?对各层箱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一般用竖井配电,配电箱表箱等多为竖井内明装,但多层建筑时为暗装,要协调好两个问题:

(1)配电箱予留孔尺寸问题:按华北标通用图集92DQ3图3-10,予留孔尺寸上、下不宜大于10cm,左、右不宜大于5cm,否则影响结构施工。

(2)配电箱厚度问题:按承重墙、非承重墙考虑箱体厚度不宜大于墙厚,选择盘内开关型号要考虑安装尺寸。

?消防箱的安装设计:最好嵌入式安装,但不管暗装、明装,其电线管配线安装应采用暗配管。

?电讯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应在委托建筑设计同时,委托电信局、有线电视局专业设计部门作电讯、有线电视的专业设计,并与建筑设计院的电气设计相配合,由建筑电气设计完成楼内配线设计。

2.关于室外部分、小市政工程的协调:

?电力、电讯、有线电视设计应按建筑设计院总图综合管线图初步布置方案,作出专业室外管线布置图返回给建筑设计院总图。

?总图再根据专业设计管线布置图,修改、落实综合管线布置图。

管线时,应以这些尺寸为依据。

四、施工管理、协调 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建设方首先要审核施工单位所报“施工组织设计”,电气专业重点审核两项内容:

其一: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消防管理措施:审查施工方用电安全,现场配电系统是否为TN-C-S制,配电设施是否合理安全,用电设备(特别是高层塔吊)及运行人员资质是否合格。

其二: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施工用电容量的申请: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施工单位为用电方便,往往申请用电容量时,将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有用电设备全部按额定容量累加,(不考虑同时系数,不考虑负荷需用系数……)这样所报容量较实际需要容量要大一倍以上,若据此向供电局申请报装施工用电容量,浪费国家资源,增加施工成本。我们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实测了一批数据,证明施工用电容量对施工面积在1万m2以上的工地,每1万m2施工用电容量按100KVA计算是合理的。附:《关于施工用电问题的探讨》 2.设计技术交底:

首次设计技术交底,建设方负责组织,设计方作详细技术交底,施工方要作详细纪要。

以后不拘形式,根据需要,施工方可与设计方联络,多次进行。 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施工过程的进度,质量管理,有监理方负责,但作为建设方,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重点要管理和监督以下几项内容: ?隐蔽工程的检查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特别隐蔽工程,更要检查,防范于“隐蔽”之前,对电气专业的隐蔽工程主要指:

接地网络工程:建筑群往往是利用楼群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利用结构柱主钢筋作接地网引出线,在出地面以前,要实测接地网接地电阻,如不符合设计要求立即采取在地基周边加埋接地极的措施,直到合格。

设备安装予留孔洞,予埋管线应是重点检查内容,按设计图纸要求予留位置要正确无误外,还应检查施工队所用管材、线材是否合格。 ?设备订货的质量把关:

设备订货,除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条件外,要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联合考察供货厂家,考虑厂家的资质、实力、业绩、产品质量应是供电局入围的厂家,配套元件应是长城牌合格产品。还应考察厂家的信誉、售后服务等。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记录:

“设计变更通知单”由设计方提出,经工程监理、施工单位认可签字,建设方最后签字,“工程洽商记录”由施工单位提出,经监理方、设计单位签字认可,建设方最后签字。这两种签字文件与设计图纸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施工决算的依据之一,故要慎重。

?设备安装、调试:

对进场设备、主材(电力电缆、电线等)要进行抽查,严把产品质量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审查施工单位的预检纪录,自检、互检记录,及最后的安装质量评定(含分项、分部质评)

4.与质监站的主动联系:

质监站是行业质量管理的权威机构,要尊重他们的意见,施工过程中请他们来现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竣工时更需他们亲临现场,检查签字认可。 对电气专业,质监站有几项重点监查内容,一定要特别关注: ?隐蔽工程的测量记录(绝缘电阻值、接地体布置图) ?管线敷设,设备安装予留孔预检纪录。 ?设备安装的接地问题、例如:

照明配电箱体接地处,应用专用接地螺孔,(不得用螺栓代替),一般应在配电箱一侧焊接一凸形铁块并套扣,表层打磨光拧上螺丝,作接地专用,光、力配电柜的接地、接零汇流排,凡接于总线的连接螺丝应比分支连接螺丝大一号:电线管、桥架的外壳接地,不要在其表层焊接螺丝作接地连接用,而应在表层焊接一块接地扁钢,扁钢的另一端钻好孔,再用螺丝连接接地线。

?电气安装所用电线管、桥架等一律不得使用黑铁管,而应用镀锌钢管,镀锌铁皮桥架。

5.与监理方的协调工作:

按“监理规范”,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合同关系”,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建设工程质量、造价、进度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与工程合同有关的联系活动应通过监理单位进行。

但鉴于当前监理工作的水平,有很多事情又不是监理单位所能作到的,故需要在掌握总的原则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协调好关系,要作到“监理方与建设方一条心”。不要把监理方推到施工方一边,来共同应付建设方。一般要作到:

参加监理例会,认真听取在例会上施工单位的汇报、监理单位的意见,会后协调处理。开好例会,关键是会前要了解现场的情况、存在什么问题,与监理先交换意见,请监理在例会上提出来,既调动了监理的积极性,维护了监理的权威,又解决了实际问题,作到监理为我所用。 6.竣工、验收:

小区公用设备的竣工、验收:

供水、消防设备,除按要求请专业监督部门验收外,作为电气专业要求作到: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安装说明书)、电气控制原理图齐全,安装自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检记录、调试记录齐全。系统调试后满负荷运行72小时正常。 小区专用电梯设备竣工验收:

由安装单位请北京市质量监督站测试、验收,电梯安装验收应具备的资料和文件如下:

(一)电梯制造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1.装箱单; 2.产品出厂合格证; 3.机房井道布置图;

4.使用维护说明书(应含电梯润滑汇总图表和电梯功能表); 5.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线路示意图及符号说明; 6.电气敷线图; 7.部件安装图; 8.安装说明书;

9.安全部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其中限速器与渐进式安全钳还须有调试证书副本。 (二)安装企业应提供的资料和文件

1.安装自检记录;2.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3.由电梯使用单位提出的经制造企业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如发生时)。

经验收合格并发给安全运行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然后与电梯安装单位签订《电梯安装工程竣工验收(保修)保证书》(附式样)安装单位负责保修2年。

小区各住户电气设备验收:

先请消防部门派专业人员对小区所有电气设备(主要是各类配电箱的开关、接触器等)进行满负荷运行测试,检测安装质量,各接触点温升是否正常。然后满负荷运行48小时。施工单位将全部安装资料整理、交相关部门。(附:北京市质监总站关于印发《北京市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7.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协调:

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工程部,在竣工验收阶段,请尽可能早日介入,这样有利熟悉情况有利简化交接手续,有利物业管理。

作为建设方,应尽可能将有关资料、图纸提交给物业管理公司,尽可能将现场的安装情况向物业公司工程部专业人员作详细介绍。尽可能将建设方相关的施工单位、供货单位、保修单位及其联络电话移交给物业公司工程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作为电气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整个工程建设者中要从大局出发,围绕主体,明确专业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类问题,为工程建设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家庭背景音乐的几种实现方法

1. 广播系统——采用定压功放

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都是采用定压功放的方式实现的。定压功放输出电压70-110V,我们可以看到,定压功放连接的喇叭都有一个变压器,将信号从70-110V电压降低为喇叭的工作电压,定压功放是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音频信号而设计的,学校、工厂等地方的广播就是定压功放。

由于定压功放是为公共场所而设计的,不需要立体声,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定压功放都不是立体声的。

由于定压功放是为公共场所而设计的,有专门的控制台,由专人控制,不需要太多的就地控制,除了调节音量之外,没有其他的就地控制功能。

在定压功放的基础上,如果要实现对音源的控制功能,包括选择碟机歌曲、选FM电台、选MP3歌曲、直接开启和关闭音源设备等功能,需要将一些控制系统集成进来。所需的设备包括红外学习器,遥控器,IR-RF转换设备等,系统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如果要做到随时随地控制,就得带着遥控器到处跑,否则,必须在各个房间安装遥控设备,而遥控器的成本很高。一套房子里,不会放太多的遥控器。

2. 普通功放

普通功放对喇叭的电阻是有明确要求的,或者为4欧姆或者为8欧姆等,如果一个功放连接多个喇叭,电阻变低,电流变大,功放会烧掉。接入多个喇叭之后,会降低音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如果有多个音乐点,一般情况下,普通功放不能用于背景音乐。

3. 采用弱电布线箱

近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家居多媒体布线箱应用日益广泛。配置音频模块之后,布线箱有一(多)个音频输入端和多个音频输出端。有人通过布线箱的音频接口来实现背景音乐。具体做法如下:

将DVD的音频输出端连接到布线箱的音频输入端,然后将音频输出端连接到各房间的内置一个功放的音频开关,音频开关的功放直接连接吸顶喇叭。这也能够实现立体声背景音乐。

由于DVD输出的音频信号没有放大就经过长距离(一般超过20米)传输到功放(信号不经过放大直接传输是音响设计的一个忌讳),信号放大之后经过短距离(几米)传输到喇叭。没有放大的信号功率很小,220V的强电就是一个干扰源,经过长距离传输之后会叠加干扰信号,然后再经过功放放大,会产生较强的白噪声。

因此,采用布线箱实现的家庭背景音乐音质不会很好。

如果要实现方便的就地控制音源功能,和广播式背景音乐方法相同,成本偏高。

4. backaudio泊声专业家庭背景音乐

backaudio是专业的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充分考虑了家庭应用需求,即

立体声;

人性化的就地控制音源功能,就像开关电灯一样方便;

backaudio中央智能主机包括高保真立体声功放阵列,DVD/FM/MP3的音频信号输入到中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央智能主机之后,经过功放放大,传输到各房间喇叭,克服了采用布线箱实现背景音乐的缺点。

此外,中央智能主机将音源控制功能集成进来,通过安装在墙面的控制面板就能够实现灵活的音源控制功能。

和以上三种实现背景音乐的方式相比,backaudio专业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具备如下特点

立体声; 音质好; 控制方式灵活方便。

智能建筑中局域网的组网与实现

摘 要

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输是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的关键。文章提出了利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建立局域网络,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满足智能建筑信息传输要求的方法,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局域网 快速以太网 服务器

网络的依赖

是否准确及时。本文提出了利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建立局域网络,可以快速而准确的满足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的要求。 1 智能建筑局域网的 建设

1.1 智能建筑中局域网的特点

智能建筑中信息传输速度快和准确性高是智能建筑智能化的最重要的指标,局域网的设计主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智能建筑中局域网不仅要完成对网络系统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监测、控制和协调等任务

换等。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建立局域网络,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1.2 智能建筑局域网选型

局域网产品有以太网(Ethernet)、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及异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传输模式(ATM)。以太网是80年代初推出的局部网络产品。传统的以太网为总线

络中的节点数扰性能也不错。以太网常作为智能建筑局部网络的首选网型。该局域网应能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要根据局域网特点,实现智能建筑局域网内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各个客户机上的用户作为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之用的平台;

环境;

(3)要将其设计为一个可扩充的开放系统。系统通过光纤模块接口和专线与外界远程网络互联,能够方便地访问其他网上的资源,互相通讯和交换信息。 1.3 智能建筑局域网软、硬件环境

时。网络设备及组成如下:

一台D-Link 10M/100M Fast EthernetSwitch和四台D-Link 10M Fast Ethernet Switch交点通过网卡用双绞线连到交换集线器上。

网络服务器2台,1台联想万全W2200B服务器作为独立服务器,256M内

12MDDR内存,80G硬盘,两块Realtek RTL8139(A)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r100M网卡。作为局域网的主域控制器和进入Internet的Internet代理服务器。

6L激光打印机和

EPSON

(2)智能建筑局域网软件环境:为了适应现在的发展,网络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客户机采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 智能建筑局域网基本功能的实现

2.1 智能建筑局域网独立服务器功能 因Windows 2000

ernet服务支持的Windows 2000 rnet和Intranet功能的网络操作系统。尤其在内部网络采用了兼容机作为独立服务器,在独立服务器上采用了Windows 2000 Server内置的Internet服务器软件InternetInformation Server(

建了大量服务器可用资源供客户机局域网内访问使用。 2.2 智能建筑局域网主域控制器功能

考虑到设备的吞吐率、稳定性以及故障率等方面因素,智能建筑局域网主域控制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采用联想原装服务器。主域控制器主要功能使局域网内部管理和进行Internet的代理。

智能建筑局域网管理服务主要管理局域网的内部,包括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和一般性能管理。智能建筑局域网配置管理的任务是识别网上设备和用户,收集必要的数据,为通信系统的初始化提供数据,并提供连续可靠的连接。目的在于随时了解网络系统的拓朴结构、所交换的信息,包括连接前静态设定的和连接后动态更新的信息。

智能建筑局域网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特征的管理和管理信息的安全。安全特征的管

一个域下,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域用户的帐号及密码,访问控制的目的是控制用户对网站上都装有杀毒软件,以便及时清理病毒。

智能建筑局域网的故障管理负责对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隔离和更正。包括告警报告管理、事件报告管理、日志控制功能、测试管理功能及诊断测试。 智能建筑

故障发出告警。

智能建筑局域网中需应用Internet代理服务器。因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都

服务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代理服务器拥有两个IP地址(一个为合法IP、另一个为

t或Syagte。运行代过共享一个合法IP地址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另一方面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对内速的广域网连接远程的主机而直接从本地代理服务器的缓存中读取。其缓存功能很强,支持层次型缓存和分布式阵列缓存,可以为用户节省可观的网络通信费用。它的路由功能还提供了自动的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3 智能建筑局域网客户端功能

客户端可采用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Profes利用Windows 2000

的www浏览、FTP协议下的文件传输以及E-mail操作。由于采用10M/100M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用户根据自己所获的权限,可以快速地访问和交换网路内部的资料等。 3 结束语

利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建立局域网络,可以充分满足智能建筑对信息传输的要求。实践证明,该局域网有效、实用、而且高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各种塑料管材管件所使用的标准

铝塑复合压力管 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 GB/T 18997.1-2003

铝塑复合压力管 铝管对接焊式铝塑管 GB/T 18997.2-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GB/T 18998.1-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 GB/T 18998.2-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3部分: 管件 GB/T 18998.3-200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 GB/T 18991-2003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GB/T 18992.1-2003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 GB/T 18992.2-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道系统 第1部分: 总则 GB/T 18993.1-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2部分: 管材 GB/T 18993.2-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3部分: 管件 GB/T 18993.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替代GB/T9647-88) GB/T 9647-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替代GB/T 6111-1985) GB/T 611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

(代替GB/T 8804.1-1988, GB/T 8804.2-1988) 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2部分: 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 (代替

GB/T 8804.1-1988,GB/T 8804.2-1988) GB/T 8804.2-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3部分: 聚烯烃管材

(代替GB/T 8804.1-1988,GB/T 8804.2-1988) GB/T 8804.3-2003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 CJ/184-2003

冷热水用聚丙稀管道系统 第一部分、总则 GB/T18742.1-2002 冷热水用聚丙稀管道系统 第二部分、管材 GB/T18742.2-2002 冷热水用聚丙稀管道系统 第三部分、管件 GB/T18742.3-2002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CJ/T 114—2000 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 GB/T13663-2000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6800-97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T10002.1-96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GB/T15558.1-95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 GB/T15558.2-95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液体输送用塑料管材液压瞬间爆破和耐压试验方法 GB/T15560-95 聚乙烯压力管材与管件连接的耐拔试验 GB/T15820-95 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 QB/T1916-93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 QB/T1929-93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真实冲击力法 GB/T14152-93 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 通则 GB/T14143-93

给水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LLDPE)管材 QB/T1930-93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 GB/T13526-9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T5836.1-9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T5836.2-92

聚乙烯(PE)管材 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 GB/T13018-91 聚丙烯(PP)管材 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 GB/T13019-91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 GB/T13020-9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GB/T10798-89 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 ZB/T G33008-89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GB/T8806-88

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 根据聚乙烯公称密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命名的方法 GB/T9642-88

聚乙烯(PE)管材和管件 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GB/T9643-88 硬聚氯乙烯(PVC-U)饮水管材和管件 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 GB/T9644-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9645-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耐丙酮性试验方法 GB/T9646-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B/T8801-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 维卡软化温度测试方法 GB/T8802-88 注塑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热烘箱试验方法 GB/T8803-88 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 GB/T8805-88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GB/T10002.2-88

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0002.3-88 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聚乙烯管材及管件基准密度的测定 GB/T7155.1-87

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密度的测定 第2部分:聚丙烯管材及管件基准密度的测定 GB/T7155.2-87

硬聚氯乙烯(PVC)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6671.1-86 聚乙烯(PE)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6671.2-86 聚丙烯(PP)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6671.3-86

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耐冲击性能的测试方法 GB/T6112-85 聚四氟乙烯管材 ZB/T G33001-85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功率因数匹配及UPS选型问题--UPS功率因数及负载性质

绝大多数计算机、通讯设备、控制系统等精密设备采用开关电源作为主电源,因此根据以上关于负载性质的论述,大多数计算机设备的输入功率因数为微容性0.7。而UPS主要针对的负载正是这些只能精密设备,基于这样的原因,所有的UPS设计均采用输出功率因数匹配为0.7~0.8的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UPS的带载能力。在功率因数匹配的情况下,即计算机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为微容性0.7,而UPS标定的输出功率因数也为0.7时,负载的VA数与UPS的VA数比值为1:1。也就是说1VA容量的UPS在不考虑冲击、曾容等余量因素时可带1VA的此类负载。若功率因数不匹配,例如电阻负载,1VA容量的UPS只能带0.7VA的电阻负载,否则UPS会出现过载现象(即使UPS的VA数大于负载此时的VA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UPS厂家宣传的UPS输出功率因数为0~1实际上是片面的,例如交互式UPS以及代有在线补偿功能的三端口式UPS,当有市电供电时可直接将负载通过变压器供电或通过补偿匹配UPS负载,此时可以匹配其它功率因数的负载,而当市电停电时,UPS失去了补偿功能,此时的UPS输出功率因数匹配只能是一个值,而绝大多数厂家将该匹配点选在0.7左右。如果此时所带负载功率因数不匹配超出UPS带载能力范围,UPS将过载停机或出现更加严重的故障。因此UPS在负载选择问题上需要考虑功率因数匹配的问题。若负载为阻性或感性,应适当增大UPS容量。

以下举一实际例子,说明选择UPS容量时应考虑的功率因数方面的因素:

就如上的负载状况,根据功率因数概念及与UPS匹配因素。如上的负载容量总合不能简单代数相加得出6.2kVA。正确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负载3的视在功率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部分 有功功率部分为1400W 无功功率部分为1430Var PLx=SLx·cosΦ QLx=√SL2x-PLx2

将负载4的视在功率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部分 有功功率部分为1540W 无功功率部分为1570Var

P=P负载1+P负载2+…+P负载n P=1000W+1000W+1400W+1540W P=4940W

Q=Q负载1+Q负载2+…+Q负载n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Q=1430Var+1570Var Q=3000Var S=√PLx2+QLx2 S=√49402W2+30002Var2 S=5780VA

cosΦ=PL/SL=4940W/5780VA≈0.85

UPS电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及峰值因子的概念

UPS是针对计算机、通讯设备、控制系统等精密设备而设计制造的可靠电源系统,适用于0中断要求场合的应用。使用UPS供电时需要注意负载性质是否匹配,另外,有些负载是不可以使用UPS供电的。以下首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一、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及峰值因子的概念

1.有功功率: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热、光、动能)的能量。以P来表示,单位为W。一般来说,有功功率是相对于纯阻性负载来说的。

2.无功功率:功率从能量源传递到负载并能反映功率交换情况的功率就是无功功率。以Q来表示,单位为Var。它的产生是由于感性负载、容性负载、以及电压和电流的失真。这种功率可导致额外的电流损失。

3.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几何之和(即平方和的均方根),它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容量。以S来表示,单位为VA。

4.功率因数:正弦交流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称为功率因数角,以Φ来表示,没有单位,而这个功率因数角的余弦值称为功率因数。它决定于电路元件参数和工作频率,纯电阻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纯电感电容电路的功率因数为0。功率因数cosineΦ=P/S。

5.峰值因数:如右图所示,蓝色正弦波为电压波形,红色为电流波形。峰值因数是指电流瞬时值的峰值与其有效值的比值。它用来描述冲击电流。如果供电设备的峰值因数越高,表明设备抗冲击能力越强。通常UPS的峰值因数为3:1,适合电脑等非线性负载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正常工作中的峰值因数要求。但当冲击较大时,UPS等供电设备的电流容量乘于3后还不足以满足负载的瞬间电流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增加供电设备的容量,从而提高电流提供能力。通常计算机负载在开机时会产生超出平常多倍的大冲击电流。通常超过UPS的峰值因数提供能力,因此在选择UPS容量时需要考虑负载波动及冲击余量,适当增大UPS容量以抵御负载的波动,选择UPS容量余量为: UPS容量(VA数):计算机负载容量(VA数) = 1:0.7

而对于某些特殊负载而言,在起动或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冲击电流,负载容量瞬间升高数倍(有时高达6倍)。对于此种负载应在普通容量余量比例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余量。正确的容量配比对UPS的正常稳定工作及UPS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经常工作在满载或过载状态下的UPS系统故障的机会源源高于正确容量配比的UPS电源。

UPS电源的分类

从其发展历史来说,UPS经历了两个阶段:旋转式UPS和静态变换式UPS。

旋转式UPS由整流器、电池、直流电动机、柴(汽)油机、飞轮和发电机组成。在市电供电情况下,电动机带动飞轮和发电机给负载供电;当断电后,由于飞轮的惯性作用,会继续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从而使发电机能持续给负载提供电源(电能-动能-电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启动柴(汽)油机。当油机转速与发电机转速相同时,油机离全器与发电机相连,完成从市电到油机的转换。这是UPS的较早形式,尽管其维护简单,也比较稳定,但系统庞大,操作不便,而且效率低,噪声大,电力品质不高,技术条件的限制迫使人们不得不采用这种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随着电脑网络、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不断涌现和大量应用,旋转式UPS已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另一种形式的UPS---静态变换式UPS便应运而生了,这是我们目前最常见到的UPS类型。

从技术上讲,静态式UPS分为三类:离线式(OFF LINE)、在线式(ON LINE)和在线互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动式(ON LINE INTERACTIVE)。一般来说,这种UPS主要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工作于不同的市电环境下。当市电正常时,(指UPS可以接受、认可的电压幅值、频率和波形比负载接受的范围要大),由市电通过UPS给负载供电。UPS对市电进行滤波、稳压和稳频调整后,提供给负载更加稳定和洁净的电源。同时,UPS通过充电器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当UPS侦测到市电异常时,切换到电池供电,通过逆变器(INVERTER)把化学能转变为交流电能,供给负载,以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电力供应。这种UPS还有一种旁路(BYPASS)工作状态,它在刚开机或机器故障时,可以把输入经高频滤波后直接输出,保障对负载的供电。

1、在线式和后备式

从工作原理上分山特UPS可分为后备式(OFF LINE )和在线式(ON LINE )两种。从备用时间上则可分为标准型和长效型两种。

从原理上看,在线式UPS同后备式UPS的主要区别在于,后备式UPS在有市电时仅对市电进行稳压,逆变器不工作,处于等待状态,当市电异常时,后备式UPS会迅速切换到逆变状态,将电池电能逆变成为交流电对负载继续供电,因此后备式UPS在由市电转逆工作时会有一段转换时间,一般小于10ms,而在线式UPS开机后逆变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在市电异常转电池放电时没有中断时间,即0中断。

2、在线互动式

UPS除了以上两种类型外,还有一种称为在线互动式(Line-Interactive),如山特的Inter系列。所谓在线互动式UPS,是指在输入市电正常时,UPS的逆变器处于反向工作给电池组充电,在市电异常时逆变器立刻投入逆变工作,将电池组电压转换为交流电输出,因此在线互动式UPS也有转换时间。

同后备式UPS相比,在线互动UPS的保护功能较强,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较好,一般为正弦波,而其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软件功能,如山特Inter系列UPS随机带有监控软件,可以方便的上网进行UPS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标准型和长效型

除了以上三类,根据后备时间,UPS还可分为标准机和长效机。标准机用内置电池,后备供电时间较短,一般在5-15分钟。长效机则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大电池容量配置,延长后备时间。但这要求更大的充电器来满足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性的需要,因此厂商在设计时会放大充电器容量或加装并联的充电器。

从备用时间来分,UPS可分为长效型和标准型两种。一般来说,标准机机内带有电池组,在停电后可维持较短时间的供电(一般不超过25分钟);长效机机内不带电池,但增加了充电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配接多组电池以延长供电时间。 目前国内常用的非金属管道选用表

使用温度使用压现有规格尺序号 管道品种 代号 标准号 (℃) 力(MPa) 寸(mm) 1* 高密度聚乙HDPE 烯管 GB1930-93 ≤60 1.0 DN25-1000 热熔焊、电熔适用于给排水管、有发展前途DN1焊 埋地管、耐磨管、10-3500另有波化工管燃气管 2* 硬聚氯乙烯PVC-U GB/T4219-96≤60 化工管 3* GB/T4220-84 1.6 1.6 纹埋地管 连接方式 适用范围 备注 DN25-800 承插、法兰 适用于化工耐酸价格低,不加增管 塑剂,焊接方便 玻璃钢外增FRP/PVC HGJ515-87 <80 强聚乙氯烯复合管 DN25-800 承插、法兰 适用于工艺酸管 价格较低 4* 玻璃钢外增FRP/PP HG/T21579-9-15~+100 1.6 强聚丙烯复合管 5 DN15-600 承插、法兰 适用于工艺酸管、层间复合粘合污水管(酸带溶要求高 液) 5* 玻璃纤维FRPP(或HG20539-92 -20~+120 1.0 DN15-500(8对焊(法兰、适用于工艺酸管,可焊性稍差 00) 螺纹) 污水管 (内)增强RRP) 聚丙烯管 6* 纤维缠绕玻FRP(FW) JC552-94HGJ≤120(与≤1.6 DN25-3000 承插、法兰 适用于有压力耐常用以乙烯基璃钢管 534-91 树脂有酸管、污水管 酯树脂为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关) 7* 钢衬改性聚CS/PP HG/T2437-9-14~+100 1.6 丙烯复合管 3;HG20538-92 8* 钢衬聚四氟CS/F(PTHG/T21526-9-20~+180 1.6 乙烯管(推TE) 压管) 4ASINI545-96 DN25-400(L法兰(螺纹) 适用于高温工艺热膨胀问题应≤4000) 耐酸管 考虑,F4不能焊接,耐真空度差 9 钢滚衬聚乙CS/HDPE ASTM F1545-<60 烯管 96 1.6 DN25-1000 法兰 适用于大直径耐厚度可为3~5m磨管 xn要求加工均匀性 10 钢滚衬F40CS/F40ASIMI545-96 -20~+180 1.6真空 DN25-1600 法兰 管 (ETFE) 适用于耐酸、耐高熔融一体化紧温、真空管 衬工艺,可制作设备及异形件,厚度可调整 11 钢衬橡胶管 HG21501-93 ≤85 GR/T10002.1≤60 -96ISO4422-92ISO3633-91 13 PVC加筋排(R-Rib) 水管 14 PVC双壁波 纹排水管 15 夹砂玻璃钢 管 GB/T18477-260 001 JC/T838-98 60 ASIMD2996 AWWA-C950-95 16 苯乙烯/丁ABS 二烯/丙烯腈管 HG21561-94 ≤70 1.0 DN15-200 承插、法兰 适用于一般纯水 管 1.6 DN500-250承插 0 适用于埋地管 刚度好、成本低 1.0 DN110-500 承插 适用于埋地管 60 1.0 DN150-400 承插 适用于埋地管 1.0 1.6 DN25-400 法兰 适用于耐酸管 易老化 DN25-400 法兰(螺纹) 适用于有压力工热膨胀问题应艺酸管 考虑 12* 建筑硬聚氯UPVC 乙烯给排水管 DN25-250 承插、套管 适用于建筑给排价格低,技术规水管 程为CECS17-90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7) 聚偏氟乙烯PVDF(F 管 2) ≤160 1.0 DN25-150 对焊、法兰 适用于高纯水管、价格高,性能同强腐蚀性管 F4管,但加工性及可焊性好 (18) 搪玻璃管 HG12130-214≤200 2-90 1.0 DN50-250(L法兰 ≤3000) 适用于一般腐蚀不常用,安装要性管 求高,易损坏 19 钢骨架PE管 给水用管CJ/70 T123-124-2000工业用管CJ/T3600-3690-2000 2.5 DN50-500 电熔焊 适用于给水管、污燃气管另有专水管、燃气管 用标准 20 交联(高密XPE(或DINI16892BS95 度)聚乙烯XLPE) 7291 管 GB/T18992-2003 1.6 DN20-63 卡环加紧式 适用于热冷水管 耐蠕变性好,刚性稍差,性能与交联度有关 22 铝塑复合管 HPPE/AlCJ/T108-99A60 /HDPE SIMF1282-92 GB/T18977-2003 1.6 DN内10-50 卡环式加紧 适用于冷水管 连接可靠性差 21* 无规聚丙烯PPR 管 (23) 聚丁烯管 PB-1 GB/T18742-260 002DIN8077 DINI6968 90 1.6 DN20-75 热熔 适用于冷、热水管 专用原料 1.6 DN20-32 热熔 适用于热水管 注:使用压力与管径有关:CS/F40管,PVDF管所用原料以进口料为主,管材质量好;带*者为常用管,带()者为特殊用管。

CPVC管为氯化聚氯乙烯,属新一代改性PVC管,具有耐温性好,阻燃性性好、耐腐蚀性好,适用于耐腐蚀要求高的场合。

压力管道设计类别和级别的划分

GA类(长输管道) GA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GB类(公用管道) GB1级:燃气管道。 GC类(工业管道) GC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⑴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 ⑵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300mm的管道; ⑶ 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的管道。 ⑴ 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有毒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⑵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⑶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⑷ 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的管道;。 GA2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 ⑵ GA1⑵范围以外的管道; ⑶ GA2⑶范围以外的管道。 GB2级:热力管道。 GC2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 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⑵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⑶ 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⑷ 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管道;。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UPS电源负载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电器设备都需要使用UPS,同样,UPS也并非适用所有电器设备。用户在选择UPS的负载时,主要应考虑大小、负载装置的特性、负载装置的重要程度以及不良电力对负载的影响程度。 1)负载装置的特性

交流负载的供电方式一般分为单相和三相两种。小功率负载,功率从几百VA到100KVA,一般采用单相供电方式,选用单相输出的UPS;而大功率的负载,功率从几十KVA到1000KVA,多采用三相供电方式,因此需选用三相输出的UPS。

负载类型一般可分为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等线性负载与内含整流电路的非线性负载(又称整流性负载)。电脑及其外围设备多为非线性负载。UPS 适用于电阻性负载及带容性的整流性负载。

感性、容性负载等非线性负载启动都有冲击电流,电脑等整流性负载即使是在正常运行时,其峰值因数也有2~3,即电流的峰值为其有效值的2~3倍,因此在选用UPS时应考虑到这一特性,应给UPS留一定的余量。对于某些功率因数较低的感性负载如空调机等,因其启动电流相当大,可达其额定值

的5~7倍,并且频繁启动,因此一般中小型UPS不适用,除非留有足够的余量。 2)不良电力对负载的影响 参见第一部分

3)负载大小与UPS容量计算

一般电器负载都会标称其额定功率或额定电流及功率因数等参数,但由于不同类型的负载差异较大,而总功率不能够差异较大,故总功率不能够简单的相加而应该求其矢量和。好在一般情况下,用户负载大多为电脑设备,其功率因数在0.65~0.7之间,因此可以将各个负载的额定功率累加求出总功

率,而个别其他类型的负载如打印机等,可以按启动大小将其额定功率乘以一系数再计算进去。根据负载总容量的UPS,一般可以按以下公式选择:

UPS容量>= 负载容量÷0.8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即负载容量应为UPS额定容量的80%以下。选择80%负载主要是考虑到负载启动的冲击电流以及用户今后扩容的需要.

UPS常识十五问

UPS常识十五问1.为什么用UPS?UPS的作用是什么?

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构成网络的数字机房的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关键,而机房的可靠供电又是重中之重,UPS就是为了解决不间断供电而设置的,UPS的三大基本功能:稳压,滤波,不可间断。在市电供电时,它是稳压器和滤波器的作用,以消除或削弱市电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的工作;在市电中断时,它又可以通过把它的直流供电部分(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等)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完美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其中由市电供电转电池供电一般为0时间切换,这样就使负载设备在感觉不到任何变化的同时保持运行,真正保证了设备的不间断运行。 UPS常识十五问2.UPS一般带感性负载的能力强还是带容性负载的能力强?为什么? 答:一般UPS就是按感性负载设计的,所以带感性负载是它的本分。一般UPS逆变器输出端并联的电容器一方面起滤波作用,另一方面是抵消负载中的电感分量。如果负载时容性,又如何用电容去抵消电容性分量呢?只能使输出的电容分量加大,而这些电容分量的电流又必须由逆变器提供,使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分量减小,所以带载的能力就减弱了。

UPS常识十五问3.STS(静态开关),LBS(同步器)及双总线的作用是什么? 答:STS的作用是将两路输入交流电进行切换,LBS的作用是将两组UPS同步,目的是为了使STS的切换时间为零。双总线的作用是为了给用电设备提供冗余的电源。 UPS常识十五问4.EPS和在线式UPS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两者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答:与UPS相同之处:EPS是100%的后备式UPS,它的工作原理和后备式UPS一样。不同之处:EPS由于带的负载不同,比如照明和启动水泵等,功率需要做的很大,在启动水泵时可以将逆变器做成变频器;而后备式UPS由于主要的对象是PC机之类的IT设备,所以容量很少有超过3KVA的。一般3KVA以上的IT设备都选用在线式UPS,在IT设备场合无论如何是不能用EPS的。

UPS常识十五问5.工频机和高频机比较各有什么优缺点?高频机能否取代工频机? 答:工频机UPS: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功耗大,效率低,体积大,笨重,价格高,可靠性低;优点是制造相对容易,尤其是采用手工作业影响也不大,要求一致性相对低一些。

高频机UPS:优点是输入功率因数高,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轻便,可靠性高;但对生产手段要求高,要求一致性严格。

UPS常识十五问6.为什么UPS的容量用VA表示?这叫什么功率?

答:有功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无功功率的单位是乏(var)。一般UPS的容量都用视在功率表示,由于视在功率中既包含有功功率,也包含无功功率,既不能称作W也不能称var,既然是视在功率是伏特(V)与安培(A),就索性称为VA。 UPS常识十五问7.什么叫有功功率,什么叫无功功率?

答:有功功率指的是能使负载做功的功率,比如使灯泡发光,使电路工作等等。做功后又完全变成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一去不复返。无功功率指的是储存在储能装置(器件)中的功率,它可以转化为有功功率。

UPS常识十五问8.UPS效率的定义是什么?它代表什么?和功率因数是一回事吗? 答:UPS效率的η的定义是:输出有功功率P与输入有功功率P’之比的百分数,即:η=(P/P’)%。它是衡量UPS功耗大小的标志。和功率因数不是一码事。 UPS常识十五问9.蓄电池的容量单位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答:蓄电池的容量单位是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它的含义是该电池在指定放电率的条件下恒流或者恒功率放电,到指定放电时间结束瞬间放出的容量数。如放电率为10,容量为100AH的电池,用放电电流10A恒流放电10H,所放出的容量就是100AH。 UPS常识十五问10.了解UPS发展情况对用户有何好处?

答:了解UPS发展的方向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用户避免购买已经过时而已被淘汰或马上就被淘汰的设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UPS已经发展到了在线式并联冗余模块化解决方案系统UPS,请渠道商和用户都能认识到模块化已经来临,它将取代传统UPS在数据机房的应用。

UPS常识十五问11.UPS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发展UPS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UPS对输出端负载的动态响应越来越快又好。显然,模块化UPS采用国外先进的高频技术,所能实现的动态响应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UPS常识十五问12.传统工频机带输出隔离变压器是否可以增加带载能力和降低零地电压?

答:工频机的输出隔离变压器严格讲是它逆变部分不可或缺的组件,没有全隔离效果,因为旁路无隔离,零线无隔离。 UPS常识十五问13.UPS上有防雷吗?

答:UPS可以选配输入C级防雷,它有两种方式: 1)以保护负载为优先的防雷;

2)以保护供电为优先的防雷,但是作用不大。因为UPS装了防雷充其量只能使配电柜中省一级防雷,但是配电当中还是不能省略防雷装置。防雷在UPS选择中当属十分次要的因素。

UPS常识十五问14.UPS带了隔离变压器是否可以抗过载能力增强?

答:错了,那是反应速度慢,过载以后UPS都会跳旁路工作,等负载正常后再恢复整流和逆变工作。我们应该通过升级UPS容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扩容需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UPS常识十五问15.工频机的质量是否更加稳定?

