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复习(精编版)

来源:二三娱乐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复习(精编版)

一、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我能写近义词。

犹如(_________) 逐渐(_________)

3.照样子写2个词语。

1 / 21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崩地裂(声音大):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5.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6.从文中选出一个字,把下面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 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所填字写出了大潮的( ),“头高数丈”写出了大潮的( )。

(2)把你品读前两句诗后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下面横线上。

2 / 21

(3)请你找出课文中与前两句诗内容相关的诗句用“﹏﹏﹏”划出来,与后两句诗内容相关句子用“ ”划出来。

二、 课外阅读。

难忘的一次表演

前段时间,张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星期六要参加中小学文艺汇演。听了这话,我彻夜难眠。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吃完早饭后,坐上车便出发了。我坐在车上,哼着歌儿,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青年影剧院。

到了晚上,影剧院里灯光四射,非常漂亮。轮到我们表演了,我顿时紧张得心怦怦直跳,竟然忘记舞蹈的动作了,接着我马上改正了过来。下台时,我心里就像被钢针扎了一样难受。张老师走过来温柔地安慰我说:“小杰,你已经尽力了,跳得不错。”但我的心还是平静不下来,我后悔极了。

回到家里,我一想到这件事,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没关系。不可能做什么事都一帆风顺。但是你要记住,以后做事情要专心致志。”

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一定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3 / 21

①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________

②整夜难以入睡。________

③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________

2.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我”演出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经过。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

A.紧张 B.后悔 C.激动、兴奋 D.难过 E.高兴 F.难受 G.决心改正错误

得知要参加表演______ 出发途中______ 上台表演时______

下台时______ 老师安慰后________ 回到家后_____ 爸爸教育后_____

4.读完短文,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 4 / 21

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

2.“它现在要开花了”,这让母亲慢慢开始相信_________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

3.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说明了小女孩慢慢地好起来,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三个事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

A.小女孩从前很不喜欢运动。

B.小女孩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笑。

5 / 21

C.小豌豆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和快乐起来。

5.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

A.节日里有许多鲜花,豌豆花开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小女孩这一天很高兴,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女孩受到小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6.请针对选段内容提出一个自己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美文阅读。

二维码时代

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它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以存入你的手机中,不

6 / 21

用再进行复杂的输入;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安全隐患尚且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

1.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等相关知识。

2.用“ ”在文中画出什么是二维码。

3.第②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21

5.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

6.除了文中提到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二维码使用场景?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 而 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请用“√”划出来)

3.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 抖动(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 飞跑(___________)

8 / 21

4.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

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六、 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9 / 2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的答案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校长听后为什么那么高兴,甚至连声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莱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

10 / 21

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

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

3.第①②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①自然段对应(______),第②自然段对应(______)。

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

4.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

11 / 21

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12 / 21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九、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节选)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3 / 21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爬行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 )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 )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 )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 )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

14 / 21

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 )束缚( ) 答应( ) 欺负( )

3.无缘无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6.理解句子含义。

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答案

15 / 21

一、

1.mēn bèn

2. 宛若 渐渐

3. 热热闹闹 安安静静 人声鼎沸 震耳欲聋

4. 人声鼎沸 沸腾

5. 由远及近 再近些 越来越近

6.吼 (1)声音巨大 潮头之高

(2)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3)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二、

16 / 21

1. 一丝不苟 彻夜难眠 一帆风顺

2. 演出时 演出后 星期六早上、到了晚上、回到家里。

3. C E A F B D G

4.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

三、

1. 丹麦 安徒生

2. 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豌豆

3. 小女孩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 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 坐一整个钟头。

4.C

5.C

6.母亲为什么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四、

1. 二维码的广泛应用 二维码的信息安全隐患

17 / 21

第一次能够

2.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3. 具体事例 二维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4.①扫描二维码支付。②“码上”音同“马上”,指二维码支付非常快捷。

5.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6.想去哪家餐馆吃饭,扫描一下它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该餐馆的地址、招牌菜、网友评价、消费水准等信息;在网上购物时,可以将自己心仪的商品通过二维码分享给朋友,这样远程也可以让朋友给自己参谋一下。

五、

1.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 移来 拉长 变粗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2.远 近 潮来之时

3. 逐渐 颤动 犹如(或“如同”) 飞奔

4.①

六、

18 / 21

1.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远大的志向,理想。

3.为有如此有志向的学生而感到惊讶。

七、

1.天色将晚,傍晚

2.C

3. C B

4.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总结全文 热爱乡村生活

5.乡下人家的景色是独特迷人的,生活是悠闲自在的。

八、

1. 设问 引出主题

2.举例子

19 / 21

3.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4.A

九、

1.触 变 巴 拉 贴 爬

2. 比喻 爬山虎的脚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很细的特点

3.因为作者对爬山虎观察的特别细致。

十、

1.握 凭 掐 甩

2.调皮 约束 允许 欺侮

3.没有一点原因

4.这些词生动地写出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才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

20 / 21

qiā(掐)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理解:鹅没什么可怕的,不要站在鹅的角度看自己,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6.不要因为某个事物小就欺负它,也不要因它大就害怕它,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它。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