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l卷第6期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Vo1.21 No.6 2011年12月 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Dec.20l1 打造河北省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研究 赵玉梅 ’ (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2.北华航天212业学院会计系,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农业特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日益成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内需的新机 遇。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长期不合理的盲目开发等原因,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 生态农业问题的提出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文结合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存在的 问题,分析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以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生态园型的农业特色 产业集群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938(2011)06—0021—05 近年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 开始走向集群化,规模化。 的引擎,对于丰富人民生活、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就 在农作物的区域分布方面各有特点。棉花是最 业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 重要的经济作物,它与油料、麻类、甜菜、烟叶合为河 国继工业和城市点源污染之后,农业污染逐渐凸现, 北省五大经济作物,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冀东、冀中、 对农业环境格局的扰动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呈加剧趋 冀南和坝上,黑龙港流域邯、邢、衡、沧成为优质棉花 势,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生态环境 主产区,所以石家庄以南各县,素有“冀南棉海”之 问题进行深人探讨。但是我们看到,随着农业特色 称;而京山、京广铁路沿线主要是优质专用小麦、专 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应 用玉米生产带;花卉种植形成了以冀南、冀东、张承、 有的关注。本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在刚刚兴起的 环省会和环京津五个特色产区为中心;中药材主产 农业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及时研究引导农业 区集中在保定、张家口、承德部分地区形成规模种 特色产业生态建设问题,建构高品位和高质量的“生 植;黑龙港流域、太行山区和北部地区的杂粮集中生 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河北省农业特色产 产区;葡萄生产在昌黎、抚宁、涿鹿、怀来、乐亭等县 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联片的种植基地;以沿海渔业 1 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的现状分析 为主,秦皇岛为主要中心;河北省的梨、枣、板栗、桃、 河北是我国农业大省,现有耕地1亿多亩,多数 柿子产量居全国第l位,有深州蜜桃、宣化葡萄、沧 地区的农作物为两年三熟,但各地耕作差异很大。 州金丝小枣、京东板栗等许多名优特产品,它们与京 全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山、京广沿线优质专用粮食、冀东和坝上优质油料、 主产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谷子、薯类等。 黑龙港优质棉花以及六大特色蔬菜产区等优势产业 近年来,河北以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为着力点,重点 带逐步形成。如:“中国花木之乡”——固安县;“中 发展新特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芦笋等发展前 国辣椒产业龙头县”——鸡泽县;“仁用杏之乡”一蔚 景好、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品和产业。目前,河北省 县;“山楂之乡”——兴隆县;“圆葱之乡”——肥乡县 有116个农业特色之乡,“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达 等等。 到4413个。当下,河北省的许多县市特色产业已经 在农业生态方面,河北省一手抓农业生态环境 的保护,另一手紧抓农业无公害产业,积极完善质量 基金项目: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1年科研课题(201133) 标准、检验检测、市场信息体系等,研究和推广“绿色 收稿日期:2011—10—25 技术”。河北省共组织制定了8项特色农产品质量 作者简介:赵玉梅(1977一),女,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 分级和8l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覆 黑龙江人,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和财会研究。 盖85%以上蔬菜品种。从2002年起,河北省农业 一21— 2011年12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第21卷 厅启动了河北特产之乡评审命名和建设工作,分两 批组织评审并命名了115个河北特产之乡,涉及93 段,缺乏深加工、保鲜和环保等措施,特别是特色农 产品中的鲜活、易损、易烂等农产品销售情况波动起 伏不定,市场受这种初级加工的影响很大。农业特 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恰恰比较集中在单个产品的 初级加工环节上,上下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链出现断 层,产业链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市场的适应性比较 差,承受风险能力较弱,产业分工不明和农业特色产 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特色农产品同质,这就使得特 色农产品上主要以家庭小生产的分散经营、小贩式 的分散营销为主,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 个县,其中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占53%,粮、棉、 油、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占36%,食用菌、花卉、芦笋、 苜蓿等新兴产业占11%。目前,主要农作物生产实 现了标准化生产,有9个蔬菜大县,4个水果大县,1 个中药材大县建成为国家级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县,46个蔬菜大县确定为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 产基地。 在政策方面,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 来三年是促进和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好势 头;而《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 以及《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06—2020年)》等 提出河北省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战略;2010年河北省 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 展的实施意见》,明确2010—2012年农业产业化发 展目标,制定扶持政策,确保目标的实现;根据2008 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组织制定的《河北省 农业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河北省农业发展的空间 布局主要是生态功能区,本区为西部太行山区、北部 坝上高原、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和燕山山区;《河北省 区域特色产业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对所谓特色产业 基地的界定;2010年10月17日成立河北省改革战 略研究会“新能源、产业集群专业委员会”主要把农 销售都未形成规模,缺乏规模经济。 