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阅读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针对课文部分和全文提出问题。

2.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重点】阅读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针对课文部分和全文提出问题,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 容。

【教学难点】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 福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先来回 顾一下上节课

的问题清单吧!

1. 出示问题清单,同学们,这些问题大家都解决了吗?生:解决了。

2. 大家是如何解决的。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就已经解决了。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通过读课文我 们可以直接找

到答案!

3. 引出提问角度,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题,都是针对什么提出的,他们的提问角度是是什么呢?

题目、内容)贴板书:题目和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瞧,我们根据题目和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尝试解决,是很重要的本领,继 续读课文,你一定会冒出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 回顾上节课的问题清单, 提出提问角度的概念, 能为这节课讲授多角度提问做铺垫。

二、从不同角度提问

(一)、引出遗留问题:老师清楚的记得上节课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个问题

吗?(生:从他们最初的愿望来看,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呢?) 师:这样的问题文中有直接的答案吗?生:没有。 师:

既然提出来了,该怎样解决呢?生:结合文章内容,去思考。 师:在阅读中还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课文中没有

直接答案,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才能解决

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朗读感悟的方法。

1. 分角色朗读,朗读第 8-11 自然段,读中感悟豌豆们的性格特点,尝试边读边解决问题。 (指

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2. 生分析五粒豆的性格特点。贴板书(五粒豆的性格)

(三)、分析总结提问角度 师:我们已经分析了豌豆的性格特点,我们来看这个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呢? 生:在朗读

第 8-11 自然段这部分的时候,我们就总结出来了,这是针对部分内容重点段落提出

的。贴板书:部分

师:这是在问谁的性格特点?生:五粒豆

师:我们可以从人物这个角度提出问题。(贴板书:人物)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多角度提问题,哪些不能从文中直接得到答案的问题时什么样的,我们又 该怎样解决。感受朗读

的神奇,读中感悟就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 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更深一步理解

文章。

三、理解课文,边读边提问。

(一)、追问学生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面对多个人物时,可以从什么角度提问题。

师引导,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谁最的问题,比如,这五粒豆谁最棒?或者谁的结果最好(生:五粒 豆的愿望实现了吗?谁

最了不起)这是针对全文内容提出的。

师:在解决谁最的问题上,我们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生:比较的方法,比较五粒豆的结果

2.梳理五粒豆的结果。 师和学生一起快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五粒豆结果,得出第五粒豆最了不起! 【设计意图】采用追

问的方式,刺激学生大脑活跃起来,从不同人物出发,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为接下来的小组提问环节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师:最了不起的是第五粒豆,单单从结果来看,不足以体会,我们都知道小豌豆的长大,为小女 孩鼓起了战胜病魔的信

心,使她恢复了健康,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 13-24 自然段,思考随着小豌豆 的生长,小女孩的病情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汇

报。针对这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疑问要提出来呢?

1.师带学课后问题清单中的一个问题,讲授提问角度。

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小女孩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去,即使 到院子里都不能,窗台

上的豌豆苗正好可以陪伴小女孩,也就是一个小花园,也是母亲一个美好的愿 望。

师带学提问角度为部分内容并且存在矛盾之处。

2.再读课文第 13-24 自然段,结合豌豆的生长和小女孩病情的变化过程,有疑问的地方做记号, 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小组讨论筛选问题,列出小组问题清单,派一名代表投影汇报问题清单,其他小组作补充。

【设计意图】从整体把握课文,能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更深 一步理解文章。利用问

题清单展示提问结果,更直观,方便学生层层递进挖掘更有深度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积极思考解决清单问题。

师:哪些问题大家经过讨论后仍然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汇报讨论结果

(1)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不是,它没有实现任何价值,没有生根发芽, 而是泡在水沟里失去

了生命。贴板书:全文

(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长得很好,为什么?因为这粒豌豆正好落 在青苔的缝隙里,但是

小豌豆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它随遇而安、从容乐观, 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而

是努力地不停地生长。

( 3 )为什么豌豆开花,小女孩的病就好了呢?因为生病的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病魔 的力量和信心。

(4)为什么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来?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爱 的体现。

(5)为什么说小女孩吻豌豆叶的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豌豆花开了,恢复健康的小女孩亲 吻了豌豆,为恢复健康

而感到生命无限美好,所以说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四、总结提问角度

(一)、小组问题清单提问角度。

针对课文部分内容和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的。

针对全文提出的:对比阅读,比较五粒豆的经历

二)、总结提问角度(梳理板书):题目、人物、内容(部分和全文)

五、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

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对本课学法的一个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又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

内容,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多角度的进行提问,并针对问题所在,解决问题,这对他们今后的读书也

会是一个很好地引导。

五、推荐阅读:《夜莺》、《丑小鸭》

依托本课学到的提问策略角度,课下用法,再次实现学法的迁移

六、板书设计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题口 人物

部分

全文

第1、2粒自高自大 第3、4粒满足现状 第5粒随遇而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