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人才是靠培养出来的,培训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手段。本文围绕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等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
Abstract: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peaking, talen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Talent is to rely on training out, training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talents means. This paper focus on enterprise employee training of the problems and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enterprise staff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on further.
Keywords: staff train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员工的竞争,而提高企业员工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企业员工的培训。培训作为企业行为,目的在于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企业绩效,增加竞争优势。现代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培训,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举办各种培训班,请一些著名培训师讲述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员工听课时往往都觉得茅塞顿开,充满激情,但回到熟悉的工作氛围中,却发现理论与现实无法结合,管理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很难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改进员工培训工作,提升员工培训效果,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需求重视程度不足,存在盲目性。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关键和基础的系列工作,它是做好员工培训的润滑剂。很多企业往往忽视这项工作,在进行培训时只重培训的形式而不重内容,只重视培训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只重场面的壮观而不重实际的效果,往往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不结合企业实际,对培训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员工培训“课程种类设计、培训内容、授课形式”与员工“自身特点、心理需求、工作需求”匹配度等存在较大差距,达不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二)培训内容和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不少企业不能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来开展内容广泛的培训。同时,企业培训的内容安排从目前来看,范围较狭窄;培训方法和手段未能与时俱进,大多数仍采用班级面授的形式教学,而远程教学等手段和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企业不仅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而且多以应急式业务培训为主,很少做到全面、准确地从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能力出发来制定培训内容,没有形成特色的培训方案体系。
(三)受训员工的选择机制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本是优秀员工的一种重要激励方式之一,但很多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受训人员时,常常担心业务骨干离岗培训会影响工作,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太重要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是应该接受培训的员工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而去参加了培训的员工又未能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和目标。同时在多数企业中员工参与企业培训与个人晋升联系相对较少,员工参与培训后未能从培训中获得“晋升、提高薪酬水平、提高个人能力拓展其长远发展空间”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受训的积极性,且对员工受训意愿方式与受训行为产生不适当的激励。
(四)培训的效果缺乏评估与监督。在员工培训中,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通过评估检查培训的效果,归纳经验与教训,发现新的培训需求,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下一轮培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推动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达到预定目标。在现实工作中,多数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效果评估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结束前的简单考试,事后不再做跟踪调查,不能反映学员培训后行为态度的转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培训效果的检验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体现,造成了培训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同时多数单位没有把培训与职务、职称晋升紧密联系起来,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受训人员返岗后,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影响了各类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二、加强和改进员工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入调查,掌握培训需求。企业应从下而上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了解掌握不同层面、不同结构的员工所拥有的技能程度、个人特长、知识积淀、发展方向及与本企业当前和长远业务发展目标是否融合一致,影响程度大小等情况,找准员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权,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正确把握住培训需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了解了企业对培训的真正需要我们才能确定相应的培训项目,进而开展培训工作。而只有能够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培训才是有意义的培训,否则这样的培训只是浪费我们的资源和时间,其它毫无用处。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项内容。作为开展企业培训工作的第一步,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企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即培训什么的问题。企业的培训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的需求,二是员工的需求。组织需求表现在组织战略的变化、业务的调整,以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提出的要求。员工的需求表现在员工是否胜任岗位工作任务,员工是否达到业绩目标要求,以及员工个人的发展等。组织分析是考虑培训在怎样的一种背景下发生的;人员分析是确定哪些人员需要培训;工作(任务)分析需要确定员工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重要任务,然后确定为了帮助员工完成任务,应当在培训中强调哪些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二)改进方法,丰富培训内容。企业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及本身经营目标
的要求,使得企业培训必须适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并具有高度的时效性。这就要不断地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以提高培训效果。
在完善培训内容上,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确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体现不同的深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具体说来可分为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基础培训主要是针对新进员工和一般员工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应对工作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为做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方式、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思想政治等素质能力,使之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进而适应更复杂、更重要的岗位。
在改进培训方法上,一要加快推进员工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如电子声像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开辟个性化的、互动的、经济实用的培训途径,以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效率、效果;二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可以开展案例研究,让员工找出失败的原因,避免重犯错误;可以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的老工人和工作设备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如师徒制、岗位制、AB角互换制等;可以组织经验介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以利用企业外部的专业培训机构或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对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论和经营战略的培训;可以到管理先进的企业进行考察和学习,或在这些企业建立的培训机构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培训等。
三、完善机制,增强培训效果。完善培训激励机制,一要与用人机制相结合。企业的培训应和企业的用人机制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评价标准,将考核与奖惩、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对通过培训且成绩合格的员工享有更多的晋升机会,或让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对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应予低聘或解聘。同时,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培训要基于让他们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对于那些要提职或担当更重要岗位职务,要先培训后上岗,后调动或提升,从而激励各类员工积极参加培训。二要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培训的目的是使各类员工为企业创造更有价值的工作绩效。因此必须要将培训效果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将培训项目纳入绩效考核考试的内容,大部分人员就能够认真参与培训,员工参加培训变被动为积极主动,把企业的绩效考核与培训项目相结合,与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相结合,培训的效果也会明显提高。三要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要让员工认识到企业愿意为工作成绩好、发展潜力大、对企业忠诚的人提供培训机会,让员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感觉到自己每一天都在成长进步,进而产生主动接受培训的动力。
四、做好评估,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评估是培训效果监督、检查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培训进行全面的评估,才能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员工的参与兴趣,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研究培训后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由培训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下一批受训者在完成相同的培训后是否会发生相同的行为变化等。只有当企业能在培训和工作绩效之间建立联系时,才能提高培训的质量,才能确保培训是成功的。
为了做好培训评估,企业可以通过四项标准掌握培训信息:一是学员反映,即通过了解员工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利用这些信息作为综合评估的参考依据。二是知识标准,即通过员工在培训前后对所学的原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测试比较,即可了解培训的效果。三是行为标准,即通过员工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的行为变化的评估来确定培训是否有效等,这是考察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四是成果,即通过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何种影响来评估培训的效果。在员工培训的实际评估时,应将这四项标准结合起来使用,通过这些标准来检查培训效果,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员工培训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总而言之,搞好员工培训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下,只有从意识上重视培训的效率、从体制上保障培训效率、从培训技术上提高培训效率,才能使员工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凝聚力,积聚企业的核心优势。
参考文献:
[1]邵冲.人力资源管理与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Gary Dessler.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煜.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和对策.科教文汇.2008
[4]陈晓黎.对中国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思考.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