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保障复习资料(1)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1)

来源:二三娱乐


一、填空题

1、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分散化原则,流动性原则。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

2、用人单位有为职工购买生育保险,并且在职工生育时为职工缴费累计达12个月。

军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物质利益给予保障的一项社会制度。

3、“五保”指的是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制度。

4、一次性伤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倍。

5、庇古创立福利经济学,奠定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6、就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失业预防,就业扶助三方面的内容。

7、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9、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10、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

11、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它们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的内容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

12、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

二、概念解释

1.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已有的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用以援助或补偿社会保障对象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能够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2.员工福利

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

3. 医疗社会保险

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4.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是指调整国家、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在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工伤社会保险

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验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为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

6.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制度。

7.社会保障预警

指社会保障预测、监督机构通过建立科学、灵敏的预警系统,基于对量化资料的分析,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社会保障潜在危机,以便国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社会保障财务危机的发生,维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转。

8.国家干预主义

指一种主张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职能的思想和政策。

9.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是一种在住房领域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者发放租赁补贴等方式,为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群体及其他特殊社会群体提供适当住房,以满足其基本住房需求。

10.失业保险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异同。

(1)属性不同,前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政性行为;后者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性行为。

(2)对象不同,前者保障对象为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后者为全体公民。

(3)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方面不同,前者是基本对等,义务是为社会提供劳动;后者为等价交换,义务是投保数额。

(4)立法范畴不同,前者属于劳动法范畴;后者属于经济法范畴。

(5)管理体制不同,前者属于行政领导体制;后者属于金融体制。

2.简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1)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

(3)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4)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

(5)加强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

(6)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3. 简述职工在哪些情形之下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简述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内容。

(1)康复保障 (2)教育保障

(3)就业保障 (4)文化保障

(5)福利保障 (6)环境保障

5.简述社会保障法的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原则是指贯穿社会保障法律规范始终,并对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体系起主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1)权利保障原则

(2)社会共同责任原则

(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4)社会公平原则

(5)普遍性与区别性相结合原则

6.简述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思想理论依据。

(1)国家干预主义

(2)福利经济学理论

(3)凯恩斯主义

(4)贝弗里奇福利国家计划

7.简述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新问题。

(1)隐性债务的责任未能落实

(2)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运转问题

(3)养老金资金困难的问题

(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

(5)关于养老保险的保障效果

8. 简述廉租住房制度主要采取哪几种方式实施?

一是实物配租,即政府为低收入户和住房困难户直接提供低租金的普通住房。

二是租金补贴,即政府向住房困难户和低收入者按规定的标准发放租金补贴,由受补贴者自己到市场上去租房。

三是对租住在现有公房内的“双困”家庭(低收入和住房困难户)实行租金减免。

四是房屋置换。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发展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必要性有哪些?

(1)社会化养老是生产社会化以及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要求。

(2)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3)通过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建立和发展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4)由于老年人口的多数在农村,老龄问题的重心应该在农村,重中之重又在于农村的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重点是一个“养”字。

2. 试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既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社会互济、分散风险、保障性强的特点,又强调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激励机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具体实施中体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式体现了公平原则。对于单位缴费的管理,由国家统筹安排,不计入个人账户,实现了收入的再次分配,使低收入者的退休生活有保障,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2)养老保障的目标是广度而不是力度。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是向更多的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尽量做到人人有饭吃,至于满足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标准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3)在某些情况下职工有可能发生损失。比如自由职业者或单位不给缴社保,在这种情况下参保个人需要按照当地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同时缴付企业和个人应缴部分,但若投保人未到领取期就死亡,其家人只能继承“个人账户”的资金,将近2/3的缴费都不能收回。

3.试述我国养老保险的层次构成有哪些?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企业年金,第三层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1)基本养老保险也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按照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

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层也是最高层次。

(2)企业补充养老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3)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由职工个人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有利于扩大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

4.试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对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社会稳定,大批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但政府对失业原因认识不清,相当长的时间总想回避失业问题,对解决失业问题更是信心不足,采取的办法也是一些临时性的、过渡性的。另外企业和职工个人对失业保险的认识也不强,参保不积极。

(2)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不足。一方面是失业保险基金筹集难度加大,失业保险资金严重短缺。其次,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所能提供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随着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这种有限的失业保障能力将还有可能下降。再有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覆盖的范围太小,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3)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失业者再就业方面的功能较弱。一方面是立法的缺失,

失业保险立法只是国务院的规定,没有上升为法律的高度,其次失业保险费用收缴困难,再次是失业金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另外,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不合理,真正用于再就业的资金太少。

(4)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缺陷。一方面资格条件审核不够严格,资格审核欠缺相应的机构。其次监管滞后,制度运行成本高。再次,我国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

五、计算题

1、假设2017年度贵阳市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2520元,月平均工资为5210元。B企业引进人才李先生2018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8320元。试计算B企业李先生在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间个人和所在企业每月需缴纳多少社会保险费?(要求:1.说明计算的依据;2.列出计算过程;3.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

1.题中假设贵阳市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2520元,月平均工资为5210元。因此2017年度贵阳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底线是3126元,上限是15630元。

2.(1)题目中B企业引进人才李先生2018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8320元,高于2017年度贵阳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15630元,应以15630元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3.B企业李先生个人每月应缴纳养老保险费:15630×8%=1250.4元

所在企业每月应缴纳养老保险费:15630×20%=3126元

4.B企业李先生个人每月应缴纳医疗保险费:15630×2%=312.6元;

所在企业每月应缴纳医疗保险费:15630×8%=1250元

5.B企业李先生个人每月应缴纳失业保险费:15630× 0.2 %=31.3元;所在企业每月应缴纳失业保险费:15630 ×1%=156.3元

6.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

(1)李先生所在企业每月应缴纳工伤保险费: 15630×1%=168.5元;

(2)李先生所在企业每月应缴纳生育保险费: 15630 ×0.8%=125元;

7.综上,得出:

企业每月为李先生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合计=3126+1250+156.3+168.5+125=4825.8元

李先生每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合计=1250.4+312.6+31.3=1594.3元

2、假设某男性被保险人于2005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企业单位工作,按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60岁退休,连续工作35年,缴费工资维持9.6万/年(8000/月),剔除通胀因素,该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维持4.8万/年(4000/月)。试计算其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说明:个人账户储存额按3%一年期利息计算,合计约43万元,60岁对应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为139。)

(要求:1.说明计算的依据;2.列出计算过程;3.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

计算题的答案(答题要点,仅供参考)如下:

(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4000*(8000/4000)=8000

(2)基础养老金=(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1%

因此,个人基础养老金=(4000+8000)/2*35*1%=2100元

(3)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60岁,139)

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 43万元/139=3093元

综上,被保险人月领取养老金额度为:2100+3093 = 5193元,约合原月工资的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