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桥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大中桥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大中桥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后
张 法 预 制 T 梁 (30m)
钢 绞 线 张 拉 伸 长 量 计 算 书
XX高速公路XX标
后张法预制T梁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
XX南互通板梁预制厂位于XX南互通区内,占地23亩。预制厂内设26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个后张法T梁台座,负责生产302片T梁。所有T梁均采用C50砼浇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的高强低松弛s15.2mm预应力钢绞
b线。钢绞线标准强度Ry=1860Mpa。所有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张拉和伸长值双b控张拉施工,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施工图正弯矩采用k=0.73×Ry=0.73×
1860 Mpa=1357.8 Mpa。根据天津市市政公路材料试验管理局试验中心的检测结果,我部进场的钢绞线弹性模量为Ey=1.95×105Mpa,单根公称截面积为Ay=1357.8×103×140×10-6=190.09KN。T梁的张拉施工工艺及计算数据如下。
一、 张拉施工工艺及程序: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规定,张拉施工控制采用张拉和伸长值双控方式很圆锚整体张拉、扁锚单根张拉的施工工艺。
张拉施工程序如下:
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0→初应力→k(持荷两分钟)→锚固,即用两个150t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初应力为k的10%,此时的伸长值为L1,
b其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控制张拉应为k=0.73×Ry=0.73×1860 Mpa=1357.8 Mpa即为末张的应力值。其中伸长值L=L1+L2,L1为开
始至初张的伸长量,L2为初张至末张间的伸长量。张拉完毕后,L与计算伸长值比较,其伸长值误差不应超过6%,否则应停止张拉,查明原因。 二、 计算参数:
1、s15.2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Ey=1.95×10
5
Mpa 2、s15.2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
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b正弯矩:k=0.73×Ry=0.73×1860 Mpa=1357.8 Mpa 3、孔道摩阻系数:
=0.25
4、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k=0.0015
三、 张拉伸长量计算: 1、 计算公式:L0 式中:
P·········钢绞线张拉力
L·········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 L·········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
Ey·········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Ay·········钢绞线的截面积
LPe(kx)PL1e(kx) AyEyAyEykL简化计算式:LPL AyEy········钢绞线平均张拉力, P·
L·········预应力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 L·········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
Ey·········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Ay·········钢绞线的截面积
2、 张拉伸长量计算表: 30米T梁边跨边梁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孔道长 工作长度钢束编号 度(米) (米) N1 正 N2 弯 N3 矩 N4 29.473 1.2 29.513 1.2 29.553 1.2 29.59 1.2 钢绞线根数(根) 7 7 7 7 夹角 L(m) (rad) 0.1221730 0.9634537 0.206866 0.1134464 0.9645187 0.206836 0.1134464 0.9645473 0.206566 0.1134464 0.9645759 0.206306 30米T梁边跨中梁
孔道长 工作长度钢束编号 度(米) (米) N1 正 N2 弯 N3 矩 N4 29.473 1.2 6 0.1134464 0.9645759 0.206306 30米T梁中跨边梁
孔道长 工作长度钢束编号 度(米) (米) N1 正 N2 弯 N3 矩 N4 29.433 1.2 6 0.1134464 0.9645759 0.206046 30米T梁中跨中梁 钢束编号 孔道长 工作长度钢绞线根夹角 钢绞线根数(根) 7 7 6 夹角 L(m) (rad) 0.1221730 0.9634537 0.206866 0.1134464 0.9645187 0.206836 0.1134464 0.9645473 0.206566 29.59 29.553 29.513 1.2 1.2 1.2 钢绞线根数(根) 7 7 6 夹角 L(m) (rad) 0.1221730 0.9634822 0.206596 0.1134464 0.9645473 0.206566 0.1134464 0.9645759 0.206306 29.55 29.51 29.473 1.2 1.2 1.2 L(m) 4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度(米) (米) N1 正 N2 弯 N3 矩 N4 29.433 1.2 29.473 1.2 29.51 1.2 29.55 1.2 数(根) 6 6 6 6 (rad) 0.1221730 0.9634822 0.206596 0.1134464 0.9645473 0.206566 0.1134464 0.9645759 0.206306 0.1134464 0.9645759 0.206046 四、预应力T梁控制张拉力计算:
1、边跨边梁N1、N2、N3、N4,边跨中梁N1、N2,中跨边梁N1、N2:
FK= k×n×Ay=0.73×1860×103×7×0.140×10-3 =1330.644KN
2、边跨中梁N3、N4,中跨边梁N3、N4,中跨中梁N1、N2、N3、N4:
FK= k×n×Ay=0.73×1860×103×6×0.140×10-3 =1140.552KN
五、 张拉数据表:
1、 边跨边梁N1,边跨中梁N1正弯矩钢绞线: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20 256.40 512.81 769.21 1025.61 1282.01 控制张拉力(KN)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4 8.27 12.41 16.55 20.69 备注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7 25.3 24.5 25.2 25.1 33.6 32.9 33.7 33.5 42.0 41.2 42.1 41.8 2、 边跨边梁N2、边跨中梁N2正弯矩钢绞线: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控制张拉力(KN) 张拉控制应力(Mpa)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备注 5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34 256.69 512.37 770.06 1026.74 1283.43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8 25.3 24.5 25.2 25.1 33.6 32.9 33.7 33.5 42.1 41.2 42.2 41.9 2.07 4.14 8.27 12.41 16.55 20.69 3、 边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3):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35 256.69 513.39 770.08 1026.78 1283.47 控制张拉力(KN)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3 8.27 12.39 16.52 20.66 备注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8 25.3 24.5 25.3 25.1 33.7 32.9 33.7 33.5 42.1 41.2 42.2 41.9 4、 边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4):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35 256.7 513.40 770.10 1026.81 