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来源:二三娱乐


教育局“六百小”2018春季班

(2017. ——2018 . )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班级人数:课时数: 备 课 簿

一年级

42人 16

教育局“六百小”2018 春季班

(2017. ——2018. )

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班级人数:课时数: 教 学 计 划

一年级 42人

16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兴趣小组中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给很多同学以动手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 1、按规律填数(1) 2、按规律填数(2) 3、可 能性 4、一半问题 5、多余问 6、单数和双数 7、趣味换算 8、排队趣题 9、购物付款问题 10、趣题巧解 11、等式 12、找规律 13、购物付款问题 14、趣题巧解 15、等式 16、找规律 三、课程实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课上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四、课程评价 包括以下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学生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 方法: 1、学生自评互评 ,即学生自己的评价和小组成员对伙伴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3、对教师的评价随学校对教师计划、备课等检查进行。 课题 按规律填数(1) 上课时间 第1周 课时数 1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寻找相邻数字之间的规律,并会正确填写。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三、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策略点悟。 【例1】数字娃娃排队走来: 2、4、6、8、( ) 1、4、7、10、( ) 【生自主思考】 1、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观察到的规律 2、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 由于此题规律比较简单,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获得成功后而激发学习欲望。 【师分析总结】第一组是按从大到小排列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 课题 按规律填数(2) 上课时间 第2周 课时数 2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寻找相邻数字之间的规律,并会正确填写。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例1】数字娃娃排队走来: 1、2、4、5、7、8、( )( ) 1、2、4、7、11、( )( ) 【探究交流】在找规律(一)的基础上,学生已有找规律经验,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充分发挥优生作用,其他学生在启发中得以理解。 【分析】师生共同分析理解 第一组是按从大到小排列,增加的规律是:+1、+2、+1、+2┈,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填出这组数的最后两个数。 第二组是按从大到小排列,增加的规律是:+1、+2、+3、+4┈,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填出这组数的最后两个数。 答案:1、2、4、5、7、8、(10 )(11) 1、2、4、7、11、(16)(22) 课题 可能性 上课时间 第3周 课时数 3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词语如:多一些,多得多等。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例1】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在你认为合适的数下面画\"Ⅴ\" 画册有4本,故事书要比画册多得多,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 2( ) 6( ) 16( ) 【分析】抓住关键词“多得多”,这表明故事书比画册不仅多,而且多出的数目比较大,应该选择16本。 课题 一半问题 上课时间 第4周 课时数 4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确“一半”的含义,会解答有关一半的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例1】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小红吃了一半后,还剩8个,妈妈买来多少个苹果? 1、学生列式解决。 2、分析算式中数量,理解一半含义。 8+8= 【分析】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如图所示),吃了一半,剩下的是另一半,说明吃掉的和剩下的个数相同,都是8个,所以原来一共有8+8=16(个) 【例2】冰箱里有8罐可乐,喝了一半,冰箱里还有多少可乐? 【分析】 冰箱里有8罐可乐,喝了一半,说明冰箱里还有一半没有喝,喝的和剩下的同样多,只要把8平均分成2份就可以了,答案是还有4罐可乐。

课题 多余问题 上课时间 第5周 课时数 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从众多数学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例1】树上有12只小鸟,第一次飞走2只,第二次又飞走3只,一共飞走几只小鸟? 1、找出多余的信息。 2、说出的多余的原因。 3、列出正确的算式。 【分析】 求一共飞走几只小鸟,就是把两次飞走的加起来, 2+3=5(只) 树上有12只小鸟为多余条件。 【例2】小明今年7岁,妈妈30岁,爸爸35岁,爸爸比小明大几岁? 课题 单数和双数 上课时间 第6周 课时数 6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单数和双数的知识,会运用单数和双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三、教学过程 20个小朋友报数,单数一行,双数一行,单数第五个数是( ),双数第10个数是( ) 1、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对此类问题,第一次接触,单凭想象很难说出这两个数是多少。 2、明确方法后自主探究。 3、班内交流。 4、明确解题策略。 【分析】20个小朋友报数,单数有1、3、5、7、9、11、13、15、17、19,双数有2、4、6、8、10、12、14、16、18、20,那么单数第5个数是9,双数第10数是20,写在纸面上,再找出来就简单多了。

课题 趣味换算 上课时间 第7周 课时数 7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对等换算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对等换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对等换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个西瓜可以换2个菠萝,2个菠萝可以换3个苹果,1个西瓜可以换几个苹果? (1) 教师出示直观图,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2)掌握换算方法。 【分析】“一个西瓜换2个菠萝”,只要知道2个菠萝换几个苹果就知道一个西瓜换几个苹果了。我们又知道“2个菠萝可以换3个苹果”,所以一个西瓜可以换3个苹果。 【解答】一个西瓜可以换3个苹果 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 2个苹果可以换4个草莓,1个梨可以换3个苹果,1个梨可以换几个草莓? 2.1只狗与3只小兔子一样重;1只兔子和3只小鸭一样重。1只狗和几只小鸭一样重? 课题 排队趣题 上课时间 第8周 课时数 8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序数基数的认识,弄清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弄清队伍里的人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对序数基数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例1】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25只动物跑在小兔子前面,有10只动物跑在小兔子后面 【分析】小兔子的前面有25只,后面有10只小兔子没有被数上,再加上小兔子就可以了。 【解法】25+10+1=36(只) 【例2】一对同学排成一列做早操,从前面数小平排26,从后面数小平排第8,这对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从前面数数到小平共有26人,从后面数小平排在第8,小平被多数了一次,只要减1就可以了。

