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末试卷

来源:二三娱乐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抽查

物 理 试 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一、选择题(有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1.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

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 目前,我国在钓鱼岛12海里领海内巡航执法成为常态,显示

了我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坚定态度。如图1是2350和1115海警船以相同速度沿同一方向匀速航行的情景,以什么为参照物时,海警2350船是静止( ) A.钓鱼岛 B.天上的飞鸟 C.海水 D.1115船

3. 某同学在一根弹簧上进行如图2所示的操作。观察该同学这两次的操作以及现象,

可以研究的是( )

A.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 D. 力的作用效果与手的形状的关系

4. 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mg B. 一名八年级学生的重力约为50 N C. 一份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15 cm D. 一名八年级学生步行速度约1 m/s

5. 下列关于你答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笔墨水的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 B. 水笔墨水的体积减小,质量也减小

C. 看到写出的字,是由于光在字上发生镜面反射 D. 写字时响起的“沙沙”声,是墨水流动发出的

F1=5N

图2 图1

1115 2350

四 五 总 分 F2=5N

八年级物理试卷- 1 -(共10页)

6. 为了检验人躺着时与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以下哪种尺子最适合( )

A.量程2 m,分度值1 mm B.量程2 m,分度值1 cm C.量程6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60 cm,分度值1 cm

7. 2013年9月29日,数百名渔民在西沙遭遇强台风“蝴蝶”,船沉人落水。从中央到

地方各方面闻风而动,迅速展开生死大营救,先后救出300多名渔民。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暴雨过后,天空出现了彩虹,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落水渔民抱着泡沫漂浮,利用了泡沫密度小的特点 C. 海浪击碎了渔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海军官兵利用望远镜搜索海面,是因为望远镜能成放大的实像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一个物体存在,就能产生力 B. 物体离开地面就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但可以传播光 D. “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9. 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上拉开序幕。在太空环境中,

下列所列实验中,航天员无法像地面一样进行的是( ) ..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B. 用秒表测量时间 C. 用放大镜看物体 D.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10. 如图3所示,是航天员王亚平演示“水球”过程的一个

情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此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C. 此时王亚平的脸部到水球透镜的距离u满足u > 2 f D. 此时王亚平的脸部到水球透镜的距离u满足u < f

11. 如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树叶的影子 B.鱼缸里鱼变大 C.照镜子的小孩 D.耀眼的玻璃幕墙 A

图4

图3

八年级物理试卷- 2 -(共10页)

12. 如图5所示是某人看物体时的成像原理图。则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此人为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 B. 此人为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 C. 此人为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 D. 此人为远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矫正

13. 如图6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密度间的关系是 ( )

A.ρA > ρB B.ρA = ρB C.ρA < ρB D.无法判断

14.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下列所列的研究方法和所研究

问题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 A.转换法——研究光时引入光线

B.模型法——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来研究力

C.控制变量法——通过抽气研究声音不能真空中传播

D.等效替代法——量筒使用中,用水面上升的体积替代石块的体积 二、填空、作图题:(有6小题,第20题作图3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15.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很多城市开展

了噪声整治工作。汽车喇叭发出的噪声是由金属膜片 产生的,并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里。如图7是“禁鸣喇叭”标志,此法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与此同时,各地还加强了对频率低于20 Hz的噪声专项整治,这种噪声属于 声波。 16. 我国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刷新

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

(1)其内部有无数个孔隙,充斥着空气,因此极为轻盈,密度仅为0.16 mg/cm3,为 g/cm3。

(2)如图8所示是一块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小花上。该“气凝胶”质量是 g。

图8 图7

图4

视网膜

m/g 30 20 10 0

A

B

V/cm3

10 20 30

图6

17. 小明同站在平面镜前3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那么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

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他拍全身照时,相机里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若他想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那么他手指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 cm,此时他观察到的是指纹的 像(选填“实”或“虚”)。

八年级物理试卷- 3 -(共10页)

18. 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即

减小卫星飞行的速度。也被称为“太空刹车”),进入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卫星姿态的改变是通过分布在星体四周的火箭发动机向外喷出气体进行的。如图9所示,当卫星沿图中箭头v方向飞行时,需要开启发动机 才能进行“刹车”(选填“A”、“B”或“C”)。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原理。

发动机B 发动机C

v 发动机A 图9

当“玉兔号”月球车登陆月球后,与在地球上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它的质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的重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提示:月球上g约为1.63 N/kg)

19. 如图10所示的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

的酒界面分明,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20. 请根据要求作图。

(1)在图11中画出反射光线; (2)在图12中画出折射光线;

(3)在图13中画出正从斜面上滚下,重为10 N的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三、简答题:(有1小题,共3分)

21. 如图14所示,用手指将水笔的笔芯压弯,此时手指会感到疼痛,这是为什么?

图14

图11

图12

图13

图10

v F F

八年级物理试卷- 4 -(共10页)

四、计算题:(有3小题,共20分)

计算题按步给分哦! 放开手脚做吧!

(友情提示:解题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同时,请注意做好必要的单位换算!)

22. (6分)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车是由我国独立研制的被誉为“火箭

动车”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如图15所示。求: (1)某次测试时,该列车的速度达到540 km/h,那么列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0 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预计该列车投入运行后,最高速度可达500 km/h。若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从福州到距离约2010 km的北京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3. (8分)在中学生体育测试中,某同学将一个质量为4 kg,体积为5×10-4 m3的实心铅

球,掷出8 m远。求:

(1)这个铅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 N/kg) (2)这个铅球的密度是多少?