答:国内一些高频机是因为生产时候节减成本、生产条件和设计落后而造成的质量不过关。目前的高端UPS品牌如:德国威图、PK、美国爱克赛、艾默生、瑞士能威等均有高集成度的模块化高频UPS系列。它更加环保、节能,是绿色机房UPS发展的趋势。

UPS电源放电时间的配置

停电后UPS是依靠电池储能供电给负载的,标准性UPS本身机内自带电池,在停电后一般可继续供

电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而长效型UPS配有外置电池组,可以满足用户长时间停电时继续供电的需要,

一般长效型UPS满载配置时间可达数小时以上。

一般长效型UPS备用时间主要受电池成本、安装空间大小以及电池回充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一般

在电力环境较差,停电较为频繁的地区采用UPS与发电机配合供电的方式,见原理图。当停电时,UPS

先由电池供电一段时间,如停电时间较长,可以启动备用发电机对UPS继续供电,当市电恢复时再切 换到市电供电。

电池供电时间计算

电池供电时间主要受负载大小、电池容量、环境温度、电池放电截止电压等因素影响。一般计算

UPS电池供电时间,可以计算出电池放电电流,然后根据电池放电曲线查出其放电时间。电池放电电

流可以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放电电流=UPS容量(VA)×功率因数/电池放电平均电压×效率 如要计算实际负载放电时间,只需将UPS容量换为实际负载容量即可。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UPS电源的使用

由于一般负载在启动瞬间存在冲击电流,而UPS内部功率元件都有一定的安全工作区范围,尽管我们在选用器件时都留有一定的余量,但是过大的冲击电流还是会缩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元器件损坏。因此 ,在使用时应尽量减小冲击电流带来的损害。 1)开机顺序

一般UPS在旁路工作时,抗冲击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开机时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先送市电给UPS,使其处于旁路工作,再逐个打开负载,先开冲击电流较大的负载,再开冲击电流较小的负载,然后UPS面板开机,使其处于逆变工作状态。开机时千万不能将所有负载同时开启,也不可带载开机。 2)关机顺序

关机顺序如下:先逐个关闭负载,再将UPS面板关机,使UPS处于旁路工作而充电器继续对电池组充电。如果需要UPS输出,将UPS完全关闭,则再将输入市电断开即可。

3)后备式UPS的使用

后备式UPS一般在市电状态下没有负载检测功能,只靠输入保险丝起保护。如用户使用时不注意这点,在市电时很容易带载过大,虽然市电状态下,UPS还可能继续工作,但一旦市电异常转电池逆变工作时,UPS就会因过载保护而关机,严重时会造成UPS损坏,以上情况都会造成输出中断,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在使用后备式UPS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带载过量。 4)长效型UPS的使用

长效型UPS由于采用外接电池组以延长供电时间,外接电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UPS的放电时间。因此在使用长效型UPS时应特别注意电池的使用和保养。关于电池使用保养问题的详细说明请参 阅以后内容。

由于长效型UPS外置电池与UPS主机是分开的,相互间由电池连线连接,一般正常使用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当用户在装机或移机时,就会需要进行重新连线,在连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①电池连接时电压极性要正确;

②电池与主机之间的连线先不要连接,等UPS市电输入产生充电电压后再连接。即UPS先上市电,再接电池(后备长效机以及C系列6KVAS以上机器则应该先接电池,否则无法开机)。

各拼接屏的比较

显示技术发展到今天,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特别是背投(DLP)、等离子(PDP)、液晶(LCD)的相续推出,向人们提供了对比选择的空间。毫无疑问,更大、更薄,更先进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对于拼接幕墙(电视墙),也从传统的CRT向背投、等离子、液晶发展。 那么,背投、等离子和液晶那一种更有技术优势,更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所的需要呢?我们认为液晶将能更好的满足应用需求,这也正是本文将要向您阐述的,我们将列出背投、等离子与液晶三种显示方式的技术原理,并会分析在几个关键指标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优安LCD拼接幕墙所具有的优势。

背投原理简析

背投的实现原理很简单,在设备内部设置一部投影机,发出的图像经透镜放大后投射到屏幕背面,就是背投。正是基于这种原理诞生的背投,由于采用不同的投影机种类,主要可分为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DLP(数字光处理)等几种。CRT背投属于背投阵营中的低端产品,而其它几种背投则对应地为高端产品,其中以DLP背投最为出色,其图像清晰度、亮度、色彩、可视角度以及体积来看,均比传统CRT背投有了很大提高。以下文中所述背投均指DLP背投。 优点:廉价的低端显示方案。

缺点:体积与重量过大,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加快背光灯老化。

等离子原理简析

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也称电浆效应。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有红绿蓝荧光粉的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

优点:颜色鲜艳、高亮度、高对比度

缺点:耗电与发热量很大,严重灼伤现象,画质随时间递减,并形成每块拼接屏之间的色差。

液晶原理简析

液晶是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原理。由于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在同一点上可以显示红、绿、蓝三基色,或者说液晶的一个点是由三个点叠加起来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电压来刺激这些液状晶体,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它靠背光管来发光,因此液晶屏的取决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点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构成的点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细,纵横的点数就构成了液晶电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 优点:高分辨率、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 缺点:拼接缝稍大。 总结

1) 从功能上:背投技术体积与重量过大,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均远不及等离子及液晶,且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加快背光灯老化,由于只有几千小时寿命,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行,几个月便需要更换背光灯。等离子由于耗电量与发热量很大,且有严重灼伤现象,并不适宜用于长时间显示静态监控画面,且用于拼接之后,整机升温更高,致使设备容易烧毁。液晶在平板显示技术中一枝独秀,其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等优点以及各项关键性能指标的优秀表现,已使它成为发展主流,前景看好。

2) 从价格上: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就不能不提性价比,只有在高性能、高质量的前提下,系统的经济性才有意义。目前市面上有等离子(PDP)的拼接幕墙,但其价格较高,一般一平方米的价格高达十几万,并且由于存在等离子烙印问题,也不适宜在一些显示静态图像(安防、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等)的场合使用,总体性价比低。而DLP电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视墙虽然价格比较低,但一年光灯泡的更换费用就高达几千块,每块屏,一个幕墙加起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年下来,其费用惊人。

液晶拼接幕墙,以其优异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其高达5万小时的使用寿命,质量稳定,维护费用低,是明智的不二选择。

智能化家居照明让灯光长脚会走

传统的一开一关的控制方式,制约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的照明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控制照明光源的发光时间、亮度,还要与家居子系统配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营造相应的灯光场景,更要考虑管理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性来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等要求。一个优秀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家庭环境的品质,确保家庭生活的舒适和健康。所以,网络开关代替传统开关,智能照明系统代替传统照明系统,是家居智能化过程中的必然一步。

在家居生活中,智能化照明设备通过预设及储存不同的灯光场景,来调节房间内的灯光变化,迎合房间主人不同的需要。例如在客人探访、聚会时,可能需要较明亮的灯光,而在欣赏古典音乐或轻音乐时,则用柔和的灯光;而要把客厅变为家庭影院观看精彩影片时,灯光更需要调得暗淡,这一切,都可以安坐在沙发上从容操作,省却以往费事费力逐一开灯关灯的麻烦。一键在手,梦幻灯光随心创造。

照明控制的智能化,使室内所有灯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方式工作,这些预设的状态会按设定的程序循环地工作。打个比方,当我们预设灯光在7点钟打开(或者说按照到家的时间设置),在7点以后你到家时,灯光系统就会自动进入你设置好的工作状态,而且会根据不同的方式缓慢地调节屋内的灯光。

我们还可以通过编程,随意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以适应各种屋内主题和主人心情的需要。重要的是,智能化照明系统还可以很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根据天气的不同而变化,调整照度到最合适的水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照明系统使人们生活在最舒适的状态,而与室内面积无关。随着智能照明系统在市场中的推广,其越来越显示出优势,在这样的系统带来各种各样的功能的同时,还给主人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办公领域——与灯光一起办公

大气而美观的办公环境,明亮而舒适的灯光;走进会议室,聪明的灯光自动打开,通过预先编程的照明系统自动控制灯光的照度和数量,将室内的灯光调整到最合适的开会状态;会议结束离开房间,灯光自动关闭;当窗外的自然光线在变化,室内的灯光也随之自动调整,自动自觉节约电能……如此先进的办公照明环境,如今已经开始在各大型的办公楼里呈现。

办公场所代表了一个公司的形象。而智能化、便捷的工作环境能让办公室的员工更加舒适。在快节奏的今天,办公人员每日忙于处理繁忙的事务,简便、灵活、舒适的办公环境,能让他们心情愉悦,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智能化的办公室照明为办公室带来了便捷、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在会议室采用的智能自动调光系统有多种预先场景设置,简单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切换出不同的照明模式,为办公人员提供所需的最佳舒适度的灯光,使员工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同时,良好的节能意识也能在智能化办公照明完美体现。智能化系统的自动感应控制装置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光,使照明环境保持恒照度,更可以自动关闭没有人员的区域的照明设备,将不必要的能耗降到最低,最高可以达到75%的节能效果。 总之,舒适先进的灯光犹如美妙的音乐,于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状态。随着日常商务事务的日渐繁忙,人们在办公室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工作环境的关注也愈加重视,高品质的智能化办公照明进驻办公室,将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公共设施领域——跟着太阳跑

智能化照明在公共设施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在一些路桥隧道内,用智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这种“精明”的路灯不仅可以全天候亮灯,而且还能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而自动调节桥下灯光的强弱,既人性化又节能。 目前,很多桥洞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桥下光线太暗,极易发生事故。随着智能化照明开始在桥下试用,这种状况也慢慢得到了改变。它应用了目前国际上普遍推广的L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ED智能无级控制灯系统,可使隧道灯的发光强度早晨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增强,午后又会随着太阳的偏西而渐渐减弱,直至关闭白天的照明。

据相关专家了解,这种隧道LED照明亮度智能无级控制系统每年同比可节省电能70%以上。有业内人士曾测算,如果一个城市5万余盏路灯(目前多为400W、250W和150W,总耗电约6600万度)都能引入这种智能系统,每年将节省电能4亿度。 汽车照明领域——弯曲的美丽

道路交通,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而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汽车照明成为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分析了传统车灯的弊端,提出智能化车灯照明的概念,通过优化前照灯的光线照射来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加强夜间行车的可见度及安全性。

第一代智能化“弯曲照明”技术,是建立在对前照灯组成的每一个照明单元进行电子控制的基础上的,它与车辆的转向位置、车身角度、轮速及其他传感器信号保持密切联系,加上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而衍生出第二代弯曲照明技术,此技术能预测前方的道路情况,系统的照明单元更可旋转20度,从而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目前已开发出的应用系统,与双反射镜前照灯相比,其高束及低束性能增加了25%。同时,未来的智能化“主动照明(active lighting)”系统将因为夜视技术、平视显示器、红外线传感器及安装在后视镜中的“摄像芯片(camera-on chip)”技术的加盟,使其智能功能不断增强。

处理器和传感器的发展为提高轿车的照明性能创造了条件。轿车前端灯的智能“自适应照明技术”会有很大的发展,智能照明系统对不同的光线条件做出反应,如对黄昏、夜晚、道路照明、驾驶状况、气候等状况进行“自适应”,为驾驶者提供最佳照明,而具有“自适应可变”功能的车灯照明应用系统也正在开发研制中,预计不久的将来,车载智能化照明系统会日趋完善,给驾驶者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安全性。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探讨

引言

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融入传统的家用电器之中产生了新一代家电—信息家电,它是具有信息访问、获取、存储、处理、联网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信息家电的出现打破了只有通过上网获取信息的局面,预示着后PC时代的来临。在智能家居系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设计中有几个关键技术一直是业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重点,下面笔者将这几个关键技术列出,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家庭内部网络的组建

家庭内部组网,主要是解决各种信息家电之间的数据传输,能把外部连接传入的数据传输到相应的家电上去,同时可以把内部数据传输到外部网络。目前关于家庭内部网络有许多种解决方案,主要是有线和无线方式。 有线方式:

·电子载波的X-10和CEBUS; ·电话线的HomePNA;

·以太网的IEEE802.3和802.3u;

·串行总线的USB1.1、USB2.0和IEEE1394。 无线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a和IEEE802.11b; ·家庭射频技术的HomeRF; ·蓝牙的IEEE802.15; ·红外的IrDA。

家庭内部组网技术的参考因素:

·连接对象的复杂性。在家庭网络内部存在着音响、可视电话等高速率数据设备,冰箱、洗衣机、PDA等中速率数据设备,同时还存在三表抄送、防火防盗报警等低速率数据设备。

·基于开放的标准。包括技术文档和体系结构的开放性。 ·兼容广泛的连接技术。

·用户的需求。低价、易用、高可靠、灵活且可扩展,良好的兼容性,支持多种应用。

根据上述技术的特点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多种联网技术必将在市场上共存,各种内部联网技术都将找到各自的适应点。对于娱乐应用,如音视频,要求网络能够提供高带宽、实时性、同步传输,速率达到50Mbps以{HotTag}上的USB2.0和IEEE1394是最佳选择。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对于计算和数据通信应用,如微机、白色家电、语音服务等,传输率要求在几十kbps到几十Mbps,多种技术都可以满足数据传输,但是无线技术可以避免重新布线的烦扰,因此是最佳的选择。对于家居自动化中的低速控制应用,如三表抄送、防盗防火报警器等,带宽的要求在几十kbps内,且产品位置分散,不利于重新布线,因此电力线和无线编码技术是最佳的选择。 利用Jini技术和OSGI标准

家庭网络是一个动态环境,当有新设备加入家庭网络里,应该能被网络中其它的设备识别,同时它也能发现网络中其它设备。为了实现设备间的即插即用和互联,SUN公司引入了JiNi技术。JiNi的目的是将成组的设备和软件构件联合成一个单一、动态的分布式系统,Jini基于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服务(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中间件技术,运行于TCP/IP协议之上,跨平台运行,独立于底层操作系统和通信技术,设备间可相互查询、理解所具备的功能,家庭网络无需人工参与,网络设置可自动完成。由于Jini非常适用于家庭网络环境,目前SONY、Philips、Inprise等很多厂商都申请了Jini的许可证, Jini的应用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开放服务网关(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 OSGI)由IBM、HP、Philips、SUN等电信、计算机、电器巨人发起,主要功能是为连接Internet上商业服务和下一代智能电器定义一个开放的标准。OSGI具有平台独立、应用独立、高安全、多任务、兼容不同局域网协议(如蓝牙、IEEE1394),和支持多种设备连接技术(UPNP、Jini)的优点。OSGI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服务网关、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网关操作员,广域网和局域网络及连接设备。 家庭网关的设计问题

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是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在家庭内部提供不同类型、不同结构子网的桥接能力,使这些子网内的信息家电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在家庭外部通过Internet将各种服务商连接起来以提供实时、双向的宽带接入,同时还提供防火墙的能力,阻止外界对家庭内部设备的非法访问和攻击。

·家庭网关的实现:可以通过信息家电(网络冰箱、机顶盒)实现,或构建专用家庭网关实现,其中专用家庭网关更具发展前景。

·家庭网关完成的功能:家庭网关应能实现内部网的互连、信息存储、设备监控、数据计算和外部网的3W服务、网络安全功能。·家庭网关的协议分层结构:其中第一、二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层的标准已颁布,并在实际应用中,第三层是业界研究的热点,第四层为应用程序层,可根据功能的强弱进行定制,第五层是UI层,包括手动开关、遥控接口、通用软件接口等,它的简单易用直接影响到智能家居系统的性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家庭网关的软件设计

其中实时操作系统是整个软件系统的核心,它负责进程调度、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实时监控,并提供蓝牙、IEEE1394 ADSL等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 在实时操作系统层之上可以包括TCP/IP模块、嵌入式数据库、中文环境模块、图形界面等。 API接口设计包括各种中间件(HAVI、Jini、UPNP,OSGI等)软件的设计。 为满足用户需要,可设计出各种应用程序,如DVD播放器、浏览器、家庭安防、三表抄送等,以实现家庭安防和娱乐的目的。 家庭网络中应用代理体技术

网络家电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可靠性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成功的重要条件,代理体技术是这一方面的成功应用。

可以在家居服务器中运行代理体,以不同的私有互联协议连接到采用不同技术构成的网络。并将整个控制算法分解成针对不同情况的控制代理,每个代理的任务简单明确,当需要一个代理时,才把它传到被控制的设备上,故所需内存空间非常小。 结语

目前关于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案提出很多,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没有统一的互操作规范,网络的集成比较复杂,对家庭用户接口的规范缺少研究,但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它必将向着调度智能化、灵活性和互操作性方向发展,从而进入寻常百姓家。

无线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说起家庭中的信息设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电话、电脑和电视,这些传统设备又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后面都拖有一个“尾巴”:电话的后面有电话线;电脑拖着双绞线;电视连着同轴电缆。因此,人们必须在沙发、写字台等固定地方使用这些设备。

随着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信息设备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在室内能够移动地使用终端设备,更能够选择不同的地方甚至是床上使用终端设备;减少室内各种布线,避免凿墙或线缆乱如麻的状况。而无线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正好满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了人们的需求。

本文将从无线技术、无线终端产品和无线应用模式三方面阐述无线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前景。 无线技术

现在无线接入方式标准众多,用于室内接入的主要有WLAN(无线局域网)、Bluetooth(蓝牙)、室内数字无绳技术和正在研究的UWB(超宽带)。 1.WLAN

当前流行的WLAN标准主要包括IEEE802.11b/a/g。

(1)IEEE802.11b。工作于2.4GHz频段,物理层支持5.5Mbit/s 和11Mbit/s两个速率。它的传输速率可因环境干扰或传输距离而变化,在11Mbit/s、5.5Mbit/s、2Mbit/s、1Mbit/s之间转换,可满足日常的传输需要。

(2)IEEE802.11a。工作于5.8GHz频段,速率高达54Mbit/s,完全可满足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要。IEEE802.11a和IEEE802.11b兼容。

(3)IEEE802.11g。工作于2.4GHz频段,速率高达54Mbit/s,和IEEE802.11b完全兼容。但是,由于IEEE802.11g标准刚刚推出,所以,现在真正的产品较少见。 2.Bluetooth

Bluetooth标准由IEEE定制,是一种大容量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0m。Bluetooth比WLAN更具移动性,并且成本低,体积小,可用于更多的设备。 3.室内数字无绳

国内推行的室内数字无绳技术工作于2.4GHz频段,需要设备的有效辐射功率不大于10mW。室内数字无绳技术成本低,易实现。 4.UWB

UWB原应用于美国军事领域,2002年才被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解禁,允许进入民用领域,现在用户不必申请即可使用。FCC规定应用于民用领域的UWB工作于3.1~10.6GHz的频段,发送功率小于1mW,因此其作用距离在10m以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UWB技术具备三大特点:

(1)高达数百Mbit/s的高速通信; (2)耗电量为现有无线技术的1%以下; (3)较现有无线技术成本更低。

这些特点使其尤其适用于室内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应用。 在众多无线接入技术中,有些技术互相重叠,有些技术互相弥补,那么家庭内到底采用哪种技术或者说哪些技术,还需根据技术的发展和具体应用做出选择。 无线终端产品

家庭中的无线终端设备,除常见的PC、无绳“家加e”电话外,更有PDA、双模手机连同信息家电和其他智能设备。 1.PC

近年来,家庭拥有PC的数量在迅速增长,通过无线接入(一般采用WLAN方式),人们能够在客厅、书房、卧室等任何地方使用PC,实现多种数据和视频业务。 2.PDA

作为手持设备,PDA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室内采用WLAN和Bluetooth技术,可实现产品接入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接收实时信息和观看视频点播等数据和视频业务,现在主要以数据业务为主。 3.双模手机

在室外使用GSM或CDMA技术,在室内有效范围内自动转换到Bluetooth或WLAN模式。双模手机作为固定电话和手机在家庭中的延伸,可实现语音和数据业务。

4.信息家电

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和微波炉等设备,这些设备通过Bluetooth或WLAN或私有协议和家庭控制终端设备相连,控制终端能够上网、收发E-mail,也能够由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更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家电:电视机,其通过机顶盒和Internet相连,可实现多媒体业务。

5.智能设备

家庭智能终端可对门窗、照明和窗帘等进行控制。家庭内的无线终端能够有许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多种,当设备越来越多时,使用相同频段的不同技术就会存在干扰,这时,就需要统一考虑设备间的组网方式。这也是现在业界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无线在家庭中的应用模式

家庭中传统的无线应用主要是在红外控制和无绳电话等方面,但是,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连同通信设备、信息家电和智能设备所取得的进步,人们对简单、灵活和可靠的无线家庭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一些厂商也推出了网络家庭、数字家庭的概念。厂商为用户提供的数字家庭产品将具备人和房屋互动、家庭设备互联、人和信息互通等特点,这些特点和无线相互结合,就形成了无线家庭网络,能够满足用户信息、娱乐、通信、家居环境的需求,让用户真正体验高品质的生活。无线家庭网络的拓扑图见图1,其系统的核心为中央控制设备,功能主要包括GATEWAY、AP、中央处理;外围设备包括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电设备、家居设备等家庭里几乎任何的信息设备。

因此,无线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也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无线通信

现在人们不但能够通过手机、无绳电话进行传统的语音电话,还能够通过PC、可视设备拨打可视电话,除此以外,还能够通过发送短消息、E-mail和网上聊天等方式和他人通信。 2.无线娱乐

消费者能够用卧室的电视机观看由客厅的DVD播放的电影,用客厅的音响欣赏电脑下载的网上音乐,并且手机和PDA也能够自动和家中的CD相连进行音乐存储。 3.无线信息

不必只在书房使用信息终端设备,卧室、客厅、甚至在阳台同样能够上网浏览、下载信息。通过智能控制设备无线控制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里几乎任何的家电设备。比如:启动空调,随时调解家里的温度;冰箱里的食物哪些还能够吃,哪些就要过保质期,有哪些食物已不够需要购买;衣物浸泡几小时、洗几小时、烘干多久正好您起床能够穿上;微波炉里的食品加热到什么程度最好吃,什么时候开始加热能够正好赶上您刷完牙来吃饭……

4.无线家居环境

清晨,当阳光洒入您房间的时候,音乐将您从睡梦中唤醒,窗帘打开,启动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房的微波炉。边吃早餐,边收听来自Internet定制的早间新闻。向社区服务中央下了订单,提供一天需要的生活用品。出门后,家中的设备自动关闭,安防监控系统启动。 无线家庭网络几乎涵盖了家庭内的任何信息设备,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众多无线应用中的几种。

当然,现在无线接入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价格等问题,但无线走入家庭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终端设备价格的下调,人们会更多地选择无线设备,自由、方便、舒适地享受生活,这一切正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我们期待着,无限(无线)美好的明天。

综合布线系统与房屋建筑的配合

在制订安防工程建设、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方案中,除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建筑自动化系统外,还要考虑其与房屋建筑的配合问题。本文以综合布线与房屋建筑配合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在安防工程建设、智能化建筑或智能化小区内配备有各种公用设施(例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电视、监控、通信线路和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和相应设备(如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们都是附属在房屋建筑或小区内的基础设施,为在建筑物或小区内的使用者服务,起到保证生产活动、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务等能正常进行的重要作用。作为通信网络技术设施的联系纽带——综合布线系统,与房屋建筑、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存在于同一个整体内,既是相辅相成、彼此结合的统一体,也有各自独立的不同性。因此,在工程设计和安装施工时,必须与房屋建筑和其它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单位配合协调,采取通盘考虑和妥善处理方式,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达到正常使用的目的和要求。

在制订安防工程建设、智能化建筑和智能化小区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方案中,除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建筑自动化系统外,还要考虑有关与房屋建筑的配合问题。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其使用特点、技术功能和今后发展趋势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以便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密切配合、共同促进的目的。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所有缆线的敷设和设备的安装,需要专用房间(如设备间)、电缆竖井、暗敷管路和槽道、预留的线槽和洞孔等设施,它们都是与房屋建筑同时设计和施工,即使有些内部装修部分可以与建筑不同步施工,但是它们都属于永久性的建筑设施。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外,在房屋建筑内尚有各种公用的管线系统。作为安防工程建设和智能化建筑中基础设施之一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依附在建筑物内进行建设的,所以在具体工程中应与房屋建筑和其它管线设施的主管单位紧密配合,互相协调,切不可彼此脱节和发生矛盾,尽量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遗留难以弥补的后遗症,这些都关系到房屋建筑的主体功能和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质量。 通信线路在引入房屋建筑部分

智能化建筑与外界联系的通信线路,通常都是与公用通信网连接,并由屋外引入房屋建筑内部。当具有建筑群体性质的智能化小区,不是单栋建筑时,同样也有通信线路引入屋内,除包含有与公用通信网连接的通信线路外,还有各栋建筑物之间的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所有建筑群主干电缆或建筑群主干光缆,其两端都要分别引入各栋建筑物中,并直接终端连接到建筑群配线架(CD)或建筑物配线架(BD)上,这样两处建筑物都有通信线路的引入部分。与公用通信网连接的通信线路、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建筑群主干光缆都是综合布线系统对外连接的骨干线路,且其线路的电缆对数或光缆芯数都很多,它们是保证通信畅通无阻的关键部分。因此,这些通信线路的建筑方式应采用地下管道引入房屋建筑内部,以确保通信安全可靠和便于今后维护管理。如果是地下管道引入方式(包括直埋电缆或直埋光缆穿放在钢管的引入方式),因引入管道穿越建筑物的主体或承重结构。为此,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与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引入管道的路由和位置

在房屋建筑物外部敷设的地下管道路由和位置,应按城市街道或安防工程建设及智能化小区的规划中对通信线路的要求考虑。地下管道引入智能化建筑中的路由和位置,应由建筑物的房屋结构和平面布置、设备间的位置、建筑物配线架的装设位置以及与其它管线之间有无互相影响或矛盾等因素来决定的。引入管道的路由应是直线短捷、安全可靠,且最好邻近终端的建筑物配线架和垂直电缆竖井(或上升管路或上升缆槽),尽量远离有害于通信线路安全的各种管线(如电力线、暖气沟、煤气管、上下水管等设施)。如与其它管线过于邻近,又无法避免时,为防止互相影响和干扰,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分隔或保护措施(例如管道采用混凝土包封等);如果地下管道的引入部分有可能承受较大压力时,为保证通信线路不受损害,应建议房屋建筑设计中改变技术方案或另选路由及位置,也可建议采用增加钢筋混凝土过梁或引入管道的管材采用钢管等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引入管道的管孔数量或预留洞孔尺寸

引入管道的管孔数量(包括管孔的内径)或预留洞孔的规格尺寸(应根据以后引入管道需占用的断面积考虑),除满足正常使用需要的管道管孔数量或洞孔大小尺寸外,应适当考虑预留备用量及今后发展余地,取定的数值和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

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和便于维护管理,要求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引入管道或预留洞孔的四周,应作好防水和防潮等技术措施,空闲的管孔或预留洞孔都应使用防水材料和水泥砂浆密封堵严,防止屋外污水或潮气进入屋内。 引入管道或预留洞孔的施工配合

引入管道或预留洞孔部分的施工,应与房屋建筑施工同步进行,以保证施工部位的整体性,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引入管道与屋外的地下管道最好同时施工敷设。为便于施工连接和今后维护,屋外的地下管道和引入管道相互衔接处应设置人孔和手孔,作为屋内和屋外施工部分的分界点,这样不会互相影响工程进度,且能保证工程质量。

建筑物配线架和设备间部分

建筑物配线架(BD)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主要的枢纽部分,为此在智能化建筑中需要设置专用房间——设备间(当设有建筑群配线架,其要求与建筑物配线架相同),与房屋建筑配合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建筑物配线架和设备间的设置以及位置

建筑物配线架一般装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设备间,它是整栋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的中心设施。当建筑物中设有电话、数据(如计算机)等各种主机及其配套的保安配线设备时,装设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物配线架(BD)的设备间可考虑与上述系统配套安装保安设备的房间合用,以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线路长度,且便于网络管理及值班人员驻守。当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专用的设备间,各个系统的主机房(如用户电话交换机房和计算机主机房)需分别设置时,要求各个机房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便相互联系和减少线路的长度。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将设备间的位置,尽量安排在邻近引入管道和电缆竖井(或上升管槽、上升房)处,以减少房屋建筑中的管路和线路的长度,保证不超过综合布线系统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电缆、光缆最大距离。同时,也要求通信线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路由和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位置安排合理,避免通信线路过多地经过走廊或过厅等公共场所或其它房间,增加工程建设造价,也不利于安装施工和日常维护。 设备间的面积和工艺要求

设备间的面积应根据能安装所有屋内通信设备的数量(包括今后需要扩装的设备)、规格尺寸和网络结构等因素综合考 虑,并留有一定的人员操作和活动面积。根据过去工程中的实践经验,设备间面积不宜太小,一般不应小于10m2。如果利用现有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或过厅角落等)时,也要求设备间的实际使用面积不应少于上述面积,以利于日常维护和检修测试。

在设备间内不得有煤气管、给水管和下水管等管线设置,以免对通信设备发生危害。如必须穿越或设置时,应采取严密包封等防护措施,必须确保无气体和液体渗出,以防发生影响通信的事故。

设备间的工艺要求基本与各种主机房相同。设备间内的光线明亮,当维护和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50LX。为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

房间内的温度、相对湿度、防火和防尘等均应与机房基本相同。在设备间内应设有数量足够,且位置适当的交流电源插座,以满足日常维修时的需要,这些工艺要求应及时提供房屋建筑设计单位,以便及早在土建设计中一并纳入。如设备间与其它系统的主机房合设时,其工艺要求应相同。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安防工程建设及智能化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神经中枢和骨干线路。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包括建筑物配线架、建筑物主干电缆和建筑物主干光缆等设备和器材。其主干电缆和主干光缆从智能化建筑的低层向上垂直敷设到顶层,形成垂直的主干布线系统。主干电缆或主干光缆大都采取在上升管路(或槽道)、电缆竖井和上升房等设施中敷设。这几种安装敷设方式,应根据所在的安防工程建设及智能化建筑中的通信线路容量多少(线对数量和光纤芯数)、建筑物的具体条件等因素来选用。在房屋建筑设计时,对决定预埋上升管路的数量(管道根数和管径大小)、槽道的规格尺寸、电缆竖井或上升房的大小等,应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单位相互协调、研究确定。如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部分的缆线利用其它管线的竖井中敷设时,还需与合设的其它管线单位协商决定。关于上升管路(或槽道)、电缆竖井和上升房的要求如下。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上升管路(或槽道)

上升管路(或槽道)的安装方式有明设或暗敷两种。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必须注意上升管路(或槽道)的安装方式、所用管材(槽道)的材质和品种、管孔内径(或槽道内部规格尺寸)大小、有无特殊要求(如有关防火或防电磁干扰等)以及具体安装等细节。为了保证楼层平面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的通信安全、便于水平布线敷设,减少通信线路的长度和工程建筑投资,可以在楼层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上升管路(或槽道),形成两个上升管路(槽道),以利建筑物主干电缆或光缆具有两个上升的通道,做到互相备用。 电缆竖井

电缆竖井有时简称竖井,它是智能化建筑中的重要设施。电缆竖井有专用和合用两种使用方式。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电缆或光缆,一般在专用于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中敷设较为有利,在这种场合设置时,只需考虑缆线敷设的位置、缆线之间的间距、采用的安装固定方式(如槽道内安装或直接绑扎在桥架上等)和防火措施。如在合用的电缆竖井中敷设时,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除缆线的安全外;涉及维护管理等方面。采用在电缆竖井中敷设的方案中,需考虑以下几点.

1、合用的电缆竖井的面积大小是与其中容纳的管线系统的种类、数量、布置(包括间距)和竖井中有无安装设备等有关。更应注意的是:

·目前智能化建筑中的各种弱电线路有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监控和消防等系统,各种弱电线路在电缆竖井中,不论采用合设或分设槽道(包括桥架)都需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安全运行,便于安装施工和维护检修;

·在电缆竖井中各种弱电线路有些要安装各种设备(如接续设备)。因此,要考虑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距离以及维护检修的空间,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需设置楼层配线架(FD)等设备,

必须留有足够的安装地位和维护空间。此外,还要注意配线设备的柜门应便于开启,在相邻设备的柜门开启时,不应互相干扰,以免影响维护检修工作。为此,合用电缆竖井的面积不宜过于狭窄,必须留有足够的安装施工和维护检修空间。

2、在合用电缆竖井中,因各种弱电线路系统的维护检修人员均需入内工作,为了保证设备安全,且需防火、防潮和防尘等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楼层配线架(FD)等设备,应采用外有牢固密封的柜体,且有锁的设备,不宜采用敞开式的配线架。此外,各个弱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电线路系统的维护人员进入合用电缆竖井,应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以便分清职责和保证设备安全。

·不论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是在专用或是合用的电缆竖井中安装敷设,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经济实用的防火措施,如分别在各个楼层的洞孔处,装设防火材料的隔断封堵或其它防火封闭措施,缆线四周和缆线本身均需用防火材料或防火涂料和涂抹严密,这些均应向土建设计单位提出,以便在设计中考虑。具体施工细节应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时应予以配合;

·由于智能化建筑中的专用或合用电缆竖井的面积一般较少,且很珍贵,必须爱惜,合理使用。为此,综合布线系统和其它弱电线路系统的缆线敷设路由和设备安装位置,应全面考虑、统一安排,必须做到布局合理、整齐有序,尽量符合环境美观整洁的要求,且能适应今后维护检修需要,不得凌乱无章地布置,这会影响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当智能化建筑为特大型且性质重要的高层建筑,如电视台、广播电台、交通指挥中心、通信枢纽大楼和重要的办公大楼等,其楼层平面面积较大。因此,通常采用分区式的平面布置,甚至有时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对象不同需要,除采取分区(或分座)方式外,其楼层高度和楼层层数也有所不同。此外,这样庞大高耸的高层建筑,因内部管线系统极多,技术要求较高,所以通常在房屋平面布置时,将上下水管、煤气管等系统设在专用的管道井内。根据电力、弱电、消防等系统的线路特点和要求,设置多个不同的电缆竖井,以便它们各自分开敷设在专用的电缆竖井中。这种设置等多个专用电缆竖井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在各种管线系统日常运行时互不影响,发生障碍或事故时,维护检修又互不干扰。但其工程造价较高,占用房屋建筑面积较多,房屋建筑结构也因上下贯通的通道太多而较复杂,楼层平面布置会受到限制或约束,可能出现布置不合理的现象。 上升房(交接间或电信间)

在大型智能化建筑中常设有自上而下形成通道的专用房间,以便提供给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电缆或光缆垂直敷设。当专用房间内不设配线接续设备(包括楼层配线架)时称为上升房。如设有配线接续设备(包括楼层配线架),应称为交接间或电信间,也可称为接线间、配线间或干线通道。交接间是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与水平布线子系统互相连接的指定交接点,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一个专用空间,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分支线路主要环节和关键部位,其内部一般不应有其它管线进入,应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专用房间为好,有利于保证通信安全可靠和维护管理,其内部使用面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积以不小于5m2为宜,如平面面积安排确有困难,可考虑适当减少。上升房的设置的具体位置和所需面积应事先提供给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中统一考虑。如智能化建筑的楼层平面布置因面积紧张或安排困难等因素无法满足要求时,上升房可在楼梯间、走廊或过厅等公共部位较为隐蔽处,划出一定面积来设置,但要求上升房的位置在各个楼层都一致,其面积基本相同(允许高层建筑的最高几个楼层的上升房面积可以略少),以便上下贯通,通信线路可以直接敷设和固定安装,既节省通信线路工程投资,又便于日常维护检修。上升房应有单独门户,为保证设备安全和便于管理,应有加锁措施。此外,根据我国防火工程有关建设标准规定,上下楼层贯通的洞孔和缆线穿越处等地方都应加设切实有效的防火措施。 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分布到智能化建筑中各个楼层的各个部分,几乎覆盖建筑中各个楼层的整个面积,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为繁琐复杂,但非常重要的支线部分,是智能化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与通信专业协作配合和互相协调及研究解决矛盾最多的部分。它通常涉及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管路或槽道的路由、位置、管径和规格,通信引出端的位置和数量,预留缆线穿放敷设的洞孔尺寸大小和具体位置以及各种加固安装等问题。要求既能满足目前用户需要,又要为今后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尤其是已建成的房屋建筑,其楼层水平布线子系统所需的管路或槽道,一般采用明敷方式,必须考虑有一定的兼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水平布线子系统今后变化的需要。预留安装通信引出端的洞孔尺寸应根据所选用的部件型号和规格要求,必须互相吻合,以利于安装施工。

在安防工程建设及智能化建筑中如内部装修标准较高的地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公用场所(如会客室和会议厅等),其装修极为华丽。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施工时间和安装方法,必须服从主体和顾全大局,与建筑内部装修工程协调配合,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互相影响和干扰。

弱电智能中常见的问题

各智能化子系统在应用中存在诸多的投诉,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产品性能;二是使用问题。以下列举室内安防、对讲、闭路监控、周界防盗、电子巡更、抄表系统及停车场管理等系统。

一、 室内安防系统

误报是投诉的焦点,这与产品性能、操作方式有关。

室内安防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投诉率最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5个方面: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 系统选型不当,

2 探头的质量、选型、安装位置不当, 3 系统在软硬件设置方面不合理, 4 用户使用不当, 5管理方法不合理。 智能化系统的选择,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实就是对智能化产品传输介质的选择,安防系统的建设也不例外。

目前,小区网络作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配套设施,由于受到智能化产品的制约,采取了多种形式布线结构,但不外乎这几种网络:电话线、电力线、电缆线(有线电视网络)、专线(五类双胶线)、无线、以太网(IP宽带网)等。到底选用哪种智能化系统较好,要根据社区的内外部环境和今后的发展决定。当社区内用户很多时,不宜采用基于电话线的安防系统,否则报警点过多,监控中心会应付不过来,而导致投诉。 通过近年的实践应用和行业内的大力推动,在建设智能化社区时,大家都知道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应该设计哪些系统。这是成功的地方,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公司在建设智能化社区时,很少考虑众人的生活习惯、使用特点、社区的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去考虑,是安防系统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安防系统的管理应该加强,许多系统建成以后,由于疏于管理,结果反而成了“累赘”。

设计者必须对整个安防界的器材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对使用者的心态要有一个了解、对小偷的心态要有一定的了解、对社区的特点要有一个了解,只有结合这“四个了解”,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具有人性化的安防系统。

社区的安防应是以预防为主,主要的目的是吓走小偷,而不是抓小偷,以住户的人身安全为第一。如果以抓小偷为目的,会给业主带来人身伤害,同时破坏小区的气氛,业主不安定心态加剧,这样,不利于业主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甲方的声誉和售楼。基于上述考虑,家里的报警系统发出报警时,蜂鸣器应鸣叫,将小偷吓走。但是,在智能化系统建设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应用了三表远传计量系统却不能正常运行,仍然采用人工抄表。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一定会影响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发展,影响开发商的积极性,影响住户的实际生活。 产生抄表不准的原因有二个:

1.数据传输时受到干扰;

2.脉冲水表、电表和气表本身产品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抄表系统,都是读表发出的脉冲,脉冲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读表错误。要杜绝这种读表错误,必须采用这样的抄表系统,将数据采集装置放在表头,表头采集器和采集器间通过简单的传输控制协议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由于干扰,而造成的读表错误。这样抄表系统就由五部分组成:管理中心计算机、传输控制器、采集器、表头采集器和各类计量表。

下面从脉冲本身找原因。脉冲表上产生脉冲的传感器可分为:干簧管型、霍尔元件型和光电转换型。霍尔元件型基本原理是:在普通转盘计数的水表(或天然气表)中加装霍尔元件和磁铁,即可构成基于磁电转换技术的传感器。霍尔元件固定安装在技术转盘附近,永磁铁安装在技术盘位上,当转盘每转一圈,永磁铁经过霍尔元件一次即在信号端产生一个计量脉冲。干簧管固定安装在计数转盘附近,永磁铁安装在计数盘位上,当转盘每转一圈,永磁铁经过干簧管一次即在信号端产生一个计量脉冲。光电转换基本原理是:在电表的转盘处装一个光电转换器,转盘上有一条槽,转盘转一圈时,沟槽经过光电转换器,完成一次光电转换,输出一个脉冲。

脉冲数量的准确度将决定远程计量系统的准确度。从目前实际施工完工的情况来看,远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程气表、电表的脉冲准确度较高。水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非常糟糕。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干簧管质量不高、水管发生水锤现象,发出大量脉冲(增脉冲)。

管道系统中,如果发生液流瞬变流动,管流的流速、压力等参数均随时间变化,其变化幅度取决于管流初始流态、管系特征、瞬变形成条件等因素。因流速突变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急剧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管道将发生剧烈震动和较大的声响,这种现象称为水锤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水管剧烈抖动和发出声响的情况,也就是水锤现象。正是这种剧烈的抖动造成了干簧管簧片在很短时间里,频繁地吸合,发出大量的脉冲。

在远程计量系统中,水表脉冲的不准确性大多数是由以上原因造成。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远程计量系统的发展。

住宅不同于办公楼,当用户家里没有人或住户出差了,安防系统出现误报或者是发身了盗窃事件,家里的喇叭鸣叫不停,怎么办?在事件处理完了以后,怎样使系统重新处于布防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系统具有中心布/撤防功能即可。保安确认是系统误报和处理完敬请后,可以通过控制中心,使住户家里的系统重新处于布防状态,接受监控。类似事件处理不好,业主就会和物业管理公司打官司。

系统误报和业主误操作在所难免,关键是怎样处理能让业主满意,物业公司好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控制中心必须要有误报识别功能。当业主在家时,系统发生误报或业主误操作,导致系统报警,此时住户家里的蜂鸣器鸣叫,住户一般会立即撤防,使蜂鸣器停止叫唤。在控制中心,出现报警后,中心会接到警情,住户撤防,中心也会知道,当一住户报警到解除警情的时间不超过30秒(用密码布/撤防,小偷很难在30秒内破译密码),一般可以认为此类警情属于误报或者是用户误操作造成的,不用立即出动保安,而是采用其他的方式探视该住户,以防万一。 在选择防盗探测器时,尽量不要使用微波,不管辐射剂量的大小,对人体都会产生伤害。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门磁、窗磁、玻璃破碎探测器、振动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等。在选择探测器时,要使住户在家也能布防,住户正常活动时,不会引起报警,如果选用红外探测器,也应首选智能型幕帘式红外探测器。这种红外探测器是专为住宅设计定的,具有方向性,布防以后,形成一道看不见的红外墙。布防后,住户可以在家里和往常一样活动,不会报警,当人从客厅走到阳台或开窗时,由里向外创过红外幕帘,不会报警,主人设定一个在外等待的时间,在设定的时间内,主人从阳台进屋,又闯过了红外幕帘,不会报警。但是如果只是从外往里闯过红外幕帘,马上就会报警。在选择门磁时要注意,由于住户大门的间隙一般都超过了普通门磁所要求的范围,同时还考虑到不容易破坏,建议采用“针式”门磁,并且要注意对中。

监控中心的建设必须按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要求来建设,特别要提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UPS电源,否则,一旦掉电,数据库遭到破坏,将会牵连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 尽量提高安防工程的集成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安防系统将会变成社区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应用系统(传输介质为有线电视网或宽带IP网),这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发展潮流。有些人将提高系统集成度片面的理解为用一台显示器和一套软件监控一切,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在社区内提高系统集成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业务和系统集成商,是指在传输介质上的物理集成,到底用多少台显示器要根据人的使用特点进行设置。 如果使用的是在线式巡更系统,光巡更系统就得用一台显示器,以便掌握保安员的位置。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对讲与防盗门控和住户报警系统可以共用一台显示器,要根据住户数来决定,考虑到报警的响应时间,一般以1000户共用一台显示器比较合理。闭路监控的监视器的多少主要是由人眼的习惯来决定的。

监控中心的值班员有两名就足够了,一名负责出入口管理及周界防越报警系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对讲与防盗门控系统、住户报警系统和巡更管理系统,另一名负责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在监控室里,一定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和操作规程,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合格的软件,系统软件是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它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等。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

二、 对讲系统

投诉的增加主要在可视对讲系统方面,可视对讲的信号传输经常出现问题,导致住户投诉的增加。

在选择对讲与防盗门控系统是要注意,现在生产这类系统的厂家有很多,大多数系统在使用后1年后就出现质量问题,维护保养使甲方苦不堪言,但是,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个时候有眼光的投资者如果能重视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问题,经过2-3年的大浪淘沙,就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 如果采用多线制可视对讲系统,在施工时要注意将视频线、语音线和控制线分开,否则会相互干扰,特别是有的社区,将中心管理机放在大门口作大门口机,这个时候传输距离较远,视频线和语音线相互之间的干扰很严重,视频线和语音线必须格开一定的距离或分购走。数码可视对讲系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是他所使用的控制线较少,施工起来方便一些。同时,这两种系统都存在当楼层过高,图像发生畸变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是采用的视频传输技术,当传输距离较远时,信号衰减得很厉害造成的。同轴射频可视对讲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轴视频可视对讲系统采用与标准电视节目相同的调制技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图像、声音和数据,将普通可视对讲系统同时需要视频电缆和多芯数据线的传统布线模式改为单一的同轴电缆布线模式,大大节约施工费用和线材,同时还将普通可视的视频分配器转移到理论和实践都较为完善的有线电视电缆信号放大器,使得大用户情况下的阻抗匹配问题以及信号多级放大后的失真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同轴射频可视对讲系统将解码器纳入户内机的范畴,可视对讲系统已不再需要在每层(或若干层)附加一个译码器,因此同轴射频可视对讲系统使可视对讲在大用户、远距离、高质量传输成为可能。这种可视对讲系统目前在深圳和青岛有大规模应用。

现在流行一种趋势,将住户报警系统和可视对讲系统合二为一,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大多数厂家此类产品的安防系统,没有按国家的规范制造,只是摆摆样子,这样对甲方和对自己都不好。有的厂家甚至打出广告:我们的可视对讲产品,可以做到三方自由通话,户与户之间可以打电话,而且价格和原来的产品差不多,其实仔细一看,发现它这个功能从理论上讲可以,但在实际中毫无用处。对讲和防盗的优先权比住户之间通话的优先权高,而且每一时刻,对讲系统的使用率和报警率会比较高的,而且只能一对用户可以通话,这就像竞猜热线一样,拨通率相当的低,这样低的拨通率,加上不是还要被对讲系统的正常使用和报警所打断,可以说这个住户之间的对讲功能意义不大,如果住户还为这个无用的功能付款,你说冤枉不冤枉?要做到户与户之间的通话,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是可以的,不要一味追求低价,应该多多注意一下产品的质量。 可视对讲产品有向同轴射频系统和宽带IP系统发展的趋势,同时将安防和可视对讲两个功能合二为一也是一个发展方向。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三、闭路监控系统

其实闭路监控在安全防范方面作用相当大,如果没有这套系统,室内安防做得再好,盗窃案件仍然不断。小偷只要进入了小区,他总得设法偷点东西,甚至抢劫。安全防范还是要以室外防范为主。

在设计闭路监控系统时,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少用摄像机,而且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轻易不要用带云台的摄像机,第一,云台容易坏,第二,当镜头来回转动的时候,监控中心也不利于观察,第三,一台云台的价格也不比一台摄像机便宜,在人一般不轻易到达,而且对安全又比较重要的场所,如周界附近,用带视频移动监控功能的中央处理器,只要有物体移动,中心马上报警。

根据经验,建议在目前高档次社区内考虑1台硬盘录像机,最好选用加拿大Multivision的硬盘录像机,可以实现远程、局域网、Internet、电话监控、操作,既体现了档次,又很实用。同时我个人不建议采用矩阵实现闭路监控,因为矩阵较难掌握,编程困难,尤其对保安来说相对操作困难,出现问题不易排除,尽可能采用画面处理器,既可以实时监视也可实时录像,这项效果较为理想。这样设计的系统既有彩色摄像机、又有黑白摄像机,既有硬盘录像、又有模拟录像,效益与成本兼顾。

四、周界防范系统

微波网式的周界防范系统一般用于军政等要害部门,震动传感式的周界防越系统,一般用于社区范围比较大,周界又不规则的地方,例如,一个山沟里的别墅区。一般的周界防越系统都是采用红外对射这种模式,在北方采用这种模式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冬天下大雪会将对射探头“蒙住”,使系统失去作用,一般和室外监控系统配合使用,以弥补它的不足。在周界防越系统中如果加入灯光联动装置,效果奇佳,当出现情况时,灯光马上启动,一束强光射过去,将令小偷闻风丧胆。注意报警不要和声音联动,否则会打扰住户休息和制造紧张气氛。

五、巡更系统

巡更系统产生投诉的原因有2种: 1.系统不稳定;

