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人看病“人文关怀”
人文,以人为本,关怀(又称关心、照顾等)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护士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精神风貌,对门诊患者实行全程的人文关怀,使患者得到利于疾病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一般资料
选年纪过百的老人、
1, 改善门诊坏境 候诊大厅宽敞明亮,通风设施好,天蓝色的座椅整洁舒适与安静的环境相协调;免费供应开水和口杯;大厅的显示屏上显示当日应诊专家牌和各科专业介绍及所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简介;门口设温馨提示牌,请保管好您的物品,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悬挂在大厅上方的显示屏连续播放各种健康知识。让病人进门就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良好的医疗环境减轻了患者的压力,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良好的医护人员形象 护士的仪表、言谈、举止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职业素质,同时也影响着患者家属的思想情绪。护士仪表端庄、举止文雅、态度和蔼、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让患者感觉到“天使”就在眼前,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躁情绪。医护人员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病痛。
3,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
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护士应有丰富的护理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和综合文化素质修养。医院常聘请院内外的专家讲课,安排组织学习和护士为适应新的护理模式不断地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强化服务意识,使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成为自然的情感付出和自觉行为,把爱心和真诚融入到工作中去。
4, 优化就诊次序 分诊护士提前半个小时到岗,做好各科就诊前的准备,并根据挂号顺序和病人病情安排就诊,病情较重、年老体弱的病人提前诊治。遇到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主动上前搀扶并送入相关诊室协助就诊。维持好就诊秩序,保持“一医一患”,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5, 对患者一视同仁 无论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经济状况如何,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爱。个别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文化程度低、语言表达能力差,护士应耐心倾听、认真问诊,真正体现人文关怀,设身处地给予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感到温暖,从而减轻其心理压力,能正确的表达心中的焦虑、恐惧及身体的不适,利于护士准确、快速的分诊,从而节省患者就医时间和有限的医疗资源。
6, 尊重患者隐私权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医院的宗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实行“一医一患”能有效尊重患者的隐私。各个诊断床旁边悬挂布帘;不和别人谈论患者的病情,不打听患者的隐私。
7, 进行个体化指导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需要,因人施教,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利用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把各种健康知识用便于接受的形式传授给患者,使患者得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更全面的知识。
对门诊患者实行人文关怀,尊重了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营造了高层次的护理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
PQ
2015.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