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初探殷陈述良丛建红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痼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碎片化严重。教师过度讲解每一篇课使文本变得很文,又将其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把课文进行“肢解”,零碎。二是训练化严重。忽略了学生语着力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思文素养的发展。这导致了语文学习内容单薄,维的强度和深度不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设计‘语文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它包括“语言积累、“跨媒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文学阅读与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15个学习任务群。这预示着新一轮的写作”语文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应如何理群学习,颠覆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解学习任务群,以及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学呢?语文学习任务群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任务群涉及学生需要学习的方方面面,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建构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内运用,并包含着思维、审美、“一课一篇”的模容。任务群的设置完全摆脱了而是涉及式,它不局限于某一篇或某几篇课文,某类或某几类相关内容的专题式探讨。这也就是,而“先见森林”就是所谓的“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激要让学生先了解整体的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为例,探讨学习任务在此,以“民风民俗单元”群的设计。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四篇文章,的《社戏》《回延安》《灯笼》教师可设涉及小说、诗歌和散文三种文体。对此,计一个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学习任务群。从整个单元出发,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本单学习多种元的文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手法,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使他们热爱生活,能够容纳各个民族的有感情地文化。由此,教师可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文本,结合其中的文化意象,搜集介绍绍兴、延安、黄土高原等地的风土民情;资料,用“人、景、情”交融的写作方法记录家乡的一、学习任务群的本质,就是在真实情境下,所谓“语文学习任务群”发展、提升相关的人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让文主题,收集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梳理与探究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完成任务,以发展其个的自主活动,去亲身体验、性,提高其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应用系统。作者简介院陈述良袁山东省潍坊峡山区第二中学教师袁E-mail院jyk7753521@163.com渊山东潍坊袁261325冤丛建红袁山东省潍坊峡山实验初中教师袁E-mail院11788283@qq.com渊山东潍坊袁261325冤·基础教育参考2018/1349教学时空风俗,宣传家乡文化。整个单元的任务群学习,可以文化旅游为情境进行如下设计。假如你将去文中提到的绍兴尧延安尧莱芜尧安塞等地旅游袁请你完成以下任务遥揖任务一铱在旅游之前袁先通过文本了解这四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遥请认真阅读本单元的选文袁并选出能体现人情风俗美的片段朗读给其他同学听遥揖任务二铱假如你从这四个地方旅游归来袁请把其中一处的典型文化意象介绍给小组同学遥揖任务三铱为展示野大美峡山冶袁请你给被誉为野山东之最冶的峡山迎春灯会写一篇推介词袁并根据你所学的写景尧叙事尧抒情的方法袁写一段400字的短文遥以上第一和第二个任务侧重于对文本的认知与内化。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地的典型文化意象。从文本语言的输入,再到思维加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使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语文素养。第三个任务侧重于对文本的实践与生成,学生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来写自己家乡的典型文化意象,来宣传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而对于重点篇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又可设计较小的任务群。如针对《社戏》,可设计一个“双喜回忆录”的情境。假如你是文中的双喜袁多年后和朋友读到叶社戏曳袁回忆起与迅哥在一起的日子要要要渊1冤野水草清香袁月色朦胧袁笛声悠扬袁豆香弥漫噎噎冶袁这使你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遥为给朋友再现景物之美袁请结合文中的描写画出当年的野月夜行船图冶袁并结合文本品析迅哥笔法的高超遥渊2冤朋友对你小时候及你的小伙伴产生了兴趣袁请你给朋友描述你和伙伴当年的外貌尧性格及那天晚上的活动组织遥渊3冤当读到迅哥写的野真的袁一直到现在袁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袁也不再看到那夜似50基础教育参考·2018/13的好戏了冶袁你表示赞同袁朋友却不理解袁请你给他讲讲缘由遥以双喜的角度,来解读其他孩子眼里的“豆与戏”,很自然地就会把那种暖暖的童年回忆与文章最后“那样好吃的豆、那样好看的戏”联系起来。如此设计单篇文章的任务群,既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又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任务具有驱动的作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得到了发展。三、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以前的学习任务整合都是零碎的小主题整合。如果舍弃一篇文章,教师就会有各种担心,怕学生学不会、学不好。比如,人们吃食物是为了摄取营养还是获取原材料?当然是为了摄取营养。人们吃馒头会摄取营养,吃苹果也会摄取营养。在这里,营养好比素养,原材料好比教材,只要能让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就可以了。教材就是个例子,学生通过活动去读文本,去体验学习过程,这就是教育。语文课标这样描述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整合的实践中,笔者进一步明白了语文教育的意义,那就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教师为什么要研究学科本质?因为教师只有“参透”了学科本质,才知道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也才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见,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设置的学习任务,才是语文教育。总之,学习任务群正是以生活的本位取代知识的本位,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语文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渊责任编辑郭向和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