2.巡更点设置不合理,软件的设置不合理。软件功能的配备一定要和小区的物业管理系统结合起来,不能千篇一律,否则,系统就不好用。

六、自动抄表系统

自动抄表系统是所有子系统中投诉率较高的,其主要原因是抄送数据不准,其次是供水与供电网络不完善。

除了室内安防系统,就是这个系统的投诉率最高。主要原因是抄表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大多数智能化社区中的远程抄表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管理中心计算机、传输控制器、采集器和各类计量表。他们之间可以通过RS485总线、电力载波、无线数传、市话网、有线电视网和宽带IP网等多种通信方式,由于通信介质的不同,又被分成不同的抄表模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在表安装比较集中的住宅区,采集器和传输控制器间可以通过RS485或电力载波的方式进行传输。在表安装比较分散的住宅区,采集器和传输控制器间最好通过数传或电话网进行传输。对于三表或多表已经入户的情况,最好采用通过有线电视双向网或宽带IP网的抄表方式进行抄表。在采用电力载波传输时要注意,由于我国的电网在传输数据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无线电信号、电磁信号、脉冲信号的干扰,导致传输数据错码、丢码的情况,所以电力载波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很适合。

近年来,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在我国发展得很快,从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深圳、广州、上海到北京,以及中国西部城市成都、重庆、贵州、昆明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智能化示范小区。这些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提高了住户的生活质量,扩大了住户的居住空间,为当地智能化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但是,在智能化系统建设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应用了三表远传计量系统却不能正常运行,仍然采用人工抄表。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一定会影响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发展,影响开发商的积极性,影响住户的实际生活。

产生抄表不准的原因有二个:1.数据传输时受到干扰;2.脉冲水表、电表和气表本身产品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抄表系统,都是读表发出的脉冲,脉冲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读表错误。要杜绝这种读表错误,必须采用这样的抄表系统,将数据采集装置放在表头,表头采集器和采集器间通过简单的传输控制协议进行传输,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由于干扰,而造成的读表错误。这样抄表系统就由五部分组成:管理中心计算机、传输控制器、采集器、表头采集器和各类计量表。

下面从脉冲本身找原因。脉冲表上产生脉冲的传感器可分为:干簧管型、霍尔元件型和光电转换型。霍尔元件型基本原理是:在普通转盘计数的水表(或天然气表)中加装霍尔元件和磁铁,即可构成基于磁电转换技术的传感器。霍尔元件固定安装在技术转盘附近,永磁铁安装在技术盘位上,当转盘每转一圈,永磁铁经过霍尔元件一次即在信号端产生一个计量脉冲。干簧管固定安装在计数转盘附近,永磁铁安装在计数盘位上,当转盘每转一圈,永磁铁经过干簧管一次即在信号端产生一个计量脉冲。光电转换基本原理是:在电表的转盘处装一个光电转换器,转盘上有一条槽,转盘转一圈时,沟槽经过光电转换器,完成一次光电转换,输出一个脉冲。 脉冲数量的准确度将决定远程计量系统的准确度。从目前实际施工完工的情况来看,远程气表、电表的脉冲准确度较高。水表的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非常糟糕。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干簧管质量不高、水管发生水锤现象,发出大量脉冲(增脉冲)。 管道系统中,如果发生液流瞬变流动,管流的流速、压力等参数均随时间变化,其变化幅度取决于管流初始流态、管系特征、瞬变形成条件等因素。因流速突变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急剧的压力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管道将发生剧烈震动和较大的声响,这种现象称为水锤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水管剧烈抖动和发出声响的情况,也就是水锤现象。正是这种剧烈的抖动造成了干簧管簧片在很短时间里,频繁地吸合,发出大量的脉冲。

在远程计量系统中,水表脉冲的不准确性大多数是由以上原因造成。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远程计量系统的发展。

水锤现象产生原因极其复杂,与管道内壁摩擦力、压力、液体流速等均有关系,我们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增大脉冲的宽度,来滤出一些杂波。我们可以在硬件和软件上,设置一定的判断功能,来滤出误脉冲。这样,我们从前端采集的数据就较为准确。

目前,国产的远传水表的质量确实令人堪忧,已经严重的阻碍了三表远传系统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原理入手,研制新型的远传气表、电表和气表。让水表不受“水锤”现象的影响,比如说用光电传感器管等。使远传表直接输出数字而不是脉冲,使输出的数字和机械读数一样,然后将读数装置直接安装在表头,让表头通过一定的通信控制协议和采集器通信,这样,几乎可以使远程抄表系统百分之一百的准确。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抄表系统都存在上述问题,如果谁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水就可以占领市场,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三表抄送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供电局不允许抄电表、水表必须使用自来水公司指定的表头,希望大家注意。

七、停车场管理系统

投诉的原因是停车时间数据不准,其次是产品质量不好,经常出错,导致系统性能不稳定(车多原因)。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机械部分基本过关了,其电子部分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停车场的电磁干扰比较大,在线路传输时,一定要采取屏蔽措施,同时要改进读头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模式,不能只读取数据,应该有一些通信协议,防止干扰。车子在启动时,干扰比较大,应该在车子停下来取卡和交费时,传输数据。总之,在技术上,应对其电子部分进行改进。

家庭影院应用与实战指南

家庭影院系统经过设置与调整之后,多数都可以正常运行,当然有时候也会山现—些问题。有些问题主要是在安装连接时,疏忽大意或者经验不足所造成。在报修前,用户最好先仔细检查一下连接上是否有错,并使用排除法宋检查整个影音系统。通常大多数问题只要用户知晓与了解一些器材的工作原理,并参照说明书的指引是完全可以自行排除的、但有时所有尔西部调节好了,还是会山现强差人意的效果,那么最后只得请专业人士来解决了。下面就是我归纳出来的在家庭影院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电视节目接收不正常

如果遇到电视节目接收不正常,首先要查看地面(无线)、有线、卫星或顺机顶盒与电视机的连接是否正确。如果用户拥有的是标清机顶盒,查看一下是否连对了电视机相应的连接端口,并且是否调到了所在地区的对应频道。如果用户拥有的是高清晰度的机顶盒,电视机也是HDTV级的高清晰度电视机,那么,查看一下这些电视机顶盒是否通过HDMI、DVI或分量视频端口连接到电视机。另外,如果高清AV信号是通过家庭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影院接收机连接到电视机,那么,应该确认家庭影院接收机是否已经打开,并调整到适当的输入电平,以确保高清信号顺利到达电视机。 2.节目的图像画面质量差

如果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呈雪花状,这可能是电缆连接上的不正常,或连接处的接触不好,也可能是使用的电缆是劣质品。用户不妨替换不同的电缆试试,看看结果是否有改善。如果用户采用的是有线电视接收方式,那么,有线运营商会提供免费服务,上门检查电缆的线材或者在连接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如果采用的是通过天线的地面(无线)电视接收方式,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天线位置与方向的改变来改善电视接收效果,或干脆换质量好点的天线试一试。

3.图像画面颜色失真或无色

如果屏幕上显示的图像颜色失真或呈黑白无色,用户首先应试验一下是否所有不同的信号源输入其显示图像的颜色均不好。如果是,则应进入电视机相应的功能模式,确认电视机本身的颜色设置是否调到正常的参数范围,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未调好则重新调整。如果有关颜色的所有设置在电视机上均已调好,那么接下来可以查看一下通过分量视频端口将DVD播放机连接到电视机的通路上是否存在问题。应确认DVD播放机分量视频端口的红绿蓝与电视机分量视频端口的连接是否匹配,因为如果系统置放区域的光线较暗的话,在系统背后进行电缆连接寸绿蓝色很难辨认,非常容易搞错,这种差错相当普遍,经常出现。 4.HDMI连接失败

用户在使用家庭影院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DVD播放机(或其它信号源设备)通过其HDMI输出连接到电视机的HDMl输入,且两台设备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电视机上会出现无图像显示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有时是因为虽经HDMI端口连通了DVD播放机和电视机,但彼此却不能互相识别。这一问题的处理方案之一可以采取先打开DVD播放机,后打开电视机的方法;或者先打开电视机,后打开DVD播放机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如果连接仍失败,用户则可换一根HDMI电缆再试。如果换电缆依然未解决问题,那么,用户可以向DVD播放机生产厂商咨询一下,最好上DVD播放机生产厂商的网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页,查看一下是否有什么固件升级的信息,如有,用户通常可以直接下载到CD或通过电邮方式获得。

5.投影机突然关机

投影机在工作过程有时会出现突然关机的现象,通常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不小心切断了投影机的电源,这时用户可以先检查一下是不是人为因素导致投影机的关机,如不是,就一定是投影机本身发生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多半很有可能是热保护引起的。在一些高档投影机中,为了延长其寿命,常会设计一种自我热保护功能,一旦投影机工作时其内部有太大热量产生时,投影机就会处于立即自动关闭的保护状态下,而在这个状态下,投影机对任何外界的输入控制是不作任何应答的,因此出现这种;隋况时,用户不必担心投影机会突然损坏。如要恢复,用户可在投影机自动关机大约半小时后,再按照普通的开机顺序来打开投影机,让投影机正常工作。

6.环绕声的播放效果不错

觉得环绕声的播放效果不佳,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先检查一下信号源、电视节目信号和其它视频信号源环绕声源的情况,然后检查扬声器的连接情况,并确信其通道与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接下来用户就要检查信号源及连接到家庭影院接收机的有线或卫星等机顶盒的情况。如果连接DVD播放机(或其它信号源设备)与家庭影院接收机使用的是RCA模拟立体声电缆,那么用户可以进行Dolby Pro Logic II、IIX、或DTS Neo:6等制式的环绕声设置。在这些制式中,通过对音频信号的处理,任何双通道音频信号源(包括CD激光唱片、盒式音带和传统模拟乙烯基唱片)均可提供给用户逼真的环绕声效果。用户需清楚的是,即使声源是真正的环绕声制式,环绕声效果也并不是每时每刻一直呈现得完美无缺。在以对话为主的场景,往往大多数声口向仅出自中置扬声器,而且在节目音源停止播放时,该中置扬声器往往会伴有一些环境噪声。动作片中的爆炸、人群喧嚷等声响,或者整个影片的音乐则更多发声于侧面以及后面的扬声器。 7.投影机接通电源后无任何反应

家庭影院中使用投影方式观赏节目的用户现在并不罕见,但由于投影机价格比较昂贵,许多用户接触它的机会不是很多,对投影机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与认识都比较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限,因此在使用与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投影机在接通电源后没有任何反应就是其中一例。这种现象说明投影机的电源单元可能发生了问题,也许是投影机内部的电源,也或许是外接电源有问题。为此,用户可以先检查一下投影机的外接电源规格是否与投影机所要求的标准相同,要知道外接电源插座没有接地或者投影机使用的电源连接线不是投影机随机配备的,都有可能造成投影机电源输入不正常。一旦确认外接电源正常的话,用户就可断定是投影机内部供电电路损坏,此时只好设法修复或重新更换新的投影机内部电源了。

8.DVD无法正常播放

这一故障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某些DVD播放机,尤其是2000年前推出的机型本身固有特性决定它无法播放一次可录DVD光盘。如果用户在播放自制DVD光盘时遇到麻烦,请核实一下该自制DVD光盘的格式是否是DVD-R,如不是就会出现不播放的现象;如果在播放DVD-R格式光盘时也碰到麻烦,这也许是空白DVD-R光盘的品牌问题。虽然无法保证所有的DVD播放机都能播放特殊的自制DVD光盘,但它们中间的大多数却应该可以播放DVD-R光盘。DVD根本无法播放的另一原因是光盘与播放机的区域码不匹配,或制作时选用了错误的视频系统。至于播放时出现跳放与定格的原因,主要是DVD碟片的质量问题,多半是光盘经无数次播放后会在其上面出现一些损伤、油污或指印,这些缺陷会引起DVD播放机在DVD光盘上的寻迹错误。无法正常播放还有另一个原因,也许是DVD播放机的透镜有灰尘粘附,用户可以设法清洁一下。当然,也可采用同样方法对有问题的DVD影碟与光盘进行清洁处理。 9.DVD记录器无法同时边录边放

与VCR录像机一样,用户使用有线或卫星机顶盒接收电视广播信号时,是无法在DVD记录器录制一套节目的同时收看另一套电视节目。这主要是大多数有线或卫星机顶盒每次通过一根单独的电缆只能下载一个频道的节目,换句话说,是有线或卫星机顶盒决定了哪一频道的节目馈送给VCR录像机、DVD记录器予以记录,哪一频道的节目馈送给电视机显示。如果用户在保留使用有线或卫星机顶盒的前提下仍想边看边录,那么有两个主要的实现方案可供用户选择:

1、购买或设法获得第二台有线或卫星机顶盒。一台用于连接DVD记录器,另一台用于直接连接电视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向有线或卫星电视运营商咨询清楚,他们提供的有线或卫星机顶盒是否具有可将信号分别馈送至DVD记录器和电视机的两套调谐器。

另外,用户还需留意两点:一是用户的电视机必须具备天线/有线和AV两类输入接口,以方便接收由有线或卫星机顶盒馈送来的电视广播信号;二是DVD记录器必须接入电视机的AV输入端口,以便于可录DVD光盘的回放。如果电视机除天线/有线连接端口外,没有两组AV输入,那么,用户可以购买RF射频调制器,这样也能实现有线机顶A/DVD记录器与电视机的连接两不误。

10.电唱机回放时音量小或失真

尽管传统模拟乙烯基唱片似乎已过寸,但还有许多人收藏着这些唱片。遗憾的是许多新开发推出的家庭影院接收机己不设唱机输入,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用户会使用接收机的AUX辅助端口或其它不常用的端口来连接电唱机,但往往不能正常工作,这是因为大多数电唱机唱头(特别设计除外)的音频输出电压及阻抗与CD激光唱机、VCR录像机、DVD播放机等设备的不同。如果用户的家庭影院接收机未设唱机输入端口,那么,用户需要时可以购买外接唱机前置放大器,或购买内置唱机前置放大器的电唱机。

家庭影院十问题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追求精神享受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家庭影院组建热在全球蓬勃兴起。山于每年部有家庭影院新开户加盟,因此,组建中自然会有许多入门者不知道或搞不清楚的地方,心中一定会有不少问题期望得到回答,下面试着回答其中的一部分,供参考。家庭影院是较为复杂的多设备集聚的AV系统,各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口向系统的最佳表现。综合起来务必在下列几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1)置放家庭影院系统的房间大小尺寸与结构 (2)观看位置至电视机屏幕的距离 (3)房间的声学特性

(4)环境光对视频显示器的影响 (5)选投影机还是大屏幕电视机 (6)扬声器采用壁挂还是落地置放 (7)系统各单元的置放地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8)系统设备置放环境的通风经统筹考虑上述要素之后,也许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什么样的房间尺寸和结构能最大化地展现家庭影院的风采。

2.简易套装式家庭影院有什么优点?

简易套装式家庭影院在主流消费者中非常流行。该类家庭影院拥有基本家庭影院系统所需的大多数,甚至全部功能单元,包括所有扬声器、环绕声接收机、DVD/CD播放机,偶尔是DVD播放机与VC日录像机的联体—机,有时是DVD记录器。如果是初入门者,不知道组建家庭影院系统需要多少设备,也不知道如何去设置与调整,那么,简易套装式家庭影院是很好的选择。简易套装式家庭影院有几大好处: 1、价格较适中。起价约4500元,但也有高到15000元或以上的系统。 2、系统体积小。这些系统中的DVD/接收机单元通常并不比普通DVD播放机大,而且系统包括的扬声器非常小,5或6个卫星扬声器小到可很方便地置于房间的角落里或书架上,甚至能产生强劲浑厚低音的超低音扬声器也一样可方便置于房间的角落。 3、易安装使用。该系统提供几乎所有所需的连接电缆,用户需留意的只是电视机有无AV输入和音频输出,非系统提供的VCR录像机以及DVD播放机是否是HiFi高保真的即可。组建时并不需要用户具备什么具体的专门技能,只要能读懂简单的说明书和方框图即可。大多数系统都随机备有能操作系统所有功能的遥控器。

3.想要兼容HDTV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有计划组建家庭影院,并;隹备购买新电视机的话,用户务必考虑系统设备与HDTV高清电视格式的兼容性。目前,因HDTV高清格式的兴起,有线、地面(无线)和卫星等各种不同传输方式的高清电视广播在世界各地纷纷开播,HDTV高清电视的节目量在迅速增加。按HDTV格式规定,伴随高清电视视频信号的是多通道环绕声信号,这一特征为充分展现家庭影院的环绕声特色又开创了新的用武之地。有了与HDTV的兼容性,即使DVD影碟播放寸输出的不是高清格式信号,HDTV电视机照样能显示DVD输出的标清逐行扫描信号,这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DVD播放机的功效。另外,随着变换成HD高清格式的DVD播放机的增多,与高清兼容的电视机的高清显示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日前,Blu-ray和HD DVD两大高清光盘格式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相关系统产品已开始源源不断推向市场,且速度正在加快。这就为用户从家庭影院中获得逼真视听享受提供了更多的节目保障。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家庭影院系统有没有必要增添投影机?

如果用户有需求去更新更先进的电视收看形式,不妨选择投影方式。究竟购买电视类视频显示设备还是视频投影机,决定的主要因素是平时看电视节目多还是欣赏DVD影碟的时间与次数多。无论购买哪一类电视机或投影机,重要的是,消费者应确认它一定与高清格式兼容。一旦选择了购买投影机, 用户务必注意下面几点:

(1)视频投影机不设有线电缆或天线输入的日F射频端口。如果用户的有线或卫星机顶盒上设有S-Video、分量或DVI(用于HD高清信号)等连接端口,那么,用户依然可通过这些端口连接视频投影机。

(2)视频投影机的灯泡寿命有限。如果用户每晚看3-4小时的投影,那么用户大约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要花上约7500-3000元去更换光源灯泡。

(3)由于投影电视的屏幕尺寸都相当大,因此显示其上的标清节目图像不如同样节目在一流的大屏幕电视机上的显示效果来得好。另外,观看VHS录像带给观者的视感也一般(主要是电视节目及VHS录像带本身的分辨率较低),如果用户的家庭影院系统能收看有线或卫星HDTV高清节目,那么,投影机的显示效果会更好些。 5.扬声器与超低音扬声器如何设置?

在家庭影院组建中,扬声器与超低音扬声器的配置与置放也许是非常关键的。扬声器的类型、房间的形状和声学特性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最适宜的扬声器置放及最佳放音效果的兑现。由于音频制式通道数的不同,扬声器的置放也有所不同。资料通常提供的是典型的正方形或矩形房间扬声器的置放方案,如果用户的房间是其它形状,那么也许要重新调整扬声器的置放布局,必要时也许要换一下扬声器的类型,并重新调整新扬声器发声的声学特性。需要注意的是,除房间尺寸、形状及声学特性需考虑外还要具体看有多少扬声器和是什么类型的扬声器。

6.扬声器数与AV接收机遇道数不匹配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般情况下,如要从家庭影院获得极佳的听觉享受,多通道环绕声AV接收机及与之匹配的6个(5.1)、7个(6.1)、甚至8个(7.1)扬声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由于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家每户家庭影院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因此,有些用户虽有多通道环绕声AV接收机,但暂时尚未配齐应配的扬声器,或环绕声扬声器苦于一时难有安身之地,要么临时闲置,要么不按规矩置放,从而使得家庭影院只是将就着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部分扬声器时而出声、时而哑声的现象。如果用户用的是多通道环绕声AV接收机,而只置放两个扬声器,那么此时就必须把接收机上的中置、环绕扬声器设定在(无)的方式。尽管只有两个扬声器,但不管是杜比数字AC3或DTS哪种音频制式,AV接收机均会不遗漏地把环绕和中置的声音平均分配给左右两个扬声器,使用户依然能清晰地听到相应的音频。

7.系统中的扬声器为何要进行延迟调整?

由于家庭影院系统中的环绕扬声器通常比前置扬声器更接近观众,因而前者的声音相比后者会比较早到达观众耳朵。为求每个通道的声音都能同时到达耳朵,扬声器离观众距离比较短的声道就要让它延迟一点时间发出声音。无论是杜比数字还是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播放都设法让它有瞬间的环绕声通道的电子延时。有一些AV接收机只要把每个扬声器与观众的距离输入,它就会自动将延迟设定好;而有一些AV接收机用户就得亲自设定延迟时间了,一个原则就是距离相差越远延迟时间就要设置得越久。通常,杜比数字解码器中的时间延迟已被事先设定,如果希望进行微调,大多数设备允许用户在杜比数字和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模式中进行环绕延时调节。由于两种延迟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因而只需在一种模式中设定延时。如果想要转换至另一模式十解码器会自动提供相适应的延时。

8.采用杜比数字音频制式的家庭影院能观看数字视频节目吗?

数字电视广播正在全球兴起,美国、加拿大以及其它采用ATSC电视制式的国家不管是高清电视(HDTV)还是标清电视(SDTV),所有的数字电视(DTV)都采用杜比数字音频;澳大利亚的数字电视广播除在使用杜比数字的同时还采用其它音频制式;而在英国与欧洲其它地区,杜比数字则被作为数字视频广播与卫星广播的可选多声道音频制式之一。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家庭影院系统设备开发商推出的信号源设备、前置放大器、AV接收机助放以及各种信号处理器或解码器都充分考虑了多种多通道音频制式的兼容性,而杜比数字则是被广为选用的音频制式之一,因此,用户不必担心拥有杜比数字音频制式的家庭影院能否观看数字视频节目。换句话说,完全能无阻碍地观看,只不过需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注意的是,由于数字电视的音频制式多种多样,从单声道、 双声道到多通道的环绕声道都有,因此设备品牌与型号的不同,音频输出通道数自然也会不一样。 9.能否提供家庭影院系统的连接方案?

基本的家庭影院系统包括电视机、DVD播放机和VCR录像机(或DVD记录器)、AV接收机、扬声器(通常为2个前置主音箱,1个中置音箱、2个环绕音箱和一个超低音扬声器)、所有电缆与连接器以及浪涌电压保护器。如果组建的是由分立单元集合而成的家庭影院系统,那么相对就复杂点。下面是基本设备的多少和类型。

(1)先连妥有线、地面(无线)或卫星与VCR(或DVD记录器)的通道;然后再与电视机连通。连通后,无论是电视机还是VCR(或DVD记录器)都能接收到电视广播节目。如果用户拥有VCR和DVD两类录像机,那么,可以采取通过各其输入端口分别单独与有线、地面(无线)或卫星信号通道连接的并接方法,而不是从一台录像机到另一台的串接。

(2)连接AV接收机的VCR音视频输出与VC日录像机音视频输入,一旦连妥,用户就可使用VCR或DVD录像机记录来自AV接收机的视频信号,并可在电视机上观看录像带或DVD影碟的视频节目。在VCR和DVD录像机均己连通AV接收机后,用户可以通过AV接;收机使用VCR或DVD录像复制未有保护措施的录像带和DVD影碟上的节目。

(3)连接DVD播放机视频输出与AV接收机的DVD播放机视频输入,并通过DVD播放机上的光纤或数字同轴音频端口与AV接收机上的相应端口相连。为了能获得真正的数字环绕声效果,用户务必使用DVD播放机的数字音频连接。

(4)对于CD激光唱机或CD变换器与AV接收机的连接,用户可以通过CD激光唱机的模拟或数字音频端口与AV接收机相连。如果拥有的是CD记录器,用户可以通过音频磁带记录/回放的输入/输出环路将其连接到AV接收机。

(5)连接AV接收机的TV显示器输出与电视机的一路视频输入。这样,用户就能通过AV接收机在电视机上观看来自VCR录像机或DVD播放机回放的视频图像。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顺利观看由AV接收机馈送来的视频节目,AV接收机必须处于VCR录像机或DVD播放机之一的打开状态,并且电视机被变换到视频输出通道。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0.组建家庭影院究竟需要花费多少?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影院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音视频系统,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说清哪—套系统-—定是最好的或者说是典型的家庭影院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偏好,计划组建的是什么档次的家庭影院系统,怎样在不同的环境从中获得影剧场的逼真体验,各有各的说法,因此花费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器材的生产得到了量化,设备价位会不断下调,因而花费也会跟着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非常昂贵的高档机有时也许只是提供了边缘特性的优良,性价比不—定高;而有些便宜和中价位的设备也许却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特性。

下面提供几种组建方案以供参考。

A、如果用户组建家庭影院是从零开始,那么,购买一台30英寸左右的电视机,一台混合DVD刻录机与家庭影院功放的一体机及所有必须的附件,用户至少要花约8000元。如果用户已有电视机,那么只需花上约4000元去购买一套简易套装式家庭影院系统。

B、如果用户购买一台40英寸左右的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台分开的环绕声接收机、扬声器和其它附件,用户需花费约8000至15000元。

C、如果用户想购买大屏幕的平板电视机或投影机,另外添置中档价位的环绕声设备,那么用户需花费约15000至32000元,究竟具体多少主要取决于购进使用的电视机、AV接收机、扬声器的类型与尺寸。相对而言,DVD播放机的花费少点。

D、如果在家庭影院系统中,用户想添置的是大尺寸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机,或者想换个口味,购置投影机,那么用户的花费可能会高达约40000至80000元左右。

WiFi在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应用

WiFi俗称无线宽带,全称Wireless Fidelity。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高,有效距离长,兼容性强,具有国际先进性的通讯方式。IEEE([美国]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802.11b无线网络规范是IEEE 802.11网络规范的变种,最高带宽为11 Mbit/s,在信号较弱或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调整为5.5Mbit/s、2Mbit/s和1Mbit/s,带宽的自动调整,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WiFi为制定802.11无线网络的组织。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新一代的无线网络,将以无须布线和使用相对自由,建立起人们对无线局域网的全新感受。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发展,很少见到哪种IT技术或是产品能够象它样有如此迅猛的增长势头,不受任何约束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不再是梦想,其中,WiFi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WiFi代表了“无线保真”,指具有完全兼容性的802.11标准IEEE802.11b子集,它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it/s,也可根据信号强弱把传输率调整为5.5Mbit/s、2Mbit/s和1Mbit/s带宽。无需直线传播传输范围为室外最大300米,室内有障碍的情况下最大100米,是现在使用的最多的传输协议。

在中央控制行业的大家庭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中央控制系统与无线触摸屏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大多数是RFID射频技术,但随着科技的进步RFID技术在中央控制领域的局限性日渐显现。

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礼堂大厅中,射频信号被越来越多的钢混结构阻挡,当一个工程中需要用一个触摸屏来控制多个房间内的设备的时候,往往需要安装很多个RF无线接收器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支持无线WiFi技术的触摸屏由于控制距离远,在大型的礼堂及隔墙非常多的展览馆中就可以大大减少无线接收器的安装数量,即使控制距离超过了一般控制范围,我们也可以通过安装无线增强中继器的方式来扩大接收器的接受范围,一台中型的无线增强中继器可将原本100米的控制距离增加到500米甚至1公里,而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强,无线WiFi触摸屏增强的不仅仅是控制距离,更加增强的是在钢混结构建筑中的穿透性,使移动控制更加流畅。 ITAV全新推出的ITVF85触摸屏,内置54Mbit/s无线WiFi模块,它的最大传输距离达300米,大大超过了现有RFID射频触屏的80米。它的显示部分采用高分辨率的16:9宽屏显示,265K真彩色TFT显示屏,在7.5寸显示屏下解析度达800×480像素,相对于市场上主流触摸屏产品色彩还原度更真实视觉效果更好。同时随机提供的中、英文界面编辑软件,支持3D/2D按键、视频、图形、图片、动画等界面元素。ITVF85可以做出多种多样炫彩界面及动画效果,另外一些通常只有在有线屏上才能做到的诸如进度条、模拟量实时显示、字符串实时显示的功能都可以在ITVF85上轻松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编辑软件对触摸屏操作界面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目前主流的单向RFID触摸技术已不能满足用户日渐提高的技术要求。ITAV在中控产品上使用WiFi技术,不仅突破了RFID技术在通讯距离、通讯稳定性上的局限,更增加了一般RFID触摸屏无法做到的双向控制通讯功能,ITAV新一代中控主机新增4路E-BUS总线接口,通过E-BUS总线,支持无线WiFi控制,与ITVF85触摸屏实现无缝的双向通讯,双向数据交换功能。这样就可以实时的在触摸屏上看到更多更真实的反馈状。比如远距离控制的时候设备开启关闭的运行状态。举个例子来说,使用过投影机的朋友们都知道投影机的灯泡属于消耗品,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环境的变坏,灯泡亮度会慢慢变暗,市面上很多款投影机都支持读取灯泡使用时间及工作温度的功能,也就是说,只要投影机的厂家公开了这部分的通讯协议,我们就可以直观的通过无线WiFi双向触摸屏看到当前投影机灯泡工作时间和工作温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及控制寿命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通过无线双向的控制系统支持,ITAV的矩阵独有的信息反馈功能可以直观的显示在控制主机以及触摸屏上,当有信号接入时,在触摸屏上可以直接反馈出信号的由来,这样对于控制系统来说,会更加的便捷与可靠。采用WiFi技术的无线双向好处还不仅仅如此,带有E-BUS总线的ITPBII-PRO-E与ITVF85无线WiFi触摸屏相结合,可以提供稳定的双线无线控制,给与使用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控制体验。

WiFi最主要的优势还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目前它已经从传统的医疗保健、库存控制和管理服务等特殊行业向更多行业拓展开去,甚至开始进入家庭以及教育机构等领域。 健康安全也是WiFi的一大亮点。IEEE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可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约60~70毫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手机的发射功率约200毫瓦至1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瓦,而且无线网络使用方式并非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是绝对安全的。

基于WiFi的优点,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品牌如:AMX、CREASTRON都在近两年推出了无线WiFi系列中控产品。然而国内厂商却还迟迟没有应用WiFi技术。ITAV正是本着以市场为本的原则,依托强大的专业研发力量,国内率先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WiFi中控系列产品,同时也推出了性能更为优越的配套产品。

弱电系统设计探讨

摘要:文章从目前弱电设计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设计工作之所以不令人满意的几个原因,随后重点阐明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规范设计程序与内容对改善设计状况所具有的意义,提出设计应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的观点,最后详细叙述了弱电设计的几个步骤、每一步的大略工作内容及其设计部门的分工协调。

关键词:弱电系统 设计现状 程序 步骤 需求 内容 分工

1 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是工程的成败之本,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一个优秀的弱电设计更是如此。然而,目前国内的弱电设计工作现状还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1)弱电系统的子系统多,所牵涉的高新技术多,现有的理论体系,规范不很完善,有些焦点问题还未形成定论,目前成功的、值得借鉴推广的工程建设经验寥寥,这些是造成目前弱电设计难度大的客观原因。

(2)优秀设计人员的匮乏及其广大设计者的素质亟待提高则是人为原因。现在的一些弱电设计者往往是闭门造车,严重脱离实际和用户需要,一味地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设计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与新意,这些设计造成许多弱电工程\"先天不足\"。弱电的高科技性与复杂性需要设计者(特别是总设计师)有高素质,他至少具有广博的计算机、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信、电气、水、暖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与技巧和对新技术敏锐的前瞻能力。

(3)与其它土建、水暖专业不同,弱电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受其它专业、单位人员的制约这是专业性质所决定的。如:往往在工程后期设计才能全面展开,造成设计时间紧张,来不及深思熟虑;工程实施中招投标行为规范,系统产品随意变更,造成许多设计工作的浪费;施工图与装修严重脱节,用户要求的不恰当、不明确,使设计人员做了很多的无用功;用户功能随时变更,更给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4)人们(包括许多业主,政府主管部门、一些甲级设计院、大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公司)对整个弱电设计存在误区,对设计的程序、过程、内容不很明了,在整个设计\"接力棒\"中,设计者间的水平存在差异,设计分工还不合理。

综上分析,要使弱电设计面貌有个质的改善,除了需要全行业加大投入,积极促进弱电专业的理论深入研究、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高校行动起来)积极培养出高素质设计人才这两项需长期努力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成效较快的办法就是改变观念,理顺整个建设工作程序,加强宣传与规范,使人们对弱电设计的程序、过程、内容由混沌走向明了,并充分保证设计人员素质的一致性,就能改观弱电设计的被动局面,如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大家都了解并都遵守规矩程序,才能使设计走向规范化。那么,一个典型、完善的弱电设计应包括哪些步骤与内容呢?我想至少应包括规划设计、总体设计、详细(工程施工)设计以及修改与扩充设计四大部分,并且弱电设计工作应贯穿工程的全过程。

2 规划设计

为了使设计更加合理,就必须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规划设计就是这样一个很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轻视的工作,它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提出规划(初步)设计方案和可行性研究三步。用户需求分析:设计者应首先通过与业主口头交谈、讨论和分析研究收集用户对弱电系统所提出的设想、要求和问题,限定弱电系统所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者整理用户的需求,对业主的要求明确化、定量化,形成科学的、严格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即: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各类相关技术确定系统目标。

规划(初步)设计:在确定系统目标基础上,设计者应围绕用户需求和建筑物的功能,从宏观角度对弱电系统的总体规模和性能指标、各个子系统的规模和性能指标、所选用的技术和如何实现等进行叙述和论证。使用户系统有一个总体概念和了解,对今后的实施和经费做到中心有数,同时它也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文档资料。规划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目标系统的总体概貌、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子系统的描述。其中各子系统的描述包括:系统目标、系统布线结构、系统实施计划、系统经费概算。规划设计方案要注意以图文并茂的形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以供有关决策和技术人员作为论证和评价的基础。

可行性研究:在规划设计方案出台后,则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即主要对该弱电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只有在调查判断过程中,确认建设该系统符合上述三条时,才可进行下一步设计。 2.1 建设的必要性

许多弱电子系统具有很高的优越性,但必须注意并非一切情况都可选择该系统,应当根据使用部门的实际情况,在十分必要的场合安装此系统。总之通过调查,初步确定不同的技术方案,然后再通过方案对比证明安装此弱电系统具有明显优点时,才可实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行,而对于一些可以用其它装置或方法进行的场合,就不要安装该子系统。 2.2 经济的合理性

经济的合理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设备的选型和工程的投资费用合理;二是系统建设的投入产出合理。即:建设该子系统,从经济效益上应当是合算的,也就是说系统本身的折旧费和维修费的总和应当小于使用这种系统在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工作)质量、保证安全等方面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当然,这里所谈的效益是指系统本身直接创造的效益和间接创造的效益之总和。总之安装系统要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确定其具备经济的合理性时再行实施。 2.3 技术的先进性

对于系统的设备选型、组合方式等设计内容要注意技术先进性。所谓技术的先进性是指一种设计方案既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又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而且还具有目前比较先进的水平,起码不能选用目前已经淘汰的产品,但是也不应该盲目追求先进,尤其选择进口设备或引进全套系统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要考虑用户单位的技术水平,将来国内的设备维修能力和配件来源等情况,以防系统投入使用后的维修工作困难。

3 总体设计

从总体设计开始,设计人员将根据用户需求书和规划设计方案,考虑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如果说,在上一阶段,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的话,那么,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种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充性。这是一个从目标系统到具体实现的逐步细化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前后衔接又相对独立的阶段: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是对目标系统的统筹和设计,是对初步设计的修改、补充和深化,它包括:系统功能设计、集成设计、逻辑设计、应用设计、协调设计、流程设计、环境设计等。

4 详细(工程施工)设计

工程施工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系统施工图设计,它是系统技术设计和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总称,通常在系统初步设计和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后即可进行施工图设计。 工程施工图设计首先是将系统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中较原则的软、硬件配置,系统功能要求作细致全面的技术分析和工程参数计算,取得确切的技术数据后,再绘制在施工平面图纸上。特别是集成系统更需要对其有关子系统在各专业方面的安装工艺、接口界面等提出详细的要求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于土建施工中要求预留孔洞、预埋件、线槽和桥架的的敷设也需在施工图中有明确的位置、尺寸、走向等,对于系统所需监控和管理的各类定型机电设备产品的施工安装图绘制也应采用《国家标准通用图集》以便节约工时和加快施工进度。

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土建施工所需预留孔洞、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定位、尺寸以及走向的工艺与敷设要求。

(2)作好弱电设备机房和弱电井的电源和接地预留、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电阻不应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大于1Ω;采用弱电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3)相对不变层(如设备层)、层面部分区间、大楼接入网的管道预埋。 (4)中央监控室、各类弱电机房的位置大小、平面布置要求。 (5)系统现场控制器(DDC)、监控点(IP/OP)的定位及安装要求。 (6)系统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

(7)系统设备线路端接的编号和方式。

系统工程施工图纸一般包括:图纸目录、施工总体说明、各弱电子系统系统图、系统管线平面图、弱电井、机房的布置详图、系统配线与端接图。施工图纸设计主要以上述图纸为主,如果图纸上表示不清楚的,可在总体说明或相应图纸中辅以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是对施工图纸的补充。由于弱电系统是采用集中统一的一体化综合设计,因此我们在进行施工平面图设计时就有可能在一套施工平面图纸上反映各子系统(除火灾报警系统按规范需另行独立设计以外)的工程预埋线管和线槽桥架的安装配线的敷设和布线方式,以及相应的设备定位。

5 修改、扩充完善设计

修改设计:在弱电系统施工安装后,经过系统、分系统联试并对系统的功能、指标测试,如果发现功能、性能指标不达标或不完善的地方,只有通过修改设计才能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扩充完善设计:建筑的弱电工程从立项到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评估及验收大约要2-3年的时间,这样一个长的生成周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化,系统验收时会提出系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扩充设计。扩充设计的内容完全取决用户的需求,扩充设计工作做好了,往往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从系统的规划设计到系统扩充设计的完成,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完成了一个设计周期。在这个设计周期中,设计部门与人员通常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国内目前能够承担弱电设计部门主要有:一部分甲级设计院从80年代以来,在竞争浪潮中,不断改变过去靠皇粮和沿用苏制设计体系的老路,受商品经济与欧美设计施工体系的冲击,改革正在加速进行之中,跟上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步伐,但大多数设计院在掌握与应用世界最新技术、经营管理水平、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等方面明显存在缺憾。而系统集成商是国际上80年代兴起的一种服务商,他并不直接从事硬件和软件的生产和开发,而是活跃在用户和制造商之间,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建设方案,选择不同厂家进行组合,以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为用户建设一个适用的系统,并承担对用户的培训和进行跟踪服务。涉及到众多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弱电设计,欲想让设计院\"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从设计的步骤、内容和设计院与系统集成商能力与工作方向来看,规划设计和总体设计由有实力的甲级设计院来进行,详细设计和系统修改扩充设计由系统集成商来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工搭配。即:设计院的主要职责是完成总体方案与系统设计,并解决好与其它专业设备及其管线间的施工配合。系统集成商在设计院的指导下进行详细、修改、扩充完善设计。

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和照明系统控制策略

1、概述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系建筑物性能测试中心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Center for Performance and Diagnostics,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所筹建的智能工作区间(Intelligent Workplace,简称IW)是一个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由国际财团ABSIC

(Advanced Building Systems Integration Consortium)投资兴建的。ABSIC由学校、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共同组建。美国政府部门包括国防部、能源部、环境保护署、服务总局和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司中有AMP Incorporated,Johnson Controls,Siemens Energy and Automation Inc, Siemens AG等著名的大公司,学校即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系的建筑物性能测试中心。IW是美国第一所有关建筑物性能测试的重点实验室,集研究、发展和商业应用于一身。实验中心的目的是提高建筑物内部的工作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对建筑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模拟,以期提高建筑物内办公人员(以办公室为实验对象)对环境7个方面的要求:新鲜空气,适宜的温度,适当的光线,既有室外的景致又要有相对的隔离,独立和安静的工作空间,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与环境。根据估算,仅在节约能源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以后,可使建筑物的节能达到75%(以美国现在使用能源的普遍情况为标准)。所以,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建筑系在参照了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北美的各项研究成果后,重新设计而建成的这个新型研究中心必将会推动建筑界以及智能建筑学科的发展。

智能建筑中HVAC和照明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是关系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工作区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适时或按计划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工作区间的亮度等。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体现“智能”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在建筑中使用的设备被称为“有智能”或“是一个智能单元”,或一座建筑物被称为智能建筑,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是必要条件。所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与控制策略是评价智能建筑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物性能测试中心的智能工作区间的HVAC和照明系统的控制系统为例,说明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

2、智能建筑集成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2.1主要设备

2.1.1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此系统的3阶段供冷启动顺序为:热转轮启动,蒸发冷却器启动,备用冷却盘管启动;其两阶段供热启动顺序为:热转轮运行进行热回收,利用热水盘管加热处理空气。此空调系统主要任务是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提供室内的基本温度保证。

2.1.2埋管式辐射墙板墙架上和空气中的温度传感器提供水流阀门的控制信号。它是在室内基本温度点基础上,对温度进行再调整的设备。

2.1.3屋顶通风装置室外温度、湿度、风力、降雨量,室内温度、湿度,提供此开关控制信号。它是室内温度、湿度调整的辅助设备,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其动力是日光反射板上的太阳能电池。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1.4日光反射板阳光和温度都是照明系统和温度系统的信号源,光线反射板受控于这两个系统。既能遮光,也能将室外光线反射到室内。

2.1.5照明系统由房间使用状况检测、日光、阳光反射、室内光照度等检测信号,用开关、遥控器或计算机程序控制此系统。

2.1.6个人工作环境系统在个人工作环境系统中,温度、湿度、房间使用状况检测、空气流速、空气品质等数据均为控制因素。每人工作环境系统的温度、湿度的期望值,房间使用状况检测数据,由系统中的传感器或由人工给定,由通讯系统传送给上一级(网络工作级)和系统工作站,由网络工作级和系统工作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此个人工作环境系统的系统参数。

2.1.7控制系统和主配电盘它是控制、电源和通讯系统的神经网络。

2.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为两大控制部分:

2.2.1温度和空气品质控制系统温度和空气品质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包括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埋管式辐射墙板、个人工作环境系统、可开启窗户、屋顶通风装置等。本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外温度、室外湿度、冷热水流数据、房间使用状况、空气品质(CO2)数据、露点温度,以及室外风力等。执行机构是热转轮、蒸发冷却器、水流阀门、空气处理器、加热盘管、冷却盘管、气流混合调节器、水压调节器、屋顶通风装置等。

2.2.2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包括环境灯、周边灯、工作灯、室内遮光设备、日光反射板等。灯光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包括室外日光检测器(最大照度)、室内照度检测器、房间使用状况等。执行器是控制日光反射板的电机,控制天窗、可开启窗户、门遮阳设备的电机,数字式日光灯整流器,数字式相位灯光调节器,数字转换器等。

温度和空气品质这两个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系统是互相干扰的。譬如,为了节约能源和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冬天和夏天对日光的需要是不同的。

2.3控制系统结构总控制工作站热冷水系统热水系统冷水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单元-1(AHU1)

空气处理单元-3(AHU3)

埋管式辐射墙板埋管式辐射墙板控制系统埋管式辐射墙板1-26(分组)

个人工作环境系统个人工作环境系统控制系统个人工作环境1-30(分组)

系统接口温度/空气品质控制系统与照明控制系统接口(两个公司产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量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量的监测控制系统的硬件控制系统的硬件工作状况监测安全监视和检查系统门卫磁卡检查系统系统设备打印机网络设备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总控制工作站的控制策略必须根据各种条件,用控制算法去协调上述设备的工作。

现假定工作程序和环境为:按照当天的室外气象参数,蒸发式冷却空调系统已根据时间或遥控命令,在工作人员到来之前开始工作,提供基本室内温度和其它条件,当个人工作环境的房间使用状况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工作,提供启动信号给上级计算机,控制系统按照人的给定期望值,调整此个人工作环境的环境参数。

4、总结

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品质控制系统和照明控制系统的某些控制目标是相关的,被控制目标和设备之间存在互相干扰。且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由一些不同厂家生产的,这些产品中存在很多不同标准,像数据传输总线、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控制算法等。由于信息流和被控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控制系统非常复杂。如夏天的阳光提供工作台的光线亮度,但又带来多余的热量。减少阳光的照射又可能使工作环境照度不够。故怎样发挥每一设备的工作能力,又可控制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工作环境的照度、噪声、背景音乐,与外界(世界和本系统之间)的通讯畅通,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方便程度,等等,且能像轿车内的空调系统一样,所有指标都能在本人的工作区间内作自我调整,创造最佳工作环境。亦能满足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大目标。这些就是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无论是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品质控制系统还是照明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都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慢过程、超时延迟和非线性使得控制器使用不需要数学模型的算法,如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等。温度控制系统、空气品质控制系统就是一个超延时反应系统,再加上这两个控制系统与照明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两个公司的产品,所以,控制系统总工作站采用PID和模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分为三级,分别为现场工作级、网络控制级和程序员操作级。由程序员操作级的控制系统总工作站协调和控制整个控制系统。

如果没有计算机控制系统来管理和维护上述的功能,建筑或建筑群是不能称为智能建筑的,虽然智能单元能够自动完成一些功能,但全部工作需要计算机集成控制系统来协调。所以,用工作站协调来自于不同生产厂家的子控制系统是必要的。

智能家居结构介绍

智能家居做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还没真正的去写一点什么,现在把一些我们公司智能家居主要产品的介绍以及安装说明一下:

一、总体结构图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当然了,在之前要先大体介绍一下该智能家居的布局图: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这个网络结构图

从网络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这个系统显示了九大子系统(家居控制包括:家电控制、灯光控制、窗帘控制;小区的话还有小区信息服务系统),各个子系统是比较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通过数据主机(相当于一台PC机)联系起来,通过数据主机作处理或中转后与别的系统通信。在系统中央是我们一款主要的终端控制器:智能中控器(相当于PC的触摸式显示器),他发出的指令就会由数据主机处理。

安防报警系统通过报警主机把数据经RS485线传到数据主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监控系统通过视频服务器把视频数据连到局域网,从而上传到数据主机。

可视对讲系统的音频通过无线对讲切换器传到数据主机,其视频通过视频线经红外切换矩阵、视频服务器连到局域网从而上传到数据主机,其音频和视频在数据主机里同步;另一支视频线接入智能中控器中。

家居控制系统通过射频发射器经RS485线与数据主机相连;所有的家居家电控制器都是接收无线射频的触摸式开关,指令信号均有数据主机发出;也可以用万能遥控器直接控制而不经过数据主机的指令发送。

背景音乐系统与数据主机的通信是通过射频发射器发射射频信号,红外收发器接收射频信号并转换为红外信号,红外信号发送到音乐主机的液晶控制面板从而控制音乐主机。

家居通讯系统通过网线与数据主机相连;主要的控制器是PDA(掌上电脑)、智能手机。

这样各个系统就通过数据主机连成了一个整体的网络,实现了各子系统间的通信。现在用表格来说明一下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二、控制原理

到了这里应该有了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了,我们的系统原理就是:通过终端控制器(智能中控器、PDA、智能手机、万能遥控器)发出控制指令,经过不同信号数据(网络、485信号、射频信号)传输到数据主机经处理后,再有不同信号控制家居中不同的设备。可以用图表示一下: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每台电器(控制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编码,同时每一个动作(如开、关、播放、跳曲、停等)也有一个唯一的编码。

控制器通过注册电器的地址编码,建立起控制器跟电器的对应关系。通过学习电器每个动作(如开、关、播放、跳曲、停等)的编码,建立起跟电器每个动作的对应关系。这样当用户用控制器对某一个电器发出某个控制信号后,对应的那台电器就能识别这台控制器的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用万能遥控器注册了一台带电视机,并通过万能遥控器的学习功能把电视机遥控器的各个功能学习后,这个万能遥控器就能随意的控制这台电视机的各种功能了。

智能家居100问

为普及智能家居知识,推广智能家居生活理念,中国智能家居网于2009年4月16日整理了智能家居常见的问题,并以《智能家居》100问的形式通过网站和平面印刷品出版。 1、智能家居的概念是什么?

