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也谈小学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1]

也谈小学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1]

来源:二三娱乐
也谈小学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

如今,走进公开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对于广大的农村课堂来说,不是每个教室都有一套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更有甚者连幻灯片、教学挂图都没有配备。在新理念与教学设备的矛盾冲突中,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教材的理性叙述之中,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使课堂在这种看似设备落后的环境中散发“新”的气息,跳出“新”的活力,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能解决这些。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有些课文甚至有两张三张之多,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一图一用,图中感“文”

苏教版第一册有篇课文《冰花》,冰花是在寒冷的冬季,空气遇冷凝结在玻璃上而形成的各种图案。这种自然景观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如果让学生凭空想象,那也是强人所难。教材为课文配备了一幅图:图上一小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冰花。教材为课文配备的这幅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冰花自然凝结而形成的各种图案:如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曾听一位教师上《冰花》这一课,花了很大的气力制作了六朵冰花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但在教学中,学生看着教师所画的冰花,任凭教师怎么引导,学生也观察不出那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课堂

教学陷入僵局。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那树叶、小草、牡丹般的冰花并不是一朵孤零零的冰花,而是有无数朵冰花自然凝结组合而成的,这种天然雕琢,是我们难以完整地呈现出来的。其实只要通过对书上插图的观察,学生就很容易而又清晰地看到那冰花似树叶、似小草、似牡丹,如此图文结合,学文中看图,看图中感文,轻巧又方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一图多用,图中生“情”

苏教版第六册有一篇课文叫《庐山的云雾》,教材为这篇课文虽然只配了两幅插图,但教师在教学时,却可以多次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插图的使用价值:一用,教学伊始,可以让学生尽情观察两幅插图,对庐山的云雾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此时学生的感知是浅显的,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的,但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受弥漫在学生的心田;二用,学习文章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时,有这么一句话学生难以理解: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是巨大的天幕。而文中的两幅插图,一幅就是如巨大天幕的云雾,另一幅就是如茫茫大海般的云雾,此时,图文结合,文中看图,图中学文,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三用,当课文学完后,再来看插图,用书中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语言来赞美庐山云雾,此时,学生对庐山云雾的认识,从原来的朦胧感受转为深刻的体验,他们尽情地赞美着,抒发着自己的情怀,从而把教学效果推到了最佳地步。 同幅插图多次使用,它不同时期的呈现,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是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的。教者只要充分挖掘了插图的“内涵”,发挥插图“先行组织者”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生的

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而丰富。

二、一图妙用,图中现“人”

苏教版第一册里面有篇课文《北风和小鱼》,在听多位教师教学这一课时,发现教师受教参的影响,在教学时,把北风和小鱼对立了起来,使得学生喜欢小鱼而讨厌北风,称赞小鱼勇敢,敢和北风做斗争,痛骂北风是坏蛋,并请它滚蛋。在教学时,教师充分运用了书中的两幅插图:一幅是北风吹了一口气,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第二幅是北风猛吹一口气,河水结冰了,小鱼在水底捉迷藏。而忽略了文中的第三幅插图:白茫茫的大雪覆盖在禾苗上,树上白了,房顶上也白了„„而我就在听课的过程中利用这一幅插图扭转了学生的情感方向:

师: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你们愿意把课文有感情的来读一读吗? 生:愿意。

师:你们可以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也可以读给客人老师听。 (于是,我的身边围起了一圈学生) 我:小朋友别急,你们几个一起读给我听。 (生读书)

我:小朋友读得很好。(我翻到课后的那幅图) 我:你们喜欢这幅图吗? 生:喜欢。 我:为什么喜欢呀?

生1:下雪了,我们就可以去堆雪人,打雪仗。

生2:我也喜欢,妈妈告诉我雪像一条被子盖在麦苗身上,明年

就可以丰收了。

我:那你们知道这白茫茫的雪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吗? (孩子歪着脑袋在想,一个孩子抢着回答) 生:我知道,是北风给我们带来的。 我:那你们喜欢北风吗? (生歪着脑袋不做声)

生(过了一会,吞吞吐吐):有点喜欢,又有点不喜欢。 „„

此时,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现在对北风产生的情感与前面已形成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他如果回答喜欢,就与他先前对北风的情感以及相应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他一时还回不过神来;但他又不愿意回答不喜欢,因为他真正喜欢北风带来的那雪白的世界。于是,无奈的他只好折中这两种完全矛盾的感觉,介乎喜欢与不喜欢之间。

对孩子来说一篇童话故事的教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不是去诅咒它,而是应该在这种环境中,跟小鱼一样寻找到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是关注人的教育,而这种关注,不仅仅在于你今天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更应该关注学生通过学习,他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否能够增强面对逆境的勇气,从而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他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见,课文插图只要真正关注它,合理使用它,它的作用也是无可限量的。

小 学 教 育 教 学 论 文

也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

作 者:

单 位:

联系电话:05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