2.2农业特色产业投入不足 目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多为中小 企业,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严重短缺,融资困 难。而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一些必要的投入,如: 生产基地的建设,它是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基础条件, 这就需要前期大量投入资金建设,但是农业特色产 业中的企业往往依靠内部融资,这就使得资金非常 紧张,严重不足,而外部融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非 常有限,这样真正有规模、够档次、称得上农业生产 基地的为数不多,不少新基地规模小、档次低,最大 的问题是分散建设、简单趋同,缺乏特色,基础设施 不完备,不能完全有效的进入市场运作。 另一方面,生态农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劳动投入 较高,产业化水平不高,经济效益较低,技术体系不 完备、技术理念尤其是与西方的精准农业差距较大。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经营的要求愈来愈迫切。生态农 业的科学管理与综合管理相对滞后,作为生态农业 业特色企业和政府建立起桥梁来,保持信息沟通等。 2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河北省传统优势农产品实现了规模 化、产业化生产,新兴优势特色农产品迅速倔起,优 势特色农业开发已基本具备较好的基础,初步形成 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的农业产业体系, 为推动河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和农民收 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如下问题值得关注: 2.1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链条短 生产经营基本单元的生态户和生态村等微观管理水 平较低,而且投入相对缺乏和不足。 2.3农产特色产品技术投入较低 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或组织综合能力的指标之 一,也是一个区域或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是指围绕着产业集群内主导 产业,特色农产品形成的上下游之间的供应和需求 链的密切关联程度。该链条越完善,越有利于产业 创新主体间的衔接是否紧密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 条件保证。农业特色产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非常 弱,由于集群集体行动缓慢,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较 弱,缺乏对农业特色产业规范,产业集群内农业特色 企业停留在产业链低层次上,大多数农产品档次较 集群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特色企业核心竞争 力。农业产业集群链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 通在内完整的产业系列。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 的多少,一般决定着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速度和价 值大小,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买卖原料上,通常 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初级产品即粗 级加工,停留在农产品的去皮、整理、挑选和清洗阶 一低、式样单一、品质低劣,仅以扩充数量为主经营, 如:杂粮、辣椒、草莓等传统农产品退化现象比较严 重,造成病害预防不到位,导致这些农产品产量较 低、质量差;另一方面,农业属于我国第一产业,基础 条件本来就很脆弱,特色农产品对地理环境、资金等 22— 第6期 赵玉梅:打造河北省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研究 2011年l2月 方面条件要求很高,受自然条件影响紧密。若气候 反常,就起本身而言就需要更多的投入,而收益往往 不确定,所以导致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愿意冒更 大的风险去引进新技术,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还左 右住一批农民,缺乏把农产品做大做强的意识,农民 增收缓慢又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业生产 投人不足,农业发展缓慢等,这就使得农业特色企业 市场的竞争力不强,获取的市场利润不高,市场风险 承受能力很弱。 3打造“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分 析 业增加值10705.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 加值6928.6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增加值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53.0%和 34.3%。2007—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 产总值如表1所示。这些都为构建生态园型农业特 色产业集群提供有利的宏观环境。 表1河北省2007年一2010年生产总值 和人均生产总值 项目 生产总值(亿元) 增长百分比(%) 人均生产总值(元) 2007年 13863.5 12.9 19877 2008年 16188 10.1 23239 2009年 17026.6 10 24178.64 2010年 20197.1 12.2 28108 区位优势。河北省简称冀,位于东经l13。04 至 119 ̄53 ,北纬36。01 至42。37 ,它是我国唯一兼有 注:表中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 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海域的大省,也是全国唯一 设区市全部与外省相邻的省份,总面积为l8.77万 4河北省“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 4.1构建理论基础 平方千米,地处华北,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 河北平原,地理位置位于黄河下游以北,东临渤海北 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特殊的自然 和经济区位条件,决定了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农 作物生长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业特色 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是由法国经济 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在1995年提出来 的,并由保德威尔、汉森等人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引 申,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 念的基石,是指在一个地区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 产业集群的构建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市场前景。 农业特色产业的市场潜力较大。随着人们生活 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健康 织的有活力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能迅速增长,而 且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经济部门的成长。这种 集中了主导部门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 发展的增长极。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 时,引入了“推动性单位”,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 越来越受到关注。