根据最新的定义(中国智能家居网 2009年4月15日),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智能家居还有哪些称法?

智能家居最常见的称法还包括智能住宅,在英文中常用Smart Home。与智能家居的含义近似的还有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 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working)、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1ligent home/building)、在香港、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3、智能家居名词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的语音是什么?

智能家居其实有两种表述的语意,定义中描述的,以及我们通常所指的都是智能家居这一住宅环境,既包括单个住宅中的智能家居(通称为智能住宅),也包括在房地产小区中实施的基于智能小区平台的智能家居项目,如深圳红树西岸智能家居。第二种语意是指智能家居系统产品,是由智能家居厂商生产、满足智能家居集成所需的主要功能的产品,这类产品应通过集成安装方式完成,因此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应是包括了硬件产品、软件产品、集成与安装服务、售后在内的一个完整服务过程。

4、智能家居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住宅电子化(HE,Home Electronics)出现。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 一体后,形成了住宅自动化概念(HA,Home Automation )。80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Smart Home,也就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原型。

5、第一个智能家居相关标准?

1979年,美国的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将家电及电气设备的控制线集成在一起的家庭总线(HOMEBUS),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会进行研究,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组织专门机构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并于1988年编制了第一个适用于家庭住宅的电气设计标准,即:《家庭自动化系统与通讯标准》,也有称之为家庭总线系统标准(HBS,Home Bus System)。在其制定的设计规范与标准中,智能住宅的电气设计要求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

l 具有家庭总线系统;

l 通过家庭总线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功能; l 能和住宅以外的外部世界相连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6、第一个成熟应用的智能家居产品?

X-10是全球第一个利用电线来控制灯饰及电子电器产品(我们现在通称为电子载波产品),并将其作为智能家居主流产品走向了商业化。Pico Electronics Ltd.成功的发展出该项技术,并将该技术售予当时著名的BSR音响公司。X-10是以60赫兹(或50赫兹)为载波,再以120千赫兹的脉冲为调变波(Modulating Wave),发展出数位控制的技术,并制订出一套控制规格。X-10模组于1978年由Sears引进美国,Radio Shack则于1979年开始贩卖该模组系列产品;BSR音响公司在1990年结束营业,X-10模组的先前研发人员将该项技术买下来,并在美国成立新公司,公司名称及其产品系列均以X-10命名。今日,X-10在美国不仅是一家公司,亦是家庭自动化控制规格的一种名称。美国许多大公司如Radio Shack、Stanley、Leviton、Honeywell均销售X-10公司的产品,X-10公司制造了一系列的家庭自动化产品,如照明开关、遥控器、保全系统、电视机控制介面、电脑控制介面、电话反应器(Telephone Responder)等。许多美国的家庭自动化产品制造商,亦采用X-10控制规格来生产其产品,X-10控制规格遂成为当今美国家庭自动化控制规格的主要领导者。

7、智能家居采用的主要技术?

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

8、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

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9、智能家居能提供的服务?

1) 始终在线的网络服务,与互联网随时相连,为在家办公提供了方便条件。 2) 安全防范:智能安防可以实时监控非法闯入、火灾、煤气泄露、紧急呼救的发生。一旦出现警情,系统会自动向中心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启动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范。 3) 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控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 交互式智能控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家电的声控功能;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如温度、声音、动作等)实现智能家居的主动性动作响应。 5) 环境自动控制。如家庭中央空调系统。

6) 提供全方位家庭娱乐。如家庭影院系统和家庭中央背景音乐系统。 7) 现代化的厨卫环境。主要指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

8) 家庭信息服务:管理家庭信息及与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联系。 9) 家庭理财服务。通过网络完成理财和消费服务,

10) 自动维护功能:智能信息家电可以通过服务器直接从制造商的服务网站上自动下载、更新驱动程序和诊断程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自诊断、新功能自动扩展。

10、什么样的住宅环境可称为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认定:只有完整地安装了所有的必备系统,并且至少选装了一种及以上的可选系统的智能家居才能称为智能家居。也就是说,智能家居必须全部安装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至少安装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的一项。

11、单个住宅是否能安装智能家居?

是的,无论是独幢别墅、联排别墅,还是多层住宅、高层住宅,甚至是SOHO场所、LOFT空间,都可安装和使用智能家居。

12、智能家居可作为智能小区的一部分?

是的,房地产商可将每户的智能家居系统整体集成作为智能小区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家居既有单独的控制与管理,也与智能小区进行信息互通,并成为物业管理的一个终端。

13、智能家居应由房地产商统一安装?

不一定,一些高档的商品住宅项目,尤其是别墅项目,开发商为了提供更具科技含量、更豪华、更舒适的产品,在住宅装修配套中增加了智能家居系统,但大部分商品住宅在交楼时并没有包括智能家居系统的,用户如果希望使用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选择合适系统由智能家居工程商上门安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4、房地产住宅项目中智能家居应何时设计安装?

最佳做法是,在房地产住宅项目规划设计时就引入智能家居理念,将智能家居纳入到精装修的范畴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宣传,一直延续到销售甚至销售后的物业管理中去。

15、房地产住宅项目中的智能家居可以按菜单式订制吗?

是的。购买者可以向房地产商对其购买的住宅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订制,不仅可以订制智能家居的子系统,而且可以选择产品配置的档次。在子系统定制时,必备系统是必选的,可选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喜好灵活选择。

16、别墅应用的智能家居和多层或高层住宅应用的智能家居有什么区别?

有很大区别。别墅应用的智能家居属于系统齐全的智能家居,尤其是家庭环境控制系统将大量采用,如中央空调、热水集中管理、能源管理系统、花园浇灌系统、小型天气预报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等,这些都是多层或高层住宅很少采用到的。另外,由于面积大、房间多,别墅还应采用电话交换机系统。当然,大型小区中的多层或高层住宅往往安装有小区联网型的可视对讲系统,而别墅通常只有独户的可视对讲系统。

17、智能家居产品应从哪里购买?

尽管用户可以自行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也就是常说的DIY),但我们不推荐这样做,最好从品牌厂商那里直接订购同时选择本地的智能家居安装商进行上门安装。用户可以从中国智能家居网www.smarthomecn.com上选择品牌厂商和智能家居安装商。

18、什么样的产品才可称为智能家居系统产品?

在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认定上,我们认为,厂商生产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必须是属于必备系统,能实现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才可称为智能家居。因此,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都可直接称为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产品)。而可选系统都不能直接称为智能家居,只能用智能家居加上具体系统的组合表述方法,如背景音乐系统,称为智能家居背景音乐。某些厂商或安装商将可选系统产品直接称作智能家居,是对用户的一种误导行为。

19、有哪些厂商可提供智能家居产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家居属于一个多行业交叉的领域,与IT、网络、家电、电气、智能建筑、安防、家居装饰都有关系,因此来自这些领域的厂商都可以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生产和销售智能家居产品,当然,也有一批成立于2000年前后的专业生产智能家居系统产品的厂商。

20、国内有哪些知名的智能家居品牌?

中国目前有智能家居生产企业上百家,其中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有五十多家,列入千家智能家居品牌指数监测的品牌有三十家,分别是上海索博、青岛海尔、安居宝、天津瑞朗、霍尼韦尔、LG智能家居、快思聪、波创科技、安明斯、Bticino、慧居智能、尼科、威易、普力特、厦门振威、雨读、汇创智能、麦驰、瑞讯科技、MOX、松本智能、达实智能、智能天工、泰益通、聚晖电子、研华、河东HDL、科力屋、科道智、青岛海信。

21、如何能获得智能家居品牌的动态信息?

目前国内主流的30家智能家居品牌厂商均列入千家品牌实验室的品牌指数监测,每月对其品牌识别、品牌实力、品牌活跃力、口碑进行监测并发布品牌指数排名,发布官方网站:index.qianjia.com。

22、新品牌如何才能加入智能家居品牌指数监测名单中?

新品牌由于品牌历史不长,品牌知名度不高,要达到品牌指数监测条件还需要一段时间,品牌指数系统每半年会对监测品牌名单进行一次审核,对于成长较快的新品牌,也会考虑进行收录。由于加入品牌指数监测名单是不收费的,因此无论是否列入监测都由千家品牌实验室根据品牌建设实际对比情况作出决定。但新品牌可以主动联络品牌领航员,提交详细的品牌资料。

23、2008年十大智能家居品牌奖名单? 第一名索博; 第二名霍尼韦尔; 第三名安居宝; 第四名海尔; 第五名瑞朗; 第六名波创; 第七名普力特;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第八名慧居智能; 第九名松本先天下; 第十名振威。

“2008年智能家居突出贡献奖”:LG电子。

24、十大智能家居品牌奖是如何产生的?

“十大智能家居品牌奖”是中国智能建筑品牌奖的组成部分,由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组委会和千家品牌实验室联合评选和颁发。评选规则:由年度品牌指数综合排名、网上调查、用户反馈、专家评议综合产生排名结果,并在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公布结果和颁奖。

25、智能家居如何安装?

由本地的智能家居安装商上门安装。用户可以从中国智能家居网www.smarthomecn.com上查询智能家居安装商信息。

26、智能家居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吗?

少数智能家居产品可由用户自行购买和安装,但我们并不推荐这样做,原因有两点,一是智能家居系统性较强,对安装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要由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安排经过专业培训的智能家居安装工程师进行安装,才能达到安装要求和保障稳定运行。

27、如何选择合格的智能家居安装商?

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安装商认证有千家品牌实验室与中国智能家居网于2009年联合推出的“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认证项目。通过认证的智能家居安装商是有专业的智能家居设计安装力量、有一定的智能家居施工安装经验、使用了成熟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有售后服务保障,而且接受行业监督。选择这样的智能家居安装商,才能保障用户的利益。用户可以从中国智能家居网www.smarthomecn.com上查询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名单。

28、企业如何申请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

申请单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申请“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认证:① 法人单位;② 已经从事智能家居设计安装业务一年以上;③ 至少一名人员获得了“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认证系统认可的智能家居培训认证证书;④ 至少有两个智能家居项目案例。联系方式:中国智能家居网“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项目部。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8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9号华景软件园C座301(邮编510630) 电话:(020)85563422 85563412 传真:(020)85563469

29、如何监督检查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

① 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应每个季度提交一份项目进度表。

② 智能家居安装商认证项目负责人员每年对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进行一次安装质量与服务水平检查,并对用户进行品牌满意度问卷调查。

③ 认证通过后的第12个月提交认证期间内的年度智能家居安装项目报告。

30、什么情况下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资格将被取消? 以下情况将取消“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资格:

① 失效:“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证书过期一月后未提交年度报告并续费的,这种情况视为证书过期自动失效,失效证书编号和企业名称将在中国智能家居网发布,企业名单也将从智能家居安装商数据库对应地区中删除。

② 不合格:在认证证书有效期间,智能家居安装商认证项目负责人员连续三次或收到客户投诉或千家品牌实验室品牌监测系统监测到三条认证企业的负品牌信息(包括假货、施工质量问题、服务水平问题)时,智能家居安装商认证项目负责人员将直接通知认证企业,告知不合格原因,取消认证资格,同时将认证取消信息在中国智能家居网公布,企业名单也将从智能家居安装商数据库对应地区中删除。

31、装修公司可以安装智能家居吗?

当然可以,只要具备了相应的安装技术能力,就在进行家庭装饰工程的同时进行智能家居安装。而且由于对家居、装饰有很深的了解及安装经验,在智能家居安装时可做到事半功倍。

32、计算机系统集成商可以安装智能家居吗?

当然可以,只要具备了相应的安装技术能力,就可以为一些房地产智能家居项目进行系统地设计和安装,并可以与宽带接入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集成安装。

33、安防工程商可以安装智能家居吗?

当然可以,只要具备了相应的安装技术能力,就可以为一些房地产智能家居项目进行系统地设计和安装,并可以与小区可视对讲系统、一卡通/停车管理系统、监控系统、防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盗报警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智能小区功能。

34、智能家居系统的售后服务及维修是如何完成的?

房地产商在开发时统一安装的智能家居系统,在项目销售完成后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智能家居系统的售后服务与维护,物业公司将联系厂商和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进行维护及维修工作。用户自行购买并通过智能家居认证安装商安装的智能家居,直接联系厂商。

35、什么是家居布线系统?

是一个安装于住宅内,根据家居布线标准实施的布线系统,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

36、什么是TIA/EIA 570-A家居布线标准?

1991年5月,美国国内标准委员会(ANSI)与TIA/EIA TR-41委员会内的TR-41.8分会的 TR-41.8.2工作组制订出了第一个ANSI/TIA/EIA 570家居布线标准。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能住宅对通信线缆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ANSI/TIA/EIA 570的家居布线标准渐渐不能满足智能住宅家居布线的需求, 这样就迫切要求有新的家居布线标准来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此在1998年9月, TIA/EIA协会正式修订及更新了家居布线的标准,并将该标准重新定义为ANSI TIA/EIA 570A 家居电讯布线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37、家居布线与综合布线的区别? l 家居布线不涉及商业大楼

l 家居布线不涉及家居布线中的电话外线数量 l 家居布线有分等级,而综合布线没有分等级

l 家居布线认可介面包括光缆,同轴电缆,三类及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 ,而综合布线是不包含同轴电缆的。

l 固定装置布线,如对讲机,火警感应器将包括在内

38、智能家居一定需要采用家居布线系统吗?

不一定。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

39、家居布线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家居布线系统包括传输介质、连接模块及转换模块、跳线、配线管理中心几部分,其中配线管理中心又简称家居布线箱,在这个家居布线箱中可以完成主要的家居布线管理操作。

40、什么是家居布线箱?

家居布线箱是家居布线的管理设备中心,通常连接和管理模块配置箱、通讯模块、视频模块、网络模块、音响模块、系统插座、线缆、家庭智能管理系统等部份。

41、家庭网络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家庭网络是在家庭范围内(可扩展至邻居,小区)将PC、通讯、家电、安全系统、照明系统和广域网相连接的一种新技术。家庭网络是一个多子网结构的分别采用不同底层协议的混合网络,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相比,在系统构成、网络协议及用户群体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未来的家庭网络实现必须提供完整的系统集成方案、高度的互操作性和灵活易用的网络接口。

当前在家庭网络所采用的连接技术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方案主要包括:双绞线或同轴电缆连接、电话线连接、电力线连接等;无线方案主要包括:红外线连接、无线电连接、基于RF技术的连接和基于PC的无线连接等。

电话网络也应纳入到家庭网络的范畴,当住宅(尤其是别墅等面积特别大的住宅中)采用了电话交换机或小总机时,这些电话接口的布线必须纳入到家居布线系统的管理中。在未来,通信网络与电脑网络进一步融合,家庭内的电话交换将通过IP网络完成,这时电话也将是网络电话。

在互联网时代,家庭网络也必须是与互联网相连的,因此这样的家庭不仅是网络家庭,更是互联网家庭。

按照通常理解,家庭电脑、宽带上网设备、家庭局域网设备、家庭数字处理设备、家庭存储设备等都是家庭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42、什么是电话交换机?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数字电话交换机。程控是指控制方式,程控方式也可以用于非数字的交换机,即模拟交换机。数字交换与模拟交换所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用程序控制的原理是相同的,数字交换是指直接对数字化的话音信号进行交换。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除具有电话交换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以下新功能: 缩位拨号、热线服务、闹钟服务、转移呼叫、呼叫等待、遇忙回叫、三方通话、会议电话、免打扰服务、缺席用户服务、查找恶意呼叫、无应答转移、恶意呼叫追踪等。 小型的面向家庭、小企业单位用的电话交换机又称电话小交换机、集团电话。

43、家庭宽带接入属于智能家居范畴吗?

是的,家庭宽带接入属于家庭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家庭网络系统又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家庭宽带接入属于智能家居范畴。

44、网上购物、网上视频点播、网上银行、网上办公属于智能家居范畴吗?

不属于,这些都是互联网内容,任何一台可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都可实现这些功能,而并不是智能家居系统所独有的,因此这只是互联网的属性,而非智能家居的属性,一些房地产商将网上购物、网上视频点播、网上银行、网上办公作为智能家居的卖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行为,是典型的偷换概念的做法。

45、数字电视视频点播、数字电视互动内容属于智能家居范畴吗?

不属于,这些都是数字电视内容,只要数字电视运营商开通了数字电视视频点播、数据电视互动内容,任何一个数字电视用户都可享受到这些服务,与是否安装和使用智能家居系统无关。

46、什么是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

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是智能家居的“大脑”,所有的子系统都将接入到这个控制中心,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通常包含有智能家居管理软件(独立软件或嵌入到主板中),完成设备管理、场景设置、能源管理、日程管理、安防布撤防、安防监控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等管理操作。

47、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必须要有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吗?

是的,缺少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的智能家居是不完整的,也是无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更无法进行系统整合、升级等操作。因此,有认定房地产开发的智能家居项目时,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是作为一个主要的考察评估子系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8、什么是家居照明控制系统?

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客观要求、用户预定需求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照明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推理、判断、并对分析结果按要求的形式存储、显示、传输,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反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家居照明控制系统不是家居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只是光源、灯具以及相关辅件,但家居照明控制系统还包括调光模块、开关模块、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编程插口、时钟管理器等设备。按照狭义的理解,家居照明控制系统是不包括照明系统中的光源、灯具、电线等设备的。反过来,未生产家居照明控制系统,而只是生产光源、灯具产品的企业,也不属于智能家居生产企业。

49、什么是家庭安防系统?

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因此,家庭安防系统是指为家庭设备与成员的安全而安装的防护保全与报警系统,包括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防护、家庭设备监测与报警、周界侦测与入侵报警、家庭安防管理系统等。一个完善的家庭安防系统还应与小区、社区的报警中心连接,实现联动报警。

50、智能家居系统必须安装家庭安防系统吗?

是的。安全是智能家居环境的重要特征,安防系统是保障安全的最佳选择。因此,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必须有家庭安防系统。 51、什么是可视对讲系统?

可视对讲是住宅小区住户与来访者的声音图像通讯联络系统。它是住宅小区住户的第一道非法入侵的安全防线。 通过这套系统的设置,住户可在家中,用可视对讲分机,可以通过设在单元楼门口的可视对讲门口主机,与来访者通话并能通过分机屏幕上的影像,辨认来访者。当来访者被确认后,住户主人利用分机上的门锁控制键,打开单元楼门口主机上的电控门锁,允许来访者进入;否则,一切非本单元楼的人员及陌生来访者,均不能进入。这样确保了住户的方便和安全。

52、可视对讲系统可以与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安装在一起吗?

可以。实际上户内可视对讲机可以与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共同安装在一个控制箱内,以壁挂式或触摸屏式安装,目前许多智能家居品牌厂商均采用了这一方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53、智能家居中的单户可视对讲系统与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有什么区别?

智能家居中的单户可视对讲系统只用于单个住宅,规模较小,安装简单,且无须小区联网。小区可视对讲系统是小区物业管理的重要支撑系统,实现了小区内联网,因此规模较大,系统相对复杂,小区可视对讲系统通常由房地产商统一安装。

54、什么是家庭监控系统?

采用监控设备对住宅室内外情况进行监视、记录、传输并联动报警的系统,称为家庭监控系统。家庭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监视器、记录设备、联网传输设备、报警接口模块等,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应用和宽带的广泛使用,目前广泛采用了网络摄像头+网络保留+网络传输+短信或手机报警方式,而这些方式都可以整合到智能家居系统中,成为里面的一个功能模块。

55、什么是家庭防盗防护?

家庭防盗防护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防盗,二是防护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损失。这既包括一些具体的产品,如防盗门、防盗窗、保险箱,也包括一些安全防护产品和措施,如栏杆安全防护网、儿童防撞隔离物、电气保护锁、电器上的儿童锁等,另外,还特指智能家居系统中的防盗管理模块。

56、什么是家庭安防报警?

家庭安防报警包括门窗磁开关报警、红外线报警、煤气泄漏报警、烟雾报警、玻璃破碎报警、紧急按钮报警等,与家庭安防相关配套的小区安防报警包括小区安全监控、巡逻、无线对讲和楼宇电梯、供水、供电监控等。因此家庭安防报警产品主要有报警主机、门/窗传感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燃气泄漏探测器、移动探测器、投光灯及动作传感器、家庭监护产品、防抢夺报警器等。

57、什么是门窗磁开关报警?

在住宅可能入口处安装门磁或窗磁探测器,门或窗在布防状态下打开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室安防管理系统控制中心,发生报警信息并启动相应的报警操作。

58、什么是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发射端发射经调制后的两束红外线,这两条红外线构成了探头的保护区域。如果有人企图跨越被保护区域,则两条红外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线被同时遮挡,接收端发出报警信号,主机接收到信号发出报警声,如果有飞禽(如小鸟、鸽子)飞过被保护区域,由于其体积小于被保护区域,仅能挡一条红外射线,则发射端认为正常,不向报警主机发报警信号。经过调制的红外线光源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灯光等外界光源干扰,也可防止有人恶意使用红外灯干扰探头工作。同时因将电子对射装在户外,窃者一旦爬上窗户、围墙,电子对射检测到信号后,报警主机按照预先设置的方式发出警报声,从而提前了报警时间,将窃者有效地阻隔在户外,并能及时调派人员处理警情,最终达到保护财产安全的目的。

59、什么是被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来进行工作的。探测器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进而聚集到红外传感器上。红外传感器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出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这种探测器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为了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一旦入侵人进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而聚焦,从而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60、什么是微波、被动红外双鉴入侵探测器?

微波探测器对活动目标最为敏感,在其防护范围内的窗帘飘动、电扇扇页移动、小动物活动等都可能触发误报警。而被动红外探测器防护区内能产生不断变化红外辐射的物体如暖气、空调、火炉、电炉等也可能引起误报警。为克服这两种探测器的误报因素,我们将两种探测器组合在一起联接成为双鉴探测器(图3-54)。这样一来使探测器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既入侵目标必须是移动的,又能不断辐射红外线时才产生报警。使原来单一探测器误报率高的不利因素大为减少,使整机的可靠性得以大幅度提高。凡事都有两个方面,因微波与被动红外防护区不可能完全重合,且对入侵方向的反应灵敏度有所下降,即探测范围相应减小。要达到原来的保护范围,势必要增加探测器数量,使投入成本增加。

61、什么是玻璃破碎探测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玻璃破碎粘着于玻璃上, 探测玻璃的震动和玻璃破碎的高频信号,在玻璃破碎或受到锤击时发送无线射频信号到主控制台。

62、什么是烟感探测器?

烟感探测器的功能是为触发并启动应急装置的,但仅当与其它设备同时使用时才可起作用,探测器必须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J116进行安装设计。烟感探测器没有电源不能工作。无论任何原因而失去电源后,AC或DC供电的感烟探测器都无法工作。烟感探测器不能探测到在烟无法到达探测器的地方发生火灾。烟囱内、夹墙中、房顶上或关闭的房门另一面发生的火情,其产生的烟不会到达感烟探测器而使其报警。

63、什么是燃气泄漏探测器

燃气泄漏探测器可连续自动监测室内(如厨房等)燃气泄漏程度, 在达到气体爆炸浓度下限(LEL)的1/10—1/4时,将采取设定方式报警如现场声、光报警;提醒用户注意、触发联网报警系统,通知报警中心;启动排气扇或其它联动装置用以通风或关闭气源,从而有效避免因燃气泄漏造成的火灾、爆炸、窒息、死亡等恶性事故。

64、什么是家庭安防管理系统?

家庭安防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是对家庭安防进行科学有效管理的一个系统,具有记录、分析、传输、自动报警等功能,具有安防系统的布防和撤防功能,并可实现遥控和远程控制。

65、什么是家庭背景音乐系统?

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就是通过家居布线,将声音源信号接入各个房间及任何需要背景音乐系统的地方(包括浴室、厨房及阳台),通过各房间相应的控制面板独立控制在房内的背景音乐专用音箱,让每个房间都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通俗地说,就是在任何一间房子里,包括客厅、卧室、厨房或卫生间,均可布上背景音乐喇叭线,通过1个或多个音源与该系统相连接,就可以让每个房间都能听到美妙的背景音乐,当然,如果有的房间不想听也完全可以,因为,每个间房都单独安装了控制面板,可以独立控制这间房的开关,还可调节音量大小和高低音效。如果家长在客厅放音乐,不想影响在卧室休息的小孩,可以将卧室中的背景音乐通过控制面板关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家人的学习或休息。通过控制面板还可以直接控制所有房间背景音乐的开关,而无需您亲自过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66、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的四种实现方法?

① 广播背景音乐-定压式背景音乐系统。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都是采用定压功放的方式实现的。定压功放输出电压为110V,我们可以看到,定压功放连接的喇叭都有一个变压器,将声音信号从110V电压降低为喇叭的工作电压,定压功放是为了实现长距离传输音频信号而设计的,学校、工厂、商厦等地方的广播就是定压功放。由于定压功放是为公共场所而设计的,对音质要求不高,所以我们平时公共场所听见到的定压功放播放的音乐都不是立体声的。优点:价格较低,适合工业、商业等对音质要求不高的场所;缺点:安全性不高,音质不好;

② 普通功放。普通功放对喇叭的电阻是有明确要求的,或者为4欧姆或者为8欧姆等灯,如果一个功放连接了小阻值的喇叭,使得系统工作电流变大,功放久会被烧掉。如果有多个音乐点,那么如果同时接入多个喇叭之后,音质就会降低,一般情况下,普通功放不能用于背景音乐。优点:适合单个房间聆听背景音乐,价格较低;缺点:无法实现多区域同时聆听背景音乐。

③ 采用分离式功放。具体做法如下:将DVD的音频输出端连接到某个音频输入端,然后将音频输出端连接到各房间的分离式子功放,子功放直接连接吸顶喇叭。这样也能够实现立体声背景音乐,但是由于DVD输出的音频信号功率很小,没有经过放大就长距离(一般超过20米)传输到子功放,因此很容易产生叠加干扰信号(220V的强电就是一个干扰源),叠加干扰信号在经过子功放放大之后经过短距离(几米)传输到喇叭,此时就会产生较强的白噪声。 因此,采用分离式功放实现的家庭背景音乐音质不会很好。 优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背景音乐覆盖的区域数;缺点:音质较差,系统易出现干扰问题。

④. 专业定阻式家庭背景音乐。专业定阻式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充分考虑了家庭应用需求,能够提供高保真立体声的整体音响系统,无需用户另配功放,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HIFI高保真立体声;

2) 内置硬盘,解决背景音乐的音源问题,不需要外接音源设备也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3) 通过内置硬盘,实现自由点播功能。客户可以在房间内通过全彩液晶触摸屏点播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不必按顺序听歌,或只能选上首、下首这样简单的操作。完全可以在众多的音乐中选取所要听的音乐,完全随心所欲,自由掌控。 4) 不同的房间可以同时播放不同的音乐;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5) 任意房间均有控制面板,可以单独控制本地聆听区域的音量大小、开关、音乐选择、高低音效等属性;尤其是全彩液晶触摸屏,完全实现在本地点播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全菜单式操作。方便、快捷。

6) 可同时输入多路高保真立体声音源(如CD、电视);

7) 每个房间的控制面板都可以远程控制音源设备的开关、上一首/下一首等属性。

67、家庭影院也属于智能家居范畴?

是的,家庭影院为住宅提供了舒适性、艺术性享受,当然属于智能家居范畴。在国外智能家居中,家庭影院是作为改善居住品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内,普遍对家庭影院认识不清,认为一台电视+一台播放机+两个音箱就是家庭影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被那些VCD厂商和一些功放音箱生产厂商所误导的家庭影院概念。

68、什么是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是相对“专业影院”而言。70年代中后期,专业影院开始出现立体声伴音系统,立体声影片也随之与日俱增。80年代以后,具有环绕声效果的杜比4-2-4立体声影片和影院遍布全球,其真实的现场感,令人振奋。随着家庭影音播放设备的完备和出新以及人们自娱自乐的消闲需求,专业影院使用的电声系统部分移植到家庭。只要家庭居室条件允许,就可以方便地在家里建立一个微型影院,营造出与专业影院相媲美的影音效果。

简单来说,一套家庭影院的设备包括一台DVD播放器、一台功放机、5.1音箱(一个中置、左右两个主音箱、左右两个环绕音箱、一个重低音音箱)、一台大屏幕的显示系统(大屏幕电视、背投电视、投影仪),这种配置的家庭影院能够尽情欣赏DVD级别以上以上的高清晰度影片,也能听欣赏CD音乐,当然如果要专业听音乐的家庭最好还配备一台CD播放机,喜欢收听电台节目的用户还可以加一台收音机组件。

要完成家庭影院的安装还需要有专业的连接线缆,包括用于连接各音箱的喇叭线、用于连接DVD播放器大屏幕显示系统的HDMI线缆/DVI线缆、用于连接DVD播放器与功放的光纤或同轴电缆等。

69、什么是Dolby、DTS、THX?

1994年12月27日,日本先锋公司宣布与美国的杜比实验室合作研制成功一种崭新的环绕声制式,并命名为“杜比AC-3(DolbySurroundAudioCoding-3)”。1997年初,杜比实验室已正式将杜比AC-3环绕声改称为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SurroundDigital),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以下简称为DolbyDigital。杜比AC-3是一种全数字化分隔式多通道影片声迹系统,亦称杜比数码环绕声。

AC-3可以与现有的其它种类的音响系统很好地兼容,包括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双声道立体声甚至单声道系统。它对每一种节目方式都有一个指导信号,并能在工作时自动地为使用者指示出节目的方式。AC-3甚至可以将5.1声道的信号内容压缩为单声道输出,其声音效果要比传统的单声道系统好得多。

DTS即DigitalTheatreSystem的缩写,是数字化影院系统的标准称呼。从技术上说,DTS与包括DolbyDigital在内的其它声音处理系统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区别最早出现在电影胶片的声音录制方式之中。DolbyDigital是将音效数据储存在电影胶片的齿孔之间,因为空间的限制而必须采用大量压缩的模式,所以也牺牲了部分音质。但是这种限制却被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公司DTS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其方法就是将这些音效数据放到另一台CD-ROM中,再使它与影像同步。这样一来不但空间得到增加,而且数据流量也可以相对变大,更可以将存放音效数据的CD盘片换掉,即可播放其它的语言版本。这对电影院来说是相当方便的,也正因为这样DTS在专业影院上胜过了Dolby AC-3。 在LD时代,由于LD的规格限制,它无法兼容5.1声道的DolbyAC-3及DTS,正所谓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也造成DTS在家庭影院市场上的失败。到了现在的DVD时代,DVD的超大容量可以兼容AC-3与DTS于一张影碟上。由于某些非技术层面上的问题,DTS必须采用与以往PCM格式不兼容的PES格式,虽然数字输出接头是一样的,但是原来的DVDPlayer无法辨识PES格式,所以想采用DTS音效的使用者,必须更换新一代的DVD机才能使用,这无疑阻碍了DTS的前进道路。DTS跟AC-3的差异在于数据流量大小的不同,DTS在DVD上拥有1536Kbps的数据流量,与384Kbps?448Kbps的AC-3数据流量相比,足足超过了3倍多,即使将AC-3拉到极限的640Kbps,DTS还是超过它2倍有余。由于DTS系统在编码时丢失的信号很少,保留了原有声场中较丰富的细微信号,所以它的声场无论在连续性、细腻性、宽广性、层次性方面均优于杜比数字。据称,DTS系统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5.1声道环绕声技术。

THX是由奥斯卡音效奖得主乔治卢卡斯所发明的,它跟DolbyDigital及DTS是不同理念的产品,虽说也是5.1声道规格,喇叭的摆法也可以说是一样的,但是它只有前方三个声道具有真正定位效果,后环绕只是两个单声道而已。THX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放声系统,它只是对经杜比定向逻辑处理的立体声信号再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以便获得声音定位准确、动态范围大的真实音响效果。因此,我们说THX是建立在杜比定向逻辑基础上,用来衡量家庭影院音响系统的一种标准。THX的精神在于改善原有电影院及家庭影院的音效品质,将原本电影想表达的音效正确地呈现给在电影院或是在家里观赏影片的使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者,所以THX对于每个环节,例如影碟、扩大器、喇叭等,甚至是视听空间的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差一点都不行。也因为每个器材都需要经过认证,所以加起来的认证费用相当高,要享受完整且正确的THX音效,的确所费甚钜。

70、什么是AV功放

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AV放大器是家庭影院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除具有普通立体声放大器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多路功放和环绕声解码器(如杜比定向逻辑、杜比AC-3等)以及DSP声场处理器;并且备有连接各种AV节目源的输入输出端子和功能转换开关,有的还内置了AM/FM调谐器。常用的AV放大器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分三种类型:

(1) AV前置放大器:这类放大器相当于分体式前后级放大器中的前级放大器,它附加有杜比解码器和DSP电路。它的输入端子与AV节目源驳接,输出端子输出的不是功率信号,而是电压信号,不能直接驱动扬声器,需要外接功放以驱动扬声器。这类AV前置放大器不含功放,其性能一般较好,DSP功能也相应较多,便于音乐发烧友利用现成的功放或选用自己中意的功放,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2)AV综合放大器:其实际上是一台设有杜比解码器的前后级合并式多通道功率放大器。设有各种音频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各种控制功能齐全,内含多路功放。只要接上相应的扬声器系统,配上放像设备和大屏幕彩电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影院系统。 (3)AV环绕声放大器:这类环绕声放大器主要是便于已有立体声放大器的用户将其改成家庭影院系统,通常设有杜比解码和DSP电路的双(或三)声道功放。

71、什么是投影机?

投影机自问世以来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系列: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投影机、DLP(DigitalLightingProcess)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和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投影机。

LCD投影机的技术是透射式投影技术,目前最为成熟。投影画面色彩还原真实鲜艳,色彩饱和度高,光利用效率很高,LCD投影机比用相同瓦数光源灯的DLP投影机有更高的ANSI流明光输出,目前市场高流明的投影机主要以LCD投影机为主。它的缺点是黑色层次表现不是很好,对比度一般都在500:1左右徘徊,投影画面的像素结构可以明显看到。

DLP投影机的技术是反射式投影技术,是现在高速发展的投影技术。它的采用,使投影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像灰度等级、图像信号噪声比大幅度提高,画面质量细腻稳定,尤其在播放动态视频有图像流畅,没有像素结构感,形象自然,数字图像还原真实精确。由于出于成本和机身体积的考虑,目前DLP投影机多半采用单片DMD芯片设计,所以在图像颜色的还原上比LCD投影机稍逊一筹,色彩不够鲜艳生动。

CRT投影机采用技术与CRT显示器类似,是最早的投影技术。它的优点是寿命长,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还原性好,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由于技术的制约,无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流明,直接影响CRT投影机的亮度值,到目前为止,其亮度值始终徘徊在300流明以下,加上体积较大和操作复杂,已经被淘汰。

72、音箱的分类有哪些?

音箱分有源音箱与无源音箱:有源音箱就是带有信号处理电路、电源变压器和功率放大器的音箱,无源音箱则没有配备这些,其功能由专业的功率放大器完成,因此真正的HiFi级音箱和家庭影院用的音箱,与电脑多媒体的有源音箱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有源音箱采用功放内置会导致各种干扰和震动。已经不可能把很精巧的功放模块内置,而无源音箱和专业功放各擅所长,所以无源音箱与功放的结合会好于一个单独的有源音箱,所以在发烧音响的设备中根本寻找不到有源音箱的踪影,我们熟悉的家庭影院系统就是采用无源音箱

在我国大众音响市场中,有源音箱市场特别热闹非凡,真是一种特色,现在的有源音箱可以与DVD、MP3、MP4、电视机、摄像机、电脑、游戏机、手机、PDA等多种音源配接,有源音箱的通用性使它更容易普及,价格优势令无源音箱和高品质功放实在难以匹敌。有源音箱已经历经了无源音箱、普通有源音箱、书架式音乐箱等几个时期,已经进入到了USB音箱、平板音箱、数字音箱、多声道音箱和桌面影剧院系统并存的一个多极化时期。

73、家庭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哪些产品?

包括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电动窗帘、冷热水管理、花草浇灌、天气预报等。

74、什么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可说是无处不在,空调系统、冰箱、电饭煲、电风扇等家电产品以至手持式高速高效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感器是将感受的物理量、化学量等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便于测量和传输的信号的装置。温度传感器有空间/壁式、探针传感器/变送器、连续平均温度传感器/变送器等几种。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75、什么是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采用最新的湿度感应元件采集室内外湿度数据。

76、什么是小型天气监测系统?

有没有想过即使没在家也想看看房子周围天气怎样,是下雨还是阴天,是否大风?小型天气监测系统绝对能帮到您。您可在室外架设一个类似气象站用的监测设备,可以测试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天气指标,并将监测结果传到您的家庭控制主机系统中,通过相关电脑软件或专用的显示终端就可以查看了。当然,你也可设定一些报警动作,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联动,如风力超过六级将窗户关闭等。如此专业的系统,也只适合单体别墅用户安装。

77、什么是水浸监测器?

用来监测家里地面或其它表面是否水浸,如果有异常情况将通知家庭控制主机报警或采取相应动作如关闭总水闸。

78、什么是电动窗帘?

窗帘其基本的作用无非是保护业主的个人隐私以及遮阳挡尘等功能,但传统的窗帘您必须手动去拉动,每天早开晚关也是挺麻烦的,特别是别墅或复式房的大窗帘,比较重,而且长,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开关窗帘,很不方便;于是遥控电动窗帘在最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智能大厦、高级公寓、酒店和别墅等领域,只要遥控器轻按一下,窗帘就自动开合(百叶窗可以自动旋转),非常方便;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窗帘的定时开关,场景控制等高级控制功能,真正让窗帘成为现代家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智能窗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一、电动窗帘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它通过一个电机来带动窗帘延着轨道来回运动,或者通过一套机械装置转动百叶窗,并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的。其中的核心就是电机,现在市场上电机的品牌和种类很多,但最终就是无非两大类: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

二、要实现自动窗帘控制应选用窗帘控制器,其输出的AC220V电压,能控制交流窗帘电机的正反转,要注意接线过程不要出差错。接线柱“L”接220V电源线的火线;接线柱“N”接220V电源线的零线;输出端“1”接线柱接电机正转相;输出端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2”接线柱接电机反转相。

三、要调节好电机的行程,用户窗子的长度是不同的,这就对窗帘电机在轨道上的运行范围进行调节(百叶窗一般转动90度),具体调节方法请参照电机的生产厂家的说明书。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你的需求给它设置地址,这样您可以通过各种发射器对窗帘进行控制了。例如:迷你控制器、无线系列、电话远程控制器、电脑控制等。

79、什么是家庭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是商用空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空调业的发展,也迅速进入家用领域。家庭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送风或冷热水源带动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的目的的空调。家用中央空调将全部居室空间的空气调节和生活品质改善作为整体来实现,克服了分体式壁挂和柜式空调居室空间被分割、空气气流不均匀等不足之处。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装,可实现美观典雅和舒适卫生的和谐统一,是国际和国内的发展潮流。

目前市面上有三种称为家用中央空调的产品,一种是小型冷水机加风机盘管的水系统;另一种是使用风道送风的风管机的风系统;三是变频一拖多的类分体空调系统。前两种家用中央空调的设备都是由大型中央空调的设备小型化和转型设计的产物,后一种是在分体空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一般来说,家庭中央空调适合三居室以上的家庭使用,尤其是别墅用户,即适合10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如果小面积的用户也想享受,可以同一单元对门两家、或楼上楼下两家共用一个系统,这样可降低造价,节约运行费用。

80、什么是整体厨房?