课题 购物付款问题 上课时间 第9周 课时数 9 一、教学目标 在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中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中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例1】小明要买一包薯片6元5角,下面有三种付钱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第一种:6张1元,5枚1角 第二种:3张2元 ,2张2角,1枚1角 第三种:1张5元,1张1元,1枚5角。 【分析】 纸币和硬币的张数(或个数)越少越简便。 第三种付钱方法最简单。 【例2】买一本《趣味数学》要5元4角,可以这样付钱: 第一种:1元纸币5张,1角纸币4张; 第二种:2元纸币2张,1元纸币1张,2角纸币1张,1角纸币2张; 第三种:5元纸币1张,2角纸币2张。 课题 趣题巧解 上课时间 第10周 课时数 10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明确在解决岁数问题时,随着岁月的变化里面的量都同时发生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明确在解决岁数问题时,随着岁月的变化里面的量都同时发生变化。 三、教学过程 【例1】妹妹今年6岁,姐姐今年10岁。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几岁?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姐姐10岁,妹妹6岁,今年姐姐比妹妹大10-6=4(岁)。一年后每人长一岁,一年前也每人少一岁。在变化的年龄中,两人的年龄差数总是不变的。所以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的岁数与今年是一样的。 【例2】小平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有几名同学呢? 【分析】粗心的同学一看题目就回答教室里有8个同学,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审题,题中已指出“小平走进教室” 课题 多余问题 上课时间 第11周 课时数 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从众多数学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学信息。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例1】树上有12只小鸟,第一次飞走2只,第二次又飞走3只,一共飞走几只小鸟? 1、找出多余的信息。 2、说出的多余的原因。 3、列出正确的算式。 【分析】 求一共飞走几只小鸟,就是把两次飞走的加起来, 2+3=5(只) 树上有12只小鸟为多余条件。 【例2】小明今年7岁,妈妈30岁,爸爸35岁,爸爸比小明大几岁? 课题 单数和双数 上课时间 第12周 课时数 12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单数和双数的知识,会运用单数和双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三、教学过程 20个小朋友报数,单数一行,双数一行,单数第五个数是( ),双数第10个数是( ) 1、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对此类问题,第一次接触,单凭想象很难说出这两个数是多少。 2、明确方法后自主探究。 3、班内交流。 4、明确解题策略。 【分析】20个小朋友报数,单数有1、3、5、7、9、11、13、15、17、19,双数有2、4、6、8、10、12、14、16、18、20,那么单数第5个数是9,双数第10数是20,写在纸面上,再找出来就简单多了。

课题 趣味换算 上课时间 第13周 课时数 13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对等换算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对等换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学会用对等换算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个西瓜可以换2个菠萝,2个菠萝可以换3个苹果,1个西瓜可以换几个苹果? (1) 教师出示直观图,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2)掌握换算方法。 【分析】“一个西瓜换2个菠萝”,只要知道2个菠萝换几个苹果就知道一个西瓜换几个苹果了。我们又知道“2个菠萝可以换3个苹果”,所以一个西瓜可以换3个苹果。 【解答】一个西瓜可以换3个苹果 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 2个苹果可以换4个草莓,1个梨可以换3个苹果,1个梨可以换几个草莓? 2.1只狗与3只小兔子一样重;1只兔子和3只小鸭一样重。1只狗和几只小鸭一样重? 课题 排队趣题 上课时间 第14周 课时数 14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序数基数的认识,弄清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弄清队伍里的人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对序数基数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例1】小动物们正在进行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25只动物跑在小兔子前面,有10只动物跑在小兔子后面 【分析】小兔子的前面有25只,后面有10只小兔子没有被数上,再加上小兔子就可以了。 【解法】25+10+1=36(只) 【例2】一对同学排成一列做早操,从前面数小平排26,从后面数小平排第8,这对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从前面数数到小平共有26人,从后面数小平排在第8,小平被多数了一次,只要减1就可以了。

课题 购物付款问题 上课时间 第15周 课时数 15 一、教学目标 在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中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初步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中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例1】小明要买一包薯片6元5角,下面有三种付钱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第一种:6张1元,5枚1角 第二种:3张2元 ,2张2角,1枚1角 第三种:1张5元,1张1元,1枚5角。 【分析】 纸币和硬币的张数(或个数)越少越简便。 第三种付钱方法最简单。 【例2】买一本《趣味数学》要5元4角,可以这样付钱: 第一种:1元纸币5张,1角纸币4张; 第二种:2元纸币2张,1元纸币1张,2角纸币1张,1角纸币2张; 第三种:5元纸币1张,2角纸币2张。 课题 趣题巧解 上课时间 第16周 课时数 16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明确在解决岁数问题时,随着岁月的变化里面的量都同时发生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明确在解决岁数问题时,随着岁月的变化里面的量都同时发生变化。 三、教学过程 【例1】妹妹今年6岁,姐姐今年10岁。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几岁?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姐姐10岁,妹妹6岁,今年姐姐比妹妹大10-6=4(岁)。一年后每人长一岁,一年前也每人少一岁。在变化的年龄中,两人的年龄差数总是不变的。所以3年前姐姐比妹妹大的岁数与今年是一样的。 【例2】小平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有几名同学呢? 【分析】粗心的同学一看题目就回答教室里有8个同学,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审题,题中已指出“小平走进教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