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海和小雨滴
清明时节,无数的小雨滴高高兴兴地跳到油菜花上、麦苗根部和紫云英叶上。有一颗小雨滴挂在了蜘蛛网上,他哭丧着脸说:“唉,我是这么渺小,到底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摇摇摆摆地从蜘蛛网上跌落下来,借着风力拜访大海:“海爷爷,您是多么大呀,真是无边无际,那航行的轮船,只不过像一叶浮萍似的在您怀里漂浮。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大海掀起( ),用雷鸣一样的声音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大江给我的。”
小雨滴去问大江:“大江伯伯,您日夜奔腾不息,永不枯竭。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大江卷起( ),用虎啸一样的声音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小河给我的。”
小河荡起( ),柔声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小溪给我的。”
1 / 21
小雨滴又去问小溪:“小溪哥哥,您像水晶一样清澈,又像飘动的丝绸一样活泼,永远能弹出悦耳动听的琴声。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唉,怎么搞的,小雨滴!”小溪觉得很奇怪,就用叮叮咚咚的声音反问他,“我的水,不全是你们小雨滴给我的吗?”
“呵!”小雨滴若有所悟,从此,他不再懊恼自己的渺小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雪一样的浪花 B.鱼鳞般的微波 C.山一样高的波涛
2.观察文中画“ ”的句子的特点,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3.结合短文内容了解大海的水是怎么来的,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海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别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C.团结起来力量大 D.不停奔流就能汇入大海
5.小雨滴认为自己很渺小,你想对他说什么?
2 /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
①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カ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中的“_______、____”都表示时间极短,我还能写出几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写了_____的景象,第(②段写了________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3.按太阳颜色、亮光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语句:(____)→(_____)→(____)。
A.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B.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C.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3 / 21
4.第②段开头的“果然”和上文中的“________”相呼应。
5.选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负着重荷”“慢慢地努力”等词语写出了太阳跃出海面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4 / 21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 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_____)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_____)
四、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
5 / 21
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6 / 21
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窗
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苦不堪言,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与她同病房,靠近窗口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的腿病已经快好了,每天能够坐起来观赏窗外的景色。小女孩多么想看看窗外的景色啊!可她的腿上装着夹板,高高吊起,身子不能坐起来,又远离窗口。每当老太太推窗观景时,小女孩羡慕极了。
有一天,老太太又打开窗子,小女孩情不自禁地问:“奶奶,您看见什么了?能不能讲给我听听?”老太太爽快地答应:“行,行!”从此以后老太太每天给她细细地描述窗外美丽的景色,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有……
一个月过去了,老太太出院了,小女孩终于可以起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起身,伸长脖子,朝窗外一望,她惊呆了:窗外能看见的只有一堵黑墙!这时,小女孩的心豁然开朗,原来老太太为她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以后,每当小女孩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她就会想起这位可敬的老太太,想起她为自己描述的窗外的美……
1.“苦不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小女孩“苦不堪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小女孩车祸后情绪变化正确的是哪项?用“√”选出。
7 / 21
A.苦不堪言一心旷神怡一豁然开朗( )
B.度日如年一豁然开朗一心旷神怡( )
C.痛苦万分一开心不已一恍然大悟( )
D.心旷神怡一以泪洗面一豁然开朗( )
3.“小女孩边听边想象,不由得心旷神怡,心中的郁闷渐渐化为乌……此处省略号表示( )
A.引文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语意未尽 D.沉默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觉得同病房的老太太是一位可敬的老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的是一扇心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小女孩再次遇到挫折,感到悲伤时,请你用积累的一句名言警句或古诗词来勉励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21
六、 阅读理解。
爬天都峰(节选)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有 ,事件是 。我也要仿写一句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用“ ”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 )
A.费美天都峰的景色 B.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
3.片段中“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理。
4.对“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9 / 21
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花蕊里的蜜蜂
化君
①一场夜雨,将天空沐浴得格外澄(dēng chéng)澈、明净。 .
②园子里愈发清新空灵,花儿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一只蜜蜂飞过来,落在一朵粉色喇叭花上,爬向花蕊,两条细长的后腿向上翘着,不停地抓挠,柔软而迅疾,在喇叭口边儿上一闪一闪,仿若夜空里星儿的眼睛眨呀眨的。凑近了仔细看,蜜蜂的须细细软软,在窄仄(zè)的喇叭底欢快地抓挠,样子有些好笑,却又让人不禁生出几分疼爱和怜惜。
③熠(yì)熠烁烁的腿和须忽而停下来,原来花上的蜜汁被吸干了,蜜蜂要换个位置。定是为了节省时间吧,蜜蜂仍然头朝下,倒立着往旁边爬转几下,(继续 持续)它精彩的表演。“演”字一出,心里不禁生出一种负罪感,蜜蜂那么忙碌、辛苦,哪里有工夫表演?终于将花儿上的蜜汁都吸尽了,蜜蜂从幽深、窄反的喇叭花底部爬出来,一刻不停地飞向另一朵喇叭花。
④我跟过去,掏出手机,对准花蕊里的蜜蜂,接连不断地按动拍摄键,我想把蜜蜂采蜜的每一个(时间 瞬间)都记录下来。
⑤园子里真静呀,“啪啪啪”的声音听上去震天响。我试探着将手机一点一点靠近蜜蜂,越来越近,几乎要触着喇叭沿儿上蜜蜂抓挠着的后腿了。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蜜蜂全然不知的样子。或许它是知道的,顾不得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10 / 21
⑥蜜蜂从花蕊里爬出来时,我将手机收了起来,随蜜蜂走向另一朵喇叭花,专心看它采蜜。
⑦我在心里有节奏地数着,一,二,三……数到二十七的时候,蜜蜂直起身子开始往外爬。在这二十七秒,不,是三个二十七秒;不,是一整个上午;不,直到我看累了,离开的时候,蜜蜂从不曾歇息一下。有时花蕊被别的蜜蜂采过了,它蜻蜓点水般在花朵上落一下,接着飞向下一朵。
⑧那片喇叭花田一朵一朵都被飞遍了、采尽了时,我抬脚离开,蜜蜂扇动起翅膀飞向路那边的一朵黄色小花。小黄花的茎(jīng jìng)太过细软,才被蜜蜂触碰着便朝地面.弯下去,幸亏蜜蜂机灵,腾地飞起来,飞向前面的花丛去了。 .
