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6期 V01.30.No.6 攀枝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anzhihua University 2013年12月 Dec.2013 ・教育论坛・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肖立军 (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是高等院校改进作风、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也是破解制约高校自身发展的瓶颈 因紊、实现科学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大学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契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必须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立场,采取群众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我们高等教育事业的标准。 (关键词]群众路线;大学;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13)o6—0069-03 一、对群众路线的认识 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群 何谓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众路线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有何联系?本人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认为,群众路线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保证, 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路线,群众路线是群众立场、群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在高校 众观点、群众方法的有机统一,群众路线的本质要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深刻领会群 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 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办人民满意的高 群众立场是群众路线的根本依据。就是人民 等教育。 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 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两个:读书 的位置,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 难、看病贵。十八大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明确 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不懈地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 了国家今后的教育方向,深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 现好、发展好。 教育的迫切希望。那是不是党和国家满意了,人 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 民群众就满意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党和国 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维护人民群 家满意了,未必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党和国家对 众的利益,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我们事业的最高 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愿望,与人民群众具体的愿望 标准,不是以自己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和既得利益 和要求,总体是一致的,但是有差别。人民群众对 团体的利益作为标准。 高等教育的期望应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群众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就是要把 1.高等教育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梦 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 想 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既生动地说明 丰富营养,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 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阐明了教育的未来性。 源泉。建设社会主义,只靠少数人,靠领导干部是 对于国家来讲,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 不行的,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动员发动广大群 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衰则国家亡,教育是事 众,共同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群众路线 关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有没有发 是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 动,既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的观点,还必须 教育。对个人来说,教育是每个人的生活准备,是 采取群众的方法。 走向未来的基础,分享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 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 独立生活的前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 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 人一生的生活质量,事关百姓幸福大事。但在教 收稿日期:2013—10—22 ’ 作者简介:肖立军(1960一),男,湖南汉寿人,攀枝花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3O卷 攀枝花学院学报 一第6期 育上的投人,不会马上收益,需要若干年以后才能 看见成效。因此,教育事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事 业。 个学校的灵魂,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 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理念一直存在问题。 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理念是重文轻理,注重中华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就是要减少穷人 的数量。目前,大多数群众读书的目的都是想通 过教育来改变命运,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特别是 对困难群体来说,这个愿望更加强烈,对富裕的人 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而忽视自然科学教育。 读书做官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读书不是为了发 展生产力,不是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因为学的知识 来说,教育可以保持或者扩大自己的优势地位。 因此,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寄托了美好未来,人 就是四书五经,就是孔孟之道。近代社会以来,中 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就是人民群众对美好 未来的期盼。 2.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 标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当前最强烈的呼吁和要求。 社会的公平包括方方面面,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首 要公平,因为一个社会要能够长期延续,必须要让 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产生流动,如果一个社会的各 阶层之间不能合理流动,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而 要让各个阶层之间合理流动,教育公平是最重要 的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首要公平,但是不同阶层 的人在享受社会资源的时候是有差异的,地位优 越的人,凭借其优势的地位,可以获得相对优越的 资源和条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育,贫穷的人相 对处于劣势。如不把这种不平衡,不把这种鸿沟 协调好,这个社会就无法延续和稳定。教育要尽 可能做到公平,但在中国目前要想实现教育公平 还非常困难,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公平还 非常严重,学校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的责任。 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十八大确定的政治任 务,也是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办人民满意的大 学,就是要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让人民群众 梦想成真,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 的共同努力。 1.大学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何谓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 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和理性信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 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 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要培 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理念是 70 国接受了西方现代教育制度,但是我们又走到了 另一个极端——重理工轻人文,导致整个中国教 育错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 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 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 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最 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 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 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大学教育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应该 教给学生求知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研究、批判 和反省的精神。大学教育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 理念,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2.大学要用自治的方法培养合格公民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 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共和政体由自治的公民 组成,专制政体由被治的顺民组成。顺民被治,尚 可苟安,公民自治,则可太平。要实现国家的长治 久安,大学必须要用自治的方法培养合格的公民, 不能用管制的方法造就顺民。 很多人会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没有自治的 能力,中国人最缺失的就是自治传统,让学生进行 自治,不是要把学生搞乱吗?这个担心有一定的 道理,但是,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这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方面,不搞不行,大学教育必须要补上这 一课。因为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小到大都把学生 管得死死的,学生也习惯于接受来自家长、老师和 学校对他严格的约束和要求。但是,国家要培养 的是合格公民,公民就是要有自治能力的人,习惯 被治的人只能算顺民,不是公民。我们还要看到,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已经有了不甘被治的要求, 而又没有实行自治的能力,那将是一场灾难,最近 的埃及就是典型的例子。目前,很多中国人都不 懂什么叫自治,因此,高校要对国家负责,对民族 第3O卷 肖立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第6期 负责,大学生是社会精英,一定要让大学生学会自 社会不公,呼吁机会公平,但要改变的往往是让自 己在不公平的现实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很多学生 治。如果只管平平安安地把学生送出学校就算完 事,这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今后,学校 应强化学生的自治理念,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3.教风引领学风 读大学就是为了有一份好的工作,这是不完整的, 读书不是为了有饭吃,而是为了让人的生活,让人 的生命更有意义,能为更多的人造福,能为更多的 人负责,做贡献,这才是追求。 大学应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面对整 个教育的缺失,人民群众的不满意,大学要承担起 科教兴国的基础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教师,办好学校的关键也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保证。一 应有的社会责任,要为整个社会教育的缺失买单, 所学校的校风,是由教风、学风和管理人员的工作 作风共同构成。教风是核心,教风决定学风,学风 受教风影响。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学风的好 坏,全看教风的好坏。如果大学教师能以研究学 问作为毕生的事业,以教育学生为无上的职责,学 校自然会养成良好的风气。所以,学校要重视人 才队伍建设,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的 建设,是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关键,也是这次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解决的问题。 4.大学要为社会教育的缺失买单 培养人才是大学最主要的职责。人是文化的 创造物,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教育通过培养 人来传承、积累和发展文化,大学有责任把学生培 养成为有文化、讲文明的人,成为具有公民道德、 社会责任、文化价值、生存能力的人。 现在的大学生,独立精神不强。遇到困难和 挫折,往往抱怨环境,要么怪家庭,要么怪父母、怪 社会,很少找自己的客观原因;奋斗精神不强。既 缺乏适应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又缺乏改变环境 的勇气,对社会环境不满意不适应,但是又没有办 法去改变它,不敢去改变它,不愿去改变它。既不 愿去认真钻研某个领域,更少有自主创业的实践。 责任感缺失。独善其身成为普遍准则,兼济天下 成为作秀和贴金,真心富而善的人很少;强烈指责 要面对学生的实际,学生缺什么知识就要补什么 知识,什么能力不足就培养什么能力。除了专业 知识,人文知识以外,还有行为礼貌方面的知识、 辨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都 需要补充。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是大学的 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武器,办人民满意的 大学,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采取群众方 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满意作为 评价我们高等教育事业的标准,我校建设地方高 水平特色大学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把我校办成人 民真正满意的大学。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76. [2]再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DB/OL].http://blog.si・ na.corn.2012—10—06. [3]张建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大学[N].西 安日报,2013—10—09. [4]沈健.扎扎实实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办人民满意教 育[J].群众2013(9). [责任编辑:李仲先] 71