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到艺术馆参观,我是导视员,今天很荣幸能为各位服务。 先讲三点注意事项:一,请勿在馆内拍照、摄像;二,请勿吸烟、饮食;三,请勿触摸馆内展品;四,请轻声交谈。谢谢各位的配合。
概 述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位于梨园文化主题公园内,于2008年6月25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艺术馆馆内作品,全部是韩美林先生捐赠给北京通州区人民政府的,共计2000件。包括绘画作品583件、书法作品133件、陶瓷作品916件、雕塑作品308件,以及民间艺术作品60件。
艺术馆建筑面积近万平米,建筑主体共分三层,分别由作品展示区和公共服务教育区两部分组成。
其中,作品展示区由序厅、陶艺工艺品厅、设计装饰绘画厅、雕塑厅、国画书法厅等5个展厅组成。
分 述
(一)下面请大家首先随我进入序厅参观。
本厅陈列的是韩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牛的雕塑系列作品等,正与入口处那句话相呼应——“上苍告诉我:韩美林,你就是头牛,这辈子你就干活吧!
1
序厅内12米高的大佛,是专为北京韩美林艺术馆量身设计制作的,大佛为花岗岩材质,参考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中释迦穆尼造像,对佛教艺术进行再创造并融合现代元素创新设计而成。
(二)下面请大家参观陶艺工艺品厅。
本厅陈列的是韩先生设计并创作的钧瓷、青瓷、紫砂、印染、木雕及民间工艺等作品。瓷器有杯、盘、瓶、碗、壶等多种形制,其中以钧瓷和紫砂壶为多。这些独具个人特色的陶瓷作品,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优长,又融入了现代造型的设计理念。
1、先看本厅的钧瓷系列作品,它们取胜于丰富的品种和造型,有很强的装饰性风格。
其中“山花烂漫”与“雪霁松塔”两件作品,是在同一钧窑内、同一时间内烧制而成。钧瓷神奇的窑变过程,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釉色,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恰似“月夜照星空,浑晕自然成”。
钧瓷作为中华民族工艺中的瑰宝,是国人的骄傲,但是传统钧瓷的造型千篇一律,格调单一。韩先生通过多年对河南禹州钧瓷的研究和千万次试验,熟练地掌握了钧瓷的坯胎技术、制作工艺和神秘的窑变绝活,使钧瓷技术不断发展,让色彩斑斓的钧瓷增添了丰富的生命力,赋予古老钧瓷以更多的现代艺术灵性。
2、再看本厅墙面上摆放的108把紫砂壶。
这些作品,造型各异。将夸张变形、传真写实的造型,融入了现
2
代意识,构思精巧、古朴雅致,点线面的结合,千变万化,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装饰性风格。
韩先生最初和紫砂结缘,是在1979年北京举行的宜兴陶瓷展览会上。在参观中,他为紫砂艺术所陶醉,即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0年3月,他带着对紫砂的钟爱和进一步了解紫砂奥秘的心境,赶到紫砂发源地-江苏宜兴,拜访紫砂名家顾景舟先生,并研制出一批如《美提壶》、《此乐提梁壶》等精品,其精湛的技艺,均超过了历史水平。
(三)下面请大家参观设计装饰绘画厅。
本厅展示的主要是纸面作品:水墨画、卡纸速写画、装饰画以及文化标志设计等。
1、首先向大家介绍卡纸装饰画——猫头鹰、鱼等。这些画是运用不同素材与不同的技法、不同的笔法来完成,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突显其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造型和夸张的装饰风格,类似民间艺术的鲜艳色彩,使这些作品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和民间艺术的意趣。
韩先生非常喜欢小动物,尤其青睐猫头鹰,1999年,他在两天内画下了300多幅猫头鹰,幅幅不同,造型各异,像可爱的孩子。展墙上陈列的65副猫头鹰画作,每一张都非常俏皮可爱,充满天真童趣。
2、再看熊猫、猪、猴子等毛茸茸的动物水墨画作品,它们是用流畅的弧线或直线来概括形体结构的关键部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辅以墨色,画出动物皮毛的质感,这些看似东方的水墨画
3
法,实际是晕染在西洋的水彩纸上所产生的。
先在水彩纸上刷一层淡淡的清水,等到纸张半干未干之时,迅速用毛笔在上面作画,待墨汁顺着水势自然晕开,一只只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就这样活灵活现的跃在纸面上,给人都带来无限乐趣。
1979年,这些作品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香港展出。1980年,在美国纽约、波士顿等21个城市巡演,均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