(3)它是纯铅制造的吗?请简述你作出判断的理由。(ρ铅=11.3×103 kg/m3)

图15

八年级物理试卷- 5 -(共10页)

24. (6分)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

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

3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 cm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 牛奶的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2)这种牛奶中水的含量在什么范围?

(3)分析表中数据,你能发现纯牛奶和水相比较,密度较大的是哪个?

五、实验、探究题:(有6小题,共30分)

25. (3分)(1)如图16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图17所示,汽车的速度是 。

(3)某同学测量物体重力前弹簧测力计如图18所示,他直接将物体挂上挂钩进行测量。则他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

2

3

图16

cm

13636 图17

图18

26. (2分)小明利用图19所示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纸板可以绕着ON 旋转。M为水平放置的平面镜。 (1)实验中,应让纸板 放置。 (2)若纸板放置正确,但纸板F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

图19

八年级物理试卷- 6 -(共10页)

27. (4分)利用如图20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清晰准确地确定烛焰像的位置,实验中,器材M应使用 玻璃板(选填“厚”或“薄”);

(2)实验中,应将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同时将另一根相同的 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移动(选填“点燃”或“没有点燃”),直到它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M

图20 (3)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分别记下各次实验中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当他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时,发现这些直线都与玻璃板 。接着他将测量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实验次数 1 2 3

28. (7分)小明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2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横梁在 位置平衡。

(2)将小石块放置于天平的 盘,往另一个托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3)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的过程如图23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 (4)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

(5)若实验中将(2)和(3)步骤对调,那么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0 1 2 3 4 5g 20 50g 5g

mL 100 80 60 40 mL 100 80 60 40 20 3

3

蜡烛到玻璃板 的距离 6 cm 8 cm 9 cm 6 cm 8 cm 9 cm 像与物的大小比较 等大 等大 等大 图21

图22

图23

八年级物理试卷- 7 -(共10页)

29. (9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4。调节并使得 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 上。调节的方法应选用图24中 图所示的方法(选填“甲”或“乙”)。

(2)该实验采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0 cm。如图24甲固定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物距是 cm。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眼睛应观察 (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那么在光屏上成的烛焰的像是 、缩小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3)小明实验中发现,当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为保证光屏上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另一组同学使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当蜡烛距凸透镜10 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0. (5分)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5所示器材测量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____。

(2)下列对实验斜面的选择以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时间更长便于测量 B.应选择坡度较大的,让时间更短便于测量 C.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速度更大便于测量

(3)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秒表的分度值为1 s)

(4)分析图中小车的位置和秒表的示数可知:小车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图25 甲

图24

挡板 s=1m 挡板 s1=0.5m

八年级物理试卷- 8 -(共10页)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抽查

物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有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1.B; 2.D; 3.C; 4.D; 5.B; 6.A ; 7.B; 8.C; 9.D; 10.C; 11.A; 12.C; 13.A; 14.D 二、填空、作图题:(有6小题,第20题作图3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15. 振动;空气;声源处;次; 16. 1.6×10-4;0.016; 17. 3;不变;实;10;虚;

18.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或相互作用力);不变;减小; 19. 密度; 20. 如下图:

v F 图10

图11

F G=10N 图12

三、简答题:(有1小题,共3分)

21.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分);用力压弯笔芯时,手指对笔芯用力(1分),笔芯也会同时对手指产生作用力(1);所以手指会感到疼痛。

四、计算题:(有3小题,共20分)

(注:计算题务必遵循按步给分原则。即: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结果1分) 22.(6分) 1

解:(1)10min= h

6

1

s=vt=540km/h× h=90km„„„„„„„„„„„„„„„„„„„„„(3分)

6 (2)t=

23.(8分) 解:(1)G=mg=4kg×10N/kg=40N„„„„„„„„„„„„„„„„„„„(3分)

s 2010km

= =4.02h„„„„„„„„„„„„„„„„„„„„„(3分) v 500km/h

八年级物理试卷- 9 -(共10页)

(2)ρ=

m 4kg

=103kg/m3„„„„„„„„„„„„„„(3分) -43 =8×V 5×10m

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制造的„„„„„„„„„„„„„„„„„„„„(1分)

因为铅球的密度与纯铅密度相差很大„„„„„„„„„„„„„„„(1分) 24.(6分)

m102.2g3

解:(1)ρ= =3 =1.022g/cm„„„„„„„„„„„„„„„(3分) V 100cm (2)∵1.021g/cm3<1.022g/cm3<1.024g/cm3„„„„„„„„„„„„„„„(1分) 因此这种牛奶的掺水含量在20%—30%之间„„„„„„„„„„„„„(1分) (3)牛奶的密度较大„„„„„„„„„„„„„„„„„„„„„„„(1分) 五、实验、探究题:(有6小题,共30分)

25.(3分)(1)1.65; (2)60km/h; (2)没有调零;

26.(2分)(1)竖直(或与平面镜垂直); (2)纸板E和纸板F不在同一平面上; 27.(4分)(1)薄; (2)没有点燃; (3)垂直;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28.(7分)(1)右;水平; (2)左;56.2; (3)20; (4)2.81; (5)偏大; 29.(9分)(1)烛焰;同一高度;乙; (2)40;光屏;倒立; (3)远离;变大; (4)5;

30.(5分)(1)刻度尺(尺); (2)A; (3)0.2; (4)变速;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不同(或下半段时间比上半段少;速度变大等)。

八年级物理试卷- 10 -(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