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传》结尾诗原文如下:
莫把行藏怨老天,韩彭当日亦堪怜。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 早知鸩毒埋黄壤,学取鸱夷泛酒船。生当鼎足死封王,妻儿老小幸团圆。 2、解读如下:
这首诗是《水浒传》的结尾诗,表达了对于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莫把行藏怨老天”,表明了作者对梁山好汉的遭遇并非完全怨天尤人,而是认为个人的行为和选择也是导致结局的重要因素。这与小说中强调的个人能力和选择与命运的关系相呼应。
其次,“韩彭当日亦堪怜”一句,指的是小说中两位重要人物韩滔和彭玘的遭遇。他们作为梁山的好汉,曾为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但在最终的结局中却落得可悲的下场。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即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接下来,“一心征腊摧锋日,百战擒辽破敌年”两句,表达了对梁山好汉的英勇善战和一心报国的赞美。他们在战争中英勇无畏,擒敌制胜,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和忠诚的崇尚。
然后,“早知鸩毒埋黄壤”一句,表达了对于梁山好汉最终结局的认识。他们虽然曾经英勇无敌,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走向了悲惨的结局。这里用“鸩毒埋黄壤”来比喻梁山好汉的悲惨命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
最后,“学取鸱夷泛酒船”一句,表达了对梁山好汉的悼念和敬仰。这里的“鸱夷”指的是古代一种酒器,这里借用来比喻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生当鼎足死封王,妻儿老小幸团圆”两句也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仰和赞美,认为他们在生
前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最终能够以英勇无畏的精神走向荣耀的巅峰;而在死后则能够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这也是对他们一生忠诚和付出的肯定。
总之,《水浒传》结尾诗通过深情的感慨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梁山好汉的敬仰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反思。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的崇尚和对于英雄的敬仰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