所谓整体厨房,是将厨房电器、厨房用具等系统搭配成为一个整体,即整体配置,整体设计,整体施工装修,包括橱柜、抽油烟机、燃气灶具、消毒柜、洗碗机、冰箱、微波炉、电烤箱、各式挂件、水盆、各式抽屉拉栏、垃圾粉碎器等等,无论大小轻重,都力求考虑周到。生产厂商以家电为基础,同时使用防火板等材料,生产出厨房整体产品,这种产品集储藏、清洗、烹饪、冷冻、上下供排水等功能为一体,尤其注重厨房整体的格调、布局、功能与档次。 81、智能住宅应是节能住宅吗?

当然,根据定义,智能住宅需要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因此智能住宅也必须是节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住宅。住宅实施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住宅走向节能的过程。

82、智能住宅应是环保住宅吗?

当然,根据定义,智能住宅需要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因此智能住宅也必须是环保住宅。

83、智能家居的安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住宅设施电器进行全面监视与管理,这是设备安全;对周界及入口进行监视、侦测和红外防盗报警设防,这是周界安防与入侵报警;另外,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进行早期报警和及时处理,包括气体泄露报警、烟感探测报警等,这是灾害报警。另外,通过小区平台与物业、社区互动,获得更多安全方面的保障。

84、智能家居的便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集中、统一管理住宅设备与电器,达到简化管理流程、节省时间的效果。另外,基于遥控和网络远程控制方式的管理,进一步消除了空间障碍,从而使得生活更便利高效。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85、智能家居的舒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环境的科学控制管理以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日程管理来安排家庭各项事物以节省更多精力和时间,达到身心愉悦。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86、智能家居的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智能家居必须体现艺术性,智能家居是一类高品质生活,也同时是一种艺术化生活,居住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人们才能更加优雅自如,更加从容,更加自信。这也是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的体现。

87、智能家居一定昂贵吗?

智能家居不是豪华家居,根据选用系统不同、安装规模不同费用有高有低,不一定昂贵。但智能家居作为一种家庭高档耐用品已经属于高档消费的范畴,必然有相当的经费开支才能消费。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88、智能家居只适合于别墅和高档住宅吗?

不是,智能家居可广泛应用在别墅、高档住宅、普通住宅中,但系统配置有差别,费用有差别。只有在别墅中才有可能安装使用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多层和高层住宅中是没有必要安装一些可选智能家居子系统的。

89、智能家居都是进口产品吗?

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都是国内品牌生产,国产品牌在这一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

90、智能家居的操作使用复杂吗?

一套好的智能家居系统应该是操作使用简单,而且是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91、智能家居系统的寿命有多长?

15年。因为家居布线系统的质保期为15年,智能家居中使用的电子产品的通常使用寿命为10-15年。

92、如何避免智能家居华而不实,甚至投资浪费? 必须理清需求、选择知名品牌、选择认证安装商。

93、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创业与投资环境如何?

智能家居在中国是一个朝阳产业,需求增长很快,有一批优秀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进行快速成长中,但还没有出现一个强势品牌,另外,智能家居产品的渠道建设也大有作为,对风险投资来说,这也是一个未开发的富矿。

94、全世界最豪华的智能家居在哪里?

比尔-盖茨的湖滨别墅。在里面共铺设了52英里电线,并用WINDOWNT操作系统将这些电线与电脑服务器连接起来。这样,你一走进盖茨的家中,就会感到家电通过连接“活”了起来,加上中央电脑随时接收讯息、下达指令,盖茨的豪宅也“神”了起来。主楼里的大门装有气象感知器,它根据各项气象指标控制室内的温度和通风。每一位客人在跨进盖茨家时,都会得到一个别针,并要将它别在衣服上。这个别针将告诉房屋的计算机控制中心,客人对于房间温度、电视节目和电影的爱好。所以,一旦房间内的电视和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乐被选定后,它们会随着人们从一个房间进入到另外一个房间,就算是在水池中,也会从池底“冒”出如影随形的音乐。

95、中国第一个大型的智能家居项目在哪里?

1997年,深圳梅林一村就开始安装智能家居,当时沿用美国moore(梅林一村所使用产品的制造商)的叫法“CDT(Customer Digital Terminal 用户数据终端)”。梅林一村占地40万m2,总建筑面积80万m2,有各类住宅7000余套,由深圳市住宅局开发。智能家居采用美国Moore公司的家庭智能终端,是由深圳有线电视天成数据网络公司于1999年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HFC)双向传输改造来开通的,包括防盗报警(可视对讲、门磁开关、红外线探头、紧急求助按钮等)、燃气泄漏探测、保安巡更、闭路电视监控、自动三表(自来水、直饮水和燃气)抄送系统等。通过有线电视电缆\"猫\",可为住户提供高达10M的数据接口,住户可和管理处进行通讯,参加社区管理,享受社区文化,还可逐步享受到高速上网、IP电话、数字视频服务等,基本实现数据、语音、视频服务的“三网合一”,开通后采用包月制收费:终端设备一次性收费800元,使用费每月200元。

96、中国目前知名的智能家居项目都有哪些?

入选2008年十大经典智能建筑项目的广州汇景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家居项目。 另外还有深圳红树西岸、杭州和家园等近两年建设的智能家居项目。

97、国内成立的第一个智能家居组织机构?

2004年,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委员会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智能家居的推进与指导组织。

98、国内第一本智能家居专业书籍是什么? 《智能家居》,2002年邮电出版社出版,向忠宏著。

99、中国最大的智能家居网站是什么?

中国智能家居网 www.smarthomecn.com,提供全面的智能家居信息,并监测着五十多家智能家居品牌厂商,为二十多个智能家居品牌厂商提供品牌宣传广告服务,为多个智能家居项目提供顾问服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00、智能家居的网上交流社区?

千家论坛-智能家居论坛板块, www.1000bbs.com/index.asp?boardid=94,分为八个交流栏目:智能家居系统、家居布线与家庭组网、家居照明系统、家庭安防、背景音乐、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环境控制、数码精品。

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

布线系统中除了线缆外,槽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金属槽、P V C槽、金属管、 P V C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性材料。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主要使用线槽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金属槽和附件; 2) 金属管和附件; 3) PVC塑料槽和附件; 4) PVC塑料管和附件。 现叙述如下。 1. 金属槽和塑料槽

金属槽由槽底和槽盖组成,每根糟一般长度为2米,槽与槽连接时使用相应尺寸的铁板和螺丝固定。槽的外型如图1所示。

图1 槽的外形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的金属槽 的规格有: 5 0×1 0 0 m m、1 0 0×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 0 0 m m、 1 0 0×2 0 0 m m、1 0 0×3 0 0 m m、2 0 0×4 0 0 m m 等多种规格。

塑料槽的外状与图1类似,但它的品种规格更多,从型号上讲有: P V C - 2 0系列、 P V C - 2 5系列、P V C - 2 5 F系列、P V C - 3 0系列、 P V C - 4 0系列、P V C - 4 0 Q系列等。从规格上讲有:2 0×1 2、2 5×1 2 . 5、2 5×2 5、3 0×1 5、 4 0×2 0等。

与P V C槽配套的附件有:阳角、阴角、直转角、平三通、左三通、右三通、连接头、终端头、接线盒(暗盒、明盒)等。外型如图2 PVC-40Q塑料线槽明敷设安装配套附件(白色)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2 槽配套附件

2.金属管和塑料管

金属管是用于分支结构或暗埋的线路,它的规格也有多种,以外径m m为单位: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金属管有:D16、D20、D25、D32、D40、D50、D63、D25、D110等规格。 在金属管内穿线比线槽布线难度更大一些,在选择金属管时要注意管径选择大一点,一般管内填充物占3 0%左右,以便于穿线。金属管还有一种是软管(俗称蛀皮管),供弯

曲的地方使用。

塑料管产品分为2大类:即P E阻燃导管和P V E阻能导管。

P E阻燃导管是一种塑制半硬导管,按外径有D 1 6、D 2 0、D 2 5、D32 4种规格。外观为白色,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挠性好、内壁光滑等优点,明、暗装穿线

兼用,它还以盘为单位,每盘重为2 5公斤。

P V C阻燃导管是以聚氯乙稀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助剂,经加工设备挤压成型的刚性导管,小管径P V C阻燃导管可在常温下进行弯曲。便于用户使用,按外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有: D16、D20、D25、D32、D40、D45、D63、D25、D110等规格。

与PVC管安装配套的附件有:接头、螺圈、弯头、弯管弹簧;一通接线合、二通接线合、

三通接线合、四通接线合、开口管卡、专用截管器、PVC粗合剂等。

3.桥架

桥架是布线行业的一个术语,是建筑物内布线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桥架分为普通型桥架、重型桥架、槽式桥架。在普通桥架中还可分为普通型桥架,直边普通型桥架。 在普通桥架中,有以下主要配件供组合:梯架、弯通、三通、四通、多节二通、凸弯通、凹弯通、调高板、端向联结板、调宽板、垂直转角联接件、联结板、小平转角联结板、

隔离板等。

在直通普通型桥架中有以下主要配件供组合:梯架、弯通、三通、四通、多节二通、凸弯通、凹弯通、盖板、弯通盖板、三通盖板、四通盖、凸弯通盖板、凹弯通盖板、花孔托盘、花孔弯通、花孔四通托盘、联结板垂直转角联接扳、小平转角联结板、端向联接

板护扳、隔离板、调宽板、端头挡板等。

重型桥架,槽式桥架在网络布线中很少使用,故不再叙述。

4.槽、管的线缆敷设 槽的线缆敷设一般有4种方法。

1. 采用电缆桥架或线槽和预埋纲管结合的方式

1) 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 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 m,

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 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 在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应每间隔1.5 m左右固定在桥架的

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拐弯处每间隔2~3 m处进行固定。 3) 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2.2 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 mm的垂直

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 水平布线时,布放在线槽内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拐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

隔1.5 m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5)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 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预埋钢管如图4所示,它结合布放线槽的位置进行。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4电缆桥架或线槽和预埋钢管结合进行的方式

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1)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

距一般为1~1.5 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体上的间距宜小于1.5 m。 2) 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距1~1.5 m;

离开线槽两端口0.5 m处;拐弯转角处。 3) 塑料线槽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为0.8~1m。

2.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方式

1)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视不同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

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2)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变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

和维修。

3)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4)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5) 预埋金属线槽方式如图5所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5预埋金属线槽方式示意图

3. 预埋暗管支撑保护方式

1) 暗管宜采用金属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在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暗箱等装置。

2) 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点不得多于两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在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

3) 暗管转变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4)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50mm。管口伸出部位要求如图6所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图6暗管出口部位安装示意图 4. 格形线槽和沟槽结合的保护方式 1)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勾通。

2)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盖板和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

4) 格形线槽与沟槽的构成如图7所示。

图7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示意图

5) 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活动地板内如果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6) 采用公用立柱作为吊顶支撑时,可在立柱中布放缆线,立柱支撑点宜避开沟槽和线槽位置,支撑应牢固。公用立柱布线方式如图8所示。

图8公用立柱布线缆线方式示意图

7) 不同种类的缆线布线在金属槽内时,应同槽分隔(用金属板隔开)布放。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干线子系统缆线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中。 ?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 竖井中缆线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矩形或圆形。矩形孔洞尺寸不宜小于300×100mm;圆形孔洞处应至少安装三根圆形钢管,管径不宜小于100mm。

8) 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缆线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缆线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每个交接箱的服务面积约为80cm2。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几大因素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综合应用,旨在改善住宅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如何从实际出发,建设适合国情的智能小区,在此,笔者谈谈在工程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 四大要素

\"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的设计、规范的实施\"是成功地建设一个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小区的四大要素。 1) 正确的认识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智能化是一种拟人化的称呼,它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堆砌,也不是意味着生活的\"自动化\",更不是最新、最先进系统及产品的试验场。因此,业主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不应盲目追求高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牵强附会,要有一个理性正确的认识。 具体地说,\"智能化\"在住宅小区中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通信服务: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小区内的高速数据通信网络,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通信需要。 2) 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应用现代安全防范技术,建立小区必要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 建立高效、科学、便利的物业管理体系: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IC卡等技术建立网络化物业管理系统。 2) 合理的需求定位

根据小区的特定条件,包括小区的规模和档次、配套设施、建筑布局、用户对象和投资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从实际出发,适度超前,以实用为目的,选择适合小区实际需要的系统和功能,即\"量体裁衣\"。 3) 优化的设计

在合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适用智能化系统加以优化设计和统筹考虑,寻找最经济可行的实现途径,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功效。 4) 规范的实施

规范的实施包括确定合适的集成商及供货商,制定分步实施步骤,规范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安装、调试、试运行、测试、验收程序等。 二、 设计先行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实施必须与土建工程同步实施,首先应委托有专项设计资质的设计院或设计顾问公司进行总体策划,包括制定需求分析报告、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分步实施步骤。经专家评审或业主认可后再正式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各系统平面施工图设计

~各系统的系统图(非原理图)设计及功能说明 ~与土建配合预留设备用房、管井及孔洞 ~智能化系统配电设计 ~工程预算

~撰写工程及系统产品招标或议标文件(包括技术及商务两部分)

~审核集成商的深化设计图纸(包括安装大样图、机房布置图、端子接线图等)设计文件一方面可作为管线施工图配合土建工程施工,另一方面可提供供货商报价,用以确定系统产品及其供货商,图纸文件和招议标文件一道作为向系统集成商招标的标书,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系统集成商(即总承包商),单体建筑内部分工程可单独委托其供货商负责施工(如相对独立的三表计费系统),小区总体工程宜由系统集成商统筹管理和实施。

三、 设计思想

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系统的多寡、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及产品是否成熟适用,因此,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 以人为本 \"人\"是住宅小区的主体,系统设计应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为原则,同时照顾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用户的需要,满足\"居住\"这一特定使用功能。

* 适用性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设计选用的系统和产品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在多种实现途径中,选择最简便、最经济可行的途径。

* 可行性 以现有成熟的系统和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兼顾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的要求,使设计的方案现实可行。 * 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用在投入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护业主的投资。

* 可靠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 标准化、开放性 标准化、开放性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可能的条件下,设计中采用的产品都尽可能是标准化、具良好开放性的,并遵循国际上通行的通信协议。应用软件尽量采用已商品化的通用软件,以减少二次开放的工作量和利于日后的使用和维护。

* 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应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分步实施步骤。

* 方便易用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是面向各种文化层次包括老人和孩子使用的系统,系统及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舒适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四、 分步实施

\"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不同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应与土建工程同时进行,但也并不是要求全部系统和设备必须一步到位实施,是可以分阶段逐步实施的,现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如下:

1) 需与土建同时实施的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线敷设; ~可视对讲系统管线敷设; ~室内安全防范系统管线敷设; ~三表自动计费系统管线敷设; ~电话管线敷设; ~ 有线电视管线敷设。 2) 土建完工后装修前实施的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主干布线子系统和信息插座的安装; ~上述子系统的其余安装工程; ~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线及设备安装。 3) 需与小区地下室及裙楼土建同时实施的工程 ~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感应线圈及管线预埋 ~巡更管理系统室内管线预埋 ~LED电子公告栏系统管线预埋 ~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水平布线子系统埋墙管线预埋 (其它管线可在装修阶段走吊顶内敷设) 4) 小区广场施工前实施的工程 ~一卡通管理系统管线敷设; ~小区设备监控系统室外管线; ~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网络管线; ~三表自动计费系统网络管线;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室外管线; ~巡更管理系统室外管线敷设; ~ 公共广播系统管线敷设。

5) 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后实施的工程 ~信息服务中心服务器、数据备份等设备及系统软件安装; ~各系统主机设备、机房线路及软件安装; ~各系统调试; ~各系统试运行(通常为45天); ~ 分系统验收及总验收。

6) 工程交付使用后逐步完善的工作 ~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和逐步完善; ~ 网页建立、更新及系统维护。

五、 系统集成商及供货商的选择 1) 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工程能否依照业主和设计的意图顺利实施,系统集成商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其选择一定要慎重,通常采用招(议)标方式来确定系统集成商,衡量的主要指标如下: ~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齐全,人员素质良好; ~公司业绩、工程经验、经营情况和商业信誉良好; ~ 工程及产品性能价格比报价合理(非低价取胜)。 2) 供货商的选择

供货商的选择标准如下: ~公司业绩、工程经验、经营情况和商业信誉良好; ~产品具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检验报告和销售许可证; ~产品技术先进、开放、成熟、性价比高; ~产品具备产地证明、出厂检验合格报告、进货渠道正常; ~产品使用、维护方便。

家居中智能照明系统灯光设计布局

由于它采用的是传统的本地式,一开一关的控制方式,所以制约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限制了它在现代家庭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的照明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控制照明光源的发光时间、亮度,而且与家居子系统来配合不同的应用场合做出相应的灯光场景,而且还要考虑到管理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性来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等要求。一个优秀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家庭环境的品质,确保家庭生活的舒适和健康。所以网络开关代替传统的开关,智能照明系统代替传统的照明系统,是家居智能化过程中必然要走的一步。

传统开关的缺陷传统开关的缺陷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适合于目前大房子,如别墅,跃层等有楼上楼下的房子。因为,没有遥控功能。房间越大就越不方便。没有简单的方法实现全开全关的操作,离家前还得检查一遍是否所有的灯已经关闭,非常麻烦。没有场景操作,不能对成组的灯进行控制,使家庭的光线显得比较单调,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双控开关布线复杂,更无法实现三控和多控。而且改变一个开关的控制对象是不可能的事。在装修好的房子里增加灯和开关,就会破坏装修。

关灯原理不合乎节能的要求。因力,由于关灯不万便,造成关灯不及时而浪费电。没有调光功能,有的时候灯太亮却无法调暗,刺激人眼,而且费电,只有更换灯泡才能解决问题。还有开关灯时,亮度骤然变化,不仅对人眼刺激很大,而且灯丝温度骤冷骤热,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不能自动延时关灯,费电,费事。此外,市面上能见到的个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别智能产品也不能满足人们整体的需要。因为宾馆床头的总控制盒的概念,连线复杂,且只能在一个地方控制,不适合于大房子。单独的遥控灯不能实现网络化的控制方式。不能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的灯。单独的调光开关只是调光,没有记忆功能,不能自动延时或进行其他高级操作。单独的延时开关只是延时,也不能调光或进行其他高级操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照明的控制人们希望使用方便甚至是随心所欲,传统的照明系统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于是智能照明系统应运而生。它不仅具有软起,调光,全开全关等基本的功能,而且具有如场景设置,与其它智能系统连动而产生的各种高级功能。

下面我们就以瑞朗公司设计的家庭智能照明系统为例,介绍一下目前智能家居照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瑞朗公司的智能照明系统是基于我们家庭中已经存在的电力线网络,利用电力线载波技术以及电力线信息传输协议X10协议来控制家庭当中所有的照明设备。

智能照明子系统的功能瑞朗智能照明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集中控制和多点操作功能:在任何一个地方的终端均可控制不同地方的灯;或者是在不同地方的终端可以控制同一盏灯。

软启功能:开灯时,灯光由暗渐渐变亮,关灯时,灯光由亮渐渐变暗,避免亮度的突然变化刺激人眼,给人眼一个缓冲,保护眼睛。而且避免大电流和高温的突变对灯丝的冲击,保护灯泡,延长使用寿命。

灯光明暗调节功能:无论您是在会客、看电视、听音乐、或与家人在一起、或独自思考、甚至在品尝威士忌时,调节不同灯光的亮度,更能为您创造舒适、宁静、和谐、温馨的气氛、更深的体会生活,柔和的光线能给您一个好心情,少而暗的光帮助您思考,多而亮的光使气氛更加热烈。而这些操作时非常方便的,你可以按住本地开关来进行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的调亮和调暗,也可以利用集中控制器或者是遥控器,只需要一按按键,就可以调节光的明暗亮度。

全开全关和记忆功能:整个照明系统的灯可以实现一键全开和一键全关的功能。当您在入睡或者是离家之前,你可以按一下全关按钮,全部的照明设备将全部关闭。免除了您跑遍全部房间的烦恼。

定时控制功能:比如说每天早上七点钟,您床边的台灯会亮起,晚上12点的时候您家里的灯会自动熄灭。

场景设置:对于固定模式的场景、您无需逐一地开关灯和调光,只进行一次编程,就可以按一个键控制一组灯,这就是场景设置功能。当您在书房读书累了的时候,需要小憩一会,只要按动一个键,转入书房休息模式,灯光将由明亮渐渐的转入昏暗,您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眯上一会了。

智能照明系统的灯光设计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连动,将更加人性的功能展现在您的面前,当您的家里开舞会的时候,只要您按一下舞会模式的按钮,您的音响就会开启,播放您最最喜欢的曲子,灯光将变暗,闪烁,空调将自动设定为一种比较合适的温度,来营造一种热烈,舒适的娱乐环境。或者当您看电视的时候,您客厅中的灯会变暗,其他房间的等全部关闭。其中,场景的变化是可以随意设定的,可以发挥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创造一种梦幻般的环境,它会给您带来更大的乐趣和舒适。下表就是我们常用的几种场景设置。此外,智能照明系统还具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可变开关的功能,比如说当新房在装修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您会发现一些开关位置设计的不合理,或是缺少双控或多控开关,这时就希望开关可以重新定义,或者添加。智能照明系统可以实现你的愿望。此外照明系统还有停电自锁的功能,即当您的家里停电了,来电以后所有的灯将保持熄灭状态。智能照明系统还能够和安防系统连动,当有警情发生的时候,您家里阳台上的灯会不停的闪烁报警。这里介绍的只是常用的一些功能,因为这种照明系统是可以自由设置的,所以您可以根据您个人的需要,赋予它更多的功能。

控制方式

本地开关:可以按照平常的习惯直接控制本地的灯光;根据您的需求,开关可以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意设定所需控制对象,比如门厅的按钮可以用来关闭所有的灯光;这样,当您离家时,轻轻一按即可关闭所有灯光,既节能,安全,又非常方便。

红外、无线遥控:在任一个房间,用红外手持遥控器控制所有联网灯具(无论灯具是否处在本房间内)的开关状态和调光状态;您不需要进入房间后在开灯,在您进入任一间居室前您就可以用遥控器打开灯光,从此您再也不用在黑暗中寻找灯的开关了;根据户型大小的不同,遥控器的型号也有所不同,如:四位遥控器适用于二房一厅,六位遥控器适用于三房一厅,另外还有八垃、十位、十二位,十六位遥控器适用于复式、别墅使用。

话远程控制:通过任何一部普通电话或手机,实现对灯光或场景的远程控制。此功能可以用在晚归前模拟主人在家的灯光状况,以迷惑可能的窃贼;

算机/互联网控制:通过本地计算机或者INTERNET上的一台计算机,可以远程控制灯光状态;

时间场景控制:通过日程管理模块,可以对灯光的定时开闭进行定义。例如,在每天早晨7:00,将卧室的灯光缓缓开启到一个合适亮度;在深夜,自动关闭全部的灯光照明。

科学的设计我们的家庭照明系统我们的家庭一般分为客厅,卧室,餐厅,厨房,书房,卫生间等。由于它们在家庭当中不同的作用,我们可以有区别的来设计各个部分的灯光照明。

客厅客厅是会客的区域,也是一个家庭集中活动的场所,一般配有吊灯、射灯、壁灯、筒灯等,可以用不同的灯光相互搭配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如休闲、娱乐、电视、会客等场景模式供随时选用。例如:设定会客为吊灯亮80%、壁灯亮60%、筒灯亮80%;看电视场景为吊灯亮20%、壁灯亮40%、筒灯亮10%,因为采用了调光控制,灯光的照度可以有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遥控器或通过面板的现场控制,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场景,给客人营造一种温馨、浪谩、幽雅的灯光环境。

餐厅餐厅是就餐的场所,采用场景控制设定各种照明模式,可设为中餐、西餐等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种灯光场景,给家人营造—种温馨、浪漫、高雅的就餐灯光环境。照明要综台考虑,一般只要中等的亮度就够了,但桌面上的亮度应适当提高。

卧室卧室是主人体息的地方,需要控制中央的吊灯,床头的射灯、壁灯以及四周的筒灯,营造一个宁静、温和、安样的休息场所,同时也要满足主人整理、阅读、看电视、休息等不同照度要求。要根据不同要求,调节出适合身心、能减少疲劳的灯光照度。

厨房要有足够的亮度,而且宜设置局部照明。

卫生间要求一般,而如果有特殊要求,如化妆等就要有足够的亮度了,并且应配置局部照明。

书房则以功能性为主要考虑,为了减轻长时间阅读所造成的眼睛疲劳,应考虑色温较接近早晨太阳光和不闪的照明。智能照明系统利用遥控器,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每组灯的亮度和开关。实用性和舒适度是家庭灯光照明的两大设计原则。另外个人风格也相当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使用有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

结论总而言之,照明系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用,最为基础的系统。它的智能化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许它还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产品简介

1.什么是家庭多媒体配线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住房的面积、住房的种类、住房的功能与传统的住房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感到家庭生活与各种信息网络服务(如: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享受到由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组成的多媒体网络系统给自己家庭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和乐趣。

然而在传统的住房中,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分别作为各自独立的网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络系统进入到我们的家庭,入户时的终端插座也只有一两个。由于终端插座的数量和位置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住户只能自己分别重新拉线进行重新布置,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家庭多媒体配线箱是一种将多种信息网络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改变系统的配线方式、电缆数量的配置、调整系统的电气性能及扩展系统的使用功能等功能来满足信息输出端要求的网络设备。而以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家庭多媒体网络布线系统是在居室中把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信息网络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并进行有机组合的家庭网络系统。它由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网络线缆和信息终端插座三部分所组成。它可以将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终端引到家庭的各个角落,并对网络终端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随着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普及和发展,由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组成的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统一进入到了住宅小区并组建了小区局域网,利用多媒体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扩展了社区的服务项目,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2.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的作用

近几年,使用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为中心的家庭多媒体网络布线系统,逐渐地得到了人们的认识和了解,并逐步被设计、安装到智能化小区的家庭住宅中。家庭多媒体网络布线系统不仅可应用于高档公寓和豪华别墅,也广泛应用于普通的经济适用房等各种档次的居民住宅。并被列入建设部推广的康居工程项目中,使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是继水、电、气之后成为现代家庭住房的又一基础设施。

应用家庭多媒体配线箱及其组建的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一是在家庭装修时,使家庭多媒体网络布线一步到位。它解决了通讯、宽带和有线电视系统进入住宅入户后,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房间主人的个性化需求、房间环境的布置等条件,将多媒体网络系统一次性的设计、规划和安装到位,既考虑到较长远的需求,又避免了二次布线、重复投资带来的各种麻烦。二是使住户能够对各个房间、各个位置的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如:对各电话分机号码的调整和更换;对各房间电视机、电脑和电话机的通断控制。三是实现了家庭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一台音像设备可在多个房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间进行播放和收看节目;可以组建家庭局域网,实现一线多机上网、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四是便于对家庭多媒体网络进行维护和改造。随着家庭多媒体网络内容和含义的不断丰富,传统的弱电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不适应日后对网络系统维修和管理的需要。通过以下对比可以看出:

对比项目 传统的家庭弱电系统 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 各种网络自成系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施工中存基础的家庭网络可以一次性的设计、规划和安装一设计施工 在交叉作业。各种网络只能根据目前的需求分别设步到位,既考虑到目前又照顾到长远的需求,又避计、安装,一旦增加需求就无法解决, 免了二次布线、重复投资带来的各种麻烦。 对各种网络系统实现统一管理,满足了住户的个性不能对各房间电视机、电脑和电话机进行通断、改化需求,实现家庭网络的资源共享。建立了家庭智系统功能 号等控制,无法组建家庭局域网,不能实现资源共能化的基础网络和技术平台,完善了家庭网络的使享,网络用途单一 用功能, 网络的所有连接点均汇接在配线箱的标准接口上。 复接点不集中,分散,且埋在墙体内。无扩展空间,扩展空间大,用户可自由配置,且组家庭局域网容维护管理 先天结构缺陷。无开放空间可供集中管理,维护。 易。 配线箱 开放的界面可供用户自己对整个弱电系统实施管理及维护。 网络布线已预先一次性布置、安装,可保持室内环家居环境 均为明装拉线连接,造成家庭内部布线混乱 境整齐 系统终端 数量少,使用不方便。 在房间的各个位置有充足的端口可供选择。 3.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的使用功能 使用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组建的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主要可实现以下功能: 1) 电话系统——可将若干条电话入户线根据需要分配到房间内部的各个位置以实现通讯功能。它具有调整和调换电话分机号码、对各房间电话机通断控制等功能。使用电话交换机模块时可使家庭内部各分机实现电话交换的各种通讯功能。 2) 宽带网系统——可利用多种宽带接入方式,将宽带网终端接入房间的各个位置,在家庭内部组建的家庭局域网,实现家庭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一线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等功能。 3) 有线电视系统——通过对入户的电视信号进行信号分配、增益和补偿,可实现在房间内部多个位置同时收看的电视节目的功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 影碟播放及背景音乐系统——可实现各房间同时收看一台影碟机播放的节目;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一台家庭音响设备播放的广播和背景音乐等功能。

5) 安防和远程抄表系统——可实现连接和控制可视门禁对讲系统、远红外线监控系统、烟感系统、燃气感应系统,以及远程抄表系统等功能。

4.家庭多媒体配线箱的种类

产品主要分为四个系列:

1) 普及型:普及型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主要是为经济实用型住房的户型设计和配置的产品。它给用户提供了电话一进五出、有线电视一进四出和宽带网一进四出的功能配置。

该品种适用于网络信息端口数量小于12个(信息点)的普通经济适用房、旧楼改造等居民住宅。

2) 标准型:标准型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主要是为普通公寓型住房的户型设计和配置的产品。它给用户提供了电话一进五出、有线电视一进四出、音响/音像一进四出和宽带网一进四出的功能配置。

该品种适用于网络信息端口数量小于24个(信息点)的普通经济适用房和公寓等。

3) 增强型:增强型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主要是为高档公寓和复式结构住房的户型设计和配置的产品。它给用户提供了电话二进八出、有线电视一进八出、音响/音像一进四出、安防端子六进六出和宽带网一进七出的功能配置。

该品种适用于网络信息端口数量大于24个(信息点)、含较复杂的安防设备等公寓和别墅。

4) 专用型:专用型家庭多媒体配线箱,主要是为商住两用、办公专用型住房的户型设计和配置的产品。它给用户提供了电话二进八出、有线电视一进十二出和宽带网一进十出等功能配置。

该品种适用于网络信息端口配置要求特殊,复式大户型或安装地点为智能小区中的非住宅户型等特殊场合。

5.如何在家庭装修中安装家庭多媒体配线箱

由于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是由通讯网络、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组成,涉及到通信、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学科,技术含量较高,对安装工作的技术要求比较多。一般来说,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和安装工作均应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因此,用户在购房时或在房间装修之前,首先应考虑并确定是否要安装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现有住宅中含有的网络系统是否满足您的需要。一旦确定安装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就应向家装公司提出安装要求(或选择专业公司进行安装),并按以下步骤进行:

i. 向安装公司提供住房平面图,确定各房间的使用功能,提供住宅内电话、电视和电脑等信息终端插座的数量和位置。

ii.由安装公司提供家庭多媒体网络的系统设计图,初步选定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的设备和材料的品种和价格,经双方协商调整后加以确认。

iii.用户与安装公司签订安装合同。

iv. 用户负责接洽和协调装饰公司与网络安装公司的关系,以保证家庭装修和网络布线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装公司对系统进行验收,并提供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安装公司负责向用户提供家庭多媒体网络系统的验收图纸,以备日后维护之用。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灯光设计在家居装修中已日渐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家居灯光设计中,灯具和光源的选型十分重要,家居中灯具按照光源照度是否可调分为可调光灯和不可调光灯,调光灯通常的灯具是吊灯、筒灯、壁灯、落地灯、台灯、嵌入式地灯、户外铁艺景观灯等,通常内置的光源是白枳灯泡或者电压可调的其他类型的灯泡。不可调光的灯通常的灯具是吸顶灯、嵌入式天花灯具、天花发光灯片、天花射灯、吊杆射灯、轨道灯、灯带、地脚灯、草地灯等,通常内置的光源是节能灯、日光灯管、低压灯等。

那么,灯光设计与智能家居有什么紧密的关联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麦弛智能家居灯光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麦弛智能灯光的控制模块是“五键开关”,每个“五键开关”可以控制两路照明,两路照明按照光源的是否可调划分出“五键开关”的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一路调光、一路不调光,一种是两路都不调光。举例来说:在某个客厅的灯光设计中有六路灯光分别是主吊灯、天花筒灯、灯槽内灯带、背景墙射灯、开放式阳台吸顶灯、内置灯泡的沙发落地灯。按照光源照度是否可调,可以看出内置灯泡的主吊灯、天花筒灯、沙发落地灯等三个灯是可调光灯,灯槽内灯带、背景墙射灯、开放式阳台吸顶灯等三个灯是不可调光灯。就此我们可以按照一种是一路调光、一路不调光的输出分配方式,将可调光灯和不可调光灯一一搭配分别由三个“五键开关”来控制。再举例,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某个卫生间有节能吸顶灯和换气扇,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两路都不调光的输出分配方式来确定一个“五键开关”。 “五键开关”的功能特点

1. 五键开关”是麦弛智能家居的主要元件,其有二个输出回路,可以接两组灯具,一组既可作单一开关,也可用于调光,另一组只能作为单一开关。额定输出功率(调光): 300W,额定输出功率(开关): 1200W。 通俗讲,每个五键开关都可以控制两路灯光或小功率电器。

2. “五键开关”是一个与CR-Bus总线兼容的可编程设备。可通过CR-Bus总线兼容异地开关控制、遥控器控制、电话远程控制、以及互联网控制。

3. “五键开关”有五个输入按钮,通过程序编制,可用于灯光控制、异地开关切换、调光和灯光场景控制、电动窗帘控制,还可控制CR-Bus总线上的其他设备(插座、电器等)。

4. 调光输出具有淡入淡出功能。可设定0~250s 的淡入淡出时间,灯光亮度0-100%自由设定、灯光渐明渐暗。

家庭中的灯光装饰能够通过麦弛智能系统实现庭院景观灯光模式、起夜灯光模式、玄关迎客灯光模式、家庭会客灯光模式、家庭影院灯光模式、家庭温馨小憩灯光模式、家庭常用灯光模式、家庭聚餐灯光模式、欺骗盗贼灯光模式等人性、舒适的灯光组合。

功能举例:

·玄关自动照明——在设定的光线不足的时间区段内(如:晚19:00-早6:00),玄关和走廊内灯光可以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当人进入玄关一霎那时,不管是进家还是离家,该区域灯光都会逐渐变亮,让您适应光线的变化。其最终亮度可在256级内自由设定、同时可设定灯光在0-255秒内的任何一个时长后自动关闭。 ·灯光照明总管理——离开家的时候,按动离家模式时,系统还可以自动关闭您家里所有的照明,不管您的家有多大,您都不需要一一去检查楼上楼下哪个灯还没有关闭。

·主卧室以及儿童房起夜灯光模式——主人夜晚起夜时,脚落地后,程序设定好的起夜沿途所需要的所有灯光会自动点亮,回到床上后利用床头开关按下一个键就可以关闭所有灯光。起夜灯光模式时,一般设定灯光在8S秒内由暗逐渐达到50%的亮度,以让人们在睡梦里醒来逐渐适应灯光的强弱。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一楼客房起夜灯光照明,保证客人起夜时利用按下床头开关一个键就可以使沿途所需要的灯光按照设定程序全部开启,回到床上后,按下床头开关一个键按照设定程序关闭全部上述沿途的灯光。

·卫生间、厨房的换气扇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换气,并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以此保持清新的空气。

·设定各楼层任何几路灯光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点亮一定时间,并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以此模仿家中有人欺骗盗贼。

·远程灯光控制——当晚上不回家时,可以通过电话远程开启和关闭家中欺骗盗贼的灯光。

·设定安防被触发后灯光自亮来惊吓盗贼——在您的家里安全布防的情况下,如果有人侵入了您的窗户,还没等他越过窗户,家里骤然鸣响的警铃和自动开启的灯光会让“来访者”落荒而逃。

·可以在主题墙强化的灯光模式中利用照射的筒灯淡入淡出功能来强化主题墙的韵味。

·进入玄关往里行进的时候,整个开放的区域内天花上的筒灯灯光按照不同排、不同列、不同位置可以设定不同的淡入淡出时间和不同的亮度,最终形成波次效果。 ·家庭影院灯光模式中,客厅沙发的台灯、天花上的筒灯等可以射定20%左右很弱的亮度,以适应特定亮度要求。

·所有智能灯光利用编制程序,可以塑造家庭庭院景观灯光模式、起夜灯光模式、玄关迎客灯光模式、家庭会客灯光模式、家庭影院灯光模式、家庭温馨小憩灯光模式、家庭常用灯光模式、家庭聚餐灯光模式、欺骗盗贼灯光模式等人性、舒适的灯光组合。以上所涉及的灯光均可以设计亮度不同变化的灯光组合。

而其中,灯光输出的淡入淡出功能通常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

·夜间,人们由门外进入玄关一刹那而触发灯光自动点亮的时候,设定的灯光会在设定的时间内由不亮逐渐达到100%或其它设定的亮度,以使人们逐渐适应灯光的强弱。

·在玄关迎客灯光模式中玄关主题墙上筒灯的淡入淡出功能可以强化主题墙。 ·进入玄关往里行进的时候,天花上的筒灯按照不同排、不同列、不同位置可以设定不同的淡入淡出时间和不同的亮度,最终形成光线的波次效果。

·家庭影院灯光模式中,客厅沙发的台灯、天花上的筒灯等可以设定20%左右很弱的亮度,适用于特定情景的灯光需求。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家庭温馨小憩灯光、家庭聚餐灯光、家庭会客灯光等模式中,可以指定不同的灯具处于不同的状态,所涉及的灯光也可以设计亮度不同变化的灯光组合。

·起夜灯光模式时,人们起夜台灯自动点亮或者起夜进入卫生间等灯光自动点亮的时候,设定灯光在8S秒内由不亮逐渐达到50%或者其他的亮度,以使人们在睡眠惺忪的状态下逐渐适应灯光的强弱。

控制方式:

·每一路灯光可以直接通过五键开关直接控制

·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一个遥控器在手,所有灯光的无方向随意控制 ·主机上控制 ·远程电话控制

·各种灯光的组合模式可以在遥控器上一键开启或者转换。也可以在五键开关直接控制

海尔智能家居集成系统简介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发展,通信的自由 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智能家居是一个多功能的技术系统,包括可视对讲、家庭内部的安全防范、家居综合布线系统、照明控制、家电控制、室内环境状况监测和设备控制、远程的视频监控、声音监听、家庭的影音系统,还有包括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家居智能化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国内目前的产品总线制、电力线载波、无线等方式,在网络连接方面基本上洒用总线制联网、电话联网或者通过以太网方式来实现。

国内智能家居基本由以下几个方向演变而来:

(1) 传统的可视对讲、家庭防盗产品生产厂家也有一定的电子开发、生产等经验,在其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这些公司有一定的工程、设计院等关系和网络,并利用原对讲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

(2) 传统的家电企业、IT企业看好该领域,这些企业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地和家电结合在一起他们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来打开市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家居主要包括以下以下内容:

(1) 家居布线系统:家庭智能化的实现,第一步就要进行家庭布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家居布线系统把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网络、影音系统、家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布线统一规划、布局、集中管理,为实现家居智能化提供网络平台,通过家居综合布线既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又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家庭内部只需一台影碟机、音响、卫星电视接收机就可以在家庭内部每一个房间观看电影、享受音乐,可以实现多台电脑联网,共享宽带服务,多路电话任意接听、转接。而且采用综合布线,使得家庭内部布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满足不同用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2) 家居安防系统:人们对于安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居安防系统可以有效的利用技防手段来实现安全防范。家居安防系统包括防盗、防燃气泄漏、防火等功能,同时可备远程监控,便得住户可以远程通过网络或电话随时了解家庭内部情况,同时可监听或者监视听或者监视家庭内部情况。

(3) 家庭自动化系统:智能家居的主体在于家庭自动化,将来家庭自动化的主体是家电、照明等电气设备的控制。空话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集中或者分布式控制家庭内部照明或者家电,住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远程控制家庭内部设备。家居自动化系统是将来智能家居的主要发展方向。

(4) 家庭体验系统:人们对生活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家庭内部影音系统、家庭内部环境、网络虚拟环境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用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会越来越高,将来的家居智能化也会更多的满足人们这些消费。

目前国内的各种智能化系统和产品虽然很多,但更多的是系统相互独立、集成度比较低、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不大、家庭内部没有统一的平台。

海尔集团在介入智能家居领域以后,把重心放在了智能家居平台的研究上,重点研究各个家庭智能化系统的整合。

3 海尔智能家居集成系统

3.1 小区智能化的核心是家庭智能化

小区的智能化,涉及小区的周边、小区内以及住户家庭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周边及内部设置安全防范系统,并在家庭内设置可视对讲、防盗报警控测器、紧急求助和报警按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等家庭安全防范系统,设置三表(或四表)出户计量系统,家电控制以及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为住户需求的高速通信提供可能。家庭智能化部分与信户生活息息相关,不但满足了住户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改善住户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生活水平,改变住户生活方式,是小区智能化的核心。

家庭内大多数的子系统和设备都以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相信不久的将来,甚至日常器具也可以通过增加其内在智能,在网络上发送信息。统一的网络结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和控制平台,灵活的接入方式,高可靠性和兼容性,低成本,提供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家庭环境,是研究智能家庭网络的目标。

3.2智能家居集成平台系统

3.2.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名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公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空话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为各种能源支出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者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交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3.2.2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

作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核心,智能家居平台系统通过其核心设备――家庭智能终端来实现家庭智能化的功能。家庭智能终端是来实现家庭智能化的功能。家庭智能终端是智能家成的心脏,通过它实现系统信息的采集、信息输入、逻辑处理、信息输出、联动控制等功能。

家庭智能终端的功能如下:

(1) 家庭安防:安全是居民对智能家居的首要要求,家庭安防由此成为智能家居的首要组成部分。家庭安防报警、门窗磁报警、紧急求助报警、燃气泄漏报警、火灾报警等。当家庭智能张端处于布防状态时,红外探头探测到家中有人走动,就会自动报警,通过蜂鸣器和语音实现本地报警;同时,报警信息报到物业管理中心,还可以自动拨号到主人的手机或电话上。

(2) 可视对讲:通过集成与显示技术,家庭智能终端上集成了可视对讲功能,无需另外设置室内分机即可实现可视对讲的功能。

(3) 远程抄表:水、电、气表的远程自动抄收计费是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实现解决了入户抄表的低效率、干扰性和不安全因素。