1983年,有6幅这样的毛茸茸的小动物作品,入选联合国发行的圣诞卡。1983年,韩美林先生设计了一枚猪生肖邮票。1985年,又设计了熊猫组邮票共四枚。2008年首次发行的北京地铁纪念票,都是眼前这种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形象。
3、下面看设计展品区。韩美林先生参与过许多国家级项目的平面设计,例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申奥会徽、国航航标、中国电影家协会会标、、浙江美术馆馆标、山西运城标志等等。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的颜色和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融入了鱼娃、大熊猫、藏羚羊、京燕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五个“福娃”取“北京欢迎您”的谐音命名,传递了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传递了中华民族友谊、和平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4
申奥标志——由奥运五环标志的典型颜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手工艺图案“中国结”,以及中国传统体育太极拳。其简洁的动作线条蕴涵着优美、和谐及力量。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统一。完美地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表现了13亿中国人民办好奥运的心愿和欢迎世界各地来宾的一片热忱,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的美好愿望。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红凤凰。韩美林先生于1988年和郑天石先生共同设计。设计灵感来自于我国云南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青铜凤凰拐杖头。韩美林先生用简单的四笔,以小见大,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只吉祥、祈福的红凤凰。该标志采用白底色背景和中国传统的大红色字形,传达出了中国文化中喜庆、热烈的气氛,寓意吉祥、幸福、美满与和谐。
(四)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书法国画厅和雕塑厅。 1、先看这幅硕大的《天书》作品。
5
这些业已失传、或无法释读的符号和文字,大多是秦代统一文字之前的古文字写法,其特点是一字多形、形态多变。韩美林先生将这些尚未考辨音义的符号和文字重新阐发,以书法笔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汇集成“天书”。
在古文字学家看来,这些字大多都被标上了“义不明”、“待考”、“不详”或是“无考”之类的标,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在韩美林先生的眼中,这些字却个个有情, 他研究这些“无家可归”的文字,并不关心它们的字音和字义,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从形象美、造型美的角度,单单研究它们的字形。
这些变化万千的字形,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是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文明碎片,以书画合一的方式,将字、书、画达到了“同一性”,使得这些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古文字时而飘逸俊秀、时而雄浑激越,虎虎生威,它们既是书法意义上的“书”,也是视觉意义上的“画”,充满着古朴而现代的气息,成为了中国老祖宗所流传下来的美丽结晶。
2、 再看各类国画作品。
这些作品如《牛》、《马》等系类作品,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兼有西方艺术的影子。韩美林先生将写实、夸张、抽象、写意等诸多手法通过东西方艺术的技巧,巧妙的融为一体,给人产生视觉上的冲击
作品中水、墨和彩,线、点的运用,大胆而灵秀,多以泼墨成片,
6
以线勾勒求形,韩先生的线不光力透纸背,犹如铁丝钢筋,富有生命的节奏韵律感,线条运用具有生命般的跳跃,这些都富有传统中国画的底蕴,有时又来上几笔装饰性的线来丰富作品的趣味,使画面显示出全新的感觉。
彩墨的安排更是韩美林先生的一绝,他不怕用生色,善于使用生色来起到点睛之妙。韩美林先生的绘画构图又是其性格和胸襟的流露,大而广,观其作《牧牛图》,不光是令人看到的画面,更让人觉得画中的老牛被画家写到画纸外不知几千里也!画面之势气,请看古今之画坛又有几人!
