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禁毒学习计划及学习资料

禁毒学习计划及学习资料

来源:二三娱乐
上源小学四年级一班禁毒学习活动计划表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1、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知识讲座。 2、 学习禁毒歌曲《生活开满幸福花》。 九月 3、 办一期关于“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手抄报。 4、 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视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5、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小作文。 6、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禁毒展板。 十月 7、 禁毒知识竞赛。 8、 “青少年如何预防毒品”主题班会。 9、 办一期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黑板报。 十一月 10、 “禁毒绘画”作业。 11、 组织一次“禁毒演讲”小展示。 十二月 12、禁毒总结,展望未来,共建美好幸福生活。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知识讲座

一、

毒品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A、对身体的危害 B、自伤、自杀、自残 C、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A、倾家荡产: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B、吸毒贻害后代: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瘾君子们!你们的后代无辜啊!” 3、吸毒危害社会

A、诱发刑事犯罪。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美国政府调查表明吸毒者用于购买海洛因的钱款中20%是抢劫获得的,45%来源于贩毒,17%来自卖淫,12%来自盗窃,即总计约94%的毒资来自刑事犯罪活动。

B、败坏社会风气。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80%的女吸毒人员靠卖淫维持吸毒消费。 二、什么是毒品

1、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 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 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 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 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的方式称为“吸”。在民间,“吸毒”和“吸大烟”是同义词。

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了,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都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四、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会成瘾,这个问题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但理论上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答案。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应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出现戒断反应。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每个吸毒人员对毒品成瘾时间的快慢,往往与其所使用毒品的性质、类别、毒性的强弱、吸毒的方式、吸食的剂量、次数和吸毒者个人的心理素质、身体的耐受程度以及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有关。

一般来讲,毒性强的成瘾快,毒性弱的成瘾慢。吗啡、海洛因如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每天两次,每次 0.1克,2-3 天即可成瘾。

学习禁毒歌曲 《生活开满幸福花》

为使禁毒意识深入学生内心,时刻记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因此组织学生学习《生活开满幸福花》歌曲。让学生在乐中学习。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手抄报

上源小学四年级(1)班

观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视频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视频,让学生加深对毒品的认识,从而自发的排斥毒品,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作文

上源小学四年级(1)班

“青少年如何预防毒品”主题班会

一、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诱因1:无知好奇

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他们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防范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差。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

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一口不要紧”等心态,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就好比在悬崖边抬脚试崖底有多深一样危险。 诱因2:上当受骗

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一些陷阱拉人下水。这些陷阱有花言巧语、请客吃饭、诱骗服用掺有毒品的食物、饮料等。 诱因3:追求享乐

有些青少年认为吸毒时髦、气派,是高档消费和富有的象征。他们不知道再有什么能满足个人享受了,带着“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儿吧,也不枉来世上一遭”的念头尝试毒品。可这一抽上,就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家业很快抽光,并搭上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诱因4:逃避现实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缺少温暖、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紧张、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想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混沌的心态,只能使自己搭上死亡的快车。 诱因5: 逆反心理

有些青少年在受到家长忽视、冷落之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以企盼得到家长的关注。家长不让他与那些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玩儿,他偏要赌气与那些素有劣迹的青少年厮混在一起,一块儿抽烟、喝酒乃至吸毒。 二、

吸毒的个人防范

1、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筑起抵御毒品侵袭的铜墙铁壁。 2、加强对文化、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不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

5、培养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6、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 三、怎样拒绝毒品

——决不要因为好奇而以身试毒。 ——坚决不与吸毒人交友。

——保护自己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绝不尝试第一次。 ——吸毒能治病、减肥、提神的说法全是骗人的鬼话。 ——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千万不要沾毒品的边儿。 ——定要把毒品的有关知识和其危害告诉孩子。

——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无论遇到多大的家庭矛盾,父母首先不能沾毒品。 ——要学会与孩子和睦相处,切忌简单粗暴。 ——要随时注意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异常变化。 ——对于不慎失足的孩子要关心、帮助、教育、感化。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黑板报

禁毒是一项长期任务,为了使禁毒意识常驻学生脑海,本期黑板报也是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在耳濡目染中增添学生禁

毒、预防毒品意识。

禁毒绘画

上源小学四年级(1)班

禁毒演讲小展示

禁毒已经学习两月,禁毒意识已经深入学生脑海。因此特别开展一次禁毒演讲,展示学生这一阶段学到的知识。也是传播禁毒知识,意识的一种方法。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

禁毒展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