吃出健康、吃出绿色是消费者的 永恒追求。于是环保和有机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和喜爱,带有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更是深受消费者的 追捧,成为餐桌上的上等和时尚的美食佳品。于是 带有特色且质量好的地方农产品更是畅销,如:富岗 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 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眭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 或者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者是有关共同合同 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而佩鲁认为推动陛单位具 有三个特点:(1)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 景的产业;(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 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 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增长极同 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又称集 聚效应,是指在极点上,由于主导部门的建设,对周 围产生一定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周围地区的原材料、 劳动力等资源被吸引过来。随之,外区的资金、技 术、人才、产品,甚至某些建设项目也被吸引过来。 苹果、泊头鸭梨、赵州雪花梨等,所以河北省在迷你 黄瓜、樱桃番茄、飞碟状的南瓜等奇形果蔬、异味果 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特色果蔬的问 世在给人们带来一次次惊喜的同时,也必定会给生 产、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河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 全省人民,紧紧围绕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在 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个核心,巩固和扩大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一五”规 划主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 这两种吸引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使极点的经济实 力迅速扩大。增长极同时还具备扩散效应,它通过 产品、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实力与创新成 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从而带动周围地区、整个区域 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坚实基础,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0197.1亿元,比 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 23— 2011年12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第21卷 4.2构建内容 协调统一原则。从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的构建目标看,它要求既要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 4.2.1 构建基本理念 产业集群(Clusters),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波特 (Porter,1998)的理解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中, 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 态平衡,又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 济效益,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适应市场对 农产品多元化、多层次化、多品质的需求,立足国内、 国外两个市场,突出区域农产品特色,生产适销对路 的特色农产品,即供需的协调;在适宜区域进行生 产,做到规模适度,而在优势区域内如何选择特色农 集聚,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农业特色产业 是指在农业资源区域内,结合本地历史条件、文化条 件等因素,生产适宜本区域内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特 的农作物、牲畜、禽鸟等加工产业,利用一定的技术, 转化为特色商品,形成规模的现代农业。特色主要 体现于区域自然条件的独特或者在技术上的不可模 仿性。 产品进行生产,而这之间就会形成即区域优势与农 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协调;农民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保 护农民权益就必须考虑区域内农民的承受力,在农 业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另一个协调问题:农民与 农业特色企业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农业特 色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 创新发展原则。创新一个企业的前进动力,针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非均衡发展基础之上,把 它应用于构建河北省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 展的核心就是把河北省的农业特色产业或具有创新 能力的农业特色企业在核心区的集聚,基于区域生 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区位 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 环基础上,提升整个农业特色产业核心区的技术和 专业化服务水平,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增 加辅助的流通、服务等专业化水平,以满足市场大众 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取向,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服 务,强调农业特色企业以“生态人”为视角,在区域经 济领域内协同发展,突出集体效率的提升根植于社 对不同区域特色,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 一体,优化农业经济、技术结构,加快区域性农业科 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科技含量, 有效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2.3构建指标 总量适合度和内部协调度这两个指标主要从产 业结构角度分析,反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内外环境 协调的指标。两个指标内外结合,共同构成农业特 色产业集群的两大支柱。 会责任。在农业特色领域内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相 关的外部经济,通过自身增长迅速的增长极对临近 地区产生强大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这一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区域内部发展理论,强调区 域内部增长中心本身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增长极地 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利益共 总量适合度是测度农业特色产业结构与需求结 构适应性的标准,它主要分析产业集群外部环境的 影响。反映农业特色产业总量与国民经济结构发展 是否协调,主要要从生产供给和社会需求两个视角 去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总量适合度指标等于农 业特色产品以及相应的农业特色服务需求收入弹性 减去农业特色产品以及相应的农业特色服务供给收 入弹性。