3、 下面看各类书法作品。
如《民胞物与》、《树大招风》等书法,是近年新创作作品。这类作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颜体”演变而来的正楷书法;二是与韩先生的装饰风格浑然一体的篆书书法。
正楷坚实厚重、刚正挺健,最能体现他的精神和人格力量;篆书婀娜多姿,变化多端,又正好昭示出他的艺术灵气。两者相结合,阴阳互补,刚柔并济。
韩先生六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六十多年风风雨雨,笔耕不辍,勤奋至致,日月可鉴。他用书法这种中国独有的气韵形式将字体变幻出风格迥异的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给人以无限想象。有颜体的粗犷豪放;草体的遒劲潇洒;篆书的自由天真;岩画的古朴稚拙,节奏明快,现代时尚,极具个性化人性化。作品既有如孩童般明亮可爱,也有如英雄般伟岸骄傲,一如交响乐般强劲,田园诗般舒缓。充分体现艺术
7
家饱满的激情和浩瀚不竭的创造力。
(五)从眼前的这座青铜《佛头》雕塑开始,请看艺术馆的《城市雕塑》。
这些作品消化、吸收、融合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规律,借鉴了古代艺术中的图案造型和表现方式。
展厅内展出的还有一些户外大型雕塑作品的微缩小样,观众可以发挥想象,这些作品在它们所属的巨大的公共空间内,成为天外之物而又融入到具体的环境之中,会以其崇高、壮美之气势,博大深厚之内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1、 《母与子》系列雕塑,是韩美林先生在2001年间,连续创作出60多件不同造型表现母爱的雕塑作品。将“母与子”系列雕塑进行装饰艺术旨意的诗意化处理,把母亲的身体表现为灵性的曲线体,有意拉长了母亲的头发、腰身和腿部的线条,构成了一个优美的支架,纤巧而动感十足,突出女性婀娜多姿的优美姿态。雕塑中将婴儿的比例设计的比实际小,通过这样的一个对比,凸显出母爱的伟大。韩美林先生通过母子在生活中彼此体贴、拥抱、亲吻、嬉戏等形体动作,尽情刻画了母子之间至真至纯的爱。
2、巨型城市雕塑《钱王射潮》,原作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的射潮广场,长48米,高29.6米,宽15米,全部采用性能优良的锡青铜铸造而成,重达300余吨,于2008年10月正式落成,它和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的钱江龙雕塑同属于一个系列的作品。
8
作品源自于钱塘江的古老传说“钱王射潮”,如同传说中的形象,头戴战盔、弯弓欲射的钱王,驾驭着剽悍的战马,毫不畏惧地迎着汹涌的钱江潮水,万箭凌波、蓄势待发,其线条之美尽显磅礴气势。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治理钱江潮水的决心和期盼平安的渴望。作为射潮广场巨型群雕的组成部分之一,《钱王射潮》与2007年落成的48米高的青铜巨雕《钱江龙》遥相呼应,两者相隔1000米,共同构成了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3、 城市雕塑《迎风长啸》,位于大连老虎滩虎滩广场,长42米,高7米,由500块花岗岩精雕而成,重达2000余吨,于1991年7月18日正式落成。这是韩美林工作室创作的第一件大型城市雕塑作品,历时两年零九个月雕刻而成。这尊雕塑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全国优秀城市雕塑的评选中获得金奖。
6只形态各异的老虎在青山脚下,头向东方,碧海之滨迎风长啸,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虎滩石雕。白色的群虎雕塑与碧海青山融和在一起,达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韩美林先生的老虎群雕既给予老虎滩一种形象的标识,又给予老虎滩增加了审美的内容。《迎风长啸》坐落于大连这样一个时尚的城市,创造了一种具有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民间相结合的独特的审美风格,昭示着这座美丽富饶的城市永远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成为九十年代初中国雕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大家,让我们一同度过这一美好时刻。欢迎大家再次光临!谢谢!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