(4) 网络家电:网络家电是智能家居集成系统的重要组成和支持部分,代表着家庭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通过统一的家电联网接口,将网络家电与家庭智能终端相连,组成网络家电系统,实现家用电器的远程监控、故障远程诊断等功能。

(5) 家庭短信:物业管理中心与家庭智能终端联网,对住户发布信息,住户可通过家庭智能终端的交互界面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各种服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6) 物业报修:通过家庭智能终端可以向物业管理部门申请维修、预订等指定社区服务。

3.2.3 智能家居平台系统的技术特点

智能家庭网络随着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互操作能力和布线标准的实现而不断改进,它涉及到对家庭网络内所有的智能器具、设备和系统的操作、管理,以及集成技术的应用。

(1) 通过家庭网关――家庭智能终端及其系统软件建立家居智能平台系统。

家庭网磁是智能家庭局域网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家庭内部网络各咱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信息共享,以及同外部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同时网关一般还负责家庭智能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家庭智能终端(家庭网关)将家庭智能化的几乎所有功能集成起来,使智能家居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首先,家庭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舆通畅、准确;其次,还要保证能够识别能过网络舆过来的指令是合法的布不是“黑客”的非法入侵。因此,家庭智能终端既是家庭信息的交通枢纽,又是信息化家庭的保护神。

(2) 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与网络家电的互联

为实现家用电器的网络功能,每台家电 都要拥有通信模块。对于不同的物理舆介质,需要有不同的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是传统家电升级为网络家电的接口。为保证各家电之间以及以及家电网络和网关之间的正确通信,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的通信协议。

(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传统的家用电器绝大多数是由单片机控制,从传统家电升级为网络家电之后,为实现网络技术和家电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将具有网络功能的嵌入式软件和单片机的控制软件程序作了相应的调整,使之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3.2.4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m)

家庭自动化是指利用微处理电子技术,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如照明灯、空调、热水器、电脑设备、保安系统、视讯及音响系统等)。家庭化系统主要是以一个中央微处理机(Central Processor Unit CPU)接收来自相关电子电器产品的信息后,再以既定的程序发送适当的信息给其它电子电器产品。中央微处理机必须透过许多界面来控制家中的电器产品,这些界面可以是键盘,也可以是触摸式屏幕、按钮、电脑、电话机、遥控器等;消费者者可发送信号中央微处理机,或接收来自中央微处理机的信号。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家电的逐步成熟,家庭自动化的许多功能将融入到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这些新产品中去。可见,家庭自动化是智能家居的研究方向。

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居信环境的要求,可以预见未来的智能家居将以下功能:收发和保存信息;管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情况;管理家庭的通信需求;管理电源和设备的使用;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环境;无需维护的运行;简单的操作;可根据个人或家庭生活方式定制。

3.3网络家电系统

网络家电是将普通家电器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设计的新型家电产品。网络家是可以互联成一个家庭内部网络,这个网络又可以与外部互联网相连,从而形成网络家电系统。

可见,网络家电技术包括两层面:首先就是家电之间的互联问题,也就是使不同家电之间能够互相识别,协同工作。第二个层面是解决家电网络与家庭网络、外部网络的通信,使家庭中的家电网络真正成为家庭网络、外部网络的延伸。

海尔集团根据社区智能化及家电的发展趋势,结合小区智能化技术以及家电网络化技术,开发了包括家庭网关(家庭智能终端)、网络空高、网络热水器、网络洗衣机、网络洗碗机、网络冰箱、网络微波炉等在内的全系列网络家电产品,技术先进。

3.3.1 网络家电系统功能

海尔的网络家电产品具有以睛主要功能:

(1) 远程控制:通过远程的电脑电话、手机,便可以对家中的热水器、空调等电器进行操作。如进行空调、热水器的远程开关,温度等的调节。

(2) 远程查询:通过远程的电脑,可以查询家中电器的工作状态,如空调、热水器等是否关闭。

(3) 可以实现对家电的集中统一控制与管理:如可以科学分配电力等能源供应,实现分时供电,合理调配大功率电器的协调运行。

(4) 可以实现故障信息自动论断、反馈:家电的故障信息以及使用不正确的信息可以自动论断、并反馈到服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厂家能立即为用户提供远程或上门服务。

(5) 生活模式控制:连在家庭网络上的电器,可以根据主人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通过自学习,自动启停、自动改变运转状态,从而大大简化操作,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3.2 海尔网络家电 系统的技术特点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海尔网络家电系统,是家庭网络技术、家电控制技术、社区智能化技术等互相结合的产物。它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国际上成熟的基础技术,完成了以上技术跨学科整合。

要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和家电的互操作,必须解决家庭组网和网络接入问题。与企业网不同,家庭组网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如用户的联网要求必须价格低廉、易于安装、配置和使用,不需要很多技术维护知识等,同时,家庭联网还必须考虑物理传输介质的问题,使新建住宅和老式住宅均可以方便地组网。

从网络通信的角度看,家庭网络包含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共七层结构:物理层的目的是将原始比特流从一个网络家电运送到另一个网络家电;数据链路层主要讨论在数据链路上帧流的传输问题;网络层主要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传输;传送层的任务是提供可靠的、经济的数据从源头到目的地之间的传输;会话层主要控制用户间的会话;表示层主要处理应用实体间交换数据的语法,其目的是解决格式和数据表示的差别;应用层就用进程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方法。

目前网络的物理传输介质有双绞线、电线载波和无线(RF)等。针对不同的物理传输介质,国际上天形成相应的家电互联技术规范或协议,其中有代表性的有:LonWorks、CEBus、HomePNA、HomeRF等。LonWorks完整的七支协议,支持上述三种物理传输介质,用于各行各业自动化监控系统,网络拓扑可以是总线型的,也可以是其它拓扑结构。协议都包括在其神经元芯片中。CEBus(EIA600)是一个开发式的标准,支持电力线载波、双绞线、无线(RF)及电缆通信,主控制器完成高层应用和网管功能,它与数据链路层核心控制器以及物理层收发信机相连。HomePNA(家庭电话线网络联盟)意在采肜单一通用的电话线网络联盟标准,迅速为市场提供一系列家庭网络解决方案。其物理层采频分多路复用(FDM)方式,用户使用符合HomePNA规范的产品,可以利用现存的电话线连接计算机和其他家用设备,实现共享Internet访问、共享数据和应用程序以及共享我设,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正常电话通话。

七大居室主要功能区域照明设计要点

春意融融,时逢建造新居或重新装修房屋的黄金季节。无论您现在是刚开始进入新居设计阶段还是已经到了装修工程即将大功告成的阶段,有一个环节您可千万不要马虎,那就是家居照明。别小看它的作用,只要简简单单更换或增加一盏灯,您的新居顿时变了模样。它可以让您的居室宁静而舒适,也可以浪漫而亲密,又可以愉悦而喜庆。它能拒生人于门外,迎宾客于家中。您对家居照明的选择,就如同挑选油漆的颜色,地毯的质地,种类繁多,变化多样。每个选择都设定一种迥异的情绪,透射一种独特的阴影,散发一种特定的光芒。您可以用光线强调一件艺术品,照亮一面浴室的镜子或者您钟爱的小说,更可以用照明来诉说您万种的心情,放松您紧张的情绪,表达您独到的见解,描绘您渴望的梦想。

照明怎么是一件这么复杂的工作呢?其实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件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在挑选照明产品的时侯往往关注灯具的外形是否亮丽而不了解真正起到点亮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作用的光源和整流器的不同特性和功能。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小诀窍呢?就让我们按照不同的房间类型一起来讨论如何使用合适的照明产品和技巧将您的居所装扮得更亮丽美好。

客厅

客厅是全家活动的场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房间可以如此通用。我们可以在其中款待客人,看电视,读书,听音乐,开派对,或者仅仅是放松自己。所以,客厅的照明要求很高。照明可以为客厅营造生动引人且适合不同需求的氛围。通常,相对于其他房间类型,我们在客厅中活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类型比较多。

照明方法:

聊天、读书和看电视是客厅中的主要活动,写作和就餐也会在客厅中进行。实际上,客厅是家庭的心脏,这正是它需要高质量照明的充分原因。因客厅多种不同的应用,照明的小诀窍是灵活多样,并与美学结合。客厅照明应该使用适于所有活动需要,以任何所选的亮度、强度和颜色来一起安装的所有或部分灯饰配件。

如果我们将照明分成一系列的层次,那么主照明就要比所需要照度的稍微暗淡一些。它能被其它光点所补充,一些为了效果,一些为了特殊任务,例如沙发后用于阅读和写作的明亮的光。我们可以使用侧灯、台灯和落地灯,它们能够在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时候被用来满足要求。在这些种类的灯具中使用柔和的不同光色的节能灯能强化居室氛围的颜色设计。永远不要忘记聚光灯。聚光灯直射一个独特的特征,能够增加时尚感、立体感和优雅感,让您的客厅充满戏剧性。从纯粹的实用到艺术的美感或是极至的奢华,这就是现代照明能给予我们的可能。

书房

工作室需要通过照明将您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聚焦在您的书本和文件周围的明亮光线可以使阅读容易而减缓疲劳。另外,你需要确保房间的其余部分被良好的总体背景光所照亮,这将使房间更加舒适,提高您的工作效率,让灵感源源不断。

照明方法:

书房的基础照明,可选用造型简洁的吸顶灯安装在房顶中央,光线明亮均匀,无阴影。书房天花如果安装卤素光源的筒灯,营造浩瀚星空,让您舒展智慧的双翼,尽情翱翔。

厨房

厨房一直是家庭温暖、明亮的中心。那里不仅是烹调和就餐的地方,它还是交谈、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地方。无论您“做什么饭菜”,您都应确保有恰当的“照明菜谱”。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用基本照明照亮整个区域和利用局部功能照明来准备食物的组合能提供最佳结果。

照明方法:

厨房实际上是一种工作室,因此它需要事实上无阴影的常规照明。要照亮所有的表面,不仅是水平工作面,还包括垂直工作面以方便在碗碟橱中寻找东西。

隐藏式顶棚灯或向上照射的灯能够提供基本的背景光。使用灯具的数目决定于房间的大小。工作面上的条形照明提供了工作所需的明亮的光。它们大多通常隐藏在安装在墙壁上的装置之下。光源安置在这些装置之上,光线有装饰顶棚的效果。聚光灯可以被用来突出某一特征,或者在炊具或排放着碟子或器具的架子上提供汇聚光。如果您有一个两倍饭厅那么大的厨房,可以用照明来模糊它与烹饪区的界线,并将它们分离开来。例如,贴近桌面向下照射在其上的温暖的光将创造出一个亲密的空间,并将人们吸引到桌子周围。侧灯、台灯或立式灯,多半带有一个浅褐色或陶器颜色的灯,将提供一个完全不同的,柔和的就餐氛围。最后的技巧-卤素照明充分利用了您的食物的本来颜色。自然的白光确实使您的食物看起来更加多彩而可口。

餐厅

饭厅照明必须使吃饭与交谈轻松而自如。它必须为家具,餐桌设置和食物添彩。它还要有足够的亮度以满足实际之需。

作为招待的一般规则,您的客人应该能够看见您正在准备的食物。您可以通过由调光器控制的各种照明为任何宴会创造轻松、优雅的格调。餐厅的照明,要求色调柔和、宁静,有足够的亮度,不但使家人能够清楚地看到食物,而且要与周围的环境和餐桌、椅子、餐具等相匹配,构成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作为招待的一般规则,您的客人应该能够看见您正在准备的食物。您可以通过由调光器控制的各种照明为任何宴会创造轻松、优雅的格调。

照明方法:

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独立的饭厅,但将客厅的一部分作为就餐区。两种情况下的照明方法是相同的。通过将光线集中在餐桌上而不是均匀地照明整个区域或房间,可以强调亲密地感觉。当然,就餐者的脸也应该被照亮。

总体照明能够在整个房间内营造明亮、温暖的气氛。想获得更亲密的感觉,可以使用柔和而温暖的壁灯,或者发白光,或者暗含一点颜色,它会强化您房间的颜色设计。最后一个流行的作法是尝试用聚光灯重点照明壁炉,最喜爱的绘画或装饰物。使用两或三支聚光灯会使您得到更好的控制。照明可以非常显著地改善带有玻璃门的橱柜。碗碟橱内的小卤素灯可以突出内部的物体,显示房间的真实深度和风格。这叫做重点照明,因为它突出照明了一些物体。更大的碗碟橱能够为整个房间提供丰富、温暖的背景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通常的方案是将单个灯具悬挂在桌子之上。对于较大的桌子可能使用两或三个小而匹配的灯具。带有玻璃或帘子并且可以在脸上提供一些直接照明的灯具是首选。调光器的使用非常有用,它能照明等级可调以适应偶然事件或作业,或者仅仅当桌子没有使用时照亮桌脚以作为客厅“风景”的一部分。

门廊,楼梯间和阳台

就照明而言,这些区域需要特殊的关注,因为在这些地方常因恶劣的可视条件而发生诸多意外事件。问题是要在有正确的阴影效果的同时提供充足且无眩光的照明。在门口走廊处营造好客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部分半封闭的阳台需使用防水防尘的灯具。总之,特殊照明(如照明图画、挂毯、雕塑)比总体常规照明更有效。

它们是被用作过渡的普通活动区域。该区域非常功能化,要求视觉表现和舒适度。在阳台顶部安装内置环形的吸顶灯,可以给整个空间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线,满足您完成家务活的照明需求。

照明方法:

这些地方的照明趋向于长时间使用。因此,电子节能灯能够被用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它们消耗更少的电,而工作时间更长。墙壁或顶棚装备在客厅内,在所有家庭的繁忙通道中非常实用,帮您摆脱了以外滑梯。打在走廊尽头地面上的一泊明亮的光将产生好客的效果。眼睛很自然地被吸引到更明亮地区域。楼梯需要良好均匀的照明,以保证每一级台阶都被清晰地照亮。记住使楼梯照明比下面的走廊更亮。在楼梯上避免使用聚光灯,因为会产生照明的阴影。楼梯平台也需要优质的总体照明。孩子们常发现楼梯平台灯整夜亮着,这样很可靠,因此节能灯具得到广泛的使用。

卧室

卧室照明需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柔和、轻松、宁静、浪漫。但同时又要满足装扮、着装,或者睡前阅读的需求。

睡觉大多在黑暗中进行。然而,卧室也是早晨穿衣与打扮,晚上读书与看电视的地方。各种照明的微妙组合提供了完美的卧室设计所需要的平衡。

主卧室

出发点是总体照明的主要源。它应该是中性的且令人放松的,并通过使用一个以上的照明点而最好地得以实现。然后考虑实际的照明需要:梳妆台和衣柜需更明亮的光,以及床周围的阅读照明。最后需要考虑的是柔光灯泡,它可以丰富您的设计,并与用来突出一个特别的物体或特性的聚光灯相组合,为设计提供增强气氛的线索。适合使用调光开关的头顶照明提供您调解照明强度的灵活性以匹配您的情绪。当为您的梳妆台布光时,要保证来自镜子两侧的光线均匀。这将避免在脸上投射阴影。这一区域的光可以比总体照明亮一些。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儿童卧室

儿童喜欢多种光。老人喜欢用来放松的朦胧光被证明会吓到孩子。但是,必须避免长而粗糙的阴影和眩光,以及裸露的光源。对于十来岁孩子的房间,与可调的可夹式聚光灯具相组合,并安装在可运动轨道上的可调聚光灯可以被安装在屋内的任何地方以提供良好的照明灵活性。

浴室

白天,浴室应整洁、清新,而且明亮。晚上,则需创造轻松、闲静而亲密的格调。同时灯具需要有防水防尘的特点。

您害怕每天早晨往镜子里看吗?或许是因为您正在恶劣的照明条件中看自己。光线会自然地产生阴影-当您用镜子将它们结合起来时,您需要非常小心。

照明方法:

浴室需要室内整体上有良好的常规照明,还需要对镜子等的局部照明。

来自安装在顶棚上的灯具的常规照明能够提供基本的背景照明。在用于剃须和化妆的镜子周围增加安装在边上的灯将提供来自两边的明亮而均匀的光。这样就可避免当光源安置在镜子上面时投射在脸上的阴影。

为了寻找增强气氛与情绪的机会,您可以将光集中在浴室内最常见的物品上-水、玻璃、镜子-并且使用聚光灯。由此,您能够创造奇妙的颜色感和空间感。

安全考虑在浴室内是极为重要的。在浴室内没有开关,而仅仅使用拉线开关。配件应该是防蒸气和防水的。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您向有完全资格的电工咨询。这里有完全防水的照明配件可用,将它们安置在淋浴单元内时,它们会非常生动而时髦。

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

【摘要】本文通过对智能小区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智能小区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转变的新理念,叙述了实现这一转变的网络基础和系统架构思路,指出这个转变是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趋势,是实现产业标准化与产品互换的中间环节,将会带动智能小区行业新的产品体系与发展模式。

【关键词】智能小区 系统集成 集成系统 控制网络 LonWorks

从简单的对讲系统,到如今的智能化小区,经过了十几年的波折发展,我国的智能小区应用与产业都走到了新的阶段。虽然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明显,一些楼盘出现销售滞缓情况,但我们相信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不会变,智能小区建设也必将经历破茧化蝶的历练与腾飞发展过程,因此,在当前金融危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机形势下回顾与探讨智能小区的技术与发展,同时加强技术更新与系统完善,对行业的持久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智能小区系统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智能小区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转变的新理念,这个转变是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趋势,将会带动新的产品体系与发展模式,值得广大集成商、生产厂家与房地产商的重视。

1 智能小区系统集成状况及问题分析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一般包含安全防范、管理与监控、信息网络三个子系统,其中安全防范子系统又包含住宅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周界防越报警装置、闭路电视监控装置与电子巡更装置,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包括自动抄表系统、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以及设备监控装置。以上十个分子系统与电话、电脑、电视网络相结合,形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智能化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1998年建设部发布《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讨论稿)》开始,形成了我国小区智能化与家庭智能化发展的高潮,由于我国小区实际情况,国际上没有可以拿来的完整的系统,于是出现了多个系统的借鉴与拼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区系统集成模式。

在上述系统中,安全防范子系统与管理监控子系统的功能,一般都是由独立的分子系统实现,并在小区管理中心层面通过物理连接实现联动功能和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系统集成。 这种系统集成的特点是:

(1)功能子系统与物理子系统一一对应;

(2)系统是由下而上建设,先将每个子系统建设完成,再在中心实现有限的集成;

(3)各子系统使用不同厂家产品、不同协议标准; (4)每个系统的管线、设备、运行、维护都是独立的。

在之前的十余年中,这种我们称之为传统的“系统集成”为广大工程公司所耳熟能详,成为智能小区系统建设的主流模式。当习惯成自然时,人们往往不会去深究其内在的不合理因素。其实,小区智能化传统的系统集成有其明显的弊端: (1)结构复杂

这包括设计复杂、管线复杂、配合复杂、维护难、扩展难等现象。比如说一套智能小区的方案,涉及到十几个分立系统,数百种不同品牌型号产品,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配合、建设后的使用与维护都有较大难处,往往是建设方最头痛的。这显然不利于系统的普及与推广。

(2)经济性不佳 * 功能

由于智能化小区相对来说发展时间不长,各子系统多是从其他商业建筑中移植而来,比如说家庭防盗、周界防范与电视监控系统是从金融、文博、军工领域引入,设备监控、停车管理与网络布线是从商业大楼引入,这些系统功能强大,结构复杂,造价也高昂。其实,小区的系统往往要求比较全,但单一系统功能要求并不高,同时使用者并不是专业人员,要求界面直接,操作简单,那些专用产品在功能浪费的同时并不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 成本

由于复杂的系统和冗余的功能,导致系统从设计、管线、安装、使用、维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等环节都形成了一些浪费,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房产商认为“智能”是高深莫测而又价格昂贵的东西,再加上应用中一般会出现一些问题,于是出现对之排斥现象,造成不利影响。

(3)可靠性不强

由于系统采用的是拼合形式而且比较复杂,加上国内厂家产品研制与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导致智能化小区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靠性已经成为系统至关重要的问题所在,也制约了系统的发展。 (4)不能互通互换

由于不同的子系统采用的是不同厂家的产品,再加上行业标准的不完善,现有标准往往注重的是功能,对互联互通的接口部分没有统一要求,或者说对整个大系统没有明确清晰的网络架构思路,于是造成子系统之间彼此没有互联性,不同厂家的产品也不能互换,如果某一个产品坏了,只能到该厂家更换,如果该厂家倒闭,则整个系统就要全部更换。

早几年业内媒体对智能小区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仅为40%,也就是大部分用户对小区与家庭智能化系统是不满意的,许多人感到疑惑,但笔者认为,考虑到行业与产业仅仅十余年的历史以及上述结构性问题,出现大量的不满意情况也就不难理解。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2 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的转变

虽然各个厂家都在进一步改良产品提升质量,但是,仅靠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上述问题就不能得以根本性解决。于是,我们提出了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的转变。

那么什么是“集成系统”呢?

集成系统是建立在统一网络平台上、实现多功能融合的简单化系统,其特点是在一个具有标准接口的网络上挂接不同的多功能终端,实现以往需要多个独立系统才能完成的多种功能要求。

集成系统的概念在近来的文献中也有所体现。在2007年实施的国家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智能化集成系统”(IIS)

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的概念,即“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为集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理论依据,值得从业人员高度关注。 集成系统与系统集成有着明显的区别:

(1)系统集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先建各个功能子系统,再建集成网络;而集成系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结构,是先建立控制网络,再延伸出各个功能子系统;

(2)系统集成的前端设备是单一功能的、封闭的、不可扩展的设备;而集成系统的前端设备是多功能的、开放的、可以扩展的设备;

显然,针对于上节所述的系统集成,集成系统具有结构优化、经济节约、维护方便、效益提高等优点。同时,有效实现了系统的综合监控管理、实现相关子系统的协同与联动、优化简化了系统结构、减轻设计施工与验收工作、缩短周期并方便系统运行维护,并且能够构成一个高效能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系统的远程维护与诊断修复。 图1给出了这两种不同系统架构的对比变化。可见,虽然只是两个词的顺序互换,却是一种能够解决当前智能小区所遇到的瓶颈问题的良好途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 实现集成系统的网络基础

当然,要实现这种转换是有条件的,一要对智能小区的功能要求有比较明确的分析和定位;二要在小区内建立高度可靠的控制网络;三要具有通用接口的多功能智能终端。上述三点条件,在智能小区发展初期是有困难的。然而,时至今日,智能小区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十年时期,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与教训,各种网络控制技术已经从了解走向了应用,设备生产厂家也日益丰满与强大,我们具备了从传统的系统集成向集成系统转变的基础和能力。

首先,从以前简单的子系统罗列发展到了采用融合与集成技术,尽可能使系统结构优化与简化;其次,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产品和系统越来越多,体会到了减少线缆与共享资源的好处;再者,人们对电话、电视、宽带的结构化标准化模式非常习惯与认同,进而要求智能系统网络化标准化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小区智能控制网络是集成系统的基础和关键,住宅小区一般楼幢多,住户多,距离长,室外环境复杂,在控制网中传输的信号种类也多,要求比较复杂,是相当于PDS中的“建筑群子系统”,也就是实施难度最大的系统。系统追求的是安全性、可靠性与实时性,报警系统的信号要万无一失地传递到报警中心,抄表数据也要保证可靠上行,还要求系统能够有效处理信号冲突,如多户同时报警也要保证不丢数据。同时要采用网络分块与隔离技术,使单户故障不会影响整体功能。因此,一定要选择被广泛接受并被证明有效可靠的通讯协议。

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是当前应用于智能小区集成系统的主要网络形式。其中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呼声较高,应该是今后多网合一的方向,但用于大型智能小区控制网络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在防盗报警网络中的应用还存在争议,因此不做详细论述。对于常年亲身经历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可以成为智能小区集成系统可选的可靠网络基础。

基于LonTalk协议的LonWorks控制网络是一种通用的,开放式的互动测控网络,可与多家厂商的现有产品及不同网络通讯协议设备组网。在小区内建立LonWorks现场总线,可以将现有智能设备组网,同时,面向未来,可以接驳各种接受LonTalk协议的智能设备并能与IP局域网融合。中国标准化管理局(SAC)已将LonWorks技术转化为下列控制网络技术标准(国家标准):GB/Z20177-2006 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GB/T 20299.4-2006《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第4部分:控制网络通信协议应用要求。

无论是何种控制网络形式,只要能够可靠传输信号,并且具有标准化接口,都能成为智能小区集成系统的基础与载体。

4 集成系统的架构内容

当建立了小区控制网络之后,在小区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或相同的多功能智能终端,就可实现整个住宅小区的集成系统。 系统架构与配置如下:

(1)小区管理中心:采用集成电脑主机的控制主机,实现对讲、防盗接警、电视监控、信息发布、远程抄表、智能控制、集中管理等功能;

(2)小区或单元门口:采用多功能对讲主机,实现门禁刷卡、可视对讲、行车控制、电梯控制、电子巡查等功能;

(3)家庭住户:采用多功能智能终端,实现对讲、防盗报警、信息接收、远程抄表、家电控制、自动呼梯等功能;

(4)小区设备处:采用多功能控制模块,实现模数或数模转换、远程控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状态显示、定时与模式控制等功能。

由上可见,本来非常庞大复杂的多功能系统变得很简单。其实智能小区本身就是一个功能直接而又简单的系统,只是我们由于初期没有经验而把系统搞得复杂化,把系统集成转变为集成系统,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而且上述单元主机、智能终端与控制模块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不同厂家产品可以互换;其功能可以扩展,当需要增加功能时,不必再开挖管网,简单可靠、方便节约,不难看出其今后的发展潜力。

5 结束语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智能化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转变的趋势与实现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并不是实现了这种转变之后就一劳永逸了,后面的路还有很长。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个行业实现网络与终端可分离时,可以说这个行业的标准化进程已经成熟,也是行业迅猛发展的基础,相信智能小区与智能家庭也一定会走到这一步,从系统集成到集成系统的转变是实现上述标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智能居住小区初探

摘要:本文旨在对所谓的\"智能居住小区\"的界定进行研究,分清理念,分析现况,以便统一认识,促进绿色智能住宅小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明\"智能居住小区\"概念,在分析现有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基础上,给出\"绿色\"技术在智能化小区中的应用。文中也阐述了智能建筑的现况和进一步控制的导向问题。内容为:(1)智能居住小区发展背景;(2)智能居住小区;(3)智能居住小区系统分析;(4)目前智能居住小区的问题与实施导向;(5)智能居住小区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智能建筑 发展背景 发展趋势

一、智能居住小区发展背景

1、 发展趋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生活在安全、舒适、恬静、信息传递快捷的居住环境是很多人的梦想。21世纪的到来,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住宅应朝着满足生活、办公、教育、娱乐、会客、健身、停车等诸多功能要求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智能化住宅小区应运而生。

家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如何建好这一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当今世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营造一个现代化的家居条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美好的前景。在国家科委、建设部颁发的\"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文件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均在兴建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如何满足小康住宅的要求,人们从现代智能建筑技术领域中扩展而形成了“智能住宅”的新概念,并很快得到实践和应用,从而推广出“智能广场”、“智能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区”等更新的概念。今日焦点:

• 沁阳造纸机械产业尽显集群优势 • 我国钢铁物流发展速度惊人 • 中高档消费者青睐整体卫浴

• 东升建家具检测中心 占全国市场25%

2、“智能化”的背景

一方面,21世纪初我国居住小区将面临崭新的局面,因为我国居住小区将还保存小区群居的特点,但同时,小区居住环境与条件又有“个性化”、 “休闲化”、 “办公室化”的要求,且要求较高的通信与物业服务、较高的娱乐和消费需要以及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倾向;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在发达国家应运而生,随后在各国相继形成热潮,我国也引进了这一新技术,智能小区就在智能化大楼的基本含义和综合布线的校园网(Comput Net)的概念下扩展和延伸出来。

二、智能居住小区

何谓\"智能居住小区\"?其基本条件是什么?其评估条件为何?

合格的居住小区条件一般是:

1. 小区住宅建筑物的质量,即其建筑规划功能和机构情况;

2. 小区内部交通和小区与城市和外界交通网连接的便捷性;

3. 小区内部和周边环境情况,包括内外绿化布局和人文环境的情况;

4. 小区内能提供居民完善物业服务的情况。

对于智能居住小区,则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上述居住条件的合格的居住小区。然后,并能在智能化功能方面满足以下的技术条件: · 中国建材网-建材一点通 · 排名三甲,傲视同行

· 风雨同舟,共度五年 · 优秀建材企业网站展播

1. 小区住户具备家庭布线(Home Bus);

2. 小区有网管中心,通过此中心,物业部门可以对小区内的居民各户进行网上服务,建立小区局域网(Intranet)构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 小区居民可方便地实现与外界的通讯(通过不同的地域宽带接入和广域网机互联网Internet连接);

4. 对小区设施(安保、设备、消防等)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应当是具有象人脑一样的控制中枢,并能根据被控对象不规则的行为方式进行模糊识别和运算控制,实现最优的控制方案,另外智能住宅内部还应有相当完善的感知和执行系统,这一点还有待于技术的进步。目前我们只能做到报警和抄表等操作,各地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各有取舍,智能小区按其配套的硬件设施划分为三个等级标准。因此,智能住宅建设要以\"经济、实用、安全、舒适\"为原则,不必过分追求等级,努力达到\"功能完整、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环境优美、适度超前\"的目标。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住宅。

智能居住小区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以最小的投入得到小区住宅最大的安全、舒适、方便三者的统一,并将居住小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通过智能化设计充分集成、利用和协调起来,以增加住宅的功能、改进住宅的质量与提高住宅的等级。智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在居住小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平台上,优化小区建筑功能与智能功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的方略。智能居住小区规划是居住小区建筑规划的新发展,也是在信息时代满足\"以人为本\"的建筑规划原则的体现。

三、智能居住小区系统分析

1、安全防范系统

⑴、周界防越功能

在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周界设置主动红外线报警探测器、电脉冲栅拦等报警探测装置,并与住宅小区管理中心的主机相连,用以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住宅小区管理中心能实时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能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信息。

⑵、小区闭路电视监控功能

在小区的各个进出口、停车场、电梯厢设置摄像机,每天二十四小时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车辆以及电梯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必要时可以进行实时录像,供事后重放查询。

⑶、住户安全报警功能

小区内每个住户都安装有智能安全报警子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来自烟感、煤气泄漏、应急求救按钮、红外线探头、门磁开关等报警探测器的信号,意外发生时,智能系统自动按照内部程序设定的警情等级,通过现场总线通信方式,把各种报警信号传送到远端的物业管理部门的监控中心。煤气泄漏时,系统可自动关闭住户的煤气阀和电闸,以保证楼内居民的安全。

⑷、楼宇对讲及小区内部通话功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小区每个单元都安装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每户都设置可控制楼宇安全门的对讲机,来访客人可以通过对讲系统实现与被访住户的对话,由被访住户遥控开门。联网的对讲系统功能可实现来访客人在小区的入口处就能与被访住户对话,如果被访者不在家,就没有进入小区的必要。在高级住宅楼区,可采用可视化楼宇安全门对讲系统,使住户居民足不出户,便对来访者一目了然。

⑸、电子巡更管理功能

对于采用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小区,采用电子巡更管理技术,可以杜绝保安人员漏岗、失职等现象。

2、信息管理系统

⑴、采用水、电、煤气、热能远传自动计量收费管理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进户验表扰民的难题,改人工进户验表方式为集中式计算机自动验表,从而做到既节省大量的人力和降低劳动强度,又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及安全性。

计量仪表数据采集机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水、电、气三表数据快速、准确、及时地传输至物业管理中心,或者通过城域网络系统传送至其它相应的收费部门(如联合收费管理处)的计算机收费系统,可以预交费、按月交费等多种收费管理模式。对欠费不交的住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远程关闭该住户的水、电、煤气阀,停止为其提供服务。

⑵、配电系统监测功能

管理中心可以监测各个小区单元的供配电情况,一旦发生跳闸、缺相、停电等故障,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能够监测到出故障线路的位置,管理人员可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⑶、暖通系统监测功能

在有集中供暖、通风系统设计的小区,对每栋住宅楼进行温度监测,一方面可以确保居民的室内温度保持在令人舒适的范围内,一方面可以控制能源合理地进行分配,达到节能的目的。

⑷、给排水系统监测功能

对住宅小区各个给排水系统进行监测。当给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时,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给出信息显示,为维修人员及时检修提供了方便。

⑸、照明设备的监控功能

对高层建筑航空障碍灯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把故障信息传到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物业管理中心:对公共区域的照明(包括街道、景观、泛光等)设备进行控制,根据环境的照度和预定的时序实现照明的智能化控制,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

⑹、电梯运行状态监控功能

各电梯工作状态显示、故障报警信息集中管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出现故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⑺、停车场管理功能

全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的停车场,安装汽车防盗识别系统,采用无接触感应式智能卡控制进出车辆,使停车场的管理形成方便、安全、高效的控制体系。

⑻、自动喷灌节水功能

绿地覆盖面积已经成为衡量住宅小区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对小区园林绿化浇灌实行智能化管理,自动喷灌系统可以根据气候、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状况自动喷水浇灌,达到科学浇灌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⑼、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功能

在小区广场、中心绿地、道路交汇等处设置草地音箱,通过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在节假日、每日早晚以及特定的时间段播放舒缓的音乐,也可以播放公共通知、科普知识、娱乐节目等。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可作为紧急广播强制介入使用。

⑽、电子公告显示功能

在住宅小区内设立电子公告牌,显示有关的公共信息和小区物业管理信息,还可以开展发布各种广告信息服务业务。

⑾、监控中心与物业管理计算机网络功能

监控中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设备、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管理设备,后备电源设备等等。

通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保安人员足不出户便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到所辖小区内各处的情况,大大地减少巡防人员的数量,提高巡防工作效率。

物业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有小区住户居民档案库。档案库包含了居民入户登记、变更登记、住户概况、房屋楼层平面图(或者虚拟的三维动画图)、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详细资料。当出现紧急报警情况时,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前端智能采集器发出的报警信息,立即查找出发生紧急报警住户的相关资料,以便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必要的处理措施提供详实的信息。同时,还具备\"三表\"远传自动计费、物业维修管理、统计、查询、系统故障诊断的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统计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信息网络系统

⑴、宽带网接入与网络服务功能

建立通达每户的小区宽带数据接入网络,以便提供网上综合信息服务,与本地区城域网络建设相结合,实现在家庭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股票交易、网上娱乐等。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各种信息,极大地方便住户生活,学习和休闲。

⑵、家用电器自动控制功能

住户安装家用电器远程控制装置,可通过打电话、上网等方式控制家中的空调、照明、电暖器、电热水器、录像机等家用电器的打开和关闭。

⑶、V0D点播功能

V0D(Video On Demand)即视频点播技术的简称,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V0D出现的最初动力是人们对广播电视的不满,在现行的电视节目中,收看者完全是被动的。节目提供者放什么节目,观众就只能看什么节目,节目时间也是固定不变的。

VOD技术可以实现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节目的播放,节目内容除了影视节目、卡拉0K、电视新闻、体育节目等等外,还包括提供查询、浏览、指南、交易、广告、教学等各类节目。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试验和发展VOD,它的出现使得电视机变成了一种可以随机获取的媒体,更像是一本书或是一张报纸,可以浏览,可以调整,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或日期也不受传送耗时的限制。

⑷、\"一卡通\"服务功能

在小区内部开设安全、便捷的智能卡服务系统。可以实现出入楼宇的门禁控制、停车、娱乐、购物、转账、付费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

综上所述,居住小区智能化是一个在人居环境中全方位采用高新技术的理念,\"智能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智能化\"技术本身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因此智能小区仅是对一定智能程度的住宅小区的笼统称呼。住宅小区智能化概念表达了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是一个过程,它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增长、完善,它表明了可持续发展性应用是居住小区智能化的重要特性。

但应该看到21世纪必然是\"绿色化\"的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会深入人心,\"绿色化\"事业正方兴初艾,谁先把握住了\"绿色\"的脉搏,谁就能早一步占领市场。要实现建筑的\"绿色化\"问题,根本的一条就是全社会每个人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这一理念实施到生活的每个方面,并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生活模式与风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四、 目前智能居住小区的问题与实施导向

本文对\"绿色智能居住小区\"的理念作一探讨:

1、 智能居住小区系统\"绿化\"的措施:

⑴、在水土保护地区为对林业保护而尽量少用木材。缺水地区采用有效的节水措施,如采用雨水截集设施、多次用水的净化技术等。

⑵、居民生活热水及供电的太阳能利用以及风能的利用。

⑶、用经济、环保、节能的生产方法,开发地方绿色建筑材料。

⑷、在建筑造型及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与环境效益。

2、 按绿色智能居住小区的设计原则,把\"绿色\"理念落到实处的\"绿色\"技术主要有:

⑴、自然通风的建筑及低能耗健康建筑设计。

⑵、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⑶、小区内外充分利用生态的环境设计。

⑷、节能型空调设备。

⑸、节水技术与污水资源化。

⑹、太阳能源的利用。

⑺、小区内的垃圾处理技术。

3. 绿色智能建筑设备实施原则

⑴、坚持高起点,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⑵、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应用为导向。

⑶、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⑷、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⑸、充分考虑系统功能的扩展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要求,达到最佳效果。

五、智能居住小区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应为:

1.走向尊重自然的建筑;

2.走向开放的建筑;

3.走向集约化设计的建筑;

4.走向跨学科设计的建筑;

5.走向实践并由实践推动的建筑

智能建筑弱电设计的若干技术问题

近年来,智能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们追求安全、舒适、便捷需求的鲜明特点,在社会上广受关注和欢迎。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差,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智能功能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本文将通过作者几年来从事智能建筑行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供一些处理问题的做法和观点,供各位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借鉴。 一、切莫贪大求全,但求专、精、经济实用

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点与使用需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

例如,智能型办公大厦就要突显其办公自动化、通信网络化等方面功能定位;大型公共建筑(例如会展中心、图书馆)就要突出专业服务功能和业务管理设施等,技术环境和水平的提升。又如:视频点播(VOD)系统在旅馆、酒店行业较为常见和实用,而在其他服务行业却并不尽然。在星级酒店旅馆中,电子门锁已得到普遍应用,而其他场合只会设在某些特别重要机房和安全等级高的关键部位。工程设计上要因地而宜。

前几年,某些工程从商业利益出发,追求广告效应,片面地强调所谓“nA”功能,含大求全,什么功能都想要,而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考虑不周、出现偏差,必备的相关设施和配套环境不能及时跟进和提供,结果智能化系统成了摆设品,头脑发达、四肢不灵,发挥不出应有功能和作用,投资也得不到回报,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应从此类案例上吸取深刻教训,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工程设计一开始时,就全面地做好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工作。

二、跟踪主流技术,走成熟、可靠、稳健发展的技术路线

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设计上应注意当前IT产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紧跟智能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筑技术发展主流,同时要注意智能建筑工程与科研和开发工作极不相同。它通常只能一次性成功,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条件和可能,而且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工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因此,在实际工作上,要慎重选用某些新技术,除非有稳妥、可靠的保障措施。通常,要以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可靠和成功的产品及设备。一般情况下,已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的系列化品牌产品是设计上首选对象。同时,要考察产品兼容性、升级换代的可能性、技术上开放性、市场上技术支持度,以及厂商在当地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能力。 十兆——百兆——千兆以太网组网技术的发展过程,给了智能化工程一个有益启示:稳健地追求技术先进性,对工程成功、系统具备生命力至关重要。 三、遵循因地而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

每一系统和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围,功能和性能上的局限性,设备不是“万能”的,贪图所谓“最好”“最新”“最全”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看法。

例如,某会展中心大型展厅配置公共业务广播系统,是按照普通语言扩音标准设计的,曾有某承包商为了提高造价,竟宣称其能在大型展厅做到音乐厅、影剧院的音响效果,多次要求变更原设计,增加设备、更换档次。这在建筑声学等条件满足不了,设备上也做不到,实际上也没必要的要求,其结果当然是被驳回。否则,不但产生不合理投资,还可能因原因、责任不明引起纠纷。

又如,某一工程为了满足局部现场教学转播的业务需求,设计上不恰当地与安保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合在一起,整个系统复杂化了、技术等级和标准随之提高了,图象质量还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上既不灵活、也不方便。经纠正,改为二者分开,另设一套专业电视录播小型系统专用于电视教学转播,既满足使用要求,又简化系统、不增加造价,使投资更为合理。

四、重视系统可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可能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通常投入使用后要24小时不停机运行,肩负着保障建筑物内各类活动、人身安全的任务。除要注意设备和系统选型外,对要求较高的场合,应有其他的技术保障措施,例如:双机热备份、软件备份、热插拔硬盘或使用RAID、增加系统冗余量,增设UPS电源,采用强制散热、快速恢复措施等。要求7×24小时运行的特殊系统,更应强化可用性、应急管理、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诸如消防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输入、输出控制点数,不宜超过其系统最大可用容量的80%;扩音系统负载的实际消耗功率宜控制在额定输出功率70%以下。应注意采用设备厂商的设计推荐值。 五、妥善处理需求和成本关系,提升系统性价比

工程上要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尽量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不同的控制组合组合方式不但关系到智能系统本身的投资,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被控机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费用。

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为例,宜多采用开关控制方式,少用无级调光控制做法。照明亮度和场景的变化与控制,可通过灯具布置上的变化、照明配电回路细分和增设来调配实现,同样达到多级控制、多种变化的效果。这样做不仅简化了系统复杂程度,也降低了照明灯具、光源的技术要求,又可大幅度降低投资多达3-5倍以上。因此,除必须进行无级调光的特殊场合外,建议照明调节采用多级开关控制方式。 六、弱电线路设计也应注意工作稳定、可靠的问题

在弱电系统线路设计上提倡采用较可靠联接方式,例如采用环形总线接法、适当增加回路或备用回路、限制单一回路设备接入数量等。某一大型工程消火栓系统,启泵回路采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用极少用的常闭触点串接做法,分十多个回路,每个回路串接着数十个触点。施工中发现任一常闭触点的开路常会引起水泵误动作,每次要到现场去逐个查找、排除故障,时间长达1-2小时,多次整改效果不好,后来只好全部返工改回较为可靠的常开触点并接启泵接线方式。该问题曾在图纸会审时提出,未引起设计者重视,事后再返工非常麻烦。

工程设计上应注意,受产品质量和现场条件的限制,同一回路串联/并接多个触点连锁或联动控制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

此外,主干回路上线管、线槽中电缆和导线的密度、分隔铺设的要求也常会被忽略,结果造成施工困难,产生使用过热,易相互干扰等隐患。对于长距离(例如百米以上)多负载传输回路,像DC工作电源回路,设计时要核算线损引起的电压降,提醒调试时检查回路末端的工作电压,这是设备工作不正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七、某些系统应适度超前,留有今后发展空间

