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的离奇的情节
一个被扭曲的形象
女主人公的形象是从正面描绘的,然而伯莎·梅森这个阁楼上的疯女人却没有这个机会。她的故事形象都是由她的丈夫——罗切斯特从反面描述的。所以对伯莎形象的分析,是没有正面论据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推翻罗切斯特的夸张。如果我们能够证明罗切斯特的话是不真实的,那么伯莎就是无辜的。其实,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罗切斯特必须证明他的婚姻是一场骗局。这个时候,他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他说他的父亲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不能忍受将自己的财产分开给我一部分:他的一切都应该给我的哥哥罗兰。然而他又不能眼看者小儿子成了穷人。我必须结一桩有钱的婚姻。他及时的给我找了个妻子,梅森先生的女儿,他是个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他可以给他女儿三万镑作为嫁妆。”事实就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大学毕业生在父亲的安排下迅速与一个富家小姐结了婚,并拥有了她三万镑嫁资。当他提到自己的婚姻时,他只谈到了伯莎的凶残和他自己所忍受的。
一个受压迫的角色
伯莎·梅森,从被卖给婚姻到被锁在阁楼里,从一个美丽的女人到凶手疯子,到最后自杀,经历了无数不幸与痛苦。她被三万镑出卖,被束缚在金钱与贵族的婚姻中,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被父兄、丈夫出卖,但她却没有权利为自己申辩,只能作为被动的承受者而存在。
伯莎的几次出现一方面为小说营造了恐怖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个受压迫女人的内心世界。从试图杀死罗切斯特到刺伤她的哥哥,伯莎的行为显示出了她对所受压迫的强烈控诉。简爱结婚的前夜,伯莎拿起的简爱的面纱,凝视了半天.又盖在自己的头上,此时此刻,她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婚姻,然后她又扯下纱巾,撕成了两半,扔在地上,用脚使劲地踩。至此,一个受压迫的女人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被误解的形象
一提到伯莎·梅森,我们就叫她疯女人,她真的疯了吗?在我看来,伯莎虽然没有说话的权利,但她却说出了别人没有说的东西。她患有遗传性疾病,但她却没有疯,甚至她比小说中的其他女性更清醒,包括简爱。
让我们来看看伯莎都做了些什么:
“这个疯子既狡猾又恶毒,她抓住守卫的每次疏忽。一次用藏起来的刀子刺伤了她的哥哥。两次拿到钥匙在夜里逃出来。第一次她试图把罗切斯特烧死在床上;第二次她去看了简爱。在小说末尾,她第三次拿到钥匙,一把火烧了桑菲尔德然后自杀了。”
她疯了,但她却没有伤害到任何人,除了出卖伯莎婚姻的哥哥和把她锁在阁楼里的丈夫。简爱结婚的前夜,罗切斯特不在家,伯莎去了简爱的房间,她只是把愤怒发泄在了结婚的纱巾上,而不是为所欲为,作为一个疯女人,她不是太理智了吗?所以,伯莎没有疯,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她也知道谁该为自己的遭遇负责,她的几次出现告诉我们,她是一个理智的女人,是个被男权社会压迫的女人。她抓住每个机会疯狂报复。
夏洛蒂给伯莎一个疯子的面具,使得她的报复淋漓尽致。只有在疯子的世界里,不理智才是合理的。在疯子的面具下,伯莎做了自己想做的。总之,伯莎不是下流的疯女人,她和简爱是同受压迫的姐妹,她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