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育才学校高效教学设计明细表 课 题 教学课时 一课时完成 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 课 型 常规讲授课 香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两个,小玻璃片一个,两天、四天、六天的硫酸铜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红墨水,烧杯三个,小刀,水槽,玻璃板,弹教学准备 簧测力计,红线,自制分子与分子间距演示器,扩散现象及分子力多媒体课件。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4.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实现目标 5.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6.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7.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教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学目标 高效 重点 难点 1、分子的热运动。 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通过知道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实事。 2.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本节首先回顾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此部分知识学生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很小,物体中分子数量巨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学情分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一滴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的实验比较,让学生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引出热运动的概念。同时为下一节学习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的学习打下伏笔。 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导入目标 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揭示本节课教学主题。 导入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实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一.教师提问: 1、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能否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为什么? 2、组成物质的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呢?假如运动,分子的运动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导入内容 教师释疑: 通常分子体积与质量极其微小,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话,1cm3的空气分子假如以每秒100亿次数数,也需要八十多年的时间,可见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极小的微尘颗粒也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的。 导入通过提出生活中关于组成物质的分子的实例,带出问题引发思考,继而揭导入策略 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这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的惯性思维。这种引入方式效果应该不错,体现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 精效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精讲目标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1
精讲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扩散现象: 演示实验:甲:打开一瓶香水,让学生说出感受。 提问: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什么?类似的现象,能否从中举一例? 乙:教师做二氧化氮扩散现象。 引导:(1)教师指出上述现象是一种扩散现象; 板书:扩散现象是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后,彼此渗透,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 观察:两天、四天、六天硫酸铜溶液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 介绍:铅片与金片的扩散现象。 提问:扩散现象能否发生不同状态物质之间。 演示:用课件模拟扩散现象以及扩散与温度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 点拨: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之为“转换法”。 提问:上述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板书: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精讲内容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点拨: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说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有关,所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三. 分子间作用力 教师提问: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1)点拨:分子不会合散开,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的缘故。 (2)教师演示:分子间有引力的两个铅块,介绍演示方法 四.思考: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写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教师点拨:用力抹胶带,可以缩小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引力增大。 (3)进一步提出,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教师点拨:物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斥 力的缘故。 (4)教师演示:弹簧接的小球间作用力让学生理解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5)演示:用课件模拟分子引力与斥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通过创造条件,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演示,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教师适时精讲策略 指导并引导多种教学方法。力求将这节重点难点知识掌握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练
即学即练巩固知识点,在练习中及时发现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要求能学以有精练目标 致用,加深理解本节知识点,能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效讲练结合,集体订正,及时发现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和存在的错误认识,在精练方式 精错误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2
1、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斥力 B、棉线分子之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 C、棉线铁丝分子软的缘故 D、棉线、铁丝分子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间的引力 2、某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精练内容 含碳的渗碳剂中,并适当加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较快渗入到零件的表面层,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教师点拨:(1)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碳分子能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就是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间的扩散现象,加热升高了温度,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扩散过程更快。 通过做题练习和加强巩固掌握知识点的训练过程,引导学生知道要把所学的知识会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即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到生活中的道理。 一来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明白学有所用,理解学习的重要性,精练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兴趣;二来在训练过程中继续加强培养学生在解题思路、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等方面的训练。 理解掌握知识点,并能做对题目得到分才能证明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了知识并且还会应用知识,不读死书要读活书,体现素质教育。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对分子热运动知识做了了解,希望同学们区分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的本质。
1、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那么O℃的水分子运动会停止吗? 2、为什么固体有形状,有体积,而液体只有体积没有形状,气体既无体积也无形状。 3、练习册中相应内容。 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① 分子质量与体积极其微小 板书设计 ② 1埃=10-10 m=0.1nm 分子热运动 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教学后记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