通信自动化是智能建筑三大内容之一,目前这方面的发展迅速、需求尤为急切,要有一定的超前考虑,提高设计标准与要求,加重其投资比例。

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神经元,遍及建筑物各处,是各个行业通信网络化的基础,近来市场价格也降低不少、所占费用比例不高。因此,建议建筑内外各使用空间、墙体、地面都要充分考虑今后发展需要,多增设一些信息点,按照智能建筑标准要求适当增加些系统余量,避免今后使用空间的用途一有变化,飞线、明线到处是,极不便利和雅观。千兆网是今后发展必经之路,适当的部位要考虑留有光纤信息点或增容管道,也可采用吹光纤技术进行预留。此外,要求设有信息点位置的附近,一定要配套电源插座或配电设施。

对某些分期实施的系统,预埋件、预留孔洞、预埋管线要提前设计留设,便于以后安装施工。例如,在弱电出户管道进建筑的位置,应适当多留2-3根直径100mm左右地下穿墙钢管,以备以后增扩,大型建筑物还适当多留几处。 八、要特别注意专业系统、设备之间接口的配套与落实

这是某些工程智能化系统无法联动和正常运转的常见原因之一。设计上要明确提出与机电专业设备接口、控制/通信协议的详细标准和技术要求。

以硬线直接联接方式控制的设备主要规定与要求有:输入、输出触点的工作电压、驱动电流、匹配阻抗;而与之相应的,智能系统控制模块在连接时,要注意输出/输入端口工作电压应相同,要核实其带负载能力和容量大小是否足够?同时应注意与被控设备的电气隔离或电气共同问题。工程上常见到不相匹配时,轻者无法正常驱动设备,重者引起设备毁坏,损失不可预测。

利用标准通信和控制接口的系统、设备(如采用RS232C、RS485、LonWorks,BACnet等等的)也应注意设备端口的实际接法会随具体产品有所不同,设备和系统间的通信和控制协议要求应相互开放。这些问题设计上要先查证、核实清楚,并在各类盘、箱、柜、冷水机组、空调机组、水泵、电梯等设备订货要求中明确说明。可能的话应将样品交给系统集成商先行试验,以提前发现、处理问题。

九、大中型建筑物各楼层应考虑设置专用弱电间和井道

现代建筑中其弱电系统大量增多,而电子设备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特别对温度尤为敏感。现场设备需要有足够空间与位置,以满足安装、测试、使用、检修上的要求,而且弱电设备和线路与其他专业设施紧邻,也存在着安全、干扰、稳定性方面的隐患。即使是普通建筑物也应考虑,若干年后也有翻修、改建、更新换代上的需求,因此建议新建工程各楼层部位应尽可能设立独立的弱电设备间和井道。

专用弱电间应考虑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措施和工作照明,配置充足的工作电源,最好由专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用回路或应急供电回路配送,有时还得由控制室集中管理和控制,弱电间还应有进出孔洞封堵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楼层弱电间涵盖的服务范围要受到系统、设备信号总线传输距离的限制。例如:综合布系统水平工作区长度不得超过90米,考虑到线路上下弯曲绕行,服务半径通常不超过50米,否则应调整弱电间位置和数量,改变网络架构。

十、从设计上做好与其他设备专业管槽、管道的综合工作,设备空间等的预留工作 智能化弱电系统管道、线槽在建筑工程中是属于辅助设施,通常应避让于风管、水管、强电管槽,故设计上要主动先与其他专业沟通,安排好合适的布线途径、高度和位置。在设计图纸综合及会审时,更要注意这个问题,避免设计上赶出图时间而疏忽,造成施工上冲突、返工与浪费。

大体量设备(如大型显示屏、大音箱等),在土建结构、装修设计时,就应商量好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最佳位置,预留尺寸适宜的孔洞和安装固定的预埋件。安装吊支架应牢固可靠,设备部位最好由装修统一归口,达到较好装饰效果。 十一、对中央控制室/操作控制室统一规划布置和设计

智能化子系统较多,要求各异,又常共用主机房。在各子系统基本确定后,应把它们对机房布置的具体要求归纳起来,统一由设计总包协调、规划、设计,制定装修标准,避免施工上各自为政、管理上混乱无章。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建议中控室应按有关规定标准设置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或恒温恒湿设施,铺设防静电架空地板,进出洞口要有防堵措施,不能有无关的管道穿过。要统计各系统用电消耗功率,留足容量,设置专用的电源配电箱,建议采用双回路供电末端切换的方式,并且各个子系统可共用一套UPS电

应同时规划设计。中控室还应提供连

接各个弱电子系统的专用接地端子排。要统一布置安排布置各种设备盘、柜、显示屏幕墙、台座支架的排列方式和位置,走线应规整划一。保证各个系统总体安装效果既美观、实用,又便于以后使用和管理。

十二、选用设备及安装方式应便于今后检测、维修

在高大空间建筑物中,常有一些受控联动/反馈的阀门、执行机构等,设置于高空地带/不能上人的吊顶内,造成调试、维修、检查、复位极其困难与不便,常要大动干戈重搭脚手架和工作平台,遇到每年年检也很麻烦费事。因此,这些场所应选用能自动/电动复位的设备和产品,也可改用其他的安装方式便于人员查看和操作,有特别要求的还要考虑设置专用维修通道。

上述种种问题在工程上经常会碰到,设计规范大多也有要求,但在工作中也常被忽略和遗漏。作者希望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注意设计工作上的协调和配合,使智能化工程技术与现代建筑更完美地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智能社区中如何架设交换机系统

交换机在企业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所在。在这个黑客入侵风起云涌、病毒肆虐的网络时代,作为核心的交换机也理所当然要承担起网络安全的一部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责任。因此,交换机要有专业安全产品的性能,安全已经成为网络建设必须考虑的重中之中。安全交换机由此应运而生,在交换机中集成安全认证、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入侵检测甚至防毒的功能,网络的安全真的需要“武装到牙齿”

安全交换机三层含义

交换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转发数据,在黑客攻击和病毒侵扰下,交换机要能够继续保持其高效的数据转发速率,不受到攻击的干扰,这就是交换机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同时,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应该能对访问和存取网络信息的用户进行区分和权限控制。更重要的是,交换机还应该配合其他网络安全设备,对非授权访问和网络攻击进行监控和阻止。

安全交换机的新功能

802.1x加强安全认证

在传统的局域网环境中,只要有物理的连接端口,未经授权的网络设备就可以接入局域网,或者是未经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到局域网的设备进入网络。这样给一些企业造成了潜在的安全威胁。另外,在学校以及智能小区的网络中,由于涉及到网络的计费,所以验证用户接入的合法性也显得非常重要。IEEE 802.1x 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药,目前已经被集成到二层智能交换机中,完成对用户的接入安全审核。

802.1x协议是刚刚完成标准化的一个符合IEEE 802协议集的局域网接入控制协议,其全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它能够在利用IEEE 802局域网优势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对连接到局域网的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的手段,达到了接受合法用户接入,保护网络安全的目的。

802.1x协议与LAN是无缝融合的。802.1x利用了交换LAN架构的物理特性,实现了LAN端口上的设备认证。在认证过程中,LAN端口要么充当认证者,要么扮演请求者。在作为认证者时,LAN端口在需要用户通过该端口接入相应的服务之前,首先进行认证,如若认证失败则不允许接入;在作为请求者时,LAN端口则负责向认证服务器提交接入服务申请。基于端口的MAC锁定只允许信任的MAC地址向网络中发送数据。来自任何“不信任”的设备的数据流会被自动丢弃,从而确保最大限度的安全性。

在802.1x协议中,只有具备了以下三个元素才能够完成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的用户认证和授权。

1. 客户端。一般安装在用户的工作站上,当用户有上网需求时,激活客户端程序,输入必要的用户名和口令,客户端程序将会送出连接请求。

2. 认证系统。在以太网系统中指认证交换机,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用户认证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并根据认证的结果打开或关闭端口。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 认证服务器。通过检验客户端发送来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口令)来判别用户是否有权使用网络系统提供的网络服务,并根据认证结果向交换机发出打开或保持端口关闭的状态。

流量控制

安全交换机的流量控制技术把流经端口的异常流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交换机的带宽被无限制滥用。安全交换机的流量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异常流量的控制,避免网络堵塞。

防DDoS

企业网一旦遭到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会影响大量用户的正常网络使用,严重的甚至造成网络瘫痪,成为服务提供商最为头疼的攻击。安全交换机采用专门的技术来防范DDoS攻击,它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业务的情况下,智能地检测和阻止恶意流量,从而防止网络受到DDoS攻击的威胁。

虚拟局域网VLAN

虚拟局域网是安全交换机必不可少的功能。VLAN可以在二层或者三层交换机上实现有限的广播域,它可以把网络分成一个一个独立的区域,可以控制这些区域是否可以通讯。VLAN可能跨越一个或多个交换机,与它们的物理位置无关,设备之间好像在同一个网络间通信一样。VLAN可在各种形式上形成,如端口、MAC地址、IP地址等。VLAN限制了各个不同VLAN之间的非授权访问,而且可以设置IP/MAC地址绑定功能限制用户的非授权网络访问。

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防火墙功能

安全交换机采用了访问控制列表ACL来实现包过滤防火墙的安全功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访问控制列表以前只在核心路由器才获使用。在安全交换机中,访问控制过滤措施可以基于源/目标交换槽、端口、源/目标VLAN、源/目标IP、TCP/UDP端口、ICMP类型或MAC地址来实现。

ACL不但可以让网络管理者用来制定网络策略,针对个别用户或特定的数据流进行允许或者拒绝的控制,也可以用来加强网络的安全屏蔽,让黑客找不到网络中的特定主机进行探测,从而无法发动攻击。

入侵检测IDS

安全交换机的IDS功能可以根据上报信息和数据流内容进行检测,在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并将这些对安全事件反应的动作发送到交换机上,由交换机来实现精确的端口断开操作。实现这种联动,需要交换机能够支持认证、端口镜像、强制流分类、进程数控制、端口反查等功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设备冗余也重要

物理上的安全也就是冗余能力是网络安全运行的保证。任何厂商都不能保证其产品不发生故障,而发生故障时能否迅速切换到一个好设备上,是令人关心的问题。后备电源、后备管理模块、冗余端口等冗余设备就能保证即使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立刻赋予后备的模块、安全保障网络的运行。

安全交换机的布署

安全交换机的出现,使得网络在交换机这个层次上的安全能力大大增强。安全交换机可以配备在网络的核心,如同思科Catalyst 6500这个模块化的核心交换机那样,把安全功能放在核心来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核心交换机上统一配置安全策略,做到集中控制,而且方便网络管理人员的监控和调整。而且核心交换机都具备强大的能力,安全性能是一项颇费处理能力的工作,核心交换机做起这个事情来能做到物尽其能。

把安全交换机放在网络的接入层或者汇聚层,是另外一个选择。这样配备安全交换机的方式就是核心把权力下放到边缘,在各个边缘就开始实施安全交换机的性能,把入侵和攻击以及可疑流量堵在边缘之外,确保全网的安全。这样就需要在边缘配备安全交换机,很多厂家已经推出了各种边缘或者汇聚层使用的安全交换机。它们就像一个个的堡垒一样,在核心周围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安全交换机有时候还不能孤军奋战,如PPPoE认证功能就需要Radius服务器的支持,另外其他的一些交换机能够和入侵检测设备做联动的,就需要其他网络设备或者服务器的支持。

安全交换机的升级

目前市场上出了很多新的安全交换机,它们是一出厂就天生具备了一些安全的功能。那么一些老交换机如何能够得到安全上的保障呢。一般来说,对于模块化的交换机,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普遍的解决方式是在老的模块化交换机上插入新的安全模块,如思科Catalyst 6500就带有防火墙模块、入侵检测IDS模块等等安全模块;神州数码的6610交换机配备了PPPoE的认证模块,直接插入老交换机就能让这些“老革命”解决新问题。

如果以前购置的交换机是固定式的交换机,一些有能力的型号就需要通过升级固件firmware的形式来植入新的安全功能。

安全交换机的前景

随着用户对网络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具备安全功能的交换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很多用户认为,花一定的投资在交换机的安全上,对整个网络健壮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是值得的。特别是一些行业用户,他们对网络的需求绝非连通即可。如银行、证券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及大型企业,网络病毒爆发一次或者入侵带来的损失,足以超过在安全交换机上的额外投资。安全交换机已经成为交换机市场上的一个新亮点。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小区的建设主要包括数据通讯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小区管理系统三部分。

一.数据通讯系统

数据通讯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小区网络的建设、INTERNET接入、证券网络接入、小区网络中心的建设四部分。整个系统的结构如下图。

(1) 小区网络系统

小区的网络系统采用星型网络,分为系统中心、区域中心、住宅楼和用户四级。 系统中心安装所有网络通讯中心设备、网络服务器、路由器及其它中心通讯设备。 系统中设置多个区域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小区的所有楼宇从逻辑上划分为若于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区域中心,区域中心采用光纤与系统中心实现连接,与各个住宅楼宇采用五类双绞线实现连接。 住宅楼系统是所在住宅的中心系统,与相应区域中心相连,并与各个住户实现通讯连接。 用户系统为用户室内的网络接口,通讯该接口,各个用户室内与通讯有关的各类设备和用户的电脑可以连接并上网,享受系统所提供的通讯服务。

(2) INTERNET接入

采用64K DDN专线与某著名INTERNET服务商连接,从而为小区住户提供廉价的INTERNET上网服务。小区的住户可以实现与电话拨号上网完全相同的功能,且省去了拨号的麻烦,上网访问的速度也更快。当用户使用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灵活增加信道的带宽或增加新的信道。

(3) 证券网接入

小区与某证券公司联系,通过一条电话线实现与该券商的通讯联接,从而使整个小区成为券商的远程大户室,小区住户只要具备一台电脑,就可实现在家炒股的理想。

(4) 小区网络中心

小区网络中心是整个数据通讯系统的中心,系统的主要通讯设备和管理人员均集中在这里,网络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一个中心机房的建设和通讯设备的安装调试。中心机房的装修应考虑采用防静电地板,安装标准接地线,并考虑合理分布电源、网络、电话等设备的走线。对于重要的设备,应使用UPS电源进行保护。网络通讯的配线和通讯设备应采用配线柜方式进行合理安放。 在本系统中,网络中心还安装INTERNET接入的相关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设备、证券网接入的设备、自办网页的WEB服务器、小区物业管理的处理机和服务器和工作站若干台等。

二.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分为园区安全防范系统和住宅安全防范系统。

(1)园区安全防范系统

主要包括园区周界封锁和自动巡跟系统。 园区周界封锁采用红外线封锁,一旦有人想通过翻越围墙来进入园区,系统控制中心会发出报警,帮助管理人员找到非法入境者。 自动巡更系统是小区保安人员管理的一种手段,小区为保安的巡逻规定指定的路线的时间要求,巡更系统接口安装在保安需要通过的路线上,保安通过在接口上的操作报告其通过指定地点的时间。从而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全。

(2)居民住宅防范系统

居民住宅防范系统主要指安装在居民室内的防盗、防灾系统。在此我们采用一种集防盗、防灾及其它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产品-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NDT)来实现,采用这一系统,居民住宅中的任何意外情况,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迅速通知网络中心,从而采取有关措施。NDT产品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介绍。

三.小区管理系统

小区的管理包括物业管理、水电气三表的自动抄收、小区的信息发布等功能。

(1)小区的物业管理

编写的一套功能完整的软件系统来实现,软件涉及小区管理的各个部分,功能丰富且实用。

(2)水电气表的自动抄收

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NDT)和远传水电气表。该系统可以将三表的读数通过网络系统自动传送到系统的控制中心,从而达到足不出户而对水电气三表实现抄收、统计和计费等功能。

(3)小区的信息发布

除在小区内建立公告栏等外,本系统还提供另外两种手段。其一是通过小区自办的网页向小区内外发布信息。其二是通过每户安装的网络智能控制数据终端(NDT)的LCD汉字显示屏幕,向各住户发布信息。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大厦与智能系统项目总包管理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大厦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今天的实际应用状况,并且从投资、进度、质量角度论述了项目总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智能大厦智能系统的项目总包管理以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相互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同时介绍了 IBM公司在智能大厦智能系统项目总包管理中的经验和特点。

[关键词] 智能大厦 智能系统 项目总包管理

1 智能大厦发展概况

智能大厦的概念从前几年刚露头角的新鲜名词到今天街头流行的广告语,已经发展成在我们的身边亲自可以感受到的空间。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现在,回顾几年前众说纷纭的“智能大厦”,多了几分成熟和思考。上海、北京、广州以至全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智能大厦已经数不胜数,但真正成功的智能大厦倒是不多。上海推广的浦东新区智能大楼验收标准,到今天为止,也只有通贸大楼获得验收通过。

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智能大厦不在于是3A概念还是5A概念,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建筑艺术与智能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不论是大厦内的照明艺术与灯光控制技术空调湿度、风量调节与BA控制系统区域划分与安全控制技术;防火、防灾与消防报警技术;大厦物业管理与大厦综合集成系统(BMS),都表现出现代化大厦的管理使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的紧密联系。当我们从简单的综合布线的光缆应用发展到大楼内部计算机网络的构造,以及以大厦为结点与 Internet、有线电视网、电话综合网三网合一的技术,大厦才真正从幕后走到的现实生活中来,网络技术带给人们快捷、便利、高效的生活节奏,智能大厦是最能真正体验的场所。

建设资金不充足的中国来讲,投资方关注大楼的投资成本,使大楼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同时投资合理。因此,根据大楼的性质是办公楼、酒店还是综合性大楼,相应选择其所需要的各种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大楼功能和使用要求,达到一定投资下的最佳效益。有关智能大厦各子系统与建筑结构类型、实施时间、难易程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见表1。

以上系统中弱电集成系统是近年来提倡智能系统大厦集成化的主要思路。弱电集成系统利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与BA控制系统、安保控制系统、门禁控制系统、车库管理系统,有效地对各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记录,人员出入控制、费用结算、安全防范,减少了物业管理成本,提高了物业管理水平。智能建筑提供了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现代化管理设备与手段,为搞好信息管理和物业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使物业管理公司维修工作智能化,实现对设备与系统的档案化,智能预测,定期维护,提高系统可靠性。

使用综合布线技术加上网络服务器,架构Internet内部局域网,使数据能在大厦内流通是智能大厦的真正内涵。交互电视技术的采用,也是一种吸引客户的有效投资,利用有线电视技术和机顶盒技术,可以提供丰富信息支持服务,包括游戏和电视放映节目,甚至 internet上网技术,为人们提供无限的想像空间。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智能大厦如何确保智能系统投资效益、质量和项目进度,对项目管理人员无论从科技知识,还是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管理人员需了解各种智能技术的发展,行业动态和系统应用施工方式,也需了解建筑的相关规范。有了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并不能确保各智能系统实际应用的顺利实现,工程实践证明,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班子,把每个智能子系统归纳起来集中管理,特别由于智能子系统之间接口复杂,如 BA系统有给排水、水处理、电气控制、电气计量、冷冻机械,安保与防盗报警,安保与门禁、车库等,都说明不实行集中管理,各个智能子系统都会各自为政,即使每个智能于系统能够独立开通应用,但不能最终实现智能系统统一的集成化管理。因此,智能系统实现项目总包管理是有必要的和迫切的。

2项目总包管理

智能建筑是高新技术集成的项目,故只有大型有经济与技术实力的施工单位,才有可能承担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需完成从技术与施工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验收直至交付的全方位服务,并能在进度、投资上有效管理。推广项目总包管理能够加强管理和控制费用,简化管理层次和协作关系。在我国,这种项目管理方式正悄然兴起。如,IBM公司承接了上海涌东国际航运大厦弱电集成系统、成都汇通银行大厦、深圳报业大楼等。

智能大厦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对整个弱电系统的集中管理。从费用、进度、质量角度的三控制,从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为主的二管理和组织协调的一协调来进行对各子系统的有效管理。从事弱电系统的承包商,不但要对智能控制技术了如指掌,更要对建筑市场规范非常熟悉其次要加强与设计院的联络,才能快捷进行智能系统的施工设计;此外,还要加强与建筑承包商(机电总包、士建总包、装修总包等)的沟通和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建筑管理办公室、质捡站、劳动人事局)的协作。

项目管理在工程具体实践中可以分成技术性质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性质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管理侧重于对整体智能技术从需求、方案、设计到具体实际施工中所出现的切实问题予以关注和解决,例BA系统的VAV调试计划、测试计划;车库系统的出入口根据车道大小选择二出一进,还是二进一出方式门禁系统的读卡设置位置等都需要与投资方和设计院进行良好沟通,针对每个智能于系统了解投资方的具体需求和使用要求,把投资方的每一分钱花在应该使用的地方,减少高投资和不必要的投资,确保系统从整体到各个设备的使用都是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大量涉及合同中产品数量、型号,因此,更多地体现出对技术质量、费用控制和信息管理、合同管理,技术培训,技术交验和维护保养。在智能大厦中,智能系统总控中心是整个智能系统的核心,有了总包管理就能对整个总控中心布局进行整体设计和统一施工协调,整洁、大方、美观的总控中心是一幢大厦智能系统投资的最佳表现形式。项目总包管理模式组织图见图1。

现场施工管理则是智能系统与建筑机电、土建单位联络的主要方式。现场施工管理首先做好安全工作。安全是建筑行业中最为关注的焦点,虽然弱电系统不从事土建、机电设备安装等危险作业,但身处建筑工地,必须时时刻刻加强对安全工作教育,建立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全生产班子、执行上岗制度,戴安全帽、禁止吸烟等手段都是必须的。不论是现场施工中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工作,还是建筑施工整体进度不论是施工场地中产品的堆放、设备的安装、保护,交错施工、协调施工、施工纠错、施工签证、施工方式,还是每一根布管、穿线安排、电源协调、机房布置、终端设施定位,都需要大量协调工作。例如车库施工中,确定水泥岛的高度和水平位置,电源设置位置,各个管线的排放方式。

现场的情况干变万化,现场管理人员都必须以敏锐的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智能系统总包管理组织架构图2。

采用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智能技术的技术新、技术高和业主需求统一的要求,也满足了智能技术在大楼里面是建筑施工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特点。而以技术管理、现场管理为基础的智能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就从纵向和横向管理确保了项目实施中任务多、时间紧、费用控制的要求。下面以音响广播系统为例对项目管理作一个具体介绍。

在技术管理中:

1.根据设计院正式楼面平面图,确定每个楼面功能;

2.根据房间布局,确定喇叭数量;

3.根据房间吊顶形式,确定喇叭是吊顶式还是挂壁式;

4. 在设计中,注意广播区域划分,一般楼面分成背景广播回路和紧急广播回路。根据容量大小进行回路增加;

5.图纸设计中,确定管子大小和线缆型号,相关预埋盒型号和数量;

6.整个系统中,注意广播天线的安装以保证系统电台节目接收质量;

7.对广播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进行核实:广播系统会把部分音乐节目调制后送人有线电视系统,通过有线电视系统把音乐节目在电视中表现出来,其中一个要确定调制、解调设备谁来提供,不遗漏设备;另外,要确保有线电视系统留出相应足够容量频道资源;再则,保证广播系统提供的电平信号能符合有线电视系统接收的要求;

8.一个大楼的吊顶中有喷淋头、烟感、温感、灯具、风口等多种设备,故与精装修设计单位共同确定喇叭的正确位置,并出吊顶综合施工图作为施工依据。

在施工管理中:

1.与各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喇叭的最终正确位置,有了技术图纸作保障,减少了施工扯皮;

2.确定弱电间桥架、接线盒、音控器的摆放位置,使楼层垂直、水平线缆都能到位;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3.确定机房中广播主机的摆放位置,安排桥梁到位,神于线缆接线。同时协调机房内各种设备的色彩,确定广播主机的颜色;根据主机功率,安排电源容量,保证系统开通;

4.注意产品保护,由于喇叭数量多,分布广,加强施工期的安排,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分楼层进行施工和调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注意施工指导,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加强对施工方式研究,确定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和施工。

对于投资方来讲,有了智能系统总包项目管理,从技术和施工两个方面加强了对智能各子系统分包商的统一管理:有了统二的对外联系统;有了技术上的确保和技术风险的转移,减少对智能系统多达十几个分包厂商和几百个产品的数量和型号的繁琐管理工作。

经常在工程实践中会发生由于对技术可行性的理想化而导致在工程实施中实施的不可应用或者发生设备的错、漏、重等问题,对各个智能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交接技术进行总包管理,则从技术角度上有效保证了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项目管理中任务风险等级管理任务与紧急性、重要性和等级见表2。

IBM是有着几十年项目管理工作经验的公司。作为公司重要技术核心的项目管理,有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 IBM以智能技术在大楼里实施为契机,一跃进入智能大厦领域,为建筑行业项目上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气象。这体现在 IBM的项目管理是注重客户满意度、优质服务和有着高技术背景的项目管理。好的项目管理,在于它不但能够实现项目本身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需求,更能与客户一起协手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顺利投入使用。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IBM公司普遍使用风险等级管理、变更管理、费用管理、进度管理等各种科学手段,保证了每一周期、每一天的进度。风险等级管理是由于项目任务都会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每个项目任务的风险等级进行不断调整,重要的、紧急的事情优先解决,就能确保项目风险的不断释放,从而不影响到其它关联系统。

变更管理则涉及到工程中由于设备生产商生产、销售的调整导致设备的型号调整,这时候就需做到对设备的变更进行技术核查和费用审定,确保系统的质量和费用不受影响。这些管理手段是一个项目管理中必需的,重视和加强这些管理措施,利于项目管理的顺利完成。

中国的智能大厦发展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相应的项目管理也在不断规范和完善中, IBM作为全球认证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拥有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愿为智能大厦的发展贡献绵帛之力。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楼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其他工程项目也可参照使用。 1.0.3

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系统应根据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划分为甲、乙、丙三级(住宅除外),且各级均有可扩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智能建筑的等级按有关评定标准确定。

1.0.4 智能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0.1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 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2.0.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电力、照明、给排水、防火、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 2.0.3 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

2.0.4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3 通信网络系统 3.1 一般规定

3.1.1 通信网络系统应能为建筑物或建筑群的拥有者(管理者)及建筑物内的各个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3.1.2 通信网络系统应能对来自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外的各种信息予以接收、存贮、处理、传输并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

3.1.3 通信网络系统提供的各类业务及其业务接口,应能通过建筑物内布线系统引至各个 用户终端。

4 办公自动化系统 4.1 一般规定

4.1.1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为建筑物的拥有者(管理者)及建筑物内的使用者,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并提供快捷有效的办公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对来自建筑物内外的各类信息,予以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等综合处理,并提供人们进行办公事务决策和支持的功能 4.2 设计要素 4.2.1

根据各类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求,建立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建筑物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电子帐务、电子邮件、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导引、电子会议以及文字处理、文档等的管理。对于专业型办公建筑,其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应按其特定的业务需求,建立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将以满足通用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又能为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打下基础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 4.2.2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应具有广域网连接的能力,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4.2.3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4.2.4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1 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应能对建筑物内各类设施的资料管理、运行状况及维护进行管理。

2 办公和服务管理子系统应具有进行文字处理、文档管理、各类公共服务的计费管理、电子帐务、人员管理等功能。

3 信息服务子系统应具有共用信息库,向建筑物内公众提供信息采集、装库、查询、发布、导引等功能。

4 智能卡管理子系统应能识别身份、门钥、信息系统密钥等,并进行各类计费。

4.2.5 应设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和监控,及时排除网络故障。

4.2.6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信息环境条件应符合标准第3 章的要求。

4.3 设计标准

4.3.1 甲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应能作为公共信息库、网页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的载体。

2 建立传输速率在100Mbit/s 以上的计算机主干网络系统,且宜与国际互联网连接。

3 在建立与建筑物外网络连接时,应由功能完善的各种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4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建筑物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办公管理子系统、服务管理子系统、智能卡管理子系统、共用信息库管理子系统和电子会议、电子公告信息服务等子系统。

4.3.2 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应能作为公共信息库、网页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的载体。

2 建立传输速率不小于100Mbit/s 的计算机主干网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络系统,且宜与国际互联网连接。

3 在建立与建筑物外网络连接时,应由对非法入侵有防止功能的各种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4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建筑物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办公管理子系统和公用信息库管理等子系统。

4.3.3 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器,应能作为公共信息库、网页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的载体。

2 建立传输速率为10Mbit/s 以上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具有与广域网连接的能力。

3 应有必要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4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建筑物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及办公管理子系统。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1 一般规定

5.1.1 对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应做到运行安全、可靠、节省能源、节省人力。

5.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应采用集散或分布式控制的方式,由管理层网络与监控层网络组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

5.1.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实时采集,记录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5.1.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满足管理的需要。 5.2 设计要素

5.2.1 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5.2.2 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监视、测量、记录。

5.2.3 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5.2.4 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5.2.5 对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5.2.6 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

5.2.7 对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监视。 5.3 设计标准

5.3.1 甲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压缩式制冷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启停控制和运行状态显示; 2)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 3)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 4) 过载报警; 5) 水流量测量及冷量记录; 6) 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记录; 7) 制冷系统启停控制程序的设定; 8)

冷冻水旁通阀压差控制; 9) 冷冻水温度再设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定; 10)台数控制; 11)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 2 吸收式制冷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 启停控制与运行状态显示; 2) 运行模式、设定值的显示; 3) 蒸发器、冷凝器进出口水温测量; 4) 制冷剂、溶液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及压力测量

*; 5) 溶液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值及结晶温度测量*; 6) 启动次数、运行时间显示;

7) 水流、水温、结晶保护*; 8) 故障报警; 9) 台数控制; 10)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0.1 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等的有关规定执行。

6.0.2 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的有关规定执行。

6.0.3 消防控制室的照明灯具宜采用无眩光荧光灯具,照明线路应接在应急电源回路上,室内环境应按智能建筑环境要求设计。

6.0.4 消防控制室可单独设置,当与BA、SA 系统合用控制室时,有关设备在室内应占有独立的区域,且相互间不会产生干扰。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主机及控制盘应设在消防控制室内。

6.0.5 智能建筑的重要场所宜选择智能型火灾探测器。在采用单一型火灾探测器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可采用复合型火灾探测器。 6.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带有汉化操作的界 7 安全防范系统 7.1 一般规定 7.1.1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7.1.2

安全防范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程并符合先进、可靠、合理、适用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地需要。 7.2 设计要素 7.2.1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7.2.2 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有: 1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 2 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3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上述各种模式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均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 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7.2.3 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子系统有: 1

入侵报警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的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和报警,并应有报警复核功能。

2

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必须进行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有效地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频传输、显示和记录,并应具有报警和图像复核功能。 3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报警功能。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4

巡更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按照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更软件程序,通过读卡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是否准时、是否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5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各类建筑物的管理要求,对车库(场)的车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计费及汽车防盗报警等综合管理。

6

其他子系统:应根据各类建筑物不同的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和建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设置其他安全防范子系统,如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安全信息广播系统、重要仓储库安全防范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均应遵照国家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技术规范及管理法规进行设计。本标准对这些子系统的设计标准暂不分级。

7.3 设计标准

7.3.1 甲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

1)应设置安全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室设置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自动化管理。

2)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应设置必要的数据库。

3)应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中央监控室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无线通信联络。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4)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留有向外部公安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2 入侵报警系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应根据各类建筑安全防范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可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应自成网络,可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以有线或无线系统向外报警。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系统应能与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入侵报警系统的集中管理和集中监控。

3)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面、立体或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

4)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 5)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6)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探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断时,系统能发出报警。

7)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其他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

8)在重要区域或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应能对报警现场的声音进行核实。

3 电视监控系统

1)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视频探测的画面再现、图像的有效监视和记录。对重要部门和设施的特殊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应设置视频报警装置。

2)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3)应自成网络,可独立运行。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当报警发生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的图像和声音进行复核,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

4)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实现中央监控室对电视监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和集中监控。 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应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对楼内(外) 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系统应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出入口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3)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贮存, 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4)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应与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5)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联网,实现中央监控室对出入口进行多级控制和集中管理。 5 巡更系统。

1)应编制保安人员巡查软件,应能在预先设定的巡查图中,用通行卡读出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的巡查运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并能在发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

2)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独立设置的保安人员巡更系统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实现中央监控室对该系统的集中管理与集中监控。 6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1)应具有如下功能: ——入口处车位显示; ——出入口及场内通道的行车指示; ——车牌和车型的自动识别; ——自动控制出入栅栏门; ——自动计费与收费金额显示; ——多个出入口组的联网与监控管理; ——整个停车场收费的统计与管理; ——分层的车辆统计与在车位显示; ——意外情况发生时向外报警。

2)应在汽车库(场)的入口区设置出票机。 3)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

4)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可在停车场内设置独立的电视监视系统或报警系统,也可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电视监控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动。 5)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实现中央监控室对该系统的集中管理与集中监控。

7.3.2 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综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1)应设置安全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室设置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2)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

3)应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中央监控室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无线通信联络。系统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4)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安全技术防范子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应留有向外部公安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2 入侵报警系统。

1)应根据各类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以有线或无线系统向外报警。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系统应能与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入侵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有关要求。

3)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面、立体或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

4)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 5)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能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并批示故障位置。

6)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控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断时,系统能发出报警。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7)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其他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

8)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还应能对报警现场的声音进行核实。

3 电视监控系统。

1)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重要部位等进行视频探测的画面再现、图像的有效监视和记录。对重要部门和设施的特殊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系统应设置视频报警或其他报警装置。

2)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地址、时间和日期显示。

3)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应能与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当报警发生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的图像和声音进行复核,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

4)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电视监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有关要求。 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应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要求,对楼内(外) 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应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出入口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3)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贮存、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4)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应能与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5)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出入口控制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有关要求。 5 巡更系统。

1)应编制保安人员巡查软件,应能在预先设定的巡查图中,应用读卡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的巡查运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并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

2)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独立设置的保安人员巡更系统应能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 6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1)应具有如下功能: ——入口处车位显示; ——出入口及场内通道的行车指示; ——自动控制出入栅栏门; ——自动计费与收费金额显示; ——多个出入口组的联网与监控管理; ——整体停车场收费的统计与管理; ——意外情况发生时向外报警。

2)应在汽车库(场)的入口区设置出票机。 3)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

4)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也可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电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视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联动。

5)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中央监控室联网,满足中央监控室对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

7.3.3 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1)应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中心(值班室),各子系统分别单独设置,统一管理。

2)各子系统应能单独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 3)各子系统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重要报警信息进行记录,并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外部公安报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2 入侵报警系统。

1)应根据各类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和环境条件,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以有线或无线系统向外报警。系统除应能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并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3)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面、立体或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

4)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 5)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生故障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6)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探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断时,系统能发出报警。

7)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电视监控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

8)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系统应能对报警现场的声音进行核实。

3 电视监控系统。

1)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重要部位等进行视频探测的画面再现、图像的有效监视和记录。对重要或要害部门和设施的特殊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系统应设置报警装置。 2)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地址、时间和日期显示。

3)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当报警发生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的图像和声音进行核实,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记录报警前后数幅图像。

4)应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4 出入口控制系统。

1)应根据建筑物安全防范的总体要求,对楼内(外) 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设置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应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

2)出入口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 3)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贮存,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4)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5)应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5 巡更系统。

1)应编制保安人员巡查软件,应能在预先设定的巡查图中,应用适当方式对保安人员的巡查运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并能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报警。

2)应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6 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1)应具有如下功能: ——入口处车位显示; ——出入口及场内通道的行车指示; ——自动控制出入栅栏门; ——自动计费与收费金额显示; ——整体停车场收费的统计与管理; ——意外情况发生时向外报警。

2)应在汽车库(场)的入口区设置出票机。 3)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 4)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

5)应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8 综合布线系统 8.1 一般规定

8.1.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或建筑群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 8.1.2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设计时,应根据各建筑物项目的性质、使用功能、环境安全条件以及按用户近期的实际使用和中远期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管线设计。

8.1.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8.2 设计要素

8.2.1 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子系统: 1 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 2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 3 水平布线子系统。 4 工作区布线(一般属非永久性的)。 8.2.2 在布线系统中,所有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口个数的总和,构成布线系统总的信息点数。

8.2.3 综合布线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连接应能支持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8.2.4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各子系统内的铜芯对绞电缆、光缆最大长度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8.2.5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布线电缆可采用4 对(8 芯)非屏蔽对绞电缆,或采用4 对(8 芯)屏蔽对绞电缆,也可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以及对绞电缆与光缆组合的混合型线缆。楼层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水平对绞电缆或水平光缆的长度不应超过90m。当能保证链路性能时,水平光缆距离可适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当延长。

8.2.6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每根4 对(8 芯)非屏蔽和屏蔽对绞电缆必须终接在一个非屏蔽或屏蔽的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上,每根光缆应终接在光缆连接插座上。 8.2.7

水平布线子系统中对绞电缆、光缆一般直接连接到信息插座的信息插口上。必要时,子系统中楼层配线架和信息插座之间允许有一个转接点,该转接点,

具有1:1

配置的通信特性,应为永久性连接,不作配线用。对大开间办公室内有多个办公工作区,且工作区划分有可能调整时,允许在大开间内适当部位设置集合点(CP)或设置多用户信息插座。 8.2.8

工作区布线应提供工作区线缆适配器及相关接插器件,使用户终端设备连接到水平布线子系统中信息插座的信息插口上,工作区布线一般属于非永久性。

8.2.9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可分别按综合配置、基本配置、最低配置方式进行设计,或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不同的配置加以组合。 8.2.10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铜芯对绞电缆,其布线链路的类别支持不同等级传输频率的应用。3 类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支持C 级(16MHz),5 类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支持D 级(100MHz)。

8.2.1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语音、数据以及图像等弱电信号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标准要求适度超前地进行综合考虑,并应以语音、数据信号传输为主。

8.2.12

综合布线系统中同一布线链路所配置的线缆、连接硬件、接插软线或跳线等应选择相同类别的器件。如同一布线链路中使用了不同类别的器件时,该链路的传输性能等级应由最低类别的器件所决定。 8.2.13 综合布线系统中一条布线链路内,不应混用标准特性阻抗不同对绞的电缆,也不应混用不同芯径的光缆。

8.2.14 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周边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用相对应的布线线缆和配线设备或采取抗电磁干扰防护措施。

8.2.15 当设计屏蔽的布线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屏蔽布线系统中,各个布线链路的屏蔽层在整个布线链路上必须是连续的,不应有间断。 2

屏蔽布线系统中所选用的信息插座、对绞电缆、连接硬件、接插软线或跳线等布线器件应具有良好的屏蔽特性,无明显的电磁泄漏。3 工作区布线中连接用户终端设备的线缆以及用户终端设备上接口的接插器件也应具有良好的屏蔽特性,并满足屏蔽连续的要求。 8.2.16 综合布线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1

综合布线系统中大楼配线设备和楼层配线设备端必须可靠接地。布线系统的接地应汇接在同一接地体上,若布线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

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电压有效值)。

2 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应保持各子系统中屏蔽层的连续性,以满足系统各端接地的可靠性。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 3 综合布线系统中各线缆宜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钢管内。金属线槽或钢管应保持接地连续性,线槽或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8.2.17 应根据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对布线系统材料的耐火要求,采用相对应的护套线缆和阻燃型配线设备。 8.2.18

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间宜处于建筑物或建筑物群的中心位置,楼层配线间亦宜处于建筑平面的中心位置。总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弱电间)的所在位置应避开附近电磁源的干扰。并应在各配线间内预留日后敷设网络设备专用电源线的安装管道和良好的接地装置。 8.2.19

综合布线系统应设置完整的文档管理系统,应能表示出包括所有硬件及其位置的总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弱电间)的平面图,并应表示出水平布线子系统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8.2.20 建筑物内语音、数据以及图像业务与外部通信的连接是在公用通信网络接口界面处实现的。布线系统应与建筑物内当地信息通信部门的公用通信网络接口相连,如建筑物内公用通信网络接口未能直接连到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口时,设计时应将这段对绞电缆或光缆以及连接器件的特性考虑在内。同时应考虑在接口处采取对压过流的保护措施。

8.3 设计标准

8.3.1 甲级标准应能满足传输高质量、高速率信息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每5~10m2 办公工作区内应设置双孔及以上的五类及以上等级的信息插座,并根据需求可在办公工作区内采用多孔的光纤信息插座。 2 水平布线线缆和配线器件应采用五类及以上等级的布线器件,并根据需求可采用光缆的布线器件。

3 主干线布线线缆和配线器件在支持语音业务信息传输时,应采用五类等级的布线器件,在支持数据、图像业务信息传输时,应采用光缆布线器件。

4 布线系统宜按综合配置设计方法配置,每个办公工作区内每双孔信息插座的语音主干线(即楼层配线架至本建筑物内总配线架)宜配置2 对对绞线,并适度预留日后发展的余地。 5

建筑物进线间或总配线间内,当地信息通信部门应在公用通信网络设备接口处,配置自身所需并与大楼内布线系统相匹配的高质量布线器件,使建筑物内外构成一个完整优良的信息传输通道。 6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各层不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适度超前的合理布局。系统应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信息传输为主,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支持各相关弱电系统中信息的

8.3.2 乙级标准应能满足传输高质量、较高速率信息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每10~15m2 办公工作区内应设置双孔及以上的五类等级的信息插座,有特殊要求的办公工作区可按用户要求布局设置。

2 水平布线电缆和配线器件应采用五类或五类等级以上的布线器件。

3

主干线布线线缆和配线器件在支持语音业务信息传输时,应采用三类等级或三类等级以上的布线器件,在支持数据、图像业务信息传输时,应采用光缆布线器件或采用五类等级的布线器件。

4 布线系统宜按基本配置设计方法配置,每个办公工作区内每个双孔信息插座的语音主干线(即楼层配线架至本建筑物内总配线架)宜配置2

对对绞线, 并适度预留日后发展的余地。 5

建筑物进线间或总配线间内,当地信息通信部门应在公用通信网络设备接口处,配置自身所需并与大楼内布线系统相匹配的高质量布线器件,使建筑物内外构成一个完整优良的信息传输通道。 6

布线系统中通信的信息插座平面布置,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各层不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适度超前的合理布局。并可适度超前地在建筑平面图适当合理的位置预留管道和信息插座盒(空盒)。系统应以支持语音、数据信号传输为主。 8.3.3 丙级标准应能满足传输高质量、较低速率信息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每15~20m2 办公工作区内应设置双孔五类等级的信息插座,有特殊要求的办公工作区可按用户要求自定。

2 水平布线电缆和配线器件应采用五类等级的布线器件。

3 主干线布线线缆和配线器件在支持语音业务信息传输时,可采用三类等级的布线器件,在支持数据等业务信息传输时,应采用五类等级的布线器件。

4 布线系统可按最低配置设计方法配置,每个办公工作区内每个双孔信息插座的语音主干线(即楼层配线架至本建筑物内总配线架)宜配置2

对对绞线, 并适度预留日后发展的余地。 5

布线系统中通信的信息插座平面布置,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各层不同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地布局。并可适度超过前地在建筑平面图适当合理的位置预留管道和信息插座盒(空盒)。系统应以支持语音、数据信号传输为主。 9 智能化系统集成 9.1 一般规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9.1.1 为满足智能建筑物功能、管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可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集成。 9.2 设计要素

9.2.1 系统集成应汇集建筑物内外各种信息。

9.2.2 系统应能对建筑物内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9.2.3 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9.2.4 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2.5 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9.3 设计标准

9.3.1 甲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应设置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2 系统集成应汇集建筑物内外各有关信息。 3

