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6308 Journal of Climcal Medical 2016年第3卷第3l期 2016 vo1.3 No.31 手卫生依从性在品管圈活动下的改善效果观察 张仕环 (承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六医院,河北承德0670 ̄) 【摘要】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在品管圈活动下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到2016年8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二六六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中抽取30g名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其管理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 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手卫生合格率是66.23%,远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9.93%(P<0.01)。结论 手卫生依从性在品管圈活动下的改善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活动下;改善效果 【中图分类号l R192 【文献标识码1 A 【文献编号】ISSN.2095—8242.2016、09.6308.02 品管圈,指的是有工作场所相同、性质互补的人们自发、 务人员对于手卫生重要性的认知;②营造手卫生氛围,提 自动组成的一个活动团队,经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依据一 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③加强对于手卫生的监督与反 定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手法、科学统计法解决工作现场中 馈;④正确配置便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个医疗单位对于手卫 生的重视程度,但其手卫生依从性仍不足50% 1]。本研究为 明确手卫生依从性在品管圈活动下的改善效果。在20l6年3 月到2016年8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现报道本组护理人员 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变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308人次医护人员均为医院自2016年 1.2.2实施 3月到2016年8月期间随机抽选.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 对策实施与检讨:(1)开展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并制 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医生154人次,护理人员154人 定考核制度。通过视频教学、专题讲座和示范演示等方式, 次;年龄为20~4l岁,平均年龄为(28.61±3.26)岁;采取 提升医务人员对于保持手卫生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强 自愿报名方式,将7名护理人员作为品管圈小组成员,均为 化其手卫生医师;同时,利用每日早期交班前的5 rain训练 女性,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30.30 ̄2.16)岁;圈 其六步洗手法,并学习手卫生知识。同时.所有研究对象 长1名,负责品管圈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需接受严格考核,对于成绩优异者一定奖励:此外,将手 1.2研究方法 卫生培训纳入医务人员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对新员工予 1.2.1计划 以全面、系统培训,帮助其养成洗手自觉性与规范性;(2) 首先,主题选定。品管圈全体小组成员通过脑力激荡 宣传教育。在每个洗手池的上方粘贴六步洗手法解析图片. 法、讨论和投票。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提高医务 注意颜色醒目,并注意宣传速干手消毒剂的应用优势,确 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选定理由是手卫生为预防、控制医院 保其明白手上没有明显的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 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方法,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事件, 替洗手,以免其引发不良反应。同时,可在治疗墙面上粘 并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就医环境;其次,拟定 贴温馨提示语如“您洗手了吗”提升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前洗 活动计划书:制定本次品管圈活动步骤,并确定每个步骤 手依从性;此外,整理手卫生知识,详细讲解手卫生的洗 的完成事件和负责人.其中活动周期是2016年3月到2016 手指征,确保手卫生理念能够深入人心。(3)改善洗手设 年8月;再者,把握现状:由品管圈小组成员对308名医务 施。在合适区域装备洗手池,并配合干手纸和无刺激洗手 人员的洗手正确性、依从性等予以现场跟踪和调查。调查 液,并安装感应式水龙头,购置有护肤作用的消毒剂,并 人员随机观察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评估其在接触患者 按照人均使用量配发。 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解除患者周围物品后、接 1.2.3确认 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后、摘手套后的手卫生制定情况。计 首先,效果确认。医务人员个人修养、协调能力、解 算其手卫生依从率;第四,目标设定:现况值=(调查总数一 决问题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品管圈手 未执行数)÷调查总数×l0o%,目标值=现况值+(1一现状值) 法掌握程度均改善;其次,将洗手指征及其对应的洗手方 ×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结合综合医院评 式标准化。 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对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要求,其 1.2.4处置 最终确定目标是89.24%;第五,解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 对本次品管圈活动结果进行检讨与改进。 从性较低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设施、人员、管理和 1.3观察指标 培训,具体见下方鱼骨图;第六,对策拟定。品管圈全体 统计本组研究对象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手 工作人员就每个项目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和圈能力指 卫生合格率。 ~、 标予以评价,其对策整合结果如下:①加强培训,提升医 (下转接6310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6: ̄10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6年第3卷第31期 2016 Vo1.3 No.3l 食管癌患者从候证角度来分析,可将患者分为四种类 型,脾气虚证者最多,其次为气阴两虚、肝胃不和证,然 后痰气交阻证较少。中医角度以候证开具药方,一般目前 的食管癌患者多采用中药配合西医综合治疗,以补气固本 思想治疗需经历正气耗伤、余邪未尽、胃受接纳、损伤脾 胃、气血生化乏源以及脾失运化水谷精微。患者多表现为 气短、乏力、苔薄白、盗汗、纳差、舌淡红等脾气虚亏之证 最多;食管癌患者病程长,极易出现情志抑郁、心血不足、 胃失和降、横逆反胃、虚热内生、虚则阳盛、阴虚火旺、阴 气空虚、肌表不密、荣中之火旺于外,因此会出现口干、 盗汗以及脉沉等气阴两虚证:食管癌患者忧思伤脾、水湿 失运、脾伤气结、痰气相搏、滋生痰浊、阻于食道,故进食 出现哽咽有痰气交阻证。 元固本。中晚期食道癌正气不支、不可强攻,必须以养阴 增液和补气养血为主。食道癌患者治疗时应注重兼顾局部 的同时,还要注意全身的机能状态。如患者精神、情绪、 脏腑气血等。 中医疗法讲究辨证辨病结合,深入机理进行分析,寻 求疾病根源。然后以补气方式培固根本。对于食道癌患者 进行治疗,中医疗法目的主要是为调整患者身体机能,促 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然后通过专业疗法、西医 疗法或者综合疗法为患者提供彻底治疗。 参考文献 [1] 杜树辉,殷东风,邢玉庆.50例原发性食道癌中医证候特点及 演变规律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6:86—88. [2] 李少荣,王军静.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J]. 吉林中医药,2016,03:267-270. [3] 陈玉龙,王逊,何立丽,孙桂芝.孙桂芝教授诊疗食道癌经验 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l1:44—46. [4] 顾恪波,刘巍,修晓青,王晓芬,倪欣,刘冰熔.食道癌的中医 病机及信息支持对食道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 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4,S1:130—131. 5结论 补气固本属于一种中医学术重要思想.其应用相当广 泛,尤其是在食道癌治疗上已经有非常良好的实验效果。 食管癌治疗时必须要坚持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整 体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考虑到食道癌 治疗中对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影响。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兼 [5]李翠华,司富春.中医药治疗食道癌方药分析[J].时珍国医 顾标本、清邪气、补气培元固本、谨守病机。 国药,2008,02:401—402. 对食管癌患者诊断明确之后。必须要做到辨病辨证结 本文编辑:贺攀 合,早期以祛除邪气为主,活瘀化痰和软坚散解毒。食道 癌患者病程较长,正气受到严重损害,必须祛邪扶正、培 (上接63o8页J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以3c 检验分析;P<0.05 表示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医护人凰的洗手依从性,并有效预防感染,促使其早期康 复;(2)对医护人员来讲,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其操作简 单可行,且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3)对医院来讲, 品管圈活动可促使患者早期康复,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 并积极预防院内感染,有助于增加医院社会效益,并隐性 2 结果 增加其经济效益[6]。而经本次研究可知。品管圈全体成员 本组研究对象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手卫生合格率是 在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努力期间集思广益。增强了团队凝聚 66.23%,远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39.93%,其对比存在 力,并活跃了科室氛围,且增加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学 统计学差异(P<0.01),详见表1。 习积极性。据本组研究结果得知,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本 组研究对象的手卫生合格率显著升高,充分证明了品管圈 表1 本组研究对象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的手 卫生合格率(n=308。%) 活动的实施在改善手卫生依从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续桂俊.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3):229—231, [2] 郭佳琳,王建中,谢意程,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 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6):833 3讨论 834. 医院感染,是住院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 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 其疾病治疗和住院安全,容易引发医疗纠纷-2]。经研究发 (20):124・125. 现,大部分医院感染是因致病菌交叉传播所致。其中医务 [4] 杨庆红.品管圈活动对改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人员手为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媒介[3]。因此,医务人员保持 [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60—62. 手卫生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各个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手 [5]鲁虹言,王淑君,李方容,等.品管圈活动提高烧伤科护士手卫 卫生合格率普遍偏低[43。需加强管理。品管圈作为现代社 生依从性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4).1929. 1932. 会中一项新型管理模式。有助于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 本文编辑:贺攀 在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肯 定,其使用优势如下:(1)对病人来讲,品管圈活动可提升 [3] 石慧,张明珠,杜剑君.品管圈活动对提高lI缶床护士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