其在构建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中, 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区域实体,使河北省农村 经济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 的良性循环轨道。这也就是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 集群的构建基本理念。 4.2.2构建的基本原则 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构建,要遵循发 要求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 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来不断调整特色产品的质 量、技术投入、外观、形式、包装等。根据河北省实际 情况,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结构调整要突出区域特色, 推进“二元结构改革制度”,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发展的三元化发展。例如:调整种植业结构,首先要 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自然资源 开发与保护增值相协调的原则,要从资源和供需这 两个基本点出发,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系 列化加工、网络化链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 业化管理,把农民、龙头企业、市场三者有机地结合 起来,既要充分考虑各地资源条件,更要充分考虑市 场潜力。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配置农业特色 的生产要素,使之与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发展调整相 匹配,即把以粮食为主兼顾经济作物的传统二元产 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为以节水高效的“粮、经、饲”三 元化发展的现代新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结构,大力 24— 第6期 赵玉梅:打造河北省生态园型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研究 2011年12月 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化、区 域化和生态效益水平,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向纵深方 向发展。总量适合度这个指标还可以具体细分为农 业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农业特色企业的战略规划、 优化投资环境评价、生态绩效评价等。 而内部协调度主要反映影响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内部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变化情况,它有基级协 调和高级协调之分,基级协调是指集群内各个农业 特色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而高级协调反映集 群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如:在农业特色产 4.3构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配套措施 构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是一项 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系统内各组成部门之间必须 保持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对休 闲产业的信息引导。河北省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与中 介机构联手,建立农业特色产业的统计、信息发布渠 道、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专家生态评估制度、定期公布农 业特色企业信用等级等,在税收、市场准人等方面实行 监督管理,引导农业特色企业诚信立业等等。 5结语 业集群中有粮食作物的产业、畜牧产业、林木产业, 它们之间如何在整个集群中进行协调,它们之间的 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高级协调。反映内 部协调度的指标可以包括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生存环 境、美化农民生活环境、强化农业特色企业生产环境 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企 业自身发展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优化共同作 用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需要 政企联动、市场带动、社会启动,充分调动政府、市场与 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主动性,集中区域优势,形成竞争 因素等。在经济学中我们用不同的产业集群之间以 及各产业集群内部的投入产出是否协调发展作为评 价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内部协调度否合理、有效的主 要标准,在标准的产业结构情境下,应当是每个产业 合力,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提 供体政策保、证制保证、人才保证和运营保证。 参考文献: [1]2007—201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R].河北省统计局. 集群所需的投入或者是为其他产业的投入都能在农 业特色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 [2]河北省社科规划课题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研究[J].河北学刊,2006,(1):23—25. 和有效配置,即不存在瓶颈产业,每个农业产业集群 的产出又刚好能满足其他产业集群投入和最终消费 的有效需求,在具体某个产业中,可以通过建立生产 函数的形式表达和实证分析。 [3]张天琪.新农村背景下京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探索[J]. 北京农业职业学报,2008,(5):24—27. [4]刘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 技,2008,(12)匕:21—22. Industrial Clstuer Research of Ecological Garden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 in Heibei Province ZHAO Yu.mei , (1.Business School,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2.Finance&Accounting Department,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as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new opportunity for rural ecO— nomic development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Meanwhile,due to the long—term aimless irrational development,the deteriora- 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shortage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b— lem is inevitably suggeste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char— acteristic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problems,analyzes the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usters,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uster,taking the growth pole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Key words:ecological;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industril clustaer 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