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嘎吉哟(侗族 大歌)

来源:二三娱乐
《多彩的华夏之音》——走进西南民歌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东花城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程《音乐鉴赏》模块第二单元《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教材选取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体会民歌的美,从而让学生看到民族音乐的真正价值。本堂课从西南地区的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入手,使学生通过欣赏、体验、比较、探究等活动,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特点,认识到少数民族的音乐与人民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并能由此产生探索其他民族音乐魅力的欲望,进而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识,但是他们平时接触到的民歌,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的创作歌曲,对于真正的民歌接触得很少,对于少数民族民歌更是陌生,本课通过“看”、“听”、“唱”,“跳”让学生体验,感悟、领略少数民族民歌的美,从而引起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关注,提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侗族声音大歌和苗族飞歌的音乐风格,能体验侗族民歌里面的“拉嗓子”演唱方式,学唱体验苗族飞歌。通过学习,能大致分辨出所学的少数民族民歌。

2. 方法与过程:通过欣赏、比较、体验,引导学生分析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的衬词、曲调、节奏、调式等,总结其风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民歌产生兴趣,愿意探索有关民歌的音乐文化知识,从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侗族大歌和苗族飞歌的衬词、曲调、节奏、调式等,总结其风格特点。

五、教学难点:

通过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歌的欣赏,能自主总结出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因素。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我国哪个地区学生答:西南地区。 导入主题:《走进西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南民歌》,让学生尽多? 快投入到本课的学指出西南地区在中国地图的位置。 习。 二、新课教学 (1)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1)播放两段侗族答:模仿蝉鸣和布而引入侗族民歌的声音大歌歌曲片谷鸟的声音。 学习。 段,让学生分辨歌 曲里是模仿什么声音。 了解侗族的背景文化知识, 此环节通过教师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对民歌衬词,曲调、演唱方式的注意,旨在引导学生聆听。 一、侗族大歌 (2)介绍侗族三 宝,鼓楼风雨桥大观看图片 歌。 (3)欣赏《嘎吉呦》,设问:1、歌 曲里出现多次的衬衬词是“吉词是什么?2、演唱学生答:呦”,是一首无指方式? 挥,无伴奏的合唱 曲。 (4)聆听《嘎吉呦》片段,要求学生选出高低音声部的旋律线。并体验“拉嗓子”和“和唱”的唱法。总结侗族声音大歌特点。 (5)展示《嘎吉呦》谱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哪些音符,老师介绍民族调式。 (5)聆听《嘎能朗》,请在听到拉嗓子部分举手示意,提问:不同的蝉歌蝉鸣的声音会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6)介绍侗族大歌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并播放由国际钢琴大师根据侗族音乐创作的钢琴曲《黎平》。 二、苗族飞歌 (1)通过三个提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侗族大歌“众低独学生先不换气的情高”的特点。 况下唱低声部主音持续音,再学习用 循环呼吸演唱,体 验侗族人的演唱方式。尝试为侗族歌 曲配上低音声部。 学生找出曲谱出现的音符为12356,是从听音乐到看谱分多层次理解民族属于五声民族调析,式。结束音在6上音乐。 面,所以是五声羽 调式。 学生回答:介绍蝉强化学生歌歌名经常由季节对比欣赏,或者衬词命名,并对侗族声音大歌的并为后面总结且由于蝉虫的种印象,类,季节、地区不民歌风格影响因素气候)埋下同而采用了不同唱(地区、伏笔。 腔来表现。 学生感受世界文化 遗产的侗族大歌与 西方现代音乐的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妙融合, 加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 示来让学生猜是哪 个少数民族。老师 演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导入学生答:苗族 苗族飞歌的学习。 (2)展示歌谱,教 唱《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唱歌曲的 前两句。体验飞歌的延长音,滑音唱 法。 问:出现什么音,学生学唱苗族歌是什么民族调式? 曲,注意歌曲中的延长音记号和滑音 记号的演唱。 (3)播放视频《歌唱美丽的家乡》, 列出苗族知识抢答 题。 思考该曲子是什么 民族调式。 活跃课堂气氛,并引入苗族歌曲的学唱活动。 通过演唱感受苗族飞歌的风格特点。 根据刚刚所学来分析歌曲的调式,进一步巩固知识。 (4)民歌音乐风格 表现在哪些方面? 进行苗族飞歌知识 抢答。 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效 果,另一方面在抢答学生回答:歌词、过程中总结出苗族衬词、调式、曲调、 飞歌的音乐特点。 节奏、结构等 三、拓展与小结 (1)让学生根据音 乐特点来分辨四段 音乐片段所属的民族。小结西南民歌 的特点。 分组讨论回答。 (2)问:民歌风格形成受到哪些因素风格表现:歌词、衬词、调式、曲调、 影? (3)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风采,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听、多看、多关注我国多元的民族音乐文化。 (4)师生一起跳起侗族的多耶舞。 (5)布置课后作业:收集一种少数民族民歌与同学分享。 节奏、结构等。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深刻地感受西南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并能总结出影响民歌风格的因素。 影响因素:地理环 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审美观念 等。 培养学生今后对民族音乐继续了解的兴趣和愿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