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1. 了解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出测量结果。2. 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3. 对自然测量感兴趣,愿意用不同工具进行探索,试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测量工具(长条积木、笔、吸管),记录表、铅笔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探索
策略:师提出要求
指导语:
1.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测量员,老师这里有些小纸条,要请小朋友们来量一量。
2.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什么来测量?
3.今天老师没有给小朋友们准备尺子,而是准备了长条积木、笔、和吸管,请你们从中选择一样试着测量下纸条的长度。
4.小结:原来不用尺,借助于我们身边的物体,也能知道纸的长度。
二、 学习正确的测量的方法
第 1 页 共 3 页
策略:幼儿探索活动
指导语:
1.刚才我们是自选一种材料来测量的,这次我们大家都用同一种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纸的长度。我们商量下用什么来测量呢?
2.谁来讲讲你量到的纸条有多长?用同种测量工具测量同样长度的纸条,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量的时候要注意测量工具和被测物体的一端要对齐,每次的测量都应做记号,测量中不能留有间隙,也不能重复测量。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种测量方法叫做自然测量法。
三、 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策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桌子的长和宽,出示记录表
指导语:
1.刚才我们用测量工具测出了白纸的长度,下面我们用自然测量法来测量下我们桌子的长和宽。请从中选择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在测量之前 ,我们先来认识下记录表
四、探索不同的工具得出的不同的结论
第 2 页 共 3 页
策略:全班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
指导语:
1.用铅笔量桌子的长,长量了几次?宽量了几次?为什么?
2.小结:当用同种测量工具测量长短不一样的物体时,量的次数多的物体较长,量的次数少的物体较短。
3.那我们再看看,同样是桌子的长,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不一样呢?
4.小结:原来测量的工具长,量的次数少,测量的短,量的次数多。所以当我们测量长一点的物体时可以选择长一点的测量工具量。
5.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当测量工具的?
五、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的小小测量员真能干,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了物体的长度,请我们小朋友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去测量下我们教室或家里的其他物体。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