建筑物内的各种网络系统,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及数据通信能力。 4

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9.3.2 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宜设置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2 建筑物内的各种网络系统,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及数据通信能力。 3 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系统集成管理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9.3.3 丙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各自的联网集成管

理。 2 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各子系统的集成管理系统应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

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系统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经常使用的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几种基本结构的组成及特点,介绍了几种系统结构形式,并说明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项目及消防联动控制要求。

【关键词】智能建筑 火灾探测 火灾报警 消防联动

1 序言

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对建筑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消防联动报警系统、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和门禁与对讲系统等。火灾的检测主要由火灾探测器检测,火灾探测器主要分为感烟探测器、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感温探测器和感光探测器。发生火灾的前 3分钟内是灭火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可以比较容易消灭火灾,减小损失。因此,及时的进行灭火就显得非常重要,消防联动系统就是为了及时进行灭火而设置。人工消防与联动控制系统需要控制以下设备:消火栓、喷淋泵、喷雾泵、正压风机、防排烟风机、防火阀、排烟阀、消防紧急断电系统、电梯迫降、防火卷帘门、可燃气体开关、紧急广播、消防通信设备及消防电源。

2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性能特点 依据 2006年 7月在北戴河审议的《火灾探测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规定,火灾监控与消防联动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隔离器、各类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等共同构成。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依据火灾探测器、消防联动设备与主报警控制器之间连接方式、数据处理方式及网络通信方式等,有以下几种基本结构形式。

2.1 多线制控制系统结构

这种结构是消防系统最早采用的结构形式。多线制系统是源于早期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式而开发出的控制系统结构,每个探测设备及报警按钮都有专门的连接线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俗称 2N制,有时也设立一根公共导线,俗称 2N+1制。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直流信号巡检每个火灾探测器及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采用直接连线一一对应连接关系,因此需要铺设大量的连线,施工布线工程量大、成本高、运行故障率高、维护及其复杂,这种结构目前已经基本淘汰。

2.2 总线制控制系统结构

总线制控制系统结构是采用总线挂接设备的方式,它采用设备编码信号巡检和数据编码传输的方式继续通信,火灾探测器及消防联动设备通过编码与译码电路与主报警控制器通信实现消防报警及联动的系统控制。当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消火栓按钮及消防联动设备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各种功能模块(例如输入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等)与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都采用总线连接时,称之为全总线制控制系统,其工程施工布线简单、连接方便、维护容易、成本低、可靠性较高。

2.3 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

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是在工业分布式控制系统思想上发展起来的,该系统是将火灾探测器的火灾信息处理程序、环境温度补偿和故障检测与判断等功能由区域报警器来执行,减轻火灾报警控制器大量的信号处理任务,使火灾报警控制器更加及时的执行火灾识别与确认、系统巡检、设备监控、数据通信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巡检能力,也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火灾确认的可靠性。区域报警器承担着火灾的判断和报警信号的发送。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火警有效后,依据软件编程的结果,及时启动消防联动设备进行消防泵加压、喷淋、排烟、关闭卷帘门等动作并根据应答信号进行动作执行的确认。分布式系统结构强调总线上的有效数据传输。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符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思想和综合布线的性能要求。这种结构可以极大的减小火灾的误报率,降低由于误报带来的损失。

2.4 网络通信控制系统结构

网络通信控制系统结构是在分布智能系统及总线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该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系统将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应用在火灾信息与联动信息的数据传输,使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信息与检测设备(或区域报警器及联动设备)之间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火灾监控与消防联动等功能。网络通信控制系统结构既可通过专用通信网络实现,也可用基于开放式的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再配以分布式数据处理方式,能适应高性能火灾监控系统的发展需要,也可为将来消防数据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并可以满足未来消防发展和集群管理的需要。

3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分析

2006年 7月在北戴河审议的《火灾探测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规定要求,火灾探测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有三种基本设计形式:区域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集中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规模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的难易程度、火灾事故的可能后果等因素,确定相应的系统设计形式和设备类型。围绕智能建筑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强调系统集成及其实现,要求按照智能建筑甲、乙、丙三级设计标准,合理配置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系统。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特点和防火安全要求,智能建筑的设计在防火方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1)建筑物内的主要场所宜选择智能型火灾探测器;在单一型火灾探测器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可采用复合型火灾探测器;在一些特殊部位及高大空间场所宜选用具有预警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探测器或空气采样烟雾探测器等。

(2)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机宜设有热备份,当系统的主用主机出现故障时,备份主机能及时投入运行,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3)应配置带有汉化操作的界面,操作软件的配置应简单易操作。

(4)应预留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接口界面的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5)应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现互联,可实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效的辅助手段。

(6)消防监控中心机房宜单独设置,当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合用控制室时,应符合本标准第 3.7.3条的规定。

(7)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的有关规定。

(8)公共安全系统宜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等。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建筑一般要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舒适性强,其能源消耗高且有很大节能潜力。智能建筑不仅强调火灾监控系统的先进性,更强调火灾信息探测处理、系统结构和火灾识别及消防联动各系统工作的有效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4 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根据智能建筑结构形式、消防等级、物业管理等方式的不同,有不同的报警及消防联动形式。下面分析两种常见的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结构形式。

4.1 自动报警与人工报警相结合,人工消防

这种结构形式是最早期的消防系统。报警设备由各种火灾探测器来检测火灾并传输火灾数据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到火灾信号后发生报警信号,人工接到报警信号后,实施灭火行为。或者当人发现火灾时按动火灾报警按钮来产生报警信号。由于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人工灭火可能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造成火灾损失的加大,所以目前的消防报警系统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方法,但是个别极小的报警系统仍然在使用这个方法。

4.2 自动联动消防与人工消防共用

这种报警控制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报警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相同,火灾探测器检测火灾信号进行报警,或者人工发现火情进行人工报警。灭火方式则采用了自动消防联动控制与人工控制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及时的进行灭火,减少火灾损失。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如下内容:

(1)消防泵、喷淋泵控制系统:在消防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水泵的启动、停止。也可以通过消防主机接受消火栓按钮、压力开关信号自动启动。

(2)防排烟系统:在消防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器上可以手动或通过程序编程使火灾探测器自动联动启动正压送风机或排烟风机,并能显示其工作状态。火灾探测器信号自动联动正压送风口、排烟口或电控防火阀。相关信号均能反应到消防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器上。

(3)电控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控制:电控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可通过火灾探测器自动控制关闭。卷帘门通过感烟和感温探测器组合自动控制分两步降低,卷帘门两侧设声光警报装置。感烟、感温、防火门、防火卷帘门信号应送回到消防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器上。

(4)非消防电源断电、应急照明控制:火灾时自动切断相关部位的普通照明和动力电源,启动应急照明,并接收相关动作信号。

(5)电梯控制系统:火灾时通过探测器联动动作控制相关电梯自动迫降并接受其返回信号。

(6)气体灭火控制:通过感烟及感温探测器组合,对气体灭火区域进行报警探测,在感烟及感温探测器报警后,自动启动声光报警装置,启动气体灭火器瓶头阀,关闭防火门、防火阀、空调等,并接收相关动作信号。在消防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器上可以控制气体灭火系统的手动、自动状态。

人工消防灭火包括:人工控制设备进行灭火和人工现场灭火。例如北京国泰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安公司生产的 GK603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既可以通过编程设置消防设备的联动灭火,也可以通过编程停止联动设备,而执行人工控制消防设备。

5 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涉及的问题很多。每个智能建筑根据其范围的大小、功能的不同、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差异、建设地点的不同及特殊要求等因素需要进行具体设计。设计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意义在于降低火灾损失,减少人员伤亡,该系统是智能建筑中非常重要的控制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周全,满足国家相关要求,使智能建筑成为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场所。

商业物业管理控制要点

1、管理目标

商业物业(楼宇)具有大空间、多设备、商号多、客流量大等特点,物业管理与服务的难度大、责任重。一般住宅类物业管理主要管理居民的居住场所,服务对象是住户,而商业物业作为一种商业经营场所,其物业管理机构面对的服务对象是业主、租户和顾客三个方面,其中,租户和顾客群不是长期稳定的,而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且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因此物业管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物业的商誉。一旦物管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出现差错,导致租户或顾客不满,对物业商誉有极大的影响,而若因此失去租户或顾客,就意味着会失去物业业主的信任,从而失去物业受托管理权,影响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为实现令各方满意的服务目标,就要不断调查研究市场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和不同租户、顾客对物业管理服务的不同要求与满意标准,以高于市场普遍水平的服务标准来满足他们,并赢得市场竞争。

2、管理措施

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与市场需求的差异,较之于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对于物业管理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在管理措施上,商业物业(楼宇)的物管机构应依据有关政策法规,严格制订一套适合商业物业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各专业岗位的职业守则与工作细则,按照高标准订立工作计划和服务质量标准,使商业物业始终保持清洁文明、安全舒适的经营状态,对违反管理规定者,均一律按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3、商业形象

住宅类物业设计形象的主要目的在于美化居住环境,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物业销售外,在日常物业管理上并无其他商业考虑,而商业物业的形象设计则肩负着极强的商业使命,恰如其分的商业形象设计能够诱发顾客的潜在购买欲望,使之形成现实的消费;良好的外观设计、优美的内景布置能够使顾客为这种具有艺术美的商业氛围而实施自己的购买行为。现代的商业大厦(商场、商城)正是利用卓越的商业形象设计使顾客产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美感愉悦的同时,引导顾客消费,从而促进商业营销。举凡成功的商业物业无不具备独树一帜的成功商业形象,如深圳铜锣湾商业广场独特的中庭设计、深圳山姆会员店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等等。同时,舒适、幽雅的购物环境与和谐有序的消费氛围,不仅可以树立商业物业良好的自身形象,促进自身商业发展,还可起到形象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周边商业物业形成区域发展,达到整体提升周边商业环境的效果。总之,保持物业良好形象是商业物业物业管理的主要任务。

由于商业物业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区不同,为正确地导引人群、疏导车辆、维持物业内部的有序经营,在适当的位置(如出入口处、楼层梯间、坡道处等)设置明显的指示牌显得格外重要。在顾客分流方面,应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如专人导引、专题广告导引、语音导引等),既能使顾客轻松流畅地进出,又能使顾客感觉到热烈的商业气氛。如果停车场、人行入口处过于拥挤,将会严重影响购物环境,并且影响顾客情绪。另外对于物业内各经营单位(商户)的招牌(广告牌)应妥善管理,保持物业外观整洁。

影响商业物业商业形象的因素很多,完善的物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良好的物业管理可以创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强公众信心,从而吸引消费,有效促旺物业内的各项经营活动。

4、产权、债权关系

商业物业(楼宇)的所有权人可能是个人、一间或数间公司。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常是通过抵押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所以物业本身可能存在着所有权或债务形式多重性的特征,对于物业管理者来说,了解物业债权的实质性关系和所有权类型是相当必要的,若物业产权不清,从物管市场的角度而言,意味着物管需求方的主体不确定,必将导致物管作业因服务对象的不明确而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若物业债权关系复杂,则有可能使物管企业卷入不必要的债权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经营风险。物业管理是属于长期经营的产业,物业委托方的产权、债权关系是否清晰明确必将影响物业委托双方的长期合作发展。

5、环境清洁管理

商业楼宇物业环境的清洁与否是衡量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保洁工作对物业业主、租户及顾客的影响极大,越是高档、现代的商业楼宇,对清洁工作的要求就越高。商业楼宇的人流多且人员杂乱,产生垃圾的源头较多,加上有可能部分租户居住在物业内部(如某些专业批发商场),存在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保洁工作相对难以控制。除应有专人负责流动保洁、及时清运垃圾、随时保持室内外卫生之外,同时应注重提高清洁工作的专业性,满足商业物业内部各种设施设备的保养需要。

商业物业(楼宇)的保洁形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由于商业楼宇日常的保洁需求时间较长(营业时间长,且节假日照常营业),在保洁人员的工作安排上一般实行两班倒,即将巡视和清洁分开,隐蔽部位(如消防通道内的设施)的保洁工作安排在白天巡视时间完成,夜间主要对营业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卫生间、玻璃、消防器具等公共设施。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②商业楼宇的保洁重点在大堂及大门入口处。大堂、大门是出入人群的必经之地,且位置最接近物业外部环境,只要注意大堂和大门出入口的卫生保持,并及时进行保洁作业,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物业其他楼层、部位的保洁压力,但需注意在顾客经过出入口防尘垫之后,仍会有部分灰尘散落地面,如逢雨天,应组织人员将污迹控制在大堂入口范围内。

③商业楼宇保洁巡视的人员配备主要由物业自身质素及档次来决定,楼宇档次越高,巡视的内容越单一,需配置的保洁人员越少;楼宇档次越低,巡视工作所需的人员越多,巡视频度越大,特别是集市型的商业物业,清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巡视保洁的质量。另外商业物业保洁还需注意对停车场、理货区及垃圾存放点的巡视保洁,为方便顾客,还应注意垃圾收集桶摆放的数量与位置是否合理。

④商业物业对保洁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清洁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应注意事项的能力,在人员管理方面还涉及到防自盗等情况,物业管理单位应合理安排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及作业方式,做到既要保证物业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也尽量避免因保洁作业对物业内部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6、环境绿化管理

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是商业物业(楼宇)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出色的绿化管理则能提高商业物业区域环境的“含金量”。尽管商业楼宇的单位面积价值昂贵,仍需要通过环境绿化来点缀,并以此营造和谐舒适的宜人气氛,提高业主、租户及顾客的生活、工作质量。

商业物业的绿化管理以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为原则,为与建筑环境气氛取得协调一致的效果,应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具体的绿化方案设计应结合客观环境,合理布置,既要考虑美观,通过绿化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小气候的作用,也要考虑植物品种的选择,方便长期的日常养护。

同住宅物业相比,商业物业(楼宇)因其着重商业综合使用功能及建筑空间方面的限制,使得物业内可绿化区域面积较小,加上室内阳光照射不充分,因此给绿化工作带来困难,为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应充分利用有限场地,采取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拥挤的有限空间里营造绿意的环境。在绿化装点室内空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商业物业的绿化配置主要以室内绿化为着眼点,属花卉租摆范畴,对花卉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花卉在摆放期间应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防止出现乱叶、黄叶、虫害、痿蔫、老化、不规整等生长不良的情况。

②商业物业室内的亮度主要由日光灯补偿,光线较柔和,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以观赏叶片花卉为主,叶片质地应为革质以上,光亮无毛,颜色纯正。在养护中应及时清洁叶片,去除灰尘,以保持叶片光亮,必要时可喷施少量光亮剂。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③室内花卉的选择应注意避免选用姿态臃肿的花卉,主要突出线条美和层次美。同时要避开有异味、有毛、有毒的植物。花木摆放讲究艺术,品种配置与摆放位置要适当,风格统一协调,构图合理美观。

④因室内光照度有限,不宜摆放较高大的植物,注重环境配置的商家往往采用人造花搭配部分真花,并在透视的焦点部位人为加上背景以烘托气氛。例如,在蔬菜区用塑料制作的藤本蔬菜来映衬主题。

⑤室内花木一般产自热带,因此室内的湿度要较大一些。由于受到环境的制约,室花更换较频繁,日常的养护大多限于夜间浇水或补充少量颗粒剂复合缓释肥料。

⑥搬运花草植物时,保护花卉枝叶不受损伤,同时注意花木放置场地的卫生保洁。经常对植株进行检查,适当进行绿化补缺与品种调剂,确保植物生长成型,成活率达95%以上,保持植物常盛态势,可使室内环境充满生机与活力。

7、安全管理

商业物业(楼宇)面积广、商品多、客流量大,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保安和消防队伍,并有一套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物业安全,维持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秩序。

对于商业楼宇的安全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将物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与商业经营中的防损要求结合起来。

商业楼宇内的人流构成复杂,几乎任何一家商业机构都要面对商品防损的难题,采取包括录像监控、便衣巡查等各种保安措施力求杜绝商品流失。物管机构的安全人员应根据委托管理合同的要求,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若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自身设有专门的保卫部门(如商品防损部),物管机构应注意明确同防损部门的职责分工、责任区域的划分及具体工作的对接程序。若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将防损工作交予物管机构管理,物管机构应在自身安全管理部门内部明确各安全岗位的具体设置及岗位职责,通过有效分工,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在做好物业社区治安工作的同时,积极重视商业防损工作,将商品的损失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将物业保安管理同物业消防管理相结合。

消防安全是物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商业物业内人员密集、设备昂贵、财物(产)汇集,发生火灾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的每一位安全人员都应同时是兼职消防安全管理员,并具备相应的消防知识与技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火灾隐患。

③将安全管理与客户服务工作相结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对象较多,包括业主、租户及商业顾客,同其他类型物业的物管工作相比,由于物业的商业特性,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服务性,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都可能会接到客户的各种服务要求,因此,必须将安全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到客户服务工作中去,为顾客提供各种细致服务,尽可能地保护业主、租户和顾客的利益。

④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

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属于封闭型或半封闭型,而商业物业属开放型环境。现代物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概念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严格化,已不仅仅局限于物业方面的安全保卫,还包括犯罪、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及危险物等紧急事故造成的安全保护问题。安全人员所承担的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业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增加。

对于高度密集性的商业物业(楼宇)而言,若发生紧急事故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紧急事故处理程序,该套程序必须为诸如火灾、电源失控、水管暴裂、犯罪活动、爆破威胁、电梯事故、严重伤病等紧急事项有所准备。所有安保人员必须与物业电气、机械、交通和控制设备相关人员及物业业主、租户紧密配合。

任何一项安全计划都应有四个目标:预防措施、问题的检测和报警、损坏遏制及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处理物业紧急事故最先进的方法在于预防的措施。由于物业管理者无法事先准确预测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设计保护计划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任何紧急事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最大限度地作出反应。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事先做好电梯的准备工作,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供事故发生楼层的受伤人员疏散使用;在租户中提倡使用不易燃、防火性家具及材料;组织业主、租户定期举行各种应急反应训练和活动;编制紧急事故程序指南手册并发放到所有物业工作人员、业主、租户手中;储备少量紧急物资等。

一旦紧急事故发生,人身安全就处于第一位。物业管理者应按设计好的基本应急程序履行职责,立即与业主、租户建立个人联系,通告危机现状以及解决办法。物业管理者必须全力以赴,以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尽可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运行是减少商业经营损失的最好办法。

提高安全的重要性还包括免受犯罪活动的侵袭。商业楼宇的一些地方较易发生犯罪活动,如商业中心的停车场就是犯罪分子与歹徒经常活动的主要地方。对此,物业管理机构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增加照明灯以加强顾客安全感;人行道附近和停车场不应有藏身之处;为顾客提供的哨岗应安排在停车场重要位置等等。增加训练合格的保安人员,配备高性能的安全设备,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而降低犯罪发生。商业物业的物管机构应与当地公安部门加强联系,获得必要的建议与帮助。另外,租户若发现有可疑行迹应立即互相通告,这样由于失误导致的犯罪事故就会减少。

8、设施养护管理

商业物业(楼宇)高起点、高质量的设备设施需要具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专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业化养护维修技术。因此在养护维修方面,必须有一支专业化队伍,对物业的各种设施设备加强养护,如空调设备、电梯设施等。由于商业物业(楼宇)使用频繁,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与建筑地面、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商业楼宇内部属于人流高度密集区域,空气调节必须适宜,载人运输工具必须保证长时间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减少停机率,并在商业物业开放运行中及时处理各种设备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为物业业主及使用权人提供方便及不间断服务。

9、消防管理

现代商业物业(楼宇)大多是立体性建筑,且机电设备较复杂,故其消防工作显得难度更大,也更重要。消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物业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业主、租户和顾客提供安全环境,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商业楼宇常见的引发火警的原因主要为烟蒂或火种处理不当、电器引致的火警、装修不慎等。商业楼宇内部人群密集,短时间内的人员疏散压力较大,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遇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疏散人群。商业楼宇建筑应严格按国家消防部门的具体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装置及设备,如火警报警系统、应急发电机、应急照明系统、花洒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等等。楼宇内各类消防设施及消防通道的指示标识必须完整、齐全、清楚,所有固定装置、设备或装饰品均须达到高度安全标准,保证顾客,特别是儿童不致意外受伤。物业的消防管理还必须注意物业管理机构与业主、租户(使用人)之间的联合管理,组成以物业管理公司为主,业主和租户为辅的消防管理网络,必须注意消防宣传与强化消防管理之间的结合,才能真正把各项消防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10、车辆管理

商业类物业(楼宇)一般均位于本地商业旺区,用地有限,各类停车场所、车位较为紧张。据典型调查(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数据),在商业楼宇(商场、商城、商厦等)的实际消费购买人数(约占总客流量的40%)中,70%为乘车或驾车人士。一座较为成熟的商业楼宇,其建筑面积与停车场面积的合理比例大致为4∶1。由于停车面积供应紧张,对往来车辆实施有序管理难度较大。商业物业各类停车场(地上、地下停车场)应合理规划、加强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不仅保证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车辆停放秩序,确保业主、租户、顾客的车辆不受损坏和失窃,还应注意将车辆管理与环境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及交通管理相结合。例如在环境管理方面要求车辆和人员保持停车场内清洁,禁止乱丢垃圾。在消防管理方面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配备灭火器等。做到既方便顾客的交通往来,吸引顾客消费,又能保持整洁的物业环境和物业辖区内的安全与交通秩序。

11、公共关系

①商业社区文化

商业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商业物业内的所有单位及个人均有重大意义。首先,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在物业社区内形成一种和睦、融洽、安宁的气氛,密切内部各商业单位间的往来,为互相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渠道,俗话说,和气才能生财。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加强业主、租户与物业管理单位的沟通,增进相互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间的了解,及时化解矛盾,使物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第三,商业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唤起全体业主、商户的荣誉感,制造名牌效应。如通过组织业主旅行团、音乐会、康乐比赛等文化活动,一方面可唤起全体业主、租户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物业知名度,并将为物业带来可观的商业效应。第四,通过开展文化工作,保证了物业社区的“安全文明”,为社区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商业推广、促销活动

加强同商业物业内各经营单位(商户)的联络,有组织、全方位的促销活动不可或缺。物管机构可精心策划、积极配合商业物业的经营管理方组织、宣传和开展各类促营销活动,如示范表演、展示会、联合促销、季节性社会活动等,努力为吸引顾客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添商厦热闹兴旺气氛,促进物业内各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联络,另一方面可扩大商厦的知名度,吸引大批顾客前往消费。

总之,商业物业管理机构处理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各种有效沟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密切同物业经营方、业主、租户的联系,并在经营合作上明确与物业经营方的专业分工,物业经营方负责物业的商业经营,物管机构则专责物业管理,双方合理分工、协力合作,致力达到共同经营、整体发展的目标。

浅谈智能小区宽带接入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摘要: 文章讨论了当前我国智能小区宽带接入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智能小区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智能小区 新摩尔定律 宽带接入 宽带信息服务

1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产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当前,人们对住宅小区智能业务的需求宽带化智能小区的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前,人们上网一般是在自己的工作单位,现在人们希望下班后在家中也可以在网上“冲浪\"。基于这种要求,智能小区必须进行互联网接人,而且必须是宽带接人。当前,我国城市智能小区宽带接人在网络建设和应用上主要面临的问题来自三个方面:主干线部分、配线及引入线部分、宽带信息服务。

2 新摩尔定律

新摩尔定律是由联合国“1999世界电信论坛会议,,副主席约翰·罗斯(John Roth)在论坛开幕演说时提出的:互联网带宽每9个月会增加一倍的容量,但成本降低一半,比晶片变革速度的每18个月还快。这一定律又称为“光纤定律,,(Optical Law)。摩尔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定律(Moore,s IAw)过去用来形容半导体科技的快速变革,平均每18个月,晶片的容量会成长一倍,成本却减少一半,“光纤定律’,则用来形容网络科技。实际情况证明新摩尔定律是正确的。

3 高速主干网

要想实现智能小区宽带接人,前提条件是主干网应该有足够的带宽。长时间以来,上网速度一直都是困扰国内网络用户的一大问题,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困扰着国内的网络界,这些问题给发展我国的网络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更是对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可以说,带宽控制了互联网的一切。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速度仍然制约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的几千万网民,已经饱受信息高速公路阻塞的痛苦,对网络用户来说,一方面,他们上网是为了寻找比普通生活更为精彩的享受,大家只用一台电脑和一根电话线就可走遍天下。但是由于网络带宽的影响,网民在网上冲浪得到的享受只局限在一些精彩的文字上面,缺乏多媒体效果和其他社会化应用服务内容。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提供商中国电信的CHI-NAN町、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进行带宽扩展,但其主干网的带宽一直只有155M直到最近才拓展到2.5G。其它几个互联网提供商如金桥网、教育网和科技网等更是因为资金和其它资源的投入问题,其带宽一直上不去。各个互联网提供商的网络互通性也有待提高,如CHINANET的用户登录属于教育网的网站速度就较慢。由于上网的速度慢,客观上造成用户在获取相同资源时所需要的时间增加,相应投入的成本就增加,打击。对于ISP/ICP来说,狭窄的带宽造就了的上升,用户数量增加缓慢。一直以来,ISP/ICP都是在亏损中经营,在互联网天,中国的ISP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在另一个方面严重制约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因此,建设高速的数据主干网是今后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8月初,中国电信成功开通了京沪穗间的2.5G高速环状电路,使得CHINANET网络性能和技术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处于领先水平。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电信就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提高国内网络性能,拓展带宽,使得国内的网络用户的访问速度和上网质量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据悉,在中国电信的努力下,目前国内的骨干网带宽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际出口带宽也将在下半年达到1G左右。到时,网络用户访问国内国际站点的速度和质量都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主干网的建设中,建议主干网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是SDH自愈环或光纤环。自愈环最适合于已有很大业务量,且不允许中断的地区。光纤环主要是利用大芯数光缆组成环路。一旦光缆被切断,每个光网络单元(0NU)可沿反方向传输,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光缆环最适合于向潜在的大用户提供双路由保护。

4 配线及引入线部分

目前,接入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原因是接入网技术多种多样及其建设的复杂性。把握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已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我国接入网建设至关重要。宽带信息服务开始兴起,首先解决IP接人。如果在接入网的主干层采用SDH-ADM组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成的自愈环或ATM光纤接入等宽带技术,对于IP业务的解决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配线层、引人层。目前可用的宽带IP接入技术有XDSL、HFC和以太网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用户业务多样化个人化,窄带宽带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且平滑过渡。比较这三随着宽带信息服务的发展,将来的接入XDSL和HFC接入网技术。 XDSL是电信企业推崇的基于电话线传输的宽带l HFC是广播电视业推崇的基于同轴电缆传输的l其应用前提是为了利用己敷设好的电话线l只要增加XDSL MODEM或CABLE就可以上IrItemet,并最终瞄准了未来IP电话因此,谁先把整个小区拿到手,谁就:了未来的服务。ADSL技术只能提供1.5M下行带最新的EDSL技术也只能提供下行8M,上行800K而HFC技术共享40M的带宽,用户越多,分配得这两种技术可以应用于那些原来已布但是根据新摩尔定律,我「这两种技术将由于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最限的带宽不堪重负,不得不退出市场的竞争。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的灵活性已经为大家所熟悉,可管理控制一直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杰出代表。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太网技术日新月异,从初期的10M带宽发展到100M、1GB甚至10GB带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局域网交换技术出现后,以太网的交换技术发展更是快速,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以至许多早期的局域网技术渐渐被挤出市场。可以说,在当今的局域网包括园区网市场上,以太网已经占有绝对的领先地位。

以太网接入技术具有线路稳定、访问速度高、拥有固定IP地址、造价相对低廉和适合大规模推广的优点,对于用户的投资更是节省,只需在自己的PC机上安装一块价格低廉的网卡即可实现高速宽带接入互联网。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太网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得它逐渐脱离于企业内部网络的领域,向最终用户接入网发展,成为最新的接入网技术,建设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还有许多有利因素:该技术不仅解决窄带问题,还向用户提供以太网接口和数字图像接口,支持多种多样的宽带、IP业务的接入,易于解决接入网的许多问题,它代表了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5 宽带信息服务

建设智能小区的目标是为小区住户提供宽带交互式多媒体信息的高质量服务,提供一个文化与教育、休闲与娱乐、购物与服务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向用户提供一个实用的、廉价的网络平台,同时也使教育与文化信息等多媒体信息与成果能够直接受益于Intemet的革命。实现宽带接入后,可以开展V0D视频点播业务、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远程通讯、网上购物、网上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居家办公、异地间的资源共享)、小区内的信息查询等。

不断丰富宽带信息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宽带增值业务,使宽带网成为真正意义的宽带网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网络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宽带网络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6 结论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要实现对智能小区进行宽带接入,首先主干网应有足够的带宽,同时主干网应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是SDH自愈环或光纤环。而在配线层和引入层,以太网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将使它成为智能小区网络的主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实现宽带接入后,智能小区住户就可以在家里享受ISP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宽带信息服务。

智能化住宅功能简介

家居报警系统

在住户家的门窗、阳台安装玻璃破碎探测器、窗磁、开关、红外双鉴探测器,在卧室和客厅安装烟雾探测器。当有非法侵入或火警时,以上各类相应探测器即刻发生警报,并通过网络向中心发送报警信息,组成家居防盗、防劫、防火安全防范系统。 在客厅和各主要的房间装紧急按钮,当遇到不法之徒进屋打劫或意外事故需求助时,住户可轻按装在客厅或房内的紧急按钮向监控中心求援。紧急按钮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不受密码控制。当住户在异常情况下掀动紧急按钮时,住宅里的声光报警系统启动,与此同时,信号传输到智能住宅的物业管理中心。 厨房和浴室安装有煤气泄露探测器,煤气泄露探测器在检测区域内发生煤气泄露时,产生报警。煤气泄露探测器24小时处于戒备状态,当住宅发生煤气泄露的时候,住宅里的声光报警系统启动的同时,信号传输到智能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中心。 周边防范系统

周边红外对射探测器,遇有非法入侵者时,即触发警戒状态下的报警控制主机,接通警灯警号,以声与光的形式警示值班人员,并由主机显示被侵入区域代码,启动周边安防灯照明。 电视监控系统

在电梯间、住宅小区的各主要路口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控摄像机(CCD),在住宅管理中心,保安人员可以24小时监看住宅内的所有摄像机的画面,并可全天候录像存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住宅区内的偷窃和斗殴事件的发生。在该系统中除采用常规的一些监控设备(监视器、云台控制器、录像机等)外,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智能数字图像运动跟踪报警来实现全自动操作控制,使入侵受保护范围内的目标一个不漏的自动记录,并切换到值班员面前,同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值班员注意。通过这种设计,使整个系统达到万无一失,真正达到依靠现代化的保安监控系统来保护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楼宇对讲系统

系统由供电器、视频分配器、电控锁、闭门器组成。在单元入口防盗门上安装主机、用户分机,来访者在单元入口呼叫相应住户分机,住户可在分机显示屏上观察来访者图像与门外情况,小区各单元经网络连接可实现小区集中智能化管理。 电子巡更系统

保安巡更管理系统是在小区各区域内及重要部位制定保安人员巡更路线,并安装巡更站点。保安巡更人员携带巡更记录机需按指定的路 线和时间到达巡更点并进行记录,将记录信息传送到智能化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调阅打印各保安巡更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保安人员的管理, 从而实现人防和技防的结合。 远程抄表系统

对水表、电表、煤气表进行改装,由室内电缆数据终端对三表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向中心传送采集到的有关数据信息,通过管理中心的计算机读取住户三表数据,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这不仅避免了传统人工抄表对住户的干扰及人工抄表所造成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的误差,同时也为物业管理体制部门减少人员开支,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 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

车辆出入/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对小区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完成对车辆迸出及收费的有效管理。 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对小区内给排水、变配电系统以及电梯等进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公共设备的最优化管理并降低故障率。同时,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讯控制技术,根据自然光亮度和使用要求,采用智能开关方式和定时自动控制方式实现公共照明及环境灯光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优化整个小区灯光照明,延长灯具寿命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

在各嘈杂的公共环境或绿地,设置音箱,播放一些轻松活泼的音乐,以调节气氛。也可作为物业管理发布通告、播放新闻的宣传工具,遇到意外时还可作为组织疏散、指挥救助的工具。 物业管理计算统

硬件部分采用计算机或计算机局域网组成。软件部分以高效、便捷的软件体系来协调小区居民、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物业管理中的房产、 住户、服务、公共设施、工程档案、各项费用及维修信息资料进行数据采集、传递、加工、存储、计算等操作,反映物业管理的 各种运行状况。软件结构应以网络为基础,实现信息共享,方便物业公司和住户信息沟通。 电视系统

卫星电视系统 经有关部门审批,可接收境外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 收看市有线电视台播放的二十多套节目。 付费电视系统 住户付一定的费用,收看一些特别的节目。 视频点播系统(VOD) 住户可以在家里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点看自己喜欢的视频节目。 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住户的家里留出计算机网络接口,住户可以自由申请。为住户预留的计算机网络和大众信息网、商业销售网、图书情报网、医疗网、机关团体网、校园网、金融证券网、公司企业网、银行和国际互连(INTERNET)网相连。住户上网后,可以访问上述的各种网络,可以在家里进行电子邮件的传递、远程网的登陆、语音与传真服务、证券交易、在宅教育、远程医疗诊断和咨询。

BACnet协议与集成智能楼宇控制系统

摘要:文章以西门子楼宇科技APOGEE顶峰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支持BACnet协议的无缝隙集成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优点。

关键词:智能楼宇 集成控制系统 BACnet APOGEE顶峰系统 l BACnet协议产生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智能建筑内各种控制功能不断增强,以致于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共存于一个建筑物内。基于市场独占的目的,各个厂商基本都致力开发自己专有的通信协议,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通信协议和设备不但给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和管理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带来诸多不便,也使用户受限于厂商而使造价和使用、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制定一个开放的、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实现无缝隙的集成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为创建使不同厂家的暖通空调子系统相连接的标准方法,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0f Heating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En舀neers-ASHRAE)制定了一种开放标准,被称为“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网络,即

BACnet(Building Automationand Control NETwork)。它通过建立一种统一的数据通信标准,使得设备间可以相互操作。

2 无缝隙集成系统的定义

所谓无缝隙的集成系统就是要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的通信协议使系统具备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并且提供全面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开放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通信协议不为任何公司所独有;任何制造商都可以利用该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开发自己的产品;产品不仅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作为整体方案的一部分提供给用户。二是指系统满足楼宇的功能需求,易于扩展,并且可以兼容不同厂商的同类产品,允许用户选择质量更佳、价格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进行更换。

互操作性是指设备在子系统内使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来共享信息,在子系统间不需网关和协议转换器等附加设备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内的设备是可以来自不同厂商的最优结合。仅仅来自同一厂商的设备互操作性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与开放性原则相违背的。

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是指通信协议的应用还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它应该应用到所有子系统的从操作界面到附加产品的任何部分。

3 BACnet协议是构成智能建筑无缝隙集成系统的一种理想选择

最具开放性——BACnet协议在1987年由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提出;1995年发布BACnetl995版本,当年就得到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的批准成为一个开放性标准;在市场的推动和智能楼宇业界领袖西门子楼宇科技

(Siemem Building Technologies)等公司的不断努力下,ASHRAE在2001年又推出了BACnet2001版,同时也成为ANSI美国国家标准局的标准;2003年BACnet协议最终成为IS016484—5标准。因此任何厂家都可以按照BACnet标准开发与BACnet兼容的控制器或接口,在这一标准协议下实现相互交换数据的目的。

最具互操作性:BACnet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在BACnet中,对象就是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一组数据结构,也是输入、输出、输入和/或输出功能组的逻辑代表,网络设备通过读取、修改封装在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DU)中的对象数据结构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互操作。BACnet目前定义了18个对象,每个对象都具有对象标志符、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其中,对象标志符用来唯一标识对象。通过广播自身所包含的某个对象的对象名称,BACnet设备可以建立与所含相关对象的设备建立联系。因此BACnet协议要求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每个设备都要包含“设备对象”,通过其属性的读取就可以让网络获得设备的全部信息。同时为了帮助用户和工程技术人员确定不同BACnet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BACnet还提供了PICS文件(Protocol Implementation Statement),它包括7项内容,即标识厂商和描述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符合BACnet的级别;设备所支持的功能组;设备所支持的基于标准或专有的服务;设备启动或响应服务请求的能力;设备所支持的基于标准或专有的对象类型及其属性描述;设备支持的数据链路技术;设备支持的分段请求和响应。

提供全面的端对端服务:BACnet协议在人机界面(HMI)和现场设备间或不同系统的现场设备间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传输而无需特别附加设备。

与总线协议的相对优越性:BACnet和LonWorks是目前国内构建集成系统中最常采用的两种通信协议,两者都以满足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为目的,虽然从目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上看LonWorks略占优势,但这并不能代表LonWorks优于BACnet,相反在智能楼宇系统集成方面,BACnet具有LonWorks不具备的优点:

(1)高速率和高吞吐量:BACnet上层通过以太网主干线,采用标准国际网络协议,提供系统高速通信,用于解决数据传输量较大的系统间的集成。与商用控制系统厂商使用的通讯速率较低的总线形式相比,有着更为大量的数据通讯,可以运作高级复杂的大信息量,因而能够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除此外以太网主干还能够在大型系统的网络活动高峰时间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断电后系统自动重新启动。LonWorks主要用于解决数据传输量较小的现场控制器之间的集成,它实际上是一种工控网技术,它的优点在于方便现场仪器,如传感器、执行器等的联网,在于支持多种通讯介质的使用甚至是混合使用。总的说来LonWorks是适用在实时控制域,特别是在设备级的互联,而BACnet是适用于信息管理域,特别是在上层网之间的互联;

(2)功能更强大上面提到BACnet目前已经定义了18个对象,其中包括模拟输入、模拟输出、命令、日历表等等,同时BACnet中还定义了35种服务,并划分了6个类别:报警和事件服务;文件访问服务;对象访问服务;远程设备管理服务;虚拟终端服务;网络安全服务。另外BACnet还定义了13种功能组包括时钟功能组、时间响应功能组、文件功能组、虚拟终端功能组、设备通信功能组等。为精简信息量,BACnet定义了6个一致性类别(设备类别),一致性类别的分级编号由l一6级别依次升高,每个类别都规定了设备要实现的最小服务子集且包含低级别的所有服务;

(3)互联网扩展更灵活:在BACnet拓扑中,设备之间只存在一条逻辑通路,无需广域网的最优路由算法;其次,BACnet具有单一的局部地址空间,所以BACnet参照OSI模型制定了简化的网络层协议,向应用层提供不确认无连接的数据单元传送服务。每个BACnet设备都被一个网络号码和一个MAC地址唯一确定。目前,BACnet标准使用两种技术实现与Internet的互联。第一种技术中称之为“隧道”技术,并将其设备称之为分组封装/拆装设备,简称PAD。其作用就像一个网关/路由器。第二种技术中称之为BACnet/IP,设备直接封装IP帧/包在BACnet网络和In~ternet上传输;

(4)良好的伸缩性:BACnet标准没有限制BACnet系统中设备节点的数量,BACr~集成系统可以由几个设备节点构成一个极小的自控系统,也可以形成一个规模极大的超级大系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统。如美国GAS集成的GEMnet系统,该系统具有11个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总建筑面积达180m2,横跨3个州。

4 采用BACnet协议的智能楼字无缝隙集成系统的优点

从功能上讲,楼宇自控设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专门处理设备的控制功能;另一部分专门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功能。BACn~协议通过建立统一的设备通信标准,将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集成于一体,并使设备问具备互操作性,将使系统具备以下几点优点:

(1)实时性:现场监控信息与运营管理系统实时通信。通过BACnet及局域网,得到授权的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地通过统一的、友好的图形界面获得所需内容,如对控制网络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视与控制;

(2)综合性:实现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信息集成,使建立分布式的综合实时数据库成为可能,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互操作能力;

(3)高效性:实现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信息集成,才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结合专家系统等各种智能控制高级算法提供辅助决策,达到优化设备运行、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增强建筑物的利用与服务功能;

(4)方便性:在Intranet内部或通过Internet就可以对控制网络进行远程诊断和维护以及进行新版软件的升级等等;

(5)开放性和扩展性:服务功能的增加或改变,只需对系统进行模块级的调整,并且保证兼容性;

(6)经济性:设备间的互操作的实现可使多个子系统共享一个传感器或控制设备,可大大减少系统中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设备间的互操作也使业主不再被厂商所限制,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开放的市场竞争也势必带来成本的降低;

在支持BACnet协议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中,西门子楼宇科技的APOGEE顶峰系统是佼佼者,其全面体现了集成系统的上述6大优点。

APOGEE顶峰系统是西门子楼宇科技在其原有System600基础上,对控制器进行全面升级并将Insight监控软件移植到Windows2000/NT平台上推出的。它在管理级网络支持BACnet协议,提供包括客户及服务器选项的Insight BACnet功能模块,提供lnsight工作站监控其他BACnet设备信息点的能力。其中lnsight BACnet客户选项允许Insight操作者通过图形界面和控制命令来监控其他通过以太网方式接人的第三方

BACnet设备,而Insight BACnet服务器选项允许第三方BACnet系统通过Insight软件来监控APOGEE系统内的点,接受APOGEE系统的报警信息。另外,系统还在楼层级网络上提供内嵌BACnet/IP协议的直接数字控制器,可在IO/IOOM以太网上运行。控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器可独立或联网完成复杂的控制、监视和能源管理工作,还可联接楼层级网络的设备并提供中央监控功能。利用Insight监控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动态图形、趋势图等应用程序对APOGEE系统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监控,被控对象的控制效果进行实时和历史的监视;用户也可以通过控制命令、程序控制和日程表控制等应用程序控制楼宇自控设备的启停或调节;此外用户也可以对用户帐号、系统设备和程序上下载等进行管理,并通过系统活动记录、报表等应用程序了解APOGEE系统本身的状态。

5 BACnet的前景展望

开放、兼容、灵活、获得广泛支持并且专门针对智能建筑的通信协议或现场总线已经成为智能建筑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而BACnet协议正是这样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技术,并能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互联、互换和互操作,打造无缝连接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充分满足了业主、用户和集成商的需求并提供了多种网络互联和接人Internet的方案,为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的集成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智能建筑搭乘信息高速公路变得轻而易举。

BACnet标准是楼宇自控领域唯一的ISO标准,已在北美和欧洲等先进发达国家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随着BACnet标准应用广度不断的扩展,该标准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这是大势所趋,同时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和市场。预言近几年内亚太地区将是BACnet标准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应用BACnet标准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急需的。

参考文献

1董春桥.《智能楼宇BACnet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

2深圳市可信自控有限公司卞立群.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春桥.BACnet标准及系统集成

3郭锐.张玉.润张亮.《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

4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十七所.李辉.网络“融合”成就“智能”——智能大厦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

5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建筑研究所夏抗初.楼宇自控系统标准协议、测试方法与工程实例

6美国艾顿公司.楼宇自控系统的一场革命.《国际智能建筑》,2004;5

7 Michael K.Tennefoss.提供开放的、互操作的楼字控制系统

8上海龙头张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鲁许清.建筑自动化系统(BAS),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文档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