⑨蜜蜂那么小,那么弱,却一直不停地忙碌,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节选自《新青年》2018年第12期)
1.用“√”在文中( )里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恰当的词语。
2.第⑧自然段中加点的“腾”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
3.给画“ ”的部分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文中的句子与改写后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21
4.画“﹏﹏”的部分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蜜蜂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 )般涌来,江面上依旧
(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12 / 21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水天相接 风平浪静 漫天卷地 浩浩荡荡
2.选文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描述观潮者反应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人们___________的心情,从侧面衬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大堤上观看钱塘江大潮,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 ),具有( )和( )的功能,能够使食物( )和蔬菜( )更长。有一种叫“( )”的神奇材料,比( )结实百倍,而且非常( ),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 )”到( )旅行。在( )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 ),能够把探测( )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3.有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
13 / 21
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____)的说明方法。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先进(______) 吸收(______) 神奇(______)
5.本段中介绍了(____)种纳米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
十、 阅读中学习方法
快妈妈
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毛衣毛裤。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快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这事恰巧被妈妈知道了,她便去拿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多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就够你忙的了,自找麻烦。”“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起来。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蒙眬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
14 / 21
动,却辨不出何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工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五件活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
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这回她算请对人了。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
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本文记叙了“快妈妈”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件事是作者重点记叙的。
4.文中的“妈妈”有什么特点?从所记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15 / 21
(1)妈妈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思想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快妈妈”让我想到了奔跑很快的________(填动物名称)。
答案
一、
1.C A B
2.示例:小雨滴去问小河:“小河阿姨,您蜿蜒曲折,既望不到头,也看不见尾。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 小雨滴 小溪 小河 大江
4.B
5.示例:小雨滴,你并不渺小,你看,那广阔无垠的大海都是由你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不要看轻自己。
二、
1. 转眼间 一刹那间 霎时 一瞬间
16 / 21
2. 太阳升起来之前 天气晴好
3. B C A
4.我知道
5. 拟人 缓慢 吃力
三、
1.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2.第一段(1)写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我决心种点什么。
第二段(2—4)写“我”种了两盆辣椒并辛勤培育。
第三段(5)写“我”从种辣椒种得出一个道理: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3. 拟人 夸张
四、
1. 设问 引出主题
17 / 21
2.举例子
3.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4.A
五、
1. 痛苦到了极点,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她在车祸中不幸撞断了腿,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
2.A√ C√
3.C
4.老太太通过-一个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度过了那段困难痛苦的日子,为她推开了一扇心窗,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女孩乐观地面对挫折。
5.因为老太太帮助小女孩摆脱了心中的郁闷痛苦,使小女孩对窗外美丽的景色充满了想象,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希望,而这一切主要源于小女孩心态的转变,所以说老太太为小女孩推开了一扇心窗。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
18 / 21
1.假日里 黄山的天都峰 爸爸和“我” 爬天都峰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
2.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B
3.害怕
4.C
七、
1.chéng 继续 瞬间 jīng
2.示例:蜜蜂非常机灵,起飞的速度极快
3. 蜜蜂那么忙碌、辛苦,没有工夫表演 文中的句子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表现出蜜蜂的忙碌、辛苦,没有空闲表演。
4.示例:作者发自内心地对勤劳、专注的蜜蜂感到敬佩。
5.示例:身体弱小,却一直不停地忙碌,专注地采蜜,非常勤劳。
八、
1.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19 / 21
2. 远 近 潮水的变化
3. 人声鼎沸 沸腾 激动、兴奋 钱塘潮的壮观
4. 比喻 夸张
5.示例:我的心情就像那汹涌而来的浪潮一样,激动万分。
九、
1.纳米涂层 杀菌 除臭 保质期 保鲜期 碳纳米管 钢铁太空 最先进的 纳米吸波材料 雷达波
2.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3.作比较
4. 落后 排泄 普通
5. 三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十、
1.总—分—总
2.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20 / 21
轻 碳纳米管天梯
3. 织毛衣快 干家务活快 一
4. 心直口快,干活麻利 乐于助人
5.马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