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础 运用-名著阅读(学生)

来源:二三娱乐


2014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名著阅读)

[2014东城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 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有表现在 (地名)和三味书屋游戏、玩乐和读书的,有表达对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恩师 的真挚怀念之情的。这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好书。 [2014西城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阅读《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 战国时期 家的思想学说,比如,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4海淀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一个郑姓屠夫绰号“镇关西”,喻示他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这为后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发展服务,从而突出了鲁达 的品质;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 (事件)就足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张顺绰号“浪里白跳”,喻示他 (本领),他也因此成为梁山水寨的水军副都督。

[2014朝阳一模] 9.名著阅读(4分)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和《 》的思想一脉相承。《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以生活常理为喻,论述了 的思想;《 》一文,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也强调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砺作用,他的 的观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有益的启示。

[2014丰台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和《西游记》中人物绰号往往让读者过目难忘,这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有的以人物形体特征为绰号, 因为脸上长了一大块青色胎记,所以名为“青面兽”;有的以人物品行为绰号,宋江因为 ,所以被唤作“及时雨”;有的以人物官职为绰号,孙悟空因为曾在天庭任御马监正堂管事一职,所以被称为“ ”。 [2014石景山一模] 8.名著阅读(4分)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者赋予他多个名称,使其形象随着名称的变化逐步丰满。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被尊为“ ”,表现了追求美好的天性;在大闹天宫时,自称“齐天大圣”,宣扬了 的思想;在 时,得名“行者”,一路斩妖除魔,彰显了 的精神。 [2014通州一模] 8.名著填空(4分)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和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 《礼记》《春秋》。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思想的核心载体。 [2014顺义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 ”“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就出自《 》这首诗。《诗经》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如《蒹葭》中“ ”句即运用了“兴”的手法。

[2014怀柔一模] 9.名著阅读(4分)

《论语》和《孟子》都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记录了 的言行,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爱和道义。孟子也推行这样的思想,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就提出了君主治国要施行“仁政”的主张,《鱼我所欲也》提出了 的思想。

1

[2014密云一模] 7.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 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通过严密论证,提出了 的主张。 [2014平谷一模] 9.名著阅读(4分) 儒家经典著作 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此书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成语,如强调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的成语“ ”就出自此书。《孟子》体现了孟子的“民本”、“仁政”等政治思想,我们学过的《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一文提出了 的观点。 [2014昌平一模] 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分为 、雅、颂三部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采用了起兴的表现方法,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以雎鸠起兴,引出淑女和君子;又如《蒹葭》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就是用 起兴,引出 。 [2014大兴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战国时期的孟子,是继 之后 家学派的集大成者,素有“亚圣”之称。他的治国思想记录于《孟子》一书,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就强调了治理国家施行

的重要性。

[2014门头沟一模] 7.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我们学过孟子的文章,孟子认为人才是在 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行拂乱其所为”。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最后得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 。 [2014房山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 的呼唤。 10.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请根据以下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或课外读物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2分)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忧乐

下联: [2014燕山一模] 9.名著阅读(3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反腐力度加大,不断有“蛀虫”被揪出,老百姓拍手称快。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填人物)就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观点,为后人在 方面提供过很好的借鉴。

2013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一模试题汇编---名著阅读

【2013东城一模】8.名著阅读(3分)

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比如,在《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对贪求富贵,舍弃 的强烈谴责。又如,在《 》

2

中,文章开头列举了以 为首的六位历史人物奋起于苦难之中的事例,阐述了艰难困苦对于人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013西城一模】8.名著阅读(3分) “温故知新”一词出自《 》,“舍生取义”出自 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孟子》。在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中,孟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舜、傅说、 (填一个人名)等承担“大任”者须经历各种磨难的事实,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013海淀一模】8.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后30年间的社会生活画面。其中,有以深情的笔触怀念 (特点)的恩师的《藤野先生》,有以幽默的笔调讽刺封建孝道虚伪的《 》„„此外,还塑造了 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流露出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2013朝阳一模】8.名著阅读(3分) “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文中“他”指的是 。 【2013丰台一模】8.名著阅读(3分) 《 》与《大学》、《孟子》、《中庸》并称“四书”,是儒家的经典,包含政治主张、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孔子认为 (填成语)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不断温习旧知识中受到启发,有新收获。孟子认为道义尊严比生命更为重要,《鱼我所欲也》一文中 的故事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2013石景山一模】8.名著阅读(3分)

“那七个贩枣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是 (填故事名称)中的情节,出自四大名著中的《 》,作者 。

【2013昌平一模】8.名著阅读(3分)

《 》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 ”“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比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就出自《 》这首诗。

【2013顺义一模】8.名著阅读(3分)

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 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请你就学习方面引用其中一句“ ”印证自己的收获。 【2013通州一模】8.名著阅读(3分)

“义”字含义丰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 ”的主张,儒家这种轻利重义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水浒传》中,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奠基人 牺牲后,将“ ”改为“忠义堂”,都凸显了对“义”的重视,但“忠”在“义”前,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2013大兴一模】8.名著阅读(3分)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春秋》中的 国十二公为次序。《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

3

是对确立 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借助主要人物曹刿论述战前的“作战条件”、战中的“ ”、战后的“取胜原因”等语言,刻画了这个有强烈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冷静睿智的人物形象。 【2013房山一模】8.名著阅读(3分)

《论语》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经济、伦理、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反映了早期 家思想的基本面貌,其中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很是精辟,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有些语句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成语,如 (写一个则可)。 【2013门头沟一模】8.名著阅读(3分)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把 学说发展到新的阶段。孟子的思想和言行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从书中的许多篇章,都可以看出他善用譬喻陈说事理,如《鱼我所欲也》中,就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 ”,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自己的主张。

【2013平谷一模】8.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 的经典著作,相传是 时期孟子所做。它善用比喻,形象说理。《鱼我所欲也》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 为喻。 【2013密云一模】8.名著阅读(3分)

《曹刿论战》选自《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 体史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记载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在 战胜齐国的经过。 【2013怀柔一模】8.名著阅读(3分)

①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记录了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与《大学》、《中庸》、《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2013燕山一模】8.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民歌作品,共计305篇,故又称“ ”。《诗经》作品按照诗歌内容分为 三部分,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蒹葭》篇中,由蒹葭引出 ,就属于典型的“兴”的手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