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发明专利]

来源:二三娱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7191240 A(43)申请公布日 2017.09.22

(21)申请号 201710554980.3(22)申请日 2017.07.10

(71)申请人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西路173号(72)发明人 李志宇 王增法 刘威 季永会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18

代理人 卢洪方(51)Int.Cl.

F01M 11/00(2006.01)F01M 11/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具有干式油底壳的底部设置有垂直于干式油底壳底面设置的两块隔板;两块隔板之间形成储油槽、储油槽两侧分别为敞口结构的集油槽;每个集油槽内均设置有进油管;进油管的法兰端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进油口连接;设置在储油槽内的出油管的一端伸出储油槽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还设置有与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泵连通的吸油管;吸油管的另一端与位于储油槽底部的集滤器插接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柴油机急转弯大变速和较大倾斜情况下柴油机无法正常润滑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柴油机工作倾角。

CN 107191240 ACN 10719124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具有干式油底壳,所述干式油底壳为铸铝结构件,上端面为与机体连接的密封法兰面;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内部设置有垂直于干式油底壳底面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为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隔板将干式油底壳的空腔分割为三部分:两块所述的隔板之间形成储油槽、储油槽两侧分别为用于机油的收集的集油槽;所述的集油槽均为敞口结构,收集从柴油机润滑系统回落的机油;两块所述隔板的上端通过隔离盖板密封连接;每个所述集油槽内均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为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进油管的连接法兰端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进油口法兰面相连接;所述的三齿拉油泵具有两个并联设置进油口,两个所述的进油口分别与进油管连接;进油管的过滤网端置于所对应集油槽的底部,润滑系统工作状态下两极并联齿轮泵并联设置的两个进油口能够实现时时对两个或单个集油槽内收集到机油的抽取,管口的滤网能够对通过的机油进行一次过滤;柴油机在较大倾斜情况下机油受重力流动流向一侧,这时发生仅有一个集油槽能收集到油的情况,此时两极并联齿轮泵能够通过其中一路进油管吸到集油槽内收集的机油,将从集油槽收集到的机油通过两极并联齿轮泵的出油管泵入储油槽内,做到柴油机发生较大倾斜情况下能够保证储油槽内的机油量;设置在储油槽内的出油管的一端伸出储油槽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将两极并联齿轮泵抽取到的机油泵入储油槽内,始终保持储油槽内机油量;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还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泵连通,另一端与位于储油槽底部的集滤器插接连接,将通过集滤器过滤后的机油通过机油泵泵入柴油机润滑系统;所述的隔离盖板上设置有透气管;所述的透气管为两个;所述的透气管具有设置在隔离盖板上方并平行于盖板方向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的一端弯折后与隔离盖板焊接连接,并与储油槽相连通;两根透气管的水平管交错设置,使透气管的出气口远离进气口,有效防止油底壳倾斜时储油槽内润滑油通过透气孔流入集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的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以往复倾斜流动时减缓流动的阻流板;所述的阻流板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并固定在干式油底壳底面上。

2

CN 107191240 A

说 明 书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

1/3页

[0001]

技术领城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

置。

背景技术[0002]润滑油好比流淌在柴油机内的血液,柴油机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良好润滑是保证机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油底壳作为柴油机润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是润滑油回收和供给的源头;由于柴油机工作条件的不同,对柴油机油底壳的设计也就提出了不同要求;众所周知,常温下润滑油的状态为液态,柴油机在使用状态下,机油伴随着柴油机发生急转弯大变速的速度变化会发生惯性流动,伴随着柴油机倾斜润滑油会向倾斜侧流动;对于一般的油底壳系统来讲,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吸油口置于油底壳的底部位置,当柴油机向一侧或者一端惯性流动较大或倾斜角度较大时,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大量流向一侧或一端,致使吸油管的吸油口露出油面,机油泵便无法正常吸取润滑油,柴油机润滑系统一般采用强制压力润滑的方式,此时润滑系统压力会忽然降低,致使柴油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在倾斜情况下无法正常润滑,若安装有压力报警停机的柴油器在这种状态下可能致使高速运行的柴油机机油压力过低报警停机,突然停机影响了设备的正常工作,若无压力报警的柴油机在润滑不好状态下工作可能会对高速运行的柴油机带来更恶劣的后果。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

[0004]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具有干式油底壳,所述干式油底壳为铸铝结构件,上端面为与机体连接的密封法兰面;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内部设置有垂直于干式油底壳底面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为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隔板将干式油底壳的空腔分割为三部分:两块所述的隔板之间形成储油槽、储油槽两侧分别为用于机油的收集的集油槽;所述的集油槽均为敞口结构,收集从柴油机润滑系统回落的机油;两块所述隔板的上端通过隔离盖板密封连接;每个所述集油槽内均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为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进油管的连接法兰端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进油口法兰面相连接;所述的两极并联齿轮泵具有两个并联设置进油口,两个所述的进油口分别与进油管连接;进油管的过滤网端置于所对应集油槽的底部,润滑系统工作状态下两极并联齿轮泵并联设置的两个进油口能够实现时时对两个或单个集油槽内收集到机油的抽取,管口的滤网能够对通过的机油进行一次过滤;柴油机在倾斜情况下机油受重力流动流向一侧,这时发生仅有一个集油槽能收集到油的情况,此时两极并联齿轮泵能够通过其中一路进油管吸到集油槽内收集的机油,将从集油槽收集到的机油通过两极并联齿轮泵的出油管泵入储油槽内,做到柴油机在较大倾斜情况下能够保证储油槽内的机