1283.51 控制张拉力(KN)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6 4.13 8.25 12.38 16.50 20.63 备注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8 25.3 24.5 25.3 25.1 33.7 32.9 33.7 33.5 42.1 41.3 42.2 41.9 5、 边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3):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控制张拉力(KN) 张拉控制应力(Mpa) 油表读数 伸长量 (cm) 备注 6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83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10.01 220.02 440.05 660.07 880.09 1100.12 114.06 228.11 456.22 684.33 912.44 1140.552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84 85 86 2.07 4.13 8.26 12.39 16.52 20.66 3.7 3.1 3.6 3.6 7.3 6.7 7.2 7.2 14.5 13.8 14.4 14.4 21.7 21.0 21.7 21.5 28.9 28.1 28.9 28.7 36.1 35.3 36.1 35.9 6、 边跨中梁N4,中跨边梁N3,中跨中梁N3正弯矩钢绞线: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10.01 220.03 440.06 660.09 880.12 1100.15 控制张拉力(KN) 114.06 228.11 456.22 684.33 912.44 1140.552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6 4.13 8.25 12.38 16.50 20.63 备注 3.7 3.1 3.6 3.6 7.3 6.7 7.2 7.2 14.5 13.8 14.4 14.4 21.7 21.0 21.7 21.5 28.9 28.1 28.9 28.7 36.1 35.3 36.1 35.9 7、 中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1):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21 256.41 512.82 769.23 1025.64 1282.05 控制张拉力(KN)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3 8.26 12.39 16.52 20.66 备注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7 25.3 24.5 25.3 25.1 33.6 32.9 33.7 33.5 42.0 41.2 42.1 41.8 8、 中跨边梁正弯矩钢绞线(N2):
7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28.35 256.69 513.39 770.08 1026.78 1283.47 控制张拉力(KN) 133.06 266.13 532.26 798.39 1064.52 1330.644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3 8.26 12.39 16.52 20.66 备注 4.3 3.7 4.2 4.2 8.5 7.8 8.4 8.4 16.9 16.2 16.8 16.8 25.3 24.5 25.3 25.1 33.7 32.9 33.7 33.5 42.1 41.2 42.2 41.9 9、 中跨边梁N4,中跨中梁N4正弯矩钢绞线: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10.01 220.03 440.06 660.09 880.12 1110.15 控制张拉力(KN) 114.06 228.11 456.22 684.33 912.44 1140.552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6 4.13 8.24 12.36 16.48 20.60 备注 3.7 3.1 3.6 3.6 7.3 6.7 7.2 7.2 14.5 13.8 14.4 14.4 21.7 21.0 21.7 21.5 28.9 28.1 28.9 28.7 36.1 35.3 36.1 35.9 10、 中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1):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19.89 219.78 439.56 659.34 879.12 1098.90 控制张拉力(KN) 114.06 228.11 456.22 684.33 912.44 1140.552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3 8.26 12.39 16.52 20.66 备注 3.7 3.1 3.6 3.6 7.3 6.6 7.2 7.2 14.5 13.8 14.4 14.4 21.7 20.9 21.6 21.5 28.8 28.1 28.9 28.7 36.0 35.3 36.1 35.9 8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1、 中跨中梁正弯矩钢绞线(N2):
分级张拉 平均张拉力顺序 (KN) 10%张拉力 20%张拉力 40%张拉力 60%张拉力 80%张拉力 100%张拉力 110.01 220.02 440.05 660.07 880.09 1100.12 控制张拉力(KN) 114.06 228.11 456.22 684.33 912.44 1140.552 张拉控制应力(Mpa) 135.78 271.56 543.12 814.68 1086.24 1357.8 油表读数 83 84 85 86 伸长量 (cm) 2.07 4.13 8.26 12.39 16.52 20.66 备注 3.7 3.1 3.6 3.6 7.3 6.7 7.2 7.2 14.5 13.8 14.4 14.4 21.7 21.0 21.7 21.5 28.9 28.1 28.9 28.7 36.1 35.3 36.1 35.9 依据2009年5月29日标定1500KN千斤顶回归方程计算油表读数。 2009R0083:y=30.596x-3.508 2009R0084:y=30.738x-15.541 2009R0085:y=30.392x-1.8838 2009R0086:y=30.671x-0.8261
Y —— 平均张拉应力(KN)或者控制张拉应力(KN) X —— 油表读数(MP) 六、应注意事项:
⑴、张拉工必须熟悉张拉程序,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的操作能力。
⑵、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⑶、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⑷、作业应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预应力筋,在测量伸长量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
9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⑸、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弹出伤人。
⑹、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应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⑺、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处应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⑻、已张拉完毕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已防预应力钢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
⑼、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切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控制在6%范围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⑽、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⑾、张拉完毕后抽1~2根检查其张拉力是否达到规定的张拉力。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按一个构件全部力筋预应力总值的5%。
⑿、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时不得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4%。
⒀、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稍等几分钟再拆卸张拉设备。 ⒁、注意测定孔道的预应力摩阻系数。
10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