3

CN 107191240 A

说 明 书

2/3页

油量;设置在储油槽内的出油管的一端伸出储油槽与两极并联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将两极并联齿轮泵抽取到的机油泵入储油槽内,始终保持储油槽内机油量;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还设置有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与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泵连通,另一端与位于除油槽底部的集滤器插接连接,将通过集滤器过滤后的机油通过机油泵泵入柴油机润滑系统;所述的隔离盖板上设置有透气管;所述的透气管为两个;所述的透气管具有设置在隔离盖板上方并平行于盖板方向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的一端弯折后与隔离盖板焊接连接,并与储油槽相连通;两根透气管的水平管交错设置,使透气管的出气口远离进气口,有效防止油底壳倾斜时储油槽内润滑油通过透气孔流入集油槽。

[0005]两块所述的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以往复倾斜流动时减缓流动的阻流板;所述的阻流板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并固定在干式油底壳底面上。

[000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油底壳体内布局集油槽与储油槽,通过隔离盖板将储油槽密封,实现储油槽与集油槽的隔离,通过在油底壳体内增加一路润滑油回收循环系统,润滑油回收循环系统配备双侧抽油的两极并联齿轮泵,双抽油口通向两个集油槽内,实现了柴油机在大倾斜状态下将集油槽收集的机油转移至储油槽内,时时保证了箱体形状储油槽内的机油量,箱体结构的储油槽设计限制了机油的惯性流动和倾斜流动,箱体内足够的油量保证了机油供给系统中吸油口始终在机油液面下,实现了润滑油供给系统中机油泵的正常吸油,保证了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能够很好的解决柴油机机油在大转角大变速下惯性流动及较大倾角下重力流动致使柴油机无法正常良好润滑的情况,且能够大大提高了柴油机的工作倾角;本发明可使柴油机在纵倾角度达到45°,横倾角度为30°下长期工作。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中油底壳体的俯视图。[0009]图中:1、干式油底壳;2、隔离盖板;3、垫片;4、密封橡胶套;5、压紧板;6、透气管;7、集滤器;8、两极并联齿轮泵;9、进油管;10、出油管;11、机油泵;12、吸油管;13、供油管,14、隔板,15、储油槽,16、集油槽,17、阻流板。具体实施方式

[0010]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大倾角柴油机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具有干式油底壳1,所述干式油底壳1为铸铝结构件,上端面为与机体连接的密封法兰面;所述干式油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垂直于干式油底壳底面设置的隔板14;所述的隔板14为平行设置的两块,两块所述隔板14将干式油底壳的空腔分割为三部分:两块所述的隔板14之间形成储油槽15、储油槽两侧分别为用于机油的收集的集油槽16;所述的集油槽16均为敞口结构,收集从柴油机润滑系统回落的机油;两块所述隔板14的上端通过隔离盖板2密封连接;每个所述集油槽16内均设置有进油管9;所述进油管9的一端为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进油管9的连接法兰端与两极并联齿轮泵8的进油口法兰面相连接;所述的三齿拉油泵8具有两个并联设置进油口,两个所述的进油口分别与进油管9连接;进油管9的过滤

4

CN 107191240 A

说 明 书

3/3页

网端置于所对应集油槽16的底部,润滑系统工作状态下两极并联齿轮泵并联设置的两个进油口能够实现时时对两个或单个集油槽内收集到机油的抽取,管口的滤网能够对通过的机油进行一次过滤;柴油机在倾斜情况下机油受重力流动流向一侧,这时发生仅有一个集油槽能收集到油的情况,此时两极并联齿轮泵8能够通过其中一路进油管9吸到集油槽内收集的机油,将从集油槽收集到的机油通过两极并联齿轮泵8的出油管10泵入储油槽内,做到柴油机发生倾斜情况下能够保证储油槽内的机油量;设置在储油槽内的出油管10的一端伸出储油槽与两极并联齿轮泵8的出油口连接,将两极并联齿轮泵抽取到的机油泵入储油槽内,始终保持储油槽内机油量;所述的干式油底壳供油装置还设置有吸油管12;所述吸油管12的一端与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机油泵11连通,另一端与位于除油槽底部的集滤器7插接连接,将通过集滤器7过滤后的机油通过机油泵泵入柴油机润滑系统;供油管13与机油泵11的出口相连接,将机油泵流出的油供向机体,用于各个润滑部位的润滑;所述的进油管、出油管、吸油管与隔离盖板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橡胶套4,并使用压紧板5压紧,由于储油槽内具有机油的循环,内部气压的变化会对机油泵吸油造成影响,因此所述的隔离盖板上设置有透气管6;所述的透气管6为两个;所述的透气管具有设置在隔离盖板上方并平行于盖板方向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的一端弯折后与隔离盖板焊接连接,并与储油槽相连通;两根透气管的水平管交错设置,使透气管的出气口远离进气口,有效防止油底壳倾斜时储油槽内润滑油通过透气孔流入集油槽。

[0011]两块所述的隔板14之间设置有用以往复倾斜流动时减缓流动的阻流板17;所述的阻流板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并固定在干式油底壳底面上

两极并联齿轮泵8和机油泵11的同时工作实现了柴油机运行时润滑油回收系统和供给系统正常运行,且两极并联齿轮泵8的工作流量大于机油泵11的工作流量,保证各种工作条件下时时将柴油机润滑部位留入集油槽Ⅰ内的机油经收集转移至储油槽Ⅱ内,实现柴油机的良好润滑。

5